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
篇1
本操作规程旨在保证抽油井更换盘根作业的安全进行,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的设备损坏、人身伤害及环境污染。通过规范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延长盘根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确保抽油井的稳定生产。
篇2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油井电加热装置的使用,确保其安全、高效运行,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的设备损坏、能源浪费或安全事故。电加热装置在寒冷环境下能有效维持油井温度,防止原油凝固,保障石油开采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于提升油田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篇3
油井拌热操作的主要目的是维持油井内的温度,防止原油因低温凝固,确保石油开采的顺利进行。拌热过程的安全操作对于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规范的操作,可以减少设备故障,延长设备寿命,同时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
篇4
抽油井调防冲距是为了保证抽油机的正常工作,防止光杆在上下运动时与井口设备产生碰撞,降低设备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确保生产安全,避免因防冲距不当引发的生产事故。
篇5
油井扫线安全操作规程的实施,旨在保障油井的清洁畅通,提高油井的生产效率,防止因堵塞或积液导致的生产事故。定期扫线可以减少设备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此外,严格的规程执行有助于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减少职业伤害,符合企业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
篇6
油井操作规程的存在旨在保障以下几个核心目标:
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规范的操作,减少因错误或疏忽导致的停机时间,提高油井的开采效率。
2. 保证人员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降低工伤率。
3. 延长设备寿命:合理使用和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4. 环境友好:遵守环保标准,防止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5. 保持合规性:符合行业规定和法律法规要求,避免法律风险。
篇7
油井电加热操作规程的制定旨在保障油井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效率。通过规范操作流程,可以预防设备故障,延长设备寿命,同时减少能源浪费,确保油井在低温环境下仍能正常产出。此外,规范的操作也能降低工人因误操作导致的事故风险,提高生产环境的安全性。
篇8
抽油井碰泵是为了修复因泵工作异常导致的产量下降或停机情况。通过调整泵的位置,可以排除泵内故障,恢复油井正常生产。此外,定期碰泵也有助于预防潜在的设备损坏,延长抽油机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油田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性。
油井电加热装置操作规程范文
1 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油井电加热装置的操作规程。
1.2 本标准适用于黑油山有限责任公司各采油作业区。
2 全操作内容与要求
2.1 开机
接通电源自动复位后,电流控制窗口数码管显示380v,此时,按“开机”键,数码管显示“a___”,则启动完毕。
2.2 温控部分操作
2.2.1上电复位后,设定温度和井口温度窗口数码管显示“___”“___”,分别为设定温度值和井口反馈温度值,按相应的“增加”“减小”键调整温度设定值。
2.2.2启动温控方法
按“启动温控”键,则为手动状态,即手动调整占空比,从而调整井口温度。
2.3、停机
运行过程中,数码管显示输入电流值“a___”,此时按“停机”键,数码管显示“0000”,断开主接触器及电源总开关,停机完毕。
3 安全注意事项
3.1 电加热装置电控箱及变压器应有安全警示标志。
3.2 日常巡井过程中,应注意检查裸露于外部的电缆有无破损、老化及与井口设备有无碰挂、埋地及穿管电缆有无裸露及损坏、电控箱体有无异常现象、井口有无漏电现象,如有上述情况应及时停机、断电处理。
3.3 如油井光杆出现不同步、光杆挂卡及其他设备故障,应及时停机、断电进行处理,以免因此损坏电加热装置。
3.4 需换井口盘根及进行其他维修操作时,应切断电源,防止由于意外漏电而造成的伤害。
3.5 电加热装置除开机、停机操作外,其余维修、保养须由专业人员进行,以确
保安全。
注:由于现场使用电加热装置厂家不同,现场操作方法可能不尽相同,具体事宜请向厂方现场服务人员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