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管理制度 > 管理制度范文

户口管理制度主要包括(3篇)

更新时间:2024-05-09 查看人数:21

户口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户口管理制度是国家对公民户籍信息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一项基本制度,它涉及公民的身份确认、居住权保障、社会福利分配等多个层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户口登记:规定公民出生、死亡、迁入、迁出等变动情况必须及时向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申报,确保人口数据的准确。

2. 居住证制度:对于非户籍所在地长期居住的公民,实行居住证制度,以保障其基本权益和服务。

3. 社会福利挂钩:户口与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福利紧密相关,不同地区的户口可能影响公民享受的福利水平。

4. 户口迁移:规定了户口迁移的条件和程序,如就业、购房、投靠亲属等。

5. 法律责任:对违反户口管理规定的行为设定相应的法律责任,以维护制度的严肃性。

包括哪些方面

户口管理制度涵盖了以下几个关键领域:

1. 法规制定: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明确户口管理的法律依据和执行标准。

2. 实施机构:公安机关作为主要执行机构,负责户口登记、变更、注销等工作。

3. 信息管理:建立和完善公民个人信息数据库,保证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4. 公共服务:户口与公共服务的对接,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资源配置。

5. 监督检查:对户口管理的监督机制,确保制度的公正执行。

重要性

户口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体现在:

1. 社会稳定:通过规范人口流动,维护社会秩序,防止人口失控带来的社会问题。

2. 资源配置:为政府提供人口分布数据,指导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优化。

3. 权益保护: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如教育、医疗等,减少社会不公。

4. 经济发展: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方案

针对户口管理制度,提出以下改进方案:

1. 简化迁移手续:逐步放宽户口迁移限制,简化办理流程,提高公共服务效率。

2. 增强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弱化户口与社会福利的直接联系,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公平分配。

3. 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户口管理的数字化水平,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 完善法规:定期修订户口管理法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保障公民权益。

5. 强化监管:加强对户口管理的监督,打击违法行为,确保制度的公正透明。

以上方案旨在优化户口管理制度,使之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公民和社会的发展。

户口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范文

第1篇 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集体户口管理规定

职业学院学生集体户口管理暂行规定

一、就读我院学制三年以上的学生,可将户口迁入我院学生集体户口簿(经家长同意学生户口可不迁入我院)。迁入的时间,在入学当年的十月前学生向保卫处交完《户口迁移证》,学生姓名应与户口相吻合,《户口迁移证》上必须加盖户口专用章和注明身份证编号及办证与否。由保卫处到公安机关办理入户手续。

二、已办理进入我校学生集体户口的学生户口,均为非农业户口。学生办理居民身份证办证费、入户照像费及身份证照像费,由学生负担。

三、户口迁入我校并年满16周岁的学生,均应办理学院当地的居民身份证。年满16周岁的,于年满16周岁的当年办理,交办证费20元。要妥善保管居民身份证遗失、损坏的应及时申请补办,交办证费40元。

四、毕业学生户口迁出的手续办理。根据市计委、市教委批准的毕业生派遗计划、于毕业的当年将学生户口迁往计划规定的相关部门。毕业生必须于毕业当年的十月底前,在学院保卫处领取《户口迁移证》。逾期未领取者,造成后果由学生自行负责。

五、毕业生应在毕业当年的5月30日前,将本人申请,家长签字、落户地单位或公安机关同意的书面材料交招就处、保卫处备案。毕业生的户口原则上迁往原籍所在地的区、市、县人事局。

六、学生就读期间中途退学、转学等,应及时向保卫处申请并办理户迁出手续,退学学生的户口一律迁往原籍,费用由学生本人承担。不及时申请办理户口迁出的后果自负。

第2篇 集体户口管理规定办法

为了规范部机关集体户口管理工作,准确掌握部集体户口人员的信息,制定了相关管理规定,以下是关于集体户口管理规定,欢迎阅读。

集体户口管理规定如下

一、集体户口管理原则

部机关集体户口是为了解决干部职工实际困难,而提供的临时性、过渡性的落户政策。

部机关集体户口由部机关服务局指定专人管理,负责与属地公安机关进行工作联系,办理户口迁移,户口卡的保管及其他相关业务。

部机关集体户口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不参与违法违纪活动,遵守部机关集体户口管理的有关规定。

二、集体户口迁入条件

(一)基本条件

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1.部机关和集体户口挂靠在部机关的在京直属单位正式员工及其获准进京的配偶、子女;

2.户口迁入申请人必须为北京市集体户口或已获准落户的外省市进京人员及其随迁的配偶、子女;

3.在北京市没有住房且没有亲属可以投靠落户;

4.没有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及其他法律法规。

(二)适用范围及必备材料

满足基本条件,且在户口迁入适用范围内的人员,可以申请将户口迁入部机关集体户口,各种材料需提供原件及复印件。

户籍属地公安机关开具的“户口迁移证”,需注明非农业户口,出生地及籍贯精确到市或县,迁移原因准确,迁移地址详实:北京市西城区阜内大街64号。

现居住情况证明,根据申请人实际情况提供。

租房居住的需持有房屋租赁合同及房主的“房屋所有权证”复印件;暂住单位集体宿舍的需持有房屋产权部门开具的证明信;寄居亲友家中的需持有居住地公安局机关开具的“不能入户”证明信。

各单位开具的台头为“北京市公安局”和“丰盛派出所”的证明信,需交部集体户口管理人员审核、签属意见、签名并加盖“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保卫处”公章后,方生效。

1. 我部招收的应届高校毕业生

(1)“居民身份证”;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北京市公安局及部人事司签发的接收高校毕业生落户名单;

(3)北京市公安局开具的“入户通知单”;

(4)“就业报到证”;

(5)北京市高校毕业生持“常住人口登记卡”;

(6)外省市或户口在原籍的北京市高校毕业生持户籍属地公安机关开具的“户口迁移证”;

(7)单位接收入户证明(参看附件1)。

2.外省市干部工作调动或家属投靠

(1)“居民身份证”;

(2)户籍属地公安机关开具的“户口迁移证”;

(3)北京市公安局开具的“准予迁入证明”;

(4)单位接收入户证明信(参看附件1或附件2)。

3. 本市集体户口人员工作调动

(1)现居住情况证明;

(2)“居民身份证”;

(3)“常住人口登记卡”;

(4)单位接收入户证明信(参看附件3)。

4.留学生回国分配工作

(1)“居民身份证”

(2)户籍属地公安机关开具的“户口迁移证”;

(3)北京市公安局开具的“准予迁入证明”;

(4)教育部开具的“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就业报到证”;

(5)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6)单位接收入户证明信(参看附件4)。

5.博士后进站

(1)北京市公安局开具的“入户通知单”;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介绍信”;

(3)“调动人员情况表”;

(4)“常住人口登记卡”;

(5)单位接收入户证明信(参看附件5);

(6)入户后不准市内迁移。

6. 博士后出站

(1)“居民身份证”;

(2)户籍属地公安机关开具的“户口迁移证”;

(3)北京市公安局开具的“准予迁入证明”;

(4)“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介绍信”;

(5)“调动人员情况表”;

(6)单位接收入户证明信(参看附件6)。

7.军转干部

(1)国务院军转办开具的“中央单位接收安置军队转业干部分配通知”;

(2)部人事司开具的“报到证明”;

(3)部人事司开具的“自然情况证明”;

(4)北京市公安局开具的“入户通知单”;

(5)单位接收入户证明信(参看附件7)。

8.集体户口报出生

(1)现居住情况证明;

(2)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开具的“出生医学证明”;

(3)“北京市生育服务证”;

(4)婴儿母亲、父亲的“常住人口登记卡”、“居民身份证”及“结婚证”;

(5)单位接收入户证明信(参看附件8)。

(三)不适用范围

满足基本条件,但不属于户口迁入适用范围内的人员,不能申请将户口迁入部机关集体户口。

1.集体户口未挂靠在部机关的其他部在京直属单位员工;

2.申请人为我部集体户口人员的配偶、父母、子女(新生儿或招收的高校毕业生、干部调京、解决两地分居或军转安置获准随迁的除外);

3.由于房屋买卖、赠予、离婚失去产权房的;

4.新生儿父母有一方为本市家庭户或已随父母在异地登记户口的;

5.现户口性质为家庭户口。

三、集体户口迁出条件

集体户口人员出现以下情况时原则上应办理户口迁出手续。

符合户口迁出手续而拒不迁出的,属地公安机关将停止为其办理与户口相关的所有业务。

1.在北京市有产权房或配偶、其他亲属有产权房可以挂靠入户;

2.本单位已应向属地公安机关办理集体户立户手续;

3.调出本单位或辞职;

4.落户集体户口满五年;

5.违反计划生育相关政策或有其他违法行为。

四、集体户口卡的管理

1.办结落户手续后,及时将“常住人口登记卡”(以下简称户口卡)交部机关管理人员收存。

集体户口挂靠在部机关的在京直属单位,户口卡由各单位指定专人负责保管。

2.如需借用户口卡,需凭有效证件办理借出手续,注明借用单位、时间及事由等,由本人签字和管理人员确认后,方可借出。

3.户口卡借用时间每次不超过30天,如需超期借用户口卡的应说明原因,用后须及时归还,未及时归还的,所产生的后果由借用者本人负责。

4.户口卡借出期间,要妥善保管,不得涂改内容,不得转让出借,不得在户口卡上做任何记载。

5.如需使用集体户口首页,需本人所在单位出具证明信(参看附件9),说明原因,部机关集体户口管理人员确认并注明用途及有效期后,方可提供。

6.如户口卡(或居民身份证)丢失,需本人所在单位出具证明信(参看附件10)说明原因,部机关集体户口管理人员确认后,方可补办。

五、本办法未尽事宜,根据公安机关有关户籍政策及部相关规定执行。

六、本办法由部机关服务局负责解释。

七、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原2003年5月印发的《国土资源部机关集体户口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3篇 某工商所经济户口责任区管理制度

工商所经济户口责任区管理制度

经济户口责任区管理,是指基层工商所以经济户口综合管理系统为依托,以属地管理为原则,以巡查监管为手段,按工商监管人员和工作量划分若干片区,将市场主体分配落实到人,实行定片区、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的片区责任化管理制度。

一、工作职责:

1、负责经济户口的认领建档。

2、负责经济户口的日常巡查监管,采集经济户口信用信息,记录动态监管数据。

3、负责经济户口的开业调查、回访、验照、年度检验,商标、广告、合同的行政指导和管理。

4、组织实施区域巡查,主办一般性违法违章案件的查处。

5、宣传工商法律法规。

二、监管内容:

1、检查市场主体是否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

2、检查市场主体是否悬挂营业执照。

3、检查市场主体登记事项名称、地址、经营范围是否与实际使用名称、地址、经营范围相一致。

4、检查市场主体经营行为是否符合工商法律法规。

5、检查市场主体前置审批证件是否有效。

三、操作程序:

经济户口认领――制定巡查计划――实施巡查监管――录入监管信息

1、经济户口认领。片区管理员按登记机关反馈的市场主体登记信息进行认领,建立经济户口机读档案。

2、制定巡查计划。所长按片区制定巡查计划,落实片区巡查监管对象。

3、实施巡查监管。片区管理员对计划巡查对象实施巡查监管,记录监管内容,提出监管意见。

4、录入监管信息。片区管理员对巡查监管结果,按对象分别录入经济户口综合管理系统,完善日常监管数据。

户口管理制度主要包括(3篇)

户口管理制度是国家对公民户籍信息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一项基本制度,它涉及公民的身份确认、居住权保障、社会福利分配等多个层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户口登记:规定公民出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户口信息

  • 集体户口管理制度(2篇)
  • 集体户口管理制度(2篇)41人关注

    集体户口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规范企业内部员工的户籍管理,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该制度涵盖了员工户口的申请、 ...[更多]

  • 户口管理制度主要包括(3篇)
  • 户口管理制度主要包括(3篇)21人关注

    户口管理制度是国家对公民户籍信息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一项基本制度,它涉及公民的身份确认、居住权保障、社会福利分配等多个层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户口登记:规 ...[更多]

相关专题

管理制度范文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