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拌合操作规程注意事项
篇1
1. 操作人员需熟悉设备性能,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不可随意调整设备参数。
2. 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密切注意异常声音或振动,一旦发现,立即停机检查。
3. 遵守消防规定,配备灭火器材,并确保其有效可用。
4. 遇到紧急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人员安全撤离。
5.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本规程旨在提供一个基本的操作框架,具体操作还需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每一位员工都应视安全为首要任务,共同营造安全、高效的施工环境。
篇2
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了解设备性能和操作方法,严禁未经培训的人员擅自操作。
2. 操作过程中,注意个人防护,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和安全帽,避免烫伤、机械伤害等事故。
3. 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拌合区域。
4. 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机,及时上报并处理,不得冒险作业。
5. 沥青拌合作业结束后,务必关闭电源,清理现场,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6. 遵守消防安全规定,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防止火灾发生。
此规程旨在为沥青拌合机的安全操作提供指导,但实际情况可能因设备型号、工地条件等因素有所不同,操作人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操作。
篇3
1.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等,以防意外伤害。
2. 遵守设备操作手册,禁止擅自改动设备设定或进行未经许可的维修。
3. 在设备运行期间,严禁靠近旋转部位,防止衣物或身体部位被卷入。
4. 发现异常情况,如烟雾、异味、异响等,应立即停机并报告,不得强行操作。
5. 确保作业现场通风良好,避免沥青烟气积聚,防止中毒。
6. 严禁在设备未完全停止的情况下进行清理或维修工作。
7. 储存沥青时,要遵守防火规定,配备灭火器材,防止火灾发生。
以上就是沥青拌合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每个操作人员都应严格遵守,确保自身安全,保障设备正常运行,为公路建设贡献安全、高效的生产力。
篇4
1. 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性能和操作方法,遵守安全规定。
2. 在设备运行过程中,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拌合楼区域。
3. 定期检查设备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部件,防止故障发生。
4. 控制好拌合温度,过高可能导致沥青老化,过低则可能影响混合料的粘结性。
5. 确保原材料干燥,避免水分影响拌合效果和设备寿命。
6. 拌合过程中密切关注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检查。
7. 操作结束后,务必关闭电源,清理场地,做好交接班记录。
请注意,此规程旨在提供一般性指导,具体操作需结合实际情况和设备手册进行,确保安全高效地完成任务。
篇5
1. 操作人员需接受培训,熟悉拌合设备及操作流程。
2. 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避免无关人员接近。
3. 拌合过程中注意个人防护,穿戴防护服、手套、安全帽等。
4. 实时监控拌合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混合料性能。
5. 混合料拌合后应尽快使用,避免长时间存放导致性能下降。
6. 拌合设备运行时,严禁进行维修或清理,以免发生事故。
7. 遵守环保规定,控制粉尘排放,做好废弃物处理。
本规程旨在提供指导,具体操作需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以确保沥青拌合工作的高效、安全和质量。
篇6
1. 在启动拌合站前,确保所有安全门关闭,无人进入危险区域。
2. 操作人员不得在设备运行时进行维修或调整,除非在紧急停机状态下。
3. 燃油泄漏时,立即停止加油作业,采取措施清理泄漏,防止引发火灾。
4. 遵守劳动纪律,不疲劳作业,保持清醒的头脑。
5. 对于未经过培训的人员,禁止擅自操作拌合站。
6. 定期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以上规程旨在为沥青拌合站的安全生产提供指导,但具体操作还需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每个操作人员都应认识到,安全无小事,严格遵守规程是保障自身和他人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沥青拌合站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1、作业前,热料提升斗、搅拌器及各种称斗内不得有存料。
2、配有湿式除尘系统的拌和设备其除尘系统的水泵应完好,并保证喷水量稳定 且不中断。
3、卸料斗处于地下底坑时,应防止坑内积水淹没电器元件。
4、拌合机启动、停机,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点火失效时,应及时关闭喷燃油 门,特充分通风后再行点火。需要调整点火时,必须先切断高压电源。
5、液化器点火时,必须有减压阀及压力表。燃烧器点燃后,必须关闭总阀门。
6、连续式拌和设备的燃烧器熄火时应立即停止喷射沥青, 当烘干拌和筒着火时, 应立即关闭燃烧器鼓风机及排风机,停止供给沥青,再用含水量高的细骨料投入
7、烘干拌和筒,并在外部卸料口用干粉或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 关机后应清除皮带上、 各供料斗及除尘装置内外的残余积物, 并清冼沥青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