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性和意义
安全制度是企业稳健运营的基石,它如同一座无形的防护墙,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与企业的财产不受损害。有效的安全制度能预防事故的发生,降低风险,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从而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和企业形象。安全制度的存在并非仅仅为了合规,更是企业责任与关怀的体现,它塑造了一个尊重生命、重视安全的企业文化。
安全制度有哪些
一套完整的安全制度应涵盖以下几方面:
1. 安全操作规程:详细规定各岗位的操作步骤,确保员工了解并遵守安全操作流程。
2. 应急预案:预先设定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以便迅速、有序地处理。
3. 安全培训制度:定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
4. 危险源识别与管理:识别潜在危险,采取预防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5. 安全检查制度:定期进行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
注意事项
在制定和执行安全制度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 制度的针对性:制度应针对具体工作环境和任务,避免泛泛而谈。
2. 清晰易懂:语言表述要简洁明了,避免专业术语过多,确保每个员工都能理解。
3. 实用性:制度应符合实际操作,避免过于理想化,无法落地执行。
4. 反馈机制:设立反馈渠道,收集员工对制度的建议和问题,不断优化完善。
安全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需要管理层的重视与全员的参与。只有将安全制度融入日常工作中,才能真正发挥其保护作用,构建一个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
安全操作规程规章制度范文
第1篇 造型工安全操作规程规章制度
1. 必须穿戴整齐劳保用品后,方可进入工作岗位。
2. 开始造型以前,必须认真检查木模、冒口、浇口、定位销和其他附件是否完整、齐全,确认后,方可造型。
3. 木模放在托板上要平稳,按工艺要求位置放好浇、冒口后,才可依次摆箱、加入面砂、背砂,加面砂时,必须保证木模在托板上不能窜动。
4. 木模表面必须用面砂覆盖,厚度大于30mm,必须保证木模的所有表面完全由面砂覆盖,尔后加入背砂,背砂应将整个砂箱填满。
5. 捣砂时,必须先用尖头将吃砂量较小的位置捣实,然后,用平头将整个型捣实,大型应该分层捣实,一般每层厚度不超过150mm。
6. 扎吹气孔时,应让开模型,尽量扎深且分布合理,以保证用最小的用气量,达到最好的固化效果。此间,起模难度较大木模须适当活型,但必须保证活型量不大于+1mm。
7. 出气孔扎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工件质量,扎孔原则:在保证不出现跑火情况下,尽量贴近铸型表面。并且,要有足够的数目,以保证铸造过程中,所产生的气体能够顺利排出。
8. 砂型硬化时,吹气必须先小后大,最大时不允许吹气孔周围有可视的白雾存在,以免造成浪费。
9. 起模时,起模针应尽量扎在木模的中间位置,向外拔出时,用橡皮锤轻击模型慢慢拔出。不允许用硬器击打木模,以免造成损坏。
10. 砂型要求平整,如有大于20mm缺陷,必须进行修补,凡修补位置必须低于分型面,以免形成批缝,引起漏钢。
11. 砂箱必须按工艺要求摆放整齐,保证路道畅通。
12. 砂箱摆放必须整齐,需上合金的平放于地面,与其相配的另半箱立于该箱的一端。
第2篇 清砂工安全操作规程规章制度
1. 必须穿戴整齐劳保用品后,方可进入工作岗位。
2. 一般工件开箱确保在浇注后40分钟以上,大工件(三箱以上)确保90分钟以上,特大和特殊工件一定按工艺要求适时开箱。
3. 落砂时三箱以下不得置于车上进行落砂。落锤要准,不要砸到箱体和工件之上。
4. 路道上砂要清理干净,砂箱置于适当位置,整齐摆放,不得形响路道畅通。
5. 装砂过程中一定把砂中的铁块捡净。
6. 按造型人员分片堆放,雨雪天气热工件不得置漏天处。
第3篇 钳工安全操作规程规章制度
1、工作前应严格检查工具是否完整、可靠,工作单位的安全设施是否齐备、牢固。
2、使用的各种錾头不能淬火并不可用锤直接打击工件,应用木或软金属垫着打击。
3、使用大锤、手锤时应检查锤头是否牢固,打锤时不准戴手套,前后不能站人。
4、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应检查是否有漏电现象,工作时应接上漏电开关,并且注意保护导电软线,避免发生触电事故,使用电钻时严禁戴手套工作。
5、不准将手伸入内两件工件连接的通孔,以防工件移位挤伤手指。
6、设备试机前,必须详细检查各转动部件、电器部件符合安装要求,并对在场人员发出警示,然后按书面说明书要求进行试机。
7、电器设备故障修理必须找维修电工,不准擅自将插座、插头拆卸不用,不准直接将电线插入插座内使用。
8、登高作业要先检查梯子是否结实,拴好安全带,工具材料不准直接放在人字梯等可移动的设施上,以免堕物伤人。
9、工作场地要清洁、整齐,拆卸零件要存放好,搞好文明生产。
注1:车工、刨工、铣工、磨工的安全操作规程参阅并执行相应的规定。
注2:机动车司机的安全操作遵守公安、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定。
第4篇 合箱工安全操作规程规章制度
1. 必须穿戴整齐劳保用品后,方可进入工作岗位。
2. 合箱前必须将铸型里面浮砂抹掉吹净,然后扣合样箱,继续打开,吹净,重新扣合,确认无批缝后,可合箱。
3. 上卡子必须对称加力,要求每对箱把卡子必须上紧,不许少卡子。
4. 立箱时,不能用力太大,以免剧烈震动,引起合金松动。
5. 浇注前必须对能看到合金的铸型进行检查,大件(三箱以上)必须做到箱箱检查,杜绝掉合金造成废品。
第5篇 炉工安全操作规程规章制度
1. 操作工进入作业现场必须穿戴劳保用品,不允许非操作人员在炉台上逗留。炉工除面部外,不允许有裸露体位。
2. 启动设备前,必须先检查电路、线路、水路、仪器、仪表和一些事故多发位置,确认正常后,方可进行作业。
3. 开启设备前,必须先下料(不少于炉子容积的1/2),方可启动。操作过程中(下料、挑渣等)必须站在绝缘物(干燥木板或橡胶)上,并且,随时注意电柜工作时所发出的蜂鸣声,如不正常,必须立即停机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4. 熔炼过程必须用渣棍不断的晃动炉内的金属,使其慢慢下移,不允许固体和液体分开,以免造成喷溅;金属开始融化后,下料应特别注意,不允许冷铁和液体直接接触,防止钢水喷溅。
5. 出炉前,必须根据炉前样化验结果补加元素量,含量超出规定上限范围不允许浇注;脱氧必须彻底,炉口冒火花不允出炉浇注。同时,注意提前烘烤钢包,不允许黑包出钢。
6. 倒钢水时,抬包人员必须站在干木板上,在包中加入适量脱氧剂后,将包抬起并对准炉嘴,方可倾炉倒水。
7. 必须保证钢包内钢水倒入体积,最多不得超过钢包容积的4/5,防止抬包和浇注过程中钢水贱出。
8. 开炉和配料必须很好配合,随时对周围炉衬进行观察,对料进行鉴定,保证有问题早发现。
9. 热炉下料时,必须用小料垫底,体积要不超过炉子全部容积1/2,不允许直接下大料,避免对炉壁和炉底造成损伤。
10. 当班结束熔炼后,必须将炉内钢水倒净,仔细检查炉衬,若需次日补炉,必须趁衬里高温状态时迅速将衬表面铲去,露出新肉。
11. 补炉时,必须认真检查衬里是否夹带金属,若有,必须彻底清除后,方可补炉。
12. 整个操作过程必须做到:眼疾手勤、判断准确、反应迅速,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果断处理突发事故,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如有故障发生,必须先切断电源,再采取排除措施,杜绝带电作业。
13. 打炉衬前,必须保证所搅拌炉料的干湿度,认真检查感应圈各绕组之间是否搭连,确认后,按150mm厚度作出炉底,在感应圈中心置入坩埚,四周用定位楔固定,按每层60mm左右均匀舂实。
14. 钢水化学成:a:复合铸渗(c:0.32-0.38;si:0.4-0.6;mn:0.7-0.9;s<0.04;p〈0.04);b:整体合金:基本元素含量偏差不超过0.3%;合金元素含量偏差不超过0.05%,且取下限。
第6篇 混砂工安全操作规程规章制度
1. 必须穿戴整齐劳保用品后,方可进入工作岗位。
2. 开始混砂以前,必须先空载运转检查混砂机是否运转正常,确认后,方可进行作业。
3. 每次石英砂的装入量不得超过最大核载的10%,必须保证运转时砂不能飞出机盆外。
4. 黏结济加入量必须控制在(3.5-4.5%)之间,根据气候情况适当调节。混制时间必须达到(面砂5-7分钟;背砂3-5分钟)之间。
5. 面砂和背砂交换混制时,必须将机盆内清净后方可混制,不允许背砂(水分含量过高)残留部分混入面砂之中。
6. 机器远转全过程不允许将手和工具进入机盆内。
7. 混制好的面砂和背砂必须分开堆放,距离不小于1米,并用塑料布掩盖,不允许大面积与大气接触。
8. 混砂和造型属交叉作业,应尽量避免碰撞。
第7篇 浇铸工安全操作规程规章制度
1. 必须穿戴整齐劳保用品后,方可进入工作岗位。
2. 打哨应了解所浇注的工件,掌握温度高低和钢水用量,及时挡渣引火,避免形成缺陷。做到判断准确,口令响亮,指挥得当。
3. 抬包时必须先在包内加入适量脱氧剂,站在绝缘物上,将包抬正炉嘴附近,前炉倾倒时不得将包放下,抬包时不许带手套。
4. 抬包人应得相互配合,保持钢包平稳,以免钢水溅出。
5. 浇注前必须根据所浇注工件大小和形状对温度进行调整后进行浇注。
6. 浇注时必须对准浇口,按照先慢后快的原则浇注,浇注速度不易过快以免钢水伤人。
7. 浇注时必须听从打哨指挥不得盲目浇注,钢水不够不得强浇注。按工艺要求清理粘砂、砸浇口.
8. 特殊工件按特殊工艺要求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