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管理制度 > 管理制度范文

煤矿掘进管理制度(4篇)

更新时间:2024-05-09 查看人数:68

煤矿掘进管理制度

煤矿掘进管理制度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提高掘进效率和维护矿工生命安全的重要制度体系。它涵盖了掘进作业的各个环节,包括但不限于:

1. 掘进计划与设计管理

2. 安全生产责任制

3. 设备维护与检修规程

4. 工程质量控制

5. 应急预案与事故处理

6. 培训与教育

7. 监督检查与考核

包括哪些方面

1. 掘进计划与设计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掘进方案,明确工程目标、进度和资源分配,确保符合矿山总体规划。

2. 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职责,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

3. 设备维护与检修规程:规定设备的日常保养、定期检修及故障处理流程,保证设备良好运行状态。

4. 工程质量控制:设立质量标准,对掘进巷道的尺寸、支护、通风、排水等进行严格检查,防止安全隐患。

5. 应急预案与事故处理:建立应对突发情况的预案,包括火灾、透水、塌方等,确保快速有效应对。

6. 培训与教育: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操作技能和应急预案的培训,提升员工素质。

7. 监督检查与考核: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和外部评估,对掘进作业进行监督,对成绩突出和存在问题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奖惩。

重要性

煤矿掘进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关乎企业的经济效益,更直接影响到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山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的管理制度,可以减少事故风险,提高掘进效率,保障矿山的正常生产秩序,同时也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方案

1. 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细化每个工作步骤,确保每个员工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和操作方法。

2. 强化安全意识:通过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演练,增强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实施动态管理:根据掘进进度和现场情况,及时调整计划,优化资源配置。

4. 建立反馈机制: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对有效建议给予奖励,持续改进管理制度。

5. 加强设备管理:实行设备信息化管理,定期检查设备状态,预防设备故障。

6. 严格考核制度:将安全生产、掘进效率等指标纳入绩效考核,激励员工遵守规章制度。

煤矿掘进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煤矿企业实现安全生产、提升掘进效率和维护矿工权益的关键。只有通过全面、细致的管理,才能确保掘进工作的顺利进行,为矿山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煤矿掘进管理制度范文

第1篇 煤矿掘进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奖罚细则

煤矿掘进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奖罚实施细则

1、凡作业规程规定必须使用点柱作迎头临时支护的掘进工作面未按规定设临时支付的,每次罚款200-500元。

2、井巷开挖基础、扩帮、挑顶过程中,未按规定采取临时支护措施的,每次罚款100-500元。

3、巷道开门及巷道贯透未按措施要求加强支护的,每次罚施工单位200-1000元,罚负责人50元、技术员30元、当班指挥施工的班长罚50元、当班参加作业的工人每人罚款20元。

4、架棚巷道不按规定支设撑木或拉杆、空帮空顶,对当班班长罚款50元,工人每人罚款20元,因材料不到位造成上述情况的,罚负责人50元、技术员30元。

5、锚喷巷道不按规定正确布置锚杆的密度、角度、深度锚喷、喷浆厚度不够,顶板破碎带未铺网护顶者,对施工单位处以30元/m罚款,每差一根锚杆罚款20元,连接不好的网每块20元(以规程、措施规定为准)。凡将锚杆锯短或砸扁使用的,一经发现,罚款500元/根,情节严重者给予开除工作籍。

6、溜子机头机尾必须打上稳固可靠的压柱,否则缺一处罚溜子司机及当班班长各50元。

7、使用扒装机作业的掘进工作面,有下列情况时处以罚款:

(1)扒装机无专用操作手把而用其它材料代替时,罚司机和当班班长各30元/次,罚负责人50元/天,直至停止使用。

(2)扒装机钢丝绳打结而继续使用时,按每个结20元累加处罚责任者。

(3)扒装机距迎头的距离超过规程规定的,对当班班长、跟班队长各罚款30元,对该区负责人罚款50元/天。

(4)扒装机运行过程中,扒斗行走区间有人逗留或工作时,罚当班班长100元。并对耙装机司机及逗留人员分别罚款150元。

(5)耙装机导向轮拴在帮顶支护锚杆上使用的,对责任者罚款100元/次。

8、锚杆眼和爆破眼打干眼的,每次罚责任人200元。

9、 掘进工作面炮后不洒水降尘就出货的,对当班班长罚款50元/次,对参加作业人员每人罚款30元/次,瓦检员监督停止施工。

第2篇 煤矿掘进工区安全生产变化管理响应机制规程

为加强矿井安全生产变化的管理,掌握现场变化情况,实现主动超前预测变化、科学减少变化、有效控制变化,真正把变化落实在基层、落实在现场,着重从人员、时段、“三工”、环境变化四个方面抓好管控,提高安全管理力度、精度,构建透明、简明、高效的安全生产体系,实现变化条件下的安全生产,特制定本规定。

一、 人员变化

(一) 新工人入矿

由培训中心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相应安全资格,方可持证上岗。

由单位组织学习相关规程措施,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施工作业。

签订师徒协议,在师傅带领和指导下进行作业,并做到同上同下。

(二) 借调人员

本专业内借调人员,由借用单位组织学习规程、措施,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跨专业借调人员,必须由培训中心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三) 离岗返岗人员

离岗返岗人员是指“六假”、外出培训、旅游等离岗一周及以上人员。

离岗返岗人员上岗前,单位必须重新传达学习措施,并由本人签字确认。

单位值班领导或负责分工的班组长必须向其交待本班组施工现场安全重点和注意事项。

(四) 人员变化管理由单位行政主管负责。

二、 时段变化

(一) 季节变化

由矿专业分管负责人牵头,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制定针对性措施,并严格执行。

(二) 重要节假日的安全控制

1、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要加强现场安全监督检查,确保安全关键不失控。

2、 各基层单位要有干部在现场带班作业,指挥安全生产,并做好安全关键把关。井下采掘及辅助单位党政主管必须有一个值班、下井。

(三) 生产班关键时段控制

中、夜班及早班下半班、交接班时间,现场跟班干部、班组长、验收员、瓦检员“四员”要加强检查验收,把住安全、质量关。

三、 “三工”变化

(一) 工艺变化

生产现场工艺变化,由分管专业矿长牵头,组织安全生产部门及技术科召开现场会,并形成纪要。技术科根据现场会纪要,编制针对性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职工进行学习和考试。

(二) 工序变化生产现场工序变化,由单位行政主管亲自安排,做好工序调整工作。

(三) 工具变化现场使用的工具变化,必须由供应部门向使用单位提供质量合格的生产工具,及时调换质量不合格的工具;工具使用人员必须按使用说明正确使用,有权拒绝使用质量不合格工具。

(四) “三工”变化由矿专业分管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单位行政主管或现场负责人,根据职责权限负责。

四、 环境变化

(一) 施工地点变化

由矿长牵头召开现场全,安全生产部门及施工队长、技术科参加活动,并形成会议纪要。技术科根据会议纪要,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队进入施工地点施工前,必须经过安全生产部门联合验收合格。

技术科负责组织职工进行新的规程、措施学习和考试,并传达相关措施。

施工前,各工种岗位必须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汇报。正常生产的第一个班次,必须由队长带班作业。

(二) 地质条件变化

掘进工作面出现地质变化时,现场跟班干部向矿高度室和单位值班领导汇报,

组织技术人员召开现场会,研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形成纪要。

技术科根据现场会纪要,编制针对性安全技术措施。

技术科负责组织参加施工人员学习措施,并进行签名确认。

安检站加强现场安全监管,并监督安全技术措施在现场落实兑现,确保地质变化条件下的安全生产。

第3篇 煤矿掘进工作面 文明生产管理标准

第一条 为了规范掘进施工现场管理,提升区队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提升施工现场安全状态,减少重复投入,特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 巷道中设固定料场,原则上设在车场内或巷道较宽地段,有专兼职人员管理,负责材料、工具的看管、发放、回收及料场文明卫生管理。

第三条 料场管理标准:

(一)动态保持无积尘、积水、淤泥、杂物,干净整洁。

(二)牌板齐全、干净,吊挂整齐。

(三)管线平直、干净。

(四)水沟保持无淤泥、杂物。

(五)支护材料、机电类材料及设备工具分区集中码放。

(六)各类材料顺巷帮码放,不易码放的小料、小件装箱集中码放。

(七)各类物料码放高度不超过1.3m,电缆侧距电缆钩下沿不小于0.1m,料垛稳定牢固。

(八)长材一律顺帮码放,外端齐。

(九)易受潮材料在底部垫一层道木,高度为0.15~0.2m,道木整齐划一。

(十)所有材料存放保持外沿齐、平直成线。距道不少于0.5m,无道时保持人行道不少于0.8m宽。

(十一)料场设置衣服架,衣服架挂钩20个。

第四条 料场材料存放标准:

(一)支护材料:

1.锚杆:不同类锚杆分类码放,两端一反一正靠紧,用方木条(宽0.06m、厚0.05m)整齐垫起分层码放。

2.铁托盘:不同类的铁托盘分开垛放整齐,呈规则长方体。

3.锚固剂:整箱交错码放,呈规则长方体。

4.w(m)钢带:成捆钢带顺帮垛放整齐,散开钢带顺帮用方木条垫开分层叠放整齐,两端齐。

5.网片:大眼网、钢筋网、双抗网平坦叠放,钢卷网用方木条垫起分层码放整齐。

6.锚索:加工挂钩沿巷帮挂放(斜巷时固定牢固),可以集中挂在非料场位置。

7.炮泥:用铁板加工的专用护栏(高0.8 m,长2m)存放,用后恢复上表面平整。

8.水泥:用一层道木(道木间距0.8m)和0.05m木板垫起,垫底高度0.15-0.2m,码放整齐后用双抗网或风筒布盖好,垫底道木、木板整齐划一。

9.圆木(半圆木):用方木条分层隔开码放,一端齐。

10.钢棚:梁、腿分开、分规格、分层码放,方向一致,层间用方木条隔开,两端齐。

(二)机电类材料、配件:

1.铁质管路:风、水等管路分层码放,端头整齐,用8#铁丝固定。

2.电缆:盘成圆形平放整齐。

3.备用设备及大件:分类集中顺帮统一平放,轴朝内,接线盒朝上,下垫道木(0.15-0.2 m高)。

4.电缆钩:分类、分规格交叉垛放整齐,呈长方体。

5.油桶:集中竖直存放,排列整齐,用双抗网做套、编号、喷字套好,上架管理,架高0.1m,每种油配置专用油抽,油抽分类采用挂钩挂放(高度1.5m)并编号注明,油抽挂放的下部放置统一规格的接油小桶,有标识侧朝向外侧,方向一致,对齐。

6.溜槽:顺帮平放垛齐,方向一致。

7.刮板:码放标准同电缆钩。

8.链条:顺帮拉直码放整齐(长度不超过3m)。

9.马蹄环:靠帮垛放整齐,呈长方体。

10.h架:顺帮对齐立放、横平竖直并固定。

(三)小件及工具类:

料场配备专用工具箱、工具架,工具箱、工具架统一刷绿漆,所有小件(分链器、分链架、涨销、黄油、油枪等)、配件装箱管理,电器类、机械类分类分层码放;铁锨、洋镐等工具上架管理,头朝上,不得落地。修理台放置整齐,干净卫生。

(四)工具箱、工具架等:

料场配备的专用工具箱、工具架、钳工维修案、衣服架等,要求排列整齐,干净卫生,靠帮放置。摆放由里向外顺序为钳工维修案、钳工工具箱、电工工具箱、生产班组工具箱、配件货架、衣服架、工具架。制做新工具箱等要按照以下要求制做:

1.工具箱制作:轮廓用厚0.05m的30#角铁,周围用3m厚冷板焊制。各工具箱上字体工整统一,白漆喷涂,字号高度为0.04m。

2.生产班工具箱:规格长×宽×高=2.4×0.6×0.6m,正面设置三个门供三个生产班放置日常工具、小型材料、配件等,侧面设置三个门用于放置钻杆,正面门用白漆喷出“××生产班工具箱”字样。

3.验收员工具箱:规格长×宽×高=2×0.6×0.6m,正面设置一个门,正面门用白漆喷“验收员工具箱”字样。

4.电工工具箱:规格长×宽×高=2.4×0.6×0.6m,正面设置一个门,正面门用白漆喷出“电工工具箱”字样,供电工放置日常工具、小型材料、配件等。

5.钳工工具箱:工具箱长×宽×高=2.4×0.6×0.6m,正面设置一个门,正面门用白漆喷出“钳工工具箱”字样,供钳工放置日常工具、小型材料、配件等。

6.钳工维修案:长×宽×高=1.5×0.85×0.8m,用5mm厚钢板焊制,安装专用台钳,供钳工维修设备。

第五条 迎头管理标准:

(一)迎头工具、钻具类:分类集中存放在迎头退后10~20 m范围内,使用专用工具架挂帮管理,工具头朝上分类存放,锚杆机立放靠帮用挂钩固定,风动扳手、煤电钻、前探梁及环在非人行侧靠帮集中用挂钩吊挂整齐。

(二)临时管线:迎头30m范围内为临时管线,迎头10m范围内使用时可以拖地(交班时靠帮盘放或吊挂整齐),10m以外管线靠帮吊挂平直。

(三)迎头材料:存放在迎头退后10~30m范围内,分类靠帮码放在非人行侧,每班出班时将多余材料运回料场码放好;树脂药卷使用铁质工具箱存放(规格为:长0.6m,宽0.3m,高0.25m)。

(四)溜子挡煤板距迎头不大于30m。

(五)浮渣:溜子巷无挡煤板段浮渣不高于溜子上沿,且平整,其它位置不准有浮渣。

第六条 后巷管理标准

(一)巷道底板:

巷道底板平整,无浮渣杂物。铺皮带段,底板距底托辊不小于0.1m,溜子巷有挡煤板段底板与溜子下沿平。

(二)水沟:

永久水沟距迎头不超过40m,使用铁质流水槽时,水槽上沿与巷道底板平,两侧用煤偎实;拉线施工水沟,平直(误差5mm)。砌制水沟底挖到岩石或铺底硬化。

(三)防尘水幕、转载点喷雾:

水幕安设距顶板不大于0.05m,喷嘴迎风,方向下迎30°,雾化效果好,封闭全断面,水幕处煤流上方设置专用隔水棚,整齐固定牢固。转载点喷雾吊挂在转载煤流正上方0.5m处。无论防尘水幕和转载点喷雾,均用12#铁丝双股固定或吊挂,接头开关均固定在行人侧距底板1.2~1.4m处(或固定在皮带架上,距底板0.8m),软管吊挂贴顶靠帮、横平竖直;多余管线盘齐吊挂。

(四)淋、渗水管理:

淋水处设防水棚将水导入水沟,防水棚采用大眼网+双抗网绑好吊挂,距顶板0.15~0.2m,大面积搭设防水棚时留顶板观察孔。底板渗水处砌制横向水沟(宽0.2m,高0.15m)导水。

(五)牌板管理:

1.巷道开口处悬挂巷道名称牌。

2.巷道每隔50m悬挂巷道里程牌、避水、避火标志牌,里程牌悬挂于巷道的中心,避水、火标志牌钉在巷帮距底板1m处,两类牌板置于同一铅垂面位置。

3.顶板监测牌板钉挂于行人侧最上部木托盘上(电缆以上),顶板监测牌板与观测点在同一铅垂面位置。

4.三图一表(尺寸:高0.8m宽0.6m)悬挂于车场风筒对侧(与电缆同侧时电缆上方)。

5.各类牌板吊挂要固定两处,保证整齐牢固,动态保持干净卫生。

(六)钻场沉淀池:

1.沉淀池规格:长5m、宽0.6 m、深0.8m,用砖、水泥砌制。

2.距钻场出水侧30m范围内底板平缓处施工一组沉淀池(探防队清淤)。

3.水仓进水侧5~10m处施工一组沉淀池(掘进队清淤)。

4.沉淀池及时清理,所清淤泥要及时清除,不能及时清除时堆放成整齐锥体,不影响行人。

(七)垃圾管理:

巷道内每50m设置一个垃圾袋,用宽0.02 m扁铁加工同规格圆形袋口,挂在行人侧,垃圾袋底部距底板0.2—0.5m,呈水平,距电缆大于0.03m间隙。用编织袋做垃圾袋,编织袋口平展套挂在扁铁袋口上。

铁质杂物不准进垃圾袋,单独存放回收。

(八)隔爆水棚:

吊挂平直整齐,干净整洁并编号管理,管理牌板固定在隔爆水棚第一棚正中心位置。

(九)消防箱:

消防箱靠帮放平,消防锨、桶吊挂整齐、洁净,消防牌板固定在消防架上,平直、整洁,消防砂干燥,上面平整,消防袋不少于6个,整齐摆放。

(十)皮带机头底板硬化:

皮带机头行人侧底板用砼硬化,硬化段设置水沟(0.2×0.15m)并与巷帮水沟连通。

(十一)巷道帮顶不准有多余铁丝头、联网绳等杂物(导向点线除外)。

第七条 掘进机文明卫生标准:

(一)掘进机上动态保持干净整洁,无物料、工具等杂物,交班时,将机体、二运皮带架清扫干净。

(二)掘进机电缆采用滑道装置,多余电缆盘放电缆框内,电缆框固定在跟皮带机尾架上。

(三)交班时后退5~10m,靠人行对侧放置,人行侧宽度不小于0.7m,截割头落地。

第4篇 煤矿掘进管理制度

1、中线跑线超过50毫米,罚款10元;超100毫米必须反工,罚款50元;

2、巷道净高误差大于-30~100毫米,每棚罚10元;

3、巷道净宽误差大于-30~100毫米,每棚罚10元;

4、棚距超过规定±100毫米,每棚罚款50元;

5、倾斜巷道应山角不超过设计+1°,不得退山;水平巷道前倾后仰不大于+1°;否则,每棚罚款10元;

6、支架歪旋不得大于100毫米,否则,每棚罚10元;

7、矿工钢每棚撑木不得小于4根,否则每少一根罚款10元,

8、支架必须按作业规程规定穿木鞋,否则,每缺一块罚款10元;

9、椽子按作业规程要求,如一根不合格或少一根罚款5元;

10、邦顶必须打紧背实,如果发现一处烂邦、烂顶罚款10元;双抗网搭接100毫米,每200毫米连接一次,搭接不符合要求或不按规定连接,每处罚款5元;

11、空顶不得大于0.3米,否则每棚罚款10元;

12、换下损坏的u型钢、工字钢必须及时升井。工作面如果超过10根坏u型钢、工字钢,罚款50元;

13、掘进工作面必须使用前探梁、防倒器,不使用前探梁、防倒器罚款100元,防倒器数量不够,每缺一个罚款10元;

14、掘进工作面物料分类摆放整齐,否则,罚款50元。

煤矿掘进管理制度(4篇)

煤矿掘进管理制度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提高掘进效率和维护矿工生命安全的重要制度体系。它涵盖了掘进作业的各个环节,包括但不限于:1.掘进计划与设计管理2.安全生产责任制3.设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煤矿掘进信息

  • 煤矿掘进管理制度(4篇)
  • 煤矿掘进管理制度(4篇)68人关注

    煤矿掘进管理制度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提高掘进效率和维护矿工生命安全的重要制度体系。它涵盖了掘进作业的各个环节,包括但不限于:1.掘进计划与设计管理2.安全生产 ...[更多]

相关专题

管理制度范文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