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
篇1
大京发电厂低压二氧化碳惰化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工厂的安全水平,通过向可能引发火灾的区域注入二氧化碳,降低氧气含量,达到抑制火源的效果。此系统对于电力设施,尤其是发电机房、电缆隧道等重要区域的防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迅速响应火情,减少火灾风险,保障人员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篇2
火电厂一般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旨在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维护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也有助于环境保护和企业形象的提升。通过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因人为失误导致的停机时间和维修成本,从而实现火电厂的可持续和高效运营。
篇3
电厂汽轮机安全操作规程旨在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的事故,延长汽轮机使用寿命。通过严格的规程执行,可以提高电厂的生产效率,降低维修成本,确保员工的安全,同时也有利于环境保护,减少能源浪费。
篇4
沼气发电厂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旨在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降低设备损坏风险,提高生产效率,确保沼气发电过程的稳定和可持续。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可以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同时也有利于环境保护,实现绿色能源的高效利用。
篇5
本规程旨在确保火电厂员工在使用电器工具和用具时的安全,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降低潜在风险,提升电厂的安全生产水平。
篇6
发电厂操作规程的设立旨在保障发电设施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防止设备损坏、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通过明确的步骤和责任分配,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风险。规程的执行有助于遵守国家法规,保护企业声誉,同时也有利于能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篇7
电厂操作规程的存在旨在:
1. 保障员工安全:通过规范操作,减少因误操作引发的事故,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
2. 确保设备寿命:正确维护和使用设备,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3. 提升运行效率:优化运行策略,提高发电量和能效,降低能耗。
4. 遵守环保法规:控制排放,遵守环保法规,维护生态环境。
5. 保证电网稳定:维持电厂稳定输出,避免对电网造成冲击,保障社会用电需求。
篇8
火电厂操作规程的存在旨在确保电厂安全、高效、环保地运行,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同时也为员工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导,降低误操作风险,提高设备使用寿命。通过严格的规程执行,火电厂能够遵守国家相关法规,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周边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感。
篇9
1. 防火安全:ig541系统能有效扑灭电气火灾,保护发电厂关键设备,确保生产安全。
2. 资源保护:惰性气体灭火对环境影响小,避免了传统灭火剂可能造成的资源损失。
3. 效率提升:通过规范操作,减少因火灾导致的停机时间,提高发电效率。
4. 法规遵守:符合国家消防法规和行业标准,降低企业法律风险。
篇10
本规程旨在确保火电厂设备的稳定运行,防止因设备故障引发的安全事故,提高生产效率,延长设备寿命,降低运营成本。通过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可以有效预防设备过早磨损,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保障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降低工伤风险,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文化的形成。
篇11
该系统的存在旨在保障电厂设备在发生火灾时能迅速、有效地进行灭火,防止火势蔓延,保护人员安全,减少财产损失,确保电厂的正常运行和电力供应的稳定性。ig541气体灭火系统以其环保、高效、低损害的特性,成为了现代工业设施火灾防护的重要选择。
篇12
大唐南京发电厂低压二氧化碳惰化系统的运行,旨在实现以下目标:
1. 防火防爆:通过充入二氧化碳,降低氧气含量,减少火灾和爆炸风险。
2. 设备保护:惰化环境有助于防止设备氧化,延长其使用寿命。
3. 人员安全:确保在异常情况下,工作环境的安全,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
4. 环保合规:符合国家对于工业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要求。
火电厂一般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
(1)生产厂房内外应保持清洁完整。
(2)在楼板和结构上打孔或在规定地点以外安装起重滑车或堆放重物等,应事先经过本单位有关技术部门的审核许可。规定放置重物及安装滑车的地点应标以明显的标记(标出界限合荷重限度)
(3)禁止利用任何管道悬吊重物和起重滑车。
(4)生产厂房内外工作场所的井、坑、孔、洞或沟道,应覆以与地面齐平而坚固的盖板。在检修工作中如需将盖板取下,应设临时围栏。临时的孔、洞,施工结束后,应恢复原状。
(5)所有升降口、大小孔洞、楼梯和平台,应装设不低于1050mm高的栏杆和不低于100mm高的护板。如在检修期间需将栏杆拆除时,应装设临时遮栏,并在检修结束时将栏杆立即
装回。临时遮栏应由上、下两道横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高度为1050~1200mm,下杆离地高度为500~600mm,并在栏杆下边设置严密固定的高度不低于180mm的挡脚板。坡度大于1:22的屋面,临时遮栏应高1500mm,并加挂安全立网。原有高度1000mm的栏杆可不作改动。
(6)所有楼梯、平台、通道、栏杆应保持完整,铁板应铺设牢固。铁板表面应有纹路以防滑跌。
(7)厂房内设备、材料的堆放应整齐、有序,标识应清楚,不妨碍通行。门口、通道、楼梯和平台等处,不准放置杂物,以免阻碍通行。电缆及管道不应敷设在经常有人通行的地板上,以免妨碍通行。地板上临时放有容易使人绊跌的物件(如钢丝绳等)时,应设置明显的警告标志。地面有灰浆泥污,应及时清除,以防滑跌。
(8)生产厂房内外工作场所的常用照明,应该保证足够的亮度。在装有水位计、压力表、真空表、温度表、各种记录仪表等的
仪表盘、楼梯、通道以及所有靠近机器转动部分和高温表面等狭窄地方的照明,应光亮充足。在操作盘、重要表计(如水位计等)主要楼梯、通道等地点,应设有事故照明。此外,还应在工作地点备用相当数量的完整手电筒,以便必要时使用。
(9)生产厂房及仓库应备有必要的消防设备,例如:消火栓、水龙带、灭火器、沙箱、石棉布和其他消防工具等。消防设备应定期检查和试验,保证能随时使用。不准将消防工具移作他用。
(10)禁止在工作场所存储易燃物品,例如:汽油煤油、酒精等。运行中所需少量的润滑油和日常需用的油壶、油枪,应存放在指定地点的储藏室内。
(11)生产厂房应备有带盖的铁箱,以便放置擦拭材料(抹布和棉纱头等),用过的擦拭材料应另放在废棉纱箱内,定期清除。
(12)所有高温的管道、容器等设备上都应有保温,保温层应保证完整。当室内温度达到25℃时,保温层表面的温度一般不宜超过50℃。
(13)在油管的法兰盘和阀门周围,如敷设有热管道或其他热体,为了防止漏油而引起火灾,应在这些热体保温层外表再包上铁皮。不论在检修和运行中,如有油漏到保温层上,应将保温层更换。油管的法兰盘连接。在热体附近的法兰盘,应装金属罩壳。禁止使用塑料垫或胶皮垫。油管的法兰和阀门以及轴承、调速系统等应保持严密不漏油。如有漏油现象,应及时修好;漏油应及时拭净,不应留在地面上。
(14)生产厂房内外的电缆,在进入控制室、电缆夹层、控制柜、开关柜等处的电缆孔洞,应用防火材料严密封闭。
(15)生产厂房的取暖用热源,应有专人管理。使用压力应符合取暖设备的要求。如用较高压力的热源时,应装有减压装置,并装安全阀
(16)寒冷地区的厂房、烟囱、水塔等处的冰溜子,若有掉落伤人的危险时,应及时清除。如不能清除,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厂房屋面板上不许堆放物件,对积灰、积雪、积冰应及时清除。厂房建筑物顶的排汽门、水门、管道应无漏汽、漏水而形成大量积冰的可能,以防压垮房顶而发生事故。
(17)厂房应定期检查,厂房的结构应无倾斜、裂纹、风化、下塌的现象,门窗应完整无损。
(18)生产厂房装设的电梯,在使用前应经有关部门检验合格,取得合格证并制定安全使用规定和定期检验维护制度。电梯应有取得特种工操作证的专责人员负责维护管理。电梯的安全闭锁装置、自动装置机械部分、信号照明等有缺陷时应停止使用,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高空摔跌等伤亡事故的发生。
(19)各生产场所应有逃生路线的标示;这是现代企业应急救援的需求,必须认真做好。
(20)使用可燃物品(如乙炔、氢气、油类、瓦斯等)的人员,应熟悉这些材料的特性及防火防爆规定。
(21)工作人员的工作服不准有可能被转动的机器绞住的部分;工作时应穿着工作服,衣服和袖口应扣好;禁止戴围巾和穿长衣服。禁止工作服使用尼龙、化纤或棉、化纤混纺的衣料制作,以防工作服遇火燃烧加重烧伤程度。工作人员进入生产现场禁止穿拖鞋、凉鞋、高跟鞋,禁止女工穿裙子进入生产现场工作。辫子、长发应盘在工作帽内。做接触高温物体的工作时,应戴手套和穿专用的防护工作服。
(22)任何人进入生产现场(办公室、控制室值班室和检修班组除外),应正确佩戴安全帽。
(23)运行和检修人员巡检过程中,身体不得碰及转动部件,保持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