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制度范本 > 报告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制度汇编(9篇范文)

更新时间:2024-05-06 查看人数:3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制度

有哪些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制度是保障公众健康安全的重要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组成部分:

1. 监测网络构建:涵盖各级医疗机构、疾控中心、实验室等机构,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监测体系。

2. 信息报告系统:包括日常报告和紧急报告两种模式,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处理。

3. 事件评估与响应: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快速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4. 数据分析与预警:运用统计学方法,识别异常信号,提前预警潜在的公共卫生风险。

内容是什么

该制度执行过程中,涉及的具体内容有:

1. 确立报告标准:明确哪些事件需要报告,如新发传染病、食物中毒、环境污染物暴露等。

2. 报告流程规范化:规定报告时限、报告格式,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地逐级上报。

3. 信息保密与公开:平衡信息公开透明与个人隐私保护,防止信息滥用。

4. 跨部门协作:与公安、交通、教育等部门协同,共同应对公共卫生危机。

5. 培训与演练:定期培训专业人员,提高其识别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注意事项

1. 时效性:报告必须迅速,延迟可能导致错过最佳应对时机。

2. 准确性:确保信息真实可靠,避免因误报或瞒报导致决策失误。

3. 敏感性:处理敏感信息时要谨慎,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防止引发社会恐慌。

4. 持续性:监测工作需持续进行,不可因事件平息而放松警惕。

5. 反馈机制:建立反馈渠道,对报告制度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制度是公共卫生防控的关键,需严格执行,以确保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制度范文

第1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制度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中毒事件(食物中毒及急性化学物品中毒)、污染事故、免疫接种事故及严重异常反应,以及其它重大疑难及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

(一)突发事件监测

1、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系统。在学校建立考勤监测制度,指定专人对师生员工中的缺勤者进行逐一登记,查明缺勤原因。对因健康原因缺勤者进行登记汇总并进行追踪观察,分析其发展趋势,必要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2、重视信息的收集。要与防保组及疾病控制中心建立联系,收集本地及周围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件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二)突发事件报告

1、建立自下而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级报告制度,并确保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期间,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并开通疫情监控联系电话。

2、严格执行学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学校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出现集体性食物中毒、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医院感染爆发及其他突发卫生事件时,有关部门应立即向本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报告,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2小时之内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3、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4、建立突发事件举报制度。任何部门和个人有权向学校报告突发事件隐患,有权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有关部门不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规定的职责的情况。

第2篇 某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

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工作,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现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1、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各部门要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应急工作原则,建立应急管理网络,并行使相应的权力和职责,各级有关科室和相关人员应通力合作,保证各项应急工作的顺利执行。加强法制观念,依法应对突发事件。一旦突发事件发生,立即启动应急系统。

2、各有关部门应首先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合格的通讯设备、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物品等物资的调配和储备,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服从卫生主管部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

3、医务处在院长的领导下要组织相关科室,建立流行病学调查队伍,负责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搜索密切接触者、追踪传染源,必要时进行隔离观察;进行疫点消毒及其技术指导。

4、按照法律要求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发现疑似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时,应立即用电话通知疫情管理人员,疫情管理人员要立即报告院长,同时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5、医院对因突发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就诊病人进行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有权要求在突发事件中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在采取医学措施时予以配合。拒绝配合的,报公安机关依法协助强制执行,并配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进入突发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绝。

6、对传染病要按《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的法律法律要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医院感染控制等各项制度和措施,做好人员防护,防止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的发生,做好污物、污水的无害化处理。

7、医院承担责任范围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任务,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并定期对医生和实习生进行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的培训。

8、发现人畜共患传染病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农、林部门应当互相通报疫情。

9、发现瞒报、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不报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或传染病疫情的,拒绝接诊病人的,拒不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调度的对其主要领导、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造成疫情播散或事态恶化等严重后果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3篇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为及时了解和处理学校安全事故,加强对学校安全事故的监察力度,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校事故报告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和《学校安全工作要求》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建立事故报告制度,具体要求如下:

一、建立学校事故报告及处理机制。

1.事故报告时限。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安全事故、师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后,应在1小时内向镇教育组及卫生、公安等相关部门报告。

2.事故报告的主要内容。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食物中毒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校内或校外)、中毒人数、中毒原因、主要症状等。传染病流行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传染病开始流行的时间、地点、感染人数、主要症状、卫生医疗机构的初步诊断等。安全事故及师生非正常死亡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事故原因。

3.事故跟踪及处理。学校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在获息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伟染病流行及安全事故后,应详细了解情况,在积极协助卫生等有关部门对师生进行救治的同时,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对造成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及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调查,及时追踪了解事故的发生发展情况,并应将相关情况及时报告镇教育组。学校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及安全事故等得到控制后,必须将该事件的有关情况、处理结果及改进措施报告镇教育组。

4.事故分析。学校应对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安全事故、师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发生情况、原因进行汇总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订切实有效的学校卫生与安全工作整改措施。

二、严格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学校要把及时、准确地报送学校事故信息放在信息工作的首位。要层层建立责任制,哪一级发生迟报、漏报、满报问题由哪一级负责。对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安全事故和师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后,隐瞒、缓报或者谎报的,必须严肃追究有关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的相应责任;对造成严重后果,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三、建立学校事故整改制度。

为切实加强学校卫生安全工作,强化学校的卫生与安全意识,学校对发生的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安全事故及师生非正常死亡事件等情况进行通报。对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订切实有效的安全工作整改措施,做到警钟长鸣,努力减少并杜绝学校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第4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依据《传染病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并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及流程。一、报告组织及责任报告人:

组长:姜凤岚、邸生文

组员:果淑芝、邱化民、刘玉平及本院其它医务人员,网络直报员(王小花)

二、报告时限及程序:在接到突发卫生公共事件后2小时内尽快向本级林甸县卫生局和林甸县疾控中心报告,并应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确认,及时采取措施,随时写出进程报告及时报告事态的进展。

报告流程示意图:

责任医疗卫生人员→预防保健科→医院指定领导→、林甸县疾控中心;2、林甸县卫生局;3、网上直报;4、现场调查,采取措施,进程报告上报。[同时进行])

三、报告内容:

1、首次报告;未经确认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存在隐患的相关信息,应说明信息来源、危害范围、事件性质的初步判定和采取的措施。

2、进程报告:报告事件的进展和防控情况。

3、结案报告:确定事件的性质,波及的范围,危害程度,流行病学分布,事态评估,所采取的措施情况,对事件进行i-iv级评定。

四、相关责任人各负其责,互相协调,共同应对控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失责有究。

第5篇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制度

为及时了解和处理学校安全事故,加强对学校安全事故的监察力度,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校事故报告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和《学校安全工作要求》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建立事故报告制度,具体要求如下:

一、建立学校事故报告及处理机制。

1.事故报告时限。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安全事故、师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后,应在1小时内向镇教育组及卫生、公安等相关部门报告。

2.事故报告的主要内容。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食物中毒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校内或校外)、中毒人数、中毒原因、主要症状等。传染病流行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传染病开始流行的时间、地点、感染人数、主要症状、卫生医疗机构的初步诊断等。安全事故及师生非正常死亡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事故原因。

3.事故跟踪及处理。学校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在获息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伟染病流行及安全事故后,应详细了解情况,在积极协助卫生等有关部门对师生进行救治的同时,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对造成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及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调查,及时追踪了解事故的发生发展情况,并应将相关情况及时报告镇教育组。学校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及安全事故等得到控制后,必须将该事件的有关情况、处理结果及改进措施报告镇教育组。

4.事故分析。学校应对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安全事故、师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发生情况、原因进行汇总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订切实有效的学校卫生与安全工作整改措施。

二、严格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学校要把及时、准确地报送学校事故信息放在信息工作的首位。要层层建立责任制,哪一级发生迟报、漏报、满报问题由哪一级负责。对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安全事故和师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后,隐瞒、缓报或者谎报的,必须严肃追究有关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的相应责任;对造成严重后果,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三、建立学校事故整改制度。

为切实加强学校卫生安全工作,强化学校的卫生与安全意识,学校对发生的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安全事故及师生非正常死亡事件等情况进行通报。对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订切实有效的安全工作整改措施,做到警钟长鸣,努力减少并杜绝学校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第6篇 卫生科医务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制度

卫生科医务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制度

为规范、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急办法》的有关规定,卫生科制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制度。

(一)医务人员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立即报告医务室有关负责人,接到报告后马上向市卫生局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二)报告内容:

1.传染病暴发疫情:某种传染病就诊数突然增多;

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数天内就诊多例同一病症的不明原因的疾病或地区有相对聚集性;

3.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事件;

4.因使用化妆品引起不良反应的病例;

5.传染病菌毒种丢失;

6、本地罕见的传染病;

7、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三)报告时限: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在2小时内报告市卫生局与疾控中心。

(四)对法定传染病疫情仍需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上报相关负责人,由其进行网络直报。

转发.分享

第7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制度

南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制度

1.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包括部门职责、监测、预警、报告、程序、应急处理等。

2.定期对全员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并组织演练。

3.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物资储备,并进行动态管理。

4.疫情报告。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发生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应在2小时内向所在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应听从政府统一指令,服从统一指挥。

6.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书写完整病历记录,协助转送病人。

7.采取卫生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第8篇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网络报告制度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网络报告制度

一、突发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网络报告由防保科负责管理,设网络直报专职人员,专职人员要保守网络直报的密码。

二、“网报”人员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调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对传染病进行网络报告。

三、临床医生是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交防治科。

四、防保科人员收取传染病报告卡,经核实后立即网络报告。

五、对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立即报告院领导和市卫生局、市疾控中心,并应于2小时内网络直报。

六、对其它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应于6小时内网络直报。

七、对丙类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应当在24小时内网络直报。

八、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当立即报告院领导和市卫生局。

九、责任报告人填写传染病卡时必须详细填写完整项目,住址必须详细到门牌号。

十、传染病报告卡保留三年。

第9篇 a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措施责任追究制度

e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措施及责任追究制度

一、学校食堂如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立即封存现场并上报疾病控制中心(8_____)和教育局-医生(1____)。

二、学校主要领导立即组织抢救中毒人员。

三、迅速查清事件的原因,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和监督管理人员的相关责任。

四、如果某班同时有多人生病,班主任应立即报告校医,校医应立即查找原因,及时发现传染病,及时隔离。

五、学校如果发生传染病流行,学校必须立即隔离病人、立即上报、立即采取防疫措施,并进行相关的健康知识教育。

六、学生如发生意外伤害,在场教师有责任立即报告学校领导和校医并作好及时的救治。必要时,学校派车急送医院救治。在一时找不到校医的情况下,现场的每一位领导和教师都有责任立即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

七、对于在处理“学校突发卫生事件”中失职人员,将依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意见的通知》和以上应急条款追究相关责任人的相关责任。

e小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制度汇编(9篇范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制度是保障公众健康安全的重要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组成部分:1. 监测网络构建:涵盖各级医疗机构、疾控中心、实验室等机构,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监测体系。2. 信息报告系统:包括日常报告和紧急报告两种模式,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处理。 3. 事件评估与响应: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快速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突发公共信息

  • 突发公共报告制度汇编6篇
  • 突发公共报告制度汇编6篇14人关注

    突发公共事件报告制度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涵盖了多种类型的紧急情况,如自然灾害、安全事故、公共卫生危机、供应链中断等。这些事件不仅威胁企业的正常 ...[更多]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