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管理制度 > 管理制度范文

农村公路管理制度(2篇)

更新时间:2024-05-09 查看人数:33

农村公路管理制度

农村公路管理制度是一项针对农村公路规划、建设、养护、管理等环节的综合性制度,旨在保障农村公路的安全、畅通和可持续发展。

包括哪些方面

1. 规划管理:明确农村公路的发展方向、规模和标准,确保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2. 建设管理:规定项目立项、设计、招标、施工、验收等程序,保证工程质量。

3. 养护管理:制定养护计划,规范养护作业,保障公路设施完好。

4. 运营管理:规定公路的使用规则,处理交通违法,维护交通秩序。

5. 资金管理:设立专项资金,规范资金使用,确保资金安全有效。

6. 监督检查:定期进行公路状况评估,对管理效果进行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7. 社会参与:鼓励村民参与公路管理,建立公众监督机制。

重要性

农村公路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升交通条件:良好的公路制度能改善农村交通环境,促进城乡一体化。

2. 保障农民出行:确保农村公路的安全畅通,保障农民生产生活需要。

3. 促进经济发展:完善的公路网络有利于农村资源开发和农产品流通,推动农村经济繁荣。

4.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通过制度化管理,提高农村公路服务质量和效率。

5. 促进社会稳定:合理的公路管理制度有助于解决交通纠纷,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方案

1. 制定科学规划:结合农村实际情况,编制符合地方特色的农村公路发展规划。

2. 强化质量控制:严格工程监理,确保建设质量,防止豆腐渣工程。

3. 实施分类养护:根据公路等级和使用情况,制定差异化养护策略。

4. 完善法规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公路法律法规,明确各方权责。

5. 加强资金监管:设立专门账户,公开透明使用资金,接受社会监督。

6. 深化社会共治:引导农民参与公路管理,设立举报奖励机制,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7. 定期评估改进:建立动态评估机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管理措施,持续提升管理水平。

通过上述方案的实施,农村公路管理制度将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加便捷、安全的出行环境。

农村公路管理制度范文

第1篇 z公路管理局技术科副科长(农村公路督察组副组长)岗位职责

公路管理局技术科副科长(农村公路督察组副组长)岗位职责

一、认证贯彻执行国家、省、厅有关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及管理办法。

二、在厅农村办及管理局的领导下负责督查组日常工作的管理和对农村公路督查工作的开展。

三、负责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质量、进度、资金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督查。

四、负责与地方交通主管部门的协调沟通工作,并向市县(区)政府及时汇报农村公路建设情况。

五、检查审核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进度月报表和资金申请报表并签字。

六、负责向厅农村办报告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和巡回督查工作情况。

七、加强对督查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督查水平和工作能力。加强廉政教育,落实督查纪律。

第2篇 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省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以下简称安保工程)管理,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公路法》、《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等规定,结合我省农村公路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实行“省上指导,市州监管,县区实施”的原则。

省公路管理局负责全省农村公路安保工程的行业指导工作。

市(州)交通运输局负责辖区内农村公路安保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人民政府是本地区农村公路安保工程的责任主体,县(市、区)交通局负责辖区内农村公路安保工程的具体实施工作。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省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安保工程。

第四条 安保工程应遵循“因地制宜、主动诱导、警示与被动防护相结合,以主动诱导、警示为主,避免盲目或过度防护”的原则,达到“消除隐患,珍视生命”的目的。新建或改建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安保工程应与新改建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验收。

第二章 项目管理

第五条 县(市、区)交通局每年根据辖区内农村公路行车安全隐患情况,按照“轻重缓急、分步实施”的原则,结合实施道路评定标准中的公路技术指标及其他因素等确定实施路段,编制安保工程初步建议计划并上报市(州)交通运输局,市(州)交通运输局经过现场审查后制定安保工程建议计划及初步实施方案,初步实施方案中对实施路段采取的工程措施要绘制示意图,并于每年8月底前上报省公路管理局,省公路管理局根据交通运输部和全省的总体规划,对各地上报的次年计划进行初审后报省交通运输厅审批,并将安保工程建设目标纳入农村公路工作目标签订目标责任书。

第六条 安保工程严格按照省公路管理局正式下达的年度设计组织实施,古得随意变更调整。

第七条 安保工程建设必须进行方案设计和评审,由市(州)交通运输局进行批复,并报省公路管理局备案。

第八条 县级人民政府是安保工程的建设单位,具(市、区)交通局为具体实施单位。建设单位应按照国家和省交通运输厅有关规定,以竞争或委托筮方式纽壑安健王堡的实施,并实行合同管理。

第九条 安保工程完工后应组织验收,验收分为交工验收和竣工验收两个阶段。交工验收由县(市、区)政府及交通局负责组织,竣工验收由市(州)交通运输局负责组织。安保工程验收工作按照交通运输部《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甘肃省农村公路建设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等执行,同时将竣工验收鉴定书向省公路管理局报备。安保工程质量缺陷责任期为一年。

第三章 技术管理

第十条 安保工程应坚持“经济上可能、技术上可行、方案上有效,,的原则确定设计方案;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

第十一条 安保工程实施路段主要是急弯路段、陡坡路段、连续下坡路段、视距不良路段、路侧险要路段和事故多发路段。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公路技术指标、行车速度、交通量、交通工程设施的现状、沿线交通事故、路侧条件、气象条件以及后续养护、维修需求等,确定安保工程具体实施路段和采取的工程技术措施。

安保工程设计应严格执行《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卜2 0 0 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d81-2006)、交通部《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5768-1999)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1-2003)等。

第十二条 对安保工程实施路段应根据周边环境和不同交通事故形态进行综合治理,主要工程措施有:钢筋混凝土防撞墙(连续式钢筋混凝土护栏)、钢筋混凝土护栏、波形梁钢护栏、示警桩或示警防护墩、交通凸面镜、标志、标线、减速设施、挡墙等。

第四章 质量管理

第十三条 安保工程推行“业主负责、社会监督、行业监管、企业自检”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单位对安保工程质量负总责,施工单位对安保工程质量负直接责任,市(州)交通运输局履行监管职责,安保工程质量接受社会监督;安保工程合格率要达到100%。

第十四条 安保工程实行社会监理和内部监理相结合。实行内部监理的,各县(市、区)交通局应组建内部监理组,负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 现场质量的控制:

(一)确保人员、设备全部到位;

(二)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

(三)严格检查施工单位的各种材料试验、配合比试验和现场抽样试验,监理工程师的各项平行试验;

(四)严格按工序、工艺施工,做到对工程的每道工序和工艺器严格把关,严格控制重点工序。

第十六条 安保工程质量要达到以下技术指标、规范和标准要求:

示警桩:地面以下基础深40cm,高出地面80cm,高出地面部分涂以间距为20cm顶端为红色的红白相间油漆,断面15cm×15cm,桩间距2-4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5。

示警防护墩:地面以下扩大基础深40cm,高出地面50cm,高出地面部分涂以间距为25cm倾角4 5度黑黄相间油漆,断面40cm×200cm,墩间距2m,采用2 0号片石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防撞墙和钢筋混凝土护栏:基础设计应根据地形、地质、公路路肩情况选择嵌锁式、扩大式、桩基和钢筋桩方式,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50kn/m2,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c25。

防撞墙尺寸为顶宽20cm,底宽43cm,高出地面81cm。在防撞墙立面墙体涂以间距为20cm顶端为黄色的黄黑相间油漆,并向内延伸15cm;侧面为水泥本色。护栏的级别、各级别规格、适用条件参见交通运输部《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

波形梁钢护栏:波形梁护栏的最小设置长度当车速v≤60km/h时,最小长度2 8米;当车速60

标志、标线:参见《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5768-1999)和《路面标线涂料》( jt/t280-2004)。

第五章 资金管理

第十七条 安保工程资金管理严格执行《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办法》等规定,专款专用、单独核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安保工程建设资金应接受审计、财政、纪检等部门的检查。工程竣工后,必须由县级及以上审计部门对工程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并经市(州)交通运输局认定。审计报告必须装订在竣工文件中。

第六章 施工安全

第十八条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十九条 严格执行交通运输部《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2004)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等,现场相关人员必须着安全标志服(帽)及配备必要的安全保护设施,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必要时安排专人指挥交通,保证施工路段行车安全。

第七章 效果评价

第二十条 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实施后应跟踪调查,量化评价。安保工程效果评价指标为设施损坏次数、交通事故次数、交通事故伤亡人数、重特大事故次数、设施损失情况。县(市、区)交通局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配合协作,掌握安保工程实施前后交通事故数据变化情况,对工程实施效果做出客观评价,为进一步做好工作积累经验。效果评价应在工程实施完成后逐年进行,持续三年以上。

第八章 养护管理

第二十一条 农村公路管养单位应当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养护管理,及时对损坏、丢失的安保设施进行维修、补设,使安保工程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

第二十二条 安保工程应确保交通标志鲜明、设置齐全,防护工程无填土沉陷、水穿洞和基础掏空现象,无圬工体断裂、沉陷、倾斜、松动或较大面积勾缝脱落现象,每年至少应刷新一次。

第九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农村公路管理制度(2篇)

农村公路管理制度是一项针对农村公路规划、建设、养护、管理等环节的综合性制度,旨在保障农村公路的安全、畅通和可持续发展。包括哪些方面1.规划管理:明确农村公路的发展方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农村公路信息

  • 农村公路管理制度(2篇)
  • 农村公路管理制度(2篇)33人关注

    农村公路管理制度是一项针对农村公路规划、建设、养护、管理等环节的综合性制度,旨在保障农村公路的安全、畅通和可持续发展。包括哪些方面1.规划管理:明确农村公路 ...[更多]

相关专题

管理制度范文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