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管理制度 > 管理制度范文

技术方案管理制度3篇

更新时间:2024-05-08 查看人数:76

技术方案管理制度

技术方案管理制度是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涵盖了技术项目的规划、执行、监控以及评估等多个环节。这项制度旨在确保技术方案的高效实施,提高技术创新的产出效率,降低风险,并促进团队间的协作与沟通。

包括哪些方面

1. 技术方案的立项与审批:明确项目的目标、范围、预算和预期成果,经过相关部门的评审后进行立项。

2. 方案设计与开发:详细描述技术实现路径,包括技术选型、流程设计、时间表和资源分配。

3. 实施与执行:规定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管理规则,如进度控制、质量保证、风险管理等。

4. 监控与调整:设立定期检查点,评估项目进展,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5. 审计与评估: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全面审计,评估其经济效益和技术价值。

6. 知识产权管理:保护企业的技术成果,防止知识产权泄露。

7. 培训与沟通:为员工提供必要的技术培训,确保团队间的信息流通。

重要性

技术方案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在于:

1. 提高效率:通过标准化流程,减少无效工作,提升技术项目的执行效率。

2. 控制风险:通过预先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降低项目失败的可能性。

3. 保障质量:确保技术方案的实施符合预设标准,保证产品质量。

4. 促进创新:良好的制度环境能激发员工创新思维,推动技术进步。

5. 维护企业利益: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保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方案

1. 设立专门的技术管理团队,负责制度的制定、执行和监督。

2. 制定详尽的技术方案模板,包括需求分析、技术路线、风险评估等部分。

3. 引入项目管理软件,实时跟踪项目进度,确保信息透明。

4. 定期举办技术分享会,鼓励团队成员交流学习,提升整体技术水平。

5. 对于重大项目,实行多部门联席审查,确保方案的全面性和可行性。

6. 建立反馈机制,鼓励员工提出改进意见,不断优化管理制度。

通过这些措施,企业可以构建一个高效、有序的技术方案管理体系,为技术创新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技术方案管理制度范文

第1篇 项目施工技术方案管理制度

项目施工技术方案管理制度

(1 各类施工技术方案均应在工程开工前编制完成,据以组织、指导工程施工。

(2 工区负责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并交予项目经理部工程管理部负责施工技术方案的复核、组织技术专家审核及上报工作。

(3 已批准的施工技术方案需要修订时,由原编制单位负责修订,并经原批准单位批准后实施。

(4 施工技术方案的主要内容: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施工顺序、选用材料机械设备、技术要点、重要部位检算、施工过渡、安全技术措施、质量保证措施、环境保护措施,危险性大的工程同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5 施工技术方案的分类:施工技术方案可分为一般、专项、重大三类。

一、一般施工技术方案:除重大、专项方案外都属一般施工技术方案,一般施工技术方案纳入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

二、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对下列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工程需要单独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并附安全验算结果。

1.基坑支护工程:基坑开挖深度超过5m需采用临时支护结构施工的或开挖深度未超过5m,但因周围环境复杂影响放坡开挖,或易坍塌土层厚度在3m以上、基坑(槽)下部有流砂层、地下水位在坑(槽)底以上土质易坍塌、基坑(槽)范围内地下管线较多等工况的。

2.模板工程: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挂蓝、造桥机、各种特殊结构模板工程(包括钢板桩围堰、双壁钢围堰、钢套(吊)箱等)。

3.起重吊装工程:包括龙门吊、塔吊。

4.支架工程:搭设高度超过20m的脚手架;塔架;跨度超过50m的拱架;架设桥梁用的导梁。

5.其他工程:桥梁的架设、拼装施工;特种设备的安装、拆除和走行;高墩、大跨、深水和结构复杂的桥梁工程;沉井的浮运和下沉;既有铁路改造过渡工程施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工程。

三、重大施工技术方案:对下列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大的工程需要单独编制的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审查。

1.深基坑工程:开挖深度超过10m或深度虽未超过10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极其复杂的工程。

2.高大模板工程:模板支撑系统跨度超过18m、缆索吊机和移动模(支)架造桥机施工。

3.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有规定或建设单位有要求的其他危险性大的工程。

(6 编制依据

一、国家、铁道部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例、规定。

二、国家和铁道部现行设计规范、施工指南、验收标准。

三、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设计文件、图纸。

四、工程项目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五、建设单位下达的指导性施组、工程施工安排要点、工期、质量、环境保护等方面要求。

六、该工程涉及的行业、地方有关穿(跨)越方面的要求。

七、铁路客运专线现场调查的相关资料。

八、编制内容要重点突出、简繁得当、表述清楚、语言简练,图文并茂,保证措施部分具有可操作性。

(7 一般施工技术方案由工区根据设计工程施工条件及以往施工技术经验资料,制定施工技术方案,纳入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报项目部按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要求和审批程序办理。

(8 专项施工技术方案由工区负责编制并附设计计算资料,报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审核并签字,报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

(9 重大施工技术方案由工程项目经理部组织编制并附设计计算资料,报局工程管理部,由工程管理部组织专家论证审查,项目经理部按审查精神及时对方案进行完善,并将完善后的方案报局工程管理部确认,由局总工程师签字批准。批准后的方案由项目经理部报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

(10 专项、重大施工技术方案应经涉及到的公路、河道、铁路等有关部门审查,并办理施工许可。

(11 各类施工技术方案的选定,均应根据设计工程特点和现场施工条件,首先按照工程的工艺顺序确定各项工程在平面上分段和立面上分层施工顺序,然后选择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安全上可靠、方法上可行的施工方案,并确定施工技术参数(标准)和操作技术要点。

(12 施工结构物在就地建造或安装时,应考虑作用其上的施工荷载(自重、作业人员及机具设备荷载、风荷载等),在构件制造、运输、吊装时应考虑作用在构件上的临时荷载。计算施工荷载时,应视其在各种工况可能发生的不利组合情况,分别采用各自有关的安全系数。

(13施工技术方案实施的监督检查

一、一般施工技术方案实施时,按施工组织设计管理规定由工区有关管理人员进行现场检查监督。

二、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实施时,由工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旁站监督。

三、重大施工技术方案实施时,由项目经理部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检查监督;方案中的关键环节施工时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的领导进行现场监督。

第2篇 安全施工技术方案管理制度

1、承包商在工程开工准备期内,尽快编制好安全施工技术方案,并于正式开工前向工程项目监理部报审。

2、承包商报审的安全施工技术方案内容应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其要点是安全保证体系,人员配备,安全施工技术方案,安全防护、安全工器具配备、安全保护措施、安全注意事项等。并具有编写、校核、审查、批准人员的签名,其中审查人员应是承包单位的安全技术负责人,批准人员应是承包单位的项目负责人。还需加盖承包单位的公章。

3、承包商报审的安全技术方案由监理工程师审查后报项目监理部审查,并在安全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上提出审查意见,署名后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副总监)签署监理意见报项目法人审批。

4、施工技术方案(措施)审核办法

4.1、承包商在工序正式开工前应编制好该工序使用的安全施工技术方案(措施),并于正式开工前15日内向项目监理部报审。

4.2、承包商报审的安全施工技术方案内容应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4.3、承包商报审的安全施工技术方案由监理工程师及项目监理部审查,在《安全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上由监理工程师及总监理工程师(或副总监理工程师)会同签署审查意见。

第3篇 施工技术方案管理办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技术交底的编制、审核、批准、实施、总结等活动描述和内容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安装工程中各专业各类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技术交底和施工技术总结的管理。

2总则

施工技术方案原则上由施工单位编制,总承包商负责方案审核、批准。为了总承包方了解方案的编制程序和内容,制定本规定,以便有利于指导施工的管理和控制。

3管理内容与要求:

3.1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

3.1.1方案的分类

一般小型方案,常规施工的技术方案为ⅰ类方案。ⅱ、ⅲ类方案的分类见附录a。

3.1.2施工技术方案编制计划的下达

3.1.2.1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计划在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作出规定,必要时适当增加。

3.1.2.2根据施工要求,项目部质量经理与施工经理共同商定,明确施工技术方案编制的具体要求,包括编制人、时间安排和质量要求。

3.1.2.3冬期、雨季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按本规定要求,由项目部负责安排。

3.1.3方案编制

3.1.3.1 施工单位(即分承包方)的工号技术负责人负责方案的编制,方案编制人员对方案的全部内容和质量负直接责任。

3.1.3.2 编制依据

a.施工图;

b.设计审查会议文件;

c.法律法规要求;

d.规范和标准;

e.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f.顾客要求。

3.1.3.3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应符合施工技术方案标准模式的规定(见附录b)。

3.1.3.4施工技术方案应做到内容完整、语言精炼、文字流畅、幅面清晰、数字准确、措施可靠、经济合理。

3.1.3.5 方案中对于公式的应用、引经据典必须来自于编制依据。对于编制依据以外的引用,必须标明来源,方案送审时一并提供给审核人。计算必须有必要的中间过程,不允许不代入数值直接列结果。

3.2施工技术方案的审批程序及管理

3.2.1方案审核

3.2.1.1 ⅰ、ⅱ类方案的安全技术措施由项目部安全工程师审核,对方案的安全、防火措施负责。

3.2.1.2 项目部的ⅱ类方案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或施工经理审核;ⅲ类方案由项目经理审核。

审核者对方案计算的准确性、内容的完整性、措施的可靠性和现场可操作性负责。并对方案是否符合标准、规范、技术的可行性负责。

3.2.2 方案的批准

3.2.2.1 ⅰ、ⅱ类方案由项目部施工经理批准。

3.2.2.2 ⅲ类方案由项目部经理批准。

3.2.2.3 方案的批准人对方案的安全性和实施结果负责。

3.2.2.4 项目部认为有必要或建设单位、监理公司有要求时,方案审批后应送建设单位或监理公司审签,由项目部专业技术工程师负责办理审签手续。如果建设单位或监理公司要求对方案进行修改,方案的修改必须经过原审批程序审批后才能生效。

3.2.3对各类产品质量保证体系所覆盖范畴内的施工技术方案,其编制和审批按质量保证手册的规定执行。

3.2.4印发存档要求

3.2.4.1施工技术方案应按文件管理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3.2.4.2施工技术方案的原稿连同审批签字的原件,由编制单位存入项目部档案处。

3.2.4.3施工技术方案对上级部门的印发数量参照表一执行。

3.2.4.4 施工技术方案对其它单位和部门的发放数量及发放范围由编制单位技术负责人决定。

表一

方案类别

ⅲ类方案

ⅱ类方案

ⅰ类方案

项目部经理

1

项目部施工经理

1

1

项目部档案处

2

3.3施工技术方案的实施

3.3.1 方案实施前应组织方案交底,由施工单位工号技术负责人组织,所有相关人员参加。方案交底要着重明确以下内容:

a. 施工准备;

b. 施工程序;

c. 责任分工;

d. 施工方法;

e. 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f. 安全技术措施。

方案交底后要进行责任签字。

3.3.2 实施过程要严格依照方案进行,坚决杜绝违反工艺纪律的行为。

3.3.3 方案的审批部门要监督检查方案的实施情况,有权制止违章施工,施工单位必须服从。

3.3.4 方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更改,应有书面的手续,并按方案的原审批程序进行审批。特殊情况下来不及履行手续时必须先请示,后办理追补手续。

3.4雨季施工方案

3.4.1 雨季

3.4.1.1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月份即为雨季:

降水日数多于15日的月份;

降水量大于150mm的月份;

日降水量大于25mm的日数多于一天的月份。

3.4.1.2 吉林地区的雨季为每年的七月和八月。

3.4.2 雨季施工方案应于雨季开始前20天编制完成,并按ⅱ类方案管理。

3.4.3 编制雨季施工方案,必须考虑到以下事项:

施工场地的防洪、排水措施;

地下工程的排水、防塌方措施;

水池等构筑物的防浮措施;

施工过程及材料保管的防淋、防淹措施;

高耸物体的防雷击措施;

保证现场道路通畅的措施;

机具、材料防锈蚀、防霉变的措施。

雨季施工常规技术措施参照附录c的提示。

3.4.4雨季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编制说明;

雨季施工工程项目;

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雨季施工安全措施;

材料用量表;

机具设备用量表。

3.5冬期施工方案

3.5.1冬期

3.5.1.1 砌筑工程的 “冬期”期限

根据gbj203的规定,砌筑工程在连续十天内平均气温低于5℃的条件下作业,即为冬期施工。

3.5.1.2 混凝土工程的 “冬期”期限

根据gb0204的规定,混凝土工程在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的条件下进行作业,即为冬期施工。

3.5.1.3 一般工程的“冬期”期限

一般工程在日平均气温低于0℃的条件下进行作业,即为冬期施工。

3.5.2 冬期施工方案应于每年十月十五日前完成,并按ⅱ类方案管理。

3.5.3编制冬期施工方案,必须考虑到以下事项:

为保证冬期施工质量,需要采取的防低温、防风雪措施;

对冬期在建工程或临时设施需要采取的封闭、保温、加热采暖措施;

蓄热、加热或采暖的热功计算;

工程的防冻措施;

冬期施工安全措施。

冬期施工常规技术措施参照附录d的提示。

3.5.4冬期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编制说明;

冬期施工项目;

冬期施工技术措施;

冬期施工安全措施;

采取措施所需主要工程量汇总表;

能源(包括蒸汽、热水、电量等)需用量。

3.6施工技术交底

3.6.1技术交底的作用和组成

技术交底是作业层按分项工程进行的管理和作业策划,是施工前按分项工程确定质量目标、质量标准,规定施工方法和技术组织措施的重要质量活动。

技术交底的组成如下:

a. 技术交底卡;

b. 分项工程质量自检记录。

3.6.2技术交底的编制

3.6.2.1 施工单位工号技术人员根据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编制施工技术交底。

3.6.2.2 技术交底的编制依据

a.施工技术方案;

b.规范、标准;

c.施工操作规程;

d.工程的质量目标。

3.6.2.3 书面技术交底内容应包括:

a. 施工程序;

b. 施工方法;

c. 技术要求;

d. 质量标准、质量目标;

e. 分项工程质量自检记录;

f. 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作业特点和危险点;

针对危险点的具体预防措施;

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

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的避难和急救措施。

3.6.2.4技术交底应以会议形式进行,除了讲解书面技术交底的全部内容外,尚应讲解总体意图、有关施工操作规程和其它安全注意事项。

在书面技术交底中,施工操作规程只列该规程所涉及的条款编号。

3.6.2.5 技术交底以分项工程为单位进行。在几个分项工程作业内容相同、同一作业组施工的情况下,其它分项工程可以只交分项工程质量自检记录。

3.6.3 技术交底的组织

3.6.3.1 施工单位的工长(工号负责人)负责技术交底的组织工作。

技术交底应有下列人员参加:

施工班组长;施工工人;质量检查人员;安全人员等。

3.6.3.2 技术人员将技术交底的全部内容逐一—向与会人员作详细讲解,组织他们讨论消化交底内容,消除疑点,要求他们不折不扣地执行技术交底的规定。

3.6.3.3 技术交底如发生变更,则应按重新进行技术交底执行。

3.6.3.4 交底工作完成后,接收交底人(班组长)应在交底尾页上签证。

3.6.4技术交底的发放

技术交底应作为受控文件在技术人员处建帐下发,发放范围:

施工作业组;质量检查人员;安全人员。

技术交底应发到每个从事该项目施工的作业组。

技术交底的建帐形式是在交底尾页上列清发放范围,由领用人签字确认。

3.6.5技术交底的实施

3.6.5.1工长按技术交底的要求组织施工,监督检查工艺纪律的执行情况,随时纠正违章作业,处理屡教不改者。施工人员发生变动时,及时通知技术人员重新进行技术交底,并通报给质量检查员。

3.6.5.2 工程技术人员监督检查工艺纪律的执行情况,制止违章作业。

3.6.5.3 施工班组长带领工人按技术交底的要求进行施工,组织分项工程质量自检,制止违章作业。

3.6.5.4施工人员要严格执行工艺纪律,按技术交底的要求施工,认真质量自检和质量责任签证。

3.6.5.5质量检查员按技术交底的要求检查施工质量,认真核定分项工程质量自检记录,并及时签证;纠正工人违反工艺纪律的行为,必要时停止其施工。

3.6.6技术交底作为存查资料,在整理技术文件时。由施工单位负责存挡。

3.7施工技术总结

3.7.1施工作业完成后应进行施工技术总结。施工技术总结标准模式见附录e。

3.7.2施工技术总结送交公司总承包部归档。

4质量记录和表单

a.施工技术方案;

b.施工技术交底;

c.施工技术总结。

技术方案管理制度3篇

技术方案管理制度是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涵盖了技术项目的规划、执行、监控以及评估等多个环节。这项制度旨在确保技术方案的高效实施,提高技术创新的产出效率,降低风险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技术方案信息

  • 技术方案管理制度3篇
  • 技术方案管理制度3篇76人关注

    技术方案管理制度是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涵盖了技术项目的规划、执行、监控以及评估等多个环节。这项制度旨在确保技术方案的高效实施,提高技术创新的产出效 ...[更多]

  • 技术方案管理制度(3篇)
  • 技术方案管理制度(3篇)65人关注

    技术方案管理制度是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涵盖了技术项目的规划、执行、监控以及评估等多个环节。这项制度旨在确保技术方案的高效实施,提高技术创新的产出效 ...[更多]

  • 施工技术方案管理制度3篇
  • 施工技术方案管理制度3篇23人关注

    施工技术方案管理制度是对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技术方案进行系统性、规范性的管理和控制,旨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施工效率,降低项目风险。包括哪些方面1.方案编制:规 ...[更多]

相关专题

管理制度范文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