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
篇1
本规程旨在保障设备操作工的生命安全,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的设备损坏、人身伤害或生产事故。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和连续。
篇2
改性沥青生产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旨在:
1. 确保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的事故。
2. 保障产品质量,生产出符合标准的改性沥青,满足道路建设需求。
3.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4. 通过规范化操作,减少资源浪费,实现可持续生产。
篇3
本规程的目的是规范操作行为,减少因误操作引发的事故,保护操作工的生命安全,同时确保设备稳定运行,产出的沥青混合料质量达标。通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可以降低设备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升整个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篇4
本规程旨在确保设备操作工在执行任务时的安全,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通过明确的操作步骤和安全规定,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设备损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企业整体的安全文化。
篇5
本规程旨在降低液压设备操作过程中的风险,提高生产安全性,保护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延长设备寿命,减少因设备故障造成的生产中断,从而提升整体生产效率。
压实设备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一、一般规定
(一)经过安全和本工种专业技术培训,通过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持证上岗。
(二)掌握压实设备的工作原理、构造性能、技术特征、零部件的名称和作用。熟悉本岗位设备的检查、维护和一般故障的排除方法。
(三)熟知本岗位设备的操作程序、操作方法和有关安全用电知识。了解相关专业一般知识,熟练应用计算机,熟悉办公软件的使用;
(四)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和其他有关规定。监护好设备的安全运行情况,并做好记录。认真查找设备的不安全隐患,及时向班组汇报。
(五)上岗时,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
二、操作准备
(一) 操作前必须检查压实设备连接件紧固情况(尤其是绞车的钢丝绳、手拉葫芦的导链),连接件是否磨损、是否失去工作能力;
(二) 操作前必须检查压实辊钢结构的安全状态(是否有开焊、螺丝螺栓松动情况);
(三) 操作前必须检查吊辊的高度是否就位;
(四) 操作前必须检查plc配电系统是否正常;
(五) 操作前必须试验压实系统是否能正常工作;
(六) 操作前必须清楚列车车厢型号(按照装车高度表进行压实)。
三、正常操作
(一) 运行
1、运行前观察现场是否有人仍在工作并确认设备正常后,方可启动压实设备;
2、列车进入装车站,压实系统操作员应向装车站操作人员或列车调度员询问列车的销售地(到站情况)注意白市的自备列车则因车体时间 过久而不使用压实设备;
3、在压实过程中,操作员要时刻观察压实后的高度是否达到标准要求的高度,如果没有达到规定要求需及时调整辊的高度。
4、根据列车车厢的型号及时调整辊的高度(车型型号不同,车厢压实的标高不同);压实系统操作员应与装车站操作员、列车调度员、平煤人员和 列车司机达成默契,共同高效率按规定完成工作;
5、压实系统操作员在压实过程中如果设备发生故障,操作员要及时通知列车调度员,和列车司机停车待命;另外压实系统操作员要及时通知段长,段长迅速到达现场,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故障检修排除故障,压实系统操作员要做好相关的检修记录;
6、压实完毕后,做好压实记录,把辊提升到规定位置。
(二) 就地控制
启动:
1、完成送电操作后,将配电柜上绞车a、绞车b的回路控制开关置于“就地”位置,就地柜上的红灯亮;
2、压实系统操作员方可通过手柄按扭操作设备运行。
停车:
1、将配电柜上绞车a、绞车b的回路转换开关置打到“分闸”位置,此时配电柜上绞车a、绞车b指示灯(红色)灭。
(三) 集中控制
启动:
1、完成送电操作后,将配电柜上绞车a、绞车b回路的控制开关置于“集中”位置;
2、压实系统操作员方可通过电脑(plc)系统操作设备运行。
停车:
1、将配电柜上绞车a、绞车b的回路转换开关置于“分闸”位置,此时配电柜上绞车a、绞车b指示灯(红色)灭。
紧急停机:
1、当用“就地”控制压实设备时,将配电柜上进线回路的转换开关置于“分闸”位置;
2、当用“集中”控制压实设备时,用鼠标点桌面上的紧急停机按扭即可。
四、收尾工作
(一) 认真完成当班运行记录;
(二) 交班时说明生产运行情况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