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护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
篇1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外电架空线路施工中的脚手架搭建工作,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因脚手架不稳导致的坠落事故。通过标准化的作业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程延误,保障电力设施的稳定运行,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
篇2
本规程旨在确保操作人员在使用低温液体贮罐及槽车时的人身安全,防止设备损坏和环境污染,提高作业效率,保障生产活动的稳定进行。通过明确的操作步骤和安全措施,降低潜在风险,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员工的生命安全。
篇3
本规程旨在规范焊接和涂漆作业的安全管理,降低事故风险,提高工作效率,保护作业人员免受伤害,并维护企业的安全生产环境。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措施,可以预防意外发生,减少工伤事故,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篇4
安全防护操作规程的设立旨在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防止工伤事故的发生,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营。通过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可以降低潜在风险,提高工作效率。良好的安全记录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信任度。此外,遵守安全规程也是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避免因安全事故带来的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
篇5
磨床操作规程安全防护规范旨在保障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降低工伤事故的发生率,同时保护设备免受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遵循这些规程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加工精度,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的质量问题。此外,良好的安全习惯也有助于维护和谐的工作环境,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企业的整体形象。
篇6
实施这些安全操作规程和使用有效的安全防护装置,旨在降低生产事故风险,保护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中断。这不仅符合企业安全生产的要求,也是对员工福利和企业责任的体现,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篇7
低温液体贮罐槽车安全防护规程旨在确保槽车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避免发生安全事故,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同时维护环境不受污染。通过严格的规程执行,可以提高作业效率,降低运营风险,保障企业的稳定运行。
篇8
这些安全防护装置的设立,旨在保障硫化机的正常运行,减少设备故障和生产事故的发生,同时保护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它们的存在,可以有效防止因误操作、设备异常或环境因素导致的潜在风险,提高生产效率,维护企业的稳定运营。安全防护装置也是企业合规性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企业符合相关法规标准,降低法律风险。
篇9
本规程的制定和执行,旨在提高外电架空线路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因脚手架事故引发的风险。通过规范操作流程,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减少因不规范操作导致的意外伤害。也有助于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和进度,维护企业的良好声誉。
硫化机的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防护装置
1启班
1.1检查各管路阀门(手轮)是否打开。
1.2检查安全杆是否灵敏可靠。
1.3检查硫化机的各种动作是否处于最佳状态。
1.4检查硫化机程序与硫化轮胎规格。
1.5检查检修的项目。
1.6检查操作键盘上开关按钮是否符合要求。
1.7更换记录仪图纸。
1.8检查硫化介质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2按生胎质量标准检查修整好的生胎
2.1生胎必须与模型规格相符。
2.2生胎胎胚内必须无褶子、无汽泡、无杂物、无油污、无缺胶、无内喷涂滴痕,无严重变形,必须有成型工号和质检员验收章号,必须无规格标识。
2.3检查生胎是否按先后顺序使用。
2.4检查活络模块与侧模之间是否有杂物。
2.5吹净模型、胶囊夹持环上的积水和杂物。
2.6检查汽室锅口密封条,如有老化、裂口、松动严重的要更换。
2.7必须保证胎面上的标志线朝上。
3合模时
3.1定型压力要符合工艺要求,防止因定型压力不适当造成质量问题。
3.2放小票时要在横梁垂直运动前,放入下侧模无字处,不得压排风线,并按号码顺序使用,单号放在右模,双号放在左模。
3.3合模过程中,操作者不许离开,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检查。
3.4硫化安全防护装置
- 压力显示灯:是一种安全提示装置。
- 安全阀:安装在汽室上,是模型泄压装置。
- 安全杆:用来防止硫化机危险部位引起人身伤害的安全防护装置,应每班启班前检查一次。
3.5报警装置:针对蒸汽室压力过高,超出设定值而设置的一种提示装置。
3.6紧急停车装置:受到干扰或失灵时,可以使用紧急装置。
3.7合模时要检查定型压力值,不符合及时调整,延时结束继续合模时,要特别注意活络模块下行时与汽室壁的间隙。
4合模后
4.1做好各项记录。记录班次、操作人、成型机台、硫化小票号、合模时间、胶囊次数、机台号、轮胎规格等。
4.2充入内压蒸汽要符合要求(8±0.5kg/cm2),温度大于170℃。
4.3每10分钟检查一次
a)记录仪温度、压力是否处于工艺要求范围。
b)回水压力、合模力、冷凝水温度及汽室压力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c)重点检查合模后至内外压到标准温度、压力的过程。
d)检查充入内压冷却水、压力及温度(10-15 kg/cm2,30±5℃),压力不相符可调整冷排阀门的流量,温度不相符可通知相关部门解决。
注:①外压要结束时,检查合模力。
②内压介质进入前有过滤网。
③进出的阀门切换时间为30-40s。
④充冷却水的作用:- 让胶囊恢复疲劳,减少热老化:
- 降温,避免外胎的硫化后效应
- 通过降温便于开模出胎,减少胎体变形
5开模时
5.1检查时序控制器本周期是否结束,压力指示灯熄灭,内外压力表降到0位方可开模。
5.2外胎与模型或外胎与胶囊粘连时要进行处理,防止损坏模型,损坏胶囊或损坏轮胎。
5.3上环升或降时,胶囊内应没有压力,否则卸胎支臂上升易造成胎圈变形,如果胶囊内有压力或出胎困难,应马上停止动作,检查抽真情况。
5.4出胎后要检查轮胎质量:如:汽泡、缺胶、压物、胎圈变形、子口边、子口窄、飞边出台等毛病。
5.5将外胎平放在运输带中间,避免刮坏。
6收班
6.1吹净模型胶囊及夹持环的积水和杂物,合模距极限100㎜处停机。
6.2关闭机台电源、风门、关闭总电源。
6.3机械手下方不许有托盘等较大物品,以免停动力水后,损坏机械手。
6.4生产结束汇报相关人员。
6.2修胎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6.2.1上岗前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
6.2.2经常找电气保全人员检查电热修补机有无漏电,发现漏电及时查找原因禁止操作。
6.2.3使用风磨轮磨胎时,手要握紧风磨轮机柄,固紧磨头,防止飞出伤人。
6.2.4放胎时必须两人配合好,防止被滚动轮胎撞伤。
6.2.5休整胶囊时,精力要集中,不要被刀具伤及自己或他人。
6.2.6工作结束要关闭风、电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