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管理制度 > 学校管理制度

学校活动安全管理制度5篇

更新时间:2024-05-10 查看人数:25

学校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包括哪些

学校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部分:

1. 活动策划与审批:所有学校活动需提前进行详细策划,包括活动目标、内容、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并提交相关部门审批,确保活动的安全性。

2. 安全风险评估:对每个活动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危险源,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3. 应急预案: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疏散路线、急救措施、事故报告机制等,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

4. 培训与教育:定期对师生进行安全培训,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5. 设施设备检查:对活动场地、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6. 现场管理:活动现场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活动安全执行,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7. 事后评估与改进:活动结束后,对活动安全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安全管理流程。

作用和意义

学校活动安全管理制度的作用和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预防为主:通过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护学生和教职员工的生命安全。

2. 提升意识:安全培训和教育有助于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使他们在日常活动中自觉遵守安全规定。

3. 规范操作:明确的活动审批和现场管理流程,保证活动的有序进行,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的安全问题。

4. 快速响应:应急预案的存在,使得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减少损失。

5. 责任落实:制度的实施,明确了各部门和个人在活动安全中的职责,增强了责任感。

6. 文化建设: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有助于形成学校重视安全、人人关心安全的良好氛围。

重要性

学校活动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具体表现在:

1. 保障生命安全:学生的生命安全是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安全管理制度是这一任务的重要保障。

2. 维护校园秩序:良好的安全环境是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制度化的安全管理有助于维护校园稳定。

3. 提高教育质量:只有在安全的环境中,教师才能专心教学,学生才能安心学习,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4. 社会责任:学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确保活动安全,展示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5. 法律法规要求:国家法律法规对学校的安全管理有明确要求,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是遵法的体现。

6. 家长信任:家长将孩子交给学校,期待的是一个安全的教育环境,制度化的安全管理能增强家长的信任感。

学校活动安全管理制度是确保学校安全、有序运行的关键,它不仅关乎每个个体的安全,也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和社会形象。因此,必须将其视为学校管理的核心部分,不断完善和强化。

学校活动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第1篇 _学校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制度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

学校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1、学生在校内进行活动前,教师要事先检查活动场地和所用器具是否完好安全,并在危险处设立明显标志,教育学生对活动现场一些电闸、开关、按钮等,不随意触摸、拨弄,以免发生危险。

2、活动中和活动结束前,学生要在教师视线范围内有序活动,防止学生碰撞、拥挤、踩踏。

3、大型室内活动打开消防通道,注意通风透气。

4、活动结束安放好活动器具,关好水、电、门窗。

5、师生远足外出活动要考虑天气,学生承受能力。

6、师生外出需用车辆时,租用交通部门认可的合格车辆和驾乘人员,按车辆额定人数乘车。

7、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保证安全,最重要的是遵守活动纪律,听从老师或有关管理人员的指挥,统一行动,不各行其是。

8、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认真听取有关活动的注意事项,什么是必须做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允许做的,不懂的地方要询问、了解清楚。

9、在指定的区域内活动,不随意四处走动、游览、防止意外发生。

第2篇 某学校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1、学校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2、学校教职员工应当遵守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按照规定履行职责。

3、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学生安全教育日。每学期开课的第一周为安全教育周。

在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周期间,学校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有关部门应当给予支持。中小学应当开设安全教育课,学校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学生生存自救演习。

4、学校可以聘请司法、公安等有关机关、团体的专业人士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对学生进行法制、治安防范、交通、消防等宣传教育,每学期不少于两次。

5、 学校实行门卫制度。非本校教职员工、学生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学校区域。

除法定情形外,不得将非教学所需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品或者动物以及受治安管制的枪支、器具带进学校。

6、 除紧急救助车辆外,未经学校同意,任何机动车辆不得进入学校教学区和运动区。

经允许进入学校区域的车辆,应当按照规定的道路和限定的速度行驶,并在指定的地点停放。

7、 学生应当到校而未到校的,学校要及时通知学生监护人,监护人应当及时履行监护职责。

8、 学生需要提前离校的,应当说明理由,经监护人同意,并有班主任或者校长指定人员的签名。

9 学生在校期间,学校要确保学习或者住宿区域通道畅通,不得封堵安全出口。

10夜间关闭校门前,学校保卫人员负责巡查学校,确保学校安全。学校夜间巡查每日不得少于两次。

11、 学校组织文艺、体育、庆典等大型活动,应当申明纪律,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明确规定进出活动场所的顺序,并指派专人维持秩序。

12、 学校组织体育教学、竞赛,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游泳、跳水、器械项目的教学、竞赛,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具有专业救护能力的人员现场看护。

13、 学生有特定疾病、特异体质或者其他异常生理、心理情况的,学生或者其监护人应如实告知学校。学校制作记录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涉及个人隐私的应当保密。

学校教职员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现学生生理或者心理异常的,及时给予帮助并通知学生的监护人。

14、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活动,应当制定安全方案,配备救护药品器材,并按照每班至少两人的数额安排教职员工进行全程陪护和管理。

15、学校或者其他单位不得组织学生参加商业性庆典活动。

第3篇 学校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1、学校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2、学校教职员工应当遵守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按照规定履行职责。

3、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学生安全教育日。每学期开课的第一周为安全教育周。

在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周期间,学校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有关部门应当给予支持。中小学应当开设安全教育课,学校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学生生存自救演习。

4、学校可以聘请司法、公安等有关机关、团体的专业人士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对学生进行法制、治安防范、交通、消防等宣传教育,每学期不少于两次。

5、 学校实行门卫制度。非本校教职员工、学生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学校区域。

除法定情形外,不得将非教学所需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品或者动物以及受治安管制的枪支、器具带进学校。

6、 除紧急救助车辆外,未经学校同意,任何机动车辆不得进入学校教学区和运动区。

经允许进入学校区域的车辆,应当按照规定的道路和限定的速度行驶,并在指定的地点停放。

7、 学生应当到校而未到校的,学校要及时通知学生监护人,监护人应当及时履行监护职责。

8、 学生需要提前离校的,应当说明理由,经监护人同意,并有班主任或者校长指定人员的签名。

9 学生在校期间,学校要确保学习或者住宿区域通道畅通,不得封堵安全出口。

10夜间关闭校门前,学校保卫人员负责巡查学校,确保学校安全。学校夜间巡查每日不得少于两次。

11、 学校组织文艺、体育、庆典等大型活动,应当申明纪律,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明确规定进出活动场所的顺序,并指派专人维持秩序。

12、 学校组织体育教学、竞赛,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游泳、跳水、器械项目的教学、竞赛,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具有专业救护能力的人员现场看护。

13、 学生有特定疾病、特异体质或者其他异常生理、心理情况的,学生或者其监护人应如实告知学校。学校制作记录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涉及个人隐私的应当保密。

学校教职员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现学生生理或者心理异常的,及时给予帮助并通知学生的监护人。

14、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活动,应当制定安全方案,配备救护药品器材,并按照每班至少两人的数额安排教职员工进行全程陪护和管理。

15、学校或者其他单位不得组织学生参加商业性庆典活动。

第4篇 某学校活动安全管理制度格式怎样的

1、学校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2、学校教职员工应当遵守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按照规定履行职责。

3、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学生安全教育日。

每学期开课的第一周为安全教育周。

在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周期间,学校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有关部门应当给予支持。

中小学应当开设安全教育课,学校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学生生存自救演习。

4、学校可以聘请司法、公安等有关机关、团体的专业人士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对学生进行法制、治安防范、交通、消防等宣传教育,每学期不少于两次。

5、 学校实行门卫制度。

非本校教职员工、学生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学校区域。

除法定情形外,不得将非教学所需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品或者动物以及受治安管制的枪支、器具带进学校。

6、 除紧急救助车辆外,未经学校同意,任何机动车辆不得进入学校教学区和运动区。

经允许进入学校区域的车辆,应当按照规定的道路和限定的速度行驶,并在指定的地点停放。

7、 学生应当到校而未到校的,学校要及时通知学生监护人,监护人应当及时履行监护职责。

8、 学生需要提前离校的,应当说明理由,经监护人同意,并有班主任或者校长指定人员的签名。

9 学生在校期间,学校要确保学习或者住宿区域通道畅通,不得封堵安全出口。

10夜间 校门前,学校保卫人员负责巡查学校,确保学校安全。

学校夜间巡查每日不得少于两次。

11、 学校组织文艺、体育、庆典等大型活动,应当申明纪律,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明确规定进出活动场所的顺序,并指派专人维持秩序。

12、 学校组织体育教学、竞赛,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游泳、跳水、器械项目的教学、竞赛,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具有专业救护能力的人员现场看护。

13、 学生有特定疾病、特异体质或者其他异常生理、心理情况的,学生或者其监护人应如实告知学校。

学校制作记录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涉及个人隐私的应当保密。

学校教职员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现学生生理或者心理异常的,及时给予帮助并通知学生的监护人。

14、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活动,应当制定安全方案,配备救护药品器材,并按照每班至少两人的数额安排教职员工进行全程陪护和管理。

15、学校或者其他单位不得组织学生参加商业性庆典活动。

第5篇 某学校活动安全管理制度怎么写

1、学校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2、学校教职员工应当遵守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按照规定履行职责。

3、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学生安全教育日。

每学期开课的第一周为安全教育周。

在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周期间,学校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有关部门应当给予支持。

中小学应当开设安全教育课,学校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学生生存自救演习。

4、学校可以聘请司法、公安等有关机关、团体的专业人士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对学生进行法制、治安防范、交通、消防等宣传教育,每学期不少于两次。

5、 学校实行门卫制度。

非本校教职员工、学生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学校区域。

除法定情形外,不得将非教学所需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品或者动物以及受治安管制的枪支、器具带进学校。

6、 除紧急救助车辆外,未经学校同意,任何机动车辆不得进入学校教学区和运动区。

经允许进入学校区域的车辆,应当按照规定的道路和限定的速度行驶,并在指定的地点停放。

7、 学生应当到校而未到校的,学校要及时通知学生监护人,监护人应当及时履行监护职责。

8、 学生需要提前离校的,应当说明理由,经监护人同意,并有班主任或者校长指定人员的签名。

9 学生在校期间,学校要确保学习或者住宿区域通道畅通,不得封堵安全出口。

10夜间 校门前,学校保卫人员负责巡查学校,确保学校安全。

学校夜间巡查每日不得少于两次。

11、 学校组织文艺、体育、庆典等大型活动,应当申明纪律,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明确规定进出活动场所的顺序,并指派专人维持秩序。

12、 学校组织体育教学、竞赛,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游泳、跳水、器械项目的教学、竞赛,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具有专业救护能力的人员现场看护。

13、 学生有特定疾病、特异体质或者其他异常生理、心理情况的,学生或者其监护人应如实告知学校。

学校制作记录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涉及个人隐私的应当保密。

学校教职员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现学生生理或者心理异常的,及时给予帮助并通知学生的监护人。

14、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活动,应当制定安全方案,配备救护药品器材,并按照每班至少两人的数额安排教职员工进行全程陪护和管理。

15、学校或者其他单位不得组织学生参加商业性庆典活动。

学校活动安全管理制度5篇

包括哪些学校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部分:1.活动策划与审批:所有学校活动需提前进行详细策划,包括活动目标、内容、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并提交相关部门审批,确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学校活动安全信息

  • 学校活动安全管理制度5篇
  • 学校活动安全管理制度5篇25人关注

    包括哪些学校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部分:1.活动策划与审批:所有学校活动需提前进行详细策划,包括活动目标、内容、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并提交相关 ...[更多]

  • 某学校活动安全管理制度汇编【16篇】
  • 某学校活动安全管理制度汇编【16篇】16人关注

    包括哪些某学校活动安全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各类校园活动的顺利进行,其主要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活动审批流程:所有活动需提前提交申请,明确活动性质、时间、地点、参 ...[更多]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