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制度范本 > 生产制度

生产记录制度汇编3篇

更新时间:2024-05-06 查看人数:87

生产记录制度

有哪些制度

生产制度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涵盖了生产计划、质量控制、设备管理、安全生产等多个领域。通常,一套完整的生产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1. 生产计划与调度:确保生产活动有序进行,合理分配资源,以满足市场需求。

2. 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设定标准、检验和改进,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3. 设备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和保养生产设备,确保其高效稳定运行。

4. 安全规程:预防和应对潜在的安全风险,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工厂的正常运营。

5. 库存管理:有效控制库存水平,防止过度积压或短缺。

6. 环保政策:遵守环保法规,实现绿色生产。

是指什么

生产制度本质上是企业内部的一套规则和程序,旨在规范生产活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并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它不仅指导着员工的操作行为,也影响着企业的战略决策。生产制度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制,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技术进步。

重要内容

1. 制度的明确性:每个环节应有清晰的指导,避免模糊不清导致误解。

2. 可执行性:制度必须实际可行,不能脱离企业的实际情况。

3. 持续改进:随着业务发展,制度应适时调整和完善。

4. 培训与沟通:确保员工充分理解和遵守制度,必要时进行培训和反馈机制。

5. 监控与评估:定期评估制度的执行效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制度流程

生产制度的实施通常遵循以下步骤:

1. 制定制度:由管理层主导,结合专家意见和员工建议制定初步制度。

2. 审核与批准:经过相关部门审查,确保制度符合法律法规和企业目标。

3. 培训与宣导:向全体员工讲解制度内容,确保理解和接受。

4. 实施与监控:开始执行制度,同时设立监督机制,监控执行情况。

5. 反馈与调整:收集反馈,分析制度执行效果,适时调整优化。

生产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石,它需要全面、具体、灵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的生产活动高效、安全、可持续地进行。

生产记录制度范文

第1篇 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

1、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应当依法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如实记载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相关信息;鼓励其他农产品生产者建立生产记录。

2、农产品生产者使用行政监管部门统一监制的生产记录本,按照规定事项如实记载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安全间隔期,动物疫病、植物病虫草害的发生和防治情况,收获、屠宰或捕捞日期,农产品销售去向等信息。

3、生产记录应当至少保存两年,禁止毁损、伪造农产品生产记录。

4、自觉接受行政主管部门和村组监协管人员对农产品生产记录的检查、监督。

第2篇 生产记录管理制度

制定本制度是为了保证生产记录能够准确、及时、全面有效的反应生产全过程的实际情况,并可作为跟踪产品历史的依据。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生产记录的编制、审核、批准、填写、整理、保存及修订。

生产记录的编制、审核、批准

一、岗位操作记录、批生产记录、台帐、报表等生产记录由车间工艺员设计,送生产技术部、质量部审核,主管副总批准,并将原件存档,复印件交由车间及相关部门使用,凡未经审批的表格一律不予使用。

二、生产记录应根据工艺特点、工艺程序、操作要求和技术参数等内容设计并编号,内容力求精简、全面,能反应个生产环节的实际情况,适应生产管理的需要。

生产记录的填写

一、岗位操作记录由岗位操作人员填写,填写应及时,不允许操作前填写或生产后靠回忆填写,每份记录应有操作者签名。

二、批生产记录由车间工艺员汇总有关岗位工作操作原始记录,检验报告单等完成,由车间主任审核,交质量部审核批准。

三、填写生产记录的注意事项

3.1 记录应清楚、及时、如实、数据准确、内容完整。

3.2 字迹清晰、易于保存、不得用铅笔填写。

3.3 记录应保保持整洁,不得撕毁或任意涂改,确实需要更改时,不得使用涂改液,应用单线或双线划去后在旁边重写,划掉部分能看清楚修改人签名、修改日期,不得用刀或橡皮更正。

3.4 除备注栏外按表格内容全项填写,不得有空格,如无操作内容填写时,一律用“——”表示,内容与上项相同时应重复抄写,不用“……”或“同上”表示。

3.5 品名不得简写。

3.6 与其他岗位,班组或车间有关的操作记录,应做到一致性、连贯性。

3.7 操作者、复核人均应填全姓名,不得只写姓或名。

3.8 填写日期一律横写并不得简写,如1998年9月14日不得写成“98”“14/9”“9/14”。

3.9 计量单位一律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填写。

3.10 生产记录及有关统计报表的计算方法、含义、范围、计量单位、呈报期限等规定,各部门不得任意删改,严格执行统一规定。

四、复核生产记录的注意事项

4.1 必须按每批原始记录串联复核,不得前后矛盾。

4.2 必须将记录内容与工艺规程对照复核。

4.3 上下工序、成品记录中的数量、质量、批号、桶号必须一致正确。

4.4 记录应有的工艺员复核,对不符合要求的填写方法,工艺员应监督填写人更正。

生产记录的整理及保存

1、批生产记录应由车间工艺员按批整理,根据生产流程排序,不得缺页、漏页。

2、批生产记录应由车间主任、生产技术部经理、质量部审核,最后交由质量部存档。

3、批生产记录保存至少三年,规定有效期的产品保存至失效后一年。

生产记录的修订

1、当生产工艺或生产设备变更时,应对生产记录做及时的调整

2、生产记录的修订程序和编制时相同,生产记录需要修订时应由车间工艺员按生产实际情况设计,提出修改意见,报生产技术部、质量部审核,最后由主管副总经理批准。

3、经批准的新的记录文本,由公司办公室统一复印,下发给使用部门执行,同时将原件收回。

4、新的记录投入使用后,原来使用的旧的记录应及时收回,收回应有记录,在生产现场不得出现原记录文本。

第3篇 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范本

1、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应当依法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如实记载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相关信息;鼓励其他农产品生产者建立生产记录。

2、农产品生产者使用行政监管部门统一监制的生产记录本,按照规定事项如实记载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安全间隔期,动物疫病、植物病虫草害的发生和防治情况,收获、屠宰或捕捞日期,农产品销售去向等信息。

3、生产记录应当至少保存两年,禁止毁损、伪造农产品生产记录。

4、自觉接受行政主管部门和村组监协管人员对农产品生产记录的检查、监督。

生产记录制度汇编3篇

1、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应当依法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如实记载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相关信息;鼓励其他农产品生产者建立生产记录。2、农产品生产者使用行政监管部门统一监制的生产记录本,按照规定事项如实记载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安全间隔期,动物疫病、植物病虫草害的发生和防治情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生产记录信息

  • 生产记录制度汇编3篇
  • 生产记录制度汇编3篇87人关注

    1、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应当依法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如实记载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相关信息;鼓励其他农产品生产者建立生产记录 ...[更多]

  • 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汇编(3篇范文)
  • 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汇编(3篇范文)28人关注

    1、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应当依法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如实记载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相关信息;鼓励其他农产品生产者建立生产记录 ...[更多]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