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管理 > 安全生产

搞好安全生产煤矿12篇

发布时间:2023-03-11 11:51:11 查看人数:55

搞好安全生产煤矿

第1篇 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摘 要 阐述了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全面分析了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要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必须加强行业管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办矿标准,理顺办矿体制;强化人才培养,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实施“科技兴安”,提高矿井安全装备水平;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提高煤炭行业整体水平。

关键词 煤矿 安全生产 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新型煤炭工业体系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我国是世界上少数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比例一直在2/3以上,2004年产煤19.56亿吨,占世界的43%①。但长期以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不好,事故多、伤亡大、经济损失严重,尤其是重、特大事故频繁发生,不仅使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遭受很大损失,而且严重影响了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如何有效地遏制煤矿重、特大伤亡事故的发生,已成为煤炭行业实践“____”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急需尽快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

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特别是近一个时期以来,相继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改革完善煤矿安全监管体制、加强煤矿安全生产法制建设、深化煤矿安全整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等,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得到了切实的加强和改进,全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总体上呈现相对稳定的态势。尽管如此,由于我国煤矿生产力水平低下,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仍居高不下,百万吨死亡率明显高于世界主要产煤国家水平,重、特大事故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与科学发展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1、煤矿死亡人数多。长期以来,我国煤矿每年因工死亡都在万人以上。1990-2004年累计死亡97754人,年均6517人;2004年死亡6027人,占世界煤矿死亡总人数的80%。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1990年开始,国际上煤矿死亡人数大幅度下降,2003年至今澳大利亚煤矿实现了零死亡。

2、百万吨死亡率高。解放初期至“十年浩劫”期间,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长期在10人之上,1960年达17.61人。进入二十世纪后开始逐年下降,年均降幅0.75人。2004年达到3.08人,创历史最好水平,但仍居世界第一位,是美国的100倍,南非的30倍,印度的10倍。

3、“三个多发”的特点明显。一是重特大事故多发。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煤矿共发生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的矿难21起,死亡3456人;2004年发生特大事故42起,死亡1008人,平均8.6天一起,死亡24人。二是小煤矿事故多发。我国小煤矿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3,而事故死亡人数却占全国死亡总人数的2/3多。2004年,小煤矿死亡人数占全国煤矿死亡总人数的73%。三是瓦斯和水灾事故多发。我国煤矿因瓦斯爆炸等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约占死亡总人数的80%,每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7.5亿元;在过去的20多年里,全国有250多个矿井被淹,死亡1700多人,经济损失350多亿元人民币。

4、经济损失惨重。在工矿商贸企业中,三分之一以上的事故、近一半的重大事故和四分之三的特大事故,均发生在煤矿。全国煤矿一年因伤亡事故和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原国有重点煤矿年销售收入的5%。

5、社会和政治影响恶劣。煤矿事故的频繁发生,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心腹之患,成为人民群众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也成为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人权攻击的焦点。从这个意义上看,安全生产不仅是个重大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更是关系国家和政府形象、关系党和人民的血肉关系、关系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政治问题。

二、我国煤矿安全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安全事故多发,从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看,是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的一段。在农业经济为主时期和工业化初期,生产伤亡事故较少。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事故也呈快速上升趋势。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事故开始大幅度下降,安全状况明显好转。美国等世界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已经印证了这一点。美国上世纪前30年,煤矿每年事故死亡2000-3000人,百万吨死亡率曾经高达8.37。除此之外,煤矿行业在我国属高危行业,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和自然条件的制约,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更多。

首先,我国煤矿受自然灾害威胁严重。与美、澳以露天矿为主、全机械化开采不同的是,我国煤矿多为井工开采,其产量占煤炭总产量的95%,受各种自然灾害威胁严重。一是受瓦斯威胁严重。我国大中型煤矿中,高瓦斯矿井占20.34%,小型矿井中占15%左右。尤其是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和开采强度的不断增强,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不断增加,突出威胁区域不断扩大。二是受煤尘爆炸威胁严重。国有重点煤矿中,有532处煤矿的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占87.37%。三是受自然发火威胁严重。国有重点煤矿中,有288处煤矿的煤层具有自然发火危险,占47.29%;安全重点监控的企业中,有269处煤矿的煤层具有自然发火危险,占64.6%。四是受动力灾害与热害威胁严重。国有重点煤矿中,有27处煤矿具有冲击地压危险性,占5.13%;约有70多处矿井工作面气温超过26℃,最高达40℃。

其次,煤炭工业长期负重爬坡,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开始集中显现。一是安全保障能力低。目前,我国有安全保障的煤炭生产能力约为12.5亿吨。在2004年全国19.56亿吨煤炭产量中,约有7亿吨是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下生产出来的,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非法违规生产的煤炭。经过几十年的开采,许多国有煤矿已经进入衰老期,主要生产设备老化、超期服役的约占三分之一。二是技术装备和技术管理水平低。我国煤矿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不均衡,既有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大煤矿,也有条件较差的中小型矿井。目前全国采煤机械化程度仅为45%。为数相当多的小煤矿,技术手段和开采方式落后,资源浪费严重,伤亡事故多发。三是员工队伍素质低。工程技术人员严重短缺。据调查,30万吨以上的大中型煤矿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44%,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占3‰;30万吨以下的小型煤矿中,中专以上职工平均不到3人。中国煤炭教育协会反映,中国矿业大学等9所原煤炭院校,1999-2002年只培养了1454名地矿类专业毕业生,其中不少人还不愿意到煤矿,不愿意到生产一线,每年到煤矿工作的不足100人。据2001年的调查,我国96%的煤矿缺乏机电专业人才,88%的煤矿缺乏采矿专业人才,通风安全、防突等人才更缺乏。用工制度改革以来,大量农民工、临时工进入煤矿,逐步成为井下一线的主力。特别是小煤矿,工人流动性大,常常不培训就下井上岗。这部分人的纪律观念、安全意识、技术水平等方面都需加强培养,违反劳动纪律、违章作业和违规操作现象相当普遍,直接威胁安全生产。四是产业集中化程度低。2004年全国各类煤矿的25236处矿井,平均每处矿井仅7.75万吨。原国有重点、国有地方和乡镇三大类煤矿的平均年产规模,分别为129万吨、15万吨和3.15万吨。目前世界上先进的产煤国家,都通过发展大公司、大集团,一方面形成相对垄断的市场竞争格局;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现代化大生产,大大提高了煤矿安全保障水平。目前,美国前4家煤炭企业市场占有程度为47%,澳大利亚前5家煤炭企业占有度为72%,南非前4家煤炭企业占有度为62%。而我国神华、大同、山西焦煤、兖矿、中煤能源、淮南、平顶山和开滦等8家特大型、大型煤炭企业,占全国煤炭产量的比重,共计也只有20%左右。五是煤矿企业总体税负高,历史包袱重,安全欠账大。国家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对煤炭实行垄断经营和矿产品价格剪刀差。现行增值税计征办法没有体现煤矿的特殊性,税制改革后,煤炭产品增值税实际税负增加6个百分点以上,每年多交增值税100多亿元。目前煤矿企业算术平均综合税率为14.65%,是全国工业总体税负水平的两倍,高出国际同行业水平近6个百分点。煤矿企业大多地处偏僻地区,比其他工业企业承担更重的“办社会”职能,尤其是大矿、老矿人员多,历史包袱沉重,新增效益主要用于补还职工欠账,安全上的欠账补还不多。再加上随着资源的枯竭,采场向深部、浅部、构造复杂区、自然灾害威胁严重区转移,不安全因素越来越多,安全投入需求越来越大。据统计,目前仅国有煤矿安全欠账就高达505亿元。

第三,煤炭需求增加推动了煤矿超能力生产。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与日俱增,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和高能耗的产业结构,加剧了煤炭供需紧张。在这种形势下,要求煤炭工业维持较高产出,煤矿普遍超能力开采。超能力开采目前已经成为全国煤炭工业增加产出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对此估计不足,缺乏有效应对,使之也成为我国煤矿各种事故的导火索之一。

另外,煤炭企业下放到地方后,随着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煤炭行业管理弱化,安全监管体制不顺,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一是煤炭行业管理弱化。1999年,我国煤矿安全管理体制调整后,部分省、市、县煤矿管理部门被撤销、并转或降格,各级煤矿管理部门不同程度地存在规格低、专业人员缺、监管力量不足等问题,使煤炭行业管理弱化,综合管理缺位,造成煤矿安全监管、发展规划、勘探开发不能统筹考虑,严重影响了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另外,煤炭管理部门职能交差重叠,责、权、利不统一,互相牵制制约,难以形成合力,影响了管理工作效率,削弱了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难免出现推诿扯皮现象,使煤矿安全管理缺乏权威性,决策缺乏科学性,工作缺乏高效性。二是煤矿安全监管体制不顺,机制不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安全监管体制和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国家监察、地方监管的体制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职能交叉、权责不明、多头执法的问题。煤矿安全生产涉及多个部门、多个证照,这些部门在证照管理和监督执法等方面统筹协调不够,联合执法机制没有形成,难以形成合力。经济管理与安全监管缺乏协调机制,有的地方管安全的要求停产整顿,而管经济的要求保证产量,部门之间互不通气,造成经济管理和安全监管脱节。安全监管力量不足,监管部门忙于事故处理和突击检查,对吸取事故教训、加强事前防范、防止同类事故反复发生,缺乏超前预防措施。三是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长期以来,安全生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安全生产还没有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一些地方领导只重生产,轻视安全,把安全生产工作停留在口头上、会议上、文件上,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严格不起来、落实不下去。一些企业负责人没有把维护职工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受利益驱动突击蛮干,强迫职工超强度劳动,甚至进行奴役性生产。不少职工也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能运用法律手段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对策与建议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这都为促进我国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别是最近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其核心内容,就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②,这更为煤炭工业的发展确立了思路与目标。科学发展观,首先是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观;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就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坚持节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实现经营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业人员由较低素质向高素质转变,安全生产从被动监管型向本质安全型转变,实现煤炭工业健康持续发展,从而也在根本上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一)加强行业管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这是抓好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举措。一是国家尽快组建国家煤炭工业部,管理协调煤炭经济运行,研究制定煤炭法规、制度、规划、标准并组织实施,解决煤炭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负责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逐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制定并实施煤炭资源利用开发标准及规划,提高全国煤炭资源利用水平,全面促进煤炭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地方要尽快建立统一高效、责权对等、上下理顺的煤矿管理体制。提升煤炭管理部门的地位,明确职责,健全机构,强化职能,做到管安全必须管生产。加强煤矿监管队伍建设,积极解决编制、经费、办公场所、车辆、工资等问题,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强化煤矿安全监管职能,明确职责,理顺关系,压死责任,确保煤矿监管体制的良性运行。三是企业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煤矿企业不仅是市场经济的主体,而且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③,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明确岗位安全责任制,并制定相应的监督保证措施,确保各岗位责任落到实处。

(二)严格办矿标准,理顺办矿体制。按照“建大、改中、关小”的原则,一方面,结合深化煤矿安全专项整治,继续淘汰那些技术落后、布局不合理、不符合安全标准、不符合环保要求、浪费资源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坚决取缔违法经营的小煤矿。在解决小煤矿无序开采、违法违规生产问题的同时,解决我国煤矿数量过多、集中度过低的问题。另一方面,对小煤矿进行整顿规范、联合改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中小型煤矿的整顿、改造和提高,整合煤炭资源,实行集约化开发经营。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兼并改造中小煤矿,鼓励资源储量可靠的中小煤矿实行联合改造。同时,严格新建煤矿标准,提高煤炭生产准入门槛,不再建设年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

(三)强化人才培养,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按照煤炭行业对人才的客观需求,一方面,国家要采取特殊政策,大力发展煤炭高等教育,扩大大中专院校采矿专业的招生规模。同时,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投入煤炭行业,以人才促安全,以安全揽人才,尽快解决技术人才断层和青黄不接的局面,逐步改善煤矿的知识结构,为安全生产奠定人才基础。另一方面,煤炭管理部门和企业要加强干部职工的培训工作,提高煤矿干部职工队伍的安全意识、管理水平和科学文化技术素质。对煤矿法人代表、矿长,没有经过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不能颁发资格证书;加强新工人岗前安全教育培训,推行入井人员资格证制度,不具备相应学历,未经培训合格人员不准下井作业。

(四)实施“科技兴安”,提高矿井安全装备水平一是组织科研攻关。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其专家学者的作用,整合和壮大安全科技资源,围绕矿井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防治技术、大采深矿井开采及热害防治技术、冲击地压防治技术、大型机电设备在线监测技术、井上下紧急呼叫系统技术、绿色开采工艺技术、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技术、煤炭液化及煤化工多联产技术、洁净煤利用技术及煤炭深加工等制约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基础课题,组织开展研究和攻关,提高我国煤矿安全科技理论水平。二是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围绕煤矿瓦斯区域预测、地质构造超前探测、瓦斯爆炸预警、煤与瓦斯突出和冲击地压的预测预报,矿井突水、火灾、粉尘等主要灾害防治与重大事故抢险救援所需要的共性、关键性技术和装备,开展应用性研究,抓好成果的推广与转化,提高防灾、抗灾和救灾能力。三是提高安全管理的科技含量。重点是采用网络化、数字化、视频监控和远程调度指挥等先进技术,提高煤矿企业内部安全管理、政府安全监管和国家安全监察工作的科技含量,把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科学管理的基础上。

(五)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提高煤炭行业整体水平。一是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认真落实国务院“重点支持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促进煤电联营,形成若干个亿吨级煤炭骨干企业”的决策,加快神东、陕北、晋中等13个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形成稳定可靠的商品煤供应基地、煤炭深加工基地和出口煤基地④。二是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积极推进煤炭企业的战略性重组,打破区域界限,优化资源配置,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培育和发展跨区域的煤炭企业集团。打破行业界限,鼓励不同行业企业联合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实行煤电联营、煤运联营、煤炭与其他相关产业联营,尤其是要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发展坑口电站,培育和发展煤、电、路、港一体化的跨行业企业集团。打破所有制界限,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多种经济成分相互参股,培育和发展跨所有制的煤炭企业集团。三是不断拉长煤炭生产产业链,推进煤炭就地转化为二次能源,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煤矿安全状况,实现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安全发展。

第2篇 浅谈如何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生产是煤矿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企业的生命线、幸福线,没有安全,生产就得不到保障,经济效益就无从谈起。因此,只有搞好煤矿安全基础工作,才能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为企业生存保驾护航。下面就如何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端正态度、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明确责任、强化落实

安全生产一直牵动着国民的心,备受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关注,从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层面上来讲,安全生产也是一项举足轻重的现实问题。所以我们做为煤矿的安全管理人员,应该把安全生产提高到政治的高度来抓,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理念,坚持“安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压倒一切,不安全不生产”的思想,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我们应把安全管理重点放在现场、放在基层,狠抓班组建设,做到靠前指挥,重心下移,压力传递,建立、健全并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程措施现场对号入座,确保安全生产。

二、关注重点部位、把握重点环节、消灭重大隐患

一直以来,“一通三防”、机电提升、顶板管理、防治水都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一通三防”方面,要认真落实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以风定产,严禁“三超”,加强监测监控,严格落实放炮管理规定,加强防尘管理。机电提升方面,加强绞车、钢丝绳等强检设备的检测、维护、保养,确保保护装置的齐全、灵敏、可靠,严禁超重、超员提升。顶板管理方面,掘进、开拓工程注意支护及时跟迎头,正确使用好前探梁,保证后路的畅通;回采工作面,要保证泵站压力、支架初撑力符合要求,严禁液管跑冒滴漏,严禁支架带病运行,保证工作面“三直一平”,搞好上下出口端头支护,严格执行规程措施,密切关注顶板初放和周期性来压。防治水方都面,要高度重视防治水工作。水患一直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做好防治水工作对煤矿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认真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学习吸收其它矿井先进治水经验,结合实际,加强对水患的治理。要加强对防治水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技术水平。要加大投入,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性。

三、强化监督,抓好隐患排查整改

安全监督检查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有效手段,要想矿山的安全稳定,必须抓好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坚持事前预防,过程控制和事后监督并重。其次是鼓励安检人员发扬铁手腕、铁心肠、铁面孔的“三铁”精神,要加大隐患排查的整改力度,对查出问题、隐患及时下达“五定“指令,要求责任单位限期整改落实,对于重大隐患,现场督办,隐患不落实严禁生产,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安检员还要对所查问题隐患跟踪复查、消号,做到档案化、闭合式管理。

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

要搞好煤矿安全管理,就要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要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及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

首先,需建立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比如,为调动职工积极性,将工资向一线倾斜、向苦脏累险倾斜,在一线,将工资向技能精湛、安全工作贡献突出的岗位倾斜。把业务精湛、作风正派、任劳任怨、敢闯敢干的人员选拔到领导岗位,坚决杜绝人情关系,从而营造出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氛围。使职工真正意识到只有掌握精湛的技术、保证了安全才能获得高的收入,也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其次,建立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为调动职工积极性,可以建立'安全津贴'激励职工,对在岗位上保证了自我安全和相互安全的职工发放安全津贴和精神奖励;总之要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的激励机制激发职工重视安全生产,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激发职工学习安全理念和安全知识的热情,逐步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同时,在内部,还可推行待岗政策,把不求上进,破罐子破摔,严重违反'三违'的职工进行内部待岗,加强教育培训后,考核合格再准予上岗。

五、强化培训,提高职工素质

始终如一的抓好了日常安全培训。日常安全培训工作是提高职工安全意识,规范职工操作行为的有效手段。建立企业内“师资库”,组织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学习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安全管理知识和我矿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素质。

推进安全培塑工作。安全培塑工作是职工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事故防范技能和安全素质的有效手段。制定“每日一题,每周一考”管理办法、基层单位班前会标准化,把精神状态确认、系统追问、危险预知、每日一题、安全讲评、安全宣誓等纳入班前会的主要内容。

大力宣传企业文化,实行个人安全承诺,开展亲情文化寄语,提高职工安全文化涵养,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形成自保互保,以安全为荣的良好风气,营造理念引领、培训提升、行为养成、环境感染的安全文化氛围,用理念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约束职工安全行为,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第3篇 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搞好煤矿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事关职工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关系到企业的全面发展和经济效益。搞好煤矿安全生产是我们每个干部、职工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把安全工作作为煤矿生产的头等大事来抓,认真履行职责,把安全管理工作切实抓实抓好,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平稳发展。

煤矿井工生产是地下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约束很大,不同的地质构造和煤层的赋存条件决定了必须采取不同的开拓开采方法,并且带来了许多自然灾害,如瓦斯、煤尘爆炸、矿井火灾、顶板冒落、矿井透水等等,这些都是煤炭生产特有的不安全隐患,人们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巨大的不幸。而且煤炭生产系统复杂、工作场所黑暗狭窄,人员集中,采掘工作面又随时移动,由于地质条件的变化会使移动的采掘工作面不断出现新情况和问题,如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可能会导致重大灾害事故,这就给安全工作带来了困难。因此,在煤矿生产中,一定要坚持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严格执行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采、掘、机、运、通等各生产环节都必须相互配合,互相适应,而每一个环节又会发生一些特有的事故,致使打乱生产秩序造成生产过程中断,甚至人身的伤害,为此,每一个生产环节都要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采取切实的安全措施,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煤矿生产虽然生产过程复杂,不安全因素多,但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严格执行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控制或基本控制矿井中的各类灾变事故是现实和可能的。目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并不理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过就其中最根本的一条是:煤矿部分领导和职工尚未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没有把安全第一的方针深入地贯彻到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去,没有处理好安全与煤矿生产建设的关系,甚至有时把安全与生产对立起来。根据统计表名,我国煤矿8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造成的。安全第一的方针是人们经历了多次惨痛教训,付出了血的代价才认识到的。煤矿各级领导和职工应该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为了取得生产上的主动权,摒弃靠侥幸过日子的状态,就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方针。多年的经验教训证明,什么时候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煤矿生产事故就下降,生产就搞的好;什么时候忽视了安全,煤矿生产事故就增加,生产肯定就搞不好。因此,要搞好煤矿生产就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安全就是生命,在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生产就要服从安全。

安全第一方针也是根据我们国家的性质和社会生产目的所决定的。社会主义国家代表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护人民的利益,在组织和发展生产、提高生产力,建设现代化的同时,就要竭尽全力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是社会赋予的神圣使命,也是从工人阶级的立场和革命人道主义出发而规定的神圣职责。

安全第一的方针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具有实质的内容和要求;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在煤炭产过程中就应该做到:

1、把安全第一作为煤矿生产建设的准则。在煤田地质勘探、矿井设计、计划、生产、建设的全过程和企、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及全体煤炭系统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在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优先满足安全的需要。如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必须坚决服从安全,不消除事故隐患不许生产,不安全不准生产。

2、主管领导对安全工作全面负责。上至主管矿长下到基层区队长都要对安全工作全面负责。要组织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安全生产方面的文件、命令、条列、规程。指挥生产建设安全要先行,要优先解决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实行安全工作人人管理。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业务保安制度,让每个人、每个部门、每个单位都负担起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工作,做到层层抓紧,人人抓紧,并给予每个矿工保护自身安全、参加安全管理的权利。

4、坚持预防为主。在矿井生产过程中,要预先熟悉并掌握矿井的自然灾害因素;预先分析发生各种事故的可能性和地点,预先采取防治措施;预先制定事故处理计划;同时,必须进行科学管理,文明生产,为矿工创造安全、卫生、舒适的环境。

5、制定安全法规,严格安全检查。在煤炭工业的生产中,要制定煤矿安全法则,作为执行安全第一方针的标准和保障。煤炭系统各企业事业单位都要根据安全法规的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以保证安全第一方针的具体执行。要建立安全监察机构,配备足够的原则性强、业务水平高、工作扎实的干部,并给予他们能足以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能力要建立严格的安全奖法制度,对违章造成事故的责任者必须严肃处理。

贯彻执行好安全第一的方针,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必须认真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安全与生产是辨证的统一,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没有安全的生产是不可能的。安全第一的方针是在生产的范畴内制定的,是以安全与生产中的其他经济、技术指标(包括产量、质量、效率、成本、利润)相比较而提出来的,所以,安全第一的前提条件是生产,没有煤矿生产就无所谓煤矿安全,而安全第一的对比条件则是矿井生产中的各项经济指标。也就是说,在组织生产中完成各项经济指标时,要把安全指标放在第一位。煤矿各级领导要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真正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在讨论、研究生产时,首先要讨论、研究安全工作,在计划、布置、检查、生产的同时,首先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安全工作。负责生产的工作同志,要重视关心和主动搞好安全工作,负责安全工作的同志,要通过搞好安全为生产服务,促进生产计划的完成,保证稳产高产。

2、群管于专管的关系。安全工作要以专管为指导,群管为基础,做到专管与群管的密切结合,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及《煤矿安全规程》和各种技术措施,才能保证安全生产。

3、规章制度和技术措施与工人技术水平的关系。有关安全生产的合理的规章制度是煤矿职工同自然做斗争的经验总结,能够保证工人的安全生产。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并坚决落实执行合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同时还要注意制定重大的安全技术措施,创造工人能够安全生产的物质条件,要组织工人学习安全生产的技术知识,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对安全技术规程能弄懂、弄通、会执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做到安全生产。

4、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关系。实践证明,保证工程质量、就能保证安全,消除事故隐患,就能稳产高产,工程质量的好坏对矿井安全生产有直接关系,许多事故的发生,是有工程质量低劣造成的。因此,一定要严格工程质量、这是煤矿生产的特殊要求,要坚持执行各种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严禁用行政命令强制工程验收,以确保安全。

5、精神(艰苦奋斗)与科学态度的关系。把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科学态度紧密结合起来,在指挥和进行生产时,不能违反客观规律和煤矿安全的规章制度,不能瞎指挥,盲目蛮干。实践证明,只有尊重科学按规程办事,就可以避免伤亡事故,就能保证安全。

6、奖与罚的关系。在煤矿生产中,一定要奖罚分明,对安全搞的好、防止重大事故有贡献的单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安全生产差、出了事故的,要严格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处理,不搞下不为例,要以严明的纪律,严肃的态度去认真处理。奖罚的目的在于从教育出发,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就能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总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责任任重道远。涿步转变思想观念,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是摆在广大职工面前的重要任务。为此,煤矿广大职工必须进一步,贯彻执行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各种安全法规增强自主保安意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以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第4篇 浅谈如何搞好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我进入国泰公司六个月的时间里,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帮助下,使我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了公司的工作环境,也看到了公司的光辉前程,

虽然只有短短的六个月,但学到了很多,感悟了很多,同时也看到红岩煤矿和项目部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存在的一些不足,甲方和乙方劳动组织,管理技术人员的素质存在差异,项目部安全设施不标准,标准化意思淡薄,对矿方管理人员的工作要求熟视无睹,这一是其它矿存在的现象.为了搞好红岩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谈谈我对红岩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想法和工作思路..

一、加强安全思想宣传教育,在提高思想认识上下功夫

红岩煤矿管理的龙煤项目部安全生产能不能搞好,安全管理机制是否建立健全,技术管理、现场管理、隐患排查管理、劳动组织和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应急管理和事故处理是否得到落实,各项安全机制的运作是否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煤炭企业主要领导对煤矿安全生产的认识程度。可以说,认识有多高,安全就有多好,认识到位,安全就有了保障。因此,要提高干部.职工对安全工作的思想认识,就需要我们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思想宣传教育体系,加强对项目部管理人员和全体职工的安全思想宣传教育。

(一)多管齐下,红岩煤矿要以多形式开展安全思想教育工作。一是安全思想宣传教育要有针对性。二是领导干部要在安全思想宣传教育中率先垂范。三是必须在龙煤项目部基层区队.班组内抓好安全思想宣传教育工作。区队.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生产的第一线,确保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班组责任重大,必须把安全思想教育落实到班组成员,并作为班组建设的重要内容。区队长,班组长是基层组织的核心,具体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要由矿方和项目部去组织、实施,区队长.班组长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班组安全思想教育的质量,对他们进行重点培训,以提高他们从事班组管理安全工作的能力。

(二)齐抓共管,加大安全思想教育宣传力度。抓好对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是一个长期任务,煤矿井下作业,生产条件复杂,安全事故易发生,为确保安全生产,首先抓好对职工的安全教育,通过思想疏导、“安全教育培训”活动、班前教育、“联责联保”、群安活动、文艺宣传、案例教育七种安全宣传教育方法制度化,常抓不懈。在具体运作上,实施基层区队统一领导,科室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建立安全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通过安全知识学习、竞赛、板报、标语、案例分析、安全演讲、安全大讨论等形式,开展安全思想教育活动,使职工从思想上、行动上绷紧了安全生产这根弦,遵章守纪,安全作业,从内心深处不愿违章、不敢违章、不想违章,形成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良好习惯,为确保红岩煤矿安全生产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狠抓薄弱环节和基础工作,在安全管理上下功夫

煤矿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好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实施有效的安全投入、检查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排查治理消除事故隐患,组织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把安全管理规范到位、管理到位。

(一)强化机电安全管理。对照《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行业标准,做出规划,确保煤矿必须的生产装备、安全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转,要推广使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使用好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

(二)强化现场安全管理。一要强化区队长、班组长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组织工人严格按照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作业。现场存在重大隐患时要立即停止作业,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存在险情时必须立即将作业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煤矿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要按照规定切实履行下井带班职责,深入井下一线组织生产,监督检查各区队、班组安全生产状况,严肃查处作业过程中的“三违”行为。二要强化隐患排查治理。要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制定本企业的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要立足查大系统、治大隐患、防大事故,以瓦斯、水害等为重点,定期对矿井的采、掘、机、运、通等各个系统和环节进行专业化排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立即进行整改;一时整改不了的,要停止作业,在采取针对性安全措施后,制定整改方案和应急预案,落实资金和责任,限期整改,并按程序组织验收。三要抓好安全质量达标。健全和完善安全质量标准化监督检查和考核验收制度,明确管理责任,细化标准和考评办法,切实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工作。

(三)强化班组安全管理。班组的安全管理做得好,有助于生产管理、设备管理、现场管理等等。因此,在加强班组安全管理工作中,首先要有一个敢抓善管、技术过硬、重视安全的区队班组领导核心,这个领导核心就是区队长,班组长。为此,区队长班组长不但要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思想觉悟高,责任心强,能关心、团结同志,而且还要有过硬的技能、带领班组全体职工为实现“安全、优质、低耗、高效益”的生产任务。并做到“生产无隐患、个人无违章、班组无事故”,

三、全方位多渠道进行监控,在监督检查上下功夫

细节决定成败。煤矿安全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大意。因此,在安全的监督检查中,我们要全方位、多渠道进行监控,只有这样,才能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为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安全运行环境。

(一)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定期组织开展各类安全检查,通过检查发现问题和隐患,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抓住不放,一抓到底,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好各项安全检查督查,使安全检查督查工作落实到位。每周分不同专业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定整改时间进行落实.

(二)多形式加强监督。一是认真组织,明确检查任务,精心组织,深入井下各区域,加强矿井的督查和检查。二是联系本矿实际情况,创新检查方式。,进行重点检查或开展专项检查,确保通过检查能真正找准问题,发现和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止走过场;三是落实责任,及时治理隐患。对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采取果断措施及时进行治理,对重大安全隐患实施跟踪督查,明确整改内容、整改方案、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等,确保整改及时有效;四是加强巡查,严惩违法行为。要从严查处煤矿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严厉打击“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违法违规生产现象,坚决防止重特大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三)在监督检查中要做到“六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要到位。要把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高到法律的高度来认识,把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细做实。二是教育培训要到位。要宣传推广先进的煤矿安全管理方式和安全生产技术,在潜移默化中灌输煤矿安全知识,三是责任落实要到位。要把事故发生后的责任追究提前到对隐患责任的追究,努力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四是制度执行要到位。要坚持每周安全办公会制度,定期分析、排查矿井安全状况,重点解决影响安全的各类隐患问题。五是隐患治理要到位。要一级监督一级,一级追究一级,以此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使安全管理的压力得到层层传递。六是现场监管要到位。要强化对生产现场的日常监察和动态监察,做到井下监察“无盲区、无盲点、无空档、无缝隙”。

四、层层传递压力,在责任追究上下功夫

在煤炭企业实行责任追究,是增强各级管理人员责任感、压力感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建立严密的责任体系。要环环相扣,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监督一级,层层传递安全压力。在这方面,矿长对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排查与治理工作全面负责;总工程师负责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排查与治理方案(措施)的编制;分管矿长负责分管范围内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治理;各专业分管副总工程师负责本专业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排查与治理方案(措施)的编制;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责任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负责事故隐患的治理;各班组和职工对本班组和岗位负责;公司安监部负责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的监督和责任追查。

(二)传递压力,增强抓好安全工作的紧迫感。要将抓好安全工作的压力层层传递,使之形成“人人讲抓安全、人人抓安全、人人遵章守纪”的浓厚氛围。

(三)坚持原则,实行责任追究。凡是煤炭企业发生的各类事故,无论事故大小、无论事故是否造成人员伤害,都要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在调查、追究、分析的基础上,严格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该撤职的要撤职、该降级的要降级、该开除的要开除、该处分的要处分、该罚款的要罚款,决不能姑息迁就,不能因责任未追究,导致责任的放松,而酿成更大事故的发生。要通过事故责任的追究,起到警示教育的积极作用,促使制度管理更加规范化,确保生产的安全。

五、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落实,在提高执行力度上下功夫

责任落实,执行到位是煤矿企业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责任落实,执行到位才能提高执行能力,增强抓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

(一)加强安全管理要挂在嘴上,放在心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上.

(二)加强安全管理要转变作风,重心下移。要努力克服管理不到位、作风不深入、工作不扎实、检查走过场、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华而不实的工作作风;

(三)加强安全管理要有针对性,要努力克服安全生产工作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

因此,煤炭企业是一个高危行业,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自然灾害时常威胁着企业和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搞好安全生产是我们的责任和任务.

第5篇 与时俱进搞好煤矿安全生产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____”重要思想的精髓。学习贯彻“____”重要思想,重在理论联系实际。作为煤矿人员,就是要通过学习,把思想认识迅速统一到“____”重要思想精神上来,在新时期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有一个新的更高的认识,把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提升到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国家和人民财产不受损失、坚决不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搞好安全生产是实践“____”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的高度上来,以实际行动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____”重要思想的的忠实实践者。

首先要理论联系实际

体现在安全生产中是要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要求各级安全管理者必须时刻警醒自己,增强搞好安全生产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各级领导班子在对待安全生产工作上,要保持“现场安全管理越困难,越要重视安全;市场疲软,安全管理不能疲软”的心态。要通过宣传、疏导、强行灌输、严格考核等各种有效手段与途径,使“安全第一”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成为职工强有力的信念支撑和行动指南,真正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到实处。

其次要富有创造性

要推进技术创新,研究安全技术,拓宽安全工作的发展空间。追求安全工作创新是安全状况根本好转的重要动力。所以,要充分发挥安全生产部的科技“枢纽”作用,依靠科技进步,完善安全技改工程,坚持持久攻关,解决制约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关键问题。坚持科技工作面向安全生产实际方针,广泛开展科技攻关和科研推先活动,努力提高安全工作的科技含量和科技贡献率,有力地促进安全生产。

再次要把握规律性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构筑安全责任体系。针对全国、全省十分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统一全体职工的思想,对形势要再认清,思想要再统一,安全生产这根弦要再绷紧。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正确处理好安全与责任的关系,抓安全生产体现在思想、行动的自觉性上。严格落实“一把手”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的制度,实行业务科室负责制,加强专业指导、技术管理和技术监督,把安全责任落实到生产过程的每个岗位和每一个环节,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层层有人抓的良好局面。

第四要具有实践性

要发扬狠抓落实、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安全生产部管理人员要说实话、做实事、求实效,增强忧患意识,始终把安全生产挂在心上。在安全形势比较稳定的情况下,不能盲目乐观,而应居安思危,做到稳中思险、稳中识患。同时,要克服形式主义,充分发扬深、严、细、实、紧的工作作风。全体职工特别是中层领导同志要转变作风,深入安全生产第一线,多下井,多跑现场,为基层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

第五要夯实“双基”建设

其一是要强化基础工作建设。规范安全生产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纠,坚决打击违章行为,使安全生产进入有序可控状态。其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法规、安全意识、安全操作技能、事故预防和处理、避灾自救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技术素质,这是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与档次的有效途径。

第六要体现时代性

一是坚持事故查处与事故隐患追究相结合。在依法严肃查处伤亡事故的同时,实行事故预警制,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观念。要将追究的关口前移,发生事故要追究责任,未出事故但存在重大隐患又拒不整改或不按要求、不按时整改的,也要追究责任。建立重大事故隐患监测控制、排查治理责任追究制度,并严格落实。对一些安全意识较差、违章蛮干、我行我素、有章不循、有禁不止的个别单位与人员坚决予以严厉打击,以充分警示有关单位与人员。

二是广泛开展多种内容与形式的安全活动,促进各项安全工作深入开展。从人的需求出发,把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作为安全生产活动开展的基本出发点,增强安全生产活动的亲合力和亲切感,引导和启发安全生产人员从生命价值中体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创造群众喜闻乐见、多种形式的安全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之中,使人们在参与中得到启迪,受到教育,达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____”重要思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开创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创造了大好机遇。煤矿安全工作者要进一步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____”重要思想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开拓创新,与日俱进,扎实工作,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进一步好转,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做出应有的积极贡献。(胡兰文 王钦福 张党军 宋丙喜)

第6篇 谈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安全生产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促进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安全生产的实质是要在生产过程中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安全工作是煤炭企业的生命线、幸福线。没有安全,就没有生产、没有效益、没有矿区的稳定发展和职工个人的家庭幸福。因此,只有稳抓、狠抓安全生产工作,才能全面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才能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才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才能更好地保持煤炭企业强劲的发展势头。

(一)、安全生产是人类的基本需求

安全是人类生存的一种保证,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追求。人类要生存,就要克服、避免威胁生命的种种不利因素及危险,竭尽全力获取平安生存的基本条件。人类社会发展史证明,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人们都迫切地需要有一个安全的条件和环境,以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对以“安全第一”为主的煤炭企业来说,更是需要具有良好的安全形势。可以说,安全一词把人类对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创造财富、保存自己、延续生命所采取的手段,以及所要达到的目的,作了形象的概括。

(二)、 安全生产是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批示和国务院有关文件及电视电话会议,都把安全生产提高到“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高度。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家庭幸福,每一次重大事故的发生,都会在社会上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如果处理不当,还会酿成严重的社会动荡,影响社会稳定。煤矿发生事故,不仅正常的生产秩序被打乱,严重的还要停产,而且会造成人心不稳定,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生产效率下降,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安全生产是社会保持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安全生产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也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国宪法规定:“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劳动报酬,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劳动保护”。加强劳动保护工作,搞好安全生产,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国家生产的目的是最大限度满足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人民的生活需要,最重要的莫过于生存和健康的需要。近几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安全工作上做过多次重要指示,重点强调:“安全生产,人命关天,各地方各部门一定要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增加安全设施投入,搞好设备维修,消除事故隐患,要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发生重大事故的地方和单位,要严肃查处,依法追究当事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这些重要指示说明国家把安全生产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来考虑,安全生产绝非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已经上升到一个十分严肃的政治问题,尤其是煤炭企业应把安全管理放在首位来抓。

(四)、安全生产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钢铁大王卡内基在总结企业事故频发、生产下滑、效益下降的教训之后,首次提出“安全第一”的思想,已被实践所证明,成为今天的安全生产方针。企业管理的目标是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应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履行社会责任。没有经济效益,就不能保证企业再生产,最终企业就会倒闭。但是人们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行为价值的排序,保存生命又是第一位的,企业如果不能安全生产,发生事故轻则造成财产损失,重则造成人员伤亡,这样既不能保证劳动者安全,又不能保证生产成果——经济效益。安全管理的作用是为了保障生产,安全就是效益,安全生产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7篇 如何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调研

煤炭工业作为一个特殊行业,生产条件差,工作场所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自然灾害和生产事故的危险源始终影响和制约着煤矿的安全生产。要彻底扭转事故多发状况,塑造煤炭企业良好形象,并最终达到消除事故和职业危害,实现本质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就迫切需要从企业内外两个方面采取双管齐下的措施,即在强化安全监察的同时,推广实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在企业内部建立并保持一种自我制约、自我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运行机制,以充分发挥内因主导作用。下面,就该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煤矿安全监察是依法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体制保障

多年来,尽管我们已将煤矿安全生产作为天字号工程来抓,但事实上,真正促使煤矿重视安全的外在压力却是非常不够的。实践中,某些人往往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在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发生矛盾时,把安全抛在一起。安全工作在一些人的思想观念中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摆不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致使党和国家的“安全第一”生产方针落不到实处。

国务院决定对现行的矿山安全监察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建立全国垂直管理的矿山安全监察体系,并拟出台新的职业安全卫生法律,以理顺原体制和管理格局下形成的法律、法规体系。这必将会强化对煤矿安全的执法监督,形成煤矿重视安全的外在压力。它体现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党和政府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和对人民生产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高度关注,并为煤矿搞好安全管理创造了外在的环境条件,提供了机遇和空间。

二、实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建立并保持煤炭企业内部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运行机制,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基础和关键。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如果煤矿自身缺乏安全生产的自律机制,那么任何形式的外部监督检查,都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特点。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是系统化、结构化、程序化的管理方法体系。它与煤矿的整体管理是相容的,是煤矿经营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科学化、规范化地从总体上对煤矿的安全卫生进行控制的战略及方法。它不局限于个别的隐患或职业危害,也不局限于单一的标准,而是从系统的、战略的、机制的角度,为煤矿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管理职业安全卫生的机制和程序。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以相互支撑的程序化文件体系为支持,以系统理论为指导,体系的基本思想是系统安全,管理的核心是系统中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根源——危险源,最大的特点是能实现体系自身和煤矿职业安全卫生绩效的持续改进。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煤矿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的一切活动过程中必须在成文的程序规定的指导下进行。体系强调通过煤矿的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在方针指导下,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进行风险控制,并经过跟踪监察、管理评审来达到控制事故和职业伤害,实现持续改进的目的。

任何煤矿都可根据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结合煤矿的职业安全卫生方针、业务活动特点及其危险性和复杂性,建立并保持各煤矿自身特色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以有效地控制和消除职工可能遭受的危险及危害因素。实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直接受益者是煤矿的职工,因此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有利于调动职工参与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做到人人讲安全,事事要安全,提高全民安全意识。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保持具有实现遵守法律、法规要求的承诺功能。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中,法律、法规的要求贯穿始终,体系的三级监控系统可以保证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持续适用、充分和有效。促使内部形成系统化的职业安全卫生自我管理、自我制约、自我完善的运行机制,有利于全面提高煤矿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实现本质型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2、在煤炭行业推广实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势在必行。职业安全卫生、环境保护、产品或服务质量与组织的生产活动过程密不可分的,是一个过程涉及的3个方面。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是继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9000)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0)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应用成功后受到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广泛应用成功后受到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广泛关注的又一管理方法体系。为此,在借鉴先进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我国制订颁布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在全国工业企业中推广实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并开展对企业建立和保持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

系统安全科学理论认为,系统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所造成的,而这诸多的不安全隐患的深层次致因是管理缺陷。要解决现代职业安全卫生问题,仅片面的从局部上采取措施是不能奏效的,必须采用系统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采用系统化、结构化的模式,为企业提供了一种科学、有效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模和指南,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系统化管理,它摒弃了传统的事后管理与处理的做法,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体系,将职业安全卫生的管理体系纳入到企业整体的管理体系之中。按照标准可在企业内部建立并保持一整套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以对企业的生产运行全过程中实行全面的整体控制,从而降低风险和控制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协调和持续发展,从而构建企业全新的经营战略和一体化管理体系。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的基本内容对我国煤矿安全管理人员来说并不陌生,国有重点煤矿和行业主管部门在安全生产管理上业已取得的适合国情的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与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原理一致且方法相近。煤矿企业广泛开展的“质量标准化,安全创水平”活动,现代化“双高”矿井建设,夯实了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煤炭行业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整体推进”的安全生产方针。针对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情况制订的安全生产法规、标准、管理制度以及推行的岗位责任制、目标责任制、隐患排查制度、安全检查与监察制度、安全评估、工序化管理、安全工作“六条线”、“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等都符合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的基本原则,并在管理内容上相似。但安全生产管理在其整体上尚未达到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的系统性、科学性与全面性,程序化管理的程度也很不够。

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并不是要求企业不发生事故。使安全卫生状况达到最佳,其门坎并不高,它强调的是保持体系持续适用、充分、有效,并实现体系自身和职业安全卫生绩效的持续改进。

目前,在我国煤矿企业推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内部基础和外部环境。基于全国乃至世界推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了从根本上改变煤炭企业形象,在煤炭行业推广实施职业安全卫生体系已势在必行。

第8篇 实践“三个代表”搞好煤矿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工作方针,也是煤矿的永恒主题。抓好安全生产、实现长治久安是所有煤矿管理人员动脑子最多、下功夫最大、长期探索追求的大问题。近年来,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煤炭企业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方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安全监察体制的改革,使安全状况得到明显好转。但是,由于煤炭生产的特殊性、复杂性和管理水平的参差不齐,致使煤矿安全并没有达到现实意义的长治久安。为寻求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我们必须站在实践“____”的高度对待安全工作。

一、安全生产事关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新时期必须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有一个新的更高的认识。安全作为煤矿生产的头等大事,如果忽视其重要性,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甚至见利忘义,置职工群众生命财产于不顾,就会导致各类事故的频发,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事实证实,安全就是职工最大的幸福。

搞好安全生产,首先是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安全生产决不是一般性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煤炭企业的工作大局。重大特大事故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而且对本单位的经济发展也会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会引发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如果处理不当,还会酿成矿区社会动荡,使职工群众缺少安全感,严重损害行业以及政府的形象。由此可见,安全生产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

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就必须站在“____”的高度来对待安全工作。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煤矿企业一切从职工利益出发,对群众负责。反映在安全生产上,就是必须确保职工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使广大群众有一个安稳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职工群众利益是一个综合体,内涵是多方面的,而保证其生命财产安全是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广大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如果煤矿事故迭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遭受损失,那么,我们党和政府的宗旨如何体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何谈起?“安全不好、如何向老百姓交待?”,同志这些振聋发聩的话语,充分表达了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体现了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

按照“____”的要求认识安全工作,需要煤炭企业的领导人和各级安全管理者必须时刻警醒自己,看到自己肩负的重任,增强搞好安全生产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具体要坚持做到三个牢记:牢记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把安全生产这个“人命关天”的大事时刻放在心上;牢记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安全生产上决不能麻木不仁,置若罔闻;牢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展,安全生产越重要,正确处理安全与各方面的关系,把安全摆在生产经营工作的第一位,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安全第一不动摇。

二、注重创新和装备,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研究安全技术,追求安全工作创新是煤矿安全状况根本好转的重要动力。提高装备水平是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因此,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依靠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是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

要推进技术创新,拓宽煤矿安全工作的发展空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位变革力量。依靠科技进步,完善安全技措工程、提高安全技术装备水平,是提高煤矿综合抗灾能力的首要条件。作为集世界先进技术设备于一身,代表中国煤炭工业和兖矿发展缩影的兴隆庄矿,始终把科技进步作为推动矿井安全生产稳步发展的重要手段,并努力提高安全工作的科技含量和科技贡献率。一是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安全装备和技术水平。在抓好常规安全工作的同时,注重加大安全科技资金的投入。据统计,我矿每年投入安全生产的资金都在600万元以上。矿井投产以来,在安全生产和监测领域中不断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工艺,先后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tf-200型矿井工况监测系统,kjf束管监测系统和地面监测分析、化验系统,实现了调度指挥现代化;广泛应用了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成功地预测预报了煤流运输、提升、通风等大型设备系统的事故隐患,为矿井安全工作的超前预测、超前管理奠定了基础。同时,井下主要运输皮带实现了地面集中控制,采区主要行人道安装使用了“猴车”,煤巷辅助运输使用了梭车,从而有效地保证了矿井安全装备技术水平的提高。二是持久攻关,解决制约矿井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关键问题。坚持科技工作面向安全生产实际的方针,广泛开展科技攻关和科研推先活动,先后与国内外50多个科研单位和有关大专院校密切配合,相继完成了行业“八五”和“九五”重点攻关项目,目前正在实施代表中国煤炭工业发展方向的“十五”攻关“700万吨高效洁净示范矿井建设”项目,重点解决了综放工艺中存在的粉尘、火、瓦斯、水患防治、顶板控制等安全难题,取得了显著成效。我矿自投产以来,共获得包括综合防灭火、安全信息微机化管理、特厚煤层沿空巷道锚网支护、革新采煤工艺等在内的科技成果700余项,并有多项获得了省、部级和国家级科技成果奖,有的还填补了国家空白,有力地促进了矿井安全生产。

第9篇 如何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煤炭企业是一个高危行业,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自然灾害时常威胁着企业和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搞好安全生产,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上,绝不能以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甚至牺牲职工生命为代价。因此,要搞好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促进煤炭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就必须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加强安全思想宣传教育,在提高思想认识上下功夫

煤矿安全生产能不能搞好,安全管理机制是否建立健全,技术管理、现场管理、隐患排查管理、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劳动组织和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应急管理和事故处理是否得到落实,各项安全机制的运作是否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煤炭企业主要领导对煤矿安全生产的认识程度。可以说,认识有多高,安全就有多好,认识到位,安全就有了保障。因此,要提高职工对安全工作的思想认识,就需要我们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思想宣传教育体系,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思想宣传教育。

1 .多管齐下,多形式开展安全思想教育工作。一是安全思想宣传教育要有针对性。随着煤炭企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新设备、新技术被大量应用,迫切要求职工的技术水平和知识结构与之相适应,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在职培训和安全教育。二是领导干部要在安全思想宣传教育中率先垂范。安全思想宣传教育是为安全生产服务的,在安全思想教育中,各级领导干部、共产党员和安全技术管理干部不仅要言教,更应身教,必须用模范的作用、严谨的作风、科学的方法、踏实的行动,教育和引导职工。各级干部更要加强学习,只有掌握过硬的本领,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在职工安全思想教育工作中才能得心应手。三是必须坚持从基层班组抓好安全思想宣传教育工作。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生产的第一线,确保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班组责任重大,必须把安全思想教育落实到班组成员,并作为班组建设的重要内容。班组长是班组的核心,具体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要由他们去组织、实施,班组长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班组安全思想教育的质量,因此必须在认真配齐配好班组长的同时,对他们进行重点培训,以提高他们从事班组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

2.齐抓共管,加大安全思想教育宣传力度。抓好对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实践工程,也是煤矿工作的长期任务,但由于长期以来,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态,在突出对人的教育上力度不够,因而尚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此,必须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系统工程,形成安全管理与宣传教育的合力,从而取得最佳效果。煤矿井下作业,生产条件复杂,安全事故易发生,为确保安全生产,首先抓好对职工的安全教育,通过大众传媒、思想疏导、“安全教育培训”活动、班前教育、“联责联保”、群安活动、文艺宣传、案例教育八种安全宣传教育方法制度化,常抓不懈。在具体运作上,实施基层支部统一领导,行政、工、团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建立安全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突出组织配合,通过安全知识学习、竞赛、板报、标语、案例分析、安全演讲、安全大讨论等形式,开展安全思想教育活动,行政上则以安全巡视,杜绝违章为重点,加大了安全管理力度,形成教育、管理的有机结合的系统工程,它们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增加了感染力、震憾力和约束力,使职工从思想上、行动上绷紧了安全生产这根弦,遵章守纪,安全作业,从内心深处不愿违章、不敢违章、不想违章,形成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良好习惯,为确保安全生产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3.创新载体,增强职工的安全思想意识。安全思想教育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安全文化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导致职工安全意识的强弱和能否确保安全生产。因此,我们要创新载体,把对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当作安全文化的重要内容来抓,营造安全文化的浓厚氛围,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在安全生产方面,有些煤矿在依靠科技进步、改进装备水平、改善作业环境上投入很多,也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在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开展对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上却很少投入。

二、狠抓薄弱环节和基础工作,在安全管理上下功夫

煤矿安全管理是煤炭企业的主体责任,是煤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尽责任,煤矿企业要切实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好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实施有效的安全投入、检查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排查治理消除事故隐患,组织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把安全管理规范到位、管理到位。

1.强化机电安全管理。随着矿井延深开采,造成了供电线路加长、负荷增加、网络复杂的现象。深部开采地温和压力的不断增加,造成巷道、泵房、变电所等场所底鼓变形严重,导致管路、电缆受挤压,这些都给机电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如果不加强管理,不进行技术改造,不加大安全投入,就有可能酿成大的事故。为此,我们一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能驾驭新技术的机电专业人才队伍,促进机电工作尽快走上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二要采取一切可行的手段,加大设备投入和改造,要争取国家政策性安全专项基金的扶持,采取多种形式的集资和融资,对照《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行业标准,做出规划,确保煤矿必须的生产装备、安全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更新换代,对保护装置不齐的设备如提升绞车、干式变压器,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完善保护或予以更换。要把好设备的进入关和维修关,保证按标准要求使用和维修设备,坚决杜绝伪劣机电产品、无煤安标志产品、非防爆产品在煤矿的滥用,从源头上消灭事故源。三要推广使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特别是创造条件使用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避免采用低设备投入、大量投入人员、点多面广、效率低下的人海战术,应走出恶性循环圈,采用先进工艺流程,合理控制作业点和作业面个数,减少事故发生源的个数,真正实现矿井的安全、高产、高效。

2.强化现场安全管理。一要强化区队长、班组长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组织工人严格按照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作业。现场存在重大隐患时要立即停止作业,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存在险情时必须立即将作业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煤矿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要按照规定切实履行下井带班职责,深入井下一线组织生产,监督检查各区队、班组安全生产状况,严肃查处作业过程中的“三违”行为。二要强化隐患排查治理。要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制定本企业的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要立足查大系统、治大隐患、防大事故,以瓦斯、水害等为重点,定期对矿井的采、掘、机、运、通等各个系统和环节进行专业化排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立即进行整改;一时整改不了的,要停止作业,在采取针对性安全措施后,制定整改方案和应急预案,落实资金和责任,限期整改,并按程序组织验收。三要推进安全质量达标。煤矿企业要明确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机构和人员,健全和完善安全质量标准化监督检查和考核验收制度,明确管理责任,细化标准和考评办法,切实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工作。区队每周、煤矿每月、集团公司每季度至少要组织一次检查验收,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奖惩。对工程质量未达标的,要对照标准及时进行整改,确保矿井各系统以及设备、设施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全面、动态达标。

3.强化班组安全管理。班组的安全管理做得好,有助于生产管理、设备管理、现场管理等等。因此,在加强班组安全管理工程中,首先要有一个敢抓善管、技术过硬、重视安全的班组领导核心,这个领导核心就是班组长。为此,班组长不但要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思想觉悟高,责任心强,能关心、团结同志,而且还要有过硬的技能、强烈的安全意识和熟练的工业生产安全卫生知识。班组长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带领班组全体职工为实现“安全、优质、低耗、高效益”的目标努力完成和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其次要要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有目标才有方向,班组应有自己实现安全生产的明确目标。班组长在任职期间要实行目标责任制。在确立工作目标时,要有安全生产的内容,并按“生产无隐患、个人无违章、班组无事故”的要求,结合班组的具体情况,制订出实现“安全合格班组”标准的具体办法,深入开展创“安全合格班组”等群众性活动。再次要有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度既是实践的科学总结,又是统一行动的准绳。建立和完善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按照符合安全生产的科学规律进行生产活动,这是搞好班组安全建设的重要保证。在这方面,需要我们建立和完善诸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巡回检查制、交接班制、安全技术岗位练兵制、设备维护保养制等制度。

三、全方位多渠道进行监控,在监督检查上下功夫

细节决定成败。煤矿安全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大意。因此,在安全的监督检查中,我们要全方位、多渠道进行监控,只有这样,才能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为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安全运行环境。

1.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定期组织开展各类安全检查,通过检查发现问题和隐患,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抓住不放,一抓到底,这是煤矿企业责任主体的主体责任,是责无旁贷的必尽责任,煤炭企业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负起定期、不定期安全检查监督职责,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好各项安全检查督查,使安全检查督查工作落实到位。

2.多形式加强监督。一是认真组织,明确检查任务。主要负责人亲自部署,精心组织,深入基层,加强矿井的督查和检查。二是联系实际,创新检查方式。针对煤矿实际,进行重点检查或开展专项检查,确保通过检查能真正找准问题,发现和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止走过场;三是落实责任,及时治理隐患。对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采取果断措施及时进行治理,对重大安全隐患实施跟踪督查,明确整改内容、整改方案、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等,确保整改及时有效;四是加强巡查,严惩违法行为。要从严查处煤矿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严厉打击“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违法违规生产现象,坚决防止重特大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3.在监督检查中要做到“六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要到位。要把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高到法律的高度来认识,把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置于优先部署的层面来把握,扎扎实实地推进,把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细做实。二是教育培训要到位。要宣传推广先进的煤矿安全管理方式和安全生产技术,在潜移默化中灌输煤矿安全知识,为加强煤矿安全工作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舆论氛围。三是责任落实要到位。要把事故发生后的责任追究提前到对隐患责任的追究,对违反隐患排查有关规定的严肃追究责任,努力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四是制度执行要到位。要坚持每月安全办公会制度,定期分析、排查矿井安全状况,重点解决影响安全的各类隐患问题。五是隐患治理要到位。要一级监督一级,一级追究一级,以此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使安全管理的压力得到层层传递。六是现场监管要到位。要强化对生产现场的日常监察和动态监察,做到井下监察“无盲区、无盲点、无空档、无缝隙”。

四、层层传递压力,在责任追究上下功夫

在煤炭企业实行责任追究,是增强各级管理人员责任感、压力感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矿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1.建立严密的责任体系。要环环相扣,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监督一级,层层传递安全压力。在这方面,矿长对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排查与治理工作全面负责;总工程师负责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排查与治理方案(措施)的编制;分管矿长负责分管范围内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治理;各专业分管副总工程师负责本专业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排查与治理方案(措施)的编制;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责任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负责事故隐患的治理;各班组和职工对本班组和岗位负责;安监处负责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的监督和责任追查。

2.传递压力,增强抓好安全工作的紧迫感。要将抓好安全工作的压力层层传递,使之形成“人人讲抓安全、人人抓安全、人人遵章守纪”的浓厚氛围。在生产调度会上就明确规定,凡是当天生产任务完成不好或安全工作上存在隐患的,各单位领导必须站起来说明完不成生产任务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及下一步的补救措施,以期加以改正,促使安全工作及其他工作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3.坚持原则,实行责任追究。凡是煤炭企业发生的各类事故,无论事故大小、无论事故是否造成人员伤害,都要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在调查、追究、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以及企业自身制定的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该撤职的要撤职、该降级的要降级、该开除的要开除、该处分的要处分、该罚款的要罚款,决不能姑息迁就,不能因责任未追究,导致责任的放松,而酿成更大事故的发生。要通过事故责任的追究,起到警示教育的积极作用,促使制度管理更加规范化,确保生产的安全。

五、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落实,在提高执行力度上下功夫

责任落实,执行到位是煤矿企业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责任落实,执行到位才能提高执行能力,增强抓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

1.加强安全管理要挂在嘴上,放在心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上。煤矿企业在履行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中要努力克服在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时言行不一,口头上喊安全第一、文件上写安全第一、会议上讲安全第一,而在实际工作中却不坚持安全第一,忘记了自己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职责,自觉不自觉的把安全生产工作让位于其他工作。特别是当安全与生产发生冲突时,把主要精力全部用于生产而忽视和放松安全言行不一的工作作风。

2.加强安全管理要转变作风,重心下移。要努力克服管理不到位、作风不深入、工作不扎实、检查走过场、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华而不实的工作作风;要努力克服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以通报贯彻通报,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浮光掠影的工作作风;要努力克服在事故隐患面前思想认识不到位,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致使问题越来越严重,以致酿成严重的责任事故;在安全装备面前投入不到位,贻误时机,以致酿成严重事故。

3.加强安全管理要有针对性,努力克服“两张皮”现象。要努力克服安全生产工作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上面要求抓什么就抓什么、上面抓一阵就紧一阵、上面松一阵就松一阵,没有把工夫用在细化安全管理上的工作作风;要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要正确认识安全与效益的关系,要以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要以扎实务实的工作作风,负起对社会的责任感,负起对员工的生命安全的责任心,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第10篇 怎样搞好煤矿机电事故防治提高安全生产方案

煤矿机电事故是煤矿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它不仅造成人员及设备的伤害,还可能成为煤矿煤尘、瓦斯爆炸的一个诱因,使采区乃至整个矿井受到严重破坏,如何预防煤矿机电设备事故的发生,是一个煤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1、煤矿生产中发生机电事故的原因

(1)设备陈旧老化

在煤矿建设时,煤矿设备的投入必须成套,而且相互之间必须配套,所以一次性投入的资金数目相当大,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都难以承受。由于投入不足,致使煤矿机电设备更新速度较慢,设备相对老化。另外,我国煤炭行业的设备制造业,由于科学技术、工艺设计、原材料、加工制造及检测手段等综合配套能力较低,加之涉及的材料、电子、液压及机械零配件等行业的能力不相匹配,导致煤炭行业整体装备相对落后,设备维护工作量大。

(2)设备检修不到位

如今正规煤矿大多采用了运输机、支架等一系列的先进采掘设备,逐步由机械化向自动化迈进,但长时间运行和运行当中操作的失误都会引起设备的损坏,这就要求对设备检修必须做到认真、细致、全面。现在的煤矿职工整体素质不高,再加上设备陈旧,本身维护工作量大,所以对设备的检查维修只能是哪坏修哪,年检月检工作很难进行下去。据统计,发生的机电设备事故约有75%~80%是由于操作不规范、检修不到位而造成的。

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井下轨道运输系统也逐步实现了电气化,可紧接而来的是机电设备故障引起的轨道运输事故也不断增多。如:绞车失控而跑车的事故,人车落闸保护系统失效而导致的人员伤亡等等。这样的事故很多,但归根结底是由于对系统的定期检查不够、维护不到位而造成的。生产设备的电气化给我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我们要会用、会保养、会维修,只有彻底弄懂它,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有了故障能随时处理,正常情况下搞好定期检查、维护,也就不存在机电故障。该淘汰的设备一定要淘汰,到了报废期而仍坚持使用的设备能不出安全问题吗?另外,要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利用新设备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使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

(3)配件规格和质量不过关

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对各种设备配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我国生产煤矿设备配件的企业结构小而散,对于配件的尺寸、规格、材料、性能没有统一标准,只要不是一个厂家的配件,90%以上不相匹配。各个厂家所生产的配件在细节上存在差异,更有一些小厂家为了自身利益,偷工减料、降低成本,这也给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检修带来了一定影响。

2、减少煤矿机电事故的对策

(1)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煤矿机运工种的技术性较强,其各岗位工种都不能以照顾的身份出现,要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工人来担任。同时加强临时用工的安全管理,尽量少用或不用临时工。除特殊情况外,特殊工种人员不能随意调换,要严格考核发证,持证上岗。

(2)加强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引导教育职工,明确事故的危害性,消除安全侥幸心理,增强安全意识。运用典型的事故案例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

一是建立典型事故案例教育展室,定期对职工进行开放,用生动的案例形象教育职工。

二是用典型说教的方式,教育职工认清“三违”的危害,强化职工安全防范意识。

三是定期请典型事故的家属做报告,以引起职工思想上的共鸣。另外,特别要注意了解掌握职工的思想和生理状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加以监护,防止因不安全心理因素造成的突然事故发生。

加强职工的安全业务培训工作。减人提效后,以岗定人,管理层和工人岗位限额,原有的培训组织形式已不适应,需根据新的形式采取新的对策:

一是建立竞争机制,如对技术工种和管理人员采取竞争上岗,对所有职工都采用岗位技能工资,划分工资等级,引导和迫使职工自发学习安全业务知识;

二是每隔一定时期组织职工进行技术比武,对优胜者给予重奖,以调动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岗位上按标准及规程进行作业;

三是采用“三结合”的培训方式,即业余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以业余培训为主,全员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以重点培训为主,内培与外培相结合,以内培为主;对新工人、新岗位、新技术要进行强化培训,以全面提高职工安全业务素质为目的,为搞好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以人为本”的基础。

(4)认真落实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责任

煤矿企业要高度重视机电运输管理工作,设立专门机构,明确分管负责人,配备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要建立健全矿井机电运输装备、材料等物资的采购供应管理、入井检验、安装交接验收、巡回检查、定期检测检验、维护保养、检修以及报废淘汰等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要健全完善机电运输装备管理台帐和技术资料档案,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加强设备维修检查和运行状况的动态管理。要严格岗位责任考核,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三违”处罚与教育规定,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5)努力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矿井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的基础。实践证明,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投入,能得到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效益产出,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经常化的工作来抓,要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实现生产全过程达标。

(6)加强安全工作力度,向管理要安全。实践证明,要抓好安全工作,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失去了监督作用,必然助长麻痹侥幸、违章蛮干的现象。监督不到位或流于形式,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现场安监人员的作用;同时,必须坚持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人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人的安全职责。另外,采取安全资金激励机制,通过经济杠杆,严格考核,兑现奖惩,从而促进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7)加强煤矿职工安全教育和培训

煤矿企业要加强机电运输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培训档案,电钳工、防爆检查工、绞车司机、输送机司机、信号工、把钩工、机车司机等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安全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持证上岗作业。要宣传相关规定和安全常识,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规范操作水平。要教育职工,严禁超载提升运输,严禁超员乘坐人车,严禁刮板运输乘运人员,严禁扒车、跳车和坐矿车等。

第11篇 双管齐下搞好煤矿安全生产

煤炭工业作为一个特殊行业,生产条件差,工作场所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自然灾害和生产事故的危险源始终影响和制约着煤矿的安全生产。要彻底扭转事故多发状况,塑造煤炭企业良好形象,并最终达到消除事故和职业危害,实现本质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就迫切需要从企业内外两个方面采取双管齐下的措施,即在强化安全监察的同时,推广实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在企业内部建立并保持一种自我制约、自我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运行机制,以充分发挥内因主导作用。下面,就该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1 煤矿安全监察是依法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体制保障

多年来,尽管我们已将煤矿安全生产作为天字号工程来抓,但事实上,真正促使煤矿重视安全的外在压力却是非常不够的。实践中,某些领导者往往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在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发生矛盾时,把安全抛在一起。安全工作在一些人的思想观念中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摆不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致使党和国家的“安全第一”生产方针落不到实处。

国务院决定将原煤矿安全监察局升格为矿山安全监察局,对现行的矿山安全监察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建立全国垂直管理的矿山安全监察体系,并拟出台新的职业安全卫生法律,以理顺原体制和管理格局下形成的法律、法规体系。这必将会强化对煤矿安全的执法监督,形成煤矿重视安全的外在压力。它体现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党和政府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和对人民生产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高度关注,并为煤矿搞好安全管理创造了外在的环境条件,提供了机遇和空间。

2 实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建立并保持煤炭企业内部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运行机制,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基础和关键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如果煤矿自身缺乏安全生产的自律机制,那么任何形式的外部监督检查,都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特点。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是系统化、结构化、程序化的管理方法体系。它与煤矿的整体管理是相容的,是煤矿经营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科学化、规范化地从总体上对煤矿的安全卫生进行控制的战略及方法。它不局限于个别的隐患或职业危害,也不局限于单一的标准,而是从系统的、战略的、机制的角度,为煤矿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管理职业安全卫生的机制和程序。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以相互支撑的程序化文件体系为支持,以系统理论为指导,体系的基本思想是系统安全,管理的核心是系统中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根源——危险源,最大的特点是能实现体系自身和煤矿职业安全卫生绩效的持续改进。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煤矿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的一切活动过程中必须在成文的程序规定的指导下进行。体系强调通过煤矿的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在方针指导下,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进行风险控制,并经过跟踪监察、管理评审来达到控制事故和职业伤害,实现持续改进的目的。

任何煤矿都可根据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结合煤矿的职业安全卫生方针、业务活动特点及其危险性和复杂性,建立并保持各煤矿自身特色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以有效地控制和消除职工可能遭受的危险及危害因素。实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直接受益者是煤矿的职工,因此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有利于调动职工参与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做到人人讲安全,事事要安全,提高全民安全意识。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保持具有实现遵守法律、法规要求的承诺功能。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中,法律、法规的要求贯穿始终,体系的三级监控系统可以保证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持续适用、充分和有效。促使内部形成系统化的职业安全卫生自我管理、自我制约、自我完善的运行机制,有利于全面提高煤矿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实现本质型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2) 在煤炭行业推广实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势在必行。职业安全卫生、环境保护、产品或服务质量与组织的生产活动过程密不可分的,是一个过程涉及的3个方面。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是继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9000)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0)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应用成功后受到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广泛应用成功后受到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广泛关注的又一管理方法体系。为此,在借鉴先进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我国制订颁布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在全国工业企业中推广实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并开展对企业建立和保持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

系统安全科学理论认为,系统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所造成的,而这诸多的不安全隐患的深层次致因是管理缺陷。要解决现代职业安全卫生问题,仅片面的从局部上采取措施是不能奏效的,必须采用系统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采用系统化、结构化的模式,为企业提供了一种科学、有效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模和指南,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系统化管理,它摒弃了传统的事后管理与处理的做法,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体系,将职业安全卫生的管理体系纳入到企业整体的管理体系之中。按照标准可在企业内部建立并保持一整套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以对企业的生产运行全过程中实行全面的整体控制,从而降低风险和控制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协调和持续发展,从而构建企业全新的经营战略和一体化管理体系。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的基本内容对我国煤矿安全管理人员来说并不陌生,国有重点煤矿和行业主管部门在安全生产管理上业已取得的适合国情的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与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原理一致且方法相近。煤矿企业广泛开展的“质量标准化,安全创水平”活动,现代化“双高”矿井建设,夯实了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煤炭行业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整体推进”的安全生产方针。针对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情况制订的安全生产法规、标准、管理制度以及推行的岗位责任制、目标责任制、隐患排查制度、安全检查与监察制度、安全评估、工序化管理、安全工作“六条线”、“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等都符合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的基本原则,并在管理内容上相似。但安全生产管理在其整体上尚未达到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的系统性、科学性与全面性,程序化管理的程度也很不够。

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并不是要求企业不发生事故。使安全卫生状况达到最佳,其门坎并不高,它强调的是保持体系持续适用、充分、有效,并实现体系自身和职业安全卫生绩效的持续改进。

目前,在我国煤矿企业推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内部基础和外部环境。基于全国乃至世界推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了从根本上改变煤炭企业形象,在煤炭行业推广实施职业安全卫生体系已势在必行。

(张玉华 王中立)

第12篇 站在“三个代表”的高度搞好煤矿安全生产

1 提高对安全工作的认识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

安全生产是我们党的重要工作方针。能否实现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党和国家一系列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而且关系到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和家庭幸福,所以说安全是煤矿企业的“天”字号大事,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在一些地区和煤矿企业,一些领导干部和安全管理者在思想上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有的甚至见利忘义,置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于不顾,在工作中麻痹大意,肆无忌惮,“要钱不要命”,致使“三违”现象屡禁不止,安全隐患险象环生,安全事故接连不断,给国家、企业和个人都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这种思想倾向必须从根本上进行清理。

江总书记提出的“____”的重要思想,为我们搞好安全生产指明了方向,使我们对安全生产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要求我们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对人民负责。反映在安全生产上,就是必须确保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使广大职工群众有一个安稳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按照“____”的要求认识安全生产,需要煤炭行业领导干部和各级安全管理者必须时刻警醒自己,看到自己肩负的重任,对自己的思想认识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在对待职工群众的感情和对待职工群众的利益的态度这样一个基点上,增强搞好安全生产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具体要坚持做到三个牢记:牢记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把安全生产这个“人命关天”的大事时刻放在心头;牢记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安全生产上决不能麻木不仁,置若罔闻;牢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展,安全生产越重要,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各方面的关系,把安全提在生产经营工作的第一位,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安全第一不动摇。我们协庄矿为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思想意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学习班、专题报告、文艺演出等教育形式,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的思想教育活动,使干部职工增强按章指挥、遵章守纪、正规操作的自觉性,特别是国务院颁布《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及新版《煤矿安全规程》实施后,我们立即组织矿级领导干部进行了贯彻学习,同时举办了安全管理人员学习班,让安全管理人员深刻领会《煤矿安全监察条例》,认真遵守《煤矿安全规程》,使他们牢固树立依法治矿、依法监察和依法管理的法制观念。

2 克服形式主义工作作风是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由于形式主义工作作风造成管理松散,给安全上带来严重后果,教训的确十分深刻。因此,要想搞好安全生产,各级领导和安全管理者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必须克服形式主义工作作风。一是提高煤矿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这就要求我们煤矿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和实践江总书记“____”的重要思想,增强实事求是意识,说实话,做实事,求实效;要求我们煤矿管理人员增强政治责任意识,以对职工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到守土有责,确保一方平安。二是要求煤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做到“严、细、实”。安全生产是实打实、硬碰硬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发扬“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对加强安全管理至关重要。严,就是从严要求,依法管理,敢抓敢管,大胆揭露矛盾,果断解决问题;细,就是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对安全生产情况心中有数;部署周密,工作细致,不搞粗枝大叶,大而化之;实,就是工作务实,狠抓落实,不搞漂浮虚假的东西。三是强化对管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强化对管理人员的硬约束。应把安全生产作为管理人员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干部的奖惩和提拔使用紧密结合起来,实行安全生产否决制。建立健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不仅要查处直接责任者,还要追究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责任,对因玩忽职守、失职渎职而发生的严重事故,造成重大损失的,要按有关法纪严肃处理,决不能姑息迁就。协庄矿为克服形式主义工作作风,切实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在全矿开展了“五反、四查、三坚持”活动,“五反”即:反区队管理人员工作拖拉,反安监人员不负责任,反安质人员马虎粗心,反班组长安全责任不落实,反职工群众松劲麻痹。“四查”:查思想,切实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防止突击蛮干;查隐患,杜绝事故漏洞,消除事故根源落实处理责任,防患于未然;查操作,按章作业,按标准操作,行为规范化,杜绝各种违章现象;查质量,提高工作质量和工程质量。“三坚持”:坚持事故处理“三不放过”原则,即发生事故的原因查不清不放过,造成事故的责任者受不到处罚不放过,没有针对性防范措施不放过;坚持排查隐患“三不放过”,即责任不落实不放过,措施不落实不放过,隐患不排除不放过;坚持对严重“三违”人员“三不放过”,即不帮教、 不亮相、不惩罚不放过。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使全矿上下干部职工形成了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

3 不断探索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必要手段

关于安全生产,1986年江总书记曾作过重要批示:“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这一重要论述,充满了唯物辩证法,提示了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对改进和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隐患险于明火”,告诫我们任何事故都是由于存在的隐患没有及时消除而酿成的。隐患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扩散性和破坏性,因此它比“明火”更危险,消除隐患,就可以把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防范胜于救灾”,指明了安全生产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在安全生产上,是超前预防还是事后“消防”,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抓法,其结果也是安全不一样的。抓防范是治本,可以防患于未然。“责任重于泰山”,指明了抓好安全生产的关键是强化责任。同志把安全生产提到“责任重于泰山”的高度,充分表达了他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之所以“责任重于泰山”,是因为“人命关天”。在安全生产面前,每一名职工都必须牢固树立责任感,把确保安全生产作为自己的天职。为认真贯彻落实同志的这一论述,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我们协庄煤矿结合工作实际,在强化基础工作、加强监督检查、落实安全责任三个环节上下功夫,切实搞好安全生产。一是加强基础工作。认真抓好职工培训,对职工学校所培训的人员及专业,我们都是提早准备,精心组织,确保足额培训。二是加强监督检查。就是依据规章制度,对安全生产的所有岗位、人员、设备和全部生产环节全方位、全过程 的检查控制,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同时,扩大监督力度,采取上下班人员互相监督,安全质员及安监部门监督等多种形式,揭露安全生产中的矛盾和问题,增强各班组安全生产的压力和动力,提高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三是落实安全责任制。实行管理人员负责制,“一把手”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负全面的领导责任,分管领导负具体的领导责任,特别对各工作面、各掘进头实行承包制,加强专业指导、技术管理和技术监督;实行岗位负责制,把安全责任落实到生产过程的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环节,形成人人抓安全,人人负责任的良好局面。

于彦新

搞好安全生产煤矿12篇

摘要阐述了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全面分析了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要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必须加强行业管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办矿标准,理顺办矿体制;强化人才培养,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实施“科技兴安”,提高矿井安全装备水平;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提高煤炭行业整体水平。关…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搞好煤矿信息

相关专题

安全生产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