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氧测定仪操作规程注意事项
篇1
1. 使用前检查:确认仪器无破损,传感器膜片完好,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测量误差。
2. 避免极端环境:避免在过高或过低温度下操作,以免影响测量结果和设备性能。
3. 校准频率:定期校准仪器,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4. 防止污染:操作时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传感器,防止污染样品和设备。
5. 读数稳定性:等待读数稳定后再记录,避免快速变化的环境影响测量结果。
6. 安全操作:避免在有电击风险的环境下操作,确保人员安全。
7. 数据管理:记录的数据要妥善保存,便于后续分析和对比。
8. 电池管理:注意电池电量,避免在测量中途电量耗尽。
9. 不恰当使用:不得将仪器用于非指定用途,避免损坏设备。
10. 存储条件:存放仪器时要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确保设备寿命。
以上操作规程旨在提供一个基础指导,具体操作还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在使用过程中,如有疑问或遇到问题,应及时咨询专业人员。
篇2
1. 使用前,确保仪器已充满电,并校准探头,以保证测量准确性。
2. 测量时,将探头缓慢放入水体,避免气泡附着影响读数。
3. 注意保持探头清洁,避免污染物干扰测量,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4. 测量过程中避免剧烈晃动,以防水样扰动导致数据失真。
5. 根据水温、气压等环境条件,正确设置仪器的补偿参数。
6. 记录测量数据时,确保数据完整无误,以便后续分析。
7. 不要在强磁场或电磁干扰环境下使用仪器,以免影响读数。
8. 使用完毕后,妥善存放仪器,避免阳光直射和湿气侵蚀。
9. 对于特殊水样(如含油、酸碱等),需采取预处理措施后再进行测量。
10. 在不确定测量结果时,应多点取样、多次测量,以提高数据可靠性。
遵循以上操作规程,不仅可以确保溶解氧测定仪的正常运行,还能提高测量的精度,为我们的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在实际操作中,务必细心谨慎,遵循科学方法,确保每一次测量都真实反映水体状况。
篇3
1. 设备检查:在开始测量前,确认仪器电量充足,显示屏无异常,电极帽完好无损。
2. 环境适应:测定仪应在环境温度稳定后使用,避免直接暴露于极端温度下,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3. 校准步骤:使用标准校准溶液,按照制造商指南进行零点和跨度校准。确保电极充分浸没,并保持溶液静止。
4. 样品处理:测量样品应预先经过适当的预处理,去除可能干扰测量的杂质。避免气泡附着在电极上,影响读数。
5. 操作姿势:手持测定仪时,保持稳定,避免剧烈晃动。测量过程中,电极应垂直插入样品,以减少误差。
6. 安全措施:避免电极接触皮肤或眼睛,若不慎接触,立即用清水冲洗。处理化学溶液时,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
7. 记录与分析:每次测量后,及时记录数据,包括测量时间、地点和环境条件。对异常值进行复测,分析可能的原因。
8. 维护保养:使用后,用清洁布擦拭电极,存放在保护套内,避免电极干涸。定期检查电极性能,适时更换。
9. 数据解读:理解溶解氧浓度与水质的关系,结合其他参数综合判断水质状况,避免单一指标误导。
10. 培训与指导:新用户需接受适当培训,了解仪器操作和安全规定。遇到问题时,及时咨询专业人士。
11. 合规性:遵守当地法规和标准,确保测定过程符合相关质量管理要求。
12. 环保意识:处理废液时,遵循环保规定,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通过以上规程,我们能确保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的正确使用,获取准确的数据,同时也保护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提高了水质监测的效率。在实际操作中,务必牢记这些要点,以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使用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微量)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1.本规程适合华科仪(hk-258型)便携式溶解氧分析仪。
2.仪器具有防水结构,但不能浸入水中使用。
3.仪器接头不能接触水、污物等。
4.不要用手或硬物触及电极膜表面。
5.当显示“电池电压低”时,要及时给电池充电。
6.仪器不用时应确保关机。
7.仪器的标定(样品标定、数据标定、空气标定、零点标定、温度标定)和电极膜的更换应由技术人员负责,严禁操作人员自行标定和更换电极膜。
8.测量前首先连接样品进水管,被测量样品通过进水口流入流量池,然后通过出水口流出。按“开/关”键打开电源,显示的测量值开始很大,然后逐渐减小,最后达到稳定值,方可读出测量结果。
9.在下列情况下应及时更换电极膜:膜破裂或膜表面受损;电极在超过工作温度界限的情况下,长时间存放后再使用;使用数月后,发现电极响应速度变慢;连续工作几个月后,电极标定数值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