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管理制度 > 管理制度范文

医疗缺陷管理制度3篇

更新时间:2024-05-08 查看人数:37

医疗缺陷管理制度

医疗缺陷管理制度是对医疗机构内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和不足进行预防、识别、纠正和改进的一种管理体系。它旨在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保护患者权益,提升医疗团队的工作效率。

包括哪些方面

1. 缺陷识别:设立有效的报告系统,鼓励医护人员主动上报医疗差错或潜在问题。

2. 缺陷分析:对报告的缺陷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原因,评估影响程度。

3. 教育培训:针对识别出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风险意识。

4. 流程改进:根据分析结果,修订和完善工作流程,减少缺陷发生的可能性。

5. 质量监控:建立持续的质量监控机制,定期评估医疗服务质量。

6. 责任追究:对重大或反复出现的缺陷,实施责任追究制度,强化责任意识。

7. 患者沟通: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时解决因缺陷引起的患者不满,修复医患关系。

重要性

1. 保障患者安全:通过缺陷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2. 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对缺陷的分析和改进,可以不断提升医疗服务的水平,满足患者需求。

3. 增强员工责任感:明确的责任追究制度能激发员工的工作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

4. 维护医院声誉:良好的医疗质量控制能提升医院的社会形象,增强公众信任。

方案

1. 建立全面的报告体系:制定详尽的报告指南,鼓励无惩罚报告,确保所有缺陷都能得到记录。

2. 设立专门的缺陷管理委员会:由多部门代表组成,负责缺陷的收集、分析和处理。

3. 推行持续质量改进活动:如品管圈、pdca循环等,持续优化工作流程。

4. 定期开展教育培训:结合案例分析,提高医护人员的医疗质量和安全知识。

5. 强化内部沟通:定期召开质量会议,分享缺陷管理的经验和教训,促进团队学习。

6. 制定公平的责任追究政策:既要对严重失误进行严肃处理,也要为改进提供支持和指导。

7. 患者满意度调查:定期收集患者反馈,了解服务中的不足,及时调整改善。

通过上述方案的实施,医疗缺陷管理制度将能够成为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工具。然而,任何制度的实施都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和配合,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医疗缺陷的有效管理。

医疗缺陷管理制度范文

第1篇 医疗缺陷管理制度及防范措施

一、 医疗却此案的定义

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而发生诊疗果实的行为。医疗过失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都属于医疗缺陷。医疗缺陷是医疗问题、缺点、差错和事故的总称多发生在检诊、用药、手术、抢救、医院感染、病历书写等环节上。

二、 医疗缺陷的内容

重点突出医疗核心制度、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落实和诊疗操作常规的执行情况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记录当事人缺陷1次。

(一) 医疗核心制度

三级查房制度保证查房次数和查房质量   1患者入院48小时内无主治医师查房记录  2每周主任医师查房少于1次3病历中缺三级医师查房记录或记录不符合卫生厅《病历书写规范》要求

首诊负责制落实首诊医师负责制原则按科室流程规范要求接诊并做到合理分流患者。1首诊医师拒绝诊治患者或推诿患者或未进行必要的病历记录   2如属他科疾病首诊医师未安排患者转诊或收治非本专业患者   3对病情涉及多科的患者首诊医生未按患者的主要病情收住相应的科室

会诊制度保证会诊到达时限和会诊质量。  1急会诊在接到通知后10分钟内未到达   2需会诊在接到通知后24小时内未到达  3会诊医师不具备规定的资格

死亡病例绕论制度应在患者死亡1周内讨论由科主任或委托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者主持并记录于病历中。  1死亡病例未讨论   2绕论时间超过规定期限   3病历中缺讨论记录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疑难危及患者横名的病例为危重病例。由科主任或委托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者主持按规定时限进行讨论并记录于病历中。17日内未进行科内会诊或科间会诊   2病历中缺会诊讨论记录

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医师要验收工作岗位有事外出要告知值班热暖去向科室要建立医师交接班记录本每班有记录危重患者要书面及床头双交接班。1危重患者未进行书面交接班  2未坚守工作岗位出现脱岗   3有事外出未告知值班人员气象包括住院总、二线班值班医师去他科会诊未告知值班护士   4交接班催在漏交货漏接情况

医嘱制度所有针对病人的处理必须有医嘱检查结果及时归入病历。1有医嘱而无检查报告单   2有检查报告单而无医嘱

(二)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术前讨论制度所有手术均应有术前讨论。新开展的手术、复杂、疑难、风险较大的手术包括一级手术、二级手术、二进宫手术应组织由病区主任或委托的科副主任主持的术前讨论并记录讨论意见及参加者姓名、职称、发言内容新开展的手术病情复杂、高风险的危重病人手术重要脏器切除截肢同一种病二次手术等腰填写《大手术审批报告单》。1手术未进行术前讨论  2病历中缺术前讨论记录   3上述手术未填写《大手术审批报告单》报告医务处  4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超出规定规格及时限要求

知情同意制度患者知情同意书由术者或主管医师负责谈话及签字医患双反应各有1人参加新开展手术、大型手术、特定范围的手术由具备资格的上级医师、科主任负责谈话及签字术中意外处理及术中改变术式由具备资格的医师负责谈话及签字。1非规定人员与患方进行术前谈话及签字   2未履行告知义务在未征得患者及家属或其指定委托人同意情况下进行手术或改变术式

术中及术后管理之父1手术标本未进行常规兵力检查互考虑肿瘤标本未进行手术中冷冻切片快速兵力检查   2术后微机室随访术后24小时内无手术记录  3术后三天内未每天记病程录

第2篇 医疗缺陷差错事故纠纷管理制度(7)

医疗缺陷、差错、事故及纠纷管理制度(七)

(一)各科室均应建立医院缺陷、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登记本,并设专人管理,对科内发生的医疗缺陷、差错、事故和纠纷及时登记。科内应及时组织讨论,分析原因,定性后将差错、事故、重大纠纷记入差错、事故登记本并及时上报。

(二)医疗差错、事故及重大纠纷要及时上报医教科。一般差错一月内上报,严重差错一周内上报,医疗事故和重大纠纷当日上报。

(三)发生医疗差错、事故及纠纷,首先由科室派专人负责接待、记录、处理,要耐心听取意见,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对原则问题不要轻易下结论,须经科、院讨论后正式向家属解释。要做好保护性医疗工作,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如科室处理有困难,医教科、门诊部、护理部可分别派人协助解决。

(四)对重大医疗事件或医疗纠纷,医教科应在24小时内向市卫生局作口头或书面报告,并妥善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五)医疗差错、事故和纠纷的原始资料必须严密保管,不得丢失、涂改、伪造、隐瞒及销毁。

(六)对临床诊断不明确死亡原因或对死因有争议的死亡事件,必须进行尸检。医生应及时填写尸检通知单,由家属签字。如家属坚决不同意尸检,动员家属履行签字手续。如未做尸检动员工作而影响医疗纠纷的处理,由当事医生承担责任。

(七)医教科对科室上报和病人投诉的医疗事件,要及时做好登记。登记的内容应包括当事人及当事科室、医疗事件遭遇人及住址、事件的发生经过或投诉的主要内容。并及时进行调查,有关人员和科室应在一周内将事件经过、对投诉的答复和科室的定性意见上报医教科。

(八)医疗差错、事故及重大纠纷每季由院安全医疗小组讨论鉴定和评析,评析内容为医疗事件的原因、性质,纠纷属可以避免、创造条件可以避免或不可避免,并对当事人和当事科室提出处理意见,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得当。并于次月10日前上报卫生局。

(九)每月组织一次医疗缺陷登记、定性及差错、事故、重大纠纷登记、上报情况检查,如有隐瞒不报,对当事科室进行必要处理。

(十)对发生的医疗事件,由医教科负责档案组卷,内容包括医疗事件信息来源、当事科室的讨论意见、当事人的书面陈述和认识、院部的调查报告、定性意见、医院的处理意见、医患双方的协议书、院科二级的评析结论。

第3篇 医疗缺陷管理制度及防范措施范例

一、医疗却此案的定义

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而发生诊疗果实的行为。医疗过失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都属于医疗缺陷。医疗缺陷是医疗问题、缺点、差错和事故的总称多发生在检诊、用药、手术、抢救、医院感染、病历书写等环节上。

二、医疗缺陷的内容

重点突出医疗核心制度、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落实和诊疗操作常规的执行情况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记录当事人缺陷1次。

(一)医疗核心制度

三级查房制度保证查房次数和查房质量 1患者入院48小时内无主治医师查房记录 2每周主任医师查房少于1次3病历中缺三级医师查房记录或记录不符合卫生厅《病历书写规范》要求

首诊负责制落实首诊医师负责制原则按科室流程规范要求接诊并做到合理分流患者。1首诊医师拒绝诊治患者或推诿患者或未进行必要的病历记录 2如属他科疾病首诊医师未安排患者转诊或收治非本专业患者 3对病情涉及多科的患者首诊医生未按患者的主要病情收住相应的科室

会诊制度保证会诊到达时限和会诊质量。 1急会诊在接到通知后10分钟内未到达 2需会诊在接到通知后24小时内未到达 3会诊医师不具备规定的资格

死亡病例绕论制度应在患者死亡1周内讨论由科主任或委托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者主持并记录于病历中。 1死亡病例未讨论 2绕论时间超过规定期限 3病历中缺讨论记录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疑难危及患者横名的病例为危重病例。由科主任或委托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者主持按规定时限进行讨论并记录于病历中。17日内未进行科内会诊或科间会诊 2病历中缺会诊讨论记录

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医师要验收工作岗位有事外出要告知值班热暖去向科室要建立医师交接班记录本每班有记录危重患者要书面及床头双交接班。1危重患者未进行书面交接班 2未坚守工作岗位出现脱岗 3有事外出未告知值班人员气象包括住院总、二线班值班医师去他科会诊未告知值班护士 4交接班催在漏交货漏接情况

医嘱制度所有针对病人的处理必须有医嘱检查结果及时归入病历。1有医嘱而无检查报告单 2有检查报告单而无医嘱

(二)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术前讨论制度所有手术均应有术前讨论。新开展的手术、复杂、疑难、风险较大的手术包括一级手术、二级手术、二进宫手术应组织由病区主任或委托的科副主任主持的术前讨论并记录讨论意见及参加者姓名、职称、发言内容新开展的手术病情复杂、高风险的危重病人手术重要脏器切除截肢同一种病二次手术等腰填写《大手术审批报告单》。1手术未进行术前讨论 2病历中缺术前讨论记录 3上述手术未填写《大手术审批报告单》报告医务处 4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超出规定规格及时限要求

知情同意制度患者知情同意书由术者或主管医师负责谈话及签字医患双反应各有1人参加新开展手术、大型手术、特定范围的手术由具备资格的上级医师、科主任负责谈话及签字术中意外处理及术中改变术式由具备资格的医师负责谈话及签字。1非规定人员与患方进行术前谈话及签字 2未履行告知义务在未征得患者及家属或其指定委托人同意情况下进行手术或改变术式

术中及术后管理之父1手术标本未进行常规兵力检查互考虑肿瘤标本未进行手术中冷冻切片快速兵力检查 2术后微机室随访术后24小时内无手术记录 3术后三天内未每天记病程录

三、病历质量管理

病历中存在下列情况之一属乙级病历记治疗各级医生缺陷1次1首页伊利爱哦信息未填写 2传染病漏报 3缺首次病程激励或首次病程记录中缺诊断依据或鉴别诊断、诊疗计划 4危重病例缺副主任医师或以上职场人员查房记录 5新开看的手术、一级手术缺由科主任或授权的主副主任医师签名确认 6有明显涂改、在病历中临摹他人或代替他人签名 7缺有创检查治疗同意书或缺患者近亲属签名

病历中有下列情况之一即为丙级病历记录治疗组各级医生缺陷3次。1死亡病例缺死亡讨论 2归档病历缺出院记录或缺入院录实习生代写入院录视为缺入院记录或缺病程记录或缺医嘱单 3手术病历缺术前小结或缺手术记录单或缺麻醉记录单 4危重患者却抢救记录 5病历记录有误导致严重差错事故 四医技管理标本接送准确及时发出报告加强质控严格审核。1、未在规定时间内发报告 2、出现漏诊或错误报告 3、误接标本、以设计保本、误送报告而及时处理。 三、医疗缺陷管理体系 一组织管理 在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医务处、人事处、计财处负责实施。1、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全院医疗缺陷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保证考核工作规范进行。院技术委员会为顾问组织。2、各科室成立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小组为科室医疗小组为科室医疗缺陷管理具体实施组织。各临床、医技科室行政主任为科室医疗缺陷管理第一责任人。3、建立全院各级医师执业方案连续记录个人医疗却缺陷和奖惩情况。二管理模式1、采取制定标准找出缺陷严格处罚减少缺陷、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并将医疗缺陷次数记入医师执业档案以促进基础医疗质量的不断改进和提高。2、为充分发挥科主任在科室管理中的主观能动性医疗缺陷管理采取明确定义、科室自查上报、医院抽查、专家核实制度经核实的医疗缺陷医务处书面提交科室主任负责督促整改。

四、医疗缺陷的监督管理办法

要求可会死管理小组每月按照医疗缺陷缺陷界定标准进行自查自报便于科室早期、及时发现、解决伊利爱哦缺陷同时也便于医院能较好地做到一级反馈控制。自查病历的数量不少于本月科室出院人数的20自查情况详细记录到医疗差错记录本责任到人。每月将自查结果上报给医务处。2、医疗环节质量管理环节质量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两种形式来监控医疗质量环节缺陷。一是定期现场检查。医务处每月组织院病案管理委员会专家进行运行病历记医疗质量的专项抽查病历的抽查不少于科室在院病历的15检查结果登记记录。二是不定期检查针对科室上报的医疗缺陷登记表以及科室反映的医疗工作中存在问题或困难及时组织调查、沟通和协调从而及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预防医疗缺陷的发生。3、医疗终末质量管理通过对出院病历质量检查来监控医疗终末质量。医务处组织检查小组对所有归档病历、死亡病历进行专项检查。4、医疗投诉和纠纷管理在日常医疗投诉和纠纷管理中严格执行医院文件的要求。1对典型医疗纠纷或医疗缺陷的案例由医教部就案例组织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专家讨论和分析。2对重大医疗纠纷或重度医疗缺陷案例由医教部组织院技术委员会专家对案例进行分析及判定。5、机那里医疗缺陷的质询制度由恒生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各科室的医疗缺陷提出质询。6、由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每月对发生医疗缺陷的科室下发《医疗缺陷整改通知书》促成责任人、相关人员及科室共同对医疗缺陷进行分析查找缺陷起因和危害提出 改进措施汲取教训。

五、奖惩办法

医疗缺陷认定结果与科室评优和科主任考核挂钩与医师个人绩效、职称晋升、聘任挂钩。1、个人绩效、职称晋升、聘任状况挂钩 首次缺陷扣除奖金200元年累计二次缺陷扣除奖金500元取消当年评优资格并全院通报。年累计第三次缺陷扣除奖金1000元取消当年支职称晋升资格全院通报降级聘任一年。年累计超过三次以上缺陷全院通报暂停所有医疗活动1个月期间只发放基本工资。经科室自查及医院核查一年内无医疗缺陷记录的评为伊利爱哦读物之星并记入医师执业档案优先晋升。2、科室评优和科主任考核 科室年累计超过3次缺陷扣除科主任奖金200元同时扣除科主任年终评分5分。科室年累计超过5次缺陷扣除科主任奖金500元同时扣除科主任年终考评分10分取消科室评优。科室年累计超过10次缺陷科主任考评不及格。

六、法律依据

1、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 2、卫生部《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 3、卫生部《执业医师法》、《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抗生素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医疗缺陷管理制度3篇

医疗缺陷管理制度是对医疗机构内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和不足进行预防、识别、纠正和改进的一种管理体系。它旨在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保护患者权益,提升医疗团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医疗缺陷信息

  • 医疗缺陷管理制度措施(3篇)
  • 医疗缺陷管理制度措施(3篇)96人关注

    医疗缺陷管理制度措施旨在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其主要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缺陷识别与记录2.缺陷分析与评估3.风险管理 ...[更多]

  • 医疗缺陷管理制度3篇
  • 医疗缺陷管理制度3篇37人关注

    医疗缺陷管理制度是对医疗机构内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和不足进行预防、识别、纠正和改进的一种管理体系。它旨在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保护患者权益 ...[更多]

相关专题

管理制度范文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