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管理 > 安全措施

电梯维修安全措施3篇

发布时间:2023-01-27 20:24:11 查看人数:99

电梯维修安全措施

第1篇 电梯维修保养安全措施

一、基本安全措施

1、安装维修保养人员要按规定穿着指定的工作服、安全鞋,禁止穿拖鞋及裸身工作;工作服袖口、腰带、口袋、裤脚不可翻出、卷起、松飘,避免被纠缠或钩住。

2、要按规定使用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安全带固定高度大致等于人体的肩高;垂直作业必须带安全帽,有安全标志和警告时,要严格执行其工作要求。

3、搬运物料或干粗活时应戴手套,但在运行机械附近作业或往重物下方置放滚杆时不得戴手套。

4、员工在任何存在大于2m高度差的危险处作业须系好有固定防震绳的全身式安全带,除非工地另有防坠落措施。

二、 安全用电

1、电梯维修保养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2、进行电气维修、检查等有关作业时,应断开动力及控制电源,取下保险,挂上“有人工作、禁止送电”的标志。

3、井道、底坑、潮湿场所等施工现场,应选用隔离安全变压器供电;手持电动工具、交流电焊机、电源箱等使用电气设备应符合安全要求,上述设备外壳必须加接地保护线,使用36伏以下安全电压照明,并在控制电源箱内装漏电保护器,并经常检查漏电保护器的灵敏度,连接线、临时线是否破损,接头是否接好,发现问题及时修理调换。

4、进入潮湿的工作场所(如底坑)要防止触电事故。如遇电器设备被水浸和底坑积水时,应全部断电后,方可排水检修。

5、检查电路作业前应注意检验电容放电。

6、严禁搭铁用电。严禁用脚手架钢管作焊接回路地线。

7、严禁用轿厢随行电缆进行电焊或其他大电流负荷载流。

8、在电路上作业只准使用有适当绝缘的工具。因为电路可能仍然带电。

9、切勿站在金属物体、湿地或者水中实施电路作业。带电作业时必须站在干燥木板或橡胶垫上,并且不应单独工作。

10、为了防止触电,应采取措施防止金属物体接触控制印刷板上的任何带电元件、运行部件或接点。

11、金属物件如工具、油盒、螺栓螺母和垫圈切勿放置于磁场内,谨防它们被吸到运行部件或电气设备上。

12、在多台并联、群控控制系统上作业时须倍加小心。控制系统,特别是多台并联、群控电梯组的控制系统中的电路可能带电,甚至在主电源断电后仍然如此,因为电流可以通过其他电路传导。

13、在停止运行的设备上作业开始之前,须彻底检查全部电器控制装置和启动装置。如果设备的任何部分有遥控装置,应拆除遥控保险,锁闭电源并标识断线位置或开关。

14、临时电源线可能导致危险。设置临时电源线应避免人员从其上方越过。设置临时电源线不得不穿越楼板或墙壁孔洞,须采取保护措施使之不被锋利割伤或遭受机械损坏。不得使用铁钉或金属线固定临时电源线。

15、使用跨接线进行绕过操作时,该跨接线须易于拆除,构造恰当、颜色明显而且特别长。工作完成后,所有跨接线均应拆除并点算清楚,然后才重新开动有关设备。

16、当层门的安全电路必须绕过使用旁路回路操作时,电梯必须通过轿顶检修盒、轿内检修开关或者机房检修开关(如果有)置于检修状态。只有当电梯在检修状态下,才能把相关的开关切换到旁路位置。无论何时,只要可能应在轿顶操作电梯。

17、所有电压为110v、电流15-20a的电源线路必须接地,临时照明线除外。 不得将外接插座接入照明电路,否则电路必须接地。

18、遇到触电事故时,不要慌张,首先必须尽快切断电源,不要直接触摸触电者,当无法断电时要用非导电材料将伤者推开或切断电源。

19、如遇电器火灾,必须用避电灭火器,禁止用泡沫灭火器或用水灭火。

20、各种电器设备的配电线路,必须合理选择种类、型号,合理选择导线截面,不得用裸导线。线路应规范敷设,不得随便绕在钢筋、脚手架、导轨等活动件及导电物体上。

三、防火

1、工作中凡需动用明火,必须通知电梯管理责任人,重点单位应通知保卫安全部门或消防机关,工作前做好防火措施,配备消防器材,工作后,应认真检查现场,消除火苗隐患。

2、工作中对易燃易爆场所,应挂“严禁烟火”警示,并检查有无容易产生火花的地方。

3、各种易燃易爆物品(汽油、天那水、清洗涤剂、油漆等)必须贯彻用多少领多少的原则,每天对用剩的易燃物品要妥善保管在安全地方,不要随意乱放,注意分类,分库存放。

4、如遇火灾,应及时灭火,并报消防部门抢救。

四、焊接与切割

1、电梯维修保养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2、一般安全预防措施

开始焊接前,所有地板须打扫干净,木地板须用防火物料或其他合适物料盖好。易燃物品应从进行焊接/切割工作的工作地点搬走。

所有可燃性物料须移往安全的地方,或盖上防火物料。

应配备一位防火纠察员,以防发生火警。同时,应设置合适及足够的灭火筒或灭火沙桶以备随时使用。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在焊接及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火花,燃烧中或热的碎料掉在工作地点附近或下面的任何人士或可燃性物料上,从而引起受伤或引起发生火警。

应设置通风设施,特别是在有限空间内,以便在焊接及切割过程中,维持对工作人员提供足够新鲜空气。其新鲜空气必须从清洁的环境引入。在合理切实可行范围内应尽量在电梯槽内,为焊接或切割工序设置并维持有效的局部排气系统,以便清除所产生的危险烟气。局部排气系统必须尽量设置在焊接或切割点附近,以便有效排除烟气。

工作人员在进行焊接及切割工作时,切勿穿着染有油污的衣服。

就气焊工作而言,已燃着的氧乙炔焊是一定要持于手上。就电弧焊接工作而言,应选择一个安全的地方放置已通电的焊钳,以避免意外引发电弧。

在合理切实可行范围内,应避免在铺满油污或棉屑的设备的旧电梯槽内,进行焊接或切割工作。如果必须进行焊接或切割,必须采取适当安全措施,以防止在有关过程中,意外地燃着油污或棉屑。

3、  气体焊接和切割

a)气筒在搬运和使用时,必须放置在为此用途而特制的推车或支架上。所有气筒在使用时,必须单独摆放,而且保持直立状态。使用气筒时,须将阀柄或阀板手留在原位。关于工作地点上准许贮放的压缩或易燃气体的数量,必须遵守危险品条例。

b)勿粗暴地使用气筒,让气筒受到过度撞击或将气筒放置在高温的地方。

c)在工作地点上贮放的气筒不可堆得太高,亦不可承受太大的重量。

d)切勿将气筒存放在其气阀或气体接头可能接触油脂或油灯的地方。同时,切勿在气阀配件上及螺纹上使用油脂或油类。

e)应检查所有气体接头有无漏油。

f)应保护仪表和焊具免受损坏。

g)应使用调节器和防止回火安全掣。

h)切勿使用氧气喷洗和清洗设备。

i)在气筒停用或贮放时,筒盖均须盖好。

j)应小心保护气喉,避免气喉扭结或纠缠,或遭殃踏,转过或遭受其他损坏。在作业前,必须指定一位工作人员检查气喉是否损坏而可能导致漏气,如果发现损坏,应向监督人员报告。

k)须使用摩擦式点火器、固定引导火种或其他安全火源。

l)气筒停用时,板手操作的气阀必须关闭,而喉管中的压力必须排放。

m)应提供按照工厂及工业经营(保护眼睛)规例认可类型的护眼用具,而所有有关工作人员均须佩戴及使用。

n)切勿将气筒放置在电梯厢顶、电梯机槽/槽底、电梯厢内或自动扶梯梯架内的其他地方。

4、电弧焊接/切割

a)应提供佩有认可滤光眼镜的面罩或其他按照工厂及工业经营(保护眼睛)规例认可类型的护眼用具,所有参加工作人员均须佩戴或使用(工厂及工业经营(保护眼睛)规例第五条)。

b)应提供保护屏障,防止附近的其他雇员及人士受到电弧焊接/切割过程中发出的紫外光及其他有害辐射的伤害。

c)有关工作人员均须穿戴合适的防护手套和工作服等,以保护皮肤。

d)除掉焊接工序所产生的焊垢,必须戴上护眼用具以保护眼睛。

e)在焊接过程中,而尤其是切割过程中,将会产生熔化及炽热的金属碎料。这种碎料可造成火警危险,而且危及在焊接/切割工作地点下面的工作人员。在这方面,在可行的情况下,必须采取适当措施,例如在焊接/切割地点下方安装以防火物料造成的收集槽收集电焊火花、熔化物及金属碎料等。

f)刚使用过的电焊条仍然炽热,必须放在适当容器内,以防发生火警,或残落在下面的人身上。

g)焊接变压器包括铁芯在内的外露部分和焊接工件必须适当及有效接地。

h)焊接变压器必须有完整的接地金属机壳,以防损坏及被风雨侵蚀。应避免使用开放式焊接变压器。焊接变压器应设有防触电装置以加强安全。

i)切勿将焊接变压器放置在电梯厢顶上、电梯机槽/槽底、电梯机厢或自动梯的梯架内。

j)电弧焊电路所用电线和电线接头必须有效绝缘。只能使用具有足够载流量的电线。为了避免火警危险,必须使用适当类型及大小的专用焊接回路电线进行焊接/切割工作。禁止使用电梯导轨或其他钢制件及金属组件作为焊接回路。

k)焊钳必须具备足够的载流量,而且有效绝缘,以防触电、短路或飞弧。

l)在进行电弧焊接/切割工作过程中,特别是在随处都有导电金属部分/钢制结构的的有限空间工作地点,工作人员存在着与带电外露部分(例如电焊条、焊钳等)接触的危险。为了避免触电的危险,必须设法使工作人员的工作地点、衣服及身体保持干爽,从而使任何可能的漏电路径保持高电阻值。工作人员亦应最好穿着橡胶长靴。焊接电压亦应保持在最低限度(即42伏电压以下),以策安全。

m)电梯机厢顶及电梯槽/槽底都是有限空间的工作地点。在该等地点进行电弧焊接工作时,必须格外小心以便尽量减少触电或灼伤的危险。

n)焊接设备在停止使用或无人看管时,必须关掉。

5、钢丝绳浇注工作

a)在悬挂电梯机厢或对重装置时,钢丝绳终端通常使用浇注法处理。在浇注过程中,使用的巴氏合金料基本上含有铅和锡。必须佩戴适当的面罩和手套。

b)外壳或钩环必须预先加热,以确保这些金属零件清洁,若这些金属零件带有水份,就会在浇注过程中产生气体,而引起合金料爆炸。

c)在进行该工序时,须避免吸入所产生的烟气。必须在浇注地点设置及维持适当的机械抽气系统以便排除有害烟气。此外,工作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呼吸保护器具。

d)应尽可能避免使用明火方法加热和熔化合金料,否则必须采取足够的防火安全措施,有关措施应包括:

a明火工序必须在远离存有可燃性物料的地方进行;

b只能使用适当数量的易燃不易爆物品,包括燃料在内,并须存放在适当的密闭容器内,而有关容器须摆放在金属制成的柜或箱内;而金属柜或箱则须放置在一个最不会让易燃物品着火的地方。

用来存放易燃物品的容器必须贴上适当的中英文标签。

c应配备足够的灭火设备,例如适当的灭火筒等。

d进行该工序时,必须有足够的通风。

e)工作人员在处理合金料后,须先彻底洗手后方能进食或吸烟。工作人员最好亦能更换衣服。

f)在使用树脂取代合金料进行浇注时,必须小心。只能使用树指制造商推荐的加热器(例如硅酮树指胶加热器)使树脂凝固,在树脂浇注工作过程中,切勿让树脂触及皮肤。切勿在直射阳光下贮放树脂。

g)要使合金料或树脂浇注的轴承壳、钩环及配件重复使用,必须遵守上述各项的安全预防措施。

在处理已重复使用的轴承壳、钩环及配件的过程中,必须小心灼伤或烫伤工作人员外露的皮肤,因为这些零件可能仍然烫热。

第2篇 某电梯维修保养应急安全措施

电梯发生紧急故障时,往往出现异常震动和声响,有时轿厢内一团漆黑,容易引起乘客恐惧和混乱。工程人员采取应急措施,安定乘客情绪,迅速与维修人员取得联系,设法把乘客安全送出轿厢。

1当电梯由于各种原因发生失控时的安全措施:

当电梯行驶时,突然发生失控现象,例如:突然产生超速下坠,轿厢自动运行等。这时即使按下急停开关也无效(有的电梯轿箱内操纵盘上根本没有急停开关)。此时,在轿厢内的人员必须保持镇静,绝不允许扒开轿门往外跑。这种超速下坠故障出现后,电梯的有关的安全装置会引起作用,迫使轿厢迅速停止运行。假如轿厢并未停止运行,须告诉乘客赶快将脚跟提起来,用脚尖支持全身重量,下蹲,用手扶住轿厢,防止因轿厢冲顶或撞底而发生伤亡事故。若轿厢内装有各种货物时,应扶好货物,避免倒后伤人。

2当电梯运行中突然停车后的安全措施:

当电梯运行中,突然停在非开门区域时,应先将轿厢的控制电源

切断,设法通知电梯维修人员去机房盘车,使轿厢就近平层,打开轿、疏散乘客。若突然停车的原因是由于安全钳动作,将轿厢夹持在导轨上,一时难以移动轿厢时,应切断动力电源。

当电梯停车后,若轿厢地坎60cm或是轿厢停在上下相邻两层门口之间,要先离开轿厢时很困难的。有的轿厢虽然没有设有安全窗,但要从安全窗口爬到轿厢顶,再打开层门出去,危险性极大。所以要禁止乘客从安全窗撤离轿厢。

正确的处理的方法是:耐心地在轿厢里等待维修人员前来营救(这时,司机可应用轿厢内装置的警铃,电话以及对讲机与外界联系)。 3 当电梯运行中突然出现剧烈震动和尖叫声的安全措施:

应立即停车,改用慢速将电梯开到就近层站停车。

4 当电梯运行中突然停电时的安全措施:

当电梯运行中突然停电、停梯。这时设置于轿厢内的应急照明灯立即照亮。电梯司机应告诉乘客不要慌乱,保持镇静。同时积极设法与外界联系,通知维修人员前来援救。如果停电时间较长,维修人员到机房用手盘车,使轿厢进入平层位置后,在安全可靠的疏散乘客。

5 当电梯运行中发生火灾或地震是的安全措施:

若电梯运行中发生火灾(不在轿厢内发生)或地震时,电梯司机和乘客保持镇静,设法使电梯就近到达层站,疏散乘客安全撤离轿厢。同时,及时把事故真相汇报给有关部门或单位,并将轿、层门关闭,不允许正常使用。如果轿厢发生火灾事故时,司机及乘客不要慌,在立即切断轿内电源开关的同时,积极投入灭火工作,用“1 2 1 1”、干粉等灭火器灭火。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

6 当电梯发生水浸事故时的安全措施:

(1)工程人员发现或接报发生水浸事故将会危及电梯运行时应立即通知监控中心,当值班保安员通过轿厢对讲机通知客人从最近的楼层离开受影响的电梯。

(2)工程人员将受影响的电梯轿厢升至最高处,并关闭该电梯。

(3)调集沙包拦住水浸楼层的电梯口,以防水浸入电梯井。

(4)即可将情报告主管工程师和电梯保养单位。

(5)电梯保养单位接报告后应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处理。

紧急情况时,援救乘客的方法及安全措施

1 对厅、轿门不能自动打开,将乘客关在轿箱内时,援救人员(一般为电梯维修人员)应及时赶到现场援救。其方法及安全措施:

(1)就地开启:当救援人员得知电梯不开门,把乘客困在轿厢里时,应立即到现场与轿厢里的人员联系。安慰轿厢里人员要冷静。然后再到机房,通过检验,判断故障发生在哪一层(有的在选层器上设有指示可楼层位置的指针或标志,有的在曳引钢丝绳或就、限速绳上设有指示各楼层位置的涂漆标志等),是否在开锁区域内。开锁区的定义是指当轿门与层楼层门已挂结一体,刀门已插入层门门锁两个滚轮之间,同时受门机驱动的区域。按规定自动门开锁区最大范围是轿厢地板不得超过楼层平面的上下各35cm。确定无误,层站及在开锁区内饰,援救人员可在该轿厢停靠层层门处将门扒开,把人就救出;若轿厢未停在开锁区或用手根本不能层门处将门扒开,则援救人员应将轿厢停靠层的上一层层门进入轿顶(必须看准,轿顶确实停在该层)。从轿顶操纵盒上开检修速度运行,将电梯平层,并恢复到正常运行标志,此时门应自动打开。若仍打不开门(门电机不转或皮带已断,打滑),救援人员应手动操作开门机,将门打开。但在操作前应通知机房人员将动力电源切断或将门电机电路切断,以保证自身安全,并同时向轿厢里的人员说明情况,宜在层门处有人接应。

(2)机房开启:若电梯停在最高层,救援人员无法进入轿顶,可在机房电气控制屏(柜)处操作开门。但应注意:轿厢停靠位置应在轿厢地板不高于楼层地平面60cm或低于楼层地平面不大于40cm处,若轿厢停靠地坎未装有护角板时,轿厢地板应不高于楼层地面40cm。操作时需要有专人监护;应先切断关门控制回路,以防止门重复关闭;在轿厢停靠层厅门有人监护,并在操作前向轿厢里人员说明解援方法,以便有所准备。

(3)移动轿厢:当轿厢停在两层楼之间,没在开锁区域时,就必须先移动轿厢到达平面区后,才能使轿、层门打开,放出乘客。若司机能在轿内操作检修开关(慢上或慢下)移动轿厢,或援救人员在轿厢顶操作检修开关拉完成轿厢移动,达到平面区、再根据具体情况,按前述方法中的一种打开层门放入。如果此方法行不通,就得采用在机房手摇(必须切断电梯动力电源下进行)曳引机来移动轿厢。在手摇曳引机移动轿厢时(现以曳引机有减速箱为例)应注意:先切断电梯动力电源;使用专用工具(如手轮);必须由经过专门培训过的熟练人员执行;轿层门确实完全关闭;并向轿内人员通知;慢慢松闸、摇车,几个人一定要配合得当;应在要平面的层门口外设一人监视,当摇车使轿厢快平层时,应用对讲机向机房向兼指挥人通话,以便停止摇车,以便停止摇车,是制动器立即抱闸。

2 电梯冲顶,且安全钳动作,使轿厢被卡在导轨上的援救方法及安全措施:

电梯失控(当电梯上行到端站、仍不换速,而保持快速运行时),使电梯轿厢冲顶,由于轿厢惯性冲力很大,当对重被重缓冲气承住,轿厢会产生急促抖动下降,而使安全钳钳口将轿厢卡在其导轨上。发生此故障时,对重已经蹲在其缓冲器上。所以,无论采用人力或电力提升轿厢,均不能提升轿厢,是安全钳复位,解脱卡导轨的问题。这时应采用在井底坑将对重缓器拆下来的方法解决,其步骤如下:

(1)断开电梯总电源,并有人在电梯电源开关处监视。

(2)从一层(指没有地下层)层门外,用专用钥匙将层门打开,放入紧固可靠的梯子至井道底坑。

(3)底坑内应有足够亮的安全照明设施。在底坑工作人员不的少于2人。如果拆卸中,发现因对重压的太紧无法拆下时,可使用千斤顶将对重顶起,在拆下缓冲器。如果发现在重下端面,附装有型钢块者(俗称板凳),也可将其拆下一块,而不拆缓冲器。

(4)当缓冲器拆下后,为防止提升轿厢时,发生顶撞,必须在底坑原对重缓冲器处,垫上高度适当、质地良好,并有一定长度和宽度的方木。

(5)提升轿厢,解脱安全钳卡住导轨后,全体人员应返回一层层门外,在撤离底坑前,要反复检查工作有无问题,有无不安全现象。

(6)在机房采用手摇曳引机,使轿厢向上升,直至安全钳复位。其方法与要求,前面已讲过,就不再重复。另外,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使用3t手动葫芦吊升轿厢的方法,来解决安全钳复位的问题。

(7)当安全钳复位,轿厢已能自如运行时,再到井道底坑,将木方拆去,按原来位置和要求把被拆下的对重缓器或型钢块装上,并把井道底坑清理干净,检查无问题后,按程序恢复电梯正常运行。

救援受困在电梯内乘客操作规程

1.把电梯主电源切断,防止电梯意外的启动,但必须保留轿厢照明

2.设法弄清电梯轿厢的位置

3.当电梯停在距某平层位置约+/-60cm范围的位置时,维修人员可参仔该平层放入厅门外使用专用的厅门机械匙打开厅门,并用手拉开轿厢门,然后协助乘客安全撤出轿厢。

4.当电梯停在非上述的位置时,则必须用机械的方法移动轿厢后救人,步骤如下:

(1)轿门应保持关闭,如轿门已被拉开,则乘客把轿门手动关上,通知被关乘客轿厢将会移动,已救出他们。(此前工作如电梯有对讲机,可充分利用)。

(2)拆去曳引电动机轴尾盖,将盘车旋柄装上。

(3)两个把持盘车旋柄,防止电梯在松抱闸时意外或过快移动,然后另一个采用机械的方法一撬一放地松闸,注意仅当要轿厢移动时,才可松抱闸,否则应马上撤销抱闸的动作。

(4)按正确方向使轿厢继续地缓慢地移动到平层的+/-150cm位置上。

(5)使抱闸恢复正常,然后,在厅门站对应层门外用机械(门匙)打开厅门,拉开轿门,并协助乘客安全撤出轿厢。

电梯维修作业和维修人员的安全操作规程

(一)电梯维修人员一般安全规定

1.电梯维修人员必须持有本地区权威部门颁发的“电梯维修工操作证”。

2.电梯维修保养时,不得少于两人;工作时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去做,严禁酒后操作;工作中不准闲谈打闹;不准用导线短接已坏的层门门锁开关。

3.工作前,应先查自己劳保用品及携带工具有无问题,无问题后,才可穿戴及携带。

4.电梯维修保养时,一般不准带电作业,若必须带电作业时,应有监护人,并可靠的安全措施

5.电梯在维修保养时,绝不允许载客或装货。

6.熟练掌握正确安全使用本工种常用的机具,以及吊装、拆卸安全规定。

7.必须熟练掌握触电急救方法,掌握防火知识和灭火知识,掌握电梯发生故障而停梯时援救被困乘客的方法

8.必须掌握事故发生后放入处理程序。

(二)维护作业前的安全准备工作

1.轿厢内或入口的明显处应挂上“检修停用”标牌

2.让无关人员离开轿厢或其他检修工作场地,关好层门,不能关闭层门时,需用合适的护棚挡住入口处,以防无关人员进入电梯。

3.检修电器设备时,一般应切断电源或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4.一个人在轿顶上,做检修工作时,必须按下轿顶检修箱上的急停按钮,或扳动安全钳的联动开关,关好层门,在操纵箱上挂“人在轿顶,不准乱动”的标牌。

5.进入地坑应先打开地坑内的低压照明,然后按动地坑停车开关,切断电源回路,使轿厢不能再运行。并在层站和层门、轿厢门上挂上警示牌。

(三)维修作业当中的安全规定

1.给转让部位加油,清洗,或观察钢丝绳的磨损情况时,必须停闭电梯。

2.人在轿顶上工作时,站立之处应有选择,脚下不得有油污,否则应打扫干净,以防滑倒。

3.人在轿顶上准备开动电梯以观察有关电梯部件的工作的情况时,必须牢牢握住轿厢绳头板、轿架上梁或防护栅栏等机件。不能握住钢丝绳,并注意整个身体置于轿厢外框尺寸之内,防止被其他部件碰伤。需有轿内的司机或检修人员开电梯时,要交代和配合好,未经许可不准开动电梯。

4.在多台电梯共用一个井道的情况下,检修电梯应加倍小心,除注意本电梯的情况外,还应注意其他电梯的动态,以防被其碰撞。

5.禁止在井道内和轿顶上吸烟。

6.检修电器部件时应尽可能避免带点作业,必须带有操作或难以子啊完全切断电源的情况下操作时,应预防触电,并有主持和助手协同进行。

7.使用的手灯必须采用带护罩的,电压为36v以下的安全灯。

8.严禁维护人员站在井道外探身到井道内,以及两只脚分别站在轿厢顶与层门上坎之间,或层门上坎与轿厢踏板之间进行长时间的检修操作。

9.进入底坑后,应将底坑检视灯箱上的急停开关或限速张紧装置的断绳开关断开。

10.维修作业间隙需暂时离开现场时,应有以下安全措施。

(1)关好各层(厅)门,一时关不上的必须设置明显障碍并在该层门口悬挂“危险”、“切勿靠近”警告牌。

(2)切断总电源开关

(3)切断热源如喷灯、烙铁、电焊机和强光灯等。

(4)必要时应设专人值班

11.当维修工作结束后,应作一下工作:

(1)收集清点工具材料,清理并打扫工作现场,出除去警告牌和告示牌。

(2)将所有开关恢复到原来位置,并试车运行,检查各机构、电器等完好无误。

(3)填写维修记录

(4)把修好的电梯交付验收。

(四)维修人员在维修电梯上主要部位时的安全操作规定

1.在机房维修时的安全规定:

(1)严禁在曳引机运转的情况下进行维修保养。

(2)在检修电气设备和线路时,必须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进行;带电作业时,必须要按照带电操作安全规程操作;接地装置良好。

(3)在调整抱闸时,严禁松开抱闸弹簧(制动器弹簧);如果必须松闸时,一定要有措施防止溜车。

(4)机房检修时,轿箱内必须留有电梯司机和维修人员;当机房内操作轿厢运行时,只允许开检修速度,而且必须与在轿厢内或轿厢上的人员联系好,在轿、层门关闭好后方可开车;严禁在层门敞开的情况下开动轿厢。

(5)当需要进行手动摇动曳引机转动时,必须先切断电源。摇动前一定要与轿厢和轿厢内的人员联系好,为防止制动器打开时,轿厢发生意外溜车,操纵制动器的维修人员应断续工作,并随时做好制动器抱闸准备。对于无减速器的电梯,不适合采用手摇曳引电动机的方法来检修。

2.在轿厢顶上维修时的安全规定:

(1)非维修人员严禁进入轿厢顶上。在进入轿厢顶前,必须知道轿厢所在的准确位置。在打开层门进入轿厢顶上前,必须看清周围环境,保证层门处没有闲杂人员。安全绝对没有问题时,方可进入轿厢顶上。进入轿厢顶上后立即关闭层门,防止他人进入。

(2)进入轿厢顶时,首先切断轿厢顶上检修盒上的急停开关(钮),使电梯无法运行,再将有关开关置于检修状态。

(3)在轿厢顶上的维修人员一般不得超过三人,并有专人负责操纵电梯的运行。在启动前应提醒所有在轿厢顶上的人员注意安全,并检查无问题时,方可以检修速度运行。行驶时轿厢顶上的人员,不准将身体的任何部位探出防护栏。

在轿厢顶上作检查室应充分注意安全,集中精力注意站稳站好决不可站在骑跨处工作。在进行各种工作时,应切断轿厢顶上的检修开关,使轿厢无法运行,只能轿顶检修人员认为需要升降轿厢时,才能由他自己发出指令,接通检修开关使轿厢运行。更要注意当平层板已插入感簧感应器时,虽未按动电梯运行按钮,但只要接通回路电梯轿厢将自动平层,因此轿顶人员在接通检修开关前一定要检查平层遮磁板是否已插对感簧感应器,预计到可能发生的动作、选择安全的动作、选择安全的站定位置,才能做到安全方面万无一失。

(4)维修时,严禁站在轿厢与层门之间进行操作。在轿顶上严禁吸烟。

(5)离开轿厢顶时,应将轿顶操作盒上各功能开关复位,轿顶上不允许存放备品备份、工器具和杂物。在确保层门管哈后方可离去。

3.在轿厢内维修的安全规定:

(1)进入轿厢前,应先确认轿厢所在的准确位置,绝不能只看楼层指示灯所指示的层数来判定。

(2)进入轿厢后,要检查操纵箱上各功能按钮是否灵活可靠,轿内不准吸烟。

(3)维修保养电梯时,严禁开门走车。因层门有故障暂不能关闭时,必须挂警告牌、设备防护栏、以及派专人监护。

(4)在轿厢内工作时,严禁身体任何部位超过轿厢底坎,以防挤伤。

(5)在离开轿厢时,应将轿厢的轿门以及层门关好,并锁梯后,才能离去。

4.在底坑里维修的安全规定:

(1)首先切断电梯的急停开关或动力电源,再下到底坑工作。

(2)下底坑时姚使用梯子。其梯子要坚固,放置合理,平稳,严禁在底坑里吸烟。

(3)在底坑工作,需要开车时,维修人员一定注意所处理的位置是否安全,防止被随线、平衡链兜着,或者发生其他的意外事故。

(4)地坑里必须有低压照明灯,且亮度足能满足工作要求。

(5)在底坑工作的时候,注意周围环境,防止发生被抵抗中的装置碰伤。

(6)在底坑工作时:绝不允许机房、轿厢顶等处同时进行检修,以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五.电梯在维修时的用电安全规定

1.在电梯进行维修或定期检修试车时,必须断开总电源电梯轿厢内不可载客或装货,同时应在层门口、轿内操纵箱、机房控制柜等处,悬挂“检修停用”、“不许合闸”、“正在修理,不可开动”等内容的警告牌,试车时应有专人统一指挥,根据指挥人员所发的指令,才能摘去警告牌或开动电梯。

2.电梯进行检查、试验、修理、清洁工作时将机房电源断开,以保证安全。

3.电梯检查维修时,必须使用36v以下的安全电压。为此电梯机房、井道的底坑、轿顶或轿底都应装置提供检修用的低压电源插座。

4.电梯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有良好的接地:

(1)电气设备、柜、屏、箱、盒、槽、管应设有易于识别的接地端。

(2)接地线的颜色为黄绿双色绝缘电线。

(3)零线与接地线应始终分开。(采用继电气控制的电梯电气系统除外)。

第3篇 电梯维修保养 安全措施

一、基本安全措施

1、安装维修保养人员要按规定穿着指定的工作服、安全鞋,禁止穿拖鞋及裸身工作;工作服袖口、腰带、口袋、裤脚不可翻出、卷起、松飘,避免被纠缠或钩住。

2、要按规定使用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安全带固定高度大致等于人体的肩高;垂直作业必须带安全帽,有安全标志和警告时,要严格执行其工作要求。

3、搬运物料或干粗活时应戴手套,但在运行机械附近作业或往重物下方置放滚杆时不得戴手套。

4、员工在任何存在大于2m高度差的危险处作业须系好有固定防震绳的全身式安全带,除非工地另有防坠落措施。

二、 安全用电

1、电梯维修保养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2、进行电气维修、检查等有关作业时,应断开动力及控制电源,取下保险,挂上“有人工作、禁止送电”的标志。

3、井道、底坑、潮湿场所等施工现场,应选用隔离安全变压器供电;手持电动工具、交流电焊机、电源箱等使用电气设备应符合安全要求,上述设备外壳必须加接地保护线,使用36伏以下安全电压照明,并在控制电源箱内装漏电保护器,并经常检查漏电保护器的灵敏度,连接线、临时线是否破损,接头是否接好,发现问题及时修理调换。

4、进入潮湿的工作场所(如底坑)要防止触电事故。如遇电器设备被水浸和底坑积水时,应全部断电后,方可排水检修。

5、检查电路作业前应注意检验电容放电。

6、严禁搭铁用电。严禁用脚手架钢管作焊接回路地线。

7、严禁用轿厢随行电缆进行电焊或其他大电流负荷载流。

8、在电路上作业只准使用有适当绝缘的工具。因为电路可能仍然带电。

9、切勿站在金属物体、湿地或者水中实施电路作业。带电作业时必须站在干燥木板或橡胶垫上,并且不应单独工作。

10、为了防止触电,应采取措施防止金属物体接触控制印刷板上的任何带电元件、运行部件或接点。

11、金属物件如工具、油盒、螺栓螺母和垫圈切勿放置于磁场内,谨防它们被吸到运行部件或电气设备上。

12、在多台并联、群控控制系统上作业时须倍加小心。控制系统,特别是多台并联、群控电梯组的控制系统中的电路可能带电,甚至在主电源断电后仍然如此,因为电流可以通过其他电路传导。

13、在停止运行的设备上作业开始之前,须彻底检查全部电器控制装置和启动装置。如果设备的任何部分有遥控装置,应拆除遥控保险,锁闭电源并标识断线位置或开关。

14、临时电源线可能导致危险。设置临时电源线应避免人员从其上方越过。设置临时电源线不得不穿越楼板或墙壁孔洞,须采取保护措施使之不被锋利割伤或遭受机械损坏。不得使用铁钉或金属线固定临时电源线。

15、使用跨接线进行绕过操作时,该跨接线须易于拆除,构造恰当、颜色明显而且特别长。工作完成后,所有跨接线均应拆除并点算清楚,然后才重新开动有关设备。

16、当层门的安全电路必须绕过使用旁路回路操作时,电梯必须通过轿顶检修盒、轿内检修开关或者机房检修开关(如果有)置于检修状态。只有当电梯在检修状态下,才能把相关的开关切换到旁路位置。无论何时,只要可能应在轿顶操作电梯。

17、所有电压为110v、电流15-20a的电源线路必须接地,临时照明线除外。 不得将外接插座接入照明电路,否则电路必须接地。

18、遇到触电事故时,不要慌张,首先必须尽快切断电源,不要直接触摸触电者,当无法断电时要用非导电材料将伤者推开或切断电源。

19、如遇电器火灾,必须用避电灭火器,禁止用泡沫灭火器或用水灭火。

20、各种电器设备的配电线路,必须合理选择种类、型号,合理选择导线截面,不得用裸导线。线路应规范敷设,不得随便绕在钢筋、脚手架、导轨等活动件及导电物体上。

三、防火

1、工作中凡需动用明火,必须通知电梯管理责任人,重点单位应通知保卫安全部门或消防机关,工作前做好防火措施,配备消防器材,工作后,应认真检查现场,消除火苗隐患。

2、工作中对易燃易爆场所,应挂“严禁烟火”警示,并检查有无容易产生火花的地方。

3、各种易燃易爆物品(汽油、天那水、清洗涤剂、油漆等)必须贯彻用多少领多少的原则,每天对用剩的易燃物品要妥善保管在安全地方,不要随意乱放,注意分类,分库存放。

4、如遇火灾,应及时灭火,并报消防部门抢救。

四、焊接与切割

1、电梯维修保养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2、一般安全预防措施

开始焊接前,所有地板须打扫干净,木地板须用防火物料或其他合适物料盖好。易燃物品应从进行焊接/切割工作的工作地点搬走。

所有可燃性物料须移往安全的地方,或盖上防火物料。

应配备一位防火纠察员,以防发生火警。同时,应设置合适及足够的灭火筒或灭火沙桶以备随时使用。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在焊接及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火花,燃烧中或热的碎料掉在工作地点附近或下面的任何人士或可燃性物料上,从而引起受伤或引起发生火警。

应设置通风设施,特别是在有限空间内,以便在焊接及切割过程中,维持对工作人员提供足够新鲜空气。其新鲜空气必须从清洁的环境引入。在合理切实可行范围内应尽量在电梯槽内,为焊接或切割工序设置并维持有效的局部排气系统,以便清除所产生的危险烟气。局部排气系统必须尽量设置在焊接或切割点附近,以便有效排除烟气。

工作人员在进行焊接及切割工作时,切勿穿着染有油污的衣服。

就气焊工作而言,已燃着的氧乙炔焊是一定要持于手上。就电弧焊接工作而言,应选择一个安全的地方放置已通电的焊钳,以避免意外引发电弧。

在合理切实可行范围内,应避免在铺满油污或棉屑的设备的旧电梯槽内,进行焊接或切割工作。如果必须进行焊接或切割,必须采取适当安全措施,以防止在有关过程中,意外地燃着油污或棉屑。

3、 气体焊接和切割

a)气筒在搬运和使用时,必须放置在为此用途而特制的推车或支架上。所有气筒在使用时,必须单独摆放,而且保持直立状态。使用气筒时,须将阀柄或阀板手留在原位。关于工作地点上准许贮放的压缩或易燃气体的数量,必须遵守危险品条例。

b)勿粗暴地使用气筒,让气筒受到过度撞击或将气筒放置在高温的地方。

c)在工作地点上贮放的气筒不可堆得太高,亦不可承受太大的重量。

d)切勿将气筒存放在其气阀或气体接头可能接触油脂或油灯的地方。同时,切勿在气阀配件上及螺纹上使用油脂或油类。

e)应检查所有气体接头有无漏油。

f)应保护仪表和焊具免受损坏。

g)应使用调节器和防止回火安全掣。

h)切勿使用氧气喷洗和清洗设备。

i)在气筒停用或贮放时,筒盖均须盖好。

j)应小心保护气喉,避免气喉扭结或纠缠,或遭殃踏,转过或遭受其他损坏。在作业前,必须指定一位工作人员检查气喉是否损坏而可能导致漏气,如果发现损坏,应向监督人员报告。

k)须使用摩擦式点火器、固定引导火种或其他安全火源。

l)气筒停用时,板手操作的气阀必须关闭,而喉管中的压力必须排放。

m)应提供按照工厂及工业经营(保护眼睛)规例认可类型的护眼用具,而所有有关工作人员均须佩戴及使用。

n)切勿将气筒放置在电梯厢顶、电梯机槽/槽底、电梯厢内或自动扶梯梯架内的其他地方。

4、电弧焊接/切割

a)应提供佩有认可滤光眼镜的面罩或其他按照工厂及工业经营(保护眼睛)规例认可类型的护眼用具,所有参加工作人员均须佩戴或使用(工厂及工业经营(保护眼睛)规例第五条)。

b)应提供保护屏障,防止附近的其他雇员及人士受到电弧焊接/切割过程中发出的紫外光及其他有害辐射的伤害。

c)有关工作人员均须穿戴合适的防护手套和工作服等,以保护皮肤。

d)除掉焊接工序所产生的焊垢,必须戴上护眼用具以保护眼睛。

e)在焊接过程中,而尤其是切割过程中,将会产生熔化及炽热的金属碎料。这种碎料可造成火警危险,而且危及在焊接/切割工作地点下面的工作人员。在这方面,在可行的情况下,必须采取适当措施,例如在焊接/切割地点下方安装以防火物料造成的收集槽收集电焊火花、熔化物及金属碎料等。

f)刚使用过的电焊条仍然炽热,必须放在适当容器内,以防发生火警,或残落在下面的人身上。

g)焊接变压器包括铁芯在内的外露部分和焊接工件必须适当及有效接地。

h)焊接变压器必须有完整的接地金属机壳,以防损坏及被风雨侵蚀。应避免使用开放式焊接变压器。焊接变压器应设有防触电装置以加强安全。

i)切勿将焊接变压器放置在电梯厢顶上、电梯机槽/槽底、电梯机厢或自动梯的梯架内。

j)电弧焊电路所用电线和电线接头必须有效绝缘。只能使用具有足够载流量的电线。为了避免火警危险,必须使用适当类型及大小的专用焊接回路电线进行焊接/切割工作。禁止使用电梯导轨或其他钢制件及金属组件作为焊接回路。

k)焊钳必须具备足够的载流量,而且有效绝缘,以防触电、短路或飞弧。

l)在进行电弧焊接/切割工作过程中,特别是在随处都有导电金属部分/钢制结构的的有限空间工作地点,工作人员存在着与带电外露部分(例如电焊条、焊钳等)接触的危险。为了避免触电的危险,必须设法使工作人员的工作地点、衣服及身体保持干爽,从而使任何可能的漏电路径保持高电阻值。工作人员亦应最好穿着橡胶长靴。焊接电压亦应保持在最低限度(即42伏电压以下),以策安全。

m)电梯机厢顶及电梯槽/槽底都是有限空间的工作地点。在该等地点进行电弧焊接工作时,必须格外小心以便尽量减少触电或灼伤的危险。

n)焊接设备在停止使用或无人看管时,必须关掉。

5、钢丝绳浇注工作

a)在悬挂电梯机厢或对重装置时,钢丝绳终端通常使用浇注法处理。在浇注过程中,使用的巴氏合金料基本上含有铅和锡。必须佩戴适当的面罩和手套。

b)外壳或钩环必须预先加热,以确保这些金属零件清洁,若这些金属零件带有水份,就会在浇注过程中产生气体,而引起合金料爆炸。

c)在进行该工序时,须避免吸入所产生的烟气。必须在浇注地点设置及维持适当的机械抽气系统以便排除有害烟气。此外,工作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呼吸保护器具。

d)应尽可能避免使用明火方法加热和熔化合金料,否则必须采取足够的防火安全措施,有关措施应包括:

a明火工序必须在远离存有可燃性物料的地方进行;

b只能使用适当数量的易燃不易爆物品,包括燃料在内,并须存放在适当的密闭容器内,而有关容器须摆放在金属制成的柜或箱内;而金属柜或箱则须放置在一个最不会让易燃物品着火的地方。

用来存放易燃物品的容器必须贴上适当的中英文标签。

c应配备足够的灭火设备,例如适当的灭火筒等。

d进行该工序时,必须有足够的通风。

e)工作人员在处理合金料后,须先彻底洗手后方能进食或吸烟。工作人员最好亦能更换衣服。

f)在使用树脂取代合金料进行浇注时,必须小心。只能使用树指制造商推荐的加热器(例如硅酮树指胶加热器)使树脂凝固,在树脂浇注工作过程中,切勿让树脂触及皮肤。切勿在直射阳光下贮放树脂。

g)要使合金料或树脂浇注的轴承壳、钩环及配件重复使用,必须遵守上述各项的安全预防措施。

在处理已重复使用的轴承壳、钩环及配件的过程中,必须小心灼伤或烫伤工作人员外露的皮肤,因为这些零件可能仍然烫热。

电梯维修安全措施3篇

一、基本安全措施1、安装维修保养人员要按规定穿着指定的工作服、安全鞋,禁止穿拖鞋及裸身工作;工作服袖口、腰带、口袋、裤脚不可翻出、卷起、松飘,避免被纠缠或钩住。2、要按规定使用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安全带固定高度大致等于人体的肩高;垂直作业必须带安全帽,有安全标志和警告时,要严格执行其工作要求。3、搬运物料或干粗活时应戴手套…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电梯维修信息

  • 电梯维修安全措施3篇
  • 电梯维修安全措施3篇99人关注

    一、基本安全措施1、安装维修保养人员要按规定穿着指定的工作服、安全鞋,禁止穿拖鞋及裸身工作;工作服袖口、腰带、口袋、裤脚不可翻出、卷起、松飘,避免被纠缠或钩 ...[更多]

相关专题

安全措施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