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管理 > 安全措施

储油罐安全措施6篇

发布时间:2023-01-07 18:30:08 查看人数:76

储油罐安全措施

第1篇 大型储油罐防雷防静电安全措施探讨与分析

一、前言

长距离输油管道是当前我国原油输送的主要途径,大型储油罐是长距离输油管道系统的主要设备之一,储油罐安全运行是确保输油站库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以往输油站库罐区储油罐发生雷击起火,存在防雷防静电安全隐患,应引起高度重视,急需整改和完善,提出可行方案,做到储油罐能可靠防雷防静电安全运行。大型储油罐防雷防静电的安全措施是人们所关注的话题,也是业主需要解决的课题,为此,结合甬沪宁长距离进口原油管道的大型储油罐防雷防静电的情况,提出大型储油罐防雷防静电可行的安全措施,进行探讨与分析。

二、大型储油罐防雷防静电基本结构概述

2004年建成投运的甬沪宁(宁波-上海-南京)长距离输送进口原油管道,全线设有6座大型油库和泵站,目前,总原油储量399万立方米。甬沪宁长距离输送进口原油管道中间泵站岚山输油站拥有10万立方米单盘结构外浮顶钢制储油罐8座,总库容80万m3, 储油罐单罐直径81m,罐壁高度23.5m, 安全罐位2.5m至19.5m,设计油罐极限罐位19.9m至2.0m, 立柱数量144个,底顶柱高1.96m,单盘半径34.75m, 罐浮舱数量45个,浮顶浮船外半径39.75m,浮顶浮船重5.168t,浮顶集水坑数量5套,紧急排水管规格dn150, 单盘人孔数量4套,罐壁人孔规格dn600,呼吸阀数量4套,导向管1根,量油管1根,浮舱与罐壁采用金属静电导输线连接2根,罐壁连接防雷防静电接地10处,一次密封为机械密封,二次密封为镀锌钢板加内隔膜密封,油罐采用外涂料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联合防腐措施,储油罐的运行液位、油温以及极限液位报警通过sdada系统实现监控,液位监控采用雷达液位计,罐油温检测采用热电阻,极限液位报警采用液位开关控制,配套自动化安全消防保护系统自成体系,采用计算机控制实现消防.站控、变电岗位联合预警、报警和及时启动消防措施,完成储油罐的日常运行及安全消防管理。

三.甬沪宁长距离输送进口原油管道的大型油罐防雷防静电存在安全隐患问题的提出

甬沪宁长距离输送进口原油管道站库拥有10万m3单盘结构外浮顶钢制储油罐22座,(其中册子岛油库6座,岚山输油站8座,白沙湾输油站8座)。例举叙述此类型储油罐在运行中曾经出现的问题和安全隐患,需要研究解决。

(1)2006年8月7日12:45时,仪征输油站g-16号15万立方米储油罐遭遇雷击,造成浮顶与罐壁间的二次密封局部起火,火焰高6米以上,仪征输油站迅速启动火警预案,措施准确果断,13:15时得以成功扑灭。

(2)2007年5月24日16:16时,相邻岚山输油站罐区距500m的镇海国家储备油库g-47号10万立方米储油罐遭雷击,造成浮顶与罐壁间的二次密封局部起火,火焰高4米以上,镇海国家储备油库迅速启动火警预案,措施准确果断,16:26时灭火得以成功。

(3)2007年6月24日16:03时,相临岚山输油站罐区距500m的镇海国家储备油库g-47号10万立方米储油罐第二次遭雷击,造成浮顶与罐壁间的二次密封局部起火,火焰高4米以上,镇海国家储备油库迅速启动火警预案,措施准确果断,16:11时灭火得以成功。

(4)2007年7月7日15:20时,甬沪宁线白沙湾输油站g-3号10万立方米储油罐一二次密封间被雷击爆炸着火,爆炸和起火瞬间,火苗出罐顶4米以上,共有7处着火点,几乎连成大半圈,一二次密封和局部泡沫堰板爆开,二次密封板局部支离破碎,浮船泡沫堰板以内共有7个呼吸阀,有4个呼吸阀被爆开断裂,密封胶皮完全燃烬,罐区火情监控系统同时遭雷击损坏无显示,岗位人员及时观到罐顶火焰,白沙湾输油站迅速启动火警预案,措施准确果断,15:43时灭火得以成功。

从以上同种类型储油罐雷击起火,说明储油罐区存在严重的防雷安全隐患。2007年7月16日17:10时, 用_p-311a型标准可燃气体测试仪进行分别对岚山输油站g-1(油品是阿曼,油温是31°c,罐位17.504米),g-2(油品是卡宾达,油温是29°c,罐位16.1米),g-3(油品是卡宾达,油温是29°c,罐位15.636米),g-5(油品是奎都,油温是30°c,罐位10.31米)储油罐二次密封内的可燃气体浓度测试和2007年7月17日9:30时,用_p-311a型标准可燃气体测试仪分别进行对岚山输油站g-4(油品是阿曼,油温是31°c,罐位16.56米),g-6(油品是沙中重,油温是29°c,罐位15.175米),g-7(油品是沙中重,油温是29°c,罐位11.068米),g-8(油品凯沙杰,油温是29°c,灌位13.512米) 储油罐二次密封内的可燃气体浓度测试,voc综合可燃气火灾爆炸下限均为80%至100%范围。一旦遇到明火当即可燃可爆引起火灾。

四.雷击大型储油罐引起火灾原因分析

1.雷电产生的基本原理

雷电产生的原因很多,现象比较复杂。它的产生可简单地解释为:地面湿气受热上升,或空中不同冷热气团相遇,凝成水滴或冰晶,形成积云.积云运动时,使电荷发生分离,当电荷积聚到足够数量时,就在带有不同电荷的云间,或在由于静电感应而产生不同电荷的云、地间,发生放电,即形成雷电.其电压可高达数百万伏至数千万伏,电流可高达万安以上。在雷暴日统计中,一天內只要听见雷声就称为一个雷暴日,雷暴日是衡量雷电活动频繁成度的依据。我国把年平均雷暴日不超过15日的地区叫少雷区,超过40日的叫多雷区。岚山输油站地处在宁波地区,近三年统计,雷暴日都在60日以上。

2.雷电对罐区的危害性

从雷击储油罐引起火灾的事例分析,多是雷雨天气,带有一种雨云电荷移动到与罐区上方及周边的另一种集聚的电荷相碰通过大罐金属物体放电,产生闪电直击罐区,如图1所示,

雷电流幅值万安以上,瞬间闪电及明火温度高达千度以上,雷电直接对储油罐放电,其过电压所引起的强大雷电流将通过罐体入地,从而产生破坏性很大的热效应,直击雷是引起储油罐雷击火灾的主要原因。

3.储油罐区防雷的薄弱环节主要原因是阻雷设施不完善,罐区不能可靠屏蔽雷电进入罐区,一旦油罐上落雷,尽管油罐壁接地良好能及时放电,但罐顶金属浮船单盘在雷电强大的高电压大电流的作用下,放电过程将会产生火花引起火灾。尽管在储油罐发生雷击引起火灾之后,采取了在罐顶金属浮船单盘与罐壁接地系统增加了2根静电导输线措施,但从接地良好的大树遭雷击,树干被劈断或烧焦的自然现象证明,依然不能完全避免储油罐遭雷击引起火灾事故的发生。应从罐区阻雷措施入手,防止雷电进入罐区,确保储油罐安全运行。

五.阻止雷电措施原理

1.防雷设备避雷针

避雷针下端的引下线与接地装置焊接,该引下线如采用圆钢,直径不得小于8毫米,如采用扁钢,厚度不得小于4毫米,截面积不得小于48平方毫米,其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0欧姆。

2.单避雷针保护范围,从针的顶点向下作45°的斜线,构成椎形保护空间的上部,45°的斜线在h/2处转折,与地面上距针底各方向1.5h处相连接,图2表示则其转折点以下的斜线,即构成保护空间的下半部。

如果用公式表达,则避雷针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r =1.5h米。在储油罐保护高度h_ =23.5米的水平面上的保护半径r_按下式计算:

(1) 当h_≥ h/2时,r_ =(h-h_ )p米

(2)当h_<h/2时,r_=(1.5h-2h_)p米, 式中  p-高度影响系数。h≤30米,p=1;  30米<h≤120米p=5.5/√h。

3.对直击雷防护,当雷击于避雷针,很大的雷电流通过接地引下线至接地装置泄入大地时,在避雷针上将形成极高的电位,放电过成可能产生反击电压或跨步电压,对于反击的防止是降低接地电阻和保证避雷针与设备之间有足够的距离,不发生避雷针向被保护物反击的空间距离不应小于5米。

4.避雷针安装在罐区周边比罐2倍高,远距罐30米至40米范围是防雷主要可行措施。从雷击储油罐分析,主要原因是没有足够的避雷针做保护罐区。避雷针的作用,是它能对雷电场产生一个附加电场(这附加电场是由于雷云对避雷针产生静电感应引起的),使雷电场畸变,而将雷云放电的道路吸引到本身,并由它及与它相联的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泄放到大地中去,隔离雷电进入罐区,使储油罐免受直接雷击。

六.甬沪宁长距离输送进口原油管道原油储罐安全隐患整改措施

甬沪宁长距离输送进口原油管道储油罐的安全隐患整改,是确保输油设备完好,优化运行的基础,现提出以下解决储油罐安全隐患的整改措施;

1.储油罐运行中曾出现的安全隐患主要是雷击火灾事故发生,主要措施采用预防雷电进入罐区,应在距灌区外30米以外处装设高48m避雷针,引接直击雷电直接入地,防止雷电进入罐区。

2.改造储油罐密封结构,更换一次密封为软密封,有效封闭罐内油气外益,二次密封建议不带内隔膜形式的不锈钢板。二次密封要与浮船做好电气连接,防止一二次密封存积大量气体,预防浮船移动产生静电和雷击引起火灾。

3.采取罐区阻雷措施,岚山输油站现有10万m3单盘结构外浮顶钢制储油罐8座,根据储油罐位置,结合储油罐现有的消防通道,每4座储油罐划分为一个防雷保护区,防雷保护区长200米,宽200米,每边等距设避雷针3座,针高48米,防雷保护区相临的消防通道已在阻雷保护之内,不需装设避雷针。一般移动的雷雨云面积大于30平方米,遇针即可放电,使云层內的原子核显中性,不显电性。可选用典型避雷针结构制做,避雷针接地可采用典型独立接地网。可阻止雷电进入罐区。

4.罐区防雷保护加装避雷针基本费用估算,每座避雷针制做和安装综合费用15万元,岚山输油站现有10万立方米单盘结构外浮顶钢制储油罐8座,根据储油罐位置划分两个阻雷区,需装设16座避雷针。

5.岚山输油站罐区现有7座金属架塔灯,高35米,相应起到罐区阻雷作用,但不够完全可靠,应在现有可阻雷的6座金属塔灯架上部焊接加高装13米长的金属针防雷,另外在原没设塔灯的罐区进雷通道处需新设10座避雷针,估算费用共需165万元人民币。

七.结束语

大型储油罐防雷防静电安全措施,采用安装避雷针,进行阻止雷电进入罐区,防止雷击到储油罐,进行可行性探讨和分析,还有许多工作须要做细和能让人们得到共识。在大型储油罐防雷防静电安全措施中,采用避雷针防雷措施有人并不赞同,认为避雷针起到引雷作用。从大自然雷电现象已作分析,通过避雷针引雷,起到雷电云带有的电荷提前放电作用,可靠组成罐区防雷隔离墙,让雨云不显电性在80米以下进出罐区,阻止雷电云移动到罐区上方,起到阻止雷电进入罐区的作用,防止雷击罐区,是比较可行的措施,措施和方案的确定实施具有立项的必要性,安全性,可靠性。

第2篇 大型储油罐防雷防静电安全措施探讨

1 大型储油罐基本结构

2004 年建成投运的甬沪宁(宁波- 上海- 南京)长距离输送进口原油管道, 全线设有6 座大型油库和泵站。目前, 总原油储量399×104 m3。其中的岚山输油泵站拥有10×104 m3 单盘结构外浮顶钢制储油罐8 座, 总库容80×104 m3, 储油罐单罐直径81 m, 罐壁高度23.5 m, 安全罐位2.5 m 至19.5 m, 设计极限罐位2.0 m 至19.9 m, 立柱数量144 个, 底顶柱高1.96 m, 单盘半径34.75 m, 罐浮舱数量45 个, 浮顶浮船外半径39.75 m, 浮顶浮船重325.168 t, 浮顶集水坑数量5 套, 紧急排水管规格dn150, 单盘人孔数量4 套, 罐壁人孔规格dn600, 呼吸阀数量4 套, 导向管1根, 量油管1根, 浮舱与罐壁采用金属静电导输线连接2 根, 罐壁连接防雷防静电接地10 处, 配套自动化安全消防保护系统自成体系, 采用计算机控制实现消防,站控、变电岗位联合预警、报警和及时启动消防措施, 完成储油罐的日常运行及安全消防管理。

2 大型油罐雷击事故案例

甬沪宁长距离输送进口原油管道站库拥有10×104m3 单盘结构外浮顶钢制储油罐22 座,( 其中册子岛油库6 座, 岚山输油站8 座, 白沙湾输油站8 座) 。例举此类型储油罐在运行中曾经出现的问题和安全隐患, 需要研究解决。

a) 2006 年8 月7 日12 时45 分, 仪征输油站g- 16 号15×104 m3 储油罐遭遇雷击, 造成浮顶与罐壁间的二次密封局部起火, 火焰高6 m 以上。

b) 2007 年5 月24 日16 时16 分, 相邻岚山输油站罐区距500 m 的镇海国家储备油库g- 47号10×104 m3 储油罐遭雷击, 造成浮顶与罐壁间的二次密封局部起火, 火焰高4 m 以上。

c) 2007 年6 月24 日16 时03 分, 相临岚山输油站罐区距500 m 的镇海国家储备油库g- 47号10×104 m3 储油罐第2 次遭雷击, 造成浮顶与罐壁间的二次密封局部起火, 火焰高4 m 以上。

d) 2007 年7 月7 日15 时20 分, 甬沪宁线白沙湾输油站g- 3 号10×104 m3 储油罐一二次密封间被雷击爆炸着火, 共有7 处着火点, 几乎连成大半圈, 一二次密封和局部泡沫堰板爆开, 二次密封板破坏。4 个呼吸阀被爆开断裂, 密封胶皮完全燃烬, 罐区火情监控系统同时遭雷击损坏。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 原设计没有在罐区外边境装设避雷针进行防雷保护, 使储油罐区存在着严重的防雷安全隐患。

3 可燃气体浓度检测结果

2007 年7 月16 日17 时10 分, 用_p- 311a型标准可燃气体测试仪分别对岚山输油站g- 1( 油品是阿曼, 油温是31℃, 罐位17.504m) , g- 2( 油品是卡宾达, 油温是29℃, 罐位16.1m) , g- 3( 油品是卡宾达, 油温是29℃, 罐位15.636m) ,g- 5( 油品是奎都, 油温是30℃, 罐位10.31m) 储油罐二次密封内的可燃气体进行浓度测试。2007年7 月17 日9 时30 分, 用_p- 311a 型标准可燃气体测试仪分别对岚山输油站g- 4( 油品是阿曼,油温是31℃, 罐位16.56m) , g- 6( 油品是沙中重,油温是29℃, 罐位15.175m) , g- 7 ( 油品是沙中重, 油温是29℃, 罐位11.068m) , g- 8( 油品凯沙杰, 油温是29℃, 罐位13.512m) 储油罐二次密封内的可燃气体进行浓度测试, voc 综合可燃气浓度均到达爆炸下限的80%~100% , 此范围表明一旦遇到明火立即可燃可爆, 引起火灾。

4 雷电对罐区的危害

我国把年平均雷暴日不超过15 天的地区叫少雷区, 超过40 天的叫多雷区。岚山输油站地处在宁波地区, 近3 年统计, 雷暴日都在60 天以上,是多雷区。

从雷击储油罐引起火灾的事例分析, 多是雷雨天气, 带有一种雨云电荷移动到与罐区上方及周边的另一种集聚的电荷相碰通过大罐金属物体放电, 产生闪电直击罐区。雷电电流强度可达万安以上, 瞬间闪电及明火温度高达千度以上, 雷电直接对储油罐放电, 其过电压所引起的强大雷电流将通过罐体入地, 从而产生破坏性很大的热效应,直击雷是引起储油罐雷击火灾的主要原因。

储油罐区防雷的薄弱环节主要原因是储油罐遭雷击之前, 罐区没有装设避雷针防雷, 仅靠罐壁上焊接1m 高的金属避雷带引放雷电流防雷并不可靠, 一旦油罐上落雷, 尽管油罐壁接地良好能及时放电, 但罐顶金属浮船单盘在雷电强大的高电压大电流的作用下, 放电过程将会产生火花引起火灾。在储油罐发生雷击引起火灾之后,即使在罐顶金属浮船单盘与罐壁接地系统增加了2 根静电导输线措施, 依然不能完全避免储油罐遭雷击引起火灾事故的发生。因此, 应从罐区阻雷措施入手, 防止雷电进入罐区, 确保储油罐安全运行。

5 阻止雷电措施原理

a) 防雷设备避雷针。避雷针下端的引下线与接地装置焊接, 该引下线如采用圆钢, 直径不得小于8 mm, 如采用扁钢, 厚度不得小于4 mm, 截面积不得小于48 mm2,其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0ω。

b) 单避雷针保护范围, 从针的顶点向下作45°的斜线, 构成椎形保护空间的上部45°的斜线在0.5h 处转折, 与地面上距针底各方向1.5h 处相连接, h 表示避雷针的高度( m) 。

如图1 所示,其转折点以下的斜线, 即构成保护空间的下半部。如果用公式表达, 则避雷针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r =1.5h( m) 。在储油罐保护高度h_=23.5m 的水平面上的保护半径r_ 按下式计算:

当h_≥ 0.5h 时, r_=(h- h_)p

当h_< 0.5h 时, r_=( 1.5h- 2h_) p

式中: p———高度影响系数;

当h≤30m, p=1; 当30m< h≤120m, p=5.5/ !h 。

c) 对直击雷防护。当很大的雷电流通过接地线引至接地装置泄入大地时, 在避雷针上将形成极高的电位, 放电过程可能产生反击电压或跨步电压。对于反击电压的防止, 是降低接地电阻和保证避雷针与设备之间有足够的距离, 其空间距离不应小于5 m。

d) 避雷针安装在罐区周边, 且高于罐高2 倍,远距罐体30 m 至40 m 范围是防雷主要区域。从雷击储油罐分析, 主要原因是没有足够的避雷措施来保护罐区。

6 整改措施

甬沪宁长距离输送进口原油管道储油罐安全隐患的整改, 是确保输油设备完好, 优化运行的基础, 现提出以下解决储油罐安全隐患的整改措施。

a) 在罐区外边境合理位置装设避雷针构成阻雷措施, 以达到防护目的。在距罐区30 m 以外处装设高48 m 避雷针, 引接直击雷电直接入地, 防止雷电进入罐区。

b) 改造储油罐密封结构, 将一次机械密封改为软密封, 有效封闭罐内油气外溢,二次密封建议采用不带内隔膜形式的不锈钢板。二次密封要与浮船做好电气连接, 防止一二次密封间存积大量气体, 预防浮船移动产生静电和雷击引起火灾。

c) 采取罐区阻雷措施。岚山输油站现有10×104 m3 单盘结构外浮顶钢制储油罐8 座, 根据储油罐位置, 结合储油罐现有的消防通道, 每4 座储油罐划分为一个防雷保护区, 防雷保护区长200 m,宽200 m, 每边等距设避雷针3 座, 针高48 m, 防雷保护区相临的消防通道已在阻雷保护之内, 不需装设避雷针。一般移动的雷雨云面积大于30 m2,遇针即可放电, 使云层内的原子核显中性, 不显电性。可选用典型避雷针结构制做, 避雷针接地可采用典型独立接地网。

7 结 语

大型储油罐防雷防静电安全措施, 采用安装避雷针, 阻止雷电进入罐区, 防止雷击到储油罐,还须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分析。从大自然雷电现象分析, 通过避雷针引雷, 可使雷电云带有的电荷提前释放, 对罐区形成可靠的防雷隔离墙, 阻止雷电云移动到罐区上方危险区域, 起到阻止雷电进入罐区的作用, 防止雷击到储油罐, 引起火灾, 是比较可行的措施。

第3篇 储油罐防腐施工组织设计储油罐防腐安全措施

一、储罐目前概况:本防腐工程储罐高为18米,直径为16米,共5个,合计5793.3m2。

本储油罐防腐工程属于高耸构筑物施工高度高、难度大,且施工工艺复杂,但我公司拥有一批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能打硬仗的专业高空施工队伍,无论是经营管理还是施工技术都能够胜任本工程的需要。

二、储油罐防腐施工目标

1、工期目标:总日历工期为35晴天,完成全部工程量。

2、质量目标:分段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95%,工程感观≥90%。

3、成本目标:确保工程质量、安全,通过有效管理手段,计划节约工程成本17%。

4、安全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证一般事故频率小于1.5‰,工亡率为零,杜绝重大安全事故。

5、文明施工环保目标:强化施工现场科学化管理,施工满足环保要求,树立人文工程形象,创建市级文明工地。

6、科技进度目标:将本工程列为本企业专业科技示范工程,科技进步效益率达1.5‰。

7、服务目标:建立业主满足施工过程,同时对工程质量进行保证。

三、施工部署主要施工措施:

1、采用无脚手高空悬挂作业施工。

2、机械打磨除锈。

3、用滚筒涂刷,一底二面。

施工主要材料:

1、油漆:底漆为铁红防锈漆;面漆为调和漆;稀料。

2、附材:滚筒、刷子、搅拌机、防护用品、备件等。

3、18ф棕绳,钢丝绳。

四、施工主要内容:

1、施工工序工具准备→机械打磨除锈→底漆→第一道面漆→第二道面漆→验收

2、施工主要内容:共5个高为18米、直径为16米的储罐除锈防腐。

五、储油罐防腐施工技术措施:

1、施工员施工措施:悬挂作业施工

ⅰ、登高人员在吊板上(用木板牢绑在ф18棕绳上的坐板)腰部系上ф16棕绳作为安全绳。

ⅱ、作业人员全部系双保险扣,定向监验施工。

储油罐防腐具体施工方法:

一、采用机械打磨除锈的方式除去表面的锈层,清洁度要求达到《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8923)规定的sa2-sa3级;粗糙度要求达到《涂装前钢材表面粗糙度等级的评定(比较样块法)》(gb/t13288)规定的m级。对于不具备机械打磨除锈的施工现场,表面处理一般是采用手砂轮除锈,个别不具备手砂轮除锈的地方,可以采用钢丝刷或粗砂纸打磨除锈,但清洁度一定要达到《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8923)规定的st2-st3级。表面除锈处理的顺序一般为先内后外;先上后下。

二、储罐的施工及控制

ⅰ、贮罐的防腐涂装施工主要采用刷涂、辊涂等方式进行,防腐施工的作业环境应该宽敞明亮,通风情况良好,必要时应具备防雨、防风设施。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

(1)、高空作业注意安全,要安置好必要的脚手架和脚手板。

(2)、明显凹凸不平的焊缝应进行补焊与磨平处理,使之成为圆滑的面。

(3)、对开孔、自由边缘、角隅等位置,要进行多遍涂刷,保证涂装涂层厚度达到设计要求。

(4)、施工完成后清理干净现场。

(5)、天气气温骤然变化时应暂停施工,天气气温正常后方可再次施工。

ⅱ、储罐的缺陷修补在现场施工检测中发现不合格的位置,应及时进行修补。修补的方法是用砂纸或砂轮将漏点或薄涂位置及周围辐射5cm区域的涂装涂层打毛,再重新涂装。固化后再次进行漏点和厚度检查,直至合格。

三、重点对储罐的补口及补伤进行阐述:

1、补口

(1)、防腐管焊接前应用遮盖物将焊口两旁的防腐层盖好,防止焊渣飞溅烫伤损坏涂装涂层.

(2)、补口部位的表面预处理清洁度应符合gb/t8923规定的sa2~sa3级;gb/t13288规定的m级,即锚纹深度为40-70um。

(3)、补口时应对管端涂层进行清理,去除油污、泥土等杂物,并用砂纸将边缘打毛。

(4)补口使用的涂料及涂层等级应尽量与管体涂层相同。

(5)、补口涂料的配制和涂装应尽量与管体涂料执行的标准一致,对于采用与管体相同的涂料,涂装涂层厚度不得低于管体涂层厚度。

(6)、补口处涂层固化后,按管体涂层相同标准的规定进行质量检验和缺陷处理。

2、补伤

(1)、防腐管补伤使用的涂料应与管体用涂装涂料相同。

(2)、将已损坏的涂层清除干净,用砂纸打毛损伤面及附近的涂层。对破损处已裸露的钢管表面,宜喷(抛)射除锈至gb/t8923规定的sa2.5级。条件不具备时,可用动力工具除锈至st3级。

(3)、处理后的补伤处,应控制好涂膜的均匀性,涂刷顺序和涂层膜厚度应与管体相同。

(4)、补伤处涂层固化后,按管体涂层相同标准的规定逐点进行质量检验和缺陷处理。

2、施工员职责:

ⅰ、在甲方项目经理指导下,对单位工程所划分的作业区段管理工作负责。

ⅱ、对单位工程的质量检查、安全、进度负责至各作业组。

ⅲ、负责编制本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以及贯彻和监督。

ⅳ、负责劳动力的管理工作,并提出劳动力需要量计划。

ⅴ、及时填写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质量记录。

ⅵ、参加施工阶段的安全、质量检查工作。

六、工期保证措施:

1、根据此防腐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目标,分段分工进行实施,把握施工进度和施工程序,科学安排;合理组织,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程的作业力度。

2、按照工程具体章程规范循序进行施工,在制度施工计划的进度上要抓好主要关键工序,将进度和计划层层落实,并具体到每个施工人员,使之拆之不扣,保质保量地完成,确保工程进展顺利和确保整体工程计划的如期在35个晴天结束。

七、施工组织与设计:

现场管理组织机构和劳力计划:姓名职务工地职务培训情况沈在云经理总负责兼管理安全生产监督局安全员1人安全员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监督局质量监督员1人质量监督质监员技校施工队长2人施工队长施工队长劳动局材料员1人材料员材料员供应1人供应施工人员12名合计:18人

八、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及文明施工:

1、施工前有甲方配合组织施工人员安全学习及方案讨论,详细了明施工程序。

2、做好技术交底,按规定要求施工

3、施工中采用自检;互检;交接检和专业检查相结合,确保工程质量。

4、甲方双方质量监督员应全过程按程序验收法跟踪监督质量,前道工序验收确认签字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5、在施工中严格控制二次污染,保证施工设备的干净和整洁。

6、保持现场清洁卫生,及时处理施工垃圾做到工完场地清

7、严格执行其他文明规定。

安全措施:

一、吊板高空作业安全防范措施: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安全法规,确保职工人身安全及设备正常运转,特指定规格制度如下:

ⅰ、吊板作业为年满18周岁以上的男性公民。且经过身体检查及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ⅱ、作业者在作业前及午饭休息时严禁喝酒,严禁在高空及吊板上开玩笑或投掷物品。

ⅲ、吊板作业者在使用吊板前,将安全带、完全锁好挂好,否则不得上吊板工作。

ⅳ、使用吊板前,必须选择安全可靠的铆点,并且由专人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操作时,铆点处必须设专人看管。

ⅴ、大绳与建筑物棱角接触部位必须加安全垫,以防摩擦,保护绳索。

ⅵ、使用频繁的大绳、吊板、安全锁,必须进行作业前的检查,发现异常(如断丝超过3根或离股)应立即停止使用。

ⅶ、吊板及安全带、安全锁上的各产件,不得随意拆卸,以防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ⅷ、吊板作业者不准穿戴棉大衣和手套,风力超过四级不准上吊板作业。

ⅸ、作业所携带的物品,必须绑扎牢靠,以防掉落。大绳在搬运移动及存放过程中,严禁接触高温、明火、强酸和尖锐物品,应置于干燥通风的地方,并防止日晒雨淋。

二、施工单位岗位责任制度及纪律要求:

ⅰ、乙方施工人员进驻现场后,严格遵守纪律,按甲方有关规章制度,在工作范围内活动,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确保甲方的正常运行。

ⅱ、工作人员应尽职尽责,为甲方提供优质服务,坚决执行各项工作任务,服从领导,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和消防标准去做。

ⅲ、施工期间,文明礼貌,树立公司形象,不得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说笑、打闹。严禁在作业期间吸烟、喝酒,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ⅳ、爱护公共设施,严禁偷拿,毁坏甲方的公共财物,如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应立即向有关领导汇报,以维护甲方利益。

ⅴ、管理人员应做到对客户负责,对工作负责,积极听取甲方的意见,迅速传达甲方的有关指示,遵守职业道德,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保障工程圆满完成。

三、施工人员安全施工措施:

ⅰ、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高空悬挂作业证)。

ⅱ、遇4级以上大风、雷雨天气严禁登高作业。

ⅲ、施工人员进场施工要服从甲方各项目规章制度。

ⅳ、高空作业严格执行高空作业操作规程。

ⅴ、悬吊作业必须附加双保险。

ⅵ、作业前对棕绳、滑轮做荷载测试。

ⅶ、高空使用工具、材料在吊装使用中应严格按规定固定,绝对保证不发生坠落;筒身周边拉好安全带。

ⅷ、施工区域设有禁区标志;禁止行人通过;禁止行留并派专人监护。

四、安全员职责:

ⅰ、遵照施工安全规范的规定,做好现场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工作。

ⅱ、做好现场安全检查工作,并对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协助调查安全事故原因,对事故处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并做好安全记录。

ⅲ、做好施工现场“四口”、“五临边”的防护工作,参与施工方案中安全技术措施的审定及现场安全防护的验收工作。

ⅳ、对工程执行安全否决权,对声音指挥、作业的行为有权制止、处罚、停工整改或越级申诉。

ⅴ、对施工现场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各种机具和防护设施,有权加以制止,并拒绝办理验收手续。

第4篇 储油罐防腐施工组织设计及储油罐防腐安全措施

一、储罐目前概况:本防腐工程储罐高为18米,直径为16米,共5个,合计5793.3m2。

本储油罐防腐工程属于高耸构筑物施工高度高、难度大,且施工工艺复杂,但我公司拥有一批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能打硬仗的专业高空施工队伍,无论是经营管理还是施工技术都能够胜任本工程的需要。

二、储油罐防腐施工目标

1、工期目标:总日历工期为35晴天,完成全部工程量。

2、质量目标:分段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95%,工程感观≥90%。

3、成本目标:确保工程质量、安全,通过有效管理手段,计划节约工程成本17%。

4、安全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证一般事故频率小于1.5‰,工亡率为零,杜绝重大安全事故。

5、文明施工环保目标:强化施工现场科学化管理,施工满足环保要求,树立人文工程形象,创建市级文明工地。

6、科技进度目标:将本工程列为本企业专业科技示范工程,科技进步效益率达1.5‰。

7、服务目标:建立业主满足施工过程,同时对工程质量进行保证。

三、施工部署主要施工措施:

1、采用无脚手高空悬挂作业施工。

2、机械打磨除锈。

3、用滚筒涂刷,一底二面。

施工主要材料:

1、油漆:底漆为铁红防锈漆;面漆为调和漆;稀料。

2、附材:滚筒、刷子、搅拌机、防护用品、备件等。

3、18ф棕绳,钢丝绳。

四、施工主要内容:

1、施工工序工具准备→机械打磨除锈→底漆→第一道面漆→第二道面漆→验收

2、施工主要内容:共5个高为18米、直径为16米的储罐除锈防腐。

五、储油罐防腐施工技术措施:

1、施工员施工措施:悬挂作业施工

ⅰ、登高人员在吊板上(用木板牢绑在ф18棕绳上的坐板)腰部系上ф16棕绳作为安全绳。

ⅱ、作业人员全部系双保险扣,定向监验施工。

储油罐防腐具体施工方法:

一、采用机械打磨除锈的方式除去表面的锈层,清洁度要求达到《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8923)规定的sa2-sa3级;粗糙度要求达到《涂装前钢材表面粗糙度等级的评定(比较样块法)》(gb/t13288)规定的m级。对于不具备机械打磨除锈的施工现场,表面处理一般是采用手砂轮除锈,个别不具备手砂轮除锈的地方,可以采用钢丝刷或粗砂纸打磨除锈,但清洁度一定要达到《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8923)规定的st2-st3级。表面除锈处理的顺序一般为先内后外;先上后下。

二、储罐的施工及控制

ⅰ、贮罐的防腐涂装施工主要采用刷涂、辊涂等方式进行,防腐施工的作业环境应该宽敞明亮,通风情况良好,必要时应具备防雨、防风设施。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

(1)、高空作业注意安全,要安置好必要的脚手架和脚手板。

(2)、明显凹凸不平的焊缝应进行补焊与磨平处理,使之成为圆滑的面。

(3)、对开孔、自由边缘、角隅等位置,要进行多遍涂刷,保证涂装涂层厚度达到设计要求。

(4)、施工完成后清理干净现场。

(5)、天气气温骤然变化时应暂停施工,天气气温正常后方可再次施工。

ⅱ、储罐的缺陷修补在现场施工检测中发现不合格的位置,应及时进行修补。修补的方法是用砂纸或砂轮将漏点或薄涂位置及周围辐射5cm区域的涂装涂层打毛,再重新涂装。固化后再次进行漏点和厚度检查,直至合格。

三、重点对储罐的补口及补伤进行阐述:

1、补口

(1)、防腐管焊接前应用遮盖物将焊口两旁的防腐层盖好,防止焊渣飞溅烫伤损坏涂装涂层.

(2)、补口部位的表面预处理清洁度应符合gb/t8923规定的sa2~sa3级;gb/t13288规定的m级,即锚纹深度为40-70um。

(3)、补口时应对管端涂层进行清理,去除油污、泥土等杂物,并用砂纸将边缘打毛。

(4)补口使用的涂料及涂层等级应尽量与管体涂层相同。

(5)、补口涂料的配制和涂装应尽量与管体涂料执行的标准一致,对于采用与管体相同的涂料,涂装涂层厚度不得低于管体涂层厚度。

(6)、补口处涂层固化后,按管体涂层相同标准的规定进行质量检验和缺陷处理。

2、补伤

(1)、防腐管补伤使用的涂料应与管体用涂装涂料相同。

(2)、将已损坏的涂层清除干净,用砂纸打毛损伤面及附近的涂层。对破损处已裸露的钢管表面,宜喷(抛)射除锈至gb/t8923规定的sa2.5级。条件不具备时,可用动力工具除锈至st3级。

(3)、处理后的补伤处,应控制好涂膜的均匀性,涂刷顺序和涂层膜厚度应与管体相同。

(4)、补伤处涂层固化后,按管体涂层相同标准的规定逐点进行质量检验和缺陷处理。

2、施工员职责:

ⅰ、在甲方项目经理指导下,对单位工程所划分的作业区段管理工作负责。

ⅱ、对单位工程的质量检查、安全、进度负责至各作业组。

ⅲ、负责编制本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以及贯彻和监督。

ⅳ、负责劳动力的管理工作,并提出劳动力需要量计划。

ⅴ、及时填写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质量记录。

ⅵ、参加施工阶段的安全、质量检查工作。

六、工期保证措施:

1、根据此防腐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目标,分段分工进行实施,把握施工进度和施工程序,科学安排;合理组织,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程的作业力度。

2、按照工程具体章程规范循序进行施工,在制度施工计划的进度上要抓好主要关键工序,将进度和计划层层落实,并具体到每个施工人员,使之拆之不扣,保质保量地完成,确保工程进展顺利和确保整体工程计划的如期在35个晴天结束。

七、施工组织与设计:

现场管理组织机构和劳力计划:姓名职务工地职务培训情况沈在云经理总负责兼管理安全生产监督局安全员1人安全员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监督局质量监督员1人质量监督质监员技校施工队长2人施工队长施工队长劳动局材料员1人材料员材料员供应1人供应施工人员12名合计:18人

八、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及文明施工:

1、施工前有甲方配合组织施工人员安全学习及方案讨论,详细了明施工程序。

2、做好技术交底,按规定要求施工

3、施工中采用自检;互检;交接检和专业检查相结合,确保工程质量。

4、甲方双方质量监督员应全过程按程序验收法跟踪监督质量,前道工序验收确认签字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5、在施工中严格控制二次污染,保证施工设备的干净和整洁。

6、保持现场清洁卫生,及时处理施工垃圾做到工完场地清

7、严格执行其他文明规定。

安全措施:

一、吊板高空作业安全防范措施: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安全法规,确保职工人身安全及设备正常运转,特指定规格制度如下:

ⅰ、吊板作业为年满18周岁以上的男性公民。且经过身体检查及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ⅱ、作业者在作业前及午饭休息时严禁喝酒,严禁在高空及吊板上开玩笑或投掷物品。

ⅲ、吊板作业者在使用吊板前,将安全带、完全锁好挂好,否则不得上吊板工作。

ⅳ、使用吊板前,必须选择安全可靠的铆点,并且由专人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操作时,铆点处必须设专人看管。

ⅴ、大绳与建筑物棱角接触部位必须加安全垫,以防摩擦,保护绳索。

ⅵ、使用频繁的大绳、吊板、安全锁,必须进行作业前的检查,发现异常(如断丝超过3根或离股)应立即停止使用。

ⅶ、吊板及安全带、安全锁上的各产件,不得随意拆卸,以防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ⅷ、吊板作业者不准穿戴棉大衣和手套,风力超过四级不准上吊板作业。

ⅸ、作业所携带的物品,必须绑扎牢靠,以防掉落。大绳在搬运移动及存放过程中,严禁接触高温、明火、强酸和尖锐物品,应置于干燥通风的地方,并防止日晒雨淋。

二、施工单位岗位责任制度及纪律要求:

ⅰ、乙方施工人员进驻现场后,严格遵守纪律,按甲方有关规章制度,在工作范围内活动,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确保甲方的正常运行。

ⅱ、工作人员应尽职尽责,为甲方提供优质服务,坚决执行各项工作任务,服从领导,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和消防标准去做。

ⅲ、施工期间,文明礼貌,树立公司形象,不得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说笑、打闹。严禁在作业期间吸烟、喝酒,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ⅳ、爱护公共设施,严禁偷拿,毁坏甲方的公共财物,如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应立即向有关领导汇报,以维护甲方利益。

ⅴ、管理人员应做到对客户负责,对工作负责,积极听取甲方的意见,迅速传达甲方的有关指示,遵守职业道德,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保障工程圆满完成。

三、施工人员安全施工措施:

ⅰ、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高空悬挂作业证)。

ⅱ、遇4级以上大风、雷雨天气严禁登高作业。

ⅲ、施工人员进场施工要服从甲方各项目规章制度。

ⅳ、高空作业严格执行高空作业操作规程。

ⅴ、悬吊作业必须附加双保险。

ⅵ、作业前对棕绳、滑轮做荷载测试。

ⅶ、高空使用工具、材料在吊装使用中应严格按规定固定,绝对保证不发生坠落;筒身周边拉好安全带。

ⅷ、施工区域设有禁区标志;禁止行人通过;禁止行留并派专人监护。

四、安全员职责:

ⅰ、遵照施工安全规范的规定,做好现场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工作。

ⅱ、做好现场安全检查工作,并对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协助调查安全事故原因,对事故处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并做好安全记录。

ⅲ、做好施工现场“四口”、“五临边”的防护工作,参与施工方案中安全技术措施的审定及现场安全防护的验收工作。

ⅳ、对工程执行安全否决权,对声音指挥、作业的行为有权制止、处罚、停工整改或越级申诉。

ⅴ、对施工现场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各种机具和防护设施,有权加以制止,并拒绝办理验收手续。

第5篇 储油罐清洗时应注意的安全措施

一、干洗法安全要求和程序

1排除储油罐内存油,

2通风排除储油罐内油气,并测定油气浓度到安全范围;

3人员进储油罐清扫油污、水及其它沉淀物;

4用锯未干洗

5清除锯未,用铜制工具除去局部锈蚀;

6用拖布彻底擦净;

7干洗质量检查验收。

储油罐清洗是一项比较危险的罐内作业,因油蒸气不仅易燃、易爆,而且有毒。因此,洗罐时,必须严格遵守下列安全规定。

1 打开人孔,分层检查储油罐底油料质量,确定存油排除及处理方案。

2 进储油罐人员必须穿戴工作服、工作鞋、工作手套、戴防毒面具。还要带上信号绳和保险带,储油罐外专人监护,进罐时间不宜太长,一般15~20min为宜,轮班作业。现场应有医护人员值班。

3 清洗残油污水应用扫帚或木制工具,严禁用铁器和钢制工具。

4 须采用有效的通风。

5 蒸汽法--开始应封闭储油罐内所有孔盖,待温度达到60~70℃时,再打开盖继续蒸洗,使储油罐内残油完全溶解为止。

二、储油罐清洗必须按照规程要求,严格作业程序,把储油罐内清洗和作业的危害控制到最低限度。清洗标准

1、清洗后的储油罐要求达到无铁锈、无杂质、无水份、无油垢。

2、储油罐清洗完毕后,应由双方负责人员共同对清罐工作质量进行验收,并签署验收报告。

3、验收合格后的储油罐,应立即进行人孔封闭、管线连接,恢复至原始状态。

4、储油罐清理作业结束后,应按规定彻底清理现场,并做好清罐记录。切实做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

第6篇 储油罐清洗时应注意安全措施

一、干洗法安全要求和程序

1排除储油罐内存油,

2通风排除储油罐内油气,并测定油气浓度到安全范围;

3人员进储油罐清扫油污、水及其它沉淀物;

4用锯未干洗

5清除锯未,用铜制工具除去局部锈蚀;

6用拖布彻底擦净;

7干洗质量检查验收。

储油罐清洗是一项比较危险的罐内作业,因油蒸气不仅易燃、易爆,而且有毒。因此,洗罐时,必须严格遵守下列安全规定。

1 打开人孔,分层检查储油罐底油料质量,确定存油排除及处理方案。

2 进储油罐人员必须穿戴工作服、工作鞋、工作手套、戴防毒面具。还要带上信号绳和保险带,储油罐外专人监护,进罐时间不宜太长,一般15~20min为宜,轮班作业。现场应有医护人员值班。

3 清洗残油污水应用扫帚或木制工具,严禁用铁器和钢制工具。

4 须采用有效的通风。

5 蒸汽法--开始应封闭储油罐内所有孔盖,待温度达到60~70℃时,再打开盖继续蒸洗,使储油罐内残油完全溶解为止。

二、储油罐清洗必须按照规程要求,严格作业程序,把储油罐内清洗和作业的危害控制到最低限度。清洗标准

1、清洗后的储油罐要求达到无铁锈、无杂质、无水份、无油垢。

2、储油罐清洗完毕后,应由双方负责人员共同对清罐工作质量进行验收,并签署验收报告。

3、验收合格后的储油罐,应立即进行人孔封闭、管线连接,恢复至原始状态。

4、储油罐清理作业结束后,应按规定彻底清理现场,并做好清罐记录。切实做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

储油罐安全措施6篇

一、干洗法安全要求和程序1排除储油罐内存油,2通风排除储油罐内油气,并测定油气浓度到安全范围;3人员进储油罐清扫油污、水及其它沉淀物;4用锯未干洗5清除锯未,用铜制工具除…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储油罐信息

  • 储油罐安全措施6篇
  • 储油罐安全措施6篇76人关注

    一、干洗法安全要求和程序1排除储油罐内存油,2通风排除储油罐内油气,并测定油气浓度到安全范围;3人员进储油罐清扫油污、水及其它沉淀物;4用锯未干洗5清除锯未,用铜 ...[更多]

相关专题

安全措施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