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企业管理 > 管理措施

压力容器管理措施8篇

发布时间:2023-04-28 07:21:33 查看人数:27

压力容器管理措施

第1篇 压力容器提高安全技术管理措施——引言1

凡密闭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具有一定容积,承受一定压力,承担储存、反应、热交换和分离功能的设备均属压力容器。压力容器不仅是工业生产中的常用设备,同时也是一种比较容易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要防止在用压力容器发生事故,确保它的安全运行,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必须做好在用压力容器的使用与管理,现从以下几方面论述提高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

蔡 霞

第2篇 压力容器提高安全技术管理措施——必须做好档案工作4

设备技术档案是正确使用压力容器的主要依据。它可以使压力容器管理和操作人员全面掌握压力容器历史的当前安全技术状况,了解压力容器的运行规律,防止压力容器事故的发生。每台压力容器均按有关规定建立档案。

压力容器技术档案的内容:

1. 压力容器登记卡片。使用单位在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前,应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定》的要求,向地、市级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申报和办理使用登记手续。

2. 设计单位向用户提供的设计图样,必要时提供的设计、安装(使用)说明书,对中、高压反应压力容器和储存压力容器的强度计算书。

3. 压力容器制造、安装单位向用户提供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1) 竣工图(如在原图上修改,则必须有修改人,技术审核人确认标记);

(2) 产品质量证明书,其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 产品合格证;

b.产品技术特性;

c.压力容器产品主要受压元件使用材料一览表;

d.产品焊接试板力学和弯曲性能检验报告;

e.压力容器外观几何尺寸检验报告;

f.焊缝无损检测报告;

g.钢板、铸锻件、零件无损检测检验报告;

h.压力容器焊后热处理报告;

i.压力试验报告。

如焊缝经过返修的,还应有焊缝返修记录,包括返修部位、次数及返修的检验评定结论等。

(3) 压力容器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证书。

对现场组焊的压力容器竣工并经验收后,施工单位除提供上述技术文件和资料外,还应按有关规定,将组织和质量检验的资料提交用户;

(4) 检验、检测记录,以及有关检验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5) 修理方案,实际修理记录情况,以及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

(6) 压力容器技术改造方案、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施工质量检验及技术文件和资料;

(7) 安全附件校验、修理、更换记录;

(8) 有关事故的记录资料和处理的告。

综上所述,提高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必须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基础化,才能不断促进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的发展。

蔡 霞

第3篇 火电厂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随着火电机组数量和容量的增加,电厂压力容器的数量和参数也随着增加,这就需要加强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按规章制度解决电厂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一系列问题。国家颁发的有关压力容器的一系列条例、法规和标准,对加强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十分重要,因而必须持之以恒地认真贯彻执行。但各电厂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方法不同,执行规章制度的深度和力度也不一样,导致压力容器安全事故经常发生,因此分析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很有必要。

1 火电厂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压力容器的选择、验收无专业管理人员参加

做好新建机组压力容器的选择、验收工作是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保证,使用单位的压力容器管理人员应及时掌握新压力容器的技术特性和安全状况。但某些单位的扩建处(技改处)无压力容器专业人员,使用单位也无压力容器管理人员参加此项工作,给压力容器移交生产后的技术管理增加了困难。

1.2 在役的压力容器技术资料不全

新压力容器的验收工作不到位,缺乏完整的技术资料,使压力容器定期检验不能正常进行。

1.3 压力容器的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

有的单位虽制订了压力容器管理制度,但执行不严,有的单位则无此项管理要求。具体表现为:

(1) 单位无专业压力容器管理人员;

(2) 无全年度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计划;

(3) 没有对车间(分场)运行人员进行压力容器的操作培训;

(4) 单位缺乏压力容器数量统计和安全状况等级的概念;

(5) 没有对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计)进行校验或检修;

(6) 压力容器超期服役,没有定期进行检验或检验不按要求进行;

(7) 无台帐和技术登录簿。

1.4 压力容器的改造未进行技术审批

压力容器的改造应有严格的审批制度,应经有关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查。例如改进高压加热器水位测量装置,需要在筒体上开孔,开孔的位置和焊接工艺及其开孔的加强计算等均需技术主管签字。但有的单位却不经技术审批就私自开孔、胡乱施焊、随意更换设计材料,这些均是不合法的。

1.5 压力容器的检修单位无资质

现在电力行业的检修沿袭传统的模式,压力容器的检修单位没有经过省级安全监察机构审批。

1.6 不按规定进行压力容器安全附件的校验

《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规定了安全阀每年至少校验1次,压力表的校验和维护及精度等级也应符合国家计量部门的规定。但在压力容器使用中,由于设备运行停不下来,或安全阀位置太高不好拆卸,或单位不重视等原因,致使安全附件不能校验和检修,有的安全附件甚至好多年都不进行拆卸,腐蚀锈死,不能起到保护安全的作用。

1.7 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无安全状况等级

对使用单位来说,压力容器检验结论报告是相当重要的,结论报告至少包括:

(1) 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

(2) 压力容器能否继续运行的意见;

(3) 继续使用至下一个检验周期的时间;

(4) 继续使用的最高工作参数;

(5) 压力容器(含安全附件)使用的限制性条件及注意事项;

(6) 检验及审核人的签字和检验单位的印章。

现在很多电厂的压力容器只进行专项检验,但专项检验不能代替定期检验,所以应注意区分定期检验和专项检验,并要有压力容器检验后的安全状况等级和结论。

1.8 定期检验时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不密切

为了保证压力容器检验的质量和检验员的安全,应根据《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有关条款,做好以下工作:

(1) 容器内部温度低于35℃时人员方可进入;

(2) 将容器内部的介质排净,隔断气液或蒸汽的来源,设置明显的隔离装置,切断有关电源;

(3) 压力容器内部氧气含量应达到18%~23%(体积比)。必要时应配备通风、安全救护设备;

(4) 行灯电源不准超过12 v;

(5) 清扫内部腐蚀部位和易产生裂纹的部位;

(6) 容器内部检验时,容器外部应有专人监护,并有可靠的联络措施。

所有这些工作都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

如电厂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时,检修班组负责开启容器、通风和打磨焊缝,有资格的单位进行检验,金属检验室配合检验。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部门之间不协调的问题,因此要求在检验前办理好工作票,检验中各部门要密切配合。

2 提高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的建议

(1) 新建(扩建)机组的压力容器制造质量应按要求进行监检,扩建部门应设专人负责整理和建立新建机组的压力容器专档,并与生产单位办好档案移交工作,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定检工作。

(2) 新建(扩建)机组负责压力容器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向生产部门的压力容器专责移交新建机组的压力容器清单,便于尽早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压力容器使用证'。生产单位的压力容器技术管理人员应参加新设备投运及安全阀的校验工作,建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登录薄》,并逐步使之完善。主管领导应有牢固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意识,领导和指导有关压力容器的重要问题的处理。

(3) 应对在役压力容器的安全阀建立完善的档案,并按规定进行校验。安全阀的校验值(启座、回座压力)应由车间技术员和生产技术科压力容器专责共同审定和签字认可。

(4) 应注意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和金属监督的关系,不能混淆。建立健全压力容器管理系统软件,实现微机管理。

(5) 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应该突出重点,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压力容器管理技术人员应该经常深入现场,了解压力容器的运行状况,对设备缺陷应做到心中有数。制订检验计划时应把所发现的问题作为重要的检验项目,并落实责任人。

(6) 在建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制度的同时,要建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奖惩制度;在明确压力容器专责职责范围的同时,要实行专业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方法,奖惩分明,充分调动职工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第4篇 压力容器作业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压力容器是施工生产中不可避免的工作手段,需要特种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在我场如:锅炉的使用和熔接工的氧气乙炔使用及消防器材的存放等都属于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的范畴,因此,我们根据国家规范要求和制梁场的工作性质特制定以下安全管理措施:

1、作业人员必须按照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持证上岗当班期间不得睡觉,不得饮酒。

2、锅炉工在对锅炉使用之前应检查锅炉状况是否良好,同时对压力表、安全阀进行检查落实是否在有效期内,否则不得使用。对水泵、电源、水源等进行调查是否正常,点火前应对煤炭进行检查是否有雷管等易爆物品。

3、点火后,应注意观察气压上升情况,当气压上升到规定的压力后应用手动检查安全阀而后再将气压烧升到安全阀规定的起动标准,检测安全阀是否能正常使用。

4、在锅炉使用期间,如发生锅炉某部位漏气,不管大小都要紧急停炉,再如发生停水、停电、水泵出现故障不能正常使用等情况也要采取停炉措施。

5、锅炉使用过程中随时要补水,严禁常送气,少补水,多加煤。应使锅炉内的水位始终保持高水位状态。

6、交接班时除当面要交代锅炉运行状态同时在交接本上也应写出书面的运行记录。

7、作业人员不得擅离岗位,如需暂且离开不超过二十分钟情况下,必须将火压上,锅炉打满水,严禁强火、高气压离开岗位。

8、锅炉煤渣的清理应先灭火后清理严禁带火的煤渣倾倒在废墟堆,以免发生火灾。

9、气割作业前应检查乙炔表、氧气表是否到期或损坏,氧气管和乙炔管及气割把子是否漏气。

10、作业前,要将氧气、乙炔瓶分开摆放,摆放距离不得小于5米,氧气、乙炔瓶严禁暴晒或受高温烘烤,夏季施工,要覆盖遮阳篷布。

11、乙炔表应安装回火阀,操作人员按要求配带防护用品,严禁跑直流的氧气表继续使用,严禁氧气管、乙炔管及气割把子和氧气表、乙炔表沾污机油和其它油污,以防发生化学反应,发生爆炸。

12、氧气、乙炔瓶的存放,空瓶和实瓶应分开存放,存放场所应清洁卫生,杜绝与其它工具和材料同在一处存放。

第5篇 压力容器提高安全技术管理措施——要明确责任3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压力容器管理体系,设立管理机构,落实管理人员,

明确各方职、责、权,确保压力容器安全经济地运行。

主要责任人员的职责:

1. 技术负责人(主管厂长或总工程师)

(1) 负责任命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人员;

(2) 负责压力容器有关法规的贯彻执行;

(3) 审定压力容器更新规划,审批压力容器检验维修计划;

(4) 对压力容器安全经济运行负总责。

2. 安全技术管理人员

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由技术负责人任命,在其领导下负责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压力

容器安全技术管理人员应具有下列知识与技能:

(1) 熟悉压力容器安全基本知识和国家有关压力容器的安全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的内

容:

(2) 掌握所管理的压力容器的技术状况及使用条件;

(3) 能对压力容器进行一般性的技术检验;

(4) 了解压力容器安全附件的技术性能及调整、校验知识。

蔡 霞

第6篇 压力容器提高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凡密闭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具有一定容积,承受一定压力,承担储存、反应、热交换和分离功能的设备均属压力容器。压力容器不仅是工业生产中的常用设备,同时也是一种比较容易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要防止在用压力容器发生事故,确保它的安全运行,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必须做好在用压力容器的使用与管理,现从以下几方面论述提高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是一项涉及国家专业法规和本单位规定的贯彻落实、工作程序和质量要求及有关人员培训的系统工程,是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技术保证。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应由专业人员从事管理。

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1.贯彻执行“容规”和有关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定;

2.编制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3.参加压力容器安装的验收及试车;

4.检查压力容器的运行、维修和安全附件校验情况;

5.压力容器的检验、修理、改造和报废等技术审查;

6.编制压力容器的年度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7.向主管部门和当地安全监察机构报送当年压力容器数量和变动情况的统计报表,压

力容器定期检验计划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等;

8.压力容器事故的抢救、报告、协助调查和善后处理;

9.检验、焊接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管理;

10.压力容器使用登记及技术资料的管理、建档。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压力容器管理体系,设立管理机构,落实管理人员,明确各方职、责、权,确保压力容器安全经济地运行。

主要责任人员的职责:

1.技术负责人(主管厂长或总工程师)

(1)负责任命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人员;

(2)负责压力容器有关法规的贯彻执行;

(3)审定压力容器更新规划,审批压力容器检验维修计划;

(4)对压力容器安全经济运行负总责。

2.安全技术管理人员

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由技术负责人任命,在其领导下负责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人员应具有下列知识与技能:

(1)熟悉压力容器安全基本知识和国家有关压力容器的安全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的内容;

(2)掌握所管理的压力容器的技术状况及使用条件;

(3)能对压力容器进行一般性的技术检验;

(4)了解压力容器安全附件的技术性能及调整、校验知识。

设备技术档案是正确使用压力容器的主要依据。它可以使压力容器管理和操作人员全面掌握压力容器历史的当前安全技术状况,了解压力容器的运行规律,防止压力容器事故的发生。每台压力容器均按有关规定建立档案。

压力容器技术档案的内容:

1.压力容器登记卡片。使用单位在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前,应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定》的要求,向地、市级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申报和办理使用登记手续。

2.设计单位向用户提供的设计图样,必要时提供的设计、安装(使用)说明书,对中、高压反应压力容器和储存压力容器的强度计算书。

3.压力容器制造、安装单位向用户提供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1)竣工图(如在原图上修改,则必须有修改人,技术审核人确认标记);

(2)产品质量证明书,其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产品合格证;

b.产品技术特性;

c.压力容器产品主要受压元件使用材料一览表;

d.产品焊接试板力学和弯曲性能检验报告;

e.压力容器外观几何尺寸检验报告;

f.焊缝无损检测报告;

g.钢板、铸锻件、零件无损检测检验报告;

h.压力容器焊后热处理报告;

i.压力试验报告。

如焊缝经过返修的,还应有焊缝返修记录,包括返修部位、次数及返修的检验评定结论等。

(3)压力容器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证书。

对现场组焊的压力容器竣工并经验收后,施工单位除提供上述技术文件和资料外,还应按有关规定,将组织和质量检验的资料提交用户;

(4)检验、检测记录,以及有关检验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5)修理方案,实际修理记录情况,以及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

(6)压力容器技术改造方案、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施工质量检验及技术文件和资料;

(7)安全附件校验、修理、更换记录;

(8)有关事故的记录资料和处理的告。

综上所述,提高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必须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基础化,才能不断促进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的发展。

第7篇 压力容器提高安全技术管理措施——必须了解主要内容2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是一项涉及国家专业法规和本单位规定的贯彻落实、工作程序和质量要求及有关人员培训的系统工程,是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技术保证。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应由专业人员从事管理。

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1. 贯彻执行“容规”和有关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定;

2. 编制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3. 参加压力容器安装的验收及试车;

4. 检查压力容器的运行、维修和安全附件校验情况;

5. 压力容器的检验、修理、改造和报废等技术审查;

6. 编制压力容器的年度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7. 向主管部门和当地安全监察机构报送当年压力容器数量和变动情况的统计报表,压

力容器定期检验计划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等;

8. 压力容器事故的抢救、报告、协助调查和善后处理;

9. 检验、焊接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管理;

10. 压力容器使用登记及技术资料的管理、建档。

蔡 霞

第8篇 提高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凡密闭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具有一定容积,承受一定压力,承担储存、反应、热交换和分离功能的设备均属压力容器。压力容器不仅是工业生产中的常用设备,同时也是一种比较容易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要防止在用压力容器发生事故,确保它的安全运行,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必须做好在用压力容器的使用与管理,现从以下几方面论述提高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必须了解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是一项涉及国家专业法规和本单位规定的贯彻落实、工作程序和质量要求及有关人员培训的系统工程,是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技术保证。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应由专业人员从事管理。

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1.贯彻执行“容规”和有关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定;

2.编制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3.参加压力容器安装的验收及试车;

4.检查压力容器的运行;维修和安全附件校验情况;

5.压力容器的检验、修理、改造和报废等技术审查;

6.编制压力容器的年度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7.向主管部门和当地安全监察机构报送当年压力容器数量和变动情况的统计报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计划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等;

8.压力容器事故的抢救、报告、协助调查和善后处理;

9.检验、焊接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管理;

10.压力容器使用登记及技术资料的管理、建档。

二、要明确压力容器管理责任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压力容器管理体系,设立管理机构,落实管理人员,明确各方职、责、权,确保压力容器安全经济地运行。

主要责任人员的职责:

1.技术负责人(主管厂长或总工程师)

(1)负责任命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人员;

(2)负责压力容器有关法规的贯彻执行;

(3)审定压力容器更新规划,审批压力容器检验维修计划;

(4)对压力容器安全经济运行负总责。

2.安全技术管理人员

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由技术负责人任命,在其领导下负责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人员应具有下列知识与技能:

(1)熟悉压力容器安全基本知识和国家有关压力容器的安全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的内容;

(2)掌握所管理的压力容器的技术状况及使用条件;

(3)能对压力容器进行一般性的技术检验;

(4)了解压力容器安全附件的技术性能及调整、校验知识。

三、必须做好压力容器技术档案工作

设备技术档案是正确使用压力容器的主要依据。它可以使压力容器管理和操作人员全面掌握压力容器历史的当前安全技术状况,了解压力容器的运行规律,防止压力容器事故的发生。每台压力容器均按有关规定建立档案。

压力容器技术档案的内容:

1.压力容器登记卡片。使用单位在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前,应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定》的要求,向地、市级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申报和办理使用登记手续。

2.设计单位向用户提供的设计图样,必要时提供的设计、安装(使用)说明书,对中、高压反应压力容器和储存压力容器的强度计算书。

3.压力容器制造、安装单位向用户提供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1)竣工图(如在原图上修改,则必须有修改人技术审核人确认标记);

(2)产品质量证明书,其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 产品合格证;

b.产品技术特性;

c.压力容器产品主要受压元件使用材料一览表;

d.产品焊接试板力学和弯曲性能检验报告

e.压力容器外观几何尺寸检验报告;

f.焊缝无损检测报告;

g.钢板、铸锻件、零件无损检测检验报告:

h.压力容器焊后热处理报告;

i.压力试验报告。

如焊缝经过返修的,还应有焊缝返修记录次数及返修的检验评定结论等。

(3)压力容器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证书,包括返修部对现场组焊的压力容器竣工并经验收后,施工单位除提供上述技术文件和资料外,还应按有关规定,将组织和质量检验的资料提交用户;

(4)检验、检测记录,以及有关检验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5)修理方案,实际修理记录情况,以及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

(6)压力容器技术改造方案、图样、施工质量检验及技术文件和资料;(7)安全附件校验、修理、更换记录:

(8)有关事故的记录资料和处理报告材料质量证明书、综上所述,提高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必须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基础化,才能不断促进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的发展。

压力容器管理措施8篇

凡密闭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具有一定容积,承受一定压力,承担储存、反应、热交换和分离功能的设备均属压力容器。压力容器不仅是工业生产中的常用设备,同时也是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压力容器信息

  • 压力容器提高安全技术管理措施【5篇】
  • 压力容器提高安全技术管理措施【5篇】63人关注

    凡密闭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具有一定容积,承受一定压力,承担储存、反应、热交换和分离功能的设备均属压力容器。压力容器不仅是工业生产中的常用设备 ...[更多]

  • 压力容器管理措施8篇
  • 压力容器管理措施8篇27人关注

    凡密闭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具有一定容积,承受一定压力,承担储存、反应、热交换和分离功能的设备均属压力容器。压力容器不仅是工业生产中的常用设备,同时 ...[更多]

相关专题

管理措施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