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规程 > 作业规程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规程制度汇编(3篇范文)

更新时间:2024-05-15 查看人数:91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规程制度

包括什么内容

本规程旨在规范企业内部火警火灾的应急处理流程,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及企业财产的最小损失。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火灾预防措施

2. 初期火警响应

3. 灭火设备使用指南

4. 应急疏散程序

5. 联系外部救援

6. 火灾后评估与恢复

编制指南

1. 火灾预防措施:定期进行消防设施检查,确保消防通道畅通,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防火意识。

2. 初期火警响应:一旦发现火源,立即启动火警报警系统,通知现场人员,并尝试使用灭火器进行初期扑救。

3. 灭火设备使用指南:员工应熟悉各类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如灭火器、消防栓等,遵循“先人后物”的原则。

4. 应急疏散程序:设定明确的疏散路线,保持冷静,避免盲目奔跑,遵循疏散指示标志,确保快速、有序撤离。

5. 联系外部救援:拨打火警电话119,提供准确的火灾地点、火势情况及被困人员信息。

6. 火灾后评估与恢复:火灾扑灭后,进行现场安全检查,评估损失,制定恢复计划,修复受损设施。

复审规定

1. 本规程每年至少复审一次,以确保其符合最新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2. 在发生重大火灾事件或消防法规更新后,应及时修订规程,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

3. 复审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涉及相关部门参与,确保规程的全面性和实用性。

4. 复审结果应记录在案,经批准后执行,同时向全体员工传达更新内容,确保全员了解并执行新的应急处理流程。

本规程旨在为火警火灾应对提供清晰指导,但实际操作中可能因具体情况而略有差异,员工应灵活应对,以生命安全为首要考虑。通过严格执行此规程,我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带来的风险,保护企业和员工的安全。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规程制度范文

第1篇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规程制度

1.0目的

规范火警、火灾的处理程序的方法,确保火警、火灾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的处理。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物业辖区内火警、火灾的应急处理。

3.0职责

3.1主管经理负责监督及抽查培训实施情况,验证培训效果及对外联系培训教师。

3.2护卫处主管负责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并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3.3护卫处负责协助消防管理中心组织灭火扑救。

4.0程序要点

4.1报警与确认

4.1.1火警信息。火警信息可以是:

a)消防控制中心接收的火警信号(包括灯光、音响、消防主机显示屏显示);

b)护卫员执勤和巡逻中发现的火警;

c)住户的报警。

4.1.2火警信息的确认。根据火警信息来源不同,火警信息确认可以是:

a)消防控制中心从自动报警装置系统接收的火警信息,应立即用对讲机、电话通知机电处当值电工(或附近护卫员)赶赴预警现场确认是否由于自动报警装置系统误动发出的信息或有人违章(如烧纸、施工、向探头喷烟)引起的报警,若属于非误报,则应查明预报原因,追踪烟雾来源,确认中应随时保持与消防控制中心的联系,并报告确认情况;

b)发现火警的安全员员应立即赶赴火警现场,判明是否属于火警,若是人为违章造成的火警现象应予制止;若是火警,则按火警、火灾处理方法进行处置。

c)住户报警。公司任何人员或部门接到报警时,应立即用最有效的手段报告消防管理中心,并按火警、火灾处理方法进行处置。

4.2火警、火灾处理原则及方法

4.2.1火警、火灾的处理原则:

a)确认的火警应在第一时间内向消防管理中心和“119”台报警的原则;

b)立即开展扑灭火警、火灾的原则;

c)积极疏散所引响的住户,抢救被困人员的原则;

d)将易燃易爆物品迅速撤离火源及毗邻场所的原则;

e)尽力抢救公司财产和住户生命财产安全的原则。

4.2.2火警、火灾的处置方法:

a)公司任何员工发现火警,应就近取灭火器材迅速扑灭火警;

b)若火警有发展趋势,应一边呼叫邻近人员参与控制火势,一边呼叫消防管理中心主管(班组长)和相关人员前往扑救;

c)取用灭火器材时应正确选用灭火器(根据物质的燃烧特性)以免用错灭火器使回火复燃;

d)若是机房、电气发生火灾,应先切断一切电源,选用“1211”、干粉和co2等灭火器直接喷射火源处,如有油的电源设备(如变压器、油开关)着火时,也可用干燥的黄沙盖住火焰,使火熄灭,装有自动灭火装置的场所,直接开启自动灭火装置施放药剂灭火。

4.3火灾扑救及现场控制

4.3.1消防管理中心根据预先制定的灭火预案立即组织灭火和对现场进行控制,消防管理中心主管应临指挥,具体要求如下:

a)向“119”台报警,并派队员到必经路口引导;

b)通知安全处紧急组织安护卫员赶赴火灾现场,进行外围警戒和交通管制;

c)通知安全处立即组织安全员员赶赴火场进行疏散,救护被困 人员,抢救财物,协助灭火;

d)通知机电处电工断开相关电源,开启自动灭火系统、排烟系统防水泵,保证消防供水;

e)消防管理中心班组长在其主管的指挥下带领消防员铺设水带,施放灭火,控制火势。

a

4.3.2火灾现场及影响区人员的疏散:

a)公共娱乐场所超高层楼座的消防控制中心应通过消防应急广播装置进行广播,通报火灾情况,引导群众疏散;

b)护卫处护卫员员应逐户(楼层)通知受影响的住户、顾客,引导住户疏散;或做好撤离准备;

c)公共娱乐场所值班电工在切断电源后应开通应急照明电源,火灾现场部门员工打开所有安全通道,引导住户、顾客有序地撤离。

4.3.3扑救:

a)公共娱乐场所和超高层楼座的消防控制中心应立即进行操作,同时遵守《消防系统操作标准作业规程》,将火灾单元的电梯迫降到低层,以供消防队员扑救用;

b)扑救工作应有组织的进行,在公安消防队未到达之前,消防管理中心主管或履行其职责的人应负责火灾现场的指挥,调动一切人员利用所有消防设备和装备器材开展扑救工作;

c)公安消防队到达以后,消防管理中心迅速向公安消防队指挥员报告火情,移交指挥权,组织公司所有参战人员配合扑灭火灾。

4.3.4交通管制和现场治安的维护:

a)安全处主管亲临火灾现场组织并指挥所属安全员员对火灾现场进行交通管制和现场控制;

b)撤出或移走妨碍消防和救护车辆通行的障碍;

c)阻拦与扑救无关的人员进入火灾现场或影响区,防火场中物品被盗窃;

d)看管被抢救的公私财物,在火灾扑救前严禁任何人转移;

e)保护现场使用的消防器材装备正常使用。

4.3.5疏散及转移物资:

a)安全处主管到领所属安全员员协助安顿、疏散住户,协助运送火场中被困或受伤人员;

b)护卫员应积极主动进入火灾现场,撤出易燃、易爆物品,抢救公私财物。

4.4火灾扑灭后的处置

4.4.1消防管理中心主管以及相关人员应配合公安消防部门对火灾现场进行调查分析,评估火灾造成的损失,填写《火警、火灾事故

报告表》,组织对灭火预案的可靠性和有效进行讨论,必要时进行修改。

4.4.2安全处主管应组织护卫员对抢救出的物品进行确领取及转移到仓库保存。

4.4.3公司领导对受灾住户进行安慰及解决实际问题。

4.4.4主管经理应召集参与实施灭火扑救的部门负责人,总结灭火工作的经验及教训。

4.4.5机电处应对消防设备设施进行一次检查和清点,对已损坏的设备设施进行修复或提出补充申请。

5.0记录

《火警、火灾事故报告表》

6.0相关支持文件

6.1《消防系统操作标准作业规程》

第2篇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规程

1.0目的

规范火警、火灾的处理程序和方法,确保火警、火灾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处理。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物业管理公司辖区内火警、火灾的应急处理。

3.0职责

3.1主管经理负责监督及抽查培训实施情况,验证培训效果及对外联系培训教师。

3.2保安部主管负责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并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3.3保安部负责协助消防管理中心组织灭火扑救。

4.0程序要点

4.1报警与确认。

4.1.1火警信息。火警信息可以是:

a)消防控制中心接收的火警信号(包括灯光、音响、消防主机显示屏显示);

b)保安、治安分队执勤和巡逻中发现的火警;

c)住户的报警。

4.1.2火警信息的确认。根据火警信息来源不同,火警信息确认可以是:

a)消防控制中心从自动报警装置系统接收的火警信息,应立即用对讲机/电话通知机电维修部当值电工(或附近保安员)赶赴预警现场确认是否由于自动报警装置系统误动发出的信息或有人违章(如烧纸、施工、向探头喷烟)引起的报警,若属于非误报,则应查明预报原因,追踪烟雾来源,确认中应随时保持与消防控制中心的联系,并报告确认情况;

b)发现火警的保安员应立即赶赴火警现场,判明是否属于火警,若是人为违章造成的火警现象应予制止;若是火警,则按火警、火灾处理方法进行处置。

c)住户报警。公司任何人员或部门接到报警时,应立即用最有效的手段报告消防管理中心,并按火警、火灾处理方法进行处置。

4.2火警、火灾处理原则及办法。

4.2.1火警、火灾的处理原则:

a)确认的火警应在第一时间内向消防管理中心和“119”台报警的原则;

b)立即开展扑灭火警、火灾的原则;

c)积极疏散所影响的住户,抢救被困人员的原则;

d)将易燃易爆物品迅速撤离火源及毗邻场所的原则;

e)尽力抢救公司财产和住户生命财产安全的原则。

4.2.2火警、火灾的处置办法:

a)公司任何员工发现火警,应立即就近取用灭火器材迅速扑灭火警;

b)若火警有发展趋势,应一边呼叫邻近人员参与控制火势,一边呼叫消防管理中心主管(班组长)和相关人员前往扑救;

c)取用灭火器材时应正确选用灭火器(根据物质的燃烧特性)以免用错灭火器使回火复燃;

d)若是机房、电气发生火灾,应先切断一切电源,选用“1211”、干粉和co2等灭火器直接喷射火源处,如有油的电器设备(如变压器、油开关)着火时,也可用干燥的黄沙盖住火焰,使火熄灭,装有自动灭火装置的场所,直接开启自动灭火装置施放药剂灭火。

4.3火灾扑救及现场控制。

4.3.1消防管理中心根据预先制定的灭火预案立即组织灭火和对现场进行控制,消防管理中心主管应亲临指挥,具体要求如下:

a)向“119”台报警,并派队员到必经路口引导;

b)通知保安部紧急组织保安员赶赴火灾现场,进行外围警戒和交通管制;

c)通知保安部立即组织保安员赶赴火场进行疏散,救护被困人员,抢救财物,协助灭火;

d)通知机电维修部电工断开相关电源,开启自动灭火系统、排烟系统防水泵,保证消防供水;

e)消防管理中心班组长在主管指挥下带领消防员铺设水带,施放灭火,控制火势。

4.3.2火灾现场及影响区人员的疏散:

a)公共娱乐场所超高层楼座的消防控制中心应通过消防应急广播装置进行广播,通报火灾情况,引导群众疏散;

b)保安部保安员应逐户(楼层)通知受火灾影响的住户/顾客,引导住户疏散;或做好撤离准备;

c)公共娱乐场所值班电工在切断电源后应开通应急照明电源,火灾现场部门员工打开所有安全通道,引导住户/顾客有序地撤离。

4.3.3扑救:

a)公共娱乐场所和超高层楼座的消防控制中心应立即进行操作,同时遵守《消防系统操作标准作业规程》,将火灾单元的电梯迫降到底层,以供消防队员扑救用;

b)扑救工作应有组织地进行,在公安消防队未到达之前,消防管理中心主管或履行其职责的人员应负责火灾现场的指挥,调动一切人员利用所有消防设备和装备器材开展扑救工作;

c)公安消防队到达以后,消防管理中心主管迅速向公安消防队指挥员报告火情,移交指挥权,组织公司所有参战人员配合扑灭火灾。

4.3.4交通管制和现场治安的维护:

a)保安部主管亲临火灾现场组织并指挥所属保安员对火灾现场进行交通管制和现场控制;

b)撤出或移走妨碍消防或救护车辆通行的障碍;

c)阻拦与扑救无关的人员进入火灾现场或影响区,防止火场中物品被盗窃;

d)看管被抢救的公私财物,在火灾扑灭前严禁任何人转移;

e)保护现场使用的消防器材装备正常使用。

4.3.5疏散及转移物资:

a)保安部主管带领所属保安员协助安顿、疏散住户,协助运送火场中被困或受伤人员;

b)保安员应积极主动进入火灾现场,撤出易燃、易爆物品,抢救公私财物。

4.4火灾扑灭后的处置。

4.4.1消防管理中心主管以及相关人员应配合公安消防部门对火灾现场进行调查分析,评估火灾造成的损失,填写《火警、火灾事故报告表》,组织对灭火预案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的讨论,必要时进行修改。

4.4.2保安部主管应组织保安员对抢救出的物品进行确认领取及转移到仓库保存。

4.4.3公司领导对受灾住户进行安慰及解决实际问题。

4.4.4主管经理应召集参与实施灭火扑救的部门负责人,总结灭火工作的经验及教训。

4.4.5机电维修部应对消防设备设施进行一次检查和清点,对已损坏的设备设施进行修复或提出补充申请。

5.0记录

《火警、火灾事故报告表》。

6.0相关支持文件

6.1《消防系统操作标准作业规程》。

6.2《灭火预案标准作业规程》。

第3篇 辖区内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规程制度

辖区内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规程

1.0目的

规范火警、火灾的处理程序和方法,确保火警、火灾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处理。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物业管理公司辖区内火警、火灾的应急处理。

3.0职责

3.1主管经理负责监督及抽查培训实施情况,验证培训效果及对外联系培训教师。

3.2保安部主管负责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并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3.3保安部负责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并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3.3保安部负责协助消防管理中心组织灭火扑灭。

4.0程序要点

4.1报警与确认

4.1.1火警信息。火警信息可以是:

a)消防控制中心接收的火警信号(包括灯光、音响、消防主机显示屏显示);

b)报案、治安分队值勤和巡逻中发现的火警;

c)住户的报警。

4.1.2火警信息的确认。根据火警信息来源不同,火警信息确认可以是:

a)消防控制中心从自动报警装置系统接收的火警信息,应立即用对讲机/电话通知机电维修部当值电工(或附近保安员)赶赴预警现场确认是否由于自动报警装置系统误动发出的信息或有人违章(如烧纸、施工、向探头喷烟)引起的报警,若属于非误报,则应查明预报原因,追踪烟雾来源,确认中应随时保持与消防控制中心的联系,并报告确认情况;

b)发现火警的保安员应立即赶赴火警现场,判明是否属于火警,若是人为违章造成的火警现象应予制止;若是火警,则按火警、火灾处理方法进行处置。

c)住户报警。公司任何人员或部门接到报警时,应立即用最有效的手段报告消防管理中心,并按火警、火灾处理方法进行处置。

4.2火警、火灾处理原则及办法

4.2.1火警、火灾的处理原则:

a)确认的火警应在第一时间内向消防管理中心和“119”台报警的原则;

b)立即开展扑灭火警、火灾的原则;

c)积极疏散所影响的住户,抢救被困人员的原则;

d)将易燃易爆物品迅速撤离火源及毗邻场所的原则;

e)尽力抢救公司财产和住户生命财产安全的原则。

4.2.2火警、火灾的处置办法:

a)公司任何员工发现火警,应立即就近取用灭火器材迅速扑灭火警;

b)若火警有发展趋势,应一边呼叫邻近人员参与控制火势,一边呼叫消防管理中心主管(班组长)和相关人员前往扑救;

c)取用灭火器材时应正确选用灭火器(根据物质的燃烧特性)以免用错灭火器使回火复燃;

d)若是机房、电气发生火灾,应先切断一切电源,选用“1211”、干粉和二氧化碳等灭火器直接喷射火源处,如有油的电器设备(如变压器、油开关)着火时,也可用干燥的黄沙盖住火焰,使火熄灭,装有自动灭火装置的场所,直接开启自动灭火装置施放药剂灭火。

4.3火灾扑灭及现场控制

4.3.1消防管理中心根据预先制定的灭火预案立即组织灭火和对现场进行控制,消防管理中心主管应亲临指挥,具体要求如下:

a)向“119”台报警,并派队员到必经路口引导;

b)通知保安部紧急组织保安员赶赴火灾现场,进行外围警戒和交通管制;

c)通知保安部立即组织保安部赶赴火场进行疏散,救护被困人员,抢救财物,协助灭火;

d)通知机电维修部电工断开相关电源,开启自动灭火系统、排烟系统防水泵,保证消防供水;

e)消防管理中心班组长在其主管的指挥下带领消防员铺设水带,施放灭火,控制火势。

4.3.2火灾现场及影响取人员的疏散:

a)公共娱乐场所超高层楼座的消防控制中心应通过消防应急广播装置进行广播,通报火灾情况,引导群众疏散;

b)保安部保安员应逐户(楼层)通知受火灾影响的住户/顾客,引导住户疏散;或做好撤离准备;

c)公共娱乐场所值班电工在切断电源后应开通应急照明电源,火灾现场部门员工打开所有安全通道,引导住户/顾客有序地撤离。

4.3.3扑救:

a)公共娱乐场所和超高层楼座的消防控制中心应立即进行操作,同时遵守《消防系统操作标准作业规程》,将火灾单元的电梯迫降到底层,以供消防队员扑救用;

b)扑救工作应有组织地进行,在公安消防队未到达之前,消防管理中心主管或履行其职责的人员应负责火灾现场的指挥,调动一切人员利用所有消防设备和装备器材开展扑救工作;

c)公安消防队到达以后,消防管理中心主管迅速向公安消防队指挥员报告火情,移交指挥权,组织公司所有参战人员配合扑灭火灾。

4.3.4交通管制和现场治安的维护:

a)保安部主管亲临火灾现场组织并指挥所属保安员对火灾现场进行交通管制和现场控制;

b)撤出或移走妨碍消防或救护车辆通行的障碍;

c)阻拦与扑救无关的人员进入火灾现场或影响取,防火场中物品被盗窃;

d)看管被抢救的公私财物,在火灾扑灭前严禁任何人转移;

e)保护现场使用的消防器材装备正常使用。

4.3.5疏散及转移物资:

a)保安部主管带领所属保安员协助安顿、疏散住户、协助运送火场中被困或受伤人员;

b)保安员应积极主动进入火灾现场,撤出易燃、易爆物品,抢救公私财物。

4.4火灾扑灭后的处置

4.4.1消防管理中心主管以及相关人员应配合公安消防部门对火灾现场进行调查分析,评估火灾造成的损失,填写《火警、火灾事故报告表》,组织对灭火预案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讨论,必要时进行修改。

4.4.2保安部主管应组织保安员对抢救出的物品进行确认领取及转移到仓库保存。

4.4.3公司领导对受灾住户进行安慰及解决实际问题。

4.4.4主管经理应召集参与实施灭火扑救的部门负责人,总结灭火工作的经验及教训。

4.4.5机电维修部应对消防设备设施进行一次检查和清点,对已损坏的设备设施进行修复或提出补充申请。

5.0记录

《火警、火灾事故报告表》

6.0相关支持文件

6.1《消防系统操作标准作业规程》

6.2《灭火预案标准作业规程》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规程制度汇编(3篇范文)

包括什么内容本规程旨在规范企业内部火警火灾的应急处理流程,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及企业财产的最小损失。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火灾预防措施2.初期火警响应3.灭火设备使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信息

  •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规程制度
  •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规程制度33人关注

    包括什么内容本规程旨在规范企业内部火警火灾的应急处理流程,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及企业财产的最小损失。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火灾预防措施2.初期火警响应3.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