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企业管理 > 管理工作

电气管理员岗位责任制【16篇】

发布时间:2024-01-09 11:10:01 查看人数:50

电气管理员岗位责任制

第1篇 电气管理员岗位责任制

电气管理人员在分工范围内开展相关工作,对分工范围内的工作负责,电气管理员必须熟练掌握煤矿供电安全知识。

第1条 深入现场,准确掌握全矿的负荷变动情况。每季度编制矿井(井下)供电系统图。

第2条 每年进行一次矿井高压继电保护计算;每季度进行一次井下各配电所及配电点总开关的低压继电保护计算,并通知和监督有关单位进行整定。

第3条 做好矿井供电设计工作,认真执行井下用电负荷审批制度。

第4条 掌握矿井用电情况,及时调整负荷。

第5条 负责井上下各场所的供电安全,不定期组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处理,并跟踪验收。

第6条 及时向有关领导及单位提供供电系统图。

第7条 负责每月下达检漏继电器远点试验通知单,月底前收回、审查后存档。

第2篇 电气设备巡回检查管理

为了掌握、监视设备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异常和缺陷,对所内运行及备用设备,应进行定期和特殊巡视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修订改进。

(1)巡视周期。有人值班的变电所每小时巡视一次,无人值班的变电所每四小时至少巡视一次,车间变电所每班巡视一次。特殊巡视按需要进行。

(2)定期巡视项目。

1)注油设备油面是否适当,油色是否清晰,有无渗漏。

2)瓷绝缘子有无破碎和放电现象。

3)各连接点有无过热现象。

4)变压器及旋转电机的声音、温度是否正常。

5)变压器的冷却装置运行是否正常。

6)电容器有无异声及外壳是否有变形膨胀等现象。

7)电力电缆终端盒有无渗漏油现象。

8)各种信号指示是否正常,二次回路的断路器、隔离开关位置是否正确。

9)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压板位置是否正确。

10)仪表指示是否正常,指针有无弯曲、卡涩现象;电度表有无停走或倒走现象。

11)直流母线电压及浮充电流是否适当。

12)蓄电池的液面是否适当,极板颜色是否正常,有无生盐、弯曲、断裂、泡胀及局部短路现象。

13)设备缺陷有无发展变化。

(3)特殊巡视项目。

1)大风来临前,检查周围杂物,防止杂物吹上设备;大风时,注意室外软导线风偏后相间及对地距离是否过小。

2)雷电后,检查瓷绝缘有无放电痕迹,避雷器、避雷针是否放电、雷电计数器是否动作。

3)在雾、雨、雪等气象时,应注意观察瓷绝缘放电情况。

4)重负荷时,检查触头、接头有无过热现象。

5)发生异常运行情况时,查看电压、电流及继电保护动作情况。

6)夜间熄灯巡视,检查瓷绝缘有无放电闪络现象、连接点处有无过热发红现象。

(4)巡视时应遵守的安全规定。

1)巡视高压配电装置一般应两人一起进行,经考试合格并由单位领导批准的人员允许单独巡视高压设备。巡视配电装置、进出高压室时,必须随手把门关好。

2)巡视高压设备时,不得移开或越过遮栏,并不准进行任何操作;若有必要移动遮栏时,必须有监护人在场,并保持下列安全距离:

10kv及以下 0.7m

35kv 1m

3)高压设备的导电部分发生接地故障时,在室内不得接近故障点4m以内,在室外不得接近故障点8m以内。进入上述范围的人员必须穿绝缘靴,接触设备的外壳和构架时,应戴绝缘手套。

第3篇 电气线路的管理

电气线路包括导线、电缆、架空线路、接户线与进户线、室内外布线、电缆布线等。

一、电气线路的火灾原因

电气线路发生火灾,主要是线路的短路、超负荷运行以及导线接触电阻过大等原因,产生电火花和电弧或引起导线过热所造成。

(一)短路:由于各种原因发生相线与相线或零线在某一点相碰,引起电流突然大量增加的现象。短路分相间短路和对地短路两种:即相线与相线相碰称为相间短路;相线与零线、接地导体、大地直接相碰,称为对地短路。

电气线路发生短路时,短路电流突然增大,在极短的时间内的发热量也很大,不仅能使绝缘燃烧,而且能使金属熔化,引起附近的易燃、可燃物质燃烧,造成火灾。电气线路发生短路的主要原因有:

使用绝缘导线、电缆时,没有按具体环境选用,使导线的绝缘受高温、潮湿或腐蚀等作用的影响而失去绝缘能力;线路年久失修、绝缘层陈旧老化或受损,使线芯裸露;电源过电压,使导线绝缘被击穿;用金属线捆扎绝缘导线或把绝缘导线挂在钉子上,日久磨损和生锈腐蚀,使绝缘受到破坏;裸导线安装太低,搬运金属物件时不慎碰在电线上,金属物件搭落或小动物跨接在电裸导线上;架空线路电线间距太小,档距过大,电线松驰,有可能发生两线相碰;架空电线与建筑物、树木距离太小,使电线与建筑物或树木相碰;电线机械强度不够,使电线断落接触大地,或断落在另一根电线上;安装、修理人员接错线路,或带电作业时造成人为碰线短路;不按规程要求私接乱拉,管理不善,维护不当造成短路。

(二)过负荷

电气线路中允许连续通过而不致于使电线过热的电流量,称为电线的安全载流量或安全电流。如电流中流过的电流量超过了安全电流量,就叫电线过负荷。

一般电线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为65度。当线路过负荷时,电线的温度超过这个温度值,会使电线的绝缘层加速老化,甚至变质损坏引起短路着火事故。

造成电气线路发生过负荷的主要原因有:

设计或选择导线截面不当,实际负载超过了导线的安全载流量;在线路中接入过多或功率过大的电气设备,超过了电气线路的负载能力。

(三)接触电阻过大

导体连接时,在接触面上形成的电阻称为接触电阻。接头处理良好,则接触电阻小;若接头接触不良或其他原因,则产生接点电阻过大,称为接触电阻过大。接触电阻过大时,会产生极大的热量,可以使金属变色甚至熔化,并能引起绝缘材料、可燃物质及积落的可燃灰尘燃烧。

电气线路发生接触电阻过大的主要原因有:

安装质量差,造成导线与导线、导线与电气设备衔接点连接不牢;连接点由于热作用或长期震动使接头松动;在导线连接处有杂质,如氧化层、泥土等;铜铝混接时,由于铜铝处理不当,在电腐蚀作用下电阻会很快增大。

(四)电气线路产生的电火花和电弧

电火花是电极间放电的结果。电弧是由大量密集电火花所构成的。电弧温度可达3000度以上,电火花和电弧容易引起可燃物质燃烧或爆炸性可燃气体、可燃粉尘的爆炸。电气线路产生电火花和电弧的原因主要有:

导线绝缘损坏或导线断裂,形成短路或接地时,在短路点或接地处将有强烈电弧产生;大负荷导线连接处松动,在松动处会产生电火花和电弧;架空的裸导线,混线相碰或在风雨中短路时,各种开关在接通或切断电路时、熔断器的熔丝在熔断时,以及在带电情况下检修或操作电气设备时,都将会有电弧或电火花产生。

(五)漏电:导线绝缘或支架材料的绝缘能力不佳,以致导线与导线、导线与大地间,有微量的电流通过,称为漏电。所谓走电、跑电就是一种严重的漏电现象。漏电的主要原因与危害:

漏电会使局部物体带电而造成人身触电,严重时,漏电火花和产生的高温能成为火灾的着火源。发生漏电的主要原因有:

绝缘导线因使用时间较长,陈旧老化,绝缘强度减弱而漏电;导线受潮、高温、腐蚀而降低绝缘强度被击穿漏电;在安装或检修过程中,不慎损伤导线绝缘层;或用电设备的对地绝缘损坏等。

第4篇 动力处加强电气设备管理

近期,动力处以“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开展为契机,强化职能发挥,在电气设备管理方面采取多项措施,及时消除各类电气安全隐患,为保障生产安全和设备良好运行创造了条件。

一、完善制度,规范操作。最近,动力处制定并下发了《电气、仪表通用管理制度》,针对相关设备管理和操作中容易忽视的诸多安全问题进行了补充、完善,进一步规范了电气、仪表设备的现场管理和巡检、维护等业务流程,降低了人为因素危害电气设备安全及正常运行的可能性。

二、定期检查,消除隐患。动力处按人员划分责任车间,每天不定期到车间现场检查,及时发现并协同车间消除安全、运行隐患。同时还加大了对相关设备的检查力度。在督促车间搞好每日巡检的基础上,每周定期组织人员深入车间开展专项检查,尤其近期,针对雨季容易发生的设备问题强化现场巡查,电气设备防水、防过热等措施得到了完善和加强。

三、强化服务,排解难题。为车间生产搞好服务是动力处日常工作重要职能。近日,他们充分发挥业务专长,积极协助各车间完成了多项小改小革。在4400车间bm计颜色检测故障排除中,各专业人员积极参与,经科学论证和多次试验,线路损坏点被发现,成功修复了bm计,保证了生产正常进行,同时为公司节约维修费用10多万元。

四、修旧利废,厉行节约。在搞好电气安全管理的同时,动力处积极配合车间控制费用。他们及时联系维修损坏的电机等电气设备,并配合物管科对各车间送回的闲置电缆进行了分类整理,为车间重复利用创造了条件。在计划采购、领用签批等环节,他们严格把关,通用电器备件的领用得到控制,成为车间费用下降的有效手段。(张凤霞)

第5篇 电气班长管理心得

一、团结协作、目标一致的班组,是安全生产必备之要素。

作为班组的带头人,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一个人心涣散、各自为阵的团队是毫无战斗力可言的,只有相互信任、理解、协作共进的团队才能迸发出强大的战斗力。团队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在日常工作中班长要注意建立良好的群众基础,要敢于管理、善于管理,掌握班组成员的思想动态,认真做好思想工作,及时帮助有困难的职工,努力把大家团结在一起。不仅要与每个班员做朋友,还要使班员相互成为朋友,努力为大家创造良好的交流、沟通平台。

在团队建设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班长要树立对企业和职工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班长要发挥好模范表率作用,身体力行,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带动全班人员共同做好各项工作。

2.客观公正的评价每一名班组成员。对班组好人好事要不吝表扬,对违纪违规现象应给予及时的指正和批评,并如实向领导反映班组成员的表现,在领导与班组成员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班组中弘扬正气,营造一种公开、公正、透明的工作氛围。

3.加强民主管理。班组长既要充分调动班组成员的积极性,更要发挥“五大员”的作用,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并通过他们的行为影响其他班组成员,提高班组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班组成员的集体观念,努力开创班组管理“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良好工作局面。

4.加强交流,提高班组的战斗力。班组长除了要真诚关心职工、热心帮助职工外,还要做好与班组成员的交流工作,包括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以了解班组成员的特点,从而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同时,通过交流及时了解班组成员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安排和监护,确保生产安全。通过交流还可以增进与班组成员间的相互信任,从而增强班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5.班长要确立技术权威的地位,努力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作为班长,要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加强对业务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学习,特别是要投入更多精力加强对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在技术上能够独当一面。当然,在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业务工作能力。在班组管理中不墨守成规,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并带领班组成员进行实践。

二、班组培训工作是班组安全生产的坚实后盾。

班组整体技术水平的高低,体现在班组成员对本岗位实用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以及应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上。如何利用班组现有的资源使班员的技术培训达到最佳效果,从而使班组整体技术水平适应安全生产的需要,是我们每个班长必须时刻考虑的问题。培训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对班组现有的一些固定的培训方式,如每月事故抽问、讲解等,应努力做到不流于形式。随着各种新设备、新技术的使用以及机组控制方式的全面升级,班组培训尤显重要和迫切。笔者就班组日常培训谈几点看法:

1.班长首先要带头自觉学习,起好表率作用,引导班组成员实现最大程度的技术资源共享,做到“技术无秘密”,在全班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2.重点把握好培训对象、内容、形式、效果等4个环节,切实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对象的层次性和培训形式的多样性,务求实效。

3.除定期培训外,班组培训更多应随时、随地进行,充分利用班员掌握知识的差异性,进行班员之间的互补培训,达到促进共同进步的目的。

4.以每月安全学习日、班组安全日等活动为载体,认真学习上级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不断强化班组成员的安全意识;认真分析外单位的安全生产事故教训,借鉴先进经验;及时总结班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

5.就培训工作要多与领导及专责沟通、交流,争取他们更多的支持,并积极配合专责开展技术培训。

三、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是班组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

“两票三制”是电业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几项最基本的制度,是我国电力行业多年运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只有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把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才能有效杜绝人为误操作现象和人为责任事故。

1.在日常班组安全生产中,班组长要模范带头执行“两票三制”,并将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2.履行班长的督导职责。班长既是制度的执行者,也是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者,要督促班员认真执行“两票三制”,加强巡视检查,及时发现、处理异常或危险事件;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熟悉避险方法;准确、及时、全面地提供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资料,不弄虚作假,不隐瞒真相。

3.加强考核,确保安全生产。加强教育引导,使班组成员认识到考核的目的是为了切实保障安全,更好的维护职工、班组和企业的利益。考核要坚持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做到奖惩分明,发挥好考核机制的激励功能。

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的主旋律,也是班组工作的永恒课题。班组长应抓住这一主题不放松,任何时候都要把安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6篇 防爆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管理

一、防爆电器设备应由经过培训考核合格人员 操作、使用、维护和保养。

二、防爆电器设备应按制造厂规定的使用技术条件运行。

三、设备上的保护、闭锁、监视、指示装置等不得任意拆除,应保持其完整、灵敏、可靠性。

四、浸出车间维护检查设备时,必须停电进行故障未查清前禁止送电,严禁带电对接电线 使用能产生冲击火花的工、器具。

五、日常维护检查。设备的运行维护人员,必须按各类防爆电器设备的技术要求,做好日常检查工作,主要设备要填写岗位运行记录和检查记录。

日常维护检查主要项目:

1.防爆电器设备应保持其外壳及环境的清洁。

2.设备运行时应具有良好的通风散热条件,检查外壳表面温度,不得超过产品规定的最高温度和温升的规定;

3.设备运行时不应受外力损伤,应无倾斜和部件摩擦现象,声音正常,振动值不得超过规定。

4.运行中应经常检查电机轴承表面温度,保持规定的油量,温度不得超过规定;

5.检查外壳各部位固定螺丝不得松动。

6.检查设备的外壳应无裂纹和有损防爆性能的机械变形现象。电缆进线装置应封闭可靠,不使用的线孔应用厚度不小于2mm的钢板密封。

7.检查防爆照明灯具是否按规定保持其防爆结构及保护罩完整性,检查灯具表面温度不得超过产品规定值。

8.各类防爆电机不允许频繁启动。

9、电器设备运行时发生下列情况,操作人员可采取紧急措施停机,并通知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查和处理。

(1)负载电流突然超过规定值或确认断相运行状态时。

(2)电机或开关突然出现高温或冒烟时。

(3)电机或其他设备因部件松动发生摩擦产生响声或冒火星。

(4)机械负载出严重故障或危及电器安全。

10.设备运行操作人员对日常运行维护和日常检查中发现的异常现象应及时通知电器维修人员处理,并将发生的问题和事故做详细记录。

六、专业维护检查。检查维护项目除日常运行维护检查项目外,还应包括下列主要项目:

1.更换高瓦灯泡、熔断器、开关都必须符合设计规定的规格型号,不得随便变更。

2.清理控制设备内外灰尘,进行除锈防腐。

3.检查设备和电器线路的完好状况。

4.检查接地线的可靠性及电缆、接线盒等完好状况。

5. 停电检查电器内部动作机件是否有超过规定的磨损情况以及接点端子是否牢固可靠。

6.检查各种类型防爆电器设备的防爆结构参数。

7.检查控制仪表、检测仪表、电讯等设备,保护装置是否符合防爆安全要求和是否齐全完好,灵敏可靠,有无其它缺陷。

8.在爆炸危险场所中禁止带电检修电器设备和线路,禁止约时停、送电,并应在断电处挂上“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警告牌。

9.浸出车间更换灯泡必须在白天进行,并确定车间内没有溶剂气体泄漏在浸出班长的监督下方可打开防爆护罩。

10、在浸出车间进行电器维修需经浸出班长同意后方可进行,必须由两人操作。

第7篇 电气管理组岗位责任制

1、负责井上、下供电系统的设计、继电保护的计算整定工作。

2、根据电气设备的增减情况及时调整相关保护的整定。

3、负责各种保护的试验,接地电阻的测量,井下杂散电流的测定和远方漏电试验。

4、负责井上下的大型固定设备的定期过流耐压试验,并统一作出试验规划,配合使用单位做好试验工作。

5、对井下高低压过流保护进行定期检查,漏电保护进行不定期的抽查试验。

6、负责井上下电气设备的绝缘测试和有关电气试验工作。

7、负责审查、保管电气设备及其保护的测定资料。

8、绘制井下设备布置图和供电系统图,完成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有关制度规程的编制工作。

第8篇 电气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

一、严格执行矿、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协助科长管好自己的分管业务。

二、深入现场,认真检查,现场能解决的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及时汇报给部门领导。

三、积极参加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管理水平。

四、认真做好分管业务的设备、配件、材料统计工作。

五、协助部门领导做好文件材料的形成,负责收集、整理、统计本部门的各种图纸、资料并建档。

六、做好微机的管理,并负责打印工作。

七、按时完成部门领导安排的临时性工作。

第9篇 防爆电气设备的原理与管理

采用一定的安全技术措施,能在易爆危险场所安全地发挥供电、用电、通信、检测和控制功能的各类电气设备,通称为防爆电气设备。

一、对矿用电气设备的要求

由于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运行条件与地面不同,为了确保生产人员安全、设备安全运行以及矿井的安全生产,煤矿井下的特殊工作条件对电气设备的要求主要有:

(1)井下环境潮湿,有的地方还有淋水,因此电气设备要求防滴(溅),隔爆外壳及隔爆结合面要求防锈蚀,因此电气绝缘材料要求耐潮。此外,井下温度较高,故还应对矿用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进行湿热试验。

(2)井下常有煤、岩石冒落、片帮,移动设备的拉、挂、碰、撞,易使设备受损坏,要求电气设备具有坚固的外壳。

(3)井下采、掘工作面经常移动,电气设备也将随着移动,因此要求电气设备的选材与结构应便于搬运。

(4)井下工作繁重、负荷变化大,因此要求电气设备运行可靠,有一定的过负荷能力。

(5)井下空间狭窄,照明不足,因此要求电气设备体积小,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6)井下存在着瓦斯、煤尘等爆炸性混合物,要求使用在爆炸性环境的电气设备具有防爆性能。

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或事故状态下可能出现火花、电弧、热表面和灼热颗粒等,它们都具有一定的能量,可以成为点燃矿井瓦斯和煤尘的点火源。大量的统计资料表明,火源是井下瓦斯爆炸的主要点火源。例如,1970~1981年间全国煤矿(社、队小煤窑除外)共发生255次重大爆炸事故。其中有115次是由电气火花源引爆的,占爆炸事故的45%。如果按爆炸死亡人数统计,电火花引爆事故死亡人数则占死亡人数的55%,居第一位。又如,美国煤矿1952~1961年10年间所发生的209次瓦斯燃爆事故中,由于机电设备不良(含照明设备)引爆的次数为75次,占爆炸事故的35.9%。随着煤矿生产电气化程度的提高及井下电气设备的电压等级的提高,电气设备的事故更易发生。因此,搞好电气设备的防爆,对防止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防止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一方面要限制它们在空气中的含量,例如,采用加强通风以降低瓦斯的浓度,喷洒水或岩石粉迫使煤尘降落等措施;另一方面要杜绝一切能够点燃矿井煤尘的点火源和危险温度。

电气设备防爆总的方向是设法消除点火源铜爆炸性混合物的接触,限制热源的强度或作用范围。目前,煤矿井下电气设备防爆常采取以下诸项措施。

(1)间隙隔爆技术。间隙隔爆技术是把正常运行或故障状态下可能引爆瓦斯或煤尘的电气设备置于坚固的具有隔爆结构的外壳内。当隔爆外壳内部发生爆炸时,不会引起外壳外部的瓦斯与煤尘的爆炸,即采用“隔爆外壳”进行电气防爆。这种防爆技术一般用于“强电”系统。

(2)本质安全技术。本质安全技术的特点是限制热源的能量,使本质安全设备电路在正常或事故状态下所产生的电火花均不能点燃瓦斯与煤尘,即采用“本质安全电路”。这种防爆技术只适用于“弱点”系统。

(3)增加安全程度。采用各种方法提高电气设备的安全程度,使其故障率大大降低,从而防止电弧、火花或危险温度的产生。配合有效的保护措施之后,可以实现防止井下瓦斯或煤尘被电气设备引燃事故的发生。这种防爆措施主要用于正常运行时不会产生点燃作用的电器和照明灯具上。

(4)快速断电技术。快速断电技术又叫超前切断技术,其特点是采取可靠的自动快速切断故障电流的措施,使可能产生的电火花或电弧存在的时间小于点燃瓦斯、煤尘所需要的最小时间。

二、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型、原理及标志

1.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型及原理

防爆电气设备是按国家标准设计制造的不会引起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的电气设备。在煤炭、石油、化工及其他有混合物爆炸可能的行业中,由于生产环境及爆炸物质不同,所采用的防爆措施也不同了。为了使防爆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标准化,便于检验、使用和维修,国家已制定了完整的防爆电气设备的国家标准。现行的防爆电气设备的国家标准是gb3836。gb3836把防爆电气设备分为隔爆型、增安型、本质安全型、正压型、充油型、充砂型、无火花型、浇封型、气密性和特殊型等十种类型。

(1)隔爆型电气设备。具有隔爆外壳的电气设备称为隔爆型电气设备。隔爆外壳既能承受内部混合性气体被引爆产生的爆炸压力,又能防止内部爆炸火焰和高温气体窜出隔爆间隙点燃外壳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该型设备的标志为“d”。

(2)增安型电气设备。正常运行下不会产生电弧、火花或可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高温点电气设备,在其结构上采取措施,提高安全程度,一避免在正常或规定的过载条件下出现电弧、火花或可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电气设备,称为增安型电气设备。该型设备的标志为“e”。

(3)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全部电路均为本质安全电路的电气设备称为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所谓本质安全电路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在正常工作或规定的故障状态下,产生电火花和热效应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电路。该型设备的标志为“i”(分ia,ib两类)。

(4)正压型电气设备。具有正压外壳的电气设备称为正压型电气设备。所谓正压外壳是指向外壳内注入保护性气体,保持内部保护性气体的压力高于周围爆炸性环境的压力,以阻止外部爆炸性混合物进入壳内的外壳。该型设备的标志为“p”。

(5)充油型电气设备。将全部部件或可能产生电火花或过热的部分部件浸在油内,使其不能点燃油面以上或壳外的爆炸性混合物,此类电气设备称为供电性电气设备。例如,充油的高压隔爆配电装置的油断路器。该型设备的标志为“o”。

(6)充砂型电气设备。外壳内部充填沙粒材料,使其在规定条件下外壳内产生的电弧、传播的火焰、壳壁或砂粒材料表面的过热温度均不能点燃其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此类电气设备称为充砂型电气设备。该型设备的标志为“q”。

(7)无火花型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点燃周围爆炸性混合物,且一般不会发生有电燃作用故障,此类电气设备称为无火花型电气设备。该型电气设备的标志为“n”。

(8)浇封型。将导电部件浇封在浇封剂中,与危险气体隔离的电气设备,称为浇封型电气设备。其标志为“m”。

(9)气密型。采用完全密封的金属外壳,与危险气体隔离的电气设备,称为气密性电气设备。器标志为“h”。

(10)特殊型电气设备。凡在结构上不属于尚属基本防爆类型,或上述基本防爆型的组合,二采取其他特殊措施,经充分试验证明确实具有防止引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能力,此类电气设备称为特殊型电气设备。例如,防爆特殊型蓄电池机车,就是因为电源电池采取了特殊的结构型式,不能引爆,故而称为防爆特殊型蓄电池机车。特殊型电气设备的代号为“s”,该型设备须经国家安全部门指定的检验单位检验合格,还应报国家标准局备案。

2.防爆电气设备的标志

防爆型电气设备外壳的明显处,需设置清晰的永久凸纹标志“ex”;小型电气设备及仪器仪表可采用标志牌铆在或焊在外壳上,也可采用凹纹标志。设备外壳的明显处需设置铭牌,并可靠固定,铭牌的右上方应有明显的“ex”标志。

为了从防爆电气设备的外观上能够明显的区别出防爆电气设备的型式、类别、级别和组别,一般要求与防爆设备的总标志“ex”一起,构成各种防爆型式的标志如表所列。

防爆标志举例

设备外壳上的符号防爆型式类别级别组别
exdⅰd--
exdⅱbt3dbt3
exiaⅱat5iaat5
exibⅱct5ibct5
exsⅰs--
exepⅱbt4epbt4

完整的防爆标志依次表明防爆型式、类别、级别和组别。例如,为exdⅱbt3为ⅱ类b级t3组的隔爆型电气设备;exiaⅱat5为ⅱ类a级t55组的ia级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如有一种以上符合防爆型式,应先标出主体防爆型式,如exepⅱbt4为主体增安型,并由正压型部件的防爆型电气设备。对于只允许用于某一种可燃性气体或蒸汽环境的电气设备,可直接用该气体或蒸汽的分子式或名称标注,而不必注明级别和组别,如exdⅱ(nh3)或exdⅱ氨为用于按期环境的隔爆型电气设备。对于ⅱ类电气设备,可以标温度组别,可以标最高表面温度,亦可二者都标出。例如,最高温度125℃的工厂用增安型电气设备可标注为exeⅱt4、exeⅱ(125℃)或exeⅱ(125℃)t4。

三、防爆电气设备的选用

采取一定措施或改进后能在矿井井下正常使用的电气设备叫矿用电气设备。它有两种类型,即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和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

1.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

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与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相比,关键是具有防爆性能,因而能在井下任何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矿用电气设备必须按下表选用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选型

使用场所

类别

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和瓦斯喷出区域瓦斯矿井
井底车场、总进风巷或主要进风巷翻车机硐室采区进风道总回风道、主要回风道、采区回风道、工作面和工作面进风、回风道
低瓦斯矿井*高瓦斯矿井
高低压电机和电气设备**矿用防爆型(矿用增安型除外)矿用一般型矿用一般型矿用防爆型矿用防爆型矿用防爆型(矿用增安型除外)
照明灯具***矿用防爆型(矿用增安型除外)矿用一般型矿用一般型矿用防爆型矿用防爆型矿用防爆型(矿用增安型除外)
通信、自动化装置和仪表、仪器矿用防爆型(矿用增安型除外)矿用一般型矿用一般型矿用防爆型矿用防爆型矿用防爆型(矿用增安型除外)

注:*——使用架线电机车运输的巷道中沿该巷道的机电硐室内可以采用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包括照明灯具、通信、自动化装备和仪表、仪器);

**——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的井底车场的主泵房内,可使用矿用增安型电动机;

***——允许使用经安全检测鉴定,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矿灯。

3.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

矿用一般电气设备,没有任何防爆措施,但其构造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电气设备外壳应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一保护内部机构,并能防止水点滴入或溅入。

(2)电气设备的绝缘材料应当防潮,能在周围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97%情况下正常工作,机器内部的绝缘应是耐油的。

(3)进线装置应符合gb1336-77《防爆电气设备制造检验规程》的要求。

(4)电缆与电气设备的连接,按规定必须使用电缆接头和插销。

(5)触头及导电部分应装入封闭的外壳内或浸在油内。

(6)接线盒内的内壁和可能产生火花的金属外壳内壁应均匀的涂上一层耐弧漆。

四、电气设备防爆管理

电气设备防爆管理是指对煤矿防爆电气设备、防爆电器及一切可能产生电火花的设施和部位所施行的管理。它包括对防爆设备(小型电器)的使用、维护、检查、检修等的管理,还包括对有关人员的管理。

电气防爆管理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建立必要的组织机构,实行专业化管理;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坚持科学管理制度,坚持科学管理,保证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等技术状况经常处于良好状态。

1.健全专业化管理组织机构

(1)防爆设备检查组。防爆设备检查组由防爆设备检查员组成。防爆设备检验员应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责任心强,熟悉井下工作条件对电气设备的要求,熟悉防爆电气设备的有关标准和规程,必须掌握各种防爆电气设备的结构、性能和调试、检查方法。防爆设备检查员须经过矿务局培训,考试合格,并发给“防爆设备检查员证”。

防爆设备检查组队井下供电系统、防爆设备(包括小型电器)、三大保护、煤电钻综合保护、局部通风机风电闭锁、电缆及各种电气安全保护设施等实行监督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是:各种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是否符合要求;各种电气保护装置,如安全供电三大保护、煤电钻综合保护、局部通风机风电闭锁、电动机综合保护等是否坚持使用,并对其整定值进行检查校核;对保护装置动作灵敏度进项试验等。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使用的电器设备,应每周检查两次;低瓦斯矿井要每周检查一次。对入井的防爆电气设备和小型电器的防爆性能进行入井前的检查,检查合格者发给“入井许可证”,否则不准入井使用。

(2)小型电器组。小型电器组对全矿小型电器及4mm2以下的电缆实行集中统一管理,负责领取、发放、修补、试验、保管等工作。应实行图、牌板管理,做到帐、卡、物、板四对口。为此,管理人员必须经常深入井下生产现场,对运行中的小型电器和小断面电缆的使用情况、管理状况、技术性能等进行调查了解,随时掌握其动态,真正做到数量清、状态明。

除以上专业组外,各矿对煤电钻综合保护、局部通风机风电闭锁等安全装置,可根据具体情况建立适当的专业管理组织。各区队要配备兼职的管理网员,形成专管和群管相结合的电气安全管理网,确保井下电气设备和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2.健全管理制度,实行科学管理

煤矿井下防爆电气设备,不仅使用数量多,而且品种杂、分布广,要搞好防爆电气设备的管理必须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实行科学管理。

(1)建立设备帐卡,实行图牌板管理。

(2)做好基础工作,健全技术资料。

(3)严格执行验证采购制度。

3.严格执行验证采购制度

采购矿用电气设备应有矿用电气设备安全标志准用证、产品合格证等。

第10篇 井下电气设备管理

1、下井使用的电气设备由机电队进行管理,统一领取、发放,防爆组负责检验设备的防爆性能,贴防爆合格证。

2、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选用,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44条要求。并做到证件齐全。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私自采购、发放井下使用的电气设备。

3、井下低压配电系统同时存在二种或二种以上电压时,低压电气设备上应明显的标出其电压额定值。电气设备采用远距离控制时,控制线路的额定电压不超过36v。

4、井下在用的电气设备必须台台上架,挂牌留名,注明开关的型号、编号、使用电压、整定值、使用地点、用途、维护责任人。局扇用的“三专”设备应挂醒目的专用标志牌,避免误操作造成局部通风事故。

5、井下停用的电气设备含小型电器要及时拆除升井,禁止在井下挪用。升井电气设备必须零部件齐全,凡缺少零部件的按原价加倍赔偿。

第11篇 机电科电缆小型电气管理员岗位责任制

1、负责对全矿低压橡套电缆(1.5mm2及以上)和小型电气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2、负责对电缆和小型电器的领取、发放、修补、试验等工作。

3、负责对电缆和小型电器的建帐、卡和图牌板管理,做到条条电缆有编号,件件电器有台帐,帐、卡、物、板四对口,做到数量清、状态明、使用合理。

4、负责对电缆和小型电器的丢失,损坏考核工作,负责对电缆和小型电器的使用统计、分析工作,并负责新购计划的提出。

5、负责对电缆租赁的实施,租赁费计算、考核等工作。

6、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严禁酒后上岗,工作时精力集中,不得干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

7、坚持持证上岗,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8、保质保量的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

第12篇 机电科电缆、小型电气管理员岗位责任制

1、负责对全矿低压橡套电缆(1.5mm2及以上)和小型电气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2、负责对电缆和小型电器的领取、发放、修补、试验等工作。

3、负责对电缆和小型电器的建帐、卡和图牌板管理,做到条条电缆有编号,件件电器有台帐,帐、卡、物、板四对口,做到数量清、状态明、使用合理。

4、负责对电缆和小型电器的丢失,损坏考核工作,负责对电缆和小型电器的使用统计、分析工作,并负责新购计划的提出。

5、负责对电缆租赁的实施,租赁费计算、考核等工作。

6、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严禁酒后上岗,工作时精力集中,不得干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

7、坚持持证上岗,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8、保质保量的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

第13篇 电气钥匙的管理和使用

为防止电气误操作、误入带电间隔引起触电事故,发电厂和变电所在系统设计及设备安 装方面采取了种种措施,例如对电气设备采用室内、室外布置的方法;在运行倒闸操作方面, 采取在刀闸上加装对号锁、程序锁、电磁锁以及采用微机闭锁装置等措施。为了便于有权单 独巡视电气设备的运行人员的巡视检查,制订了电气专用锁钥匙管理制度等等。但是由于对 专用钥匙认识不足,管理不严,制度没有落到实处,误操作、误入带电间隔(仓位)的事件时 有发生。下面将根据《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有关电气钥匙的规定,谈谈如何加强电气钥匙的管理和使用。

1 电气钥匙的分类和使用

发电厂、变电站电气钥匙有两种。一是各开关室、厂用变压器小室和部分固定遮栏门(包括网状门)的专用锁钥匙,通常称为专用钥匙; 二是防止倒闸操作过程中顺序颠倒,走错位置而造成误拉合、误入带电部位所设置的专用于解除电气闭锁的钥匙,通常称为解锁钥匙。

专用钥匙是供给配电值班人员和许可单独巡视高压设备的人员以及工作票负责人使用的,另外还供紧急情况下使用。根据《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要求,专用钥匙不得少于3把。专用钥匙的借用,必须经过值班人员的许可登记、签名,并当日归还。专用钥匙必须存放在配电值班员处,按班交接。

解锁钥匙,是供倒闸操作中遇到异常处理以及必须解除闭锁进行的消缺工作中使用。解 锁钥匙必须经值班值长同意方可使用,该钥匙不允许个人所有,应存放在值班员处,按班交 接,并有一套备用钥匙存放在专业管理员处,作为现场钥匙损坏或紧急备用。

2 电气钥匙的管理和注意事项

(1) 建立电气钥匙管理制度和台帐;

(2) 电气钥匙禁止私人配制;

(3) 单独巡视高压设备时,不得进行其 他工作,不得移动遮栏和打开网门;

(4) 有权持有电气专用钥匙的人员,必 须考试合格、批准、公布;不准将专用钥匙借给他人使用,或者打开门让他人进行工作以及 巡视等;

(5) 专用钥匙只准借给该工作票的负责 人使用;

(6) 专用钥匙一旦损坏,应及时汇报、更 换,保证现场专用钥匙的完整;

(7) 电气专用钥匙与解锁钥匙要分开存 放,并对号入座,使用要有记录、签名;

(8) 企业安监部门要经常对电气钥匙使 用情况进行监督,对那些次年无权再持有专用钥匙的人员,要督促其将专用钥匙及时交回, 不准将专用钥匙遗留在外。

总之,加强对电气钥匙的管理,提高对专用钥匙的认识,是每一个管理者的职责,也是 防止发生意外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特别对那些有权持有钥匙的人员,更要自觉遵守制度, 克服图方便、图省事、做人情的不良习惯,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误入带电间隔、误操作事件 的发生。

第14篇 电气设备维修管理原则

1、先动口,再动手

应先询问产生故障的前后经过及故障现象,先熟悉电路原理和结构特点,遵守相应规则。拆卸前要充分熟悉每个电气部件的功能、位置、连接方式及周围其他器件的关系,在没有组装图的情况下,应一边拆卸,一边画草图,并记上标记。

2、先外后内

应先检查设备有无明显裂痕、缺损、了解其维修史,使用年限等,然后再对机内进行检查,拆前应排除周边的故障因素,确定为机内故障后才能拆卸。否则,盲目拆卸,可能使设备越修越坏。

3、先机械后电气

只有在确定机械零件无故障后,再进行电气方面的检查。检查电路故障时,应利用检测仪器寻找故障部件,确认无接触不良故障后,再有针对性地查看线路与机械的动作关系,以免误判。

4、先静态后动态

在设备未通电时,判断电气设备按钮接触器、热继电器以及保险丝的好坏,从而断定故障的所在。通电试验听其声,测参数判断故障,最后进行维修。如电机缺相时,若测量三相电压值无法判断时,就应该听其声单独测每相对地电压,方可判断那一相缺损。

5、先清洁后维修

对污染较重的电气设备,先对其按钮、接线点、接触点进行清洁,检查外部控制键是否失灵,许多故障都是由脏污及导电尘块引起的。经清洁故障往往会排除。

6、先电源后设备

电源部分的故障率在整个故障设备中占的比例很高,所以先检修电源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7、先普遍后特殊

因装配配件质量或其他设备故障而引起的故障,一般占常见故障的50%,电气设备的特殊故障多为软故障,要靠经验和仪表来测量和维修。例如,一个0.5kw电机带不动负载,有人认为是负载故障,根据经验用手抓电机,结果是电机本身问题。

8、先外围后内部

先不要急于更换损坏的电气部件,在确认外围设备电路正常时,再考虑更换损坏的电气部件。

9、先直流后交流

检修时,必须先检查直流回路静态工作点,再检查交流回路动态工作点。

10、先故障后调试

对于调试和故障并存的电气设备,应先排除故障,再进行调试,调试必须在电气线路正常的前提下进行。

第15篇 岗位责任制:公司电气管理人员

公司电气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

电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核与发证的规定根据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现代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和其他有关规定,对电工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和发证工作,具体规定如下:

(1)在配电和用电设备的安装、运行、检修、试验等工作岗位上,从事电工作业的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参加培训。

(2)参加培训的人员应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具备本专业所需的文化程度、电工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并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独立工作能力。

(3)按有关部门制定的教学大纲和电工教材进行授课、测验和实际操作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现代安全技术操作证后,受训人员才可独立上岗作业。

(4)电工作业人员应随身携带操作证、持证上岗。按照要求每两年由当地电工考核机构进行一次复审。在考核发证和复审后一年,由企业主管部门或企业负责组织一次中间考核,考核要求按复审内容进行,并将考核结果记人操作证。凡没有进行中间考核的,不予复审。

(5)对脱离本岗位作业连续超过六个月以上的,必须重新进行复审,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对脱离本岗位作业连续超过三个月以上的,必须由本单位重新考核后才可恢复作业。

(6)对于带电作业人员,应经专门培训,并经考试合格、领导批准后,才可参加作业。

(7)对新参加电工作业人员,除应符合电工的基本要求之外,还应在本单位进行一定时间的培训和见习,才可随同有一定经验和经历的师傅上岗,参加指定的作业,但不得单独作业。在完成培训和本单位考试合格后,并确认已具备独立作业能力的,才可申请参加电工安全技术培训。

第16篇 某矿电气管理员岗位责任制

电气管理人员在分工范围内开展相关工作,对分工范围内的工作负责,电气管理员必须熟练掌握煤矿供电安全知识。

第1条 深入现场,准确掌握全矿的负荷变动情况。每季度编制矿井(井下)供电系统图。

第2条 每年进行一次矿井高压继电保护计算;每季度进行一次井下各配电所及配电点总开关的低压继电保护计算,并通知和监督有关单位进行整定。

第3条 做好矿井供电设计工作,认真执行井下用电负荷审批制度。

第4条 掌握矿井用电情况,及时调整负荷。

第5条 负责井上下各场所的供电安全,不定期组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处理,并跟踪验收。

第6条 及时向有关领导及单位提供供电系统图。

第7条 负责每月下达检漏继电器远点试验通知单,月底前收回、审查后存档。

电气管理员岗位责任制【16篇】

电气管理人员在分工范围内开展相关工作,对分工范围内的工作负责,电气管理员必须熟练掌握煤矿供电安全知识。第1条 深入现场,准确掌握全矿的负荷变动情况。每季度编制矿井(井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电气信息

  • 安全生产责任制:电气管理员【16篇】
  • 安全生产责任制:电气管理员【16篇】85人关注

    电气管理员是本岗位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人,负责本岗位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职责如下:一、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1.熟知并履行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二、遵守规程、 ...[更多]

  • 电气安全管理工作5篇
  • 电气安全管理工作5篇83人关注

    1、机电设备使用管理1、本采区新面投入的所有机电设备必须进行验收及检查合格后,方准许入井安。2、电气设备入井前必须检查其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 ...[更多]

  • 电气安全管理工作程序【16篇】
  • 电气安全管理工作程序【16篇】81人关注

    1 目的针对公司的电气系统,制定操作要求和运行标准,确保其符合职业健康安全目标与指标的要求,以实现安全管理的不断改进。2 适用范围适用于与电气系统相关的活动 ...[更多]

  • 安全生产责任制:电气管理组【16篇】
  • 安全生产责任制:电气管理组【16篇】66人关注

    一、认真做好井下高压开关、变电所和变电点低压开关、采区馈电开关的过流、短路保护整定工作,整定值要有计算依据,有据可查。采区的馈电开关的过流、短路的整定 ...[更多]

  • 井下安全用电十不准及电气管理核心【16篇】
  • 井下安全用电十不准及电气管理核心【16篇】65人关注

    (1)不准带电检修;(2)不准甩掉无压释放器、过电流保护装置;(3)不准甩掉漏电继电器、煤电钻综合保护和局部通风机风电、瓦斯电闭锁装置;(4)不准明火操作、明火打点、明火爆破;(5 ...[更多]

  • 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6篇】
  • 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6篇】59人关注

    一、变压器的火灾原因及防火措施引起变压器火灾的主要原因有:变压器超负荷运行,引起温度升高,造成绝缘不良,变压器铁芯叠装不良或芯片间绝缘老化,引起铁损增加,造成变 ...[更多]

  • 电气安全组织管理【16篇】
  • 电气安全组织管理【16篇】53人关注

    一、管理机构和人员电工是特殊工种,又是危险工种。首先,电工作业过程和工作质量不仅关联着电工本身的安全,而且关联着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其次,电工工作点分散,工作 ...[更多]

  • 电气管理员岗位责任制【16篇】
  • 电气管理员岗位责任制【16篇】50人关注

    电气管理人员在分工范围内开展相关工作,对分工范围内的工作负责,电气管理员必须熟练掌握煤矿供电安全知识。第1条 深入现场,准确掌握全矿的负荷变动情况。每季度编 ...[更多]

相关专题

管理工作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