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工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
篇1
制定抽水工安全操作规程旨在确保抽水作业的安全进行,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的设备损坏、人员伤亡和环境破坏。通过规范操作流程,提高抽水工的安全意识,降低事故风险,保障生产效率,同时也是对员工生命安全的尊重和企业责任的体现。
篇2
抽水工操作规程的制定与执行,旨在保障以下目标:
1. 安全性:确保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
2. 效率:优化抽水流程,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能耗。
3. 可靠性:保持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减少故障停机时间,保障供水稳定。
4. 环保:避免水资源浪费,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 法规遵从: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避免因违规操作导致的法律风险。
篇3
井下抽水工操作规程旨在规范作业流程,确保抽水作业的安全、高效进行,防止设备损坏和水资源浪费。通过明确的操作步骤,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事故风险,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也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篇4
本规程旨在保障抽水工的生命安全,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的设备损坏和人身伤害,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抽水作业的顺利进行。遵守规程能够减少潜在风险,维护工地秩序,保证工程项目的正常运行,同时也是对员工职业健康和企业责任的体现。
井下抽水工操作规程范文
1、提前30分钟到达工作岗位,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查看交接班记录和设备运行记录;
2、接班后,首先检查各部螺栓是否牢固,各润滑点是否注油,垫子、盘根、联轴器是否松动,吸水管及排水管有无堵塞现象。
3、开泵前必须对设备进行认真的检查,确认无问题后,方可进行启动。
4、启动时应首先放净水泵内的空气,灌好引水;合闸时,要单手侧面操作;如经二次启动,电机仍不转动,必须断开电源,进行检查。
5、电机启动后,立即将排水闸阀打开,不准在排水阀关闭的状态下继续工作。
6、无论因事故停车,还是正常停车,都必须先关闭闸阀,然后再切断电源。
7、电机运行时,电流不得超过其额定值,电压不得低于额定电压的10%。如发现电机局部温升较高,应停车检查。
8、工作场所要有充足的照明,并有备用照明工具(如手电筒等)以防突然停电。
9、在运行中应随时观察仪表,检查设备温度,注意设备声音。对自动控制的设备应每隔90分钟巡回检查一次。
10、在水泵运行过程中,要经常观察吸水井的水位,注意漏水量的变化(特别雨季更应注意),检查吸水井的浑浊情况及水仓的泥砂量,发现水泵吸有泥浆,要立即停泵,异常情况及时向车间汇报。
11、初次投入运行的水泵,在全速运转几分钟后,需停车检查电机和泵体各部情况是否良好。
12、水泵运转时,不准用手触及旋转体和邻近部位。联轴器处应设置防护罩。若发现保护接地线断开时,不得用手触摸电机和泵体,并要立即联系电工处理。
13、在检修水泵或处理故障之前,必须首先切断电源,挂好禁止合闸警示牌后,方可检修;合闸之前,必须确认安全无误后,方可合闸。
14、对备用的水泵七天内至少要启动一次并至少运转十五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