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企业管理 > 管理工作

安全管理与法规名词释义6【8篇】

发布时间:2023-12-22 21:54:02 查看人数:59

安全管理与法规名词释义6

第1篇 安全管理与法规名词释义6

1、法规是法律和规范的总称; “法律”与“法”同一概念,指体现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2、法的基本特征:①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②法具有特殊的强制力③法是集中体现统治阶级利益的④法律规范在构成上比较严格⑤法律规范有其确定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

3、法的职能:一是执行调整阶级关系的职能;(①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各种关系②调整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关系)二是执行社会的公共职能(①社会共同利益所在,并非统治阶级所特定的利益②卫生保健、交通规划以及一切公共场所的管理)

4法律形式(法律的渊源)指法律的创制方式和外部表现形式(①《宪法》和基本法;②除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狭义的普遍法律;③安全生产行政法规;④地方性行政法规;⑤部门安全生产规章;⑥安全生产标准;⑦我国批准的国际劳工安全公约)

5、安全生产法规指为了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不受损失,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用强制力保护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分类:⑴、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规⑵、安全技术法规⑶、职工卫生法规(工业卫生法规);依据:以《宪法》为基本依据,以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颁规章和技术标准;为依托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规体系;是一个多层次,依次补序的相互协调的法规体系

6安全生产法的地位:《安全生产法》是我国第一部安全生产基本法律 ;是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实现安全生产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是制裁各种安全生产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武器。原则:

① 人身安全第一的原则② 预防为主的原则③权责一致的原则④社会监督、综合治理的原则

⑤ 依法从重处罚的原则

7、《劳动法》规定的适应范围:⑴、规定的领域:《劳动法》总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应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明确地体现我国国家主权原则⑵、人的适应范围《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范围广泛,可理解为:与上述组织需要建立或准备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已经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劳动关系终结后还续存某些关系的劳动者⑶、时间的适应范围《劳动法》实施之日即发生法律效力;《劳动法》未作溯及既往的效力规定即对法律实施之前的劳动关系、劳动行为不具有约束力,不产生法律效力

8、三大规程:《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工人职工伤亡事故报告规程》;五项规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定期检查;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9、安全生产的五大原则:①安全与生产统一的原则(管生产必须同时管安全)②三同时原则(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与使用)③五同时原则(企业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时,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④三不放过原则⑤安全责任制原则

10、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指对企业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个人在生产过程应负的安全生产责任的规定;具体要求如下:①明确企业的各级领导、各职能管理部门、各级管理人员、各工作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做到“纵向到顶、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人人有责”②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体系要遵循 “分线负责、系统管理;分级管理,下级负责;权责一致”的原则;③ 把为实现安全生产应干的全部工作分配到有关的安全生产职责中,做到 “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

11、安全生产职责遵循的原则:1、“管生产必须同时管安全”的原则2、“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3、”五同时“原则4、“职能部门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的要求负责”的原则5、”从业人员遵章守纪“的原则

第2篇 安全管理与法规名词释义8

1、工作时间:是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劳动的时间。我国现行确定的标准工作时间是:167小时/月;工作时间包括:⊙法定时间内实际工作时间⊙工作前后所从事必要准备时间⊙相应间歇时间如孕妇、授乳妇女工间休息时间⊙出差在外时间

2、工作日:⑴、定时工作日(① 标准工作日

②缩短工作日③延长工作日)⑵、不定时工作日⑶、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3、休息时间:指劳动者按国家法律规定免于从事生产和工作,而由其自行支配的时间。

休假制度:为保障劳动者休息权而实行的带薪放假息制度。(①工作日内的间隙时间②两个工作日之间的休息③每周公休日④法定节假日 ⑤职工探亲假⑥年休假)

4、加班:职工在法定节日或公休日从事工作。加点:在正常工作时间以外又延长时间进行生产

5、对女性生理机能有不良影响的职业危害主要有:⑴、重体力劳动及劳动姿势不合理(重体力主要对女工的生殖机能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使生殖机能发生障碍和生殖器官疾病;对未成年女工影响其骨盆的正常发育,引起骨盆狭窄或扁平;不合理劳动姿势对妇女健康也有影响,造成下肢水肿、扁平足、痛经等疾病)⑵、物理因素对女工的影响(大剂量放射性照射可引起生殖器官不可恢复的损伤,导致不孕、死胎等;噪声可影响卵巢功能,出现月经障碍;接触全身振动的女工自然流产和异常分娩率增高,子宫和附件炎症加剧;高温作业女工较男工易中暑并造成生育能力下降;在经期从事低温冷水作业易引起皮温下降、血流减少、痛经加剧。)⑶、工业毒物对女工的影响

6、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 ①矿山井下作业;②森林业伐木、归楞及流放作业;③《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第ⅳ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④建筑业脚手架的组装,以及电力、电信行业的高处架线作业;⑤连续负重(指每小时负重次数在6次以上),每次负重超过20公斤,间断负重,每次负重超过25公斤的作业

7、女职工劳动保护的基本内容⑴、开展职业因素对女性生理机能影响的科学研究,通过研究,为制定卫生标准提供科学基础,为制定劳动保护方针政策提供依据。做好女工劳动保护的重要基础性工作;⑵、根据女工生理特性安排女工从事无害健康的工作,凡是女工可从事的岗位不得借女工生理特点拒绝安排,对影响妇女身体健康的岗位严格按国家规定执行;

⑶、女性生理机能变化过程中的保护,女性生理机能变化过程指: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即“四期”;⑷、建立女职工辅助、托幼设施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女职工辅助、托幼设施,妥善解决女职工在生理方面的困难;⑸、宣传普及女职工劳动卫生知识大力宣传普及女职工劳动卫生知识使各级领导、人员正确认识保护的重要性,并掌握相关知识,从思想上重视,设施上落实,制度上保证。

8、劳动防护用品:指为使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免遭或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而提供的个人随身穿(佩)戴的用品;劳动防护用品除个人随身穿用的防护用品外还有少数公用性的防护用品,如安全网、护罩、警告信号等属于半固定或半随动的防护用品;

9、劳动防护用品分类:1、按能量传递和转移方式分类⑴、传递给人类的能量造成急性伤害的防护方式⑵、传递给人类的能量造成慢性伤害的防护方式2、按人体生理部位分类防护用品可分为:头部、面部、眼睛、呼吸道、听力、手、脚、身躯防护等用品。3、按使用原料分类,防护用品可分为:棉纱、棉布制品、化学纤维制品、丝绸、皮革制品、塑料制品等。4、按防护用途分类,防护用品可分为:防尘、防毒制品、防酸碱制品、耐油制品、绝缘、防冲击用品等

10、劳动防护用品选用、发放、使用:⑴、选用注意事项 ①选用具有《产品检验证》的; ②特殊劳动防护用品须具有《产品合格证》; ③使用单位须建立定期检查和失效报废制度; ④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有效的。⑵、发放注意事项①与生活福利待遇相区别; ②根据需要,按不同工种、条件发放;管理、检查人员也应按需发给备用的; ③发放标准应符合规定并报上级主管批准; ④禁止折合现金发给个人,发放的不准转卖; ⑤实习生由企业提供,期满后归还企业。⑶、使用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检查; ②使用的应与防御的有害因素相匹配; ③正确佩戴; ④严禁使用过期或失效的。11、7类防护品:头防护类、呼吸器官的防护类、眼面防护类、听觉器官防护类、防护服装类、足防护类、防坠落类

12、特殊作业环境:对工人身体健康危害严重的作业环境

13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共分为5级: 0级→符合卫生标准;

ⅰ级→轻度危害;⊙ⅱ级→中度危害;⊙ⅲ级→高度危害;⊙ⅳ级→极度危害。

第3篇 安全管理与法规名词释义5

1、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四个方面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地位,在安全生产中所起作用也各不相同,但目标一致四个方面按不同层次结合构成安全管理的完整体系共同促进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企业负责:安全工作的主体和具体实行者,独立承担搞好安全生产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安全管理的自我约束机制;行业管理:行业主管在本行业内开展宏观管理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逐渐弱化;国家监察:代表国家,以国家赋予的强制力量推动行业主管和企业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群众监督:即代表职工利益,也要配合企业工作,做好安全工作的有力保证。

2、国家劳动安全监察的对象:⑴、企业重点岗位的人员①企业的厂、矿长;②现场直接指挥的班组长;③特种作业人员;⑵、特种作业场所和有害工序⑶、特殊产品的安全认3、证安全监察的职能:一是实行监察;二是反馈信息;两者之间互相作用、互相促进;

安全监察根据安全监察法规授予权限,对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贯彻安全生产方针和遵守安全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揭露问题、分析原因、消除隐患;对收集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整理、综合,为决策部门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对策。

4、安全文化可分为四个层次:器物层(物质安全文化);制度层(制度安全文化);精神智慧层(精神安全文化);价值规范层(安全价值或行为规范文化)

5、企业安全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相异共同点:① 均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企业文化由设施设备等有形的物质以及雇员的归属感、凝聚力、领导的感染力等无形的精神组成;企业安全文化由用于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的硬件防护设施以及全体员工的安全哲学、安全思维、安全价值观、安全行为准则等组成。② 均注重以人为本;③ 均具有本企业鲜明的个性;④ 目标一致,都是要建立良好现象,维护企业的长远发展;⑤ 形成过程都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但形成之后又都是持久的、稳定的;不同点:企业安全文化具有自身的特征:① 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注重预防;② 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保护职工生命、财产安全;③ 具有经验性,重视事故调查,总结经验教训;

6、安全文化的形态体系:⑴、安全观念文化⑵、安全行为文化⑶、安全管理(制度)文化⑷、安全物态文化;安全文化的对象体系:企业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或法人代表的安全文化;企业生产的各级领导的安全文化;企业安全专职人员的安全文化;企业职工的安全文化;企业职工家属的安全文化;

7、安全文化的功能表现为:①影响力②激励力③约束力④导向力

8、“三个一工程”:一场晚会、一幅新标语、一块墙报

青年职工的“六个一工程”:查一个事故隐患 提一条安全建议 创一条安全警语

讲一件事故教训 当一周安全监督员 献一笔安措经费

第4篇 安全管理与法规名词释义1

《安全管理与法规》名词释义(一)

1、事故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一个或一系列非计划的,可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财产损失以及环境危害的事件。

2、危险是指造成事故的一种现实的或潜在的条件。

3、安全包括预知危险和清除危险;是防止灾害、清除最终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及各种损失发生的条件。

4、系统安全是指在系统使用期限内,应用安全科学的原理方法,分析并排除系统要素的缺陷及可能导致灾害的潜在危险,使系统在整个寿命周期内保持最佳安全状态。

5、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

6、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7、事故隐患泛指现存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

8、劳动保护是指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采取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来消除劳动过程中危机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条件和行为,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9、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或控制危险及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健康、设备完好无损及生产顺利进行

10、劳动安全卫生是指以保障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为目的的工作领域以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反面等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11、安全管理主要指劳动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以安全为目的,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方面的活动。安全管理包括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

12、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的异同点:前者是从与企业的角度出发,强调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保证企业员工的安全、健康和企业的财产不受损失;后者是站在政府的立场上,强调为劳动者提供人身安全与身心健康的保证,属于劳动者权益的范畴。但是二者同属于安全管理工作,可以统称为劳动安全卫生或者职业安全卫生。

13、安全生产的内涵:生产必须安全;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安全生产,重在预防。

14、.企业管理的发展过程及各阶段的主要特点:(1)传统管理阶段(亚当斯密),凭经验、判断和管理;(2)科学管理理论阶段(索罗),注重生产过程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现代科学管理理论阶段(梅奥),行为科学、管理科学两大派。

15、.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动力理论;事故致因理论;人机学理论。

第5篇 安全管理与法规名词释义7

1事故发生原因:

1、直接原因:指时间上最接近事故发生的原因(物或人的原因);

2、间接原因:指引起直接原因的原因,分为:⑴、技术原因⑵、教育原因⑶、身体原因⑷、精神原因⑸、管理原因⑹、学校教育原因⑺、社会原因

3、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中应列的项目:⑴、安全技术方面(以防止工伤事故为目的的一切措施。)⑵、工业卫生技术方面(以改善作用条件防止职业病为目的的一切措施。)⑶、辅助房屋及设施(保证工业卫生方面所需的房屋及一切设施。)⑷、宣传教育方面(以提高作业人员安全素质有关的宣传教育设备、仪器、教材和场所等)

4、安全教育内容:①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安全生产意义、安全意识教育和劳动纪律教育)

②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教育(党和政府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制度的宣传教育;)③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知识教育(包括: 一般生产技术知识、一般安全技术知识、专业安全技术知识)④典型经验和事故教训教育⑤现代安全管理知识教育

5、安全教育形式:1、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⑴、厂长(经理)的安全教育

⑵、一般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⑶、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⑷、企业职能部门、车间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教育)2、生产工人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主要形式)⑴、“三级教育”( ①厂级教育②车间教育③班组教育)⑵、特种人员的专门教育 ⑶、经常性安全教育⑷、“四新”、“复工”、“调岗”的安全教育

6、特种作业人员考核标准:《电工作业人员》《金属焊接与切割作业人员》《电梯驾驶员》《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员》《起重机司机》《起重司索指挥人员》《制冷与空调作业人员》《登高架设作业人员》

7、安全检查的类型和内容:1、安全检查类型⑴、经常性安全检查(巡逻检查、岗位检查、相互检查、重点检查)⑵、定期检查(安全生产大检查、行业检查、企业内定期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⑶、专业检查⑷、群众性安全检查2、安全检查内容:①查思想认识②查现场、查隐患③ 查管理制度④ 查整顿措施

8、oshms的基本思想是:“以人为本,遵守法律法规,风险管理,持续改进”;运行基础是戴明循环即pdca循环

9、“三同时”管理的必要性:1、具有强制性;实行“三同时”管理是《劳动法》的规定纳入法制轨道,使之具有强制性;劳动安全卫生设施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五条标准之一。2、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的有效方法:“三同时”管理是具有中国特色、行之有效地消除和控制建设项目中危险有害因素的管理方法;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体现。3、企业竞争的需要:“三同时”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企业劳动安全卫生条件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留事故隐患,为安全生产打下基础。4、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保证21世纪经济高速持续发展,只有抓住可能产生事故和污染的根源即建设项目,从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开始直至设计、施工、验收的全过程强化管理,从根本上消除发生事故和产生污染的可能才是最有效的办法。

10、目标设定内容包括:确定企业安全目标方针和总体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保证措施

目标分解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①按管理层次纵向分解,即自上而下逐级分解为每个层次直至每个人的分目标;②按职能部门横向分解,即将目标在同一层次上分解为不同部门的分目标;③按时间顺序分解,即总目标按照时间的顺序分解为各时期的分目标。

11、目标实施中的控制:① 自我控制②逐级控制③关键点控制

12目标实施中协调:①指导型协调②自愿型协调③促进型协调

13、目标考核的原则①考核要公开、公平② 重视成果与综合评价相结合③ 考核标准简化、优化④自我评价与上级评价相结合

第6篇 安全管理与法规名词释义3

1、人的个性心理结构=个性倾向性+个体心理特征

2、

3、非理智行为主要原因:1.侥幸心理2.省能心理3.逆反心理4.凑兴心理

4、群集行为有关的伤害事故:事故发生时众人的疏通、避难;由于拥挤所发生的贱踩现象;群集行为:1.成拱现象2.异向群集流3.异质群集流4.群集中的恐慌

5、群集理论的运用计算题见ppt

6、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途径:1.建立与维持安全工作的兴趣(自卫感、人道感、荣誉感、责任感、自尊心、从众性、竞争性、希望出人露面、逻辑思考力、希望得到精神和物质奖励)2.作业标准化3.安全教育与训练(安全教育阶段;安全技能训练)

7、安全操作规范---只规定了人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作业标准---具体规定应该怎么做,怎么做的更好!

8、安全技能培训:1.技能形成的阶段(行为结构的改变;行为的速度和品质、行为的调节)2.练习曲线(练习成绩进步的快慢前后不一致:前快后慢;高原现象,在练习中期往往出现成绩进步暂时停顿的现象;起伏现象。练习成绩时上时下、时快时慢)3.训练计划(循序渐进;正确掌握对练习的速度和质量的要求;正确安排练习时间;练习方式多样化)

第7篇 安全管理与法规名词释义4

1、人失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规定的目标,并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2人失误的分类:按人失误的原因分,随机失误、系统失误和偶发失误;按人失误性质分,遗漏或遗忘、做错

3、知觉与感觉:知觉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感觉是指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区别:①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形象,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 ②两者反映方式不同,感觉是分析、知觉是综合 ③感觉是大脑对对象信息的简单反映,知觉是已经经过大脑一定程度的复杂加工。

4、三十分钟效应:任何人的注意不能以同样强度维持在30分钟以上,超过30分钟,作业效率将明显下降,错误率上升

5、影响人失误的个人因素:1.硬件方面(硬件方面、身体状态、病理状态、药理状态)2.心理状态(恐慌、焦虑,过于自信、头脑发热,家庭纠纷、忧伤、作业环境、工作负荷和人际关系)3.软件方面(技能的熟练程度、按规则行动的能力及知识水平,经过职业教育及训练,长期工作实践可提高)

6、影响人失误的外界因素:1.状态特征(建筑学特征,环境的质量,劳动与休息,装置、工具、消耗品的质量及利用可能,人员安排,组织机构,人际关系,报酬、利益)2. 工作指令3.工作任务及装置特性(⑴ 要求的知觉⑵ 要求的动作⑶ 要求的记忆⑷ 要求的计算

⑸ 有无反馈⑹ 连续性⑺ 班组结构⑻ 人机接口)

7、论述心里紧张与人失误紧急状况下人的行为特征紧张状态持续过久或紧张过度不仅严重影响安全,而且会给人的身心带来很大的损害。心理紧张易导致无效的、错误的操作行为;人在高度紧张时常表现为目瞪口呆、面色苍白、心跳加快、四肢无力、智力下降、思维紊乱;行为协调性差,不仅反应迟钝且反应不适当或手足失措,甚至干脆放弃操作;长时间的或过强的心里紧张会导致身心疾病。

8、人的不同的行为层次与安全教育: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根据对外界刺激反应的不同,其行为分为三个层次:反射性层次(外界刺激与以前经验一致时,熟练的操作工)规则层次(外界刺激复杂时,人先判断应怎样操作而后按选定做的行为) 知识层次(最高层次。人们观察周围情况,判断进展情况,深思熟虑后才行动的行为)

安全技能教育应根据三个不同层次,分别采用不同形式的教育:反射性层次:通过反复地操作训练,使手脚熟练地、正确地条件反射地工作;规则层次:是教育操作者按一定得操作规则、步骤进行复杂的作业;规则层次:要求操作者不只学会操作,而且要学习掌握整个生产过程、生产系统构造、工作原理、操作依据及步骤等知识和积累长期工作经验

9、防止人为失误的技术和管理措施:技术措施:1、用机器代替人(克服人自身的缺陷,彻底消除人失误的根源;人具有机器不能取代的特性,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机器不是万能的,机器的设计、维修、保养还需要人的参与,只能部分代替。) 2、防失误设计(一种保证人员正确操作的设计---多用于电气设备。) 3、人机学设计(--指人、机、环境的合理匹配,使人能方便、准确地获得外界信息,以及方便、省力、准确地操作。) 4、警告措施(设置警告装置,提醒人员注意。)管理措施:1、作业审批(保证作业者的资格、水平技术等个人因素符合作业要求。) 2、安全监护(对因人失误会带来重大危险的作业,应一人操作,一人在旁监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3、安全确认(操作之前,对操作对象、作业环境及即将进行的动作进行确认,保证操作之前发现及纠正存在的问题)

第8篇 安全管理与法规名词释义2

1、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弹性原理。

2、人造系统的特点: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适应性、层次性、整体性。

3、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动态相关性原则、整分合原则、反馈原则、封闭原则。

4、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动力原则、能级原则、激励原则。

5、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偶然损失原则、因果关系原则、3e原则(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和法制对策)、本质安全化原则。

6、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预防原理,强制原理。

7、弹性原理是指企业管理必须保持充分的弹性,即必须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以及时适应客观事物各种可能的变化,实行有效的动态管理。

8、预防原理是指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出现,从而使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9、论述海因里希的因果连锁论:伤害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的时间,按一定因果关系依次发生的结果。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系列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即伤害与各原因相互之间具有连锁关系。他用五块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说明这种连锁关系,五种因素是:遗传与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如果第一块骨牌倒下,则发生连锁反应,后面的骨牌相继被碰到。

10、论述轨迹交叉论: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伤害事故是许多相互联系的事件顺序发展的结果。这些事件概括起来不外乎人和物(包括环境)两大发展系列。当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各自发展过程中(轨迹),在一定时间、空间发生了接触(交叉)、能量转移于人体时,伤害事故就会发生。

11、1:29:300阐明的原理:指出事故与伤害后果之间存在着偶然想的概率原则。根据事故损失的偶然性,可得到安全管理上的偶然损失原则:无论事故是否造成了损失,为了防止事故损失的发生,唯一的办法是防止事故再次发生。这个原则强调,在安全管理实践中,一定要重视各类事故。

12、事故致因理论有:事故因果连锁论(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北川彻三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能量意外转移理论;基于人体信息处理的人失误事故模型(威格里斯沃思模型、瑟利模型、劳伦斯模型);动态变化理论(扰动起源事故理论、变化――失误理论);轨迹交叉论。

13、人失误事故模型有:威格里斯沃思模型、瑟利模型、劳伦斯模型。

如何运用能量意外转移理论来预防事故:从能量意外转移的观点出发,预防伤亡事故就是防止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从而防止人体与过量的能量或危险物质接触。在工业生产中,经常采用的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措施有:1.用较安全的能源替代危险大的能源;2.限制能量;3.防止能量蓄积;4.降低能量释放速度;5.开辟能量异常释放的渠道;6.设置屏障;7.从时间和空间上将人与能量隔离;8.设置警告信息。

14、动态变化理论有:扰动起源事故理论、变化――失误理论。

15、主要的行为科学有: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2.双因素理论;3.强化理论;4.挫折理论;5.期望理论;6.公平理论。

安全管理与法规名词释义6【8篇】

1、法规是法律和规范的总称; “法律”与“法”同一概念,指体现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2、法的基本特征:①法是国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安全管理与法规信息

  • 安全管理与法规名词释义3【8篇】
  • 安全管理与法规名词释义3【8篇】70人关注

    1、人的个性心理结构=个性倾向性+个体心理特征2、3、非理智行为主要原因:1.侥幸心理2.省能心理3.逆反心理4.凑兴心理4、群集行为有关的伤害事故:事故发生时众人 ...[更多]

  • 安全管理与法规名词释义6【8篇】
  • 安全管理与法规名词释义6【8篇】59人关注

    1、法规是法律和规范的总称; “法律”与“法”同一概念,指体现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2、法的基本特 ...[更多]

相关专题

管理工作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