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 >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规程 > 操作规程

气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5篇)

更新时间:2024-11-20 查看人数:50

气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

气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

篇1

气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存在旨在保证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确保焊接质量和工作效率。遵循规程能降低设备损坏风险,减少生产损失,同时提高工人的技能水平和作业规范性,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篇2

此规程旨在规范气焊操作流程,降低因操作不当引发的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保护工人的生命安全,同时提高焊接质量,确保生产顺利进行。通过严格遵守这些规程,我们可以预防潜在风险,减少设备损坏,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营秩序。

篇3

这些规程旨在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同时保护设备不受损坏,维护生产秩序。遵守规程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因事故造成的停机时间,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和经济效益。

篇4

电焊气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旨在降低作业风险,保护工人的生命安全,防止设备损坏,减少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遵守规程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提升企业形象,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文化。

篇5

电气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制定,旨在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的火灾、爆炸、电击等事故。它也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设备损坏,维护企业的生产秩序,保障企业财产安全。通过严格遵守规程,可以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气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

(一)规定

1、从事气焊(割)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方准操作。

2、作业时检查输气管所有连接处必须牢固可靠,气瓶、胶管及工、器具上均不得沾染油污,软管接头不得用紫铜材料制作,必须使用铜合金,含铜量应低于70%。

3、氧气瓶与乙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5m,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10m,否则应采取隔离措施。

4、检查设备附件及管路漏气,只准用肥皂水,周围不准有明火,不准吸烟。

5、氧气瓶、乙炔气瓶、回火防止器,减压阀等,均采取防冻措施,一量冻结应用热水解冻,禁止用烘烤或敲打。

6、禁止使用电磁、钢丝绳、链条吊运各类气瓶。

7、严禁在带压的容器或管道上焊、割作业,焊(割)带电设备应先切断电源。

8、高处切割作业时要采取防火、防烫、防割切物坠落的措施。严禁手持连接胶管的焊矩爬梯登高,且不得将软管背在背上操作。

9、焊、割场地,应备有防火器材,高温季节氧气瓶和乙炔气瓶要防止爆晒。

10、严禁使用氧气吹扫物件,衣服等或用作试压和气动工具的气源。

11、工作完毕或离开工作现场,要拧上气瓶帽,清理现场,并将气瓶运到指定地点。

(二)气瓶

1、氧气瓶和乙炔气瓶以及其它燃气瓶、油脂、易燃物品应分别存放,运输时必须罩上帽,氧气瓶必须装设二个防震橡皮圈。

2、开、闭气瓶时,要用专用工具,不得用铁板手等易产生撞击火花的工具,动作要轻缓平稳,人要站在阀口的侧后方,并观察压力表指针是否灵活正常,乙炔气瓶开启不得超过一转半,一般情况只开启3/4转。

3、安装减压阀时应先检查氧气瓶阀门接头,不得有油脂,并略开氧气阀门吹除污垢后,再侧身安装减压阀,关闭氧气瓶阀门时,须先松开减压阀的活门螺丝(不可紧闭)。

4、禁止单人肩扛气瓶,禁止用滚动方式搬运。

5、乙炔气瓶必须配备符合安全要求的回火防止器。

6、乙炔气瓶储存、搬运、使用时严禁卧放,对已卧放的乙炔气瓶必须直立并静置20分钟以上,才能使用,乙炔气瓶不应放在橡胶等绝缘体上。

7、气瓶中的气体不得全部用完,氧气瓶内的剩余压力不小于0.147mpa(1.5kg/cm2),乙炔气瓶内的剩余压力,按表4·2·10规定:

表4·2·10

环境温度℃ <0 0-15 15-20 25-40

剩余压力mpa (kg/cm2) 0.049(0.5) 0.098(1) 0.195(2) 0.294(3)

(三)橡胶软管

1、软管接头处必须用专用卡子,或退火的金属丝卡紧扎牢。

2、氧气软管为红色,乙炔气软管为绿色(黑色),与焊(割)炬连接时,不得接错。

3、橡皮胶软管禁止接触高温管道,电线和热的物件,经过车行道时,应加护套或盖板保护。

4、作业中若遇氧气软管着火时,不得弯折软管断气,应迅速关闭氧气阀门,停止供氧,乙炔气软管着火时,应先关炬火,可用弯折软管的办法灭火。

(四)焊(割)炬

1、通透焊嘴应用铜丝或竹丝,禁止用铁丝。

2、使用前应检查焊(割)炬是否完好,然后检查焊(割)炬的焊射吸能力,接上乙炔气管时,先应检查乙炔气流是否正常,然后接上。

3、依据工件厚度,选择适当的焊(割)炬及焊(割)嘴,避免使用焊炬切割较厚的金属,应用小割嘴切割厚金属。

4、当焊炬(或割炬)由于强烈的加热,而发出“辟啪”的炸响声时,必须立即关闭乙炔供气阀门,并将焊炬(或割炬)放入水中进行冷却,注意关好氧气阀。

5、短时间休息时,必须把焊(割)炬的阀门关门,不准将焊炬放在地上。

(五)操作

1、点火前,应迅速开启焊(割)炬阀门,用氧吹风喷嘴出口,不准对准脸部试风。

2、点火时,应先用乙炔气点火,后开氧气调整火焰,灭火时,应先关乙炔气,后关氧气;点火时,焊(割)炬不准对人,燃烧着的焊割炬不准放在地面或工件上。

3、射吸式焊(割)炬点火时,应先微开焊(割)炬上的氧气阀,再开乙炔气阀点火,然后分别调节阀门来控制火焰。

4、进入容器内焊(割)时,点火和熄火要在容器外进行。

5、若发现氧气瓶阀门失灵或损坏,不能关闭时,应让瓶内氧气自由逸尽后,再进行拆卸修理。

6、集中供气,作业中产生回火时,胶管或回火防止器上喷火,就迅速关闭焊(割)炬上的氧气阀和乙炔气阀,再关上一级氧气阀和乙炔气阀门,然后采取灭火措施。

7、切割生产时,先要检查清除周围易燃易爆物品,使用割枪(或焊枪)时注意周围其它人员,严禁面对人员点火。

气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5篇)

气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篇1气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存在旨在保证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确保焊接质量和工作效率。遵循规程能降低设备损坏风险,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气焊安全技术信息

  • 电气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5篇范文)
  • 电气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5篇范文)98人关注

    有哪些电气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电气焊作业是一项技术性强、危险性高的工作,涉及到电流、高温和火花等元素,因此,一套完备的安全操作规程至关重要。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更多]

  • 气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篇
  • 气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篇63人关注

    有哪些气焊是一种常见的焊接工艺,广泛应用于金属构件的连接和修复。以下是气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1.检查设备:确保气体瓶无泄漏,氧气瓶与乙炔瓶应保持安全距 ...[更多]

  • 电焊气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7篇范文)
  • 电焊气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7篇范文)59人关注

    有哪些电焊气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电焊和气焊作为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其安全操作规程至关重要。以下是主要的几个方面:1.设备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焊机、气瓶、减压阀 ...[更多]

  • 电气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有哪些(30篇)
  • 电气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有哪些(30篇)58人关注

    电气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有哪些篇11.焊接前准备:确保设备完好,检查电线无裸露,接地良好。2.穿戴防护装备:头盔、手套、防护眼镜、工作服等。3.检查气体瓶:压力正常,阀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