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范文网
当前位置:报告大全 > 工作报告 > 党政报告

中国美术考察报告5篇

发布时间:2023-01-27 18:36:05 查看人数:92

中国美术考察报告

篇一 美术学专业写生考察报告

一、写生考察地点:安徽黟县西递、屏山、黄山

江西沱川、景德镇

二、考察形式:班级集体考察、专业写生

三、目的:提高专业技能,了解地方本土的风土人情,为毕业创作搜集必要的素材,并且对户外的风景能够更好的描绘与自然色彩的了解,使大家把已经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巩固与加强,同时不断补充新的知识点为以后专业学习以及毕业作品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一)西递

经过了十几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写生基地----西递。从大巴车下来步入我们住宿的小街,此时城市的喧哗和路途的尘土都涤荡而去,似乎感觉到未来几日的专业考察更加诱人了。

西递位于安徽黟县东南部,村中以胡氏宗族为主。在这里景色无处不在。幽深的古巷、古老的官邸、历史的牌坊、斑驳的墙壁、典型的黑瓦白墙等等。在小桥流水之间随处可见支起的画架、凝神挥笔的学生,这些都留在了我的相机和画面之上。在这个被称为“中国画里乡村”的村落我们也只是短暂的呆几天,形象的说是一次穿越“牛肚”的游览,不识牛肚真面目,只缘身在牛肚中。“山为牛头树为木,桥为牛腿屋为身,凿湖为牛肚引泉为牛肠”,不愧称之为“画里乡村”。在这个保留着古老气息的村落中,我感受着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这里的美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里的美可遇不可求。一缕清风、一抹红霞、一条小路、一湾小溪、一株小树、一朵小花、就连那长在长在水边随水而动的小草也叫人禁不住产生怜惜之情;青山绿水阳光之间叫我们流连忘返沉醉其中。马头墙、青石板、各色砖雕、石雕、木雕、对联、浓郁的书香气息弥漫其间,寒窗苦读,读书第一的寓意无处不在,好一个文化村呀!

经过几日(3日)的考察,村里的居民、村中的文化,零距离的接触村中的传统工艺。徽州木雕、砖雕、石雕让我印象极为深刻,它们是徽州的代表是精华部分更是古代建筑群中灿烂部分。

在徽州无论是古民居、祠堂还是高立的牌坊都雕着精美的图案,看着这精美的宝贝不得不惊叹古人的美术功底和审美情趣,拿起相机拍下并且挥笔以速写的形式一一记录下来,用作日后的创作素材。

篇二 美术专业写生考察报告范文

美术专业写生考察报告范文

这个学期我们终于有机会外出艺术考察了,我们要到中国最美丽的乡村——xx。快到目的地时,我就被那山里的风景给迷住了,茂盛的树木,婉转的溪流,都让我心旷神怡,那小桥流水的意境更让我陶醉。

这一次艺术考察收获丰富,一方面加深了对古建筑的感性认识,积累了传统的建筑知识,地理知识、风水学知识、规划知识、古代环保知识及各种其它人文知识,了解了中国先贤的智慧与能巧;另一方面也积累了许多资料和图片,为艺术创作与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收集了良好的素材。以下是结合本专业,对那些本人认为较有代表性的人文景观或自然景观作一些描述。

xx是江西东北部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县,被旅游书籍冠以中国最美丽的乡。与浙江、安徽为邻,有着丰富的人文和自然风光。她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故里,也是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家乡。这里文风鼎盛,古迹遍布,尤以明清古建筑为代表,而自然风光更是如诗如画:田园、小溪、古木、翠竹环绕村落,飞瀑、驿道、路亭、拱桥散布乡野xx不仅有江南层峦叠翠的山林,碧绿绸绢般的小河,还有蜿蜒的石板路连着一个个依山傍水的村落,更为突出的是这里的徽派建筑,其风格体现在粉墙黛瓦,即雪白的墙身,青黑色的瓦,屋顶是刻着各式图案的飞檐翘角,直指苍穹,在蓝天绿树映衬下分外瞩目。xx古民居既具有浓郁的徽州特色,又不乏匠心别具的独特格局。xx的油菜花跟古朴的徽派建筑相结合,是其他油菜花开的地方不能比的。他们相互融合,构成了一副最美,最和谐的图画行驶在xx的林间小路上,仿佛就是在山水画中走。

赣中古建筑的每栋建筑都有明显突出徽派风格的风火山墙、高耸的垂脊和起翘,还有家具、木椅的设计风格,都是精雕细刻的经典之作。在xx沱川古村落间行走,感觉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民居布局非常讲究与山、水、林木等自然环境的和谐结合,文化品位很高。背靠郁郁葱葱的山林,一股清澈的山溪曲曲弯弯绕过幢幢明清古宅,穿过小桥和村中心后流向村外,一道道翻水坝形成的小瀑布激起哗哗的水声。在村边遇到一帮正在写生的美术院校师生,他们迷恋于这儿古代人文建筑与自然生态的和谐融合:穿村而过的溪流、村边小山岭上的古道、苍翠的古樟和松林、茶园农田、一排排的青石古溪埠、明清古宅群错落有致,简直就是一个大型生态园林,尤其从山岗上望下去,几乎每个角度都能入画。

在学校,我们大都在室内画着静物。这次写生,增长了我们的见识,让我们走出了课堂,融入了自然,使我们的心灵放飞在山水,老屋,人间。我们懂得了光线与构图的关系,明白了建筑与文化的血源。在写生中,我们更深切地体味到:美无处不在,关键是要善于发现。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美丽的风景,还有感受到了那淳朴的乡村乡情,在考察中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的那份友谊,老师在我们画画和生活上的帮助,这一切将永远珍藏于心。

学校给了我们这次江西xx写生之旅的机会,让我们来到这么优美的地方写生,拓展了我们的视野,深化了我们对艺术深层次的了解,让我们真切的体会到了自然与人文之美,传统与现代的完美契合,感叹艺术的殿堂原来如此美妙!然而,看着眼前xx的湖光秀色,真让人陶冶在这巧夺天工的自然风光之中!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感谢xx的先辈们,建造出了这么神奇的一处牛形村落,惊艳之余,也情不自禁地惊叹前人的智慧与结晶,深思人类智慧的无限宽广和深邃!

几天的考察时光一晃而过,美好的时光总是在逝去之后令人那么依恋,短暂的总是那么令人回味!通过考察使我们由一个对xx一无所知的外行变成了一个熟练徽派建筑的内行。其中,我对徽派建筑最深的印象就是凸字形的马头墙。它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马头墙高低错落,一般为两叠式、或三叠式、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可多至五叠,就是俗称五岳朝天了。总而言之,xx的徽派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已经在我们脑海中深根了,我们也酷爱这块土地。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在专业上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同时也在纪律、团队协作、艰苦朴素等方面经受了锻炼和考验。这是一段值得一生好好珍藏的记忆。

篇三 美术学专业毕业考察报告

一、写生考察地点:安徽黟县西递、屏山、黄山江西沱川、景德镇

二、考察形式:班级集体考察、专业写生

三、目的:提高专业技能,了解地方本土的风土人情,为毕业创作搜集必要的素材,并且对户外的风景能够更好的描绘与自然色彩的了解,使大家把已经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巩固与加强,同时不断补充新的知识点为以后专业学习以及毕业作品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一)西递

经过了十几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写生基地----西递。从大巴车下来步入我们住宿的小街,此时城市的喧哗和路途的尘土都涤荡而去,似乎感觉到未来几日的专业考察更加诱人了。

西递位于安徽黟县东南部,村中以胡氏宗族为主。在这里景色无处不在。幽深的古巷、古老的官邸、历史的牌坊、斑驳的墙壁、典型的黑瓦白墙等等。在小桥流水之间随处可见支起的画架、凝神挥笔的学生,这些都留在了我的相机和画面之上。在这个被称为“中国画里乡村”的村落我们也只是短暂的呆几天,形象的说是一次穿越“牛肚”的游览,不识牛肚真面目,只缘身在牛肚中。“山为牛头树为木,桥为牛腿屋为身,凿湖为牛肚引泉为牛肠”,不愧称之为“画里乡村”。在这个保留着古老气息的村落中,我感受着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这里的美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里的美可遇不可求。一缕清风、一抹红霞、一条小路、一湾小溪、一株小树、一朵小花、就连那长在长在水边随水而动的小草也叫人禁不住产生怜惜之情;青山绿水阳光之间叫我们流连忘返沉醉其中。马头墙、青石板、各色砖雕、石雕、木雕、对联、浓郁的书香气息弥漫其间,寒窗苦读,读书第一的寓意无处不在,好一个文化村呀!

经过几日(3日)的考察,村里的居民、村中的文化,零距离的接触村中的传统工艺。徽州木雕、砖雕、石雕让我印象极为深刻,它们是徽州的代表是精华部分更是古代建筑群中灿烂部分。

在徽州无论是古民居、祠堂还是高立的牌坊都雕着精美的图案,看着这精美的宝贝不得不惊叹古人的美术功底和审美情趣,拿起相机拍下并且挥笔以速写的形式一一记录下来,用作日后的创作素材。

(二)屏山

同样是黟县的一个古村落,村中的建筑风格以及村落的大体环境都与西递保持一致,可是这里的水没有西递那般清澈见底,那么纯净,这可是一大遗憾。这里对我印象最深的则是处于村中央那大菩萨厅了。

1、大菩萨厅:打开大门仿佛自己穿越到了那个时代。院子好大,庭前有个四方四正的浅水沟,这个沟可有意义了,意思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让自家院内充斥着美好的东西不到别人的院落去。屋角上方则是左青龙右白虎,好是壮观雄伟,貌似这两个生灵在注视着整个院落,护佑这这户人家,具体这个用意是不是这样我不得知。再看看厅外面也是同样的气派,正门上顶则是三人骑马带花的石雕,这三人则是三兄弟,在同年的考试中分别高中状元、探花、榜眼,在乡人的簇拥之下骑马回乡;而侧面则是福禄寿,松鹤延年的图案了,寓意福气满堂健康长寿之意。

2、御前侍卫:这个据说是千两黄金修门四两黄金筑屋,只可惜啊这个门上方翘起的一个角断裂悬在那里,里面呢也没看到四两黄金屋了,已被改成露天的溜冰场,一日闲来没事到里面感受了下,顺便看了门的后面装置同样宏伟气派。

3、三姑庙:说起这个三姑庙则有一个传说了,故事很神话在这里就不赘述了。这个三姑庙还有一称“显济庙”,显济庙字样还是宋高宗落难留在此处,对庙祈祷希望能够好起来,然而后来显灵完成了他的愿望,日后他则重金重修这里并称之为显济庙,现在这里悬挂的牌匾则正是宋高宗书。

徽州的典型建筑:高强深院 马头墙 四合式 天井 风水旧俗

徽派建筑的艺术风格可以概括为:自然古朴、隐僻典雅、不矫饰、不做作、自自然然的、顺手顺势与大自然保持和谐,以大自然为衣钵、不屈时势、不赶时髦,此为自然;笃守古制、信守传统、推崇儒教、兼蓄道、坚守宗族法规、崇奉风水、追求朴素纯真,此谓之古朴;依山傍水、背山面水是徽派建筑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客观反映,也是其之所以忽的自然禀赋的基本条件。

十天徽州考察写生,深受这里的文化熏陶,村中居民的影响,对历史上称为“风水宝地”的地方产生的感情也无以言表,舍不得离开。那高高的马头墙、幽深的院落、潺潺的流水、斑驳的遗墙、精雕细琢的明清雕刻等等都极具魅力无不让人流连忘返。

(三)黄山

黄山是天下第一奇山,在这里看到的每一景都是生动灵气的山水作品,奇怪的石头耸入云霄,低矮的青松峭壁生存,黄山这一路可谓是大饱眼福,黄山的怪石是最大的亮点,看其相什么则真的像什么,貌似还会动带着灵气。正如别人所说“黄山美景是三分景七分想象”,你想它是怎么景它就呈现什么景,你说奇不奇!例如那“仙人指路、仙人翻桌、龟鱼争松、鳌鱼驮金龟等等。”

黄山山高、景美、石奇、松怪。正如明朝徐霞客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见黄山的魅力所在了吧。进入黄山景区的第一站则是文明出众的人字瀑了,飞珠溅玉、雾气蒸腾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呀!辗转一路看了好多景点,最终登上了光明顶,极目莲花峰,站在海拔1864米的海拔,不禁想起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知用在此处合适与否。

黄山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黄山是艺术家的摇篮,在雄伟博大的黄山怀抱里我觉得自己就像是浩瀚的艺术汪洋中的一类沙子。一顿黄山美景大餐是足够我消化一辈子了,艺术追求的道路长远无边际......

(四)江西沱川

婺源沱川之行的目的:

1.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2.培养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和感受,搜集大量素材

3.深化光与色的结合,锻炼色彩能力,表现自然物象,提高色彩作画的能力

4.把握好不同天气,不同因素导致的不同光线的色彩

5.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增强自我文化底蕴

在沱川的几日考察一晃而过,今天是最后一天了,美好的时光景色总是在逝去之后才流连忘返!通过写生使我由一个对婺源无所知的“外行”变成了熟练徽派艺术的“内行”。其中我对徽派建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凸”形的马头墙,它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马头墙高低错落,一般为两叠式或者是三叠式,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厅这马头墙的叠数可达到五六叠,就是这里俗称的“五月朝天”之意了。总而言之这里的建筑风格、风土人情、民俗习惯都与徽州相互相应但是又稍有变化,这一切在我脑海里都深根了,我也十分喜爱这片净土,恨不得隐居在这山林之间。

在这里我看到了美丽的风景,感受到了那淳朴的乡村乡情,在写生中同学们互相之间的帮助和那份友谊,乡民的热情,这里不愧是“中国最美丽的乡村”!

在婺源沱川古村落中行走,感受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民居的分布非常的讲究山水,林木等自然环境的和谐结合,文化品位很高。背靠郁郁葱葱的山体,一股清澈的山溪曲曲弯弯绕过幢幢明清古宅,穿过小桥和村中心后流出村外。一道道翻水坝形成的小瀑布激起哗哗的水声,面对这美丽的自然景亦静亦动,看看这些不禁使我想起我们在学校里都是坐在教室内画着静物,而到了这里我们走出了课堂见识了美景更鉴证了大自然赋予了这个古村落的意义。

在沱川的这几日很充实,但是也很苦闷,苦闷之处在于面对这里的美景不知如何下笔,手上功夫欠缺,着实难以描绘出这里的美景,但是我都一一记录下了这里的美景争取不惜此次婺源美景行......

(五)景德镇

说到景德镇,当然要数这里的瓷器了,瓷器是我国的伟大发明,它是由远古的陶演变而来,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了制陶,“印纹硬陶”就是我国陶文化的佐证,东汉时期景德镇就出现了制陶业。

在景德镇,我们主要考察这里的陶瓷市场以及学习在陶瓷坯上勾线作画。虽然他们称不上艺术家,但是他们对艺术的那份执着的追求是值得我们敬佩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们的制作,他们的勾线水平我们无法达到不得不学习人家。这里到处都是陶泥工作室,这里的气氛很好很安静,如果能在这里安静的学习创作,不失为提高专业技能的好机会!

总结:

这次的写生考察,让我收获不少,也成长不少。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了解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从实际观察及老师的讲解中得到了更宝贵的经验。考察不仅拓展了我的专业视野,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与新的作画技法以及传统方法与新式手法相结合的尝试。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每日一张作业,提升了我的写生技能,从第一幅的速写到后期的专业写生作业,每个人都在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而另外一方面,让我们艰苦朴素、自理自强、遵守法纪、文明礼貌的作风得到了发扬,让我们吃苦耐劳,不怕冷不怕热,不畏长途跋涉,不怕辛苦的精神得到提高,让我们这个集体更加团结,更加友爱。

10月7号,我们的写生考察生活圆满结束,并安全返校。仅仅20来天,从每天不曾间断的写生中让我明白,艺术需要一种勤奋的精神,一种刻苦的态度,要多思多想,深入生活,不断从身边提取艺术元素,让我们的艺术画面更加具有审美性和真实性。

总之,我们班这次专业写生考察具有十分必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这也是艺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因为艺术离不开生活,丰富的社会生活造就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要努力使自己在生活中陶冶心灵,善于了解普通民众,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成为普通大众的代言人。要培养学生有丰富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和坚韧的毅力,将全身心实践体验及丰富炽热的想象和创造真正融入到具体的、生动的、个性的、人的内心世界,从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艺术观和美学观。创造出能反映时代,体现主旋律的力作和产生良好社会效果,激动人心的优秀精品。

写生已经结束,但是学到的东西却让我们终身受益。写生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经历,也是一种回忆。

美术学专业写生考察报告

篇四 美术生外出考察报告

一、写生考察地点:

安徽黟县西递、屏山、黄山、江西沱川、景德镇

二、考察形式:班级集体考察、专业写生

三、目的:提高专业技能,了解地方本土的风土人情,为毕业创作搜集必要的素材,并且对户外的风景能够更好的描绘与自然色彩的了解,使大家把已经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巩固与加强,同时不断补充新的知识点为以后专业学习以及毕业作品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一)西递

经过了十几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写生基地----西递。从大巴车下来步入我们住宿的小街,此时城市的喧哗和路途的尘土都涤荡而去,似乎感觉到未来几日的专业考察更加诱人了。

西递位于安徽黟县东南部,村中以胡氏宗族为主。在这里景色无处不在。幽深的古巷、古老的官邸、历史的牌坊、斑驳的墙壁、典型的黑瓦白墙等等。在小桥流水之间随处可见支起的画架、凝神挥笔的学生,这些都留在了我的相机和画面之上。在这个被称为“中国画里乡村”的村落我们也只是短暂的呆几天,形象的说是一次穿越“牛肚”的游览,不识牛肚真面目,只缘身在牛肚中。“山为牛头树为木,桥为牛腿屋为身,凿湖为牛肚引泉为牛肠”,不愧称之为“画里乡村”。在这个保留着古老气息的村落中,我感受着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这里的美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里的美可遇不可求。一缕清风、一抹红霞、一条小路、一湾小溪、一株小树、一朵小花、就连那长在长在水边随水而动的小草也叫人禁不住产生怜惜之情;青山绿水阳光之间叫我们流连忘返沉醉其中。马头墙、青石板、各色砖雕、石雕、木雕、对联、浓郁的书香气息弥漫其间,寒窗苦读,读书第一的寓意无处不在,好一个文化村呀!

经过几日(3日)的考察,村里的居民、村中的文化,零距离的接触村中的传统工艺。徽州木雕、砖雕、石雕让我印象极为深刻,它们是徽州的代表是精华部分更是古代建筑群中灿烂部分。

在徽州无论是古民居、祠堂还是高立的牌坊都雕着精美的图案,看着这精美的宝贝不得不惊叹古人的美术功底和审美情趣,拿起相机拍下并且挥笔以速写的形式一一记录下来,用作日后的创作素材。

(二)屏山

同样是黟县的一个古村落,村中的建筑风格以及村落的大体环境都与西递保持一致,可是这里的水没有西递那般清澈见底,那么纯净,这可是一大遗憾。这里对我印象最深的则是处于村中央那大菩萨厅了。

1、大菩萨厅:打开大门仿佛自己穿越到了那个时代。院子好大,庭前有个四方四正的浅水沟,这个沟可有意义了,意思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让自家院内充斥着美好的东西不到别人的院落去。屋角上方则是左青龙右白虎,好是壮观雄伟,貌似这两个生灵在注视着整个院落,护佑这这户人家,具体这个用意是不是这样我不得知。再看看厅外面也是同样的气派,正门上顶则是三人骑马带花的石雕,这三人则是三兄弟,在同年的考试中分别高中状元、探花、榜眼,在乡人的簇拥之下骑马回乡;而侧面则是福禄寿,松鹤延年的图案了,寓意福气满堂健康长寿之意。

2、御前侍卫:这个据说是千两黄金修门四两黄金筑屋,只可惜啊这个门上方翘起的一个角断裂悬在那里,里面呢也没看到四两黄金屋了,已被改成露天的熘冰场,一日闲来没事到里面感受了下,顺便看了门的后面装置同样宏伟气派。

3、三姑庙:说起这个三姑庙则有一个传说了,故事很神话在这里就不赘述了。这个三姑庙还有一称“显济庙”,显济庙字样还是宋高宗落难留在此处,对庙祈祷希望能够好起来,然而后来显灵完成了他的愿望,日后他则重金重修这里并称之为显济庙,现在这里悬挂的牌匾则正是宋高宗书。

徽州的典型建筑:高强深院 马头墙 四合式 天井 风水旧俗

徽派建筑的艺术风格可以概括为:自然古朴、隐僻典雅、不矫饰、不做作、自自然然的、顺手顺势与大自然保持和谐,以大自然为衣钵、不屈时势、不赶时髦,此为自然;笃守古制、信守传统、推崇儒教、兼蓄道、坚守宗族法规、崇奉风水、追求朴素纯真,此谓之古朴;依山傍水、背山面水是徽派建筑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客观反映,也是其之所以忽的自然禀赋的基本条件。

十天徽州考察写生,深受这里的文化熏陶,村中居民的影响,对历史上称为“风水宝地”的地方产生的感情也无以言表,舍不得离开。那高高的马头墙、幽深的院落、潺潺的流水、斑驳的遗墙、精雕细琢的明清雕刻等等都极具魅力无不让人流连忘返。

(三)黄山

黄山是天下第一奇山,在这里看到的每一景都是生动灵气的山水作品,奇怪的石头耸入云霄,低矮的青松峭壁生存,黄山这一路可谓是大饱眼福,黄山的怪石是最大的亮点,看其相什么则真的像什么,貌似还会动带着灵气。正如别人所说“黄山美景是三分景七分想象”,你想它是怎么景它就呈现什么景,你说奇不奇!例如那“仙人指路、仙人翻桌、龟鱼争松、鳌鱼驮金龟等等。”

黄山山高、景美、石奇、松怪。正如明朝徐霞客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见黄山的魅力所在了吧。进入黄山景区的第一站则是文明出众的人字瀑了,飞珠溅玉、雾气蒸腾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呀!辗转一路看了好多景点,最终登上了光明顶,极目莲花峰,站在海拔1864米的海拔,不禁想起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知用在此处合适与否。

黄山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黄山是艺术家的摇篮,在雄伟博大的黄山怀抱里我觉得自己就像是浩瀚的艺术汪洋中的一类沙子。一顿黄山美景大餐是足够我消化一辈子了,艺术追求的道路长远无边际......

(四)江西沱川

婺源沱川之行的目的:

1.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2.培养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和感受,搜集大量素材

3.深化光与色的结合,锻炼色彩能力,表现自然物象,提高色彩作画的能力

4.把握好不同天气,不同因素导致的不同光线的色彩

5.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增强自我文化底蕴

在沱川的几日考察一晃而过,今天是最后一天了,美好的时光景色总是在逝去之后才流连忘返!通过写生使我由一个对婺源无所知的“外行”变成了熟练徽派艺术的“内行”。其中我对徽派建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凸”形的马头墙,它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马头墙高低错落,一般为两叠式或者是三叠式,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厅这马头墙的叠数可达到五六叠,就是这里俗称的“五月朝天”之意了。总而言之这里的建筑风格、风土人情、民俗习惯都与徽州相互相应但是又稍有变化,这一切在我脑海里都深根了,我也十分喜爱这片净土,恨不得隐居在这山林之间。

在这里我看到了美丽的风景,感受到了那淳朴的乡村乡情,在写生中同学们互相之间的帮助和那份友谊,乡民的热情,这里不愧是“中国最美丽的乡村”!

在婺源沱川古村落中行走,感受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民居的分布非常的讲究山水,林木等自然环境的和谐结合,文化品位很高。背靠郁郁葱葱的山体,一股清澈的山溪曲曲弯弯绕过幢幢明清古宅,穿过小桥和村中心后流出村外。一道道翻水坝形成的小瀑布激起哗哗的水声,面对这美丽的自然景亦静亦动,看看这些不禁使我想起我们在学校里都是坐在教室内画着静物,而到了这里我们走出了课堂见识了美景更鉴证了大自然赋予了这个古村落的意义。

在沱川的这几日很充实,但是也很苦闷,苦闷之处在于面对这里的美景不知如何下笔,手上功夫欠缺,着实难以描绘出这里的美景,但是我都一一记录下了这里的美景争取不惜此次婺源美景行......

(五)景德镇

说到景德镇,当然要数这里的瓷器了,瓷器是我国的伟大发明,它是由远古的陶演变而来,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了制陶,“印纹硬陶”就是我国陶文化的佐证,东汉时期景德镇就出现了制陶业。

在景德镇,我们主要考察这里的陶瓷市场以及学习在陶瓷坯上勾线作画。虽然他们称不上艺术家,但是他们对艺术的那份执着的追求是值得我们敬佩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们的制作,他们的勾线水平我们无法达到不得不学习人家。这里到处都是陶泥工作室,这里的气氛很好很安静,如果能在这里安静的学习创作,不失为提高专业技能的好机会!

总结:

这次的写生考察,让我收获不少,也成长不少。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了解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从实际观察及老师的讲解中得到了更宝贵的经验。考察不仅拓展了我的专业视野,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与新的作画技法以及传统方法与新式手法相结合的尝试。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每日一张作业,提升了我的写生技能,从第一幅的速写到后期的专业写生作业,每个人都在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而另外一方面,让我们艰苦朴素、自理自强、遵守法纪、文明礼貌的作风得到了发扬,让我们吃苦耐劳,不怕冷不怕热,不畏长途跋涉,不怕辛苦的精神得到提高,让我们这个集体更加团结,更加友爱。

10月7号,我们的写生考察生活圆满结束,并安全返校。仅仅20来天,从每天不曾间断的写生中让我明白,艺术需要一种勤奋的精神,一种刻苦的态度,要多思多想,深入生活,不断从身边提取艺术元素,让我们的艺术画面更加具有审美性和真实性。

总之,我们班这次专业写生考察具有十分必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这也是艺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因为艺术离不开生活,丰富的社会生活造就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要努力使自己在生活中陶冶心灵,善于了解普通民众,与他们同唿吸,共命运,成为普通大众的代言人。要培养学生有丰富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和坚韧的毅力,将全身心实践体验及丰富炽热的想象和创造真正融入到具体的、生动的、个性的、人的内心世界,从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艺术观和美学观。创造出能反映时代,体现主旋律的力作和产生良好社会效果,激动人心的优秀精品。

写生已经结束,但是学到的东西却让我们终身受益。写生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经历,也是一种回忆。

篇五 美术专业写生考察报告

美术专业写生考察报告篇一

这个学期我们终于有机会外出艺术考察了,我们要到中国最美丽的乡村——江西婺源。快到目的地时,我就被那山里的风景给迷住了,茂盛的树木,婉转的溪流,都让我心旷神怡,那小桥流水的意境更让我陶醉。

这一次艺术考察收获丰富,一方面加深了对古建筑的感性认识,积累了传统的建筑知识,地理知识、风水学知识、规划知识、古代环保知识及各种其它人文知识,了解了中国先贤的智慧与能巧;另一方面也积累了许多资料和图片,为艺术创作与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收集了良好的素材。以下是结合本专业,对那些本人认为较有代表性的人文景观或自然景观作一些描述。

婺源是江西东北部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县,被旅游书籍冠以中国最美丽的乡。与浙江、安徽为邻,有着丰富的人文和自然风光。她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故里,也是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家乡。这里文风鼎盛,古迹遍布,尤以明清古建筑为代表,而自然风光更是如诗如画:田园、小溪、古木、翠竹环绕村落,飞瀑、驿道、路亭、拱桥散布乡野婺源不仅有江南层峦叠翠的山林,碧绿绸绢般的小河,还有蜿蜒的石板路连着一个个依山傍水的村落,更为突出的是这里的徽派建筑,其风格体现在粉墙黛瓦,即雪白的墙身,青黑色的瓦,屋顶是刻着各式图案的飞檐翘角,直指苍穹,在蓝天绿树映衬下分外瞩目。婺源古民居既具有浓郁的徽州特色,又不乏匠心别具的独特格局。婺源的油菜花跟古朴的徽派建筑相结合,是其他油菜花开的地方不能比的。他们相互融合,构成了一副最美,最和谐的图画行驶在婺源的林间小路上,仿佛就是在山水画中走。

赣中古建筑的每栋建筑都有明显突出徽派风格的风火山墙、高耸的垂脊和起翘,还有家具、木椅的设计风格,都是精雕细刻的经典之作。在婺源沱川古村落间行走,感觉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民居布局非常讲究与山、水、林木等自然环境的和谐结合,文化品位很高。背靠郁郁葱葱的山林,一股清澈的山溪曲曲弯弯绕过幢幢明清古宅,穿过小桥和村中心后流向村外,一道道翻水坝形成的小瀑布激起哗哗的水声。在村边遇到一帮正在写生的美术院校师生,他们迷恋于这儿古代人文建筑与自然生态的和谐融合:穿村而过的溪流、村边小山岭上的古道、苍翠的古樟和松林、茶园农田、一排排的青石古溪埠、明清古宅群错落有致,简直就是一个大型生态园林,尤其从山岗上望下去,几乎每个角度都能入画。

在学校,我们大都在室内画着静物。这次写生,增长了我们的见识,让我们走出了课堂,融入了自然,使我们的心灵放飞在山水,老屋,人间。我们懂得了光线与构图的关系,明白了建筑与文化的血源。在写生中,我们更深切地体味到:美无处不在,关键是要善于发现。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美丽的风景,还有感受到了那淳朴的乡村乡情,在考察中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的那份友谊,老师在我们画画和生活上的帮助,这一切将永远珍藏于心。

学校给了我们这次江西婺源写生之旅的机会,让我们来到这么优美的地方写生,拓展了我们的视野,深化了我们对艺术深层次的了解,让我们真切的体会到了自然与人文之美,传统与现代的完美契合,感叹艺术的殿堂原来如此美妙!然而,看着眼前婺源的湖光秀色,真让人陶冶在这巧夺天工的自然风光之中!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感谢婺源的先辈们,建造出了这么神奇的一处牛形村落,惊艳之余,也情不自禁地惊叹前人的智慧与结晶,深思人类智慧的无限宽广和深邃!

几天的考察时光一晃而过,美好的时光总是在逝去之后令人那么依恋,短暂的总是那么令人回味!通过考察使我们由一个对婺源一无所知的外行变成了一个熟练徽派建筑的内行。其中,我对徽派建筑最深的印象就是凸字形的马头墙。它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马头墙高低错落,一般为两叠式、或三叠式、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可多至五叠,就是俗称五岳朝天了。总而言之,江西婺源的徽派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已经在我们脑海中深根了,我们也酷爱这块土地。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在专业上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同时也在纪律、团队协作、艰苦朴素等方面经受了锻炼和考验。这是一段值得一生好好珍藏的记忆。

美术专业写生考察报告篇二

于9月3号12:00到达浙江龙泉,开始了为期十多天的实践活动。开始了对龙泉的了解,开始了对青瓷的了解和探究。

浙江是我国青瓷的发源地,青瓷烧制技术源远流长。自商周时期的原始青瓷至东汉的成熟青瓷,晋代的缥瓷、唐越窑的秘色瓷,直到龙泉青瓷已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青瓷的颜色从早期的青黄、淡黄到后来的纯青等色,浓艳浅淡,但无不都以青为尚。

龙泉窑青瓷更是诸多青瓷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瓷韵绕九州,一剑传千古,龙泉是的青瓷之都、宝剑之邦。龙泉青瓷始于10世纪前期的五代,盛于宋。宋王朝南迁后,士大夫云集杭州,出现了偏安的表面繁华,为了满足上自达官贵族,下至庶民的需要,当时的龙泉瓷工吸取了历代名瓷的优秀传统技艺,以精湛的技艺烧制出美仑美奂的瓷器,把青瓷生产推向全盛时期。那时瓯江两岸群窑林立,烟火相望,江上运瓷船舶往来如梭,单是目前发现的古窑址就有200余处。

龙泉青瓷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白胎或朱砂胎青瓷,称弟窑;另一种是釉面开片的黑胎青瓷,称哥窑。

哥窑青瓷是开片瓷,胎薄质坚,釉层饱满,色泽静穆,有粉青、翠青、灰青等,以粉青最为名贵。釉面显现纹片且其形状多样,是因为胎体膨胀系数大于釉的膨胀系数,在烧窑冷却时出现的,可以听到轻脆的声音。开片本是一种缺陷,却意外地产生了特殊的装饰效果,如冰裂纹、蟹爪纹、牛毛纹、流水纹、鱼子纹、膳血纹、百圾碎等。其中以冰裂纹为最美,它创意独特,如片片透明的冰,自然裂纹如冰互相碰裂状。裂缝深粗,如鱼鳞,又如同梅花片片,层层叠叠,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哥窑青瓷器脚露胎,胎骨如铁,口部釉隐现紫色,因而有紫口铁脚之称。

弟窑青瓷釉面无纹片,胎白或底足呈朱红,釉层丰润,釉色青翠,光泽柔和,晶莹滋润,胜似翡翠。有梅子青、粉青、豆青、灰黄等不同釉色。其中以粉青、梅子青为,豆青次之。

单就釉色而言,南宋龙泉是中国古代青瓷烧制技术的顶峰。古人尚玉,故青瓷不仅有雨过天青之雅,有海洋绿之幽,更有类玉类冰之质,兼得苍天、青山、绿水、碧玉之万般灵秀。古人对玉的景仰,始终贯穿在中国古代特别是宋代陶瓷工匠的制瓷实践中。夺得千峰翠色来,是古代文人对唐代越窑(龙泉窑前身)优质青瓷的赞美。而梅子青、粉青釉的出窑,让人们更是真真切切地触摸到了那玉一般的莹润葱翠,感受到了青山碧水的自然真色。梅子青釉,釉质浑厚,色如挂枝初梅,秀色可餐,青翠碧绿,莹澈剔透,宛若翡翠,釉层略带透明,釉面光泽照人。

粉青釉釉层肥厚,色似淡青湖水,柔和明净,青绿粉润,表面光泽柔和,有如青玉。这都体现了自古以来人们在釉色上对玉质感的追求。龙泉青瓷作为南方青瓷的代表,更是让观者如饮甘醴般沉醉于杏花春雨的江南中。

现代的龙泉青瓷继承了中国传统的艺术风格,在继承和仿古的基础上,更有新的突破,发展出了紫铜色釉、高温黑色釉、虎斑色釉、赫色釉、茶叶未色釉、乌金釉和天青釉等。在工艺美术设计装饰上也注入了新的理念。

中国美术考察报告5篇

一、写生考察地点:安徽黟县西递、屏山、黄山、江西沱川、景德镇二、考察形式:班级集体考察、专业写生三、目的:提高专业技能,了解地方本土的风土人情,为毕业创作搜集必要的素材,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美术信息

  • 中国美术考察报告5篇
  • 中国美术考察报告5篇92人关注

    一、写生考察地点:安徽黟县西递、屏山、黄山、江西沱川、景德镇二、考察形式:班级集体考察、专业写生三、目的:提高专业技能,了解地方本土的风土人情,为毕业创作搜集必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