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管理 > 安全措施

人身伤害安全措施4篇

发布时间:2022-10-18 18:48:09 查看人数:13

人身伤害安全措施

第1篇 防止机车车辆人身伤害 安全措施

1.从业人员上线作业时必须精力集中、严守两纪,认真执行安全检查确认制度和呼唤应答制度,不准打闹、玩笑、阅读书报、接打手机和做与本岗工作无关的事情。

2.从业人员上岗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服装和携带必要的人身安全防护备品。禁止穿凉鞋、高跟鞋、塑料底鞋和带钉子的鞋上岗作业,未穿戴劳动防护服装和携带必要的人身安全防护用品的不准上岗作业。

3.横越线路时,必须执行'一站、二看、三通过'制度,并注意机车车辆动态及脚下有无障碍物等。严禁钻车、跳车和抢越线路,遇天气不良时,更应注意来往的机车、车辆。

4.横越有机车、车辆停留的线路时,必须先确认机车车辆暂不移动,然后在距该机车车辆10米以外绕行。穿越车辆空当时,首先确认车辆暂无移动后,再从两车组之间空当处迅速穿越,穿越两车组空当的间距不得小于10米,并注意脚下有无障碍物及邻线机车车辆动态。严禁在运行中的机车车辆前面抢越线路。

5.遇必须横越列车车辆时,严禁钻车,应先确认列车车辆暂不移动,应从车门处、通过台或由车钩上越过,要抓紧蹬稳,不要踢开钩提杆或踢闭折角塞门,并注意邻线有无机车车辆运行。

6.沿线路行走时,严禁走道心、轨枕木头和侵入限界。横越线路时不准脚踏钢轨面、道岔连接杆、尖轨、可动心辙叉等处所。严禁扒乘机车车辆和以车代步。遇到特殊情况必须在线路上行走时,应设专人防护。

7.严禁在钢轨上、轨枕头、车底下、道心、车端部、站台边站立、坐卧、避风、雨、雪、或乘凉。

调车人身安全措施

1.调车作业开始前必须将作业计划清楚地传达给有关人员,作业中不得随意变更,变更股道作业时,必须停轮传达。

2.车辆在走行中绝对禁止:

(1)在平板车或砂石车的边端坐立;

(2)在连接器上或端板支架上坐立;

(3)在棚车顶部或敞车装载超出车帮的货物上站立或行走;

(4)骑坐车帮或跨越车辆;

(5)手抓篷布绳索或捆绑货物的铁丝,脚蹬轴箱或平车鱼腹梁;

(6)在车梯上探身过远或经过站台时站在低于站台的车梯上;

(7)在装载易于窜动货物车辆的空隙之间站立;

(8)别腿上车和迎面上车、在外侧上下车;

(9)车辆行走中进入车钩之间空当或道心提钩锁销、摘挂制动软管或调整钩位;

(10)两人及以上站在同一闸台、车梯上。

3.上下车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1)上车速度最高不得15km/h,下车速度最高不得超过20km/h,在站台上不得超过3km/h,不准超速上下;

(2)在窄路肩、高路基的线路上和高度超过1.1m的站台上作业时,必须停车上下;

(3)蹬乘内燃、电力机车作业时,必须在机车停稳后再上下车(设有便于上下车脚蹬的调车机除外);

(4)上车前应注意脚蹬、车梯、扶手、低边车的侧板和机车脚踏板的牢固状态;

(5)上下车时,要选择好地点,注意地面障碍物,严禁在道岔区上下车。

4.手推调车时,必须做好人身防护措施后在车辆两侧进行,并注意脚下有无障碍物。

5.连挂车辆前,如遇钩位、钩锁销不良时必须停车调整。调整钩位时,不准探身两车钩之间。摘接制动软管、调整钩位禁止双脚进入道心。处理钩锁销和安、撤列尾装置时,必须等列车、车列停妥,并得到调车长的准许后方可进行。使用平面无线灯显调车作业时,进入车钩之间空当作业必须使用红键锁闭防护。

6.调车机单机或牵引运行时,严禁在机车前后端坐卧。禁止调车作业人员抓乘非本组担当作业的机车车辆。调车机在到发线、修车线或装卸线挂车时,应预告检查该线路所设置防护信号已撤除后方准作业。严禁调车人员擅自或代替上述作业人员撤除防护信号。

7.冬季调车机车的脚蹬板必须捆草绳。冬季作业遇有风、雨、雪、雾天气时,必须认真执行呼唤应答制度,要做到不见应答再呼唤,确认好了再应答,加强确认,不得臆测。并应执行恶劣天气时停上停下的制度。

8.调车作业前认真检查作业线路货物码放必须保证距线路钢轨外侧有1.5m以上的安全距离,并确认作业通道上无障碍物方准作业。禁止调车人员登乘车辆穿越装卸机械(门吊除外)。专用线取送作业时必须在大门前一度停车,并派员检查大门状态,确认挂钩牢固,无任何危险障碍后方可出入。

9.调车作业遇相邻一侧有通过列车时,车站值班人员应及时通知调车人员停止调车作业。

10.调车人员在作业中,应随时注意调车线上和相邻线路上有无正在进行设备维修和清扫道岔等侵入限界人员。顶送作业了望有困难时,要采取确保行车和人身安全的防范措施。禁止在停有正在技术检查、修理、装卸作业车辆的线路上溜放或连挂。

第2篇 防止机车车辆人身伤害安全措施

1.从业人员上线作业时必须精力集中、严守两纪,认真执行安全检查确认制度和呼唤应答制度,不准打闹、玩笑、阅读书报、接打手机和做与本岗工作无关的事情。

2.从业人员上岗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服装和携带必要的人身安全防护备品。禁止穿凉鞋、高跟鞋、塑料底鞋和带钉子的鞋上岗作业,未穿戴劳动防护服装和携带必要的人身安全防护用品的不准上岗作业。

3.横越线路时,必须执行'一站、二看、三通过'制度,并注意机车车辆动态及脚下有无障碍物等。严禁钻车、跳车和抢越线路,遇天气不良时,更应注意来往的机车、车辆。

4.横越有机车、车辆停留的线路时,必须先确认机车车辆暂不移动,然后在距该机车车辆10米以外绕行。穿越车辆空当时,首先确认车辆暂无移动后,再从两车组之间空当处迅速穿越,穿越两车组空当的间距不得小于10米,并注意脚下有无障碍物及邻线机车车辆动态。严禁在运行中的机车车辆前面抢越线路。

5.遇必须横越列车车辆时,严禁钻车,应先确认列车车辆暂不移动,应从车门处、通过台或由车钩上越过,要抓紧蹬稳,不要踢开钩提杆或踢闭折角塞门,并注意邻线有无机车车辆运行。

6.沿线路行走时,严禁走道心、轨枕木头和侵入限界。横越线路时不准脚踏钢轨面、道岔连接杆、尖轨、可动心辙叉等处所。严禁扒乘机车车辆和以车代步。遇到特殊情况必须在线路上行走时,应设专人防护。

7.严禁在钢轨上、轨枕头、车底下、道心、车端部、站台边站立、坐卧、避风、雨、雪、或乘凉。

调车人身安全措施

1.调车作业开始前必须将作业计划清楚地传达给有关人员,作业中不得随意变更,变更股道作业时,必须停轮传达。

2.车辆在走行中绝对禁止:

(1) 在平板车或砂石车的边端坐立;

(2) 在连接器上或端板支架上坐立;

⑶ 在棚车顶部或敞车装载超出车帮的货物上站立或行走;

(4) 骑坐车帮或跨越车辆;

(5) 手抓篷布绳索或捆绑货物的铁丝,脚蹬轴箱或平车鱼腹梁;

(6) 在车梯上探身过远或经过站台时站在低于站台的车梯上;

(7) 在装载易于窜动货物车辆的空隙之间站立;

(8) 别腿上车和迎面上车、在外侧上下车;

(9) 车辆行走中进入车钩之间空当或道心提钩锁销、摘挂制动软管或调整钩位;

(10) 两人及以上站在同一闸台、车梯上。

3.上下车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1) 上车速度最高不得15km/h,下车速度最高不得超过20km/h,在站台上不得超过3km/h,不准超速上下;

(2) 在窄路肩、高路基的线路上和高度超过

1.1 m的站台上作业时,必须停车上下;

⑶ 蹬乘内燃、电力机车作业时,必须在机车停稳后再上下车(设有便于上下车脚蹬的调车机除外);

(4) 上车前应注意脚蹬、车梯、扶手、低边车的侧板和机车脚踏板的牢固状态;

(5) 上下车时,要选择好地点,注意地面障碍物,严禁在道岔区上下车。

4.手推调车时,必须做好人身防护措施后在车辆两侧进行,并注意脚下有无障碍物。

5.连挂车辆前,如遇钩位、钩锁销不良时必须停车调整。调整钩位时,不准探身两车钩之间。摘接制动软管、调整钩位禁止双脚进入道心。处理钩锁销和安、撤列尾装置时,必须等列车、车列停妥,并得到调车长的准许后方可进行。使用平面无线灯显调车作业时,进入车钩之间空当作业必须使用红键锁闭防护。

6.调车机单机或牵引运行时,严禁在机车前后端坐卧。禁止调车作业人员抓乘非本组担当作业的机车车辆。调车机在到发线、修车线或装卸线挂车时,应预告检查该线路所设置防护信号已撤除后方准作业。严禁调车人员擅自或代替上述作业人员撤除防护信号。

7.冬季调车机车的脚蹬板必须捆草绳。冬季作业遇有风、雨、雪、雾天气时,必须认真执行呼唤应答制度,要做到不见应答再呼唤,确认好了再应答,加强确认,不得臆测。并应执行恶劣天气时停上停下的制度。

8.调车作业前认真检查作业线路货物码放必须保证距线路钢轨外侧有

1.5 m以上的安全距离,并确认作业通道上无障碍物方准作业。禁止调车人员登乘车辆穿越装卸机械(门吊除外)。专用线取送作业时必须在大门前一度停车,并派员检查大门状态,确认挂钩牢固,无任何危险障碍后方可出入。

9.调车作业遇相邻一侧有通过列车时,车站值班人员应及时通知调车人员停止调车作业。

10.调车人员在作业中,应随时注意调车线上和相邻线路上有无正在进行设备维修和清扫道岔等侵入限界人员。顶送作业了望有困难时,要采取确保行车和人身安全的防范措施。禁止在停有正在技术检查、修理、装卸作业车辆的线路上溜放或连挂。

分局制度

第3篇 农网35kv及以下线路运行维护、建设改造工作中防人身伤害及倒杆事故的有关安全措施

一、紧线施工时必须做到的安全事项:

1、紧线前

1)按技术交底的要求选择好工器具并布置好现场。

2)紧线段各杆塔的部位和螺丝应齐全紧固。

3)耐张杆必须调整永久拉线并做好临时拉线及补强措施。

2、紧线时

1)指派专人对影响紧线障碍的处理,护(看)线人员不得站在线圈内和内角测。

2)注意杆上划线人员站位安全,待驰度观测好后,再接近导线划印、拉线。

3)作业人员要保持信号畅通、统一,才能发令紧线。

4)挂线时按施工要求,减少过牵引张力。

5)磨尾线操作严禁脚踏,如临近带电线路,铰磨可靠接地。

6)紧线过程中,悬空导、地线下方不得有人逗留,离地时,不得有人横跨和压线。

二、新建线路防倒杆措施

1、 顶杆及叉杆只能用于竖立较轻的单杆,不得使用铁锹、桩柱等代用。立杆前,应开好规范的马道,工作人员要均匀地分配在电杆的两侧。

2、 利用旧杆立新杆,或是利用新杆撤旧杆。均应先检查杆根,并打好临时拉杆,主受力侧的反向拉线不得小于4分的钢丝绳并受力均匀合理。

3、正杆塔(调整杆塔)

1) 直线单杆正杆塔(线路带电)应先打好拉线,拉线对带电导线保持5米以上的安全距离,挖开杆坑60公分(cm)杆塔调正后,埋好杆坑并夯实。

2) 直线双杆正杆塔,先打好临时拉线,后拆除叉梁两下与杆子节点成垂直状态,再行调正杆塔。

3) 调正35kv线路铁塔,打好临时拉线,在不影响铁塔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在对角线的两个基脚同时开挖,但绝对不能同时开挖一侧的两个基脚。

4、位于山坡或河边的杆塔基础,当有被水冲刷的可能时,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防护措施,如砌石护坡墙或开排洪引水沟。

5、分解组装铁塔时,基础混凝土的强度一定要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作业。

三、运行中的线路防倒杆措施-检修、事故抢修等

1、 整体起立双杆的要求:抱杆高度为电杆全高的1/2为宜,抱杆的初始角选55 度~65 度为宜,抱杆的根开为抱杆长度的1/3为宜,抱杆的位置距杆坑5m为宜,牵引绳至牵引地锚对地夹角以5 度为宜,除制动地锚外,其它拉线坑均为杆高1.2倍以外。

2、 在一个挡距内每根导线、避雷线上只允许有一个接续管和三个补修管,并应满足各管距耐张线夹距离不小于15m,距悬垂线夹距离不小于5m。

3、 检修杆塔时,不得随意拆除受力构件,如需拆除应做好补强措施,调正杆塔时,应先打好临时拉线,杆塔上有人工作时,不能调整或拆除拉线。

4、 夜间施工或检修,应有足够的照明;铁路、公路旁工作时,应设专人手持红旗看守,并注意过往车辆及行人的安全。

10kv及以下线路运行维护中:

1、 杆体处于机耕地内,如拉线,杆身有被撞击痕迹时,则应打好临时拉线,再进行作业。

2、 杆体处于长期水浸泡,土质松散的地方,则应打好临时四方拉线,再进行作业。

3、 杆上有人作业时,禁止调整或松动拉线和临时拉线。

4、 当处理倒杆或断线事故时,则相邻两杆均要打好临时拉线后方可进行作业。

5、 杆位如遇起土、水冲刷及上拔时,应检测杆体实际埋深,当埋深减少小于等于30cm时,采用培土方法,当埋深减少大于30cm时,应采用培土并打临时拉线方可作业。

6、 需打临时拉线的砼杆,如地形限制时,应采用顶杆。

7、 运行检查拉线时,要注意检查地面下20cm-30cm处拉棒的锈蚀的程度。

8、 拆除旧线时,直线杆不得受力,应先解开直线杆扎线,再从耐张杆将导线缓慢放落,严禁采用突然剪断导线的方式松线。

9、混凝土杆不应有严重裂纹、流铁锈水等现象,保护层不应脱落、酥松、钢筋外露,不宜有纵向裂纹,横向裂纹不宜超过1/3周长,且裂纹宽度不宜大于0.5mm.10kv及以下线路在施工中:

1、立杆时,指挥人员应信号清晰明了,并事先向工作人员交待清楚。

2、山地立杆,杆位要摆放合适。挖好马槽,尾牵引绳及杆坑内滑板要齐全有效。

3、 砼杆运输时,要求绑扎牢固,减少颠簸。卸杆时应利用爬杠和大绳缓放。杆体放置用土堆垫平,不能随意放置,防止砼杆受损。

4、使用抱杆、叉杆等人工立杆作业时,应拉好浪风绳、主牵引绳应防止过牵引。并在杆头脱离地面及30 度、60度时检查起重工具,确认无误后,方可继续工作。

5、利用旧杆立杆、拆杆时,旧杆应打好临时拉线,方可开始作业。

6、杆坑、拉线坑回填时,应分层夯实,分层厚度不得大于300mm。如遇流沙地带,回填土应作换土处理。

7、 放线时,保证通讯畅通,如使用信号旗,要在视线之内,当遇有挂卡等现象要处理完毕后方可继续放线。

8、导线架设、档内接续钢芯铝铰线不得使用插接方式。

9、导线接续点距导线支撑处:输电线路大于15米,配电线路大于0.5米。

10、立、拆杆时,除必须的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要远离1.2倍杆高的距离。

配电线路设计要点:

1、预应力砼杆使用导线为lgj-70/10及以下,lgj-95/10及以上导线应采用普通砼杆。

2、 设计档距一般为50-60米,杆位排列应均匀,一般邻档之差应小于15%。

3、档距为60-80米时,砼杆应加打风雨拉线。

4、档距80-100米时,应采用双横担及加强顶套(即双固定),砼杆加打四方拉线。

5、档距超过100米时,应采用双杆双固定,或悬挂式瓷瓶方式。

6、大档距(大于等于150米)应做成双杆孤立档。

7、砼杆为压档时(垂直档大于等于2倍水平档)时,应设计为耐张杆,且加打四方接线。

8、 湿陷性黄土地区承力杆应加装底盘。

第4篇 农网35kv及以下线路运行维护建设改造工作中防人身伤害安全措施

一、紧线施工时必须做到的安全事项:

1、紧线前

1)按技术交底的要求选择好工器具并布置好现场。

2)紧线段各杆塔的部位和螺丝应齐全紧固。

3)耐张杆必须调整永久拉线并做好临时拉线及补强措施。

2、紧线时

1)指派专人对影响紧线障碍的处理,护(看)线人员不得站在线圈内和内角测。

2)注意杆上划线人员站位安全,待驰度观测好后,再接近导线划印、拉线。

3)作业人员要保持信号畅通、统一,才能发令紧线。

4)挂线时按施工要求,减少过牵引张力。

5)磨尾线操作严禁脚踏,如临近带电线路,铰磨可靠接地。

6)紧线过程中,悬空导、地线下方不得有人逗留,离地时,不得有人横跨和压线。

二、新建线路防倒杆措施

1、顶杆及叉杆只能用于竖立较轻的单杆,不得使用铁锹、桩柱等代用。立杆前,应开好规范的马道,工作人员要均匀地分配在电杆的两侧。

2、利用旧杆立新杆,或是利用新杆撤旧杆。均应先检查杆根,并打好临时拉杆,主受力侧的反向拉线不得小于4分的钢丝绳并受力均匀合理。

3、正杆塔(调整杆塔)

1)直线单杆正杆塔(线路带电)应先打好拉线,拉线对带电导线保持5米以上的安全距离,挖开杆坑60公分(cm)杆塔调正后,埋好杆坑并夯实。

2)直线双杆正杆塔,先打好临时拉线,后拆除叉梁两下与杆子节点成垂直状态,再行调正杆塔。

3)调正35kv线路铁塔,打好临时拉线,在不影响铁塔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在对角线的两个基脚同时开挖,但绝对不能同时开挖一侧的两个基脚。

4、位于山坡或河边的杆塔基础,当有被水冲刷的可能时,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防护措施,如砌石护坡墙或开排洪引水沟。

5、分解组装铁塔时,基础混凝土的强度一定要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作业。

三、运行中的线路防倒杆措施-检修、事故抢修等

1、整体起立双杆的要求:抱杆高度为电杆全高的1/2为宜,抱杆的初始角选55 度~65 度为宜,抱杆的根开为抱杆长度的1/3为宜,抱杆的位置距杆坑5m为宜,牵引绳至牵引地锚对地夹角以5 度为宜,除制动地锚外,其它拉线坑均为杆高1.2倍以外。

2、在一个挡距内每根导线、避雷线上只允许有一个接续管和三个补修管,并应满足各管距耐张线夹距离不小于15m,距悬垂线夹距离不小于5m。

3、检修杆塔时,不得随意拆除受力构件,如需拆除应做好补强措施,调正杆塔时,应先打好临时拉线,杆塔上有人工作时,不能调整或拆除拉线。

4、夜间施工或检修,应有足够的照明;铁路、公路旁工作时,应设专人手持红旗看守,并注意过往车辆及行人的安全。

10kv及以下线路运行维护中:

1、杆体处于机耕地内,如拉线,杆身有被撞击痕迹时,则应打好临时拉线,再进行作业。

2、杆体处于长期水浸泡,土质松散的地方,则应打好临时四方拉线,再进行作业。

3、杆上有人作业时,禁止调整或松动拉线和临时拉线。

4、当处理倒杆或断线事故时,则相邻两杆均要打好临时拉线后方可进行作业。

5、杆位如遇起土、水冲刷及上拔时,应检测杆体实际埋深,当埋深减少小于等于30cm时,采用培土方法,当埋深减少大于30cm时,应采用培土并打临时拉线方可作业。

6、需打临时拉线的砼杆,如地形限制时,应采用顶杆。

7、运行检查拉线时,要注意检查地面下20cm-30cm处拉棒的锈蚀的程度。

8、拆除旧线时,直线杆不得受力,应先解开直线杆扎线,再从耐张杆将导线缓慢放落,严禁采用突然剪断导线的方式松线。

9、混凝土杆不应有严重裂纹、流铁锈水等现象,保护层不应脱落、酥松、钢筋外露,不宜有纵向裂纹,横向裂纹不宜超过1/3周长,且裂纹宽度不宜大于0.5mm.10kv及以下线路在施工中:

1、立杆时,指挥人员应信号清晰明了,并事先向工作人员交待清楚。

2、山地立杆,杆位要摆放合适。挖好马槽,尾牵引绳及杆坑内滑板要齐全有效。

3、砼杆运输时,要求绑扎牢固,减少颠簸。卸杆时应利用爬杠和大绳缓放。杆体放置用土堆垫平,不能随意放置,防止砼杆受损。

4、使用抱杆、叉杆等人工立杆作业时,应拉好浪风绳、主牵引绳应防止过牵引。并在杆头脱离地面及30 度、60度时检查起重工具,确认无误后,方可继续工作。

5、利用旧杆立杆、拆杆时,旧杆应打好临时拉线,方可开始作业。

6、杆坑、拉线坑回填时,应分层夯实,分层厚度不得大于300mm。如遇流沙地带,回填土应作换土处理。

7、 放线时,保证通讯畅通,如使用信号旗,要在视线之内,当遇有挂卡等现象要处理完毕后方可继续放线。

8、导线架设、档内接续钢芯铝铰线不得使用插接方式。

9、导线接续点距导线支撑处:输电线路大于15米,配电线路大于0.5米。

10、立、拆杆时,除必须的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要远离1.2倍杆高的距离。

配电线路设计要点:

1、预应力砼杆使用导线为lgj-70/10及以下,lgj-95/10及以上导线应采用普通砼杆。

2、设计档距一般为50-60米,杆位排列应均匀,一般邻档之差应小于15%。

3、档距为60-80米时,砼杆应加打风雨拉线。

4、档距80-100米时,应采用双横担及加强顶套(即双固定),砼杆加打四方拉线。

5、档距超过100米时,应采用双杆双固定,或悬挂式瓷瓶方式。

6、大档距(大于等于150米)应做成双杆孤立档。

7、砼杆为压档时(垂直档大于等于2倍水平档)时,应设计为耐张杆,且加打四方接线。

8、湿陷性黄土地区承力杆应加装底盘。

人身伤害安全措施4篇

1.从业人员上线作业时必须精力集中、严守两纪,认真执行安全检查确认制度和呼唤应答制度,不准打闹、玩笑、阅读书报、接打手机和做与本岗工作无关的事情。2.从业人员上岗前必…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人身伤害信息

  • 人身伤害安全措施4篇
  • 人身伤害安全措施4篇13人关注

    1.从业人员上线作业时必须精力集中、严守两纪,认真执行安全检查确认制度和呼唤应答制度,不准打闹、玩笑、阅读书报、接打手机和做与本岗工作无关的事情。2.从业人员 ...[更多]

相关专题

安全措施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