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企业管理 > 管理职责

设备管理科工作职责【16篇】

发布时间:2023-12-02 15:27:06 查看人数:20

设备管理科工作职责

第1篇 设备管理科工作职责

1.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仪器设备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

2. 统筹全校仪器设备采购计划;

3. 负责全校仪器设备的采购、调配、维修等工作,初审各类采购合同,报资产管理处审定;

4. 负责进口科教仪器设备的免税申报工作;

5. 负责学校公用车辆定编工作;

6. 负责全校固定资产的报增、建帐、建卡等管理及有关报表的统计和上报工作;

7. 负责定期同财务处财会科核对固定资产明细账,保证帐帐相符;

8. 检查各单位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9. 指导各二级单位仪器设备专(兼)职管理员对本单位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

10.负责全校仪器设备报废、报损、报失的初审、冲销及废品拍卖工作。

11.负责所采购设备档案的收集、汇总,并及时移交校档案室。

12.完成学校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第2篇 煤矿工作面机电设备安全管理

1、各种机电设备安装处的顶板必须支护好,并进行必要的背帮,防止片帮时影响设备运转或将设备砸坏。

2、如果设备安装处有滴水或淋水应用胶皮或帆布将设备上方遮盖好,以防止水渗入电气设备内而造成绝缘降低。

3、工作面各种机电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必须齐全、完整、牢靠。

4、设备周围的杂物必须清理干净特别是采煤机和运输机传动装置周围以上面的碎煤要清理干净以便保证设备有良好的散热条件。

5、不得在设备上放东西或打柱子以防止设备受压,变形或损坏。

6、虽然工作面的机电设备有一定的过载能力但要尽量减少设备平凡启动次数。

第3篇 实验室设备管理员工作职责与职位要求

职位描述:

工作职责:

1、负责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2、负责指定设备相关sop的起草、修改以及完善;

3、必要时与服务供应商一起完成仪器和软件的验证、重新验证、主要维护和维修的工作;

4、协助实验员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各种仪器问题;

5、负责对实验员进行仪器操作和维护的培训。

职位要求:

1、大专及以上学历,仪器或工程相关专业;

2、具备1年以上设备管理工作经验,具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

3、能够使用各种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者优先考虑;

4、具备良好的问题解决和主动学习能力。

第4篇 设备管理工作职责内容电器制造公司

1.负责车间现场工装设计、审图、定价、发外加工、现场调试。

2.负责制订工厂设备年度、月度保养检修计划,组织检修、修理记录整理。

3.负责推行企业设备tpm管理,组织活动开展、宣传,指导班组推广应用。

4.负责员工操作规程细则制定及员工设备维护培训等。

5.负责现场设备故障疑难问题处理技术指异。

6.参与公司技术改造工作。

第5篇 采掘设备管理组工作职责

1、 负责管辖范围内所有机运设备的运行、维护、保养,业务向井下机电队负责。

2、 掌握设备性能,熟练规范操作。

3、 负责职责范围内所有设备的定期检修工作。

4、 负责职责范围内设备、设施的质量标准化工作。

5、 配合井下机电队开展专项设备检查维护工作。

6、 设备出现异常时,应停机检查处理,不得带病运行,按程序处理。

7、 及时做好各项管理记录,并上交机运科。

第6篇 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工作规定

1.目的

规范机电设备管理各类人员的工作规范,确保机电设备管理的有序和有效。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管理处、工程部对机电设备管理各类人员的管理。

3.内容

3.1维修员岗位规定。

3.1.1值班维修员必须全权负责设备运行期间的全面工作。

3.1.2值班维修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工作去向必须向工程主管(工程主任)报告。

3.1.3水、电维修员必须按规定时间巡视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调整设备运行中的偏差,处理设备隐患。

3.1.4设备运行中遇设备故障,而值班有员无法处理时,应及时报告工程主管(工程主任),以便组织抢修。重大设备故障时,工程主管(工程主任)应立即报告公司工程部经理,工程部经理安排专业工程师协助处理。

3.1.5值班维修员必须做好本班工作记录,发现问题未记录,一切责任由当班人员负责。

3.1.6接班人员必须提前十五分钟到达岗位,做好接班准备工作。确认交接设备运行良好,使用设备齐全,值班场地清洁,值班记录准确完整后进行交接班工作。

3.1.7除紧急事故外,任何承包出去的工程项目均须按供方管理规定和统一采购管理规定执行;因工作需要的加班必须事先向工程主任(工程主管)同意方可。

3.2维修员工作规范

3.2.1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确保管辖范围内一切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

3.2.2每日进行维修工作时,发现问题及时检查、处理。

3.2.3在巡视或进行维修工作时,严禁大声喧哗,打闹嬉笑或工作时吸烟。

3.2.4在巡视或维修过程中,除在维修单上做好记录外,必须在《巡视检查记录表》上的记事栏进行详细记录,以便主管随时进行检查。

3.2.5除非紧急情况(如断电、漏水、电器或电路短路等)维修员不得接受其他部门或业户的邀请私自进行维修,凡属业户委托维修项目,须由管理处统一安排方可进行,进行业户室内维修时,必须有业户陪同或业户代表在场方可进入室内维修。

3.3维修员工作安全措施。

3.3.1维修员在断开自动开关或隔离刀闸工作时,必须把'禁止合闸'的标示牌挂在手柄上。

3.3.2带电工作时必须使用绝缘柄的工具,戴好手套穿长袖和长裤的工作服。

3.3.3电气试验时必须穿绝缘鞋。

3.3.4工作完毕后,应检查工具有无遗忘,并须将拆动部分恢复原状。

3.3.5雷电时禁止进行任何电气设备的维修工作。

3.3.6带电高空作业时必须二人进行。

3.3.7在易燃易爆场所必须使用防爆灯,调换灯泡时须停电作业。

3.3.8在炽热高温场所作业时,必须做好通风降温措施,禁用易燃油类或挥发性液体。

3.3.9禁止在潮湿场所进行带电工作,要保持工作服干燥,养成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的良好习惯。

3.3.10消防设施必须摆放在显眼处,便于取用的地方,且保持消防设施的良好使用状态。

4.记录 无

5.附件 无

第7篇 服装公司设备管理工作程序

1.目的

1.1保证设备完好率,使生产正常运行;

1.2改进设备性能以满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公司的设备管理,包括设备部和电脑部(以下通称设备管理部门)所管辖的所有设备。

3.职责

3.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

3.1.1 跟踪和了解本行业装备发展的信息,选择先进适用的技术设备,定期向总经理递交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动态情况报告。

3.1.2对现有设备施行全面管理

a.整理设备资料(说明书、合格证、保修单、随机备件及工具清单等)归档;

b. 建立设备使用和维修档案;

c.编制设备操作规程、岗位维护保养规程,并对生产部门的骨干进行培训,属于专业机械的还要对操作者进行培训;

d. 编制《设备年度检修计划》、《设备检修程序》;

e.直接领导机修动力车间对动力设备和公用设备进行管理;

f.编制委外修理设备项目清单,签订修理合同,实施修后验收,必要时派员跟踪拆装修理现场;

g.编制易损件的合理库存量;

h.主持第五级设备检查,督导、验证和评价下级的设备管理;

i. 每月一次将整机、零配件供应商和修理情况资料交信息资料部门汇总存储。

3.1.3接受总经理的指示,搜集汇总设备使用意见,记录设备缺陷,编制设备技术改造计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3.2设备使用部门负责:

3.2.1正确操作使用设备;

3.2.2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3.2.3设备的现场保管;

3.2.4设备缺陷的及时如实汇报。

4.工作内容及要求

4.1设备购置和更新

4.1.1设备管理部门根据公司规划和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每半年或总经理有指示时向总经理递交'设备购置的技术经济分析报告',并附报'设备购置计划'。

4.1.2总经理对下述资料组织论证:

a. 召集设备管理部门及设备使用部门负责人讨论;

b. 组织对两家以上的供应商进行询问报价;

c. 必要时聘请专业人士征询意见。

通过论证要对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维修性、安全性、售后服务等项目作出评价并记录,按择优选定的原则,对'设备购置计划'进行审批。

4.1.3设备管理部门依批准的'设备购置计划',跟多家供应商洽谈,货比三家后,起草合同,按《合同管理制度》的规定报批;

4.1.4由业务部或总经理指定的人员按照《采购控制程序》执行采购。

4.1.5设备到厂后,由供应商安装试机或由我司人员安装试机,达到预期的技术参数后,由使用部门、采购部门和设备部代表共同验收,并填写'设备入厂验收表'及'重点设备安装、调试记录表'。

4.1.6设备管理部门对已购置的设备:

a.收集资料,进行分类、编号、归档,并填写'机器设备一览表';

b. 在设备上进行标识;

c. 填写'设备移交清单'移交给使用部门,并按《设备使用前培训考试规定》,对设备使用部门的负责人和操作工进行培训和考试。

d. 对设备运行和完好检查进行记录统计。

4.2设备的保养与维修

4.2.1设备管理部门

a.编制生产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维修保养规程;

b.对使用部门骨干或重点设备的直接操作者进行培训;

c.每台机器设立对应的履历档案存于公司资料室内,并录入电脑;

d. 每台机器设立'设备保养及维修记录卡',注明保养项目及频次记录保养及维修的经历,'记录卡'一年一换;

e.每年的12月20日前编制次年的'设备检修计划'报总经理批准;

f.根据设备检修计划或设备运行记录对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并在'设备保养及维修记录卡'上作好记录;

g.计算设备维修费用,统计备品备件消耗情况;

h.指导机修人员循合理路线每日巡视生产设备,发现并记录问题,及时排除;

i.必须委外维修的设备,办理批准及出厂手续,返回时核对修理项目,验收并作记录。

4.2.2使用部门

a.组织对员工的全面培训,落实规程要求;

b.督促组长、操作工、维修工按'设备保养及维修记录卡'的内容执行保养工作;

c. 了解设备状况,及时向设备部报告和设备故障和设备事故。

4.3设备管理记录

4.3.1记录的分类:

a. 普通设备管理记录

b. 重点设备管理记录;

c. 现场台帐记录及档案记录。

4.3.2普通设备管理记录的内容、方法:

序号内容方法执行

部门归档

时间

a设备前期资料:

'技术经济分析报告'

'设备购置计划表'

洽谈记录纸

设备商的广告资料

其他起草合同,资料附后;

对多家资料进行比较,作出选择说明。设备管理部门资料使用完毕即归档

b设备原始资料(说明书、图纸、保修卡、合同、合格证、进口单、运输单等)登记、编目,送资料室存档;

资料室将目录录入电脑备查。设备管理部门

资料员设备到公司后一星期内

c设备安装、调试及交付使用部门时的交接资料由设备部拟定安装调试验收项目,逐项真实记录于'安装调试记录表'中;

交接时现场试验及外观情况记录入'设备移交单'中。设备管理部门及使用部门

d设备维修记录卡随机一卡、随修随记,年终换新,旧卡归档。设备管理部门

e设备检修记录执行设备检修计划和设备出现重大故障送机修车间及委外修理时的记录设备管理部门

f设备技术改造记录对设备结构、性能进行改进的记录。设备管理部门

g设备损毁记录设备有部分损坏或整机毁坏时记录损毁情况、原因、责任。设

备管理部门

h设备报废记录记录报废设备状况,说明是正常报废还是事故报废。设备管理部门

4.3.3重点设备管理记录及方法:

4.3.3.1重点设备指'稀、贵、精、危'类设备。

a. '稀':稀少设备,全公司拥有量在2台以下的设备;

b. '贵':贵重设备,原购置单价在2万元以上的设备;

c. '精':精密设备,精密度很高,需要专业保养和调校的设备。

d. '危':危险设备,指有易燃易爆危险的设备或结构容器。

4.3.3.2重点设备执行4.3.2外,还须执行下列规定:

a. 由设备管理部门制订'××设备维护年度检修程序表',按期对该设备进行表列内容的例行检修,并将此表挂于设备现场;

b. 实行易损、易耗件的单列管理,保证库存,随时备用;

c. 实行'重点设备清单'管理,保证设备主管人员明确本项的职责;

d. 总经理每6个月一次对重点设备组织检查,填写'设备状况评定表'。

4.4设备的报废和淘汰

设备有缺陷已无法修复或技术经济指标落后需要淘汰时,由设备使用部门和设备管理部门按'设备报废淘汰申请单'的内容依次填写处理。

4.5设备事故处理

4.5.1发生设备事故必须立即逐级上报;

4.5.2遵照'事故情况不搞清,不放过;事故不分清责任人、不吸取教训,不放过;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不制订落实,不放过'的'三不放过'原则处理。

4.5.3接到事故报告后,设备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负责人应立即察看现场,将事故情况、原因、责任人、落实措施,填写'设备事故报告表',向总经理汇报。

4.5.4事故资料经总经理核准后,由总经办通知人事行政部和其他有关部门遵照执行。

4.6设备检查

4.6.1定义:设备检查是按照本程序规定,对设备的性能和外观状况进行察看、试验、检测,评审设备处于何种状态(良好、堪用、恶劣、报废)的一项工作。设备检查是评价设备管理、维修、保养情况,变更检修计划、申请设备报废、设备更新的依据。

4.6.2设备检查内容

a. 设备管理部门针对每种设备制订检查表;

b. 检查时实行扣分制度,每月由设备部公布一次扣分情况,每种设备的状况由设备管理部门制订项目分解,并定出每项分值,规定总分为100分,每月每个岗位确定合格分值,若低于合格分值,按差额计算罚款,若高于合格分值,按超出额计算奖励。(具体制度由设备部制订);

c. 扣分和奖分制度实行层级权数递增制,即:同一项内容分6个层级:

级别检查内容频次 方

式扣分方法(基本分a)检查满分时奖分(基本分b)

岗位班长主管厂长设备管理部门

岗位班长主管厂长设备管理部门

1级岗位自查1/日班后//////////

2级班长查岗位3/周全0.5a////0.5b////

3级车间查岗位1/周抽1/3a0.5a///b0.5b///

4级厂部查岗位2/月抽2aa0.5a//2bb0.5b//

5级部门查岗位1/月全3a1.5aa0.5a/3b1.5bb0.5b/

6级公司查岗位1/季抽1/54a3a1.5aa0.5a4b2b1.5bb0.5b

7级公司查重点1/半年全5a4a3a1.5aa5b4b3b1.5bb

4.6.3设备检查组织

a. 一级检查:是指岗位自查和互查,自查每日一次或以上,互查一周一次,按《设备操作规程》中的规定进行;

b. 二级检查:是指班组长对岗位的检查,按《班组长职责》进行,通常分为外观检查(每日一次或以上)、性能检查(每周一次)、产品质量印证检查(随时进行)。

检查结果用以考核操作工的操作和保养设备的能力。

c. 三级检查:是指车间一级(或相当于车间一级)的组织对设备的检查,检查结果用以考核班组长及岗位设备管理工作质量。其方法为:

ⅰ. 抽查,按事先制定的计划表,轮流随机进行,每月每台设备不少于1次;

ⅱ. 质量印证检查,从产品质量病疵中追溯查证;

d. 四级检查,是指工厂部组织的对各车间的检查,方法同c每月2次,检查结果用以考核车间主管、班(组)长、岗位工的设备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质量。

e. 五级检查,是指由设备部组织的设备检查,用以考核工厂部、车间、班长、岗位的设备管理工作质量,其检查方法为:

按照设备在册目录制订检查计划;

听取各方面意见后,确定重点检查的设备;

对'设备保养及维修记录表'进行审阅,确定检查重点;

从业务部收到的顾客质量投诉中寻找设备因素进行检查;

组织机修人员全面检查;

重点设备由主管或经公司确认有资质的人检查。

检查结果作为考核各部门主管及以下人员的设备管理工作依据。

f. 六级检查,是公司总经办组织的设备检查,抽查有代表性的设备。

g. 七级检查,是公司最高层亲自组织的专对重点设备的检查,检查方法由总经办决定,检查结果作为考核部门主管及以下人员的设备管理工作依据。

5.相关文件

5.1《申购管理程序》

5.2《采购控制程序》

5.3《合同管理制度》

5.4《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5.5《设备操作规程》

5.6《岗位维修保养规程》

5.7《设备检修程序》

5.8《设备使用前培训考试规定》

5.9《班组长职责》

5.10《设备事故报告责任制度》

6. 质量记录

6.1 设备购置计划表

6.2 设备入厂验收表

6.3 机器设备一览表

6.4 重点设备安装、调试记录表

6.5 设备移交单

6.6 年度设备检修计划

6.7 重点设备易损件库存计划

6.8 设备履历表

6.9 设备保养及维修记录表

>

6.11 委外维修记录单

6.12 设备检查记录表

6.13 设备事故报告表

6.14 设备报废、淘汰申请单

第8篇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工作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对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管理工作内容及评价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山东省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鲁质监特发〔2007〕76号 《山东省重要特种设备监督管理办法》;

db37/t651《质量技术监督区域监管工作规范》;

国质检法[2003]206号“关于实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

鲁政办发〔2007〕54号《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暂行规定》

db37/722《电梯维护保养要求》

db37/686《大型游乐设施维护保养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特种设备:《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适用范围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场(厂)内机动车。

3.2  使用单位:使用特种设备并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的单位(不含自然人)。

3.3  安全管理机构:使用单位为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指定的专门管理特种设备的机构(或部门)。

3.4 兼管机构:使用单位因特种设备数量较少,所指定的兼职管理特种设备的机构(或部门)。

3.5 作业人员:使用单位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含管理和操作)。

3.6  特种设备隐患: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不安全状态,包括设备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3.7严重事故隐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严重事故隐患。

(1)使用非法生产特种设备的;

(2)超过特种设备的规定参数范围使用的;

(3)缺少安全附件、安全装置,或者安全附件、安全装置失灵而继续使用的;

(4)使用应当予以报废或者经检验检测判为不合格的特种设备的;

(5)使用有明显故障、异常情况的特种设备,或者使用经责令改正而未予改正的特种设备的;

(6)特种设备发生事故不予报告而继续使用的。

3.8 主要负责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指公司董事长和经理(总经理、首席执行官或其他实际履行经理职责的企业负责人);非公司制的企业,主要负责人为企业的厂长、经理、矿长等;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是指其负责人;法定代表人与实际控制人不一致的,包括实际控制人。国家对特殊行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4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基本要求

4.1  使用单位应结合本单位特种设备种类和操作特点,配备满足管理工作需要的国家有关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标准。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履行使用单位义务,开展安全管理工作。

4.2使用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规模、特种设备数量和种类等实际情况,建立适合本单位管理要求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并确保其能正确履行职责。

4.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编制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包括岗位职责、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使用管理记录等。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应符合本单位实际,满足有关法规要求。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应经单位主要负责人正式颁布实施。

4.4 使用单位应根据所使用设备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特种设备监控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4.5 使用单位应建立覆盖本单位全部特种设备、全员参与、从设备采购到报废全过程的隐患排查工作体系。明确隐患分级排查、整改、监督的责任范围和工作程序,对隐患排查、登记、风险评估、整改、验收都作出明确规定。

4.6 使用单位应当严格履行法规规定的安全管理义务,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日常检查维护工作,做好作业人员培训工作,并自觉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依法进行的安全监察和区域监管巡查。

4.7 使用单位应当根据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安全管理体系的工作效果进行内部和外部的评定,对安全管理状况开展开展安全评价。不断完善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提高管理绩效水平。

5  安全管理体系基本要素

5.1安全管理方针目标

5.1.1使用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本单位设备特点及核心业务,制定文件化的特种设备的安全方针,经主要负责人签发。

5.1.1.1方针内容应体现:

--遵守特种设备有关法律法规;

--企业特种设备危险特点;

--预防设备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持续改进。

5.1.1.2方针的传达、评审与修订

使用单位应通过适当的方式向有关员工传达所制定的方针,并使员工熟悉和理解。应当定期对方针进行评审,根据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及时对方针进行修订,以确保其适宜性。

5.1.2管理目标

5.1.2.1目标的设立

使用单位应设立文件化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目标,目标应与安全管理方针相一致,体现企业的风险特点和不同职能、层次的具体情况,并能够量化分解至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考核实施。

5.1.2.2目标的实施

使用单位应制定目标实施计划并保证实施,应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定期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和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对目标进行修订。

5.2安全管理组织和制度保障

5.2.1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全面负责,并应当指定一名单位领导层人员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具体负责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5.2.2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所拥有的特种设备种类、数量及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专(兼)职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安全技术知识并经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5.2.3使用单位应当以书面形式明确规定所有参与特种设备管理的部门和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及权限。

5.2.4管理制度

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所使用特种设备的种类和特点,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建立相应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可单独成册,或包含在本单位总的管理制度中。使用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一般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制度内容:

(1)安全会议制度;

(2)安全投入及使用管理制度;

(3)安全生产奖惩及责任追究制度;

(4)特种设备采购与验收制度;

(5)特种设备安装、维修改造及调试制度;

(6)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包括停用、报废)制度;

(7)作业人员培训与考核管理制度;

(8)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9)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管理制度;

(10)特种设备安全附件管理制度;

(11)特种设备自行检查制度;

(12)特种设备运行(日常使用,包括停、开机,运行、交接班等)管理制度;

(13)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14)运行故障和事故管理制度;

(15)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16)事故应急救援演习管理制度;

(17)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制度;

(18)重点监控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19)特殊设备的管理制度。

5.2.5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根据所使用特种设备种类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规程内容应包括各类设备的操作参数,方法、安全要点、故障应急处置等内容。

5.2.6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结合管理和岗位操作的实际,定期分析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实施效果,适时修订。

5.2.7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主动获取和更新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信息和安全状况信息,并在内部及时有效地作相应传达。

5.2.8使用单位应每个季度召开一次由单位分管领导参加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会议,听取基层单位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分析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安全管理工作,及时处理相关安全隐患,确保设备安全使用。

5.3作业人员

5.3.1使用单位应当根据设备种类和使用特点,配备相应数量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并定期对其进行培训。作业人员应经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5.3.2  使用单位应当在每年年初制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计划。培训工作应有工作见证。在作业人员资格证书有效期满前3个月应向发证部门提出复审申请。

5.3.3使用单位作业人员数量应至少满足以下要求:

5.3.3.1锅炉

每台在用锅炉当班持证的司炉工、水处理操作人员应按下列数量配备:

蒸发量小于或者等于1t/h的锅炉(热水锅炉供热量0.7mw),司炉工不少于1人;

蒸发量小于或者等于10t/h(热水锅炉供热量7mw),大于1t/h的锅炉(热水锅炉供热量0.7mw),燃煤锅炉司炉工不少于2人,燃油(气)锅炉或电锅炉司炉工不少于1人,水处理操作人员不少于1人;

蒸发量小于或者等于35t/h(热水锅炉供热量24.5mw),大于10t/h的锅炉(热水锅炉供热量7mw),燃煤锅炉司炉工不少于3人,燃油(气)锅炉司炉工不少于3人,水处理操作人员不少于2人;

当2台锅炉在1个锅炉房内同时运行时,当班司炉持证人员可按70%计算。

5.3.3.2  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每个生产操作岗位每班次持证作业人员应不少于1人;

对于连续运行的化工生产企业应根据其化工装置来确定,因每个装置规模、复杂程度不同,每个生产岗位每班必须配备不少于2名持证压力容器作业人员;

5.3.3.3  压力管道

根据压力管道的种类,每班应配备不少于1名相应的压力管道作业人员;巡线人员应持证上岗。

5.3.3.4  电梯:

货梯、医用电梯和其它确需人工操作的电梯每台每班持证作业人员应不少于1人;

5.3.3.5  起重机械:每台每班持证作业人员应不少于1人;

5.3.3.6  厂内车辆:每台每班持证作业人员应不少于1人;

5.3.3.7  大型游乐设施:每台每班持证作业人员应不少于1人;

5.4  安全管理档案

5.4.1  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档案(包括安全管理台帐和设备技术档案),并指定专人负责相关档案的建立和保存。

5.4.2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档案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特种设备有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技术标准;

(2)有关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

(3)安全管理台账;

(4)特种设备(含安全附件)安全技术档案、作业人员管理档案;

(5)隐患管理台帐及有关整改确认资料;

(6)安全工作会议记录;

(7)安全管理体系实施的其它相关工作见证资料。

5.4.3 使用单位应当按照特种设备种类,分类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台账、、安全阀管理台账,并绘制有较为直观、准确的特种设备分布示意图。台账应及时维护更新,确保为最新状态。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台账内容应包括:设备名称、设备位号(或内部编号)、注册登记信息(注册代码、使用证号)、设备主要参数(额定起重参数、压力、介质、尺寸、制造单位、产品编号等)、检验信息(安全状况等级、下次检验日期等)、使用状态情况等。

--作业人员管理台账内容应包括:姓名、身份证号、资格证号、持证项目等。

--安全阀管理台账内容应包括:制造单位、出厂编号、规格型号、安装位置、安装位置处最高允许工作压力、整定压力、校验单位、校验报告编号、下次校验日期等。

5.4.4 使用单位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应一机一档。安全技术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设计、制造、安装、修理、改造的有关文件和资料;

(2)自行检查和定期检验的记录与报告;

(3)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4)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5)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6)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制造质量证明书、日常维护保养和校验记录。

(7)设备使用登记资料(注册登记表和使用证等)。

5.4.5 使用单位应建立作业人员安全管理档案,主要内容包括:

(1)作业人员身份证复印件;

(2)管理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3)作业人员岗位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记录;

(4)作业人员工作情况考核记录。

5.4.6安全技术档案为长期保存档案,设备报废后方可销毁。安全管理档案的保存期由使用单位根据需要确定,但不得少于2年。

5.5 岗位安全责任制

5.5.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结合各岗位职责,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内容和考核奖惩等事项。

5.5.2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全面负责。

5.5.3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其他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

(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其他职能部门及其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

(3)车间、班组及其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

(4)其他岗位及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

5.6  特种设备采购与验收

5.6.1  使用单位应当选购取得相应制造许可的单位生产的特种设备(或部件、安全附件、压力管道元件)。使用单位不得采购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特种设备用于生产。

5.6.2  设备到货后,使用单位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对照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查验设备随机资料,并对实物进行检查。

5.6.3  供特种设备安装、维修使用的部件、安全附件、压力管道元件,必须妥善保管,做到标识清晰,质量证明文件齐全,确保安全质量的可追溯性。

5.6.4  对设备(或部件、安全附件、压力管道元件)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联系相关制造单位予以妥善解决。

5.6.5  气瓶使用单位应对瓶装气体供方进行评价,应选用取得相应气瓶充装许可证单位充装的气体。气体到货后应当对气瓶进行安全检查,确认有关充装、警示、检验等标识齐全有效后方可使用。

5.7  特种设备安装、维修、改造

5.7.1  使用单位应当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特种设备安装、维修、改造。

5.7.2  使用单位应当向安装单位提供有关设备资料,配合安装单位办理设备安装、维修、改造告知手续,督促并支持安装单位依法申报监督检验或验收检验。

5.7.3 特种设备改造所使用的设计文件、部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5.7.4 特种设备的改造、重大维修过程应经过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

5.7.5  特种设备安装、维修、改造完毕,应及时进行现场验收和设备交接,向施工单位索取竣工资料并归入相关特种设备档案。

5.7.6  应依法进行监检而未监检或监检不合格的,使用单位不应接收相关设备或将相关设备投入使用。

5.7.7  经改造验收合格的设备,应当在验收合格后30日内持有关资料向原设备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5.8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

5.8.1  使用单位应当在设备投入使用前或使用后30日内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使用登记。使用登记的有关资料(注册表、使用证等)应及时存放于设备档案内。

5.8.2  使用登记前,使用单位应按照相应登记规则要求,填写使用登记相关表格。

5.8.3  办理使用登记时,应按特种设备登记部门的规定和相应登记管理规则的要求,向设备登记部门提供设备质量证明文件等有关资料。使用单位应保证所提供资料真实,填报信息正确。

5.8.4设备登记后,应将使用登记标志置于或者附着于相关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注:登记标志为使用登记证或包括使用登记编号信息(使用证号、注册代码)的标签。

5.8.5  设备发生以下变化时,使用单位应填写《特种设备变更备案表》(附录a.6),并按有关使用登记规则的规定,及时到原登记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单位名称发生变更;

--设备转让或出租;

--设备变更使用地点;

--设备使用状态发生拟停用一年以上(或停用后重新启用)、报废、拆除等变更;

--设备更改使用参数。

《特种设备变更备案表》内容应包括:设备基本信息(使用单位名称、设备名称、使用证号、注册代码等)、变更项目(单位名称、停用、移装、过户、报废、重新启用、安全状况变化等)、提交的有关资料情况(使用证、注册表、检验报告、其它相关见证资料等)。经使用单位有关负责人签字并加盖使用单位公章。

5.8.6气瓶(车用气瓶除外)使用登记工作由充装单位负责。租用设备的使用登记工作由产权单位负责,登记后将有关资料及时移交设备使用单位。

5.8.7 危险化学品气瓶(含车用气瓶)应当在办理登记后,采用信息化手段管理,悬挂电子标签。

5.9  现场运行管理

5.9.1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依照国家法规、标准、安全技术规范及设备操作规程的要求,做好设备运行管理。

5.9.2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明确设备运行管理的责任部门及责任人。相关作业人员应当如实、认真记录特种设备的运行情况。

5.9.3使用单位应当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标志置于或者附着于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不方便实施的,应当采取喷涂、悬挂标示牌等方式明确标示特种设备身份。

5.9.4 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使用单位应将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易于为乘客注意的显著位置。

5.9.5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保证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的清洁、通风、温度等环境条件。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为作业人员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条件。

5.9.6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在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

5.9.7 重要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积极推广视频监控,充分运用电子监管手段,保障设备安全运行。

5.9.8 液氯、液氨等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在充装现场安装视频监控装置。

5.10  特种设备日常检查、维护保养及故障处置

5.10.1 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和本单位制定的检查制度,明确规定各类设备各级人员的巡查职责、巡查内容和周期,并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外部检验。

5.10.2使用单位应当组织安全管理人员至少每月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应当按照《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和《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的规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年度检查(或在线检验)。

5.10.3使用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特种设备使用情况,确定本单位的重点监控设备。重点监控设备至少应包括《山东省重要特种设备监督管理办法》中所定义的特种设备,以及按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构成重大危险源单元内所包括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制定重点监控特种设备监控方案,明确检查项目和内容,明确检查责任,每三个月至少由专业人员进行一次检查。

5.10.4电梯使用单位应与有资质的电梯维保单位签订维保协议。要求维保单位按照《电梯维护保养要求》(db37/722-2007)要求每15日至少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使用单位电梯管理人员应对维保记录进行确认。维保单位发生变化时,应当在变更后15日内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5.10.5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合理配置维修保养人员,确保在接到故障通知后,能按照《电梯维护保养要求》(db37/722-2007)的要求及时赶赴现场。

5.10.6 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运营使用单位在每日投入使用前,应当进行试运行和例行安全检查,并对安全装置进行检查确认。大型游乐设施应按照《大型游乐设施维护保养要求》(db37/686-2007)维护保养。

5.10.7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自行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时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及时处理。

5.10.8 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使用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5.10.9各项检查均应作出记录,年度检查(或在线检验)应形成报告。检查记录或报告应存入安全管理档案。

5.10.10 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

5.10.11 对报废或停用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妥善进行处理。对于危化品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应当进行介质置换,确保安全。

5.11   定期检验

5.11.1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或停用一年以上设备重新启用时)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检验申报表格式见附录a.7)。检验申报表的内容应包括拟检验设备的基本信息(名称、内部编号、注册代码等)以及计划检验时间。申请检验后,应向检验检测机构索取申请检验回执。

5.11.2 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和检验检测机构的要求,做好检验前的准备工作,并告知检验人员现场安全注意事项,为检验人员的现场检验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告知安全注意事项应有相应工作见证。

5.11.3 现场检验检测结束后,使用单位应当及时督促检验检测机构办理检验检测结束告知手续。

5.11.4 在定期检验后,应及时向检验检测机构索取检验结束通知单(或检验报告),对存在的问题按照要求进行整改。

5.11.5 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5.12  特种设备隐患治理

5.12.1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整改监督责任制度,认真开展隐患自查。

5.12.2  对在本单位日常检查、检验检测机构定期检验和政府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安全监察中发现的特种设备隐患,使用单位应及时填写《特种设备隐患管理台账》(见附录a.8),建档管理,并定期对整改情况进行督查。《特种设备隐患管理台账》内容应包括隐患名称及隐患发现来源、处理结果。

5.12.3  对于已经发现的每项特种设备事故隐患,使用单位应当指定部门或人员负责隐患治理工作。应当投入必要的隐患整治资金,并及时安排时间进行整治。

5.12.4  经过整治消除隐患后,有关部门和人员要进行检查(验)确认,并在有关书面检查材料上签字。对于安全监察机构《安全监察指令书》或检验检测机构《检验结果通知单》提出的问题,使用单位应及时以书面形式将整改情况报相关安全监察或检验检测机构确认。

5.12.5  对于因生产等原因不能(或难以)及时整治的隐患,使用单位应进行风险评估,对重大的、难以容忍的隐患,必须及时予以消除。其它严重程度的,应当制定监控方案,落实监控措施、监控责任、整改期限。监控措施经特种设备管理机构审核,并报经单位分管安全负责人、主要负责人签字后实施。重大隐患的监控方案还应报告发现该隐患的安全监察或检验机构备案。隐患监控时发生事故的,由使用单位负责。

5.12.6  对于仅依靠本单位力量难以消除的隐患和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隐患,应书面报告当地政府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协助消除。

5.12.7  对于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特种设备设计使用年限或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或者经检验检测不合格又无法消除安全隐患,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应当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

5.12.8 隐患整改和确认的相关资料应及时存入安全管理档案。

5.13  事故应急管理

5.13.1 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应急处置与管理制度,明确本单位特种设备及相关事故应急处置和报告的程序及内容。

5.13.2 使用单位应在本单位应急事故预案的基础上,根据本单位特种设备的使用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特种设备专项预案。

5.13.3 使用单位应建立事故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并配备满足事故处置需要的救援人员,做好物资准备和资料准备。

规模较小而无应急救援组织的单位,应当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并与就近的应急救援组织签订应急救援协议。

规模较大的企业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当地安全监察机构的指导下,建立区域专项应急救援队伍,接受当地政府及安全监察机构统一调度。

5.13.4物资准备主要包括抢险防护用品、专用工具、安全检测仪器、通信设备和器材等其它救灾物资;

资料准备包括特种设备的技术资料、现场工艺流程图和平面示意图、现场作业人员岗位布置、应急人员的联系方式和地址、最近区域事故应急救援特殊装备资源、政府有关部门救援支持联系电话等。

5.13.5  使用单位要按照所制定的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一般情况下每年至少一次),演练记录和见证应存入设备安全管理档案。

5.13.6 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演练暴露的问题,及时修订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5.13.7 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应当按照国家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处理的规定,向及时进行报告,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或配合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5.13.8 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应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及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进行调查处理。事故原因未查清,隐患得不到整改,防范措施未落实,事故设备不得重新启用

5.14  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5.14.1使用单位应当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依法进行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向安全监察人员提供所需要的有关材料和信息,为现场安全监察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5.14.2使用单位应告知监察人员有关现场安全注意事项。

5.14.3对于安全监察人员提出的问题和下达的《安全监察指令书》,使用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时限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报告。

6 安全管理效果

6.1使用单位内部审核

6.1.1使用单位应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效果进行内部评审,查找安全管理漏洞,提出消除或控制不安全因素的方法、措施,持续改进,保证特种设备安全方针和目标的实现。

6.1.2内部评审工作由使用单位特种设备安全分管负责人组织进行或委托中介组织(协会或检验机构等)进行。每年至少一次,发生严重以上或者有重大影响的事故后必须重新进行评审。

6.1.3每次评审应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内容和具体计划。安全评价、各级安全监察机构下发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应作为管理评审的重要输入。

6.1.4每次评审均应形成评审报告。对于在评审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应制定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落实整改责任,形成整改指令,经主要负责人签署,下发落实整改。

6.2管理部门检查

6.2.1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规则(试行)》的要求,对有关使用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情况进行综合检查。

6.2.2对于存在问题较多的使用单位,管理部门应作为安全监察和日常监管的重点单位,加大日常检查频次。

6.2.3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以书面形式通知有关使用单位进行纠正。对于违反有关法规的行为,应告知安全监察机构依法进行处理。

6.3 安全评价

6.3.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定期对特种设备的使用现状进行安全评价,以查找、分析和预测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及风险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6.3.2 安全评价可以由使用单位自行组织,也可委托专业特种设备安全评价机构承担。

6.3.3 对安全评价提出的整改项,使用单位应及时、认真进行整改。

6.3.5 使用单位应当按照附录b的推荐评价内容,根据在用特种设备实际状况及管理需要,增减评价内容及改变评级标准。

6.3.6 安全评价不能代替安全监察机构的监督检查。安全监察机构可以采用安全评价内容对使用单位进行安全检查。

第9篇 设备管理小组工作职责

1、 严格执行医院医学装备三级管理制度及医疗设备使用

科室管理制度。

2、负责科室设备、器械、耗材等购置计划的论证,大型设备的可行性论证,设备的参数制定,监督执行设备管理有关规定。

3、 建立设备、试剂、耗材等使用登记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4、 每日对科室所有设备进行检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及

时发现设备存在问题,上报设备部。

5、 做好设备的日常清洁、保养工作。

6、 做好设备运行的情况登记。

7、 对科室设备的相关资料进行妥善保管。

8、 做好与设备部的协调工作,共同保障医疗器械的安全运行。

第10篇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整改措施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是指利用企业管理的理论对煤炭企业机电系统的人、财、物和事进行科学管理,使之发挥最高经济效益的全部活动。

就我国煤炭系统来讲,一般都拥有从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压气到采掘、钻探、通讯、洗选等一整套机械设备及与之相应的电气设备,而且都有着一支操作、维修、管理这些设备的队伍,并且还有为之服务的机电设备修理厂等。这些一般被称为煤矿机电系统,而机电设备管理作为煤矿机电系统中的一个重要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煤炭企业要发展,管理是关键。目前,我国一些较为成熟的煤矿开采已经逐渐转入深部开采、矿井的延伸开采,对煤矿机电设备的性能和管理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煤矿系统工作的同行都清楚,煤矿生产中的煤炭开采、运输、提升多种环节都需要依靠机电设备与机电设备管理人员来完成。由于煤炭行业的特殊性,给煤矿机电设备管理造成了诸多困难。笔者长期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岗位上工作,积累了一些管理工作经验,经过对口专业进修及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使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笔者愿意与业内同行共同分析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探析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先进的整改措施,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使得煤矿使用的机电设备品种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复杂。特别是电气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也为煤矿机电设备带来了大发展,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也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但多年来形成的弊病达不到新的标准和要求,所以,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出现了以下问题。

1.机电设备管理部门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安全管理不到位。笔者经常与业内同行探析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分析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发现好多煤矿虽然设置了机电设备管理部门,但机电设备科管理人员的主要精力却放在应付生产上,没有充分发挥出管理部门的作用。由于煤矿领导对机电设备管理不够重视,大量地压缩管理人员,造成机电设备管理人员不足,机电设备专业未能健全,机电设备管理网络经常中断,机电设备职能管理淡化的现象。还有一些煤矿根本就没有设置机电设备管理人员,有的就是设置了,管理人员也是身兼数职。对电气管理、电缆管理、小型电气管理、防爆检查、设备管理、配件管理等管理不到位或放弃管理。更有一些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标准化管理意识淡漠,对固定设备和流动设备的管理未能按《国有重点煤矿生产矿井机电设备专业质量标准化标准》进行,导致机电设备从选型、购置、验收、试验、安装、维护、修理直到报废的全过程管理一些环节不到位。有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处在机电设备验收、使用过程中管理制度执行的不严,不合格产品仍然使用,而正常使用的机电设备缺少编号,账、卡、物不对应。还有的设备该报废的不报废,仍然超期使用。这些问题都严重干扰了煤矿正常生产,使机电设备安全生产处于被动状态。

2.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缺乏,在岗人员素质偏低。众所周知,煤矿是一个危险性高、环境差、风险大的工作单位。从业人员长期在地下开采光明,但他们的收入往往比较低,所以,对专业管理人员、维修人员、操作人员缺乏吸引力。很多煤矿招不到技术人才,煤矿只好自行培养一些人才。可是,由于激励措施不到位,这些人才经过一个时期锻炼能独当一面后,又被效益好的单位挖走,造成大批技术熟练的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维修人员、操作人员流失、青黄不接的现象。目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岗位上有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是临时工,这些人员文化素质低,不安心工作,安全意识淡薄,再加上煤矿机电设备系统培训方式落后,教育方法单一枯燥,只是形式主义走一下过场,起不到预期效果。这就给机电管理带来了安全隐患,造成机电设备管理人员文化素质低,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的现象。由于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系统负责培训的部门没有对这些管理人员进行过设备管理和企业管理培训,使得一些管理人员经常违章作业,机电设备故障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煤炭生产进度,给国家、煤矿经济运行带来了损失和障碍。因此,需要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决策层用先进的技术武装机电设备管理人员,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要求他们按标准化的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全面提高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使他们的工作规范化、正常化、制度化。

3.忽视机电设备保养,机电设备超负荷工作。近年来,受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劲拉动以及我国将煤炭作为基础能源重要原料的战略地位的影响,煤炭需求产量激增。受利益、经济效益所驱动,煤炭企业常把生产任务、经济运行摆在第一位,而机电设备安全、使用寿命、机电设备规范化管理则摆在应付生产、充当配角的位置。机电设备连轴转,人可以休息,但机电设备没有维修保养的时间,再加上机电设备管理技术指标不过关,没有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无法对购进设备进行必要的性能、指标、安全性能的检测,运行中大型设备及电网供电采用的保护装置不完善,维修、检修需用的配件、工具不足等。虽然每个煤矿都制定了相应的机电设备管理规章制度,但实施力度不够。同时,煤矿领导干部重视瓦斯、煤层、水灾、火灾等重大事故的防范,对机电设备事故重视不够。业内同行都知道:机电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清洗、润滑、更换易损件等保养工作,一些领导及管理人员认为这些工作会增加工作量,加大生产成本,日常保养工作常处于缺失状态,致使机电设备故障频发,实际增加了生产成本。再者,煤矿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粉尘大、温度高、腐蚀性气体长期包围着机电设备,可是管理人员对此认识不足,机电设备在井下运输、存放的过程中,没有采取防尘、防锈、防潮等措施,造成机电设备的腐蚀和损坏。随着矿井的延伸开采,矿井的垂深一般都在600~800m以上,多水平提升,接力排水,造成供电线路加长,负荷增加,网络复杂的现象。深部开采地温和压力的不断增加,使煤矿的巷道、泵房、变电所等场所底谷严重变形,导致管路、电缆受压。这些超负荷的生产状况给机电设备管理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笔者深深感到,如果不加强管理,不进行技术改造,不提高和改进管理力度与方法,就很可能酿成重大事故。因此,煤矿领导和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切不可掉以轻心。

二、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整改措施

煤炭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煤炭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经济运行,因此,抓机电设备管理工作首先要从加强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做起,对一些重要设备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电气设备进行更新,以提高安全生产可靠性。对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进行安全过程闭环管理。其次,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做好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建立健全一系列机电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实行奖优罚劣的激励制度。然后,定期对机电设备进行流程管理,维修和保养,以确保煤矿机电设备系统安全、可靠、高效的运行。

1.加强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任何一个煤矿如果对从业人员依照《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实施办法》进行管理,那么这个煤矿无疑是安全的,因为在做到这些工作的同时,不安全的隐患已经消除了。怎样扎扎实实地做好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呢?笔者认为,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的过程管理必须以科队为单位,兼顾班组,实行过程安全闭环管理。过程安全闭环管理的过程是:制定安全目标,健全以机电矿长为首的安全管理网络机构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安全隐患和危险点的分析预控,强化现场管理,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事故处理,坚决执行安全奖惩考核制度,加强职工安全专业技术学习。煤矿机电设备安全过程闭环管理应该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据可查。(1)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目标管理的设置应该在每年年初进行。各科室、班组、个人都应根据本科队、本岗位的生产情况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分析,提出本科队、本岗位的安全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本年度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生产管理目标。(2)开展安全隐患和危险源的分析预控。每项工作开始前,都应该对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预先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进行预防。班前会既要安排当班的工作任务,更要总结上一个班工作中机电设备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本班应注意到的安全事项。(3)强化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现场管理,建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并认真执行。定期做好设备保养和清洁工作,每个工作场所都要认真执行巡回检查和交接班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线路和项目对作业现场、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巡回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第11篇 主系统设备管理组工作职责

1、 负责主运输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保养工作,向井下机电队长负责。

2、 掌握设备性能,熟练规范操作。

3、 负责职责范围内设备的定期检修、维护工作。

4、 负责职责范围内设备、设施的质量标准化工作。

5、 设备出现异常时,应停机检查处理,不得带病运行,按程序处理。

6、 及时检查和消除各种不安全隐患。

7、 及时做好各项记录。

第12篇 综采工作面设备管理补充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综采工作面设备质量管理,提高综采工作面质量标准化水平,特制定如下管理办法:

1、前部运输机与转载机搭接要合理,要求运输机链轮中心距转载机中心板高为600-750mm;链轮外缘与转载机槽子上帮内缘垂直。搭接不合规定标准的,对综采队罚款100元/次,对当班跟班队长和班长各罚款30元/次,队长罚款20元/次。

2、后部运输机与转载机搭接高度要求,过渡支架掩护梁下沿与后部运输机机头架上沿高度不低于400mm;宽度要求后部运输机链轮外缘与转载机上帮链垂直。搭接不合标准的,对综采队罚款100元/次,对当班跟班队长和班长各罚30元/次,队长罚款20元/次。

3、工作面要加强涌水的管理,运输机不得拉水煤,底链不拉回头煤。否则对综采队罚款200元/次,对当班跟班队长和班长各罚30元/次,队长罚款20元/次。

4、转载机拉移前,要清净转载机过桥下、两帮及导轨下的浮煤、浮矸及杂物,底板要清平,宽度至少大于转载机宽度的400mm,否则对综采队罚款100元/次。

5、工作面后部运输机要安设防滑装置,否则对综采队罚款200元/次,对队长罚款50元/次。

6、转载机与皮带机尾搭接要符合要求,转载机机头要安装挡煤板,否则对使用单位罚款100元/次。

7、皮带运输机机尾要有专门的维护人员,要求皮带底下的浮煤及杂物清净,机尾防护罩上无浮煤、杂物,否则对责任单位罚款100元/次,对责任人罚款30元/次。

8、皮带机尾积水、淤煤要及时疏排和清挖,否则对责任单位罚款100元/次,对跟班队长、班长各罚20元/次。

9、水沟要经常清挖,确保水路畅通,否则责任单位罚款200元/次,对各班队长、班长各罚30元/次。

10、施工单位要定期对机电设备进行检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否则将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影响,对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罚款并追究责任。

11、本办法适用于各综采队,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生产技术科

2023年7月24日

第13篇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程序

1、目的

为贯彻落实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对公司特种设备进行有效管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人身、设备安全和保护环境,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适用于对公司范围内特种设备进行有效管理。

3、职责

3.1机械动力处是公司特种设备的主管部门,负责对特种设备进行管理。

3.2机械动力处负责设备的采购、安装、验收及定期检验。

3.3技术安全处负责特种设备的监督检查。

3.4各单位负责本单位所辖特种设备的使用、日常维修和保养,明确设备负责人。

4、工作程序

4.1特种设备的范围

特种设备包括:各种起重机械设备、各种压力容器、锅炉、压力管道以及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特种设备。

4.2特种设备的采购

4.2.1设备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由技术部门确定技术规格,交主管副总师会签,公司主管副总经理批准。

4.2.2企业规划处依据批准的申请报告下达令号。

4.2.3机械动力处进行比价采购或组织进行招标。

4.3特种设备的验收

4.3.1机械动力处及设备使用单位按照公司《设备采购合同》、《技术协议》以及补充文件对到厂设备进行开箱验收。

4.3.2按照合同约定由设备安装单位或机械动力处向咸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申请报验。

4.3.3设备安装调试完毕,由咸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验收后方可使用。

4.4特种设备的管理与使用

4.4.1机械动力处对购置的特种设备按照公司《固定资产转固管理办法》办理转固手续,建立《设备管理台帐》。

4.4.2机械动力处建立特种设备档案,档案包括《装箱单》、《合格证》、《技术状况鉴定卡》、《验收报告》等。

4.4.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按照公司《设备管理考核办法》、《设备操作规程》的要求对特种设备进行日常管理和使用。

4.4.4机械动力处负责监督检查特种设备技术状况及安全状况,保证特种设备在检验周期内正常使用。

4.4.5技术安全处对各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进行日常监督检查。

4.5特种设备的维护及保养

4.5.1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按照公司《设备管理考核办法》要求,每年初制定《设备一、二级保养计划》报机械动力处审核。

4.5.2各使用单位按照机械动力处下发的《设备一、二级保养计划》,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日常保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禁带病运行。

4.5.3机械动力处按照公司《设备管理考核办法》对特种设备的《设备一、二级保养计划》的执行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4.5.4特种设备的大修理按照公司《设备大修(项修)及验收管理办法》执行。

4.6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

机械动力处按照兴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检验计划,配合咸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公司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验。

4.7特种设备的事故处理

按照公司《设备事故管理实施细则》执行。

4.8特种设备的报废处理

4.8.1特种设备报废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机械动力处按照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组织进行技术鉴定,符合报废条件的填写《设备报废申请单》,一式三份,经主管副总经理审批后备案。

4.8.2已批准报废的设备不得继续使用,应按公司《设备管理实施细则》进行报废设备的处理;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报废设备同时应按《固体废弃物管理程序》的相关规定执行。

5、相关文件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设备管理考核办法》

《设备管理实施细则》

《设备事故管理实施细则》

《固体废弃物管理程序》

《设备大修(项修)及验收管理办法》

《设备操作规程》

6、记录

《设备管理台帐》

《设备档案》

《设备管理奖罚通知单》

第14篇 gmp设备管理经理工作职责与职位要求

职位描述:

职责描述:

01、按gmp要求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建立健全所有设备档案。

02、 配合公司质量部门按gmp要求做好设备设施方面的偏差和变更管理。

03、 审核并检查落实设备检修计划,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04、 审核设备的采购、urs制定及验收过程中的合规性,按 gmp 要求协助完成设备 验证工作。

05、审核设备的标准操作和维护规程的制定及升版工作中的合规性,并提出改进意见。

06、做好部门管辖范围内的gmp现场管理和sop的监督检查工作。

07、 负责组织部门员工的gmp培训工作。

08、负责和qa部门的沟通联络、协调工作。

职位要求:

经验:5年以上药企相关工作经验,熟知gmp法规,有丰富的gmp设备管理经验,通晓制药企业水、电、空压、制冷、净化空调等公用系统运行的专业知识,文字组织能力强,能熟练运用autocad等办公软件,经历过多次的gmp现场核查经历。能承受工作压力。

第15篇 消防设备管理工作执行标准

一、全公司的烟感器每年由消防中心组织测检1~2次。

二、自动灭火喷淋管道污水,每年由消防中心和管工班组织排放检查一次。

三、每季度由消防中心或水泵班放水检查一次公司内地上消火栓。

四、消防水泵每半年由消防中心和水泵班手动或自动启动检查一次。

五、油库的灭火装置每半年由消防中心检查测压一次。

六、气站的电子鼻的信号每季度由液化站测试一次。

七、消防加压、送风、排烟风机,每月由工程部门启动运行测试检查一次。

八、消防总控制联动系统每年由消防中心和工程部及有关部门联合启动运行检查一次。

九、公司的各种电器设备,每年联合进行一次检查。

十、备用发电机,由工程部根据设备检查安排时间定期启动检查。

十一、油库的固定泡沫灭火装置,每隔一年至一年半由消防中心监督油库更换药剂一次。

十二、各部门的轻便手提式10升、推车式65~100升的泡沫灭火器,每年由消防中心监督各部门更换药剂一次,其他器材损坏的要及时更换。

十三、公司建筑物内凡存放有物品的地方,有人员活动的地方、公共场所、娱乐场所,楼层间、机房、电房、气站、油库、厨房、办公室等部位视不同情况配备轻便手提式灭火器材,由管辖部门负责维护保管及外表的清洁卫生,摆放消防器材的地方不得堆放杂物,改变消防器材摆放的位置时,要经消防中心同意,有意损坏消防器材要罚款,情节严重的要追究责任。

第16篇 商场给排水设备设施管理工作规范

2.1目的

确保给排水设备(设施)处于良好技术状态,保证生活、消防用水的需要。及时处理给排水设备(设施)故障,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2.2适用范围

适用集团商场各管理部给排水设备(设施)的运行管理。

2.3职责

2.3.1负责给排水设备(设施)的操作、巡视、记录及异常报告并负责设备房的清洁工作。

2.3.2设备主管负责给排水设备(设施)综合管理及对上述工作的检查督导。

2.4给排水设备(设施)运行规程

2.4.1水泵房管理工作

--水泵房是提供生活、消防用水的关键部位,必须由工程维修人员根据〖水泵房巡检表〗内容进行巡视保养。未经管理部门许可,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如进入必须在〖设备房出入登记表〗上进行登记。

--水泵房内所有设备在正常运转状况下,开关应设在自动位置,操作规程简单明确。

--生活水泵每周轮换运行,并悬挂运行告示牌。

--各类水泵、闸阀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做好维修记录。

--检查水泵控制系统、主备泵自动切换系统是否安全可靠。

--检查水泵、电机轴承,油位、油质,进行定期加油和调换。

--检查电机运行电流、温升情况,机械传动是否完好。

--检查水泵连轴器配根、各类闸阀有否渗漏水现象。

--保持泵房整洁,定期做好水泵房保洁工作。

--设备检修保养需切断电源,做好安全工作。

2.4.2管理人员工作程序

2.4.2.1工程维修主管

--负责设备的技术资料和档案的收集、保管,负责零星设备的配件和材料的采购计划,外协维修的联系工作。

--每年按运行状况制订中、大修计划。

--对给排水设备(设施)维修保养提供工作指导及检查督导。

--负责编制给排水设备(设施)台账。

2.4.2.2区域物业部:区域物业部负责对上述工作的审核和检查监督。

2.4.2.3给排水设备(设施)巡检、保养

2.4.2.3.1日常巡检

--泵房保洁,水压、水位符合使用要求,水泵、电动机无异声,启、停运作正常。

--油质、油位正常,闸阀、盘根无渗漏。

--检查盘根是否漏水,若磨损严重,应更换。

--检查给水泵轴承油位、油质是否应更换。

--检查电动机与水泵弹性联轴器有无损坏,如损坏则应更换。

--检查地脚螺栓及主要连接螺栓是否有松动现象。

--清洁电机、水泵外壳。

--检查各检测表指示是否正常。

--检查各控制元件工作是否可靠有效。

2.4.2.3.2年度保养

--清洁电器箱外表、内部和部件。

--检查电气接头,电线接头联接牢固、可靠。

--对主要线路和部件进行绝缘检测。

--有降压起动的装置,检查起动与运转的时间是否正常。

--控制装置手动与自动装置必须可靠正常。

--检查水泵、电机轴承、轴套等运动部件磨损情况,若磨损严重,则应更换。

--检查密封件的密封情况,更换密封效果差的部件。

--检查泵叶、泵壳的腐蚀情况,清洁泵叶、泵壳风机表面。

--校对轴线,检查磨损情况,若磨损严重,应予以更换。

--检查闸阀、止回阀、浮球阀密封胶垫处是否完好;配件磨损情况,如漏水则应更换密封胶垫;若磨损严重,则应更换易损件。对锈蚀严重的闸阀(明装)应彻底铲除底漆后重新油漆。

--检查电机、泵体外壳是否有腐蚀情况,如有需铲除重新油漆。

设备管理科工作职责【16篇】

1.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仪器设备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2. 统筹全校仪器设备采购计划;3. 负责全校仪器设备的采购、调配、维修等工作,初审各类采购合同,报资产管理处审定;4. 负责进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设备信息

  • 设备管理部检修调度的安全职责【16篇】
  • 设备管理部检修调度的安全职责【16篇】98人关注

    1、设备部检修调度是设备检修计划、非计划停运管理、缺陷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管理负责人,并承担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2、深入现场掌握设备健康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定期 ...[更多]

  • 设备部管理职责12篇
  • 设备部管理职责12篇97人关注

    ⑴负责按照专项施工方案要求,购置满足安全(防爆)性能的电气设备、机械设备、通风设备、监控检测设备等。⑵负责对通风班组、电工班组及通风工作、用电工作,以及机械设 ...[更多]

  • 设备管理岗hse职责【16篇】
  • 设备管理岗hse职责【16篇】97人关注

    1、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和特点,认真贯彻落实《设备管理条例》及各项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和上级文件与要求。2、抓好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设备安全、平稳、经济运行,完 ...[更多]

  • 物资设备管理员安全职责【6篇】
  • 物资设备管理员安全职责【6篇】95人关注

    1、 积极参加采油管理区的qhse的有关活动。2、 参加采油管理区的危害因素辨识,风险/安全评价,环境影响因素的辨识和评价工作。3、 参与完编写、制定采油管理区重 ...[更多]

  • 设备管理部环保专工安全职责【16篇】
  • 设备管理部环保专工安全职责【16篇】94人关注

    1、负责全厂防治环境污染具体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企业安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方针、政策,积极参加与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相关的安全培训和教育。2、负责参 ...[更多]

  • 设备管理员工职责5篇
  • 设备管理员工职责5篇92人关注

    职位描述:职责描述:1、负责部门仪器、设备的申报,urs和dq的起草,仪器设备的自校和外校等管理工作。2、负责仪器操作类so及仪器维护类so及其他仪器校验、验证等so的起 ...[更多]

  • 设备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16篇】
  • 设备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16篇】92人关注

    1、矿机电科是矿设备管理的职能科室。对生产设备全面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对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定。根据企业经营方针、目标,对设备管理工作提 ...[更多]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职责【11篇】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职责【11篇】89人关注

    1、 在主管院领导下 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具体负责2、 掌握相关特种设备安全知识 满足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对其任职资格的要求;并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考核合格 ...[更多]

  • 设备管理专责的安全职责【16篇】
  • 设备管理专责的安全职责【16篇】87人关注

    1、负责全公司的设备管理,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搞好安全技术管理工作。2、熟悉党和国家,国家电力公司、网、省公司、市局有关安全生产的方 ...[更多]

相关专题

管理职责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