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
篇1
转炉煤气回收是钢铁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节能措施,旨在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通过安全操作规程,我们可以确保:
1. 降低煤气泄漏风险,保障员工生命安全
2. 优化煤气资源利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3. 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符合环保法规要求
4. 提高生产稳定性,确保钢铁产品质量
篇2
顶底复吹转炉工艺技术旨在提高钢铁生产效率,优化金属成分,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减少环境污染。通过精确控制吹炼过程,可以实现高效脱碳、脱硫,提高钢水的纯净度,进而制造出高质量的钢材。此外,该工艺还能有效利用废钢资源,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篇3
此规程旨在确保转炉助手在工作中的人身安全,防止设备损坏,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和效率。通过规范操作行为,降低事故风险,提升作业环境的安全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团队的整体协作和工作效率,维护企业的生产秩序。
篇4
转炉煤气操作规程的制定旨在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防止煤气事故的发生。其重要意义在于:
1. 保护人员安全:严格的操作规程能降低员工暴露于煤气泄漏或爆炸的风险。
2. 保证生产效率:规范化的操作可确保煤气供应稳定,保证炼钢过程的顺利进行。
3. 遵守法规要求:符合国家及行业对于煤气安全的法律法规,避免因违规操作导致的罚款或停业。
4. 节约资源:有效管理煤气使用,减少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篇5
本规程旨在确保转炉车间摇炉工在执行工作时的人身安全,降低生产事故风险,提高作业效率,同时保护生产设备,延长其使用寿命。通过明确的操作步骤和安全规定,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促进车间的稳定运行。
篇6
转炉炉前操作规程旨在规范冶炼流程,确保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降低能耗,预防安全事故,同时满足环保要求。通过严格的规程执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保证钢铁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篇7
转炉炉后安全操作规程旨在确保生产过程中人员的安全,防止设备损坏,保证冶炼质量,同时遵守环保法规,降低事故风险。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我们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意外损失,维护企业的稳定运营。
篇8
本操作规程旨在确保电炉固铍转炉熔剂卸料过程的安全、高效,减少意外风险,保护员工健康,同时保证生产流程的连续性和产品质量。通过规范操作步骤,可以降低物料浪费,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篇9
该操作规程旨在保障热风炉混掺转炉煤气作业过程中的人员安全,防止因煤气泄漏、不当操作导致的事故。通过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减少设备损坏和生产中断的风险,从而确保整个钢铁冶炼过程的稳定和高效。
篇10
420004转炉操作规程旨在确保钢铁冶炼过程的安全、高效和质量稳定。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我们可以:
1. 提升金属原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2. 控制冶炼过程中有害气体的排放,符合环保标准。
3. 保证钢材质量,满足客户对产品性能的需求。
4. 防止设备损坏,延长转炉使用寿命。
5. 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减少工作事故。
篇11
此规程旨在为转炉车间的准备工提供一套全面的安全操作指南,降低工作中的潜在风险,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和设备利用率。通过规范操作行为,减少因误操作导致的设备损坏和生产中断,保障车间的稳定运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篇12
转炉炉长安全操作规程旨在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高效,防止因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导致的事故,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降低企业运营风险,同时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维护企业的稳定发展。
篇13
转炉炼钢安全操作规程旨在保障炼钢作业的高效、安全进行,防止意外事故,保护员工生命安全,确保产品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规范操作,可以减少设备故障,延长设备寿命,同时也有利于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生产。
篇14
转炉og除尘系统旨在捕获炼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烟尘,保护环境,保障员工健康。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与执行,旨在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预防因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降低维护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符合环保法规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篇15
炼钢转炉安全操作规程旨在保障生产过程中人员安全,防止设备损坏,提高钢水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有利于环境保护,维持企业稳定运营。通过严格的规程执行,可以减少意外事故,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篇16
转炉烟气放散点火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安全排放炼钢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防止爆炸和火灾风险。有效燃烧烟气中的可燃气体,减少环境污染。此规程的执行有助于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维护生产设备,确保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环保性。
篇17
80t转炉操作规程的存在旨在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高效和产品质量。其重要性体现在:
1. 安全保障:规范操作可以降低事故风险,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
2. 提高效率:遵循规程能优化冶炼流程,减少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
3. 保证质量:严格的工艺控制确保钢水成分和性能满足下游加工需求。
4. 环保减排:通过有效操作减少废气、废水和废弃物的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篇18
转炉煤气柜技术操作规程旨在保障生产安全,防止煤气泄漏引发的事故,确保炼钢过程中煤气的有效储存和利用。遵循规程操作,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设备故障,同时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财产安全。此外,良好的运行管理也有助于环境保护,降低能源浪费。
篇19
转炉行车工安全操作规程旨在规范作业行为,保障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减少设备损坏,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明确的规程,可以降低因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风险,维护企业生产秩序,同时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
篇20
这些规程旨在确保炼钢厂转炉车间的生产安全,降低事故风险,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通过规范操作行为,提高工作效率,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设备损坏和产品质量问题。严格的规程执行也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形象,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文化。
篇21
转炉清扫操作规程的制定旨在保证生产环境的安全与卫生,防止因杂物积累引发的火灾或设备故障。定期清扫转炉能够延长设备寿命,减少因杂质影响产品质量的可能性,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为员工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篇22
本规程旨在确保转炉煤气加臭站的安全运行,预防因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保护员工生命安全和生产设备。加臭作业是为了在煤气中添加警示气味,便于及时察觉煤气泄漏,提高工厂环境的安全系数,同时也是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规的重要举措。
篇23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电炉固铍、转炉熔剂的卸料流程,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高效,减少物料浪费,提高产品质量。通过严格的卸料管理,可以预防设备故障,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保证工人的安全,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益。
篇24
转炉炉前工安全操作规程旨在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此规程对于维护企业稳定运营,保障员工权益,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篇25
此安全操作规程旨在降低转炉炉下工的安全风险,预防工伤事故,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通过规范的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因人为失误导致的设备损坏和生产延误,确保钢铁生产的稳定性和质量。
篇26
转炉安全操作规程的存在旨在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降低生产损失,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营。通过严格执行规程,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设备故障,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增强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篇27
转炉铸渣安全操作规程旨在确保炼钢过程中熔渣处理的安全、高效,降低生产风险,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规范操作,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同时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篇28
转炉工序收尘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旨在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降低职业健康风险,同时确保环保标准的达标,减少环境污染。通过规范的操作,可以提高收尘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进而提升整个炼钢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篇29
本规程旨在规范转炉ⅱ系列排风机的操作流程,确保设备安全、高效运行,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设备故障和安全事故。通过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可以延长风机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保障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维护企业正常运营秩序。
篇30
转炉炉前安全操作规程旨在保障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完好,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提高生产效率,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营。通过严格执行规程,可以减少设备故障,降低维修成本,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
顶底复吹转炉工艺技术操作规程范文
一、转炉区域工艺流程
二、转炉关键设备及主要工艺参数
1、转炉本体
转炉本体主要工艺参数
序号 | 参数名称 | 符号 | 1#炉 设计值 | 2#、3#炉设计值 | 备注 |
1 | 公称容量(t) | t | 150 | 150 | |
2 | 平均出钢量 | t | 150 | 160 | (t) |
3 | 新炉容积(m3) | v | 141 | 150.3 | (v) |
4 | 炉容比(m3/t) | v/t | 0.94 | 0.94 | (v/t) |
5 | 炉壳内高 | mm | 9365 | 9565 | (h) |
6 | 炉壳内径 | mm | 6810 | 6910 | (d) |
7 | 炉壳内高/炉壳内径 | 1.38 | 1.38 | (h/d) | |
8 | 炉膛内容积 | m3 | 283 | 302 | (v壳) |
9 | 炉膛内高 | mm | 8265 | 8535 | (h) |
10 | 炉膛内径 | mm | 4910 | 5278 | (d) |
11 | 炉膛内高/炉膛内径 | 1.68 | 1.62 | (h/d) | |
12 | 熔池直径 | mm | 4910 | 5278 | (d池) |
13 | 熔池深度 | mm | 1347 | 1500 | (h池) |
14 | 熔池直径/熔池深度 | 3.65 | 3.52 | (d池/h池) | |
15 | 出钢口角度 | °(度) | 0 | 0 | |
16 | 出钢口直径 | mm | 160 | 160 | |
17 | 炉口直径 | mm | 3000 | 3000 | (d口) |
18 | 炉口直径/炉膛内径 | 0.61 | 0.57 | (d口/ d) | |
19 | 耳轴中心至炉底的距离 | mm | 4900 | 4790 | |
20 | 炉帽倾角 | °(度) | 61 | 61 | |
21 | 炉帽锥段 | mm | 600 | 800 | |
22 | 炉身段 | mm | 850 | 816 | |
23 | 炉底 | mm | 1000 | 1030 |
转炉倾动操作共有三个操作点:兑铁操作台,炉前摇炉室,炉后摇炉室。
表2:转炉倾动系统主要工艺参数
序号 | 参数名称 | 符号 | 设计值 | 备注 |
1 | 最大静态力矩(t·m) | m正常 | 335 | |
2 | 快速倾动速度(r/min) | 0.1~1.35r/min (无级调速) | ||
3 | 倾动角度范围(°) | ±360° |
3、氧枪系统
表3:氧枪系统主要工艺参数
序号 | 参数名称 | 符号 | 设计值 | 备注 |
1 | 枪身外径(mm) | φ | 299 | |
2 | 氧枪长度(mm) | l | 18150 | |
3 | 喷咀类型 | 5(6)孔拉瓦尔 | ||
4 | 设计最大氧流量(m3/min) | 690 | ||
5 | 烘炉氧流量(m3/min) | 160 | ||
6 | 氧枪升降速度(m/min ) | 4~40 | 慢速~快速 | |
7 | 氧枪冷却水流量(m3/h) | q | 230 | |
8 | 氧枪冷却水压力(mpa) | 1.0~1.2 | ||
9 | 氧枪提升负荷(t) | ~14.5 |
五孔拉瓦尔枪
序号 | 参数名称 | 符号 | 设计值 | 备注 |
1 | 喷孔个数 | 5 | ||
2 | 喉口直径(mm) | φ喉 | 39.38 | |
3 | 喷孔出口直径(mm) | φ出口 | 51.18 | |
4 | 扩张角(°) | 14 | ||
5 | 马赫数 | 2.00 |
序号 | 参数名称 | 符号 | 设计值 | 备注 |
1 | 喷孔个数 | 6 | ||
2 | 喉口直径(mm) | φ喉 | 37.8/34.2 | 大孔/小孔 |
3 | 喷孔出口直径(mm) | φ出口 | 49.1/44.4 | 大孔/小孔 |
4 | 扩张角(°) | 12/16 | 大孔/小孔 | |
5 | 马赫数 | 2.00 |
4、底吹系统
序号 | 参数名称 | 符号 | 设计值 | 备注 |
1 | 透气砖类型 | 双环缝 | ||
2 | 透气砖块数 | 8 | ||
3 | 底吹气体种类 | n2/ar | ||
4 | 底吹供气压力(mpa) | p总 | n2/ar:1.4/2.0 | 总管 |
表5:底吹系统主要工艺参数
三、主要原材料技术条件:
3.1主原料
c | si | mn | p | s |
4.0-4.3 | 0.4-0.6 | 0.2-0.4 | <0.12 | <0.07 |
3.1.1铁水
3.1.2生铁块
化学成分同铁水
3.1.3废钢
3.1.3.1尺寸重量要求:长≤2000mm,单重≤1500kg.
3.1.3.2废钢碳含量≤2.0%,硫、磷含量≤0.05%,残余元素执行国标gb 4223-2004。
3.1.3.3废钢表面和器件、打包件内不许存在泥块、水泥、粘沙、油污及珐琅。
3.1.3.4废钢中禁止混有炸弹等爆炸性武器弹药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禁止混有两端封闭的管状物、封闭器皿等物品。禁止混有橡胶和塑料制品。
3.1.3.5其它执行gb 4223-2004
3.2散状原料
3.2.1活性石灰
活性石灰表1
mgo% | cao% | sio2% | s% | p% | 灼减 |
<5 | ≥90 | ≤2 | ≤0.03 | ≤0.02 | ≤4 |
过烧和欠烧率:≤10%;活性度:≥350ml/(4n-hcl,40±1℃,10min)
粒度:10-50mm;水分:≤1%
3.2.2轻烧白云石
mgo% | cao% | sio2% | s% | p% | 水分% |
≥29.0 | ≥52 | ≤6.0 | ≤0.045 | ≤0.14 | ≤1.0 |
轻烧白云石表2
mgo% | cao% | sio2% | s% | p% | 水分% |
≥29.0 | ≥52 | ≤6.0 | ≤0.045 | ≤0.14 | ≤1.0 |
co2: <12%、粒度10-30mm
3.2.3萤石
萤石表3
caf% | sio2% | s% | p% | 水分% |
≥75.0 | ≤19.0 | ≤0.15 | ≤0.06 | ≤2.0 |
2.3铁合金
铁合金表4
名称 | 代表牌号 | 化学成分% | 备注 | |||||
c | si | mn | p | s | cr | |||
硅锰 | femn64si18 | ≤1.8 | 17.0- 20.0 | 60.0- 67.0 | ≤0.01 | ≤0.02 | gb/t4008-2008 | |
硅铁 | fesi75-c | ≤0.2 | 72.0- 80.0 | ≤0.5 | ≤0.04 | ≤0.04 | ≤0.05 | gb2272-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