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

土地资源调查报告(4篇)

发布时间:2022-03-08 17:02:10 查看人数:19

土地资源调查报告

第1篇 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 土地资源管理问题调查分析报告范文

国土资源管理形势分析是国家经济形势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和调控的重要依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土地资源管理问题调查分析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__区土地储备交易中心

按照区委统一部署,就“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于 2023年4月10日至4月20日,以明确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结合实际,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分析解决问题为目的,对省国土资源厅、市国土资源局、 __土地储备交易中心、__土地局、__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局进行了走访、学习,就我区土地资源管理问题进行了调研。

我发现,我们__区由于近年来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随着我区工业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开发区内大范围进行村屯改造,对镉污染农用地通过地类变更进行工业化改造,使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供给诉求矛盾日益凸显。

以科学发展观武装思想,大力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势在必行。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母。加强和改进国土资源管理,既是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当务之急,也是巩固改革发展成果、促进我区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针对土地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抓好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以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新成果,谋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推动我区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

针对我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以及资源供需突出矛盾,我区积极应对宏观调控新政,紧紧围绕“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这一中心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十_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一方面,在创新管理方式的基础上,逐步引导资源利用方式朝着规划、招商、土地利用统一合理化转变;另一方面,在挖潜资源存量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实现由资源供给服从需求向资源供给引导需求的转变。

在调研中,我发现我区通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已经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作为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紧要任务来抓,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创新了一些新举措,在建立“规范有序、保障有力、调控有效”新机制上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认识统一,各项制度基本落实

居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严格土地管理的重要环节,更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紧迫任务。我区对各村屯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水平、定位和矛盾等都进行了比较充分认真的分析,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通过我区统一部署,对我区土地利用总体进行了认真分析,在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大力倡导节约集约利用上已经形成共识,普遍认识到如果继续按照陈旧的发展观念和模式来搞建设,土地后备资源将根本无法保障__区整体规划经济指标的实现。因此,全区统一认真贯彻执行宏观调控政策,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强化土地利用规划、计划管理,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一是在用地审批中严格土地规划、计划审查,充分发挥规划、计划对建设用地的引导和调控作用。从供给数量、结构、供地方式、供给主体、供给时机等方面严格把握,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二是妥善处理保障与调控的关系,在我区整体规划内优先保障市、区重点建设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和城乡公共事业用地;三是通过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制度,严把规划、计划的落实关。主动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在建设项目预审时,从规划用途、用地规模、供地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严格把关。土地的规划、计划管理在经济运行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引导和推动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促进了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2、严格土地供应政策,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该高于其他规划。现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以耕地保护为价值取向,我区应该严守耕地宏线,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体现两个目的:一是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二是必须对规划建设用地作出严格的控制。结合我区经济发展实际,普遍落实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控制标准,依据省国土资源厅、市国土资源局规定,结合实际制定了工业项目进入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控制标准和农村居民点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村屯改造)。符合我区实际的控制标准的实施,对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提高了土地利用强度。

3、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全面落实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公开出让制度,以市场运作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合理利用,通过发挥土地价格杠杆作用,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建立了“多渠道进水,一个水池蓄水,一个龙头出水”的土地收储供应机制。进一步强化了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和调控。通过实施土地储备制度,将盘活国有企业资产与推动旧城改造和加快城市化进程三方面实施对接,达到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4、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全面实行建设用地全程跟踪管理,进一步落实用地审批、开工检查、竣工验收的全程管理,对建设用地实行全程监控,实行定期巡查及竣工验收制度,确保项目用地及时利用,防止土地闲置现象的发生。

二、大胆实践,积极探索新途径

我区率先开始尝试地类变更,将镉污染严重的农用地变更为工业工地,将村屯整体搬迁,既保障了百姓的健康,又将被污染土地从新合理利用。

三、创新实践,加快构建新机制

要做到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不仅要统一思想认识,明确方法途径,而且还要有配套的政策支持,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从而以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科学发展。我区创新实践了一些符合本区实际的政策和措施,比如:全面发展我区装备制造业、建冶金园工业园…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1、土地闲置现象依然存在,由于__区进行实施的是村屯整体改造,一个村的土地全部征收,而项目建设用地约占总面积的80%左右,这样造成了部分土地的闲置。

2、在土地规划方面,宏观调控和微观制约还没有限的统一起来。

五、节约集约用地的应对措施

1、对现已征收的村集体土地进行一次更全面、细致的普查,对闲置土地的地理位置、面积、周围环境做到心中有数,有图、有表并与现状土地相配套,以便在招商引资中进行市场化运作。

2、对闲置土地充分开发利用,根据农村城市化进程和装备制造业比较集中的特点,可以规划建设一批公益性、娱乐性、休闲性的设施和场所。

通过此次对科学发展观的调研,使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明确了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及时性与必要性,学会要有意识的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不断将其与专业能力相结合,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分析。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 土地资源管理问题调查分析报告范文,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

第2篇 土地资源管理问题调查分析报告

__区土地储备交易中心

我发现,我们__区由于近年来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随着我区工业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开发区内大范围进行村屯改造,对镉污染农用地通过地类变更进行工业化改造,使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供给诉求矛盾日益凸显。

以科学发展观武装思想,大力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势在必行。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母。加强和改进国土资源管理,既是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当务之急,也是巩固改革发展成果、促进我区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针对土地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抓好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以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新成果,谋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推动我区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

针对我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以及资源供需突出矛盾,我区积极应对宏观调控新政,紧紧围绕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这一中心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一方面,在创新管理方式的基础上,逐步引导资源利用方式朝着规划、招商、土地利用统一合理化转变;另一方面,在挖潜资源存量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实现由资源供给服从需求向资源供给引导需求的转变。

在调研中,我发现我区通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已经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作为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紧要任务来抓,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创新了一些新举措,在建立规范有序、保障有力、调控有效新机制上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认识统一,各项制度基本落实

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严格土地管理的重要环节,更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紧迫任务。我区对各村屯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水平、定位和矛盾等都进行了比较充分认真的分析,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通过我区统一部署,对我区土地利用总体进行了认真分析,在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大力倡导节约集约利用上已经形成共识,普遍认识到如果继续按照陈旧的发展观念和模式来搞建设,土地后备资源将根本无法保障__区整体规划经济指标的实现。因此,全区统一认真贯彻执行宏观调控政策,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强化土地利用规划、计划管理,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一是在用地审批中严格土地规划、计划审查,充分发挥规划、计划对建设用地的引导和调控作用。从供给数量、结构、供地方式、供给主体、供给时机等方面严格把握,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二是妥善处理保障与调控的关系,在我区整体规划内优先保障市、区重点建设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和城乡公共事业用地;三是通过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制度,严把规划、计划的落实关。主动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在建设项目预审时,从规划用途、用地规模、供地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严格把关。土地的规划、计划管理在经济运行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引导和推动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促进了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2、严格土地供应政策,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该高于其他规划。现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以耕地保护为价值取向,我区应该严守耕地宏线,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体现两个目的:一是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二是必须对规划建设用地作出严格的控制。结合我区经济发展实际,普遍落实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控制标准,依据省国土资源厅、市国土资源局规定,结合实际制定了工业项目进入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控制标准和农村居民点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村屯改造)。符合我区实际的控制标准的实施,对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提高了土地利用强度。

3、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全面落实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公开出让制度,以市场运作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合理利用,通过发挥土地价格杠杆作用,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建立了多渠道进水,一个水池蓄水,一个龙头出水的土地收储供应机制。进一步强化了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和调控。通过实施土地储备制度,将盘活国有企业资产与推动旧城改造和加快城市化进程三方面实施对接,达到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4、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全面实行建设用地全程跟踪管理,进一步落实用地审批、开工检查、竣工验收的全程管理,对建设用地实行全程监控,实行定期巡查及竣工验收制度,确保项目用地及时利用,防止土地闲置现象的发生。

二、大胆实践,积极探索新途径

我区率先开始尝试地类变更,将镉污染严重的农用地变更为工业工地,将村屯整体搬迁,既保障了百姓的健康,又将被污染土地从新合理利用。

三、创新实践,加快构建新机制

要做到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不仅要统一思想认识,明确方法途径,而且还要有配套的政策支持,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从而以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科学发展。我区创新实践了一些符合本区实际的政策和措施,比如:全面发展我区装备制造业、建冶金园工业园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1、土地闲置现象依然存在,由于__区进行实施的是村屯整体改造,一个村的土地全部征收,而项目建设用地约占总面积的80%左右,这样造成了部分土地的闲置。

2、在土地规划方面,宏观调控和微观制约还没有限的统一起来。

五、节约集约用地的应对措施

1、对现已征收的村集体土地进行一次更全面、细致的普查,对闲置土地的地理位置、面积、周围环境做到心中有数,有图、有表并与现状土地相配套,以便在招商引资中进行市场化运作。

2、对闲置土地充分开发利用,根据农村城市化进程和装备制造业比较集中的特点,可以规划建设一批公益性、娱乐性、休闲性的设施和场所。

通过此次对科学发展观的调研,使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明确了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及时性与必要性,学会要有意识的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不断将其与专业能力相结合,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分析。

第3篇 践行科学发展观:土地资源管理问题调查分析报告

__区土地储备交易中心

按照区委统一部署,就“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于 2023年4月10日至4月20日,以明确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结合实际,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分析解决问题为目的,对省国土资源厅、市国土资源局、 __土地储备交易中心、__土地局、__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局进行了走访、学习,就我区土地资源管理问题进行了调研。

我发现,我们__区由于近年来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随着我区工业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开发区内大范围进行村屯改造,对镉污染农用地通过地类变更进行工业化改造,使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供给诉求矛盾日益凸显。

以科学发展观武装思想,大力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势在必行。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母。加强和改进国土资源管理,既是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当务之急,也是巩固改革发展成果、促进我区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针对土地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抓好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以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新成果,谋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推动我区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

针对我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以及资源供需突出矛盾,我区积极应对宏观调控新政,紧紧围绕“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这一中心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一方面,在创新管理方式的基础上,逐步引导资源利用方式朝着规划、招商、土地利用统一合理化转变;另一方面,在挖潜资源存量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实现由资源供给服从需求向资源供给引导需求的转变。

在调研中,我发现我区通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已经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作为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紧要任务来抓,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创新了一些新举措,在建立“规范有序、保障有力、调控有效”新机制上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认识统一,各项制度基本落实

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严格土地管理的重要环节,更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紧迫任务。我区对各村屯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水平、定位和矛盾等都进行了比较充分认真的分析,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通过我区统一部署,对我区土地利用总体进行了认真分析,在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大力倡导节约集约利用上已经形成共识,普遍认识到如果继续按照陈旧的发展观念和模式来搞建设,土地后备资源将根本无法保障__区整体规划经济指标的实现。因此,全区统一认真贯彻执行宏观调控政策,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强化土地利用规划、计划管理,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一是在用地审批中严格土地规划、计划审查,充分发挥规划、计划对建设用地的引导和调控作用。从供给数量、结构、供地方式、供给主体、供给时机等方面严格把握,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二是妥善处理保障与调控的关系,在我区整体规划内优先保障市、区重点建设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和城乡公共事业用地;三是通过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制度,严把规划、计划的落实关。主动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在建设项目预审时,从规划用途、用地规模、供地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严格把关。土地的规划、计划管理在经济运行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引导和推动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促进了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2、严格土地供应政策,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该高于其他规划。现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以耕地保护为价值取向,我区应该严守耕地宏线,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体现两个目的:一是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二是必须对规划建设用地作出严格的控制。结合我区经济发展实际,普遍落实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控制标准,依据省国土资源厅、市国土资源局规定,结合实际制定了工业项目进入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控制标准和农村居民点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村屯改造)。符合我区实际的控制标准的实施,对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提高了土地利用强度。

3、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全面落实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公开出让制度,以市场运作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合理利用,通过发挥土地价格杠杆作用,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建立了“多渠道进水,一个水池蓄水,一个龙头出水”的土地收储供应机制。进一步强化了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和调控。通过实施土地储备制度,将盘活国有企业资产与推动旧城改造和加快城市化进程三方面实施对接,达到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4、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全面实行建设用地全程跟踪管理,进一步落实用地审批、开工检查、竣工验收的全程管理,对建设用地实行全程监控,实行定期巡查及竣工验收制度,确保项目用地及时利用,防止土地闲置现象的发生。

二、大胆实践,积极探索新途径

我区率先开始尝试地类变更,将镉污染严重的农用地变更为工业工地,将村屯整体搬迁,既保障了百姓的健康,又将被污染土地从新合理利用。

三、创新实践,加快构建新机制

要做到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不仅要统一思想认识,明确方法途径,而且还要有配套的政策支持,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从而以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科学发展。我区创新实践了一些符合本区实际的政策和措施,比如:全面发展我区装备制造业、建冶金园工业园…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1、土地闲置现象依然存在,由于__区进行实施的是村屯整体改造,一个村的土地全部征收,而项目建设用地约占总面积的80%左右,这样造成了部分土地的闲置。

2、在土地规划方面,宏观调控和微观制约还没有限的统一起来。

五、节约集约用地的应对措施

1、对现已征收的村集体土地进行一次更全面、细致的普查,对闲置土地的地理位置、面积、周围环境做到心中有数,有图、有表并与现状土地相配套,以便在招商引资中进行市场化运作。

2、对闲置土地充分开发利用,根据农村城市化进程和装备制造业比较集中的特点,可以规划建设一批公益性、娱乐性、休闲性的设施和场所。

通过此次对科学发展观的调研,使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明确了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及时性与必要性,学会要有意识的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不断将其与专业能力相结合,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分析。

第4篇 土地资源调查与实习报告范文

实习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分数:

许昌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一)引言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在特定时段中、特定区域内的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它是指现期和可以预见的未来条件下,在满足城市发展适度规模,使城市获得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的基础上,以城市合理布局、优化用地结构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通过增加存量土地投入、改善经营管理等途径,不断提高城市土地的使用效率,并取得更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以求在较小面积土地上获取高额收人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许昌市西部为低山丘陵,东部为淮海平原西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缓慢倾斜。位于河南省中部,东经113°03′~114°19′,北纬33°42′~34°24′,面积4978平方公里。许昌市辖魏都区、许昌县、长葛市、鄢陵县、禹州市、襄城县;43个乡,35个镇,20个街道办事处;2194个村民委员会,210个居委会。

(二)许昌市概况

许昌市西部为低山丘陵,东部为淮海平原西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缓慢倾斜。地貌景观可分为平原、山地和岗地三大类,平原占全市面积的72.81%,低山丘陵占全市面积10.43%,岗地占全市面积的16.75%。许昌市气候属北暖温带季风气候区,热量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因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多旱、涝、风、雹等气象灾害。全市四季气候总的特征是: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晴和气爽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雨雪。四季分明,最热月在7月份,平均气温为27.2℃,最冷月在1月,平均气温为0℃~0.5℃。许昌市农业历史悠久,农业生产条件好,开发程度较高,十分利于发展粮棉商品生产。

许昌市已知矿藏主要有煤、铝土、铁、硅石、耐火黏土、石灰岩、大理石和白垩土。境内经普查有维管束植物124科、411属、719种,其中:野生植物448种,栽培植物271种。按自然森林植被破坏后大部分低山丘陵为槽罐丛植初分类,属华北区豫西山地和黄淮平原亚区植物区。

许昌市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城市,是中原城市群中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交通运输中心、装备制造基地。主城区加上外围组图联合构成我国京广发展轴上的重要城市节点,成为我国中部崛起战略据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几年,许昌市经济发展速度很快,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的高度增长,经济总量一年一个新台阶,已突破了700亿大关。在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运行质量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有机的动态复合系统,这个系统基本涵盖了土地集约利用的内容,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土地集约利用的现状、潜力和可持续性,客观地体现了土地集约利用的内在功能。1.层次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查志强认为集约化、高效化和协调化是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三个主要目标,因此从四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表11- 4):①影响和制约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因素,包括城市性质与用地结构协调度,1级、2级地价区中工业、仓储用地比重,城市用地可持续发展年数,人均耕地占有量,环境污染状况和城市绿化状况等。其中城市性质与用地结构协调度可用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和人均单项建设用地进行分析,确定用地结构是否与城市性质协调一致;城市用地可持续发展年数主要反映城市外延扩展的约束程度,涉及行政区划约束和规划范围约束的概念。②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和效率,包括土地投入程度和土地利用程度,土地投入程度包括单位用地固定资产投人、基础设施配套完各程度、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程度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备程度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可以从各项基础设施的状况中间接反映,如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工业废水处理率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程度可以用每万人拥有医生数等指标衡量。土地利用程度包括土地利用率、城市人口密度、土地利用强度等。土地利用率和城市人口密度的逆指标是土地闲置率和城市人均用地;土地利用强度主要通过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反映。③土地利用效率,包括单位面积第二、第三产业gdp,单位面积工业产值、利税、商品交易成交额以及基准地价等。④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发展变化趋势,包括城市人口与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固定资产投资与用地增长弹性系数、第二三产业gdp与用地增长弹性系数等。张富刚等人对中国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变异进行分析时也采用了这种层次型评价指标体系。他将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分解为土地利用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率以及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质量四个方面,具体指标与前面提及的基本相似。

表11一4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2.基于不同研究尺度的评价指标体系:龚义等人以浙江省义乌市为研究区域,构建了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城市土地利用一般包括三个空间层次,即单个地块的土地利用、若干地块所构成的均质区域即所谓潜力区的土地利用以及城市总体的土地利用。因此在不同的地域范围评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时,应针对空间尺度的差异,即城市建成区、潜力区和地块三个不同的空间层次,选择相应的评价方法和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表11- 5和表11- 6是宏观和中观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微观层次以地块为评价对象,评价地块的土地的使用效率和建筑潜力。微观层次的评价主要选择建筑容积潜力、经济潜力和环境潜力三个指标。这类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在于不同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如何有效衔接以及不同层次体系的评价结果如何协调一致。例如,某地块的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较高,但其所在的中观区域土地利用集约程度总体较低,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应如何根据评价结果指导土地集约利用。

表11一5宏观层次总体评价指标体系

表11—6中观层次总体评价指标体系

3.国土资源部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理解为:约束条件下的目标化问题。其中,化目标为土地总的投人产出差距化,而约束条件是土地投入量不能超过相关法规所限制的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宏观和中观尺度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首先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总体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对象为建成区所有土地.考察城市土地在投入强度、使用强度和经济效益等三方面的情况(表11- 7)。其次是功能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居住、商业、工业等不同功能区类型分别设立。其中居住功能区评价指标的选取侧重考虑土地的使用强度和投入状况;商业服务医侧重从使用效益角度选取指标;工业功能区则侧重考虑投入强度和经济效益。这一评价体系不仅反映了集约利用的内涵,还考虑到了评价区域的不同尺度,并且在指导思想上明确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适度规模问题,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面做了有意义的探索。

表11—7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总体评价指标体系

(四)评价方法

1.标准化方法: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称为标准化。

2.权重确定方法(层次分析法):是将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

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该方法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于本世纪70年代初,在为美国国防部研究'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课题时,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

3.综合评价方法:运用多个指标对多个参评单位进行评价的方法,称为多变量综合评价方法,或简称综合评价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多个指标转化为一个能够反映综合情况的指标来进行评价。如不同国家经济实力,不同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小康生活水平达标进程,企业经济效益评价等,都可以应用这种方法。 (五)评价实例分析:

1.评价实例许昌市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

到2023年,许昌市建设用地82322.5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6.53%。建设用地中

城乡建设用地面积73507.66公顷,占建设用地的89.29%;交通水利用地面积5581.92公顷,占建设用地的6.78%;其他建设用地面积3232.27公顷,占建设用地的3.93%。

城乡建设用地中,城市用地面积7787.21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的10.59%;建制镇

用地面积3954.09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的5.38%;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55511.80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的75.52%;其他独立建设用地面积4378.19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的5.96%;采矿用地面积1876.37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2.55%。

交通水利用地中,铁路用地面积731.09公顷,占交通水利用地的13.10%;公路用

地面积3329.16公顷,占交通水利用地的59.64%;管道运输用地面积6.29公顷,占交通水利用地的0.11%;水工建筑用地面积796.99公顷,占交通水利用地的14.28%;水库水面用地面积718.39公顷,占交通水利用地的12.87%。

其他建设用地中,风景名胜设施用地面积为646.45公顷,占其他建设用地面积的

20.00%;特殊用地面积为2585.82公顷,占其他建设用地面积的80%。

2.许昌数据

许昌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现状数据

指标

城镇建设用地综合容积率

人口密度 城镇人均建设用地 农村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

许昌县 鄢陵县 长葛市 禹州市 魏都区 襄城县 0.27 982

0.14 851

0.21 1052

0.19 666

0.29 3697

0.23 818

103.17 150.09 89.88 .79 99.22 126.34 151.83 155.42 189.04 168.31 105.3

174.2

城镇化水平 单位gdp交通用地 单位工业用地工业产值 单位建设用地固定资产投资额 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增加值

工业用地率 绿化覆盖率 土地闲置率 规划实施程度 政策落实程度

20.5 13.7 0.67 15 0.004 35.53.2 13.6 80 81

21.4 6.02 0.9 8 0.003 7.69 34.1 14.5 83 80

30.6 5.2 0.62 16 0.005 28.28 22.6 13.1 81 83

25.1.87 0.45 9 0.003 13.02 20.8 12.9 85 78

95.12 8.85 1.02 23 0.003 33.12.8 15.7 77 79

20.7 18.49 0.62 17 0.002 6.31.7 14.9 81 82

注:数据主要来源于许昌市2023年统计年鉴及实地调查

1) 标准化后值

2) 评价值

分值取值范围为 [0,1] 分值为零,说明土地利用系统处于最不成熟的状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最低;当分值为l时,说明土地利用系统达到理想的成熟状态,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

评价分级3.评价结果分析1)分级分析2)空间分析

土地资源调查报告(4篇)

国土资源管理形势分析是国家经济形势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和调控的重要依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土地资源管理问题调查分析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xx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土地资源信息

  • 土地资源调查报告(4篇)
  • 土地资源调查报告(4篇)19人关注

    国土资源管理形势分析是国家经济形势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和调控的重要依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土地资源管理问题调查分析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 ...[更多]

相关专题

调查报告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