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设备操作规程注意事项
篇1
1. 操作前务必穿戴好劳保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防滑鞋等,不得携带可能导致缠绕的物品进入车间。
2. 设备启动后,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靠近,特别是危险区域。
3. 操作过程中,严禁超负荷运行设备,避免因过载引发的安全隐患。
4. 发现设备异常声音、烟雾或其他异常情况,应立即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并报告上级。
5. 未经专业人员允许,不得自行调整或维修设备。
6. 每日工作结束,需关闭电源,清理设备,做好交接班记录。
7. 定期参加安全培训,了解最新的设备操作知识和安全规定。
8. 遵守车间5s管理,保持工作环境整洁有序,避免杂物引发意外。
9. 对于老旧或性能下降的设备,应及时上报并评估是否需要维修或更换,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本规程的实施需要每位员工的共同遵守和执行,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确保车间设备的安全运行,营造一个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
篇2
1. 操作前检查:开机前应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异物,各连接部位牢固,润滑良好。
2. 启动顺序:先启动控制系统,设置好参数,再开启污泥输送泵,最后开启脱水设备。
3. 运行监控:设备运行中,需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和出泥、出水情况,及时调整运行参数。
4. 停机顺序:停机时,先关闭脱水设备,待设备完全停止后,再依次关闭输送泵和控制系统。
5. 清洁维护:定期清理设备,尤其是滤网和转鼓,防止堵塞影响效率。
6. 安全操作:禁止在设备运行时进行任何清洁或维修工作,必须在断电并挂上警示牌后进行。
7. 应急处理:如遇设备故障,立即停止运行,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并及时上报。
8. 记录与报告:操作人员应记录设备运行数据,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给上级或维修部门。
9. 个人防护:操作时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手套和防尘口罩,确保人身安全。
10. 环保合规:确保干泥和废水的处理符合环保法规要求,不得随意排放。
以上规程旨在为污泥脱水车间提供安全、高效的运行指导,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确保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
篇3
1. 不得擅自修改设备设置或尝试自行修理,除非经过专业培训和授权。
2. 在设备运行中,禁止人员靠近危险区域,如转动部件、高温表面等。
3. 确保设备接地良好,防止静电和电击风险。
4. 对于特殊设备,如高压设备或有毒物质处理设备,需遵守额外的安全规定。
5. 保持良好的沟通,遇到问题及时上报,避免因误解或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事故。
6. 记录设备运行状态和维护历史,为设备管理和故障诊断提供依据。
以上操作规程需全体员工严格遵守,共同营造安全、高效的生产环境。任何违反规程的行为都将受到严肃处理。让我们共同努力,确保车间设备的安全运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篇4
1. 操作前务必熟悉设备操作手册,未经培训的员工不得擅自操作设备。
2. 检查设备无异常后方可启动,运行中如发现异常声音或振动,应立即停机并报告。
3.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手套等,确保自身安全。
4. 不得超负荷使用设备,遵循设备的额定工作参数。
5. 维护保养工作应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非专业人员不得擅自拆卸设备。
6. 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避免因杂物引发的意外。
7. 定期进行设备性能检查,及时更新维护记录,确保设备状态良好。
8. 遵守公司的报告制度,如实记录设备运行情况,遇到问题及时上报。
9. 在紧急情况下,优先确保人身安全,按照预设的紧急疏散路线迅速撤离。
10. 车间设备操作规程应定期更新,以适应设备和技术的发展变化。
以上规程需全体员工严格遵守,共同维护车间的安全生产环境,确保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
污泥脱水车间设备操作规程范文
本规程的编制是为了规范运行工的操作动作,保护运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机械设备不因人为因素而损坏,确保安全文明生产.
运行人员应了解污泥脱水车间各类机械设备性能,熟悉各类操作方法及紧急情况处理方法,了解车间工艺管线的布置情况.并通过“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取得操作资格,方可进行操作.运行人员有权拒绝非本车间人员进行操作.
污泥脱水车间污泥处理系统操作说明
为保护机械设备不因人为因素形成故障,运行人员应严格按此顺序开启、关闭设备。对于因为按此顺序开启、关闭设备造成的设备损坏,依厂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运行前准备∶
启动前检查下列事项:
1、离心机是否安装正确,完整
2、监控设备是否完善并功能完备
3、物料通路是否设置完好
絮凝剂准备:
1、确保在运行前30分钟制备好污泥处理所要求的絮凝剂浓度。
2、检查絮凝剂投加泵。(轴封、连接轴)
3、检查絮凝剂流量计、压力表。
4、检查稀释水系统。(设备、压力)
5、检查絮凝剂投加管线上的阀门是否处于正确位置。
污泥准备:
1、保证均质池内/ 缓冲池有足够的污泥,至少有1.5 / 1.3米深的污泥。
2、检查潜水搅拌器。
3、检查液位计。
污泥处理系统准备:
1、检查切割机。润滑油液位、防护装置可靠、无松动、无裂纹、前后阀门处于打开位置。
2、检查污泥投加泵。(轴封、连接轴、干运行保护接线)
3、检查污泥流量计、压力表。
4、检查冲洗水系统。(设备、压力)
5、检查污泥投加管线、冲洗水管线的阀门是否处于正确位置。
6、检查离心机。(轴承润滑系统、电机支撑装置、主副电机、转鼓防护装置、浓缩机出口闸板阀、螺旋输送器)
开机顺序∶
1、直接利用浓缩机脱水(在plc控制系统中各界面手动操作)
打开浓缩机出口闸板阀------离心浓缩机------(待离心机达到正常转速后)絮凝剂稀释系统------絮凝剂投加泵-------切割机------污泥投加泵-------螺旋输送器
2、先浓缩后脱水(在plc控制系统中各界面手动操作)
关闭浓缩机出口闸板阀------离心浓缩机------(待离心机达到正常转速后)絮凝剂稀释系统------絮凝剂投加泵-------切割机------污泥投加泵------(待缓冲池液位达到1.3米)潜水搅拌器------离心脱水机------(待离心机达到正常转速后)絮凝剂稀释系统------絮凝剂投加泵------污泥投加泵-------螺旋输送器
3、全自动控制。
检查各工艺管线手动阀门均处于正确位置。
然后检查plc控制系统中各设备处于自动状态。然后在p2界面开启离心机并点击开启离心机对应的“operation”,点击“product on”,开始处理。
运行中巡查注意事项∶
1、查絮凝剂制备站工作情况,药斗药量情况。
2、查加药水泵工作情况。
3、查四台絮凝剂投加泵工作情况,主要包括壳体温度、电机温度、密封函、振动情况。
4、查四台稀释装置工作情况,主要包括水压、水量。
5、查四台污泥投加泵工作情况,主要包括壳体温度、电机温度、密封函、震动情况。
6、查均质池、缓冲池,主要包括液位、水下推进器工作情况及池内是否有不利于后续工艺处理的漂浮物体。
7、查四台离心机工作情况,主要包括分离液的清洁度、出泥质量、电机温度、电流、电压、振动情况、转鼓转速、转速差、转鼓润滑情况、齿轮箱润滑情况、轴承扭矩。如出泥质量不好应对离心机或絮凝剂投加量进行调节并详细记录。
8、查螺旋输送器工作情况,主要包括电机温度、集料槽内有无卡阻。
9、离心机可能故障及处理方法。
表一
运行故障
可能的原因
解决方法
启动问题
在转鼓和集料器的物料固体淤
积造成的间隙收缩
清洗间隙
轴承温度过高
润滑过度
轴承损坏
检查润滑系统
更换滚珠轴承
震动强度太高
单侧物料淤积
检查并清洗螺旋输料器
副电机转速经常提
高或排放的固体物
料含水率增加
螺旋输料器磨损严重
彻底检查螺旋输料器,必
要时更换螺旋输料器
注:对于污泥脱水车间设备,如出现异常情况,应连续监视30分钟,如异常有逐步增大的趋势,可采取紧急措施,并上报。如异常自动消除或处于稳定,应作详细记录,并对此处加强巡查。
当离心机振动大于14mm/秒时,应立即关闭离心机。
关机顺序∶
1、直接利用浓缩机脱水(在plc控制系统中各界面手动操作)
浓缩机关闭污泥投加泵-----关闭切割机------关闭絮凝剂投加泵-----开启药路放空阀------开启泥路放空阀-----开启冲洗水泵------开启冲洗水电磁阀(30min)------关闭离心机-------关闭冲洗水泵------关闭冲洗水电磁阀
2、先浓缩后脱水(在plc控制系统中各界面手动操作)
浓缩机关闭污泥投加泵-----关闭切割机------关闭絮凝剂投加泵-----开启药路放空阀------开启泥路放空阀-----开启冲洗水泵------开启冲洗水电磁阀(30min)------关闭离心机-------关闭冲洗水泵------关闭冲洗水电磁阀
脱水机关闭污泥投加泵------关闭絮凝剂投加泵-----开启药路放空阀------开启泥路放空阀-----开启冲洗水泵------开启冲洗水电磁阀(30min)------关闭离心机-------关闭冲洗水泵------关闭冲洗水电磁阀
3、全自动控制。
在p2界面开启离心机并点击开启离心机对应的“operation”,点击“ product off”结束处理;进行冲洗维护点击“flashing on” ,然后关闭离心机。
详细操作请参阅wincc污泥脱水车间操作手册。
停车和常规维护∶
1、闭离心机进料泵的同时关闭絮凝剂投加泵。
2、进料管向转鼓注入适当的清洗液。
3、当排放液变得清洁时,关闭离心机。
4、排空转鼓内的液体。
5、再次启动离心机,直至没有液体从固渣出口排放为主。
6、重复操作上述过程2次。
7、关闭冲洗水。
注:⑴、在转鼓转速降到300rpm前不得停止供水。
⑵、清洗水水量应大于1000升/小时。
⑶、清洗完毕后应保证转鼓内没有积水。
⑷、如遇紧急状况下停机,应排空转鼓内的积泥。(此时保证离心机处于关机状态,并打开锁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