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辆安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
篇1
本规程旨在规范工地场内机动车辆的操作行为,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防止因不当操作导致的事故,保障工地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通过实施这些规程,可以降低工地风险,提升施工效率,维护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也是企业社会责任和安全生产法规的具体体现。
篇2
场内机动车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旨在保障驾驶员的生命安全,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设备损坏和生产事故。通过规范操作,可以降低事故率,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经济损失,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形象,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文化。
篇3
这些规程的目的是保障机动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保护驾驶员的生命安全,同时也保护公众的安全。通过规范驾驶员的行为,提高其安全意识,降低因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风险。此外,良好的车辆维护保养也有助于延长车辆使用寿命,降低运营成本。
篇4
机动车辆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与执行,旨在提升驾驶员的安全意识,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保障道路交通的畅通与安全。通过规范驾驶员的行为,减少因人为失误导致的意外,同时也有助于维护公共秩序,提高社会的整体交通安全水平。
篇5
本规程旨在规范机动车辆的操作流程,保障驾驶员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交通事故风险,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同时延长车辆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通过遵循这些规程,驾驶员可以更好地掌握驾驶技能,提高驾驶安全性,形成良好的驾驶习惯。
篇6
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操作规程旨在规范作业流程,减少因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降低财产损失,提升生产效率,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营秩序,同时符合国家和行业的安全法规要求,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机动车辆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1、场内驾驶机动道车辆的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作业。未经交通部门考试发证的严禁上公路行驶。
2、业前检查燃油、润滑油、冷却水充足,变速杆应在空档位置,气温低时,视情况而加热水预热。
3、车辆启动后应空转5-10分钟,待水温升到40℃以上时方可进进一步起档,严禁二档起步和将油门踩到底的操作。
4、行车时精神要集中,行驶中严禁载人、不准吸烟、打闹玩笑。睡眠不足和酒后严禁作业。
5、构件宽度不得超过车宽,高度不得超过1.5m(从地面算起)。运输混凝土时,混凝土的平面应低于斗口10cm;运砖时,高度不得超过斗地面,严禁超载行驶。
6、雪天气或夜间应低速行驶,下坡时严禁空档滑行。
7、坑槽边缘倒料时,必须在距0.8-1m处设置安全挡掩(20cm×20cm的方木)。车在距离杭槽10m处即应减速至安全挡掩处倒料,严禁骑沟倒料。
8、斗车上坡道(马道)时,坡道应平整,宽度不得小于2.3m以上。
9、两侧设置防护栏杆,必须经检查验收合格的方可使用。
10、修或班后清洗车时,必须熄火并拉好制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