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管理制度 > 管理制度范文

车间人员管理制度3篇

更新时间:2024-05-08 查看人数:77

车间人员管理制度

车间人员管理制度是企业生产管理的核心部分,旨在确保生产流程的高效、安全和有序进行。其主要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员工职责与权限

2. 工作时间与休息制度

3. 安全生产规定

4. 质量控制与绩效评估

5. 培训与发展

6. 纪律处分与奖励机制

7. 沟通与反馈机制

包括哪些方面

1. 员工职责与权限: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责任范围以及决策权限,以确保工作流程的顺畅。

2. 工作时间与休息制度:设定合理的工作时间和休息安排,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工作效率。

3. 安全生产规定: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预防工伤事故,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4. 质量控制与绩效评估:设立质量标准,定期进行绩效考核,以保证产品质量和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

5. 培训与发展:提供持续的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帮助员工提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6. 纪律处分与奖励机制:设定奖惩制度,鼓励优秀表现,纠正不良行为,维护工作秩序。

7. 沟通与反馈机制: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鼓励员工提出建议和问题,促进问题的及时解决。

重要性

车间人员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员工满意度至关重要。它能:

1. 规范行为:通过明确的规则和程序,引导员工正确执行任务,减少工作中的混乱和冲突。

2. 提升效率:通过合理的分工和流程优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浪费。

3. 保证安全:强化安全意识,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

4. 激发潜力:通过激励措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升整体团队绩效。

5. 促进和谐:良好的沟通机制有助于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增强团队凝聚力。

方案

1. 制定制度:结合车间实际情况,制定全面、明确、易理解的管理制度,确保覆盖所有工作环节。

2. 培训宣导:组织员工学习制度内容,确保每个人都了解并能遵守相关规定。

3. 执行监督:设立专人负责监督制度执行,及时发现并纠正违规行为。

4. 反馈调整:定期收集员工反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完善制度,保持制度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5. 表彰与处罚:公正公平地执行奖励和惩罚,让员工看到制度的权威性和实用性。

通过上述方案,车间人员管理制度将能够为企业生产运营提供有力的支持,营造一个高效、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

车间人员管理制度范文

第1篇 无尘车间洁净室人员管理制度

无尘车间洁净室人员管理制度

1 洁净室的人员管理包括:制定专职管理人员的职责、洁净室人员的准入制度、人员培训教育规定、进入洁净室人员的人净程序管理和退出管理制度等。

2 人员净化与进入

2.1 在洁净厂房内众多的污染源中,人是主要污染源之一,尤其是工作人员在洁净环境中的活动,会明显地增加洁净环境的污染程度。

2.2 对于高级别洁净区域,应严格控制进入人员数量,并规范进行二次更衣。

2.3 要获得生产环境所需要的空气洁净度等级或延长空气过滤器的使用寿命,对进入洁净室的人员、物料进行净化十分必要。

2.4 为保持洁净室空气洁净度,应尽量减少进入洁净室人员带入的污染物。所有进人洁净室的人员必须严格地按规定程序进行人身净化。

2.5 个人衣服物品全部放到指定的柜子里,去掉化妆,换上指定的服装,按空气洁净度等级相应的脱衣顺序脱衣,放在规定的衣柜内。

2.6 进入脱衣室,在更衣凳前将皮鞋、拖鞋、帆布鞋等脱下放在鞋柜内,禁止不脱鞋直接跨越更衣凳而进入更衣室。

2.7 若公司后期发展需要更高洁净级别要求的洁净区域(指高于iso class7级别)进入前,需要设置盟洗室用洗手器洗手(先用洁净洗涤剂洗涤,再用洁净水冲洗。洗涤后用自动烘手器烘干)。

2.8 凡是交叉污染的媒介,要经常洗涤。不要用手触及高净化产品和高净化包装材料等。要按规定戴手套和指套。

3洁净室工作人员须知

3.1 进入洁净室的人员应严格执行人身净化制度、路线和程序,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在洁净室内必须按规定着衣、戴帽、换鞋。

3.2 进入洁净级别1万级以及高于万级的洁净区域,必须至少经过二次更衣。可先从一次更衣室进入,进行更鞋、脱外衣、换洁净服、戴口罩、帽子(或洁净头套)后,经过走廊进入二次更衣室,进行二次更衣、更鞋、戴防静电腕带、戴口罩、戴帽子,确认更换完毕后,进入风淋室进行风淋后,才能进入万级以及高于万级的洁净区域。

3.3 严禁不通过风淋而直接走旁通门进入洁净室。旁通门只允许人员出到洁净间外以及发生紧急情况时的进出。

3.3.1风淋室使用须知

a. 风淋室是工作人员进入净化区域前进行人身净化的专用设备,它能将人体表面吸附着的尘埃用高速气流吹去,使工作人员不带污染源进入净化区域,并能使净化区域与非净化区域起到气闸作用。

b. 风淋室设定和状态:风淋室在投入使用前必须完成调试和设定,使之保持自动风淋状态。

c. 风淋室使用

- 使用者无需按任何键即可开门进入风淋室内,人数每次限定三人,把门关好即可自动风淋,风淋时旋转身体360度, 等待风机停止工作以后蜂鸣响,内门开锁,用户出风淋室。

- 按照明开键即可打开室内照明灯。

- 风淋室的微电脑对所做设定有记忆功能,关闭风淋室电源再次打开电源时风淋室处于上次操作的最后设定状态。

- 禁止一线使用者对设备的数值设定进行更改,数据更改必须由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

- 禁止使用者野蛮对风淋室的门(红外电控锁)强行推拉而损坏设备。

- 风淋设备若因使用不当而损坏,使用部门应据实反映损坏原因,并立即报修。

- 一线员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状态异常,应立即通知主管部门进行处理;并停止使用风淋室。

d. 风淋室正常/异常状态的界定:

1. 风淋室正常初始化自检:打开电源操作面板led数码显示时间点亮,同时电脑控制器做一次检测,二门是否关闭,有门开着则等待关门,如果二门都关闭则自动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2. 正常工作状态

- 如果系统处于不工作状态:按电源开关键使系统处于工作状态,led被点亮。

- 按照明开/关则风淋室灯被点亮或熄灭,人员可根据需要循环选择。

- 系统处于正常等待工作状态时,风淋室的两扇门处于关闭未锁状态。

3. 异常状态:喷嘴出现微弱风速、门不能正常关闭或开启、电源操作面板无显示。

3.3 .2 进出风淋室流程机理:

- 进入:当外门(红外电控锁)被打开时,内门(红外电控锁)自动闭锁。如果用户进入风淋室,经过红外探头,风机将自动工作一定时间,此时内外门均闭锁,风机停止工作以后蜂鸣响,内门开锁,用户出风淋室。开门、关门整个过程结束。

- 退出:当内门被打开时外门自动闭锁,用户关门后,则内外门均开锁,用户可以从任意门出风淋室。开门、关门,整个过程结束。

3.4 作业人员在洁净室内工作时,动作要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允许跑跳、打闹及喊叫,不作不必要的动作,不作易发尘和大幅度的动作。

3.5 作业人员在洁净室内工作时,尽量避免人员聚集现象。若个别工位无特殊协作需求,其他工位员工禁止聚集、围观与自己工位工作不相干的其他工位正常工作事件。

3.6 为不干扰气流,在作业区上游侧不应放物品,生产操作一般应在洁净工作台或气流的上游进行。

3.7 不允许将与生产无关和容易产尘的物品带入洁净室,严禁在洁净室内吸烟、饮食和进行非生产性活动。

3.8 患有以下几种疾病的员工是不宜进入洁净室的:呼吸系统疾病(如严重的感冒咳嗽等,患者除了会传播病菌、病毒外,还会因咳嗽而产生大量的污浊颗粒混入洁净的空气中)、皮肤疾病(如明显脱皮、掉皮屑的皮炎等);针对上述情形若采取了可靠的额外人净措施时是可以进入洁净室的。

4 洁净室人员退出时应注意的事项

4.1 为了防止再次进入和往返作业对洁净室造成交叉污染按规定的顺序退出洁净室。

4.2 洁净室人员在作业中途和作业完毕在退出到更衣区之前不得脱掉洁净工作服,进入更衣室先脱洁净室用鞋,放在规定的场所。

4.3 必要时脱鞋前洗手,脱鞋后再摘掉帽子,放在规定处。

4.4 脱洁净工作服时不要触及地板、桌子和其他物品,对于洁净服一般由下至上脱(由下至上是指先脱鞋、再脱衣、再去除帽子和口罩),用衣架挂在规定的处所。

4.5 脱去洁净工作服以后,若需再进洁净室时,仍需按进入洁净室的顺序进行人净。

4.6 退出10k及其以下级别洁净室时不需要经过空气吹淋。直接走旁通门退出10k洁净室是允许的。

4.7 不能穿洁净工作服上厕所及进入动力设备间、仓库等非洁净区域。

第2篇 生料车间值班人员管理制度

1. 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按时参加公司调度会。

2. 主值班人员负责召开各班班前会和班后会,严格考勤,每天跟班队长要报本班产量,值班人员按要求填写值班记录。

3. 主值班行使车间主任权力,安排检查当班各项工作,处理当班发生的各类问题。并使出处理意见,严禁回避矛盾,把问题上交,特殊情况可先处理后汇报。

4. 主机设备发生故障或较大问题时,必须有值班队员盯在现场,帮助指导处理,直至正常。

5. 主值班第二天早会必须汇报值班情况。

第3篇 公司车间管理人员考核制度

公司车间管理人员考核试行制度

一、总则

第一条为明确岗位责任,加强和提升员工绩效和本公司绩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活力,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制定此考核制度。

第二条针对员工的要害业绩指标(产量和质量)进行考核。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车间治理人员,包括车间主任、工艺员、技术员、班长、排产(调度)、质检。

二、考核车间:原料、成型、烧成、分级包装、模具(其他车间部门暂不考核)

三、考核内容:本月产量、质量缺陷计划,产量、质量均衡率。详见每月车间生产指标和车间缺陷控制目标。

产量均�率=(天天实际完成/天天计划×100%之和)/月工作日

质量均�率=质量达标品种数除以当月所生产的品种数乘以100%(即品种质量达标率)

四、考核方法:将考核人员的一部分工资作为浮动工资(考核基数)。考核基数按不同职级划分:车间主任600元,副主任500元,工艺员、技术员、班长、排产(调度)、质检400元。考核在薪资待遇方面有如下体现:根据产、质量实际完成计划的百分数发放工资,超过100%的按100%计算。

第一条对车间主任、班长、排产(调度)、工艺员、技术员的考核:考核基数×30%作为产量工资,考核基数×50%作为质量工资,考核基数×10%作为产量均�率工资,考核基数×10%作为质量均�率工资

l产量浮动工资=本月完成产量/计划完成产量×(考核基数×30%)

注重:当本月完成产量除以计划完成产量的结果大于1时,按1计算

l质量浮动工资=[1-(本月实际缺陷率-计划缺陷率)/计划缺陷率]×(考核基数×50%)

注重:当[1-(本月实际缺陷率-计划缺陷率)/计划缺陷率]的结果大于1时,按1计算

l产量均�率浮动工资=完成产量均�率/产量均�率计划×(考核基数×10%)

注重:当完成产量均衡率除以产量均�率计划的结果大于1时,按1计算

l质量均�率浮动工资=完成质量均�率/质量均�率计划×(考核基数×10%)

注重:当完成质量均衡率除以质量均�率计划的结果大于1时,按1计算

车间主任、班长、排产(调度)、工艺员、技术员应得工资=基本工资+(产量浮动工资+质量浮动工资+产量均�率浮动工资+质量均�率浮动工资)+补贴

第二条对质检的考核:考核基数×80%作为产、质量工资,考核基数×20%作为产、质量均衡率工资。质检主要考核质量指标。

l质量浮动工资=[1-(本月实际缺陷率-计划缺陷率)/计划缺陷率]×(考核基数×80%)

注重:当[1-(本月实际缺陷率-计划缺陷率)/计划缺陷率]的结果大于1时,按1计算

l质量均�率浮动工资=完成质量均�率/质量均�率计划×(考核基数×20%)

注重:当完成质量均衡率除以质量均�率计划的结果大于1时,按1计算

质检应得工资=基本工资+(质量浮动工资+质量均�率浮动工资)+补贴

五、考核的一般程序

第一条员工的直接上级为该员工的考核负责人。工艺员、技术员、班长、排产(调度)、质检的考核负责人是车间主任,而车间主任的考核负责人是生产部和技术部;

第二条考核结束时,考核负责人必须与该员工单独进行考核沟通;

第三条具体考核步骤在各岗位的考核实施细则中具体规定。

第四条考核结果及考核文件交由人力资源部存档;

六、考核时间及要求

第一条考核时间安排在每月五日至六日,若逢节假日,依次顺延。要求技术部、质量检验部、生产部每月6日前把产质量完成情况报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要根据上报材料指导相关车间作工资,并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条各车间主任有权利、责任在考核总工资不变的前提下对单个班长、质检员工资,根据他们所承担指标完成好坏情况进行调整,每月6日前把调整结果报人力资源部,经人力资源部进行审核后,没大问题,原则上尊重主任意见,并实施监督。

第三条各车间每旬利用黑板报形式公布一次车间产质量指标计划及完成情况,同时每道工序每旬评选一次产质量第一名、产质量进步最大第一名、产质量倒数第一名、产质量退步最大第一名,前两名予以公布,并上报人力资源部。评选方案由各车间自行制定报人力资源部备案。

第四条本考核制度从20__年11月正式实施。

七、本制度的解释权归人力资源部。

车间人员管理制度3篇

车间人员管理制度是企业生产管理的核心部分,旨在确保生产流程的高效、安全和有序进行。其主要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员工职责与权限2.工作时间与休息制度3.安全生产规定4.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车间信息

  • 包装车间管理制度3篇
  • 包装车间管理制度3篇99人关注

    包装车间管理制度旨在确保生产流程的高效、安全与质量控制,它涵盖了员工行为规范、设备管理、卫生标准、生产流程、质量控制、安全规定和应急处理等多个方面。包括 ...[更多]

  • 检修车间管理制度有(7篇)
  • 检修车间管理制度有(7篇)99人关注

    检修车间管理制度是企业生产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维修成本,保障员工安全。本制度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管理2.维修流程管 ...[更多]

  • 压铸车间管理制度(2篇)
  • 压铸车间管理制度(2篇)97人关注

    压铸车间管理制度旨在确保生产流程的高效、安全和质量稳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操作规程2.设备维护与保养3.员工培训与安全4.质量控制与检验5.库存管理与物 ...[更多]

  • 化工厂车间管理制度
  • 化工厂车间管理制度97人关注

    化工厂车间管理制度是一套全面、系统的规定,旨在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高效和合规。它涵盖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工艺流程管理、物料管理、质量控制、环境保护等多 ...[更多]

  • 车间定置管理制度
  • 车间定置管理制度96人关注

    车间定置管理制度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优化工作环境,提升生产效率,确保安全生产。它涵盖了设备布局、物料存储、工具定位、作业区域划分等多个方面。包 ...[更多]

  • 车间控制室管理制度
  • 车间控制室管理制度95人关注

    车间控制室管理制度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岗位职责明确:规定各操作人员的工作范围和责任,确保每个人员了解自己的任务。2.操作规程: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标准,指 ...[更多]

  • 机修车间管理制度(9篇)
  • 机修车间管理制度(9篇)95人关注

    机修车间管理制度汇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车间组织架构与职责2.设备管理规定3.维修作业流程4.安全生产制度5.培训与考核机制6.应急处理与事故预防7.质量控制与 ...[更多]

  • 车间刀具管理制度
  • 车间刀具管理制度95人关注

    车间刀具管理制度旨在规范生产流程中的刀具管理,确保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降低刀具损耗,提升经济效益。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刀具的采购与验收2.刀具的存储与 ...[更多]

  • 中试车间管理制度
  • 中试车间管理制度94人关注

    中试车间管理制度主要涵盖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人员管理、安全管理、环保与卫生管理以及文档管理等方面。包括哪些方面1.生产管理:设定标准操作程序(so ...[更多]

相关专题

管理制度范文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