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书信稿件 > 致辞 > 导游词

王府导游词(精选14篇)

发布时间:2023-06-06 12:56:01 查看人数:14

王府导游词

第1篇 德王府导游词

德王府位于苏尼特右旗(俗称西苏旗)朱日和镇境内。提起降日的蒙奸德王,许多年长一些的人并不陌生。

德王,全名为德穆楚克栋鲁普,字希贤,1902年2月出生于察哈尔部正白旗。他的父亲那木济勒旺楚克,是锡林郭勒盟盟长兼苏尼特右翼旗札萨克多罗杜棱郡王。

德王年满18岁后,在王府举行了隆重的加冕典礼,他开始亲执政务。五年后升任锡林郭勒盟副盟长,1931年任锡林郭勒盟盟长。

“九一八”事变后,内蒙古东部地区一些上层人物搞独立自治运动。在西部地区,德王等部分王公于1932年在百灵庙发表通电,提出“蒙古高度自治”,最后在国民党政府许诺下,成立了一个蒙古地方自治委员会(简称“蒙政会”)。

1935年,德王与李守信等组建了蒙疆联合自治政府。 有个巧合而有趣的故事:1937年10月张家口被日军占领后,日本人表面上让德王成立了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并且设立了政务院和参议院,挂出了黄、蓝、白、赤四色国旗。

实际上日本人对德王的控制却步步紧缩。一是德王的地盘只有张家口到归绥(今呼和浩特)的一片,二是在政治军事乃至人事安排方面都必须听日本顾问的。

直接摆布德王的是日本顾问宇山兵士、高场损藏,而这两人又受控于归绥日本特务机关长松井的指挥;后来又派了金井章二担任顾问,而他又受久井隆中将的领导,在蒙古军队中还有一位盘井顾问——当顾问、掌实权的日本人名字大都带一个“井”字。所以当时人们不无讥讽地说:德王及其追随者们全都掉进日本人的“井”里了! 1945年8月15日上午,日军司令官告诉德王、李守信,天皇已经宣布投降。

8月23日,八路军攻克张家口,活捉了德王属下军政人员七百多名。至此,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宣告结束。

后来,德王以“隐居”为名,继续通过各种渠道搞蒙古独立、蒙古自治等。最后,德王于1949年12月29日越界进入蒙古人民共和国。

李守信等也逃入蒙古。翌年2月,德王、李守信等在蒙古国被捕,9月18日被引渡回中国。

1963年4月,德王获特赦;三年后,病死于呼和浩特。 德王作为历史过客已经永远走了,但当年他居住的官邸——德王府却依然留存在苏尼特右旗草原上,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德王府始建于1868年,由德王的祖父为德王的父亲那木济勒旺楚克承袭锡林郭勒盟盟长而建造,占地2.2平方公里。原有房83间,现仅存数间。

这是一座既有藏传佛教建筑风格,又有清朝末年汉族宫廷建筑风格的建筑群,同时还是蒙古民族特色极其浓厚的建筑群,造型宏伟,结构独特,建造坚实,雕刻精细,绘画美观。它还模仿了北京皇宫的形式,飞檐翘角既精巧,又古朴。

正殿、配殿、厢房组成两个四合院,以及两侧结构近乎一致的偏殿、厢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群。诸多殿堂依据不同的用途,朝不同方向建造在各自不同的位置上,使整个王府形成了左右对称的结构。

殿堂边角均刻画有猿猴攀柱、喜鹊登梅等象征佛教意义的图案。檐下每根椽头部都绘有牛、马、羊、骆驼等图画,形象逼真,色彩鲜明。

王府正殿的门板上镶有九颗铜钉、两侧蹲坐石狮,显示王府的贵族气派。王府正殿前竖立着两根十余米高的“查迪格”(即“坚杆”),正殿后面竖立着“苏鲁锭”(又作“苏勒德”),偏殿前有蒙古包群,大院两侧南北向延伸着一百余米长路段百十根拴马桩。

在那过去近80年漫长的岁月中,德王府始终是苏尼特右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民国时期(1912~19

4

9),在德王府周围先后建起了军队、衙门、学校、医疗机构和寺庙、工厂、店铺、合作社、公司等近20个部门。特别是王府学校、兴蒙学校、女子学校、喇嘛医校等学校,在当时很有影响。

第九世班禅应德王的邀请,于19

3

1、1933年两次驾临德王府附近的温都尔庙。德王则在温都尔庙为班禅修建了驻锡讲经庙堂。

1933年3月,德王在王府建立蒙古军官学校,不久又建立蒙古干部学生队。建立如此正规的军官学校和少年军事学校,在蒙古军事史上也是首次。

在德王府建立的女子学校,结束了当地妇女无权接受教育的历史。1945年9月底,乌兰夫来到德王府,向参加“内蒙古共和国临时政府”的各方面人士和青中年学生宣传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分析中国和世界形势及前途等。

在此基础上,改组了“临时政府”,乌兰夫为主席。不久,中国第一个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在乌兰浩特成立。

苏尼特右旗文物保管所经过多年搜集资料,目前已建立健全了德王府文史档案。本着尊重历史,从反面教育后人的宗旨,旗人民政府拨款修复了德王府的部分建筑,还制作了王府泥塑全景模型,保存在旗文管所。

德王府现为锡林郭勒盟西部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旅游区(点)。

第2篇 奈曼旗王府博物馆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奈曼旗最有代表性的景点要数奈曼王府了。奈曼旗王府博物馆辟建于1985年,1987年正式对外开放。

该博物馆的主要载体是内蒙古自治区现存的一座较为完整的清代王府。此王府为清代奈曼旗的最高统治机关,现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代,奈曼旗为内札萨克蒙古二十四部四十九旗之一。奈曼部为一旗,从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年)起。

奈曼旗历经十二世十六任王爷,现存的王府是清代道光皇帝之乘龙快婿、奈曼旗第十一任札萨克郡王德木楚克扎布于1863年所建,距今140余年,为一方形院落,占地面积22000多平方米,现王府唯一幸存的主体建筑有回廊、四合院和佛堂、串堂门,占地面积990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全部使用青砖、青瓦,前有檐柱,内有贴金柱,滴水瓦当,丹青彩绘,雕梁画栋,博物馆馆址就坐落在这座清静幽雅的王府院内。奈曼旗王府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4800多件,有固定展厅九个,临时展出面积60平方米,每年举办三次大型展览。

特别是1995年建立的“奈曼旗革命烈士纪念馆”和1998年举办的“奈曼旗改革开放二十年成就展”、“奈曼旗老干部历史功绩展”,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每逢清明节、7月1日、10月1日等重大节日都有学生、机关、团体来此参观,还有很多重要仪式如入党、入团仪式也在馆里举行。

该馆1998年被命名为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由旗级文明单位晋升为盟级文明单位,1995年被评为全国地县级十佳博物馆。多年以来,奈曼旗王府博物馆积极利用王府这所全区现存最完整蒙古王公馆邸和被列为全国建国以来考古十大发现之一的“辽代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等重要文物和文献资料,多渠道多角度开展各种活动,为全旗改革开放、为两个文明建设、为青少年教育做出了贡献。

旗政府所在地大沁他拉是一个有4万人口的城镇,每年要有3万多人次,许多都是有组织的团体、学校,也有来自日本、德国、俄罗斯、韩国和亚太地区的客人前来参观,国内客人则遍及全国各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曾两次前往奈曼王府博物馆,称誉它为“科尔沁草原的一颗明珠”,并热情地题写了馆名。

〔至王府前〕大家请看,奈曼王府的全部建筑规模较大,有房屋190余间,为一方形大院。四周为夯土板筑梯形围墙,底宽2米,顶宽1米,高4米,四角建有角楼,大院显得非常威严。

奈曼王府的建筑,完美地展示出了清代北方草原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和蒙古民族的聪明才智,是中华建筑的瑰宝。1982年,奈曼旗文物部门对王府大门、便门进行了重修,新建200余米王府围墙和一角楼,大门左右一对高大石狮子,衬托出王府的宏伟和壮观。

院内双重建筑格局,院内有院,从总体看,为一封闭式台榭回廊左右对称的四合院。分解来看,前后为三层套院,中间有一封闭式四合院,外边院墙高大又形成了一个大四合院。

王府东侧为王府卫队驻地,王府西北设置了王府办事机构——档事房,中心四合院是天井回廊式建筑,墙体建筑全部使用白灰浆适量加入糯米浆制成。这座王府在木结构建筑中使用了油漆彩画。

一是为了装饰华丽及表示有关封建等级,二是为了建筑木材防腐防潮。我国早在春秋时代已有在木结构上刷丹粉的记载,秦汉逐渐采用了“绫锦”编织物的纹样,南北朝时期更进一步吸收了佛教艺术的新图案。

这座王府内的彩画则分为三类,即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及苏式彩画,而且还适当采用了民族特点彩画。王府的主体建筑在中轴线上,是王府正殿,面阔五间,东一间是郡王和福晋卧室,室内陈设华丽,各式家俱多用楠木制成,不施彩绘,保持本色。

棱窗、隔扇都有万字、蝙蝠、花草等深浮雕纹饰,做工玲珑纤巧,图案浮凸生动,是不可多得的艺术佳品。正厅是召见王府亲信官员议事之处,每日由拜生达(王府总管官员)向王爷汇禀情况。

西一间为郡王书房。? 东西配殿各三间,一色的大屋脊青砖瓦房,兽头瓦当。

叶脉纹滴水,檐下均为丹青彩绘。 〔至东配殿〕东配殿两翼彩画为山水花草,中间绘的是《红楼梦》中的探春、林黛玉、王熙凤、妙玉等。

东配殿在第十三任郡王玛什巴图尔执政时,为东侧福晋住室。当十四任郡王苏珠克图巴图尔执政时,因侧福晋暂住京城,所以此殿便改为王府官员秘密议事之所。

〔至西配殿〕西配殿门上侧画有山水、青竹、菊花,中间绘张衡、屈原、孔子、李时珍四大杰出人物。这里为西侧福晋住处。

当第十四任郡王苏珠克图巴图尔于民国十五年十月暴病死于波日和硕庙时,东西侧福晋听到噩讯后,二人悲痛欲绝,便在此殿饮用大量毒品,双双服毒,一位侧福晋刘氏当即身亡。王府二道串堂门,前廊后厦,大红明柱,丹青彩绘,雕梁画栋,龙头燕尾,木雕花墩,走过串堂门正面是富丽堂皇的两扇朱红大门,门镶金钉,轧铁角,门悬两珠(亦称垂珠门),珠子上方木雕四季花卉,中间木雕蝙蝠,口衔金钱,象征“福在眼前”。

门上亮子绘“福、禄、寿”三星。内四合院右侧20米处,大屋脊青砖瓦房矗立于半米高的台阶上,磨砖对缝,建筑细腻精巧,是王府佛堂。

室内正中供奉高大的释迦牟尼贴金佛像,两侧有绿度母和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像。每逢祭日,郡王、福晋及眷属皆来佛堂祭祀。

·德王府导游词 ·锡林郭勒导游词 ·通辽市导游词·阴山岩画导游词 ·麻池古城导游词

·昭君墓旅游区导游词 ·清真大寺导游词 ·内蒙古之旅导游欢送词 ·柴河旅游区导游词

第3篇 北京的恭王府花园导游词

北京清代,有十代帝王的王子封了王位,有亲王、郡王封号的有七十个。

为了显示他们的特殊地位和便于管理,清代王府一般都设在内城。

“铁帽王府”。清初对入关有功的8家王爵,封为世袭罔替,俗称“铁帽王”,他们的王府就叫铁帽王府,共有8处,5处在西城,三处在东城。

以后又封了几个铁帽王,共12个世袭罔替王爵。

北京有两个恭亲王,一个是顺治皇帝的第五子常宁,府址在今东四十条。

另一个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奕*,1852年将原庆王府转赐奕*,此处原是和珅宅,位于前海西街17号,这个恭王府是保护得最好的一个王府。

恭王府位于前海西街17号,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据说恭王府总面积为一百多亩。相当于中山公园,这是至今保存最好的一座王府,曾是和珅的宅邸。

1996年10月起开放的只是恭王府的后花园,占地9亩,但其规模已经是非常可观的。

恭王府分中东西三路,分别由多过四合院组成,后为长160米的二层后罩楼。

恭王府假山,此假山是用糯米浆砌筑成的,非常坚固,山上置两口缸,缸底有管子通到假山上,通过往缸中灌水的办法来增加院中的湿度,过去整个假山上都长满了青苔。

假山正中有一康熙皇帝为其母祝寿写的“福”字碑,这是恭王府的“三绝”之一,碑石长7.9米,贯穿整修假山。

垂花门,因门上有两个倒垂的花卉而得名,门前的两棵龙瓜槐在和珅居住时就有,这种树比较珍贵。

垂花门内的牡丹院,院中有紫藤萝架。 院子正中造形呈蝙蝠形状的小湖。

在清代的北京,往住宅中引入活水,是要经皇帝特批的,恭亲王府是少有的几个享此殊荣的王府之一。

西式门,据说在当时在北京只有3个。这也是恭王府的三绝之一,另一绝是戏楼和福字碑。

花院门内的假山石,起到影壁的作用, 名称为“独乐峰”。整理该文章>;<...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太上皇弘历归天,次日嘉庆褫夺了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两职,抄了其家,估计全部财富约值白银八亿两,相当于国库十几年的总收入,所以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2月22日和珅被“赐令自尽”。

第4篇 恭王府花园导游词

北京清代,有十代帝王的王子封了王位,有亲王、郡王封号的有七十个。

为了显示他们的特殊地位和便于管理,清代王府一般都设在内城。

铁帽王府。清初对入关有功的8家王爵,封为世袭罔替,俗称铁帽王,他们的王府就叫铁帽王府,共有8处,5处在西城,三处在东城。

以后又封了几个铁帽王,共12个世袭罔替王爵。

北京有两个恭亲王,一个是顺治皇帝的第五子常宁,府址在今东四十条。

恭王府位于前海西街17号,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据说恭王府总面积为一百多亩。相当于中山公园,这是至今保存最好的一座王府,曾是和珅的宅邸。

1996年10月起开放的只是恭王府的后花园,占地9亩,但其规模已经是非常可观的。

恭王府分中东西三路,分别由多过四合院组成,后为长160米的二层后罩楼。

恭王府假山,此假山是用糯米浆砌筑成的,非常坚固,山上置两口缸,缸底有管子通到假山上,通过往缸中灌水的办法来增加院中的湿度,过去整个假山上都长满了青苔。

假山正中有一康熙皇帝为其母祝寿写的福字碑,这是恭王府的三绝之一,碑石长7.9米,贯穿整修假山。

垂花门,因门上有两个倒垂的花卉而得名,门前的两棵龙瓜槐在和珅居住时就有,这种树比较珍贵。

垂花门内的牡丹院,院中有紫藤萝架。院子正中造形呈蝙蝠形状的小湖。

在清代的北京,往住宅中引入活水,是要经皇帝特批的,恭亲王府是少有的几个享此殊荣的王府之一。

西式门,据说在当时在北京只有3个。这也是恭王府的三绝之一,另一绝是戏楼和福字碑。

花院门内的假山石,起到影壁的作用,名称为独乐峰。

第5篇 恭王府花园导游词范文

北京清代,有十代帝王的王子封了王位,有亲王、郡王封号的有七十个。

为了显示他们的特殊地位和便于管理,清代王府一般都设在内城。

铁帽王府。清初对入关有功的8家王爵,封为世袭罔替,俗称铁帽王,他们的王府就叫铁帽王府,共有8处,5处在西城,三处在东城。

以后又封了几个铁帽王,共12个世袭罔替王爵。

北京有两个恭亲王,一个是顺治皇帝的第五子常宁,府址在今东四十条。

恭王府位于前海西街17号,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据说恭王府总面积为一百多亩。相当于中山公园,这是至今保存最好的一座王府,曾是和珅的宅邸。

1996年10月起开放的只是恭王府的后花园,占地9亩,但其规模已经是非常可观的。

恭王府分中东西三路,分别由多过四合院组成,后为长160米的二层后罩楼。

恭王府假山,此假山是用糯米浆砌筑成的,非常坚固,山上置两口缸,缸底有管子通到假山上,通过往缸中灌水的办法来增加院中的湿度,过去整个假山上都长满了青苔。

假山正中有一康熙皇帝为其母祝寿写的福字碑,这是恭王府的三绝之一,碑石长7.9米,贯穿整修假山。

垂花门,因门上有两个倒垂的花卉而得名,门前的两棵龙瓜槐在和珅居住时就有,这种树比较珍贵。

垂花门内的牡丹院,院中有紫藤萝架。院子正中造形呈蝙蝠形状的小湖。

在清代的北京,往住宅中引入活水,是要经皇帝特批的,恭亲王府是少有的几个享此殊荣的王府之一。

西式门,据说在当时在北京只有3个。这也是恭王府的三绝之一,另一绝是戏楼和福字碑。

花院门内的假山石,起到影壁的作用,名称为独乐峰。

第6篇 喀喇沁蒙古亲王府导游词范文

游客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去游览的是位于喀喇沁旗王爷府镇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区——喀喇沁蒙古亲王府。

喀喇沁蒙古亲王府始建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是当时塞外规模较大的建筑群,距今已有328年的历史。清代中晚期,这里又是卓索图盟的政治中心。

喀喇沁亲王的远祖是成吉思汗的功臣者勒篾,属兀良哈部,他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时立下过汗马功劳,曾三次救过成吉思汗的命。成吉思汗赐他九次犯罪而不罚,并封为第九位千户那颜。由于他们父辈即是挚友,成吉思汗又把者勒篾当兄弟看待,并把女儿嫁给者勒篾之子吉伯格,享有“塔布囊” ——即驸马的称号。 元朝建立后,驸马吉伯格的后代受封故契丹大宁之地,赐“诺颜”号,部名曰“喀喇沁”。“喀喇沁”,蒙古语为“守卫者”的意思。 其后,传至者勒篾的第十四代孙苏布地,他统领喀喇沁部在天聪二年归附了皇太极。在苏布地的帮助下,皇太极征服了漠南蒙古,昭乌达盟、卓索图盟地区蒙古各部先后归附清朝。天聪九年(1635年),苏布地之子固鲁思奇布受封札萨克,为喀喇沁右翼旗第一代王爷(先封贝子,后封多罗都棱郡王)。

第一代王爷和第二代王爷图巴色棱都居住在今辽宁喀左、建平,到第三代王爷班达尔沙才迁到喀喇沁旗龙山,康熙九年(1670年)又从龙山迁到今王爷府镇。后又经历十二代,传至贡桑诺尔布。其中第八代、第十一代曾由郡王加授亲王品级。之所以在这里建王府,一是当时的锡伯河川草深林密,气候宜人,景色秀丽,环境优雅;二是这里有十八罗汉山,以王府为中心上有九座山,下有九座山,后面又有印台山,所谓风水好,符合当时王公贵族的心理。据史书记载,原王府占地面积130余亩,房屋400余间,整体建筑宏伟壮观,布局严谨,体系庞大,结构精巧。前后共五进院落,主体建筑有大堂、二堂、仪厅、大厅和承庆楼。中轴对称,东西两侧是跨院,又由若干小四合院构成,重重四合院又由道道垂花门相连。西院为政治活动、宗教祭祀场所,建有庙宇、祠堂、客厅、议事厅、书斋、练武场。东侧为生活区,有戏楼、王爷和福晋的卧室、仓库、膳房。

王府的后面是花园,依山而建仿北京私家园林式。花园内有十一座院落,137间房舍,有老爷祠、马王殿、土地祠,还建有戏楼、花窖和养鹿场。五座造型各异的凉亭,三座低栏平桥,潺潺流淌的泉水,环绕着叠石耸立的假山,一派江南园林景色。王府门前有九棵古榆,广场屹立着一字排开的十三座敖包。府内堂舍丹青斗彩,楼阁雕梁画栋,花苑姹紫嫣红,桦柏巍然参天。整座王府,肃穆古雅,气势恢弘,处处体现着主人的荣贵。喀喇沁亲王府历经三百多年风雨,东院已荡然无存,西院也仅存不多,后花园早已消失,仅主体建筑保存下来。

19xx年以来,地方政府投入巨资进行抢救性保护性维修,恢复了中轴区和东西跨院古建筑的原有风貌,复建照壁、垂花门等。恢复后的亲王府有府门、轿厅、回事处、议事厅、承庆楼、书画厅、揖让厅、书塾、福晋居室等建筑,并举办有“喀喇沁亲王府复原陈列”、“清代内蒙古王府历史陈列”等大型展览,被文博专家誉为中国最大的蒙古王府博物馆。 喀喇沁亲王府为内蒙古建成年代最早、建筑规模最大、规格等级最高、现状保存最好的王府,体现了地区特色和民族宗教特点,代表了清代官式建筑的基本风格,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古建筑外,王府内值得称奇的还有月台上的古松——龙凤松,东边的为凤松,西边的为龙松,自然生长,惟妙惟肖。这两棵松树已被列为“中华奇树”之中。

门外广场的塑像就是喀喇沁第十四代王爷贡桑诺尔布。贡王,字乐亭,生于1871年,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27岁时接任多罗都棱郡王王位,任喀喇沁右旗札萨克和卓索图盟协理盟长、盟长。19xx年,被袁世凯晋封为亲王。贡桑诺尔布是最后一代王爷,也是政绩最突出、最开明的王爷。他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学识渊博,才思敏捷,通晓汉满蒙藏多种文字,还擅长诗词书画,骑射拳脚。 他承袭王位后,对其父亲时代的弊政进行改革,将旗民的无限徭役改为定额制,大大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在此基础上,他致力改革,推行新政,兴办教育,兴办实业,创出了内蒙古地区“五个第一”。

第一个办学堂——崇正学堂。办教育是贡王实施新政的第一步。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他在王府西院首创了崇正学堂,招收旗内30多名适龄儿童免费入学,并亲自担任校长。现在的王府蒙古族中学的前身就是崇正学堂,至今已有100年的校龄,培养弟子数万,他们分布在祖国各地,可谓桃李满天下。他还在京创办了被誉为中国少数民族人才摇篮的蒙藏学校。第一个办女学堂——毓正女学堂。光绪三十年,贡王去日本考察,看到了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强盛起来的主要原因,是科学教育水平高。回国后,他又办起了毓正女学堂和守正武学堂,并且聘请日本女老师何原操子任教,讲授蒙、汉、日三种语文和各种家务学科。

第7篇 北京恭王府导游词怎么写

清代皇室为了显示他们的特殊地位和便于管理,清代王府一般都设在内城。

“铁帽王府”。清初对入关有功的8家王爵,封为世袭罔替,俗称“铁帽王”,他们的王府就叫铁帽王府,共有8处,5处在西城,三处在东城。

以后又封了几个铁帽王,共12个世袭罔替王爵。

北京有两个恭亲王,一个是顺治皇帝的第五子常宁,府址在今东四十条。

另一个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奕*,1852年将原庆王府转赐奕*,此处原是和珅宅,位于前海西街17号,这个恭王府是保护得最好的一个王府。

恭王府位于前海西街17号,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据说恭王府总面积为一百多亩。相当于中山公园,这是至今保存最好的一座王府,曾是和珅的宅邸。

1996年10月起开放的只是恭王府的后花园,占地9亩,但其规模已经是非常可观的。恭王府分中东西三路,分别由多过四合院组成,后为长160米的二层后罩楼。恭王府假山,此假山是用糯米浆砌筑成的,非常坚固,山上置两口缸,缸底有管子通到假山上,通过往缸中灌水的办法来增加院中的湿度,过去整个假山上都长满了青苔。

假山正中有一康熙皇帝为其母祝寿写的“福”字碑,这是恭王府的“三绝”之一,碑石长7.9米,贯穿整修假山。

垂花门,因门上有两个倒垂的花卉而得名,门前的两棵龙瓜槐在和珅居住时就有,这种树比较珍贵。

垂花门内的牡丹院,院中有紫藤萝架。 院子正中造形呈蝙蝠形状的小湖。

在清代的北京,往住宅中引入活水,是要经皇帝特批的,恭亲王府是少有的几个享此殊荣的王府之一。

西式门,据说在当时在北京只有3个。这也是恭王府的三绝之一,另一绝是戏楼和福字碑。

花院门内的假山石,起到影壁的作用,名称为“独乐峰”。

恭王府导游词

第8篇 桂林靖江王府导游词两篇

桂林靖江王城

各位远道而来的朋友,一路辛苦了。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首先,我代表桂林国际旅游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真诚的欢迎,我是大家本次的导游员,我姓邝,大家可以叫我小邝。在接下来的行程将由我陪您们一同度过,如果大家有什么需要的,请提出来,我将会尽我最大的努力为大家服务,最后,祝大家玩的开心,游的尽兴!好了,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了此行我们将参观游览的是桂林文化之旅的最后一站——靖江王城景区。

靖江王城景区位于桂林市中心,景区是一座历史文化、自然景观、高等学校三者合一的国家5a级景区,由独秀峰、承运殿、广西科举贡院三个部分组成。有这样一句名言:桂林山水甲天下,阅尽王城知桂林。王城是桂林历史的缩影,也是桂林山水灵气和深厚文化积淀的融合。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一座山峰,二个唯一,三种气质”。

一座山峰说的是在校园当中屹立着桂林第一峰——独秀峰,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沿着这条中轴线,所看到的那座山峰就是独秀峰。在山峰的下面,我们将寻访到“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诗的出处。独秀峰海拔216米,相对高度66米,有桂林第一峰的美誉,也被称为“南天一柱”。从高处往下看,独秀峰位于城中央,四周群山环绕,形成了一幅天然的群臣朝拜图,所以当年朱元璋就是看中了这一点,将靖江王府建于独秀峰脚下,独秀峰就像一座天然的屏障一样立于王府的后花园,成为我们王府的天然靠山,历代的靖江王都为此而自豪,按照庄简王的话是其地为“广西甲甚”。

二个唯一是指它是全国高校当中唯一坐落于城市中心的校园,地理位置及整个建筑布局都极其类似于北京的故宫,它也是全国高校当中唯一荣获5a级景区的校园,另外它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三种气质是指在王城中您能从它的历史积淀、建筑布局、校园风貌等方面感受它的三种气质,即王家气派、书香风范以及自然灵性。那具体是如何表现的呢,请大家随我进去探寻吧!

王城在明代的时候是明靖江王府,是明太祖朱元璋为他的侄孙朱守谦于1372年开工建造,比北京故宫早建34年。朱元璋建立靖江王府一来是为了巩固边防的统治,二来是将子孙分到各个地方为王,能够缓解家族的矛盾。在这里一共生活过11代14位靖江王,历史280年之久,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藩王府。整个王府是按照明建筑的规制建造的,是朱元璋南京内宫的缩影。遵循着外墙内城,中轴对称,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风格。

眼前的这座门,叫做承运门,是王府的内城门。而外面的整个城墙包含的部分是整个王府的外城。大家还记得皇帝的圣旨上,头两句是怎么说的吗?对,这位朋友回答的非常正确,那就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在北京有一扇奉天门,而我们这呢,有一扇承运门,合起来就是“奉天承运”,意思是皇帝奉上天的旨意来治理国家,我们的王爷就是奉了天子的旨意到这里来治理他的藩国的。

我们眼前的这条青石板路,是王府600多年前铺垫而成的,它见证了王府600多年的风风雨雨。在古时候,很多人想走,那可不行。因为它是身份、权利、地位的象征,只有尊贵的王爷和王妃才能走,所以被称为王道。现在,请大家跟我一起踏上这条王道,做一回现代版的王爷和王妃,开启我们今天的王府之旅。

在我们眼前的这座建筑物叫做承运殿,是当年王爷办公和处理政务的地方。1921年,孙中山把北伐大本营设在王城,他也曾在这里办公和处理军政要务。

中华民国代总统李宗仁、国防部部长白崇禧也曾在这里办公,广西省政府成立之时,省长的办公室也设在了这里。这儿曾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王城在清代时为广西贡院,就是广西的秀才参加科举考试的地方,当时这里的考间有5000多间,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其中恢复的一部分,里面设置了一些互动参与项目,供游客体会当年学子考试的过程。整个清朝年间,这里共走出了585位进士,四位状元,其中还有一位三元及第——陈继昌。陈继昌呢,是广西桂林人,在获得三元及第的那年30岁,也就是通常说的三十而立。不知道他是喝了福泉井的水使得他温泉思涌,还是这集山水天地之灵气的王城使得这里人才辈出。

好了,那今天我们的王府之旅到这里就要落幕了,而我们的桂林文化之旅也接近尾声了。希望大家能够再次来我们美丽的桂林,再次来靖江王城。最后,我在这里祝大家工作顺利,事事顺心,生活幸福。

第9篇 喀喇沁蒙古亲王府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去游览的是位于喀喇沁旗王爷府镇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区——喀喇沁蒙古亲王府。

喀喇沁蒙古亲王府始建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是当时塞外规模较大的建筑群,距今已有328年的历史。清代中晚期,这里又是卓索图盟的政治中心。

喀喇沁亲王的远祖是成吉思汗的功臣者勒篾,属兀良哈部,他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时立下过汗马功劳,曾三次救过成吉思汗的命。成吉思汗赐他九次犯罪而不罚,并封为第九位千户那颜。由于他们父辈即是挚友,成吉思汗又把者勒篾当兄弟看待,并把女儿嫁给者勒篾之子吉伯格,享有“塔布囊” ——即驸马的称号。 元朝建立后,驸马吉伯格的后代受封故契丹大宁之地,赐“诺颜”号,部名曰“喀喇沁”。“喀喇沁”,蒙古语为“守卫者”的意思。 其后,传至者勒篾的第十四代孙苏布地,他统领喀喇沁部在天聪二年归附了皇太极。在苏布地的帮助下,皇太极征服了漠南蒙古,昭乌达盟、卓索图盟地区蒙古各部先后归附清朝。天聪九年(1635年),苏布地之子固鲁思奇布受封札萨克,为喀喇沁右翼旗第一代王爷(先封贝子,后封多罗都棱郡王)。

第一代王爷和第二代王爷图巴色棱都居住在今辽宁喀左、建平,到第三代王爷班达尔沙才迁到喀喇沁旗龙山,康熙九年(1670年)又从龙山迁到今王爷府镇。后又经历十二代,传至贡桑诺尔布。其中第八代、第十一代曾由郡王加授亲王品级。之所以在这里建王府,一是当时的锡伯河川草深林密,气候宜人,景色秀丽,环境优雅;二是这里有十八罗汉山,以王府为中心上有九座山,下有九座山,后面又有印台山,所谓风水好,符合当时王公贵族的心理。据史书记载,原王府占地面积130余亩,房屋400余间,整体建筑宏伟壮观,布局严谨,体系庞大,结构精巧。前后共五进院落,主体建筑有大堂、二堂、仪厅、大厅和承庆楼。中轴对称,东西两侧是跨院,又由若干小四合院构成,重重四合院又由道道垂花门相连。西院为政治活动、宗教祭祀场所,建有庙宇、祠堂、客厅、议事厅、书斋、练武场。东侧为生活区,有戏楼、王爷和福晋的卧室、仓库、膳房。

王府的后面是花园,依山而建仿北京私家园林式。花园内有十一座院落,137间房舍,有老爷祠、马王殿、土地祠,还建有戏楼、花窖和养鹿场。五座造型各异的凉亭,三座低栏平桥,潺潺流淌的泉水,环绕着叠石耸立的假山,一派江南园林景色。王府门前有九棵古榆,广场屹立着一字排开的十三座敖包。府内堂舍丹青斗彩,楼阁雕梁画栋,花苑姹紫嫣红,桦柏巍然参天。整座王府,肃穆古雅,气势恢弘,处处体现着主人的荣贵。喀喇沁亲王府历经三百多年风雨,东院已荡然无存,西院也仅存不多,后花园早已消失,仅主体建筑保存下来。

1997年以来,地方政府投入巨资进行抢救性保护性维修,恢复了中轴区和东西跨院古建筑的原有风貌,复建照壁、垂花门等。恢复后的亲王府有府门、轿厅、回事处、议事厅、承庆楼、书画厅、揖让厅、书塾、福晋居室等建筑,并举办有“喀喇沁亲王府复原陈列”、“清代内蒙古王府历史陈列”等大型展览,被文博专家誉为中国最大的蒙古王府博物馆。 喀喇沁亲王府为内蒙古建成年代最早、建筑规模最大、规格等级最高、现状保存最好的王府,体现了地区特色和民族宗教特点,代表了清代官式建筑的基本风格,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古建筑外,王府内值得称奇的还有月台上的古松——龙凤松,东边的为凤松,西边的为龙松,自然生长,惟妙惟肖。这两棵松树已被列为“中华奇树”之中。

门外广场的塑像就是喀喇沁第十四代王爷贡桑诺尔布。贡王,字乐亭,生于1871年,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27岁时接任多罗都棱郡王王位,任喀喇沁右旗札萨克和卓索图盟协理盟长、盟长。1912年,被袁世凯晋封为亲王。贡桑诺尔布是最后一代王爷,也是政绩最突出、最开明的王爷。他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学识渊博,才思敏捷,通晓汉满蒙藏多种文字,还擅长诗词书画,骑射拳脚。 他承袭王位后,对其父亲时代的弊政进行改革,将旗民的无限徭役改为定额制,大大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在此基础上,他致力改革,推行新政,兴办教育,兴办实业,训练军队,创出了内蒙古地区“五个第一”。

第一个办学堂——崇正学堂。办教育是贡王实施新政的第一步。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他在王府西院首创了崇正学堂,招收旗内30多名适龄儿童免费入学,并亲自担任校长。现在的王府蒙古族中学的前身就是崇正学堂,至今已有100年的校龄,培养弟子数万,他们分布在祖国各地,可谓桃李满天下。他还在京创办了被誉为中国少数民族人才摇篮的蒙藏学校。第一个办女学堂——毓正女学堂。光绪三十年,贡王去日本考察,看到了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强盛起来的主要原因,是科学教育水平高。回国后,他又办起了毓正女学堂和守正武学堂,并且聘请日本女老师何原操子任教,讲授蒙、汉、日三种语文和各种家务学科。

第10篇 恭王府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

恭亲王府原是“千古第一贪”的和珅的家,后被嘉庆帝立下二十四条罪状,抄了他的家充公。因最后一任主人是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讠斤,所以称为恭亲王府。

北京城两龙脉,一是京城中轴线,二是护城河。故宫就坐落在中轴线的头上。而恭亲王府就坐落在两龙脉相交之处。和珅曾大言不惭说:“皇上坐龙头,我坐龙尾。龙头虽掌大局,却还要龙尾行大事。”听听,和珅野心之勃勃,真不愧“千古第一贪”!

恭亲王府内,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只“蝙蝠”。这“蝙蝠”并不是真实的蝙蝠,而形似蝙蝠的建筑。和珅想让自己很幸福,便取“福”的谐音字“蝠”,建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只“蝙蝠”。

进门后,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只硕大的“蝙蝠”。这是一只形似蝙蝠的池塘,名曰“福池”。池岸边随意错落着假山碎石。福池周围栽满了榆树,榆树的果、叶形似铜钱,每当铜钱般的果、叶掉入福池时,和珅就会笑哈哈:“天上掉下的钱,进入我的‘聚宝盆’,地上的钱也是流入我和珅的囊袋中。”这话可真不假!

我们顺着福池潺潺流水走,便来一扇门前。这是一扇精美绝伦的西洋门,色彩鲜艳,做工精细。据说这也是他二十四条罪状之一。因为这一扇西洋门是仿造皇家园林——万寿园里的西洋门造的。

进了西洋门,绕过“送子观音”石雕,便是和珅家的戏园了。戏园前是一片花园,修剪整齐的灌木丛中开着些许花儿。《环珠格格》中“香妃戏蝶”这出戏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全北京城只有两处是满地青砖,一是故宫的太和殿,二便是和珅家的戏台了。因为青砖的扩音效果十分好,所以在戏台上唱戏不需要任何扩音工具,偌大的戏场人人都能听到音乐,能站在遍地青砖的戏台上为和珅等权贵大臣唱戏也是一种殊荣了。

穿过雕刻精细的朱栏长廊,便来到了和珅的书斋。书斋四面假山竹林环合,清幽宁静。整个恭亲王府,就它不是用石砖砌的。这座书斋是用一种特殊的竹料建成的,冬暖夏凉,和珅最爱待在这里了。

出书斋,前面那座十分大气的建筑就是正殿——和珅会客的地方。要上正殿,有一条很特别的路,只有一节阶梯,然后就是一条笔直平缓的坡路,因为和珅说过他这一世,只有年少时吃过苦,然后就一路平步青云,登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势颠峰。我们可以跨过最底下的一节阶梯,免吃一点苦,直接“平步青云”。

有这样一个故事:当年孝庄太后年老病重之时,极其爱戴她的皇孙——康熙帝,心情极其郁闷。他让侍女苏麻喇姑准备好纸笔,大笔一挥,写了一个 “福”字。写完之后,玄烨和苏麻喇姑看着那个“福”字惊呆了——那个字苍劲有力,十分潇洒。细一看,竟看见了多个词组:多田,多子,多才,多寿……这不就是皇祖母的心愿吗?康熙帝越看越满意,便命人把这个“福”字拓在一块巨石上。结果,久病多时的太皇太后很快康复了!康熙帝大喜,决定将这块饱含吉祥福瑞气息的巨石代代相传,让爱新觉罗家族世代昌盛。

只可惜传到乾隆手中,就被别人偷出了皇宫。这个人就是和珅。现在这块福石就在我们正殿脚下,只露出写有“福”字的一面。这个“福”便是恭亲王府的第一万个福,寓意“万福”。和珅还神气地说:“皇上是‘万岁’,我是‘万福’!”后来,嘉庆帝抄他家时,本想把福石搬回皇宫,可还是没有搬成。和珅太狡猾了,他用石块砌了一座形似蝙蝠的福山,在“福”字左右各砌了一条龙,寓意“龙坐江山”,嘉庆帝不想自毁“江山”,便把福石留了下来。

恭王府概述

亲爱的朋友,欢迎您使用古游网的导游服务:

王府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宫廷文化和平民文化的桥梁,位于北京西城区前海西街的恭王府,是中国现存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代表着中国的王府文化。

乾隆四十一年,即1776年,和珅开始在这东依前海,背靠后海的位置修建他的豪华宅第,时称“和第”。有说法称、明弘治年间、大太监李广也曾经置第于此。嘉庆四年正月初三,太上皇弘历归天,次日嘉庆皇帝就褫夺了和珅军机大臣和九门提督两职,抄了其全家,估计全部财富约值白银八亿两,相当于国库十几年的总收入,所以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同年正月十八,即1799年2月22日,和珅被“赐令自尽”。而宅子本身,则归了“爱豪宅不爱江山”的嘉庆胞弟庆僖亲王永璘所有。与此同时,嫁给和珅儿子的乾隆之女和孝公主,仍居住在半座宅第中。咸丰元年,即1851年,清末重要政治人物恭亲王奕?成为这所宅子的第三代主人,改名恭王府,恭王府之名由此沿用至今。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是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对恭王府的评价。民国初年,这座王府被恭亲王的孙子溥伟以40万块大洋卖给教会,后由辅仁大学用108根金条赎回,并用作女生学堂。新中国成立以后,王府曾被公安部宿舍、风机厂、音乐学院等多家单位使用过。

“月牙河绕宅如龙蟠,西山远望如虎踞”,这是史书上对恭王府的描述。就其选址而言,它占据京城绝佳的位置。古人修宅建园很注重风水,北京据说有两条龙脉,一是土龙,即故宫的龙脉;二是水龙,指后海和北海一线,而恭王府正好在后海和北海之间的连接线上,即龙脉上,因此风水非常的好。古人以水为财,在恭王府内“处处见水”,最大的湖心亭的水,是从玉泉湖引进来的,而且只内入不外流,因此更符合风水学聚财的说法。新中国十大元帅和郭沫若等人,均在恭王府的附近居住,而且都非常长寿。据说,北京长寿老人最多的地方就是恭王府附近,这个地方是一块风水宝地。

恭王府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王府建筑群,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府在前,园在后。恭王府的开放,早在30年前,就被提上议事日程。1975年,周总理在病床上,将三件未做完的事情托付给谷牧,其中之一就是恭王府的开放问题。

王府占地约3.1万平方米,分为中、东、西三路建筑,由严格的轴线贯穿着的、多进四合院落组成。王府有门脸五间,正殿七间,后殿五间,后寝殿七间,左右有配殿。府邸不仅宽大,而且建筑规模也是王府中最高的。恭王府的中、东、西三路各有三个院落,其中每一路的后两个院子是我们要游览的主要区域。

现在就请您跟随我们的讲解,游览一下这历尽苍桑、重现世人的恭王府吧。

门外院落

首先给您介绍一下王府主体院落之外的部分。在府邸大门外并列有东西两组院落。

西侧一组院落在三间正门两侧开有两座罩子门通向东、西两路院落,门的前方纵列着四排房屋,每排房屋当中各有一座阿思门,东边的阿思门外有一座影壁。

西侧院落南边沿围墙有两排倒座房,是王府的办事机构用房:前排东侧为回事处、随侍处,中间为管事处,西侧为佐领处、档子房、管领处、庄园处、置办处等,后排为粮仓房;两排倒座之间有东房一排,为裁房、厨房、水屋等。

东侧一组院落中南边沿围墙也有一排倒座房,为王府的兵房,驻有护卫王府的旗兵十余名;北边有一组四合院落,据说载滢回府时在此居住。

当时王府的总出入门就开在东侧院落的东墙上。

好了,下面我们将按照由中路入东路,转中路进西路最后到达后罩楼的顺序带领您转转这重新修缮的恭王府。

正门

中路有正门两重,均朝南。现在您要走入的是恭王府府邸的正门,大门面阔三开间,外置石狮子一对,石狮头上的卷毛疙瘩有12排,代表亲王的爵位。

经过这中路的第一个小院,接下来您还需走过这面阔5间的二门,才能进入王府的中心区域。二门内是正殿及东西配殿,其后为后殿及东西配殿。

向里走您马上会看到的是修复后的银安殿。

银安殿

银安殿俗呼银銮殿,是恭王府最主要的建筑。它作为王府的正殿,只有逢重大事件、重要节日时方打开,起到礼仪的作用。民国初年,由于不慎失火,大殿连同东西配殿一并焚毁。现在经过修复,虽不能与原来的完全一样,但还是能让您体会到它的宏伟与庄重,感受到它的神韵。

现在让我们先去游览一下东路的主要建筑。下一个景点是多福轩。

05多福轩

多福轩采用小五架梁式的明代建筑风格。这里是奕?的会客处,保存着一些漂亮的凤凰彩绘,因其内部悬挂许多“福寿匾”而得名。多福轩内6个书架4个多宝格每个都是4米多高,全是用楠木复原的。

轩前院子内有古藤萝一架,被称为“藤莹架”,据考已生长200多年,在北京是不多见的。因此这个院子又被称为“藤萝院”。

绕过多福轩,您将进入东路的最后一个院子,看到后院的正厅乐道堂。

乐道堂及嘉乐堂

这里恭亲王奕忻起居的地方。奕?为皇子时,道光帝曾赐“乐道堂”匾额一方,此堂因此得名。

东路游览完了,现在请您向西走,去参观中路后院的嘉乐堂。

嘉乐堂五开间、硬山顶、前出廊,是和珅时期的建筑,悬挂“嘉乐堂”匾额一方。该匾疑是乾隆帝赐给和珅的,但匾额无署款,无钤记,故无从证实。在恭亲王时期,嘉乐堂主要作为王府的祭祀场所,内供有祖先、诸神等的牌位,以萨满教仪式为主。这就印证了民间对于王府内有座神殿的传说。

看过了银安殿和嘉乐堂,想必您已经发现了,这中轴线上建筑物的屋顶都用绿琉璃瓦、脊吻兽,而配殿屋皆用灰筒瓦。

好了,现在我们将要进入西路,您将看到的是葆光室。

西路前院正厅名为葆光室,悬挂着咸丰皇帝御书的葆光室匾额。这里据说是恭亲王会见族人、朋友的客厅。其室内保存完好的木天花,被专家学者所推崇。大修中还恢复了室内原有的楠木隔断。

接下来您将穿过垂花门,看到后院的正厅锡晋斋。

垂花门及锡晋斋

葆光室与锡晋斋之间有垂花门,上悬天香庭院匾额。垂花门南有竹圃,北有西府海棠两棵。

锡晋斋是恭王府西路院落最北端的正房。锡普斋原名庆颐堂,俗称楠木房。有东西配房各五间,东房名为乐古斋,西房名为尔尔斋。庆颐堂据说缘起于乾隆所赐“庆颐良辅”匾额。和坤修建庆颐堂时模仿了皇帝的宁寿宫,面阔7间,前有庑廊,后出抱厦5间,平面呈凸字形。正中厅内东西北三面为两层暗楼,楼内的碧纱橱槛窗、栏杆等捕木装修,雕饰精美细致。其外檐柱的鼓形柱础,与承德普宁寺大乘阁的形制相同。嘉庆皇帝“加恩赐令自尽”时,和坤罪状第十三款中的“所盖捕木房屋,僭侈逾制,隔断式样皆仿宁寿宫制度”,即指此而言。恭亲王入住后把这里作为书房和文物收藏处所。而锡晋斋这个名称,一说是恭亲王奕?得到晋朝陆机的《平复帖》后所起;另一说是小恭王溥伟所起。这是王府府邸最精美的建筑。

走到西路的最北端了,下面我们要到这王府府邸的后罩楼去看看。

后罩楼

后罩楼位于府邸和花园的衔接处,50多间房屋连成一排,达160多米长。这座朱楼是国内王府类建筑中最长的楼,被形容为“99间半房子”。 后罩楼东部为瞻霁楼,西部为宝约楼。西端的5间房俗称“小迷宫”,这里有国内惟一的室内园林景观,两个楼层之间去除楼板,将亭台楼阁和假山溪流等搬进屋里。这几间室内花园将楼上楼下通连在一起,山石叠砌,可上可下,瀑布飞泻,亭台楼阁和小桥流水都非常精致。

此楼前檐出廊,后檐墙上每间上各开一窗,上层为形式各异的什锦窗,窗口砖雕精细,楼梯原为木假山形。楼中间偏西一间的下层有过道门,通向府后的花园。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去王府后花园领略一番吧。

王府花园全景

站在府邸与花园间的箭道上,远望王府后罩楼,是不是格外有气势呢?那么接下来,您将要游览的就是被称为“人间仙府”的恭王府花园。

60年代,周总理和红学专家周汝昌先生来到恭王府视察,走到景色迷人的种有一大片丝竹的潇湘院时,周先生提出潇湘院是不是红楼梦原型的说法。总理一看这个院子这么好,当时就产生了修缮开放的想法,目的是让人民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在当时文化部谷牧先生的主持下,恭王府花园部分在上世纪80年代时就正式开放了。

恭王府花园又称“ 萃锦园”,位于什刹海西侧的柳荫街,是北京城内数十座王府花园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也是目前北京惟一一处以花园的名义对公众开放的王府。花园南北长约150米,东西宽170余米,占地约2.8 万平方米,有古建筑30余处。此园后来的主人恭亲王奕忻为了重建花园曾调集百名能工巧匠,融江南园林风格与北方建筑格局为一体,汇中西建筑元素于一园,使之成为京师数十座王府之冠,可以称之“人间神仙府,什刹海的明珠”。恭王府花园布局精巧,景色宜人,有学者说它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原型。

全园布局分中、东、西三路。中路即全园的中轴线,主体建筑均在这条轴线上。下面我们就将带领您由正门入,按照中路转东路、回至中路再入西路的顺序游览此园。

现在您眼前的就是恭王府三绝之一的西洋门。

西洋门

西洋门位于花园中路最南端,是园子的正门,称“静含太古”,为奕?所建。门由汉白玉石雕砌,形制仿圆明园中大法海园门所建,西洋拱式风格,十分气派。门额外刻“静含太古”,内刻“秀挹恒春”,其中的静和秀是园主人希望达到的两个境界。此外,造园者以此喻代仙境,与门内山谷的一派大自然的风貌相结合,将“静”和“古”的概念融合在一起,更增添了园林的历史感和时空感。西洋门也是园内唯一的西式建筑,可以体现出主人希望通过学习西方文化和技术来挽救清朝统治之意。据说在当时,西式门在北京只有三个,这也是恭王府的三绝之一,另两绝是戏楼和福字碑。

现在就请您从西洋门进入,开始本次恭王府花园之旅吧。

独乐峰

进了大门,左右是两座青石假山夹道,东曰”垂青樾”,西曰“翠云岭”。而迎面映入您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太湖石。关于这块石头的来历,还有个有趣的故事呢。您看看这块石头的形状,是不是有些像个男孩,又像个抱小孩的妇女呢?当初和绅见了这石头非常喜欢,就运来立在了门口:一来可以做照壁,挡住邪气入侵,拦住财气外流;二来希望此石能为其带来儿子,多子多孙,家族繁荣。传说和珅一直无子,有了这块石头后,很块就有了儿子丰绅殷德,所以和珅也称其为送子观音。此石高约5米,经过多年的风化形成了流畅、天然的线条,如淡云舒卷般亭亭玉立,其名“独乐峰”为奕?所刻。它既是绝妙的点景,又起到了屏风的障景作用。您试着仰首观看,只能见到刻在上面的“乐峰”二字,因为那个“独”字隐于石的顶端,很是耐人回味。它源于北宋司马光政治失意后建造“独乐园”的典故。“独乐”即儒家先贤“独善其身”的意境。

现在请您绕过独乐峰继续向北走,在您面前的这个水池叫做“蝠池”。

蝠池

在清代的北京,往私宅中引入活水,是要经皇帝特批的,恭王府是少数几个获此殊荣的王府之一。这个用青石围砌成的蝙蝠形大水池,旧名为“蝠河”,后称“蝠池”,又因形状像元宝,也称元宝池。水池的周围种满了榆树,每到春夏之交,榆荚飘落,状似铜钱的“榆钱儿”落满蝠池,谐音“福钱”满盈,寓意是福贵双全。由蝠池向北,是“海渡鹤桥”。

现在请您跨越此桥,去看看安善堂。

安善堂

您眼前这座宏伟庄重的五开间厅堂,便是萃锦园中路最主要的建筑“安善堂”。安善堂前出抱厦,后带平台,两侧有游廊通向东西两庑。它在园中蝠池、邀月台、水榭、大戏楼等建筑的簇拥下,显得富贵堂皇,景致优美。这里原是主人游园时吟诗、作画的地方,也曾是恭亲王奕?宴请重要宾客的处所。细心的人可以发现,这个古建筑是一“倒座房”,这是为什么呢?请您稍安勿躁,谜底稍后揭晓。

走到这儿,我们在中路的游览先告一段落,待我们游览完东路,会从北端进入中路,再来游赏。现在请您向东南方向走,我们即将进入园子东路,接下来您将看到的景点是沁心亭。

沁心亭

在您面前的这个精致优雅的亭子就是沁心亭,一说沁秋亭,它是清代乾隆年间内阁大学士和绅所建,距今约220多年。沁心亭坐落于东路南端的假山“垂青樾”之旁,又称“流杯亭”。亭上四周有忠孝节义典故的彩绘,亭内地面上有一条约10cm 宽的弯曲的凹槽作为流水渠道,亭后假山中老井的水潺潺流下,然后注入水槽,形成“曲水”的形态。流水自亭的南面进入,经过地面的弯曲水道,最后在亭的北边流出,从暗道流入蝠池。据说在清代等级森严的制约下,北京只建了六座类似的亭子,此亭为最小的一座。园主人会在初春、盛夏、深秋时节邀客来此。当年和珅就常常在这里谈天说地,或是过小寿时设宴款待同僚。席间,在亭子地面水路的入口处放一个酒杯,酒杯随水漂动,停到谁的跟前,谁就要做诗,做的不好就要罚酒。如此风雅有趣之事是效仿古代了的“曲水流觞”。流水出口的位置坐北朝南,是为主位,主人和珅就坐在这里。据说,过小寿的时候,杯子停到哪位客人跟前,哪位客人就把备好的礼单放在杯中,最后杯子漂到和珅跟前,由和珅在出水处坐收财礼。因此有一说叫做“肥水不流外人田”。您仔细观察下这地面的水路,从北向南看为一个“寿”字,而从东向西看又是草书中的“水”字,所以此亭又被称为“水寿亭”。从中也可看出和绅的聪明才智。

出了亭子往东走,在您右手边有一片菜园,叫做艺蔬圃。

艺蔬圃及曲径通幽

这艺蔬圃是王府菜园,约有一亩三分大,取中国人俗语 “一亩三分地”的意思,是仿皇上“亲耕”的地方。园主人闲暇时可以亲自种植杂蔬,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天地生机、农耕野趣。过了这艺蔬圃往南拐便是园子东路的入口,叫做“曲径通幽”。

好了,现在请您转向北面,您将看到的是垂花门。

垂花门及荷花院

您面前这个精致的门叫做垂花门,因门上有两个倒垂的花卉而得名。您看门前这两棵龙爪槐,这种树比较珍贵,而且它们在和珅居住时就在这里,也算老住户了。

现在我们要穿过垂花门走进花园的东路建筑群,接下来您要进入的院落是荷花院。

垂花门内的这个狭长院落,称为荷花院,一说牡丹院。它的正厅为大戏楼的后部。院中正厅前有紫藤萝架,还种有一些牡丹,花开时争奇斗艳。电视剧《还珠格格》中著名的一场戏“香妃引蝶”就是在此拍摄的。

您往两边看,这院子两侧的厢房是明道斋和香雪坞。

明道斋及香雪坞

小院西侧的建筑为安善堂东配房过厅,叫做明道斋,又名怡神所,据说当年康熙所写“怡神所”匾额就悬挂在此厅中。这里是当年赏花行令之所。东厢的一排厢房名为'香雪坞',是恭亲王福晋和侧福晋游园观戏的小憩之处。据载,嫡福晋偏爱绿竹的飘逸雅致,故当时院里广种竹子,门前翠竹摇曳。

院西为另一个狭长院落,院内种有芭蕉和海棠。入口月洞门,曰:吟香醉月。此处丁香花开时与山前众花连枝辉映,尤其是月明人静的时候,适宜一咏一觞,影乱香清,别有幽趣。

现在请您继续向北走,我们的下一站是恭王府花园三绝之一的大戏楼,它有什么妙处呢?让我们赶快去品味一下。

戏楼

进入院内深处便是大戏楼。这座戏楼是我国现存独一无二的全封闭式大戏楼。在清廷档案中,戏楼均称为“大戏房”。恭王府大戏楼,建于同治年间(1862一1874),是恭亲王及其亲友看戏的场所。建筑面积685平方米,其建筑形式采用三卷勾连搭全封闭式结构,据说整个大戏楼虽为砖木结构建筑却没有用一根铁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戏楼的声音效果。大戏楼为了保证声音逼真,将戏台底下掏空后放置了若干口大缸,巧妙特殊的构造增大了共鸣混响空间,使观众身处戏楼里的任何位置,都能清晰地听到不借助任何传声工具的演员的演唱。有一次,一位著名演唱家来此演唱后,兴奋地称赞大戏楼比音乐厅的音色效果还要好。

您别看在牡丹院里看戏楼的外景一般,但里面却金碧辉煌。戏台两侧的两根大柱、四壁与顶皆绘满了缠枝藤萝,一片绿叶森森、紫花盛开的景象,使人有在藤萝架下看戏的感觉。据说,当时连慈禧太后看戏都是坐在院子里。恭亲王担心逾制获罪,便在屋顶画满藤萝,意为这是藤萝架而非大堂,真是用心良苦。棚顶悬大宫灯20盏,地下青砖铺就,20张八仙桌配上太师椅,井然有序的放置着。戏楼后壁都是浅棕色的木棂,用暗蓝色丝布做底衬罩饰。厅内南边是高约一米的戏台,戏台上方,一块金字黑匾高悬,上书“赏心乐事”四个篆体字。南部后台为演员化妆室,前为舞台,北部为贵宾及女眷看戏和休息的地方。奕?生日在农历十月下旬,办生日堂会时需要生火,故大戏楼也被府中人称为“暖楼”。这里除了演戏之外,还是当年恭王府中举办红白喜事的地方。每逢府中重要人物寿终正寝,戏楼就会布满挽联、挽幢,香烟缭绕,长幅高悬,各寺僧尼相继洒经超度亡灵。

1936年,当时在花园居住的恭亲王奕?的孙子、著名画家溥儒,为母亲项太夫人祝寿,在戏楼筹办了一次堂会戏。当时京剧界的名角云集大戏楼,相继登台献艺。这是恭王府大戏楼的最后一次堂会戏。

现在,大戏楼的演出,包括京戏、昆曲,而尤以王府音乐最具特色。府乐以三弦为主,共用七种乐器,乐曲华丽庄严。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来华访问时,曾点名要到恭王府大戏楼欣赏王府音乐,在近二小时的演出中,总理如醉如痴,对这一中国古典乐种及其大戏楼,倍加称赞。

戏楼后面还有一组建筑,“天香庭院”之匾原挂于此。它是当初恭王府的“家庙”,里面供奉着老恭亲王奕?的牌位。

好了,东路就参观到这里。现在请您向西走,让我们回到中路。下一个景点是蝠厅。

蝠厅

蝠厅又称蝠殿、蝠房子,位于花园中路最北端。建筑正厅五间,前后出抱厦三间。两侧又出耳房,四面出廊,形制多变,如蝙蝠两翼。耳房比正厅略前,形成曲折对称类似蝙蝠的平面,故名蝠厅。其建筑彩绘上的斑竹,全部是由油工一笔一笔画上的。该建筑的造型和彩画被誉为“古建筑中只此一例”,在花园主山和府墙的蔽护下,幽静而秀美,恭亲王奕?经常在此和大臣们谋划军国大事。这里也是个消夏纳凉的好地方。后成为恭亲王之孙、著名书法家溥儒(溥心畬)的书房。

接下来就请您向南,走走升官发财路,到园中的最高点邀月台上去看一看。

升官发财路及邀月台

建在假山上的邀月台是园中的最高点。两侧的上山路在最下面有两级台阶,再往上都是没有台阶的斜廊。走的时候您一定要一步跨过这两级台阶,然后听我慢慢道出原委。传说古时候人们把台阶看做是坎坷,和珅希望自己在跨过早年的艰辛后,能够一生再也没有那么多的坎坷,仕途顺利,所以修建了这条“升官发财路”。上下“邀月台”走升官发财路是很有讲究的:要使劲地跨过两级“坎坷”,然后平步青云的一直走到山顶,不能从另一边往下走,而只能从旁边的小路下山才不会坏了运气。

邀月台是全园的最高处,居高俯览园中,美景尽收眼底。台上三间小室,额曰'绿天小隐'。每年中秋节,在此摆上点心、水果,是主人与家人或亲朋好友共同赏月的好地方。

现在让我们下山,从正面看看这托起邀月台的滴翠岩吧。

滴翠岩

滴翠岩是这花园里用太湖石堆叠的一座假山。太湖石的特点是吸水性强,如遇水多则石头上长满青苔。此假山是用糯米浆砌筑成的,非常坚固,假山尽头的两个石壁里各放有一口带孔的水缸,缸底有管子通到假山上,通过往缸中灌水的办法来增加院中的湿度。又在假山前修了一个水池,可以把水流引上去,使得常年有流水。过去整个假山上都长满了青苔,石黄苔绿,苍翠欲滴,滴翠岩由此得名。岩下这个长方形的小池,原与方塘之水相连,池中三组叠石,意为蓬莱、方丈、瀛洲三个仙岛。水池两侧堆砌的石头看似盘踞着的两个龙头,龙头相向,中间为龙珠,奇怪的是只见龙头不见龙尾。这是怎么回事呢?由我在下一个景点处揭秘。对这滴翠岩,恭亲王之子载滢言道:“岩以太湖石为之,叠壁谺谺,不可具状。复凿池其下,每风幽山静,暮雨初来,则藓迹云根,空翠欲滴,吟啸徘徊,觉世俗尘气为之一息。

在这滴翠岩下,池子后面有个山洞,想必您已经发现了吧。这就是恭王府的镇园之宝“福字碑”的藏身之处——秘云洞。

秘云洞及福字碑

进入秘云洞之前,先请您耐心听我为您解说这里的玄机和渊源。

这秘云洞位于滴翠岩的下面,此洞两翼伸向东西,略具蝙蝠形,被称为洞天福地。洞的东、西部各有爬山洞,可盘旋上洞顶的邀月台。秘云洞内藏着王府的三绝之一,也是王府的镇园之宝——由清圣祖康熙皇帝的御笔刻成的福字碑。这块碑石长7.9米,贯穿整座假山,距今已有近4xx年历史。碑前的地上有一副用碎石子摆成的中国象棋棋盘,方方正正,清晰可见。康熙帝书法造诣颇深,但很少题字,所以此“福”字极其珍贵。而且此福字苍劲有力、颇具气势,可分解为多田多子多才多寿,构思巧妙,堪称天下第一“福”。 现在可以向您揭晓为什么安善堂被建成一座“倒座房”了,就是为了要面向这福字碑,以示对清圣祖康熙皇帝的恭敬。

据恭王府的负责人介绍,此碑为康熙御笔,作“请福续寿”之解,一直是大清国宝,珍藏于紫禁城内。乾隆时期,此碑神秘失踪。乾隆皇帝一生最为叹服的人就是祖父康熙。因此,乾隆对“康熙御福”的失踪始终无法释怀。可是,当嘉庆即位后,向乾隆询问“康熙御福”之事时,乾隆沉默良久后只说了八个字:“布衣之相,福泽万民”。另外一种说法是乾隆将“天下第一长寿福”赐给自己的宠臣和绅,和绅命人运来几千块太湖石,在后花园砌成京城一条巨龙,这条龙的位置正好在北京的龙脉上,他将“天下第一长寿福”藏在龙穴悉心供奉,称之为“洞天福地”。和绅从此洪福齐天,官运亨通,荣臻三朝重臣,而且财源广进,一时富可敌国。好了,刚刚那个“只见龙头不见龙尾”的问题,答案在这儿已经可以揭晓了。原来和珅把龙脉和龙尾设计在滴翠岩下的山洞里,而龙脉的正中央即为福字碑。当年嘉庆抄家时,本欲拿走福字碑,可是那样就断了龙脉,折了福气,这可是古人最忌讳的,于是就命人用石头把福字碑全部封起来,不许外人看见沾了福气。

1962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批示下重修恭王府,考古人员意外的在王府后花园的秘云洞内发现了这珍贵的福字碑。总理得知后欣然将其命名为“中华第一福”,又称“天下第一福”。

下面我要为您详细讲解一下这天下第一灵验之福的来历: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孝庄皇太后六十大寿将至,不料突染沉疴,太医束手无策。百般无奈之时,康熙查知上古有“承帝事”请福续寿之说,意思是真命天子是万福万寿之人,可以向天父为自己“请福续寿”,所以就决定为祖母请福。在沐浴斋戒三日之后,一气呵成了这福倾注了对祖母挚爱的“福”字,并加盖了“康熙御笔之宝”印玺,取意“鸿运当头、福星高照,镇天下所有妖邪”。康熙一生罕有题字,今天的北京城内,除公文外,经考证的康熙题字只有三个,除了福字碑上的那个“福”字外,就是高悬于故宫交泰殿的“无为”二字。不过无为匾额也未有加盖“康熙御笔之宝”印玺。足可见那御玺加顶之“福”的珍稀。

孝庄太后自得到了这“福”字,百病全消,十五年后,以75岁高龄得以善终。民间俱称这是康熙“请福续寿”带来的福缘。事后康熙几番重提御笔,却再也写不出其中的神韵,所以民间盛传此福为“天赐鸿福”。

俗语称“有福必有寿,有寿必有福,有福没寿是为无福可受”,但是,由于“福”、“寿”二字字形差异太大,因此,自古从来没有哪个书法家可以把“福”“寿”合为一字书写,但是这福御宝右半部正好是王羲之兰亭序中“寿”字的写法。故而,这福字也成为了现存历代墨宝中惟一的将“福”“寿”写在同一个字里的福字,民间称之为“福中有寿,福寿双全”之福。更不可思议是,此福与民间称作“衣禄全、一口田”的普通福字截然不同,其间包括了“多子、多才、多田、多寿、多福”数个汉字,是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的“五福”合一之“福”字。由于其中的“田”部尚未封口,因此是鸿福无边、无边之福。孝庄太后称其为“福之本源”,民间则称“五福之本、万福之源”。

而康熙为祖母请福,自身亦送福得福。康熙一生政绩卓著,合了“多田”之兆;一生有子数十,恰应“多子”之端;与孙乾隆帝各执政逾一甲子,均以高寿善终,正是“多寿”之人;康乾盛世,国富民强,为“多才(财)”、国泰民安则是万民“多福”。这“多子多才多田多福多寿”的福字,不仅让受福之人得福颇厚,更令康熙这请“福”送“福”之人受益终生,因此民间称此福为“请福聚福、送福得福”的绝世之作,即无论是代请、转赠、收受等,但凡沾此福缘者,俱可获得福泽无边!故而,这个“福”字又被认为是汲天地灵气的古今第一灵验之福。为了永久保存这福世上独一无二的“福”字,孝庄亲命将其刻为石碑,成为皇家至宝……

中国人重“福”,不仅皇帝求福,就是贵族、平民也在求福。这园子以福字贯穿,前院福河,中院福字,后院福厅,福气很大啊。而且一路游来,相信您已经发现,在恭王府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蝙蝠。古人很迷信,认为蝠和福同音,可以带来好运,因此院内盆景、花卉、石头等多垒起成蝙蝠状,甚至连窗户上的图案大多都是蝙蝠。园子的初建者和珅很贪财,很迷信。在府内和园子里,各种石头堆砌的形状都与蝙蝠形似,而且门上、房檐等各处都是蝙蝠,有明蝠、有暗福,总共9999只蝙蝠。加上康熙皇帝的这个天下第一福字,院内万福!

北京人常说:“到故宫要沾沾王气,到长城要沾沾霸气,到恭王府就一定要沾沾福气!”说了这么多,现在您可要亲自进去摸摸这天下第一的福字,沾沾福气,带福回家。

沾了这一身的福气,接下来要游览的就是园子的西路了。请您往西走,院西的建筑是韵花簃。

韵花簃

韵花簃位于山水奇石之间,据说恭亲王奕?在夏秋时节常来这里散心静坐,赏鱼观山,享受风唱鸟啼、蛙鸣虫啾的天籁之乐。

现在请您继续向西走,怡人开阔的景致马上就会闯入眼帘了。下一个景点是这园中的人工湖和诗画舫。

水州及诗画舫

花园西路是以水为主的景观。站在湖边,您已经感受到空气润泽、凉风习习的清净舒适之趣了吧?到当年和珅仗着皇上的宠爱,私自从玉泉湖引水入恭王府,造了一个人工湖,并以陆为舟,仿古人画舫之意而建湖心亭。湖心亭中间有水榭三间,名叫“诗画舫”。碧水之上,赏荷垂钓、吟诗做画,颇有江南山水之意境。小舟停在湖边,池水绿波荡漾,山光树影辉映,令人坐而忘忧。

请您往湖的北岸看,坐落于湖水北岸的建筑名为澄怀撷秀。

澄怀撷秀

人工湖北岸的这五间轩馆,名为澄怀撷秀,也叫花月玲珑。屋前有海棠数株,每年暮春海棠花开,主人带领全家到此赏花,故又名“海棠轩”。恭王府的海棠在京城十分有名,“花月玲珑”即指这里海棠花盛开时的景色。这组轩馆的东耳房为“韬华馆”,西耳房已不存在。现在您可以在湖边走一走,在诗画舫坐一坐,享受一下这安逸的情调。

湖东岸的一排建筑中,最北是您刚刚看过的韵花簃,往南是一段优雅的长廊,最南边面水的建筑是园子主建筑安善堂的西配房——棣华轩。

棣华轩

棣华轩因悬挂咸丰皇帝御书的“棣华轩”匾额而得名。奕詝(咸丰皇帝)和奕?幼年时曾自创枪法、刀法,道光皇帝赐枪法名曰:“棣华协力”,刀法名曰“宝锷宣威”,希望兄弟协力共扶大清。“棣华”也许是由此而来。

绕着湖的西岸走,在园子的西南角有一处景点,叫做益智斋。

益智斋及秋水山房

益智斋又名“养云精舍”,是恭亲王奕?在花园的书斋。屋前种植梧桐,室内几案清洁,罗列着图书及鼎彝,静穆肃然,古香袭人。

从这儿往东有一处建筑,名为“秋水山房”。

榆关之内左侧的秋水山房,是饮茶乘凉的处所。这儿林木茵茵、清幽宁谧,真是陶冶性情的好地方呀。

沿路向东,您将看到的是一座海棠式方亭——妙香亭。

妙香亭

妙香亭是一座双层木结构的莲花形平顶式方亭,底层木柱十二根,八角形,上层为莲花形平顶。每当丁香花盛开时,满园清香扑鼻。据说此亭从外形上看类似于慈禧垂廉听政时带的帽子,后人据此猜测是恭亲王奕?为了发泄对慈禧的不满而建。

下一个景点是位于妙香亭东南方向,建在南山上的榆关。

榆关

南岸山上这一段城堡式墙垣,长约50米,雉堞、洞券俱全,石额书曰'榆关',山径石碣书'翠云岭'。榆关是花园西路之门。有专家认为,满洲贵族在取得全国统治以前,生活在山海关以北的广阔土地上。与明朝的政治、经济往来都必须通过山海关。后又在山海关下与明朝军队有数年的拉锯战,是明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才取得天下。园子的主人站在榆关的城墙上向北看,有遥望、怀念故土之意。也有的园林专家认为是“移天缩地在君怀”的园林艺术。

您在这南山上走走,能看到一座山神庙,供奉着四个山神:狐,蛇,刺猬,鼬。

从榆关下山往东,您会发现您已经回到了进园的位置。不错,您已经不知不觉地在这曲折、精妙的花园里转了一圈,回到了西洋门前。现在您再看那内门额上的“秀挹恒春”,是不是有了更深的体悟呢?

由西洋门出园,向西就要走出恭王府了。在箭道上向西走的过程中,您的右手边还有最后一个景点——龙王庙。

按阴阳八卦推算,这里是花园中的“水”位。因水置龙,以镇一方。庙前古井深约 10米,今水位下降已干涸。虽是个小庙,但这儿是不许进香的,大概是因为园内多林木、建筑吧。

第11篇 北京恭王府花园导游词

北京清代,有十代帝王的王子封了王位,有亲王、郡王封号的有七十个。

为了显示他们的特殊地位和便于管理,清代王府一般都设在内城。

“铁帽王府”。清初对入关有功的8家王爵,封为世袭罔替,俗称“铁帽王”,他们的王府就叫铁帽王府,共有8处,5处在西城,三处在东城。

以后又封了几个铁帽王,共12个世袭罔替王爵。

北京有两个恭亲王,一个是顺治皇帝的第五子常宁,府址在今东四十条。

另一个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奕*,1852年将原庆王府转赐奕*,此处原是和珅宅,位于前海西街17号,这个恭王府是保护得最好的一个王府。

恭王府位于前海西街17号,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据说恭王府总面积为一百多亩。相当于中山公园,这是至今保存最好的一座王府,曾是和珅的宅邸。

1996年10月起开放的只是恭王府的后花园,占地9亩,但其规模已经是非常可观的。

恭王府分中东西三路,分别由多过四合院组成,后为长160米的二层后罩楼。

恭王府假山,此假山是用糯米浆砌筑成的,非常坚固,山上置两口缸,缸底有管子通到假山上,通过往缸中灌水的办法来增加院中的湿度,过去整个假山上都长满了青苔。

假山正中有一康熙皇帝为其母祝寿写的“福”字碑,这是恭王府的“三绝”之一,碑石长7.9米,贯穿整修假山。

垂花门,因门上有两个倒垂的花卉而得名,门前的两棵龙瓜槐在和珅居住时就有,这种树比较珍贵。

垂花门内的牡丹院,院中有紫藤萝架。 院子正中造形呈蝙蝠形状的小湖。

在清代的北京,往住宅中引入活水,是要经皇帝特批的,恭亲王府是少有的几个享此殊荣的王府之一。

西式门,据说在当时在北京只有3个。这也是恭王府的三绝之一,另一绝是戏楼和福字碑。

花院门内的假山石,起到影壁的作用,名称为“独乐峰”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太上皇弘历归天,次日嘉庆褫夺了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两职,抄了其家,估计全部财富约值白银八亿两,相当于国库十几年的总收入,所以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2月22日和珅被“赐令自尽”。

第12篇 前郭尔罗斯王府导游词

在前郭县东南角上,有一个带着几分神秘色彩的小镇,叫哈拉毛都。无论是在镇西黑马敖包山上居高俯视,还是在第二松花江的游船上凭栏眺望,这个小镇总是在淡如薄纱的雾蔼中,透着一抹深沉古朴的景色。这个小镇,从前就是威震一方的哲里木十家王头、郭尔罗斯前旗王府的所在地。

据史书记载,从旗祖扎萨克辅国公固穆起,到末代旗王齐默特色木不勒止,经明、清两个朝代,长达300余年,郭尔罗斯前旗王府一直是世袭的王公府邸。清末,这里还成了嫩科尔沁的政治中心。

郭尔罗斯前旗王府座落在第二松花江下游左岸,距县城35公里。王府前面是平坦的沃野,背靠花木丛生的青山,西面是婉蜒起伏的丘陵,东面是苍翠繁茂的树林。树林东面2公里处,第二松花江从东南向西北缓缓流去。在王府的后山,有一处奇异壮伟的自然景观——沙雕(民间俗称“假北京”)。传说是500年前的一次大地震造成的山峰裂痕。经多年风雕雨蚀,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塑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塞北奇观。

郭尔罗斯前旗王府现在只有残余围墙可见;此外,尚有两座王公贵戚庭院至今保存完好。一座是七大爷府,即齐默特色木不勒亲王的七叔的府宅;另一座是祥大爷府,即齐默特色木不勒亲王的伯父的府宅。这两个院落均是典型的仿北京四合院格局,一律砖瓦结构,建筑工艺至为精湛,只是规模与气势都无法与王府相比。

第13篇 桂林靖江王府景区导游词

靖江王城位于桂林市市中心独秀峰下,广西师范大学内,是明太祖朱元璋其侄孙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时修造的王城。

明太祖朱元璋封其重孙朱守谦为靖江王后,此处设为藩邸。朱守谦在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开始建府,历时20年才落成。王府凭证朝廷对藩王府所作的划定修建,其首要构筑前为承远门,中为承运殿,后为寝宫,最后是御苑。环绕主体构筑尚有4堂、4亭和台、阁、轩、室、所等40多处,占地19.78公顷,局限弘大。城垣东南西北四门,名为:体仁(东华门)、端礼(正阳门)、遵义(西华门)、广智(后贡门),南北长556.6米,对象宽335.5米,通高7.92米,厚5.5米,表里警以方石,内充片石浇灰浆。全部构筑系大式歇山顶,红墙碧瓦。从建成到明代覆灭的257年中,这里住过12代14位藩王。历 270余年,是明一代封藩最长的一支。清顺治九年(1652),农夫军李定国攻陷桂林,清定南王孔有德将王府焚毁自殁。现生涯府第的门、殿、宫须弥座台基及石栏杆柱、陛阶和城垣。

整个王城的宫殿构筑采纳严酷的中轴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寝”的机关方法营造,中轴线上的承运门、承运殿高峻绮丽,气魄不凡,浮现了王权至上的头脑。方城南面的正阳门,有清代两广总督为表扬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的临桂人陈继昌而立的“三元及第”坊,东华门上的“状元及第”坊则是为道光年间新科状元龙启瑞而建,西华门上的“榜眼及第”坊是为同治年间榜眼于建章而建。明代靖江王府,局限弘大,附近以巨石砌城垣,方正肃静在桂林城中自成一城,故称王城。城中有桂林众山之王独秀峰,平地拔起,众山环抱,孤峰独秀,为我独尊,有自然的王者气魄。

靖江王城中最完备的明代藩王构筑物——靖江王城景区。在中国4a新定评比中,桂林靖江王城被评为中国4a景区。无论从景区局限照旧汗青层面来看,桂林靖江王城获此殊荣是当之无愧的。由于桂林靖江王城是中国为数不多的集大学院校、风光胜景区(独秀峰)、完备汗青构筑物、汗青配景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桂林靖江王府景区导游词

第14篇 中国苗族博物馆、湘西苗王府、山江苗寨、马鞍山苗寨导游词

欢迎你们来到美丽的湘西,美丽的凤凰古城,更欢迎您们到山江苗寨去做客。

很高兴,我能成为你们今天此行的服务导游。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xxx,大家叫我小“x”就可以了,我是苗族,能讲苗语,会唱苗歌和山歌。等一会,如果您们大家有兴趣的话,我可以教给大家几句简单的苗语,是苗族见面时相互问候的,也可以教会你们一到两首山歌,好不好(或者是:好吗?)

今天,我们的此行是这样安排的:从凤凰古城出发大约半个小时即可到达我们的景区。沿途将经过生苗和熟苗的分界线—长宜哨、千工坪集镇,最后到达当时湘西苗疆地区的军事、政治中心—山江苗寨。到了景区之后,我们首先将去闯三关,即卡歌、卡酒、卡鼓。这是苗族礼俗文化中的最高礼节。因为,苗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是一个有语言没有文字,有历史没有记载的民族。几千年以来,苗族人民都是以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感性,以鼓声来传递讯息,以苗族自酿的糯米酒来款待大山外来的客人,而我们也将以同样的方式来尊重苗族人民的习俗,然后,我们去参观湘西最后一代苗王龙云飞的故居—湘西苗王府;苗族风情园,以及中国苗族博物馆,观看苗族风情表演。最后,我将带领您们去到乾嘉苗民起义时,苗民义军对付以乾隆皇帝私生子福康按为首的清军总兵营——马鞍山苗寨,并在此就苗家餐。

在那里,我将为您解读“湘西土匪”的神秘内涵,真正了解一下“湘西土匪”的神秘生活;让您透彻地感受到湘西苗族的风情。

在此,希望大家此次旅游能够收获好的心情,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当然,如果有哪位朋友一路上需要我提供帮助,我将尽力而为!

苗族是中华民族家庭中历史悠久、勤劳勇敢的民族,是一个土著江淮、最早开发中原的民族,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由于战败和历代统治阶级的大汉民族主义政策,苗族不断迁移,历经五次大迁徙,从黄河中下游退往长江中下游,最后迁移到湖南西部、海南、大西南等地,明清时期,又有一部分苗民迁往海外,如美国、法国等国家。

苗族有着悠久的历史,苗族历史是一部苦难史和一部血泪史,苗族的每一次迁徙为中国历史烙下血印,每一个血印都变成中国历史的化石。在远古原始社会后期,苗族先民居住在江淮平原,现今的安徽、山东等地。当时苗族被历史上称为九黎集团,中华民族三始祖之一蚩尤就是九黎集团的首领。那时侯,他们过着刀耕火种的自足生活。黄河上游以游牧为主的黄帝部落逐渐壮大,不断地同蚩尤部落发生战争。当时的三大部落还有炎帝部落。炎帝部落与皇帝部落也经常发生战争。后来,炎黄联合一起对付蚩尤部落,九战九败。因为当时的蚩尤部落掌握了冶炼技术,回制造兵器。后来黄帝请神助,三年干旱。以农耕为主的蚩尤部落由于缺粮而被战败。蚩尤被杀。此次战争历史上被称为“逐鹿之战”。蚩尤被杀后,黄帝“画蚩尤像威震天下”。西汉开始,皇帝每一次出征,都先拜蚩尤。蚩尤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战神”,同时又是“财神”,居六神首位。逐鹿之战后,一部分的苗民渡长江,开发长江中下游。有一部分苗民六在江淮,改为汉族。所以,蚩尤不仅是苗族的祖先,同时也是汉族的祖先。现在的湘西苗民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后裔,一部分居住在武陵山区,一部分迁往云贵高原——大西南一带。

明朝嘉靖时期,湘西爆发苗民起义,起义被镇压后,明朝为了巩固统治,防苗生乱,修建了“土墙”苗疆边墙。清王朝乾隆晚期,统治王朝实行“改土归流”,霸占苗民土地,急起苗民义愤,爆发了以吴八月为首的苗民大起义。历史上称为“乾嘉苗民起义”。起义持续十一年之久。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康乾盛世从此走向衰落。所以,这次起义是满清王朝的“中衰之战”。

在长期的迁徙生活中,苗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独特的风俗民情。这些文化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礼俗文化;②饮食文化;③宗教文化。

二、车上互动活动

1、教苗语,学唱山歌,回答游客朋友提出的问题等互动项目,注意事项:切不可死搬硬套,给游客以歌声、笑声,幽默而不失礼节。

2、提醒游客在旅游途中要注意的事项;

3、到了停车场后要说明游客所处的位置—山江苗寨

三、景点解说

如果说古城是凤凰这棵大树的枝叶,那么苗乡村寨则是这棵大树的根。古城是苗汉战争的产物,苗民的村寨就是战斗的堡垒。寨堡一体,很多的古堡古寨至今犹存。随着岁月的流失和居住地域的迁移,苗家居住状况不断的进化,除了保持民族的共同性外,同时还体现出适应自然和生活环境的特点。

1、山江苗寨山江苗寨亦称总兵营,清朝乾嘉年间(乾隆五十九年-嘉庆十年),湘西苗民在苗族首领石三宝、吴八月、石柳邓、吴天半、石乜妹(苗家五将军)的率领下,大举义旗,爆发了一场震惊全国的苗民大起义。这场战争持续了十一年之久。这场战争历史上被称为满清统治的“中衰之战”,即康乾盛世从此走向衰落。这次苗民起义也是中国历史最后一次、规模最大的少数民族起义。清王朝为了维护在湘西苗疆的统治,用了七省兵力达十八万之众,并在山江苗寨构筑了总兵营府,从此重兵驻扎直到清未。后来的人们就把山江苗寨称为总兵营。它是当时苗疆地区的军事、政治中心,是满清政府镇压苗民起义的军事前沿。可惜的是,随着岁月的流逝,经济的发展,山江苗寨的原建筑已消失殆尽。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我们只能从一纵即逝中去寻找历史的痕迹。

2、马鞍山苗寨马鞍山苗寨,是一个寨堡一体的苗寨,它的特点是建筑呈军民两用,街道纵横交错,呈十字形,布局紧密而巧妙;全寨有四大门十二道小门,寨门和户门上有堡楼枪眼,且座向交叉,不熟悉者入内,极易迷失方向。可惜的是,现在的寨门仅剩下一道了。那么它为何叫做马鞍山苗寨呢?在清朝乾嘉年间,湘西地区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苗民起义,并波及到了贵州的东部和南部、四川的一部。为了镇压这次苗民大起义,满清政府在山江苗寨设立了总兵营,并派重兵驻扎,从此,这里就成了苗民义军抗击清军的军事据点,并在此村寨和附近的山洞里打造兵器和马鞍,这里的苗民依托于村寨的街道、房屋、丛林山势为掩体,与清王朝展开了殊死的搏斗。马鞍山苗寨,当时的义军首领是吴王吴天半,吴王是腊耳山人。吴王在马鞍山与清军总兵营对持四年时间,清军不敢轻易进犯。为了实现战略的转移,吴王的义军退出马鞍山四个月之后,清军才破寨庆贺。可见马鞍山易守难攻。经过长达十一年的残酷战争,苗民义军终告失败。马鞍山苗寨由此而得名。可以说,山江苗寨、马鞍山苗寨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块石头都浸透着苗族人民的鲜血。现在我们看到的马鞍山苗寨相当一部分已不复存在,当然,我们依然可以从保存下来的原汁原味的破败的房屋和街道,找寻到那一段历史。其次,在小青瓦、土石墙、吊脚楼为主的民居内,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这里的苗民纺纱、织布、打花边、织花带、绣花织锦,美化自己,安居乐业。这里还曾是《湘西剿匪记》、《情归风雨桥》、《本色衣》、《血鼓》、《郑培民》等多部影视剧的拍摄基地;音乐家谭盾、词曲作家夏劲风等艺术大师都到过这里体验生活,参观访问,因此,马鞍山苗寨即是一座“石头寨”,更是一首从石头缝里流出来的歌。

四、苗族风情风俗

一根田坎一首歌,一条河流一首诗。每一个苗寨无论她的子民居住在什么地方,什么区域,依然保留了民族的原始共性,保留自己民族的风俗民风。这里的苗民虽然有60%以上的人不会说汉语,甚至有的人从小到大都没有出过苗寨,或者到过县城,原始而质朴。但是他们对远方的客人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每当有客人来时。村民即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迎接来自远方的客人。除了我们所闯的三卡,苗民们便会把苗族文化的精髓通过表演的形式而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

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农历“四月八”“六月六”整个苗塞都停止农事活动,村村寨寨的苗民,会聚一堂来欢度自己的节日。用歌声,鼓声,舞蹈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以缅怀自己的祖先,歌颂和赞美自己的新生活。

1、拦门酒拦门酒是苗家最庄严最隆重的待客礼节,凡是进入苗寨的客人,苗家都要以拦门的方式,把甘甜香醇的米酒让客人口尝。表示热情好客,诚心诚意。客人必须立即接过尽情的品尝,表达对主人的感激之情。如果你不喝这杯米酒就说明你对主人不礼貌,或者不愿意接受主人的热情款待。那么主人就会对你不客气或者不欢迎你这位客人,那么你就成了苗寨不受欢迎的人,拦门酒是苗家最古老的礼俗,它是苗族礼俗文化内涵最丰富的一种。

2、苗族花鼓苗族花鼓是苗族特有的民族民间艺术奇葩,在苗寨普遍的流行,苗族有着七千年的历史,因战乱和天灾,历经五次大迁徙,从江淮流域逐步的退往长江中上游和大西南,从背井离乡到移居大湘西。苗族在世界民族中有“中国犹太民族”之称。正因为迁徙活动地不断的延续,导致了民族的分解弱化,文化的遗失,对于自己的历史记载被迫中断。在不断的迁徙中,苗族人民只得用鼓声来传递讯自,表达自己的感情。因而,苗族人民惜鼓如命,敬鼓如神。

苗鼓是苗汉民族兵战时代的产物,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浓厚的民族风味。每逢节庆或婚嫁迎娶,迎宾盛典都要举行花鼓表演。在表演形式上有“单人鼓”“双人鼓”“四人鼓”“八人鼓”“群鼓”等。根据时间季节的更替和节日内容的要求又可以分为“踩春鼓”“拦门鼓”“迎亲鼓”“丰收鼓”等,苗鼓打来热情奔放、舒展自如。是苗族人民独有的民间传统艺术。

五、结束语

各位朋友们:

现在汽车已经进入凤凰古城区,这意味着我们今天此行旅游即将结束,谢谢大家对于此行的参与!希望大家回去后把我们这里的山山水水介绍给你们的家人和朋友!欢迎你们能够带着你们的亲人和朋友再次来到山江苗寨、马鞍山苗寨来做客。

请记住我们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还有这里的人!请把你们的微笑留下,把欢乐带走!在此,对于你们给予我工作上的支持和配合表示衷心的感谢.

王府导游词(精选14篇)

北京清代,有十代帝王的王子封了王位,有亲王、郡王封号的有七十个。为了显示他们的特殊地位和便于管理,清代王府一般都设在内城。铁帽王府。清初对入关有功的8家王爵,封为世袭罔…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王府信息

  • 王府导游词(精选14篇)
  • 王府导游词(精选14篇)14人关注

    北京清代,有十代帝王的王子封了王位,有亲王、郡王封号的有七十个。为了显示他们的特殊地位和便于管理,清代王府一般都设在内城。铁帽王府。清初对入关有功的8家王爵, ...[更多]

  • 恭王府导游词(精选6篇)
  • 恭王府导游词(精选6篇)6人关注

    北京清代,有十代帝王的王子封了王位,有亲王、郡王封号的有七十个。为了显示他们的特殊地位和便于管理,清代王府一般都设在内城。铁帽王府。清初对入关有功的8家王爵, ...[更多]

  • 靖江王府导游词(精选2篇)
  • 靖江王府导游词(精选2篇)2人关注

    靖江王城位于桂林市市中心独秀峰下,广西师范大学内,是明太祖朱元璋其侄孙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时修造的王城。明太祖朱元璋封其重孙朱守谦为靖江王后,此处设为藩邸。朱 ...[更多]

  • 亲王府导游词(精选2篇)
  • 亲王府导游词(精选2篇)2人关注

    游客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去游览的是位于喀喇沁旗王爷府镇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区——喀喇沁蒙古亲王府。喀喇沁蒙古亲王府始建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 ...[更多]

相关专题

导游词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