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
篇1
红外快速干燥箱作为实验室常用设备,主要用于快速烘干实验样品,提高工作效率。其安全操作规程旨在保障使用者的人身安全,防止设备损坏,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篇2
红外线技术广泛应用于故障诊断、温度监测、能源审计等领域。通过非接触方式测量物体表面温度,能快速识别潜在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减少意外停机,降低维护成本,从而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篇3
红外线烘道安全操作规程旨在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与效率,预防火灾等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同时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和声誉。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可以减少设备损耗,延长设备寿命,降低维修成本,从而实现可持续的生产模式。
篇4
本规程旨在确保红外线包装机的安全、高效运行,预防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保护员工人身安全,保证产品质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篇5
远红外加热炉安全操作规程旨在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生产效率。通过规范操作,可以减少设备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同时降低能源消耗,实现经济与安全的双重目标。
篇6
红外操作规程旨在确保红外设备的准确、可靠使用,降低因操作不当导致的测量误差和设备损坏风险。其重要意义在于:
- 提升测量精度:规范的操作能减少外界因素干扰,提高数据可靠性。 - 延长设备寿命:正确的使用和保养方法可以保护设备,延长其使用寿命。 - 保障安全:避免因操作失误引发的电气事故或人身伤害。 -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标准化流程,减少返工和等待时间。
篇7
本规程旨在规范红外线烘道的操作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同时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通过严格的执行,可以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设备损坏、产品不良以及潜在的安全风险,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篇8
该安全操作规程旨在保障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因误操作导致的设备损坏和生产事故。规范的操作流程能保证红外线包装机的高效运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维护成本,维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篇9
本规程旨在规范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的操作流程,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同时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确保实验数据的科学性和一致性。
红外线烘道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编号:部品-技规-103号
红外线烘道安全操作规程
版本号:v4.0
第1页共1页
本规程适用于以下型号的红外线烘道:orha2000_660、orh2000_700、orh1000_400、orha3000_950、qfhd3000-940、qfhd4000_920、qfhd-4000等。
一:作业前
1.开机前应对设备进行清洁,严格按点检制度进行设备点检,并做好相应记录;
2.打开与本设备连接的抽风管道的电源开关,确认抽风装置工作正常,使烘烤产品时产生的废气能被抽入烟道。
二:作业中
1.按“电源”、“加热”开关启动设备,;
2.由班组长根据工艺文件设置温度,设置方法:按温控器“set”键,使sv栏内数字闪烁,按←↑↓等键修改设置温度,设置完成后按“set”键确认;
3.由班组长根据工艺文件设置烘烤时间,设置方法见附表:《红外线烘道烘烤时间设置规范》;
4.烘道温度升至设置温度后,将待烘产品用周转盒盛装,放入设备。产品周转盒在烘道内只能放一层;
5.设备发生故障时,操作员必须立即关闭电源,尽快通知班组长和维修工检修;
6.设备上不得堆放任何杂物。保持设备及工作场地的整洁。
三:作业结束
1.设备结束使用后,必须关闭“加热”和“电源”开关。
2.下班时,班组长或烘道操作工在设备内部恢复室温后(一般是关闭设备电源30分钟后)才能离开;
四:安全注意事项
1.烘烤产品时,严禁将随同卡等易燃纸张以及纸盒、木箱等放入设备;
2.未经设备管理员许可,严禁班组烘烤任何与生产无关的物品;
3.严禁烟火,任何化学品和易燃物品必须距离设备1.5米以上;清洗设备时必须断电操作;
4.操作工放、取产品时,必须戴手套,防止烫伤。严禁将身体任何部位伸入设备。设备运行时,严禁直视烘道内的红外灯管,以免伤害眼睛。
5.维修时,应注意安全防护,避免烫伤并悬挂“维修中,禁止合闸”等警示标识,需断电维修时,必须断电作业并验电。
五:红外线烘道危险源
序号 | 危险源 | 危害 | 应急措施 |
1 | 高温 | 烫伤和中暑、火灾 | 1.烫伤处理:及时用清水冷却伤口后到医院医治 2.中暑:应立即将中暑人员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服平卧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并用毛巾或冰块等敷头、腋窝等处,严重的应及时送医院救治。 3.触电:应先切断电源,在自身无法切断电源时,应立即呼救;救助触电人员时,施救者应先切断电源,再施救。如无法切断电源应用绝缘或干燥不导电的物品将触电者与电源分开,不得直接触碰触电者。 4.火灾: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使用灭火器材扑灭初期火险,如火势较大,应立即组织人员撤离疏散并及时报警(119或2417444) 5.机械伤害:应先切断电源,再进行施救,施救时应科学果断,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
2 | 电机、移动的链条和齿盘 | 人身伤害 | |
3 | 设备漏电 | 人员触电 | |
4 | 设备电源插头、插座、电源线存在发热、损坏现象 | 短路引发火灾 |
批准:会签:审核: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