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工作总结 > 教学工作总结

四年级数学知识总结(优选8篇)

发布时间:2023-09-03 19:00:01 查看人数:13

四年级数学知识总结

第1篇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

(一)“大数的认识”:

1.知识技能目标: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掌握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2.复习知识点

(1)复习数位顺序表:包括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2)多位数的读写法的方法是什么?

(3)改写和省略的方法是什么?

(4)如何比较数的大小?

3.对应练习

(1)读出下面各数。

62315797005008239804000001000400070

4003000023674001000061540000030708000000

(2)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零二万一百零三二千零四十万四千零三十

一十亿零五百六十八一百二十亿四千零八万五千零四十

(3)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224100000000212000000000

(4)求近似数

265805602527641880808(省略万后面的'尾数)

34564631073547811220805658(省略亿后面的尾数)

(5)用1、5、7、9和4个0按要求写出八位数

最大的数,最小的数是,一个0都不读的数,只读出一个0的数,要读出2个0的数

(二)“乘除法”复习

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乘除法口算和笔算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能灵活应用因数和积的关系、商变化的规律,正确熟练地计算。

2.复习知识点:

(1)复习口算

230×4=3×380=150×4=108×3=

350×2=70×5=2700÷30=1800÷60=

360÷90=2400÷60=8000÷40=4200÷60=

(2)不计算,直接写出下面的积。

16×392=6272160×392=16×3920=

792÷24=33396÷12=1584÷48=

想一想,你是根据什么得出结果的?(积的变化规律和商的变换规律)

(3)笔算

145×37=540×18=508×60=509×57=

948÷19=676÷64=516÷43=338÷13=

第2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平移与平行知识点:

1、感受平移前后的位置关系——平行。(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线的画法。

(1)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

(2)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

(3)沿一条直角边在画出另一条直线。

3、能够借助实物,平面图形或立体图形,寻找出图中的平行线。

补充知识点: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如:ab∥cd。

相交与垂直知识点:

1、相交与垂直的概念。

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互相垂直:就是直线oa垂直于直线ob,直线ob垂直于直线oa)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说明了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必须相交,相交还要成直角。)

2、画垂线:

(1)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的方法。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直角顶点是垂足,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注意,要让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给定的点重合。

(2)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注意,画图时一般左手持三角尺,右手画线。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必须通过给定的这个点。

补充知识点:

1、会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系。如:oa⊥ob。

2、明确点到直线之间垂线段最短。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和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3、菱形:四条边都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部分的名称(略)。

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画法(略)。

第3篇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之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之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数学作为一个研究“数”的学科,代数学是数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学习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1、 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

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在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2、 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 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希望为大家准备的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4篇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租船问题

共有32人,租小船每条24元,限乘4人;租大船每条30元,限乘6人,怎样租最省钱?

(1)比较哪种船的`租金便宜

小船:24÷4=6(元/人)大船:30÷6=5(元/人)

经比较大船便宜

方案一:全租大船

应租大船只数:32÷6=5(条)……2(人)

这2人还要租一条小船,那么总租金就为:

5×30+24=174(元)

如租5大船和1条小船,小船没有做满,还空2人这时不是最省钱的,还可在调整成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这是大小船刚好做满

租金为4×30+2×24=168(元)

答: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最省钱。

解决租船问题的策略:

(1)根据船的租金和限乘人数,先计算哪种船便宜

(2)再假设所有人都租便宜的船,如果全部做满无空位并且人全部做完,那么这种租法就是最省钱的。

(3)就要调整,尽量做到两种船刚好做满,这时是最省钱的。

(二)鸡免同笼问题:

笼了里有鸡免若干只,从上面数有10个头,从下面数有32只脚。问鸡和免各有多少只?

1用列举法:

鸡只数

免只数

脚总数

2假设法:

(1)假设全是鸡,那么就有10×2=20只脚

(2)这样与实际相差32-20=12只脚

(3)当我们把一只鸡想成一只免就多想了4-2=2只脚

(4)说明笼了里12÷2=6只鸡被想成了

(5)那么鸡应有10-6=4只

3抬脚法:

(1)把鸡和免都抬起两只脚,这时一共抬起了10×2=20只脚

(2)这时还剩下32-20=12只脚,这些都是免子的

(3)一只兔子还剩下4-2=2只脚,说明笼子里有12÷2=6只免子

(4)那么鸡应有10-6=4只

第5篇 大数的认识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大数的认识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 亿以内数的认识

例1:使学生明白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一(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十进关系。我国的计数习惯,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级,万级,亿级。

例2:多位数的读法:读数时,先分级,然后从高位到低位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都不读。

例3:多位数的写法:先写万级,在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例4:亿以内数的比较: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例5:为了读写方便,把整亿、整万地数改写成用亿、万做单位的数。

例6: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主要是看它省略的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大于还是等于。如果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或比小,把尾数都舍去。如果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或比大,把尾数省略后向前一位进一。

1. 关于近似数的问题:

⑴在实际问题中,有些数据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准确数。如:三班有12个男同学,27个女同学。这里的1227都是准确数。

⑵还有些数据,只是与实际大体符合的.近似数。我们在测定物体的长度、质量时,由于测量工具的限制,必然会产生误差,所得的结果都是近似数。如:小明身高140厘米,体重35千克。这里的140、35都是近似数。

⑶在对大的数目在进行统计时,一般也只需要用它的近似数来表示。如:平常说一个城市有人,一个钢铁厂去年产钢万吨。这里的万、万都是近似数。

二、 数的产生

古时人们是通过实物、结绳刻道等方法来记数的。

表示物体个数的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0也是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1,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三、十进制计数法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四、 亿以上数的认识

例1:亿以上数的读法

①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③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例2:写数时先写高级,再写哪低级,哪一个数位上没有单位,就用0占位。

例3:不是整亿数的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

五、计算工具的认识

为了方便计算,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早在世纪,中国就发明了算盘,现在比较常见的计算工具是电子计算器。了解计算器上常见的功能键名称,学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六、 用计算器计算

例1:使学生能够利用电子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使学生知道用电子计算器计算顺序和笔算顺序是一样的。

例2:让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的秘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口算。

第6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关于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

第一组算式:积的位数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1,积的最高位和最低位都是1,中间的'数字为因数的位数,两边的数字相同并依次减1。(此为回文数)

第二组算式:积都由1、4、2、8、5、7几个数字组成,而且前后排列的顺序不变,只需要确定末位数字就可以算出积(如果能直接推算出首位数字则更好)

第三组算式:积的个位都是1,首位都是9;积的位数正好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积的每一位都是由9、8、0、1组成,只要在首位补9,倒数第二位补0就可以了,只有一个8和一个1。

第四组算式:在0~9的十个数字中,任意选择四个数字,组成数字不重复的最大的四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然后两数相减,并把结果的四个数字重现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再次相减······在这样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最后得到数字4176。

第7篇 最新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由为您提供,供您参考。

小数的加减法

1、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的小数点对齐。结果是小数的要依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

2、竖式计算以及验算。注意横式上要写上答案,不要写成验算的结果。

3、整数的四则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简算)

统计

1、条形统计图优点:直观地反映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优点:既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又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3、折线统计图中,变化趋势指:上升或者下降。

4、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5、优点:不仅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预测今后的趋势,对今后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指导和帮助。

以上是最新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希望帮到您。

第8篇 有趣的算式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有趣的算式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组算式:

积的位数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1,积的最高位和最低位都是1,中间的数字为因数的位数,两边的数字相同并依次减1。(此为回文数)

第二组算式:

积都由1、4、2、8、5、7几个数字组成,而且前后排列的顺序不变,只需要确定末位数字就可以算出积(如果能直接推算出首位数字则更好)

第三组算式:

积的个位都是1,首位都是9;积的位数正好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积的`每一位都是由9、8、0、1组成,只要在首位补9,倒数第二位补0就可以了,只有一个8和一个1。

第四组算式:

在0~9的十个数字中,任意选择四个数字,组成数字不重复的最大的四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然后两数相减,并把结果的四个数字重现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再次相减······在这样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最后得到数字4176。

四年级数学知识总结(优选8篇)

大数的认识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一、 亿以内数的认识例1:使学生明白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一(个)、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四年级数学知识信息

  • 四年级数学知识总结(优选8篇)
  • 四年级数学知识总结(优选8篇)13人关注

    大数的认识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一、 亿以内数的认识例1:使学生明白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一 ...[更多]

相关专题

教学工作总结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