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管理制度 > 管理制度范文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3篇

更新时间:2024-05-08 查看人数:13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旨在确保企业员工在工作场所的安全健康,通过系统性的监测和评估,识别并控制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其主要内容包括:

1. 环境监测: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等环境因素的检测。

2. 健康监护:对员工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预防职业疾病。

3. 风险评估:对潜在的职业危害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制定预防措施。

4. 记录管理:保存所有的检测数据和报告,以便追踪和改进。

5. 培训教育:对员工进行职业安全卫生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包括哪些方面

1. 检测标准:依据国家及行业标准设定检测指标和频率。

2. 设备与技术: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 工作流程:明确检测流程,从采样、分析到结果报告的每一个步骤。

4. 应急处理: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5. 法规遵守:确保所有活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防止违法行为。

重要性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在于:

1. 保障员工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 提升工作效率:减少因职业病导致的缺勤和低效,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3. 遵守法规:满足国家对企业职业安全卫生的要求,避免法律纠纷和罚款。

4. 企业形象:体现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承担,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信誉。

方案

1. 建立专门的检测团队,负责日常的环境监测和员工健康监护。

2. 定期更新检测设备和技术,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 制定详细的风险评估和预防计划,针对高风险区域采取额外的防护措施。

4. 强化记录管理和信息透明,使所有相关人员都能了解检测结果和改进措施。

5. 定期组织职业安全卫生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该制度的实施需要全员参与,管理层需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持续评估和调整制度,以适应企业的发展和变化。通过这些措施,我们能够创建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范文

第1篇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规范本单位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监测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有效预防职业病发生,保护员工健康,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引用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安全生产法》2009主席令18号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主席令60号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2009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3号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2009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7号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63号

三、职责与分工

设备安全部:负责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公司各部门:日常工作中贯彻执行本制度。

四、内容与要求

1、公司以设备安全部、人事行政部为基础成立职业卫生管理领导小组,配置兼职管理人员。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1)督促各部门建立、健全员工职业健康档案,并对从事能发生职业病危害的员工发放《职业病危害告知》,进行上岗前培训,做好职业卫生的预防和防护工作。

(2)每位新进厂员工必须提供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有、无职业病史健康证明。

(3)对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在册员工,应由设备安全部负责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全员工健康监护台帐。

(4)对已确诊为职业病的患者应进行积极治疗。

(5)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上报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部门,并积极协助调查处理。

2、生产作业场所运用先进技术或采取有效治理措施,改善劳动条件,确保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3、涉及有害作业的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的项目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并按规定做到“三同时”,涉及有害作业项目应进行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和进行职业卫生审查验收。

4、涉及有害作业场所必须符合:

(1)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

(2)设置有效的通风装置

(3)涉及有害作业场所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区域警示线,配备有效的应急防范设备的救护、抢险用品,并设置通讯报警装置。

5、按照《劳动防护用品和保健品发放管理制度》及时足额落实员工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并督促员工合理正确的使用,对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进行经常性维修、检修,定期检测,确保正常使用。

6、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应当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配置现场急救用品。

7、按国家有关规定对作业场所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及时向职工公布。

8、对职业病患者、观察对象、职业禁忌症按规定复查,并建立《职业健康档案》。

9、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结合实际情况变化及时进行修订,定期组织演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上报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备案。

五、相关记录

《职业危害检测报告》

《职业病危害告知》

《职业健康档案》

《员工体检证明》

第2篇 灵新煤矿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监测和评价管理制度

1通风区、信息监测中心负责全矿职业危害因素日常检测、监测工作。

2通风区、信息监测中心安装、完善全矿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监测设施及设备。负责检测、监测设施设备的日常检查维修工作,确保检测、监测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

3 通风区、信息监测中心按规定配备足够的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监测人员。

4 灵新煤矿粉尘监测采样点见下表:

类别生产工艺测尘点布置
回采工作面采煤机落煤、工作面多工序同时作业回风侧10~15m处
司机操作采煤机、液压支架工移架、回柱放顶、移刮板输送机、工作面爆破处在工人作业的地点
掘进工作面掘进机作业、机械装岩、人工装岩、刷帮、挑顶、拉底距作业地点回风侧4~5m处
掘进机司机操作掘进机、切割联络眼、工作面爆破作业在工人作业地点
风钻、电煤钻打眼、打眼与装岩机同时作业距作业地点3~5m处巷道中部
锚喷打眼、打锚杆、喷浆、搅拌上料、装卸料距作业地点回风侧5~10m处
转载点刮板输送机作业、带式输送机作业、装煤(岩)点回风侧5~10m处
井下其他场所地质刻槽、维修巷道作业人员回风侧3~5m处
材料库、水泵房、机电硐室等处工人作业作业人员活动范围内
5灵新煤矿粉尘监测周期见下表:

监测种类监测地点监测周期
工班个体呼吸性粉尘采、掘(剥)工作面3个月1次
其他地点6个月1次
定点呼吸性粉尘1个月1次
粉尘分散度6个月1次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6个月1次
6 灵新煤矿化学毒物监测点及监测频次:

6.1 井下所有采掘工作面、硐室、使用中的机电设备的设置点、有人员作业的地点。

6.2 采掘工作面每班至少检查2次,井下停风地点栅栏外风流中的瓦斯浓度每天至少检查一次,挡风墙外的瓦斯浓度每周至少检查1次。

5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3篇 灵新煤矿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监测评价管理制度

1通风区、信息监测中心负责全矿职业危害因素日常检测、监测工作。

2通风区、信息监测中心安装、完善全矿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监测设施及设备。负责检测、监测设施设备的日常检查维修工作,确保检测、监测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

3 通风区、信息监测中心按规定配备足够的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监测人员。

4 灵新煤矿粉尘监测采样点见下表:

类别

生产工艺

测尘点布置

回采工作面

采煤机落煤、工作面多工序同时作业

回风侧10~15m处

司机操作采煤机、液压支架工移架、回柱放顶、移刮板输送机、工作面爆破处

在工人作业的地点

掘进工作面

掘进机作业、机械装岩、人工装岩、刷帮、挑顶、拉底

距作业地点回风侧4~5m处

掘进机司机操作掘进机、切割联络眼、工作面爆破作业

在工人作业地点

风钻、电煤钻打眼、打眼与装岩机同时作业

距作业地点3~5m处巷道中部

锚喷

打眼、打锚杆、喷浆、搅拌上料、装卸料

距作业地点回风侧5~10m处

转载点

刮板输送机作业、带式输送机作业、装煤(岩)点

回风侧5~10m处

井下其他场所

地质刻槽、维修巷道

作业人员回风侧3~5m处

材料库、水泵房、机电硐室等处工人作业

作业人员活动范围内

5灵新煤矿粉尘监测周期见下表:

监测种类

监测地点

监测周期

工班个体呼吸性粉尘

采、掘(剥)工作面

3个月1次

其他地点

6个月1次

定点呼吸性粉尘

1个月1次

粉尘分散度

6个月1次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6个月1次

6 灵新煤矿化学毒物监测点及监测频次:

6.1 井下所有采掘工作面、硐室、使用中的机电设备的设置点、有人员作业的地点。

6.2 采掘工作面每班至少检查2次,井下停风地点栅栏外风流中的瓦斯浓度每天至少检查一次,挡风墙外的瓦斯浓度每周至少检查1次。

5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3篇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旨在确保企业员工在工作场所的安全健康,通过系统性的监测和评估,识别并控制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其主要内容包括:1.环境监测: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物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信息

  •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3篇
  •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3篇13人关注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旨在确保企业员工在工作场所的安全健康,通过系统性的监测和评估,识别并控制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其主要内容包括:1.环境监测:定期对工作场所 ...[更多]

相关专题

管理制度范文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