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

酒后驾驶调查报告(2篇)

发布时间:2022-05-28 16:00:18 查看人数:69

酒后驾驶调查报告

第1篇 酒后驾驶调查调研报告

一.我国酒后驾驶现状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近日分组审议了刑法修正案(八)草案,一些常委委员提出,“应在草案已有的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危险驾驶行为的处罚力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刑法修正案(八)草案拟在刑法中增加规定:在道路上-

醉酒驾驶机动车、追逐竞使情节恶劣的,处拘役并处罚金。”很多人听说这一条款的出炉都拍手叫好,于是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对我们的家乡——河北省沽源县,我们采取了抽样调查的方法分别选取周一、周三、周五、周日四天车流量较大大的红绿灯点进行了调查,通过观察每一个被交警拦截下的司机及记录他们是否被罚的情况得到如下结果:

周一有33辆车的司机是酒后驾驶,其中8人是醉酒驾驶。周三有25辆车的司机是酒后驾驶,其中10是醉酒驾驶。周五有28辆车的司机是酒后驾驶,其中11人是醉酒驾驶。周日有63辆车 的司机是酒后驾驶,其中有42认识醉酒驾驶。并且我们通过网上调查100人、咨询交警得知醉酒驾驶的司机一般会出现以下情况:一、27%的人看见交通信号灯后反应慢。二、40%的人开车方向左右摇摆不定,突然转向或者在道路中线驾驶。三、15%的人逆向行驶。四、7%的人乱踩刹车。五、6%的人转弯幅度达,突然转弯或违法转弯。八、5%的人黑夜开车不开前灯。同时我们又咨询开车司机,发现几乎每个司机都知道酒后开车是违反交通规则的,但是有90%的人不知道是违反了什么法例。同时67%的司机都有醉酒驾车的经历,95%的人都有酒后驾车的经历,但是当被问及既然知道违反交通规则为什么还要驾驶时70%的人认为酒后驾驶不会出现事故,30%额人是出于没办法,侥幸心理的存在使他们驾驶。

二.是否应将醉酒驾驶纳入刑法

通过以上调查,酒后驾驶的严峻性却非一般,我们确实应该高度重视这一现象,因为酒后驾驶不仅仅危害了驾驶人自己的性命安全,更是对社会安全具有严重危害,但是为什么酒后驾驶的情况屡禁不止呢?我们应该如何更加有效更加合理的制止酒后驾驶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有以下浅薄的意见和建议。

首先,将醉酒驾驶写入刑法是否真的可以制止酒后驾驶呢?是否必须将酒后驾驶写入刑法呢?其他法律是否真的不能调整,必须由刑法调整呢?

创新犯罪是犯罪化的基本形式,而刑罚作为刑事责任的主要实现方式,以对犯罪人的基本人权进行行为限制和剥夺为内容,在部门法体系中具有最高的严厉性和强制性。但是,现实生活中追究刑事责任的经济成本通常高于其他法律责任形式,并且在形式法制责任内部,制定新罪的经济成本又高于既定罪行的条文的调整。因此,无论从人权的角度考虑还是从经济利益的角度考虑,我们都有必要赋予刑法以谦抑性,只有在其他法律不能充分保护法益时才可适用刑法。换句话说,只有是其他法律部门可以规制的问题,最好不要通过刑法的途径来解决。因此将危险驾驶入罪并非改善交通安全的唯一出路,关键在于因地制宜,采取适当的治理模式。

因此建议我国应修改并完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的相关内容。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暂扣三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罚款;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千元罚款。

第2篇 酒后驾驶与醉酒代驾的调查报告范文

近年来,我国因机动车驾驶员酒后驾驶而引发的每年多达数万起,酒后驾驶造成的死亡事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就此,笔者对酒后驾驶及醉酒代驾问题进行了调查。

首先,笔者查阅了相关书籍,得到如下资料: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暂扣三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罚款;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千元罚款。一年内有前两款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被处罚两次以上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二、酒后驾驶在法律上可分为酒后或醉酒驾车两种违法行为,两者的界定:机动车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 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属于饮酒后驾驶;机动车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属于醉酒后驾驶。

三、酒的危害: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酒精进入人体,作用于神经系统,可以产生麻醉作用。当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达到50mg/100ml时,表现为精神愉快、有飘飘然感、容易冲动;酒精浓度达到150mg/100ml时,将出现激动、动作失调、手脚失控等行为表现;酒后驾车还会出现远视,视物的立体感发生误差,反应时间增多2至3倍,在这种状态下驾驶机动车就极易引发。酒后驾车发生事故的比率为没有饮酒情况下的16倍,几率高达27%。

醉酒的具体影响:

1.触觉能力降低。饮酒后驾车,由于酒精的麻醉作用,人的手、脚的触觉较平时降低,往往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方向盘。

2.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饮酒后,对光、声刺激反应时间延长,本能反射动作的时间也相应延长,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如眼、手、脚之间的配合功能发生障碍,因此,无法正确判断距离、速度。

3.同时饮酒后视野大大减小,视像模糊,眼睛只盯着前方目标,对处于视视觉障碍。饮酒后可使视力暂时受损,视像不稳,辨色能力下降,因此不能发现和正确领会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野边缘的危险隐患难以发现,易发生事故。

4.心理变态。在酒精的刺激下,人有时会过高地估计自己,对周围人的劝告常不予理睬,往往干出一些力不从心的事。

5.疲劳。饮酒后易困倦,表现为行驶不规律,空间视觉差等疲劳驾驶的行为。

接着,为了解实际情况,笔者制作了如下的调查问卷,进行了调查。

问卷内容:

(1)你有过酒后驾驶的经历吗?

a、有 b、无

(2)你认为酒后驾驶,危险吗?

a、危险,酒后一定不能开车 b、问题不大,少喝点,没事

(3)你听说过,酒后驾驶出的事故吗?

a、听说过 b、没听说过

(4) 当交警确认你为酒后驾驶,你是否考虑逃避?

a、没有 b、有时 c、经常

(5)、你听说过醉酒代驾吗?

a、没有 b、听说过

(6)、假设你开车去赴宴,喝酒了,怎么回去?

a、开车回去b、打车回去c、找朋友代驾d、找代驾公司

共收到有效问卷答案30份,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问题(1)a、27人 b、3人(大部分司机有酒后驾驶行为)

问题(2)a、11人 b、19人(较多的人认识不到酒后驾驶的危害)

问题(3)a、28人 b、2人(绝大部分人知道因酒后驾驶发生的事故的严重程度)

问题(4)a、10人b、15人c、5人(部分人企图逃避责任)

问题(5)a、20人 b、10人(大部分人没有听说过醉酒代驾)

问题(6)a、9人b、8人c、11d、2人(多数人在醉酒后,能够理智地选择安全的方式,但也有部分人冒险。绝大多数人没有选择代驾公司)

最后,笔者在涿州多方打听提供醉酒代驾服务的公司,只找到一家有该项业务的小型公司。据了解,代驾服务自近年进入我国,市场前景一直不甚乐观,选择“醉酒代驾”的人更是少之甚少。

在此,笔者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1、大力宣传酗酒及酒后驾车所带来的危害。 有必要利用广播、广告、电视在机关、企业、学校、医院等单位大力宣传酗酒及酒后驾车的危害。

2、制定相关法规,加大对酒后驾车司机的惩罚力度:通过法律条文明确指出严禁酒后驾车,制定相关的处罚规定,例如轻者警告罚款、注销驾驶执照,重者拘留直至追究其刑事责任。

3、加强交通部门的监督力度:交通部门应在司机的培训过程中加强对酒后驾车这一方面的教育。在重要公路段设立提示牌,提醒司机朋友不要酒后驾车。

4、如有应酬,酒后千万不要开车,可以找亲戚朋友代驾,或者选择有一定规模和口碑的代驾公司寻求代驾服务。

切记:开车莫喝酒,喝酒莫开车。

酒后驾驶调查报告(2篇)

一.我国酒后驾驶现状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近日分组审议了刑法修正案(八)草案,一些常委委员提出,“应在草案已有的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危险驾驶行为的处罚力…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酒后驾驶信息

  • 酒后驾驶调查报告(2篇)
  • 酒后驾驶调查报告(2篇)69人关注

    一.我国酒后驾驶现状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近日分组审议了刑法修正案(八)草案,一些常委委员提出,“应在草案已有的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危险驾驶行 ...[更多]

相关专题

调查报告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