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管理制度 > 安全管理制度

试验安全管理制度汇编(13篇)

更新时间:2024-05-11 查看人数:46

试验安全管理制度

包括哪些

试验安全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实验室内的所有操作都遵循安全准则,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实验室设备的定期检查与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实验人员的安全培训,提升他们的风险识别与应对能力。

3. 明确的操作规程,规定实验步骤及安全措施。

4.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响应。

5. 安全监督机制,定期评估和改进安全制度。

培训内容

1. 安全基础知识:涵盖化学、生物、物理等领域的基本安全知识,如化学品的正确处理和储存。

2. 实验操作技能:教授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减少人为错误导致的风险。

3. 紧急处理程序:教育员工如何应对火灾、泄漏、辐射暴露等紧急情况。

4. 个人防护装备使用:指导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眼镜、手套、防护服等。

5. 实验室规则:强调实验室内的行为规范,如禁止饮食、遵守工作时间等。

应急预案

1. 紧急疏散计划:明确标识疏散路线,定期进行疏散演练。

2. 灭火设备位置与使用:确保所有人员了解灭火器、消防栓等设施的位置及使用方法。

3. 医疗急救措施:设置急救箱,培训员工基本的急救技能,并与当地医疗机构建立联系。

4. 危险物质泄漏处理:设定详细的泄漏处理流程,包括隔离现场、启动应急响应系统等。

5. 事故报告机制:规定事故报告的程序和时限,确保信息及时传递给管理层。

重要性

试验安全不仅关乎员工的生命安全,也直接影响到研究的连续性和实验室的声誉。一个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能:

1. 预防事故:通过严格的规程和培训,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 提升效率:安全的工作环境使员工能够集中精力于实验,提高工作效率。

3. 维护资产:减少因事故造成的设备损坏,保护实验室的财产。

4. 塑造文化: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形成积极的安全文化。

5. 遵守法规:符合国家和行业的安全标准,避免法律纠纷。

试验安全管理制度是实验室运营的基础,需要全体人员共同参与,持续改进,以实现零事故的目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保障每一位成员的福祉。

试验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第1篇 高压电气试验安全管理措施

高压电气试验的安全管理措施

摘要:绝大部分高压试验工作是在停电的情况下办理变电站第一种工作票进行, 但由于试验本身需要施加交直流的高压,所以高试工作属于电力系统高危工作。 历年来电网系统多次发生各种人身伤亡事故,大多数事故的发生与人员素质及 工作态度有关。下面从几方面对高压电气试验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总结,以做 好高压试验中的安全管理。 关键词:电力故障;高压试验;安全管理

前言: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加之电气设 备故障诊断的需要以及计算机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等的发展,高压电 气试验中采用的新设备和新技术不断增多,新的试验方法也不断引 进,各种最新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而促进了当前电力系统的稳 定发展。首先,高压电气试验的新设备不断增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 展,当前的电气设备呈现出设备小巧轻便、抗干扰能力强、自动化程 度高等特点。其次,高压电气试验不断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变压器绕 组变形方法,它能够增加诊断的灵敏度;不拆线测量方法,能够节省 人力、 物力、 减少停电时间。 再次, 高压电气试验的新技术不断应用。 红外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监测电气设备对设备故障进行更加准确的 诊断。最后,高压电气试验诊断技术不断发展。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 是电力变压器故障专家诊断系统。然而,高压试验中如何避免人身安 全依旧是不甘落后落后的课题。

1 高压电气试验的前期工作

1.1 人是根本,提高人的素质 加强对人员的技术培训,高压试验人员首先要有良好的技术基 础,包括熟悉各项试验的目的及原理、试验接线方式方法、被试电气 设备的结构、加压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此外还需牢记的 是电气设备高压试验规程以及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有了 这些知识作为铺垫,才能对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作出准 确、合理、有效地判断。

1.2 前期工作

(1)加强高压试验的前期查勘工作。

当工作班成员接到工作任务后, 应迅速到变电站进行前期查勘工 作。此时需要就作业任务、停电范围、危险点,详细地记录在标准化 作业指导书上面。

(2)做好作业前工作准备。

当任务下达之后,就要拟定本次试验所使用的各种仪器仪表、工 器具并检查好仪器仪表、工器具是否在检定合格的使用期限内。工作 前携带好所有需要的器具, 防止由于现场使用代替的工器具可能对电 气设备接头、瓷瓶小套管等造成的设备损伤,设备事故。

(3)严格执行安全措施及技术措施。

在试验工作过程中,履行好《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中所规定的保 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 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技术措施: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 挂标识牌、装设遮拦等。高压试验应根据具体的工作由班组长或是上级部门下达变电站第一种工作票, 根据实际情况准确填报所需的安全 措施,确定工作范围与带电范围之 间有明显的断开点,在工作范围 侧合上接地刀闸或是装设好按地线,并严格履行工作票签发、工作票 许可手续,确保高压试验外部环境的安全。

2 高压电气试验过程中控制

2.1 开展好班前会。

在发出变电站工作票后, 由工作负责人召集工作班成员召开开工 会。在班前会上 ,详细的向各位工作班成员再次详细交代停电范围、 作业任务等。相对于室外电气设备而言,室内的 10kv 开关柜由于空 间狭小,带电部位与工作部位距离短,非常危险,系统内也屡次发生 10kv 开关柜内的人身伤亡事故,故 l0kv 电压等级的作业更需严加注 意。在班前会上,工作负责人要对工作班成员的身体状况进行详细了 解,严禁精神状态不好,身体欠佳,饮酒后人员参与到即将开展的高 压试验工作中去。工作负责人要求大家将手机置于静音状态,严禁在 作业过程中按听手机,聊天,吸烟等。

2.2 严格执行高压试验安全规程。

检查好试验设备接地的可靠性,高压试验特别是对电容器、电力 电缆等的试验将会给被试品充电,故需检查好仪器仪表的接地情况, 保证接地引下线与接地线之间连接良好, 接地线不能缠绕在接地引下 线上, 同时也不能置于接地引下线有锈蚀、 油漆处。 检查好仪器仪表。 指针、 旋钮是否在零位, 试验接线绝缘表面是否良好, 有无断线情况。

试验过程中严格执行呼唱制度。 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麻木的自 顾自埋头独干造成的。往往接线人员还在接线,加压人员就开始施加 电压。或是加压人员还未降压,接线人员就开始参与更改、拆除试验 接线的工作,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亡。需要加强注意的是,某单位发 生一起触电死亡事故是由于加压人员是刚到单位半年, 安全意识尚显 薄弱的大学生造成。 学生理论知识扎实, 但安全意识及经验尚需加强, 同时年轻人积极性高,压制住了执行呼唱制度所需要的理智,故加强 对实习人员的安全监护, 培养他们的安全习惯也是控制事故的重要措 施之一。试验后的放电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对避雷器、变压器、电力 电缆、电容器等电气设备进行完试验后,应在降压并断开电源后对被 试品充分进行放电,防止残余电荷对人员带来的危险。

3 高压电气试验终结时的安全管理措施

高压电气试验全部结束后,工作负责人必须认真检查现场,确认 现场无遗留物、工具、接地线等物品;已拆动的所有引线按照拆除前 的相位、顺序连接完好、牢固;为了调试需要而临时退出或改动的保 护已正确恢复;调试拆除或短接的线头已恢复;工作班全体人员撤离 试验现场;工作负责人办理工作终结手续,并将在试验过程中发现的 设备问题及处理情况向设备管理单位进行汇报。

4 结束语

由于高压试验的特殊性及危险性, 要求试验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 技能水平和强烈的安全意识,二者缺一不可。广大试验人员要加强对 试验技术及规程的学习, 提高安全意识, 严格执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杜绝一切的违章违规操作,才能减少发生人身及设备安全事故的机 率,创造出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

第2篇 电气试验安全管理制度

1、必须坚持检漏继电器的试验,机电维运工区每天必须对井下配电室及各高压配电点进行一次模拟接地试验,并要认真填写试验记录。

2、井下各类低压供电设备凡带有过流保护装置的上坑检修时,机分厂车间必须进行过电流试验。

3、井上下供电系统的接地电阻每年测定一次,3-4月份进行。

4、各供电架空线路的避雷器每年必须进行一次试验,3-4月份进行;避雷器每年检查一次,9-10月份进行。

5、使用中的大型设备每年进行一次电气性能试验,关键部件必须每年进行探伤试验。主扇、绞车、压风机、强力皮带、主水泵每年进行一次技术测定。

6、井下下列项目的按规定定期进行试验:

1)电气设备入井前必须进行电气性能的测定和试验。

2)高、低压电缆入井前必须进行检查试验。

3)井下高开设备入井前必须进行检查试验。

4)低压开关入井前必须经过短路、过流、漏电闭锁性能试验。

5)每日须做综保检漏试验。

6)双风机双电源设备入井前须做试验。

7)井下高低压开关插件性能半年试验一次。

8)电机入井前必须测试,出具试验报告。

9)电气插件入井前试验,合格后方可入井。

10)井下远方检漏试验每月试验一次。

第3篇 简述高压电气试验安全管理措施

前言: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加之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的需要以及计算机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等的发展,高压电气试验中采用的新设备和新技术不断增多,新的试验方法也不断引进,各种最新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而促进了当前电力系统的稳定发展。首先,高压电气试验的新设备不断增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当前的电气设备呈现出设备小巧轻便、抗干扰能力强、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其次,高压电气试验不断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变压器绕组变形方法,它能够增加诊断的灵敏度;不拆线测量方法,能够节省人力、物力、减少停电时间。再次,高压电气试验的新技术不断应用。红外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监测电气设备对设备故障进行更加准确的诊断。最后,高压电气试验诊断技术不断发展。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电力变压器故障专家诊断系统。然而,高压试验中如何避免人身安全依旧是不甘落后落后的课题。

1 高压电气试验的前期工作

1.1人是根本,提高人的素质

加强对人员的技术培训,高压试验人员首先要有良好的技术基础,包括熟悉各项试验的目的及原理、试验接线方式方法、被试电气设备的结构、加压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此外还需牢记的是电气设备高压试验规程以及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有了这些知识作为铺垫,才能对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作出准确、合理、有效地判断。

1.2前期工作

(1)加强高压试验的前期查勘工作。

当工作班成员接到工作任务后,应迅速到变电站进行前期查勘工作。此时需要就作业任务、停电范围、危险点,详细地记录在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上面。

(2)做好作业前工作准备。

当任务下达之后,就要拟定本次试验所使用的各种仪器仪表、工器具并检查好仪器仪表、工器具是否在检定合格的使用期限内。工作前携带好所有需要的器具,防止由于现场使用代替的工器具可能对电气设备接头、瓷瓶小套管等造成的设备损伤,设备事故。

(3)严格执行安全措施及技术措施。

在试验工作过程中,履行好《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中所规定的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技术措施: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识牌、装设遮拦等。高压试验应根据具体的工作由班组长或是上级部门下达变电站第一种工作票,根据实际情况准确填报所需的安全措施,确定工作范围与带电范围之 间有明显的断开点,在工作范围侧合上接地刀闸或是装设好按地线,并严格履行工作票签发、工作票许可手续,确保高压试验外部环境的安全。

2 高压电气试验过程中控制

2.1开展好班前会。

在发出变电站工作票后,由工作负责人召集工作班成员召开开工会。在班前会上 ,详细的向各位工作班成员再次详细交代停电范围、作业任务等。相对于室外电气设备而言,室内的10kv开关柜由于空间狭小,带电部位与工作部位距离短,非常危险,系统内也屡次发生10kv开关柜内的人身伤亡事故,故l0kv电压等级的作业更需严加注意。在班前会上,工作负责人要对工作班成员的身体状况进行详细了解,严禁精神状态不好,身体欠佳,饮酒后人员参与到即将开展的高压试验工作中去。工作负责人要求大家将手机置于静音状态,严禁在作业过程中按听手机,聊天,吸烟等。

2.2严格执行高压试验安全规程。

检查好试验设备接地的可靠性,高压试验特别是对电容器、电力电缆等的试验将会给被试品充电,故需检查好仪器仪表的接地情况,保证接地引下线与接地线之间连接良好,接地线不能缠绕在接地引下线上,同时也不能置于接地引下线有锈蚀、油漆处。检查好仪器仪表。指针、旋钮是否在零位,试验接线绝缘表面是否良好,有无断线情况。

试验过程中严格执行呼唱制度。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麻木的自顾自埋头独干造成的。往往接线人员还在接线,加压人员就开始施加电压。或是加压人员还未降压,接线人员就开始参与更改、拆除试验接线的工作,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亡。需要加强注意的是,某单位发生一起触电死亡事故是由于加压人员是刚到单位半年,安全意识尚显薄弱的大学生造成。学生理论知识扎实,但安全意识及经验尚需加强,同时年轻人积极性高,压制住了执行呼唱制度所需要的理智,故加强对实习人员的安全监护,培养他们的安全习惯也是控制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试验后的放电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对避雷器、变压器、电力电缆、电容器等电气设备进行完试验后,应在降压并断开电源后对被试品充分进行放电,防止残余电荷对人员带来的危险。

3 高压电气试验终结时的安全管理措施

高压电气试验全部结束后,工作负责人必须认真检查现场,确认现场无遗留物、工具、接地线等物品;已拆动的所有引线按照拆除前的相位、顺序连接完好、牢固;为了调试需要而临时退出或改动的保护已正确恢复;调试拆除或短接的线头已恢复;工作班全体人员撤离试验现场;工作负责人办理工作终结手续,并将在试验过程中发现的设备问题及处理情况向设备管理单位进行汇报。

4 结束语

由于高压试验的特殊性及危险性,要求试验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技能水平和强烈的安全意识,二者缺一不可。广大试验人员要加强对试验技术及规程的学习,提高安全意识,严格执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杜绝一切的违章违规操作,才能减少发生人身及设备安全事故的机率,创造出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

第4篇 压力试验安全管理工作细则

1目的

规范公司设备试压过程的安全管理,预防各类事故发生。

2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公司所辖区域所有试压作业,新建项目参照执行。

3编制依据

gb 50235《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tsg r7001 -2004《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

gb50484-2008《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4释义

4.1压力试验:以液体或气体为介质,对设备和管道逐步加压,达到规定的压力,以检验设备和管道强度和严密性的试验。

4.2重大试压作业:水介质试压压力≥10mpa或空气介质试压压力≥0.6mpa的试压作业。

5职责

5.1 公司设备工程部负责工程项目的重大试压方案的审核及试压过程的专业监督管理。

5.2 公司生产管理部负责制定本细则,并监督检查所属各单位执行该细则的情况。

5.3所属各单位

5.3.1负责管理范围内作业现场压力测试的安全管理。

5.3.2 负责对各施工现场压力测试作业单位进行检查、指导工作,并负责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6要求

6.1管理要求

6.1.1施工单位作业负责人或领导组织技术、安全等有关人员,针对作业内容和试压介质,开展危害识别,制定防范控制措施,编制压力试验方案;至少应包括:

a) 参加试验的管道线号、规格、有关设备位号,并在流程图上标明;

b) 试验项目、试验压力、介质及压力来源;

b) 加置试验用盲板位置、规格、线号及装拆负责人;

c) 压力、温度检测总的数量及位置;

d) 应拆卸的管道部件、零件及临时连接措施;

e) 复查确认负责人;

f) 升压步骤、停压时合格标准及检查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

g) 试压危险区域警戒范围、人员站位、试压进度,人员分工及岗位责任;

h) 应急预案及演练要求;

i) 原始记录。

6.1.2 重大试压作业方案应经过施工单位和申请单位领导签字批准后报公司设备工程部审核备案。

6.1.3试压前,由施工单位作业负责人对参加作业人员、申请单位进行技术交底、风险告知,明确风险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内容主要包括:

a)试验方案的技术要求,明确气密性试验的介质及特性;

b)过程存在的风险、危害及控制措施;

c)主要的安全要求及施工中注意的安全事项;

d)试验过程中应遵守的制度、标准、规程;

e)落实控制措施的责任人及其职责。

6.2管理内容

6.2.1试压作业必须根据设备及管道的设计条件,选用合适的试验介质。

6.2.2管道安装完毕,热处理和无损检验合格后应进行压力试验。压力试验应以液体为试验介质。当管道的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0.6mpa时,也可采用气体为试验介质,但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脆性材料严禁使用气体进行压力试验。

6.2.3压力容器耐压试验应优先选择液压试验,由于结构或者支承原因,压力容器内不能充灌液体,以及运行条件不允许残留试验液体的压力容器,可以按设计图样规定采用气压试验。

6.2.4试验所用气体宜为干燥洁净的空气、氮气或者其他惰性气体,液压试验应宜使用洁净水。

6.2.5设备及管道试压作业前,必须编制试压方案及安全措施。

6.2.6 压力表的选用和安装位置

耐压试验时至少采用两个量程相同的并且经过检定合格的压力表,且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a) 工业金属管道试压时,其精度不得低于1.5级,表的满刻度值应为被测最大压力的1.5~2倍。

b) 容器类试压时,压力表安装在容器顶部便于观察的部位。

1) 低压容器使用的压力表精度不低于2.5级,中压及高压容器使用的压力表精度不低于1.6级;

2) 压力表的量程应当为试验压力的1.5~3.0倍,表盘直径不小于100mm。

6.2.7 水压试验时,设备、管道的最高点安装放空阀,最低点安装排水阀,充水或放水时,必须先将放空阀打开。试压合格后,应将积水排净,排液时应防止形成负压。

6.2.8气压试验时,试压系统内必须装设安全阀,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6.2.9 带压设备和管道,严禁受到强烈气流冲撞或气体冲击。升压和降压必须缓慢。

6.2.10 试压用的临时法兰盖、盲板的厚度必须满足试验压力的要求。焊接堵板的结构强度应经计算确定。法兰及法兰盖上的螺栓必须齐全、拧紧。试压系统内加有盲板的位置均须做出标识和登记,试压结束后逐块拆除。

6.2.11 在压力试验过程中,受压设备、管道如有异常声响、压力突降、表面油漆脱落等现象,必须立即停止试验,查明原因并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试验。

6.2.12管道试压前必须将管道内的杂物、积水吹扫干净。管道吹扫时空压机应放置在安全位置。临时配管应布置合理、联接牢固、无泄漏。集气罐上必须装有安全阀。

6.2.13 用装置中的压缩机吹扫时,必须在压缩机试车合格后进行,并由建设单位方配合。

6.2.14当设备进行压力试验时,应划定禁区,无关人员不得进入,试压现场必须设置围栏或警戒线,同时在醒目处加设警示牌。

6.2.15 当管道进行压力试验时,在管道上每隔20米处挂一“正在试压”的标识牌,同时试压人员要加强巡检,预防万一。

6.2.16 盛装易燃介质的设备,在气压试验前,必须采用蒸汽或者其他有效的手段进行彻底的清洗、置换并且取样分析合格,否则严禁用空气作为试验介质。

6.2.17 对盛装易燃介质的设备,如果以氮气或者其他惰性气体进行气压试验,试验后,应当保留0.05~0.1mpa的余压,保持密封。

6.2.18对输送剧毒流体的管道及设计压力大于等于10mpa的管道,在压力试验前,下列资料已经建设单位复查:

a) 管道组成件的质量证明书。

b) 管道组成件的检验或试验记录。

c) 管子加工记录。

d) 焊接检验及热处理记录。

e) 设计修改及材料代用文件。

6.2.19现场安全管理

a) 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应按要求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现场。

用水作试压介质时,试压设备、机具的摆放位置离试压管线的距离不应小于30m;用空气作试压介质时,其摆放位置不应小于50m。

b) 用水作试压介质时,试验压力小于4mpa的管线两侧各30m范围划为警戒区。试验压力大于4mpa的管线两侧各50m范围划为警戒区;用空气作试压介质时,试验压力小于4mpa的管线两侧各80m范围划为警戒区、试验压力大于4mpa的管线两侧各100m范围划为警戒区。在警戒区内应设专人流动值守警戒 。

c) 空气作试压介质时,在升压过程中,不允许工作人员沿管线检查。

d) 耐压试验注水时,应排尽管道内部的空气。试压时,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采取防冻措施,禁止以任何方式敲打管道及其附件。

e) 稳压期间,不得采用连续加压来维持试验压力不变,检查受压设备和管道的法兰、盲板、压力表时,禁止站在法兰、盲板的对面,读表时视试验压力确定站位安全距离,水压试验不少于2米,气压试验不少于6米。

f) 在试压过程中,发现法兰或焊缝有渗漏现象,严禁带压拧紧螺栓和补焊,应降压后,再进行修复,缺陷消除后,应重新试验。当用空气作试压介质时,处理前应将压力降至0.02mpa以下方可进行作业。试压设备有专人看管,负责试压和停压操作。

6.2.20试压后泄压处置

a) 试验合格后,应将试验介质引至室外合适地点排放,并注意安全。

b) 用空气作试压介质时,不允许在距城市、居民点、工矿企业、森林、铁路、公路、大型桥梁、仓库和建筑物等100m之内放空。

c)气压试验,应缓慢降压,排放应尽量利用系统内的放空管,如用临时按管应接至室外排放。排放管应牢固可靠,应承受反冲力的作用。

d)试压结束后,应及时拆除盲板、膨胀节限制设施。装好拆除的管阀、仪表。

e)试压作业应填写压力试验记录。

7、工作程序

8、附则

本细则由公司和产管理部负责解释。

9、附件

【正文结束】

第5篇 压力试验安全防护管理规定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压力容器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安全防护的管理。

2场地

2.1 必须设有压力容器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专用场地。压力容器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必须在专用场地进行。

2.2 试验场地应用黄漆标出场地边框线,并注明“试验专用场地”字样。

2.3 场地周边设有醒目的安全防护栏或绳和桩等其他标识。

3试验设备

3.1 试验设备,包括试压泵、空压机和管线、阀门必须完好,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试验设备上的各种安全附件应齐全、灵敏,在周检期内且示值准确。

3.2 试验用压力表至少是两个且量程相同并经校验合格,表盘直径不得小于100mm,精度等级符合《容规》的规定并安装在试验容器顶部便于观察的位置。

3.3 试验用法兰盖、垫片和紧固件的压力级别、连接尺寸、密封面型式、材质、性能等级、规格型号等必须与试验压力、被试验容器的法兰相匹配。

4试验人员

4.1 试验人员必须熟知试验工艺规程,认真遵守试验工艺守则,能对实验中的突发问题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4.2 操作者必须能够熟知试验设备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熟练地操作试压设备和排除设备故障。

4.3 在试压过程中,试验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和消除异常现象。

4.4 压力试验质控系统责任工程师为压力试验总负责人,对压力试验全过程进行指挥和处理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安全防护措施

5.1 试验场地应设置安全标识,划出安全警戒线。

5.2 试验人员必须穿好防护服,戴好安全帽。

5.3当试验介质为易燃介质时,压力试验场地必须配置一定数量的灭火器和充足的水源。

5.4 单位技术负责人和安全员在试验前对安全设施进行检查确认,以满足安全防护要求。进行气压试验时,单位技术负责人和安全员应现场监督检查安全防护措施的实施情况。

第6篇 压力容器气压试验安全管理规范

1.除设计图样规定用气体代替液体进行耐压试验外,不得采用气压试验。

2.试压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方可上岗试压操作。

3.压力容器气压试验区域内特种设备,仪器,压力表,安全阀必须经过技术监督局检验,合格取证后才能使用,并且保证在有效期内。

4.气压试验必须是检验部门确认合格的压力容器后方可进行试压。

5.气压试验操作人员必须对气压试验区内每台压力容器进行校对,登记,如发现问题应该及时汇报处理。

6.气压试验前试压操作人员应检查试验区域内安全通道是否畅通,并且前后门在开启状态。试压期间试压区域内应设警戒标志,禁止无关人员接近。

7.实验前应检查紧固件是否安全,可靠和紧固。试压管线是否老化,破裂.其它仪器设备是否安全可靠。

8.气压试验时按操作规程进行。

9.当容器载压时严禁拧紧、拆卸螺栓和锤击敲打。

10.试验完毕对容器的卸压应缓慢进行,严禁不卸压中断试验或离人。

11.进入试压试验区,操作人员,检查人员必须带安全帽,防护镜,工作服,工作鞋,防止意外伤害。

12.试验区域必须备足合格消防器材。

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科

第7篇 船舶与海建系泊试验安全管理规定

1 目的

为加强船舶及海工(以下统称船舶)建造系泊试验的安全管理,避免发生事故,特制定本规定。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企业船舶建造系泊试验安全管理。

3 名词解释

系泊试验:是指当系泊于码头的船舶的船体工程和动力装置安装基本完工,船厂在取得用船单位和验船部门的同意后,根据设计图纸和试验规程的要求,对船舶的主机、辅机以及各种设备和系统进行的试验。

本规定仅对主要设备试验进行了规范要求,管系和电气系统试验另行规定。各企业可结合实际情况,参照本规定对本企业的系泊试验安全管理规定进行具体细化。

4 管理职责

4.1企业技术部门负责编制船舶系泊试验大纲,制订船舶建造关键试验项目系泊试验安全技术要求。

4.2企业船舶建造组(项目组)负责编制和实施船舶建造系泊试验计划,做好试验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4.3各部门根据船舶系泊试验大纲和试验计划要求,负责落实本部门责任人和试验安全技术措施,做好本部门系泊试验项目的准备和试验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4.4安监部负责系泊试验过程中的安全监督检查。

5 管理要求

5.1系泊试验总体安全要求

5.1.1 系泊试验前的组织和准备

a.组织各部门对试验项目进行安全策划,明确试验步骤、要求和责任,落实试验过程中的各项安全措施,制订系泊试验应急预案。进行主机试车试验策划时,除应分析试验中船舶和人员的安全性外,还应分析码头及缆桩的试验能力,避免发生意外。

b.主机试车试验、锅炉点火试验、救生艇释放试验、重吊负荷试验、舱口盖启闭试验等危险性较大的试验项目应进行危险作业审批。各企业可结合实际情况编制危险作业审批表,对试验项目进行有效控制。

c.各部门应对参试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交底,熟悉试验程序和要求。

d.参试各部门负责任人之间应保持通讯畅通。

e.参试人员应按照要求佩戴劳动防护用具。

f.需要进行临时接电、热工作业时,应按要求进行审批。

g.检查和确认试验项目的安全状态和气象条件,满足试验要求后方可进行试验。

5.1.2 系泊试验过程中

a.参试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系泊试验大纲,并按分工和指令要求进行试验,严禁乱摸乱动与自己无关的设备设施。

b.各工位负责人应密切关注试验情况,及时排除故障,消除安全隐患。

c.参试人员应保持码头与船舶上的环境整洁,将产生的废弃物集中存放处理,禁止将废弃物倒入海中。

d.试验过程中发生意外时,应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进行应急处置。

5.1.3 系泊试验后

a.认真检查消除隐患,关闭相关设备,撤除施工禁区。

b.每天施工结束后应做好作业现场的清理工作。

5.2主机试车试验

5.2.1 试验前的组织和准备

a.设备状态已具备试验条件,包括:主机、各辅助机械及系统。

b.船舷及舷外作业、高处作业已经停止,可移动的设备及材料已进行固定。

c.按当地港监部门的有关规定,挂出试车信号旗,夜间还要挂好信号灯。

d.试验船舶与前后船舶之间必须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外档禁止靠泊船只。

e.根据船舶吨位的大小及试验航速的马力大小配备相应型号的缆绳,并保证松紧适度。

f.船上的安全设施及消防器材处于完好状态。

g.落实专人负责对船舶艏艉、机舱以及驾驶室进行监护。

h.安排拖轮进行辅助和保护。

i.准备就绪后,撤除登船梯。

5.2.2 试验中

a.驾驶室由专人值班和指挥,如遇意外应采取应急停车或其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b.做好缆绳与缆桩受力情况的现场监控,缆绳、缆桩周围禁止有人作业。

5.2.3 试验后

a.关闭相关设备,撤除信号旗、熄灭信号灯。

b.安装登船梯,经检查确认安全稳固后,方可允许人员上下船。

5.3倾斜试验

5.3.1 倾斜试验前应对甲板上的可移动设备及材料进行清理,不能清理下船的要采取措施进行固定。

5.3.2 施工单位应按照工艺要求设置配重,甲板上的临时配重应进行必要的固定;舱室内进行压载时,应指派专人对舱室内的压水量进行检查和确认。

5.3.3 试验过程中要撤除登船梯,除参试人员和进行调试施工的必要人员外,其他无关人员应提前下船。

5.3.4 参试人员应固定岗位,不得任意在两舷边来回走动和围观。

5.3.5 试验过程中要落实专人加强现场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4冷库制冷试验

5.4.1 试验前应对库内进行认真检查,确认无人后,方可关门上锁,并设置警示标志进行提示。

5.4.2 冷库内施工应采取双人监护制,避免发生意外。

5.5舱口盖启闭试验

5.5.1 禁止与倾斜试验同时进行。

5.5.2 舱口盖启闭液压系统已经试验处于正常状态后,方可进行舱口盖启闭试验。

5.5.3 试验区域应设置警戒区,并做好监护,舱口盖运行区间内禁止人员进入。

5.6舷梯试验

5.6.1 试验区域下方应设置警戒区,并做好监护,防止人员误入。

5.6.2 承载试验应使用压载铁作为配重,禁止用人作为配重进行试验。

5.6.3 进行承载试验和收放舷梯试验时,应使用吊车进行辅助保护。

5.7救生艇装置试验

5.7.1 艇架负荷试验

a.试验前应检查确认刹车装置完好。

b.指定专人负责现场指挥和监护,试验过程中,吊梁、重块和艇架下方严禁站人。

c.在系挂重块时,要注意保持吊架的平�,重块要设置牵引绳。

d.试验过程中应使用吊车进行保护。

e.人工进行绞艇时,操作者站位要正确,无关人员要远离绞车。使用结束后,绞手柄要及时取下。

f.参试人员应站在栏杆内侧,严禁站在艇甲板边缘,以防高处坠落。

5.7.2 艇收放试验

a.检查确认刹车装置完好。

b.指定专人负责现场指挥和监护,施工区域内应设置警戒区,防止人员进入危险区。

c.靠码头一侧或者在坞内试验时,必须使用吊车对救生艇进行保护。

d.安排拖轮进行配合和监护。

5.7.3 脱钩试验

a.检查确认脱钩装置完好。

b.准备符合要求的配重,放置配重时要确保分布均匀。

c.救生艇上应设置牵引绳。水上作业人员要穿好救生衣。

d.进行安全交底,并指定专人负责现场指挥和操作。艇内外操作人员必须保持通讯畅通,按指令进行操作。未经许可其他人员禁止操作自动脱钩手柄。

e.救生艇脱钩高度尽量低,艇底刚好离开水面即可,防止发生意外。

5.7.4 滑道式救生艇抛射试验

a.试验前进行安全策划,制定应急预案,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b.试验水域的水深、海况及气候条件均应满足试验要求。

c.试验时,应安排一艘工作船在指定水域巡视警戒,防止其它船只误入。

d.除操作人员和检验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救生艇,参试人员必须穿救生衣。

5.7.5 救生艇航行试验

a.检查确认救生艇的负荷和密性状况符合试验要求。

b.除操作人员和检验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救生艇,参试人员必须穿救生衣。

c.试验水域的水深、海况、能见度及气候条件均应满足试验要求。

d.必要情况下安排拖轮进行配合。

5.8锅炉试验

5.8.1 锅炉点火试验

a.锅炉点火试验前,试验部门按照锅炉运行规程中的相关要求对试验锅炉进行全面检查和确认,符合点火要求后,方可进行操作。

b.指定专人负责严密监视各种指示仪表,控制锅炉压力、温度、水位在合理范围内。

c.按照锅炉点火试验程序和操作规程要求,逐步、逐项进行操作。

5.8.2 锅炉水压试验

为避免试验过程中发生超压,试验中应至少设置两个压力表,并确保压力表的有效性,试验过程中指派专人负责监护。

5.8.3 其它要求

调试安全阀时,作业人员应避开安全阀蒸汽溢出口,防止被蒸汽烫伤。

5.9船用起重设备负荷试验

5.9.1 伙食吊、物料吊负荷试验

a.起重设备的相关工程已经完成,且辅助安装用的架子和固定装置已经拆除,具备试验条件后,方可进行试验。

b.准备符合试验要求的重块(重块应设置牵引绳),试验前应稳固的放置在安全区域。

c.试验区域应设置警戒区并派人监视,防止人员误入。

d.由具备资质的起重工负责进行指挥试验。

e.一般情况下,负荷试验起吊高度为离地500mm,并保持5分钟。

f.试验过程中吊臂下严禁站人。

5.9.2 重吊负荷试验

a.检查确认舷外作业、高处作业、主机系泊试验已经停止。

b.对甲板上的可移动设备及材料进行清理,不能清理下船的要采取措施进行固定。

c.所有在船参试人员应穿救生衣。

d.在码头试验时船舶应靠内档并且外档禁止靠船,缆绳松至一定程度。

e.指挥操作和观测人员之间应保持联络畅通。

f.检查刹车的可靠性,合格后方可进行试验。

g.按试验方案进行操作。操作时,按慢档操作。

h.试验过程中应控制好船舶横倾角度,禁止超过允许最大值。

第8篇 道路试验安全管理办法

1.目的

“安全第一”是试验工作永恒不变的主题,为加强试验安全管理,保障公司车辆安全和人身安全,对原试验所相关管理办法进行整合修订。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__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与试验有关的所有工作人员。

3.术语

4.引用文件

5.职责

验证中心:对试验样车及试验人员安全负责;组织相关人员签订《非试验人员乘坐试验车辆安全保证责任书》和《试验人员安全保证责任书》。

各专业中心:对本中心乘坐试验样车人员进行安全管理,配合验证中心组织签订《非试验人员乘坐试验车辆安全保证责任书》。

6.管理内容和规定

6.1接车规定

6.1.1 试验人员从资产科接到试验样车后,必须根据《试验样车日常安全项目检查表》(见附件1)进行认真检查,存在安全隐患者必须逐一排除并记录;

6.1.2 对试验车辆的全车轮胎气压进行复检并调整到规定标准值;

6.1.3检查车辆的工作液(特别是发动机油、发动机冷却液)是否合适,检查车辆气、油是否存在渗漏现象,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6.1.4检查全车灯具、仪表等电器件工作是否正常,并排除故障

6.1.5 对车辆检查完后,首先对制动效能、制动稳定性进行主观评价。若制动存在问题认真进行调整。

6.2试验前准备

6.2.1 由试验员借出灭火器和停车警告牌,放置在驾驶室内伸手可及之处;

6.2.2试验员按《试验样车日常安全项目检查表》的要求对样车进行例行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影响安全的故障必须排除;

6.2.3可靠性试验样车:试验员出发前认真阅读《试验大纲》,掌握该车的试验重点和难点,在试验过程中严格按大纲进行;由技术科组织对样车进行评审并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进行报警项目设置,并监控试验样车的运行,每周发一份gps监控情况报告,由道路试验室根据试验员违章情况进行通报;

6.2.4 磨合样车及去异地进行试验的样车:出发前由技术科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电源用点烟器即可,任务完成后拆除;

6.2.5专业所人员及配套厂家人员因工作需要需乘坐试验样车者,必须有经部所长签字的技术工作联系单,且只有签订了《非试验人员乘坐试验车辆安全保证责任书》(见附件2)的人员可以乘坐。此责任书由验证中心验证管理部组织,一年签订一次;

6.2.6 验证中心组织相关试验人员签订《试验人员安全保证责任书》(见附件5),一年签订一次;

6.2.7 由试验调度员签发《工程研究院验证中心出车单》(见附件3),明确试验地点、路线、安全责任人等。

6.3试验过程安全控制

6.3.1在普通道路上试验时,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道路交通法》和当地的交通法规行车;由安全员不定期对北京厂区试验车辆进行安全抽查,抽查情况做好记录,在本周安全例会上进行通报;

6.3.2 在试验场试验时,按以下通用规定进行:

a)在汽车试验场道路上试验时,因国内每个汽车试验场都在细节上有所不同,试验人员第一次到达各试验场进行试验时,必须接受试验场或带队人员的安全培训,并由熟悉该试验场的试验人员一起熟悉试验道路;

b)交通规则中的禁止打手机、禁止穿拖鞋、禁止开车抽烟、禁止脱档滑行等规定在试验场中同样执行、有效;不论任何情况,绝对禁止酒后驾驶车辆;

c)在试验中文明行车,在遇到外单位试验车不遵守交通规则,影响我单位正常试车时,不得私自消极地采取报复行为,应及时向试验领队反映,由领队向试验场道路室反映处理;

d)严格按试验要求的试验道路行驶,不允许私自改变行驶路线和道路类型;禁止在行驶道路上赛车或者驾车嬉戏,严禁强行超车;未经允许,试验车辆严禁随意携带任何与试验无关人员;

e)全程开所有灯光行驶;禁止脱档滑行,禁止逆向行驶;

f)全程禁止与试验工作无关的人员乘坐试验车,司机必须带安全带,并有责任督促乘坐人员带安全带。

6.3.3 试验场高环安全行车规定

a)汽车进行高速环道试验前,必须检查轮胎气压并调整到规定值。在进行完综合坏路的可靠性车辆必须认真检查,确保轮胎不存在刺伤或有异物扎入等缺陷,前轮胎必须在五成新以上;

b)汽车驶入高环时,首先打转向灯驶入一道的辅路,在确认一道上后面没有试验车驶来的情况下,打转向灯逐步驶入一道,在驶过曲线段后,在直线段上后再打左转向灯驶入二道行驶;

c)高环上严禁弯道超车,超车时必须在直线段上,并且从右侧超车;

d)高环上禁止紧急刹车,严禁随便停车,确因故障需要停车时,必须将车驶到直线段的紧急停车道;

e)高环上不同环道的车辆严禁并列行驶,前后要拉开100m以上的安全距离。在同一环道的前后车辆安全距离要保持400m以上;

f)高环上三个不同环道有严格的速度限制。严格按照试验大纲要求的车速进行试验,但不能超过试验场规定的各车道极限最高车速;

g)第一次上高速环道的车辆必须在行驶6-8圈后将车停下,检查车辆的行车制动器,手制动器是否存在发热故障;

h)试验车出高环时,必须提前一圈降低车速驶入下一道,然后在一道驶出,最后一个直线段后打转向灯并降速,再驶出出口。

6.3.4试验场综合路安全行车规定

a)试验车必须严格按照试验规范规定特种路面行车,不得私自择道,并按照综合路上各个限速的要求行车,除搓板路除外,综合路上的中重卡最高车速不超过60km/h,其余车辆最高车速不超过65km/h;

b)全程禁止抄近道行驶。特殊车辆在个别道路路面上无法通过时,报试验场道路室。在试验场道路室容许的情况下可以改道行驶;

c)坑洼路、鹅卵石路、扭曲路、搓板石路等,不同的车型要走相应的道路,严格按试验场的车型指示进行;

d)在搓板路和鹅卵石路上行驶时,严禁刹车、急加油门和急减油门。搓板路上严禁单边轮压辅路行驶;

e)在驶入搓板路和鹅卵石路前,必须确认前面车辆行驶正常,且车辆已经通过路面总长的2/6以上后方能驶入路面;

f)综合路交叉路口较多,切记转弯避让直行原则。变道转弯必须开转向灯;

g)车辆通过扭曲路面时,车速不得超过6km/h。

6.3.5试验场山路安全行车规定

a)进入山路前,必须在平路上主管评价制动效果,确保制动效果正常后才能进入山路试验;

b)只允许车辆小于8t的车辆(bj108_以下)在山路上试验,特殊情况由所级领导确定后执行;

c)在直线段车速不允许超过60km/h.,在转弯路段车速不允许超过40km/h.,每行驶2圈必须停车检查制动器是否过热,不允许过热行车;

d)有排气制动的车辆在试验时必须使用排气制动,情况紧急情况下要使用手制动;

e)连续弯道处严禁强行超车,占用对方道路。

6.3.6样车维修规定

a)需要到车底进行检查维修时,不能在只有千金顶的支撑状态下进行,必须在有硬性支撑的情况下进行;

b)在需进行电气焊等作业时,必须:

①样车停靠:停靠位置应保证样车四周有1米以上的空间;

②车门全部打开;

③把灭火器置于车外伸手可及之处;

④准备好一桶以上的水置于作业位置;

⑤易燃部位用湿布遮盖,并每隔60秒喷一次水;

⑥每次持续焊接时间不超过1分钟,待检查无异常后再进行焊接;

⑦在易燃件(如燃油箱)附近操作时,需将易燃件拆下后再焊接。

6.3.7 其它

a)进行性能试验(含三高试验)的:车辆安全由试验员负责,仪器安全由试验技术人员负责;

b)异地试验途中安全:由试验调度员指定的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

c)发生交通安全事故后,按《试验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见附件4)执行。

6.4考核

6.4.1未经许可私自驾驶试验车辆办私事者,对责任人负激励200元;重复发生者,下岗一个月,直至解除劳动合同;

6.4.2不按规定载荷、规定路线和规定方法进行试验者,对责任人负激励50元;重复出现者加倍考核;

6.4.3 出车前、收车后检查不仔细而发生故障者,对责任人负激励50元;未发现故障至使故障扩大者,对责任人负激励100元;重复出现者加倍考核;

6.4.4 违反交通法规所造成的罚款罚分由责任人自负;

6.4.5 出现交通事故者,视情节及责任大小对责任人负激励公司损失的1%~5%;

6.4.6 对于一年内未出现安全事故的试验人员,年底给予500元的正激励;连续三年未出现安全事故者,给予1000元的正激励。以上费用列支在开发项目费用中。

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按“技管字【2006】16号《试验车辆管理办法》”中的“6.6考核”项目中的规定进行考核;

6.4.2对在试验场内外超速行驶的,每次给予60元的负激励;屡教不改者,下岗处理;

6.4.3酒后驾驶试验车辆者,负激励1000元,下岗处理。

第9篇 特殊作业修试施工机具试验安全管理规定

1 一般规定

1.1 从事起重作业、电(气)焊等作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特种作业许可证”方可上岗。

1.2 外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查验“特种作业许可证”并签订安全协议。

1.3 施工机具应统一编号,建立台帐、专人保管。

1.4 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禁止使用损坏、变形、有故障等不合格的施工机具。

1.5 机具的各种监测仪表以及制动器、限位器、安全阀、闭锁机构等安全装置应齐全、完好,其周期性检测报告应合格。

1.6 自制或改装、主要部件更换或检修后的机具,应按《电力建设施工机具设计基本要求》的规定进行试验,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1.7 施工机具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养。施工机具的转动和传动部分应保持其润滑。

1.8 对不合格或应报废的机具应及时清理,不得与合格的机具混放。

1.9 机具的使用范围应符合出厂说明书和铭牌的规定,并应由了解其性能、熟悉其应用知识的人员操作和使用。

1.10 起重机械的操作和维护应遵守《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2 施工机具

2.1 手持式电动工具

2.1.1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使用应遵守《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

2.1.2 手持电动工具电源应装设漏电保护器。

2.1.3 手持式电动工具电源线上的插头不得任意拆除或调换,不得任意接长或拆换电源线。

2.1.4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手柄应保持良好绝缘,并应经常查验。

2.1.5 手持式电动工具外壳应可靠接地。严禁在插头、插座内用导线直接将接地极与中性线联接起来。

2.1.6 工具的危险运动零部件的防护装置(如防护罩、盖)等不得任意拆卸。

2.2 电焊

2.2.1 在室内或露天进行电焊工作,必要时应在周围设挡光屏,防止弧光伤害周围人员的眼睛;在潮湿地方进行电焊工作,焊工必须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或穿橡胶绝缘鞋。

2.2.2 所使用的电焊设备应绝缘良好;导线应使用绝缘皮线,如有接头时,应连接牢固,并包有可靠的绝缘。连接到电焊钳上的一端,至少有5m为绝缘软导线。

2.2.3 电焊机使用带有保险的闸刀与电源相连,刀闸应装在密闭的箱体中。

2.2.4 电焊工在给电焊机送电前,应先检查电焊机外壳的接地是否良好,电焊机的引出线是否有绝缘损伤、短路或接触不良等现象。

2.2.5 不准将带电的绝缘电线搭在身上或踏在脚下;电焊导线经过通道时,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外力破坏。

2.2.6 当电焊设备正在通电时,不准触摸导电部分。电焊工离开工作场所时,必须把电源切断。

2.2.7 电焊设备的装设、检查和修理工作,必须在断开电源后进行。

2.2.8 电焊机的裸露导电部分和转动部分以及冷却用的风扇,均应装有保护罩。

2.2.9 在起吊部件过程中,严禁边吊边焊,只有在摘除钢丝绳后,方可进行焊接作业。

2.2.10 电焊钳握柄必须用绝缘耐热材料制成,焊钳和焊条必须接触良好。

2.2.11 电焊工更换焊条时,必须戴合格的电焊手套,以防触电。

2.2.12 清理焊渣时必须戴上防护镜,并避免对着人的方向敲打焊渣。

2.2.13 电焊工应备有下列防护用具:

a).镶有滤光镜的手把面罩或套头面罩;

b).电焊手套;

c).橡胶绝缘鞋;

d).清除焊渣用的白光眼镜(防卫镜)。

2.3 气焊

2.3.1 修试车间及仓库存放少量气瓶时,气瓶应垂直立放,空气瓶可以平放。

2.3.2 装有氧气的气瓶不准与乙炔气瓶或其他可燃气体的气瓶储存于同一仓库。

2.3.3 存放气瓶的车间及仓库内,必须配备消防用具,室内通风应良好。

2.3.4 气瓶的搬运应遵守下列各项规定:

2.3.4.1 运输气瓶时,每一气瓶上应套以厚度不少于25mm的绳圈或橡皮圈两个,并将其可靠固定,以免互相撞击。

2.3.4.2 不论是已充气或空的气瓶,应将瓶颈上的保险帽和气门侧面连接头的螺帽盖好后才能运输。

2.3.4.3 运送氧气瓶时,必须保证气瓶不致沾染油脂、沥青等。

2.3.4.4 严禁把氧气瓶及乙炔瓶放在一起运送,不准与易燃物品或装有可燃气体的容器一起运送。

2.3.5 氧气瓶和乙炔气瓶的使用

2.3.5.1 在连接减压器前,应将氧气瓶的输气阀门开启四分之一转,吹洗1~ 2s,然后用专用的扳手安上减压器。工作人员应站在阀门连接头的侧方。

2.3.5.2 运到现场的氧气瓶,必须验收检查。如有油脂痕迹,应立即擦拭干净;如缺少保险帽或气门上缺少封口螺丝或有其他缺陷,应立即退回原厂。

2.3.5.3 气瓶在保管、使用中,严禁改变气瓶的涂色和标志,以防止涂色脱落造成误充气。

2.3.5.4 氧气瓶内的压力降到0.196kpa,不准再使用。用过的瓶上应标明“空瓶”。

2.3.5.5 氧气阀门只准使用专用扳手开启,不准使用凿子、锤子开启。乙炔阀门须用特殊的工具开启。

2.3.5.6 在工作地点,最多只许有两个氧气瓶:一个工作,一个备用。

2.3.5.7 使用中的氧气瓶和乙炔气瓶应垂直放置并固定起来,氧气瓶和乙炔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8m。

2.3.5.8 严禁使用没有减压器的氧气瓶。

2.3.5.9 禁止装有气体的气瓶与电线相接触。

2.3.5.10 在焊接中禁止将带有油迹的衣服、手套或其他沾有油脂的工具、物品与氧气瓶软管及接头相接触。

2.3.5.11 在露天使用的气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防护,以免受到阳光曝晒。

2.3.5.12 焊接地点应清除5m以内的易燃物,无法清除时,应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2.3.6 焊枪

2.3.6.1 焊枪在点火前,应检查其连接处的严密性及其焊嘴有无堵塞现象。

2.3.6.2 焊枪点火时,应先开氧气阀,再开乙炔气阀,开启后立即点火,然后再调整火焰。熄火时与此操作相反,即先关乙炔气阀,后关氧气阀,以免回火。

2.3.6.3 由于焊嘴过热堵塞而发生回火或多次鸣爆时,应迅速先将乙炔气阀关闭,再关闭氧气阀,然后将焊嘴浸入冷水中。

2.3.6.4 焊工不准将正在燃烧中的焊枪放下;如有必要时,应先将火焰熄灭。

2.4 空气压缩机

2.4.1 空气压缩机作业区应保持清洁和干燥。贮气罐应放在通风良好处,距贮气罐15m以内不得进行焊接或热加工作业。

2.4.2 空气压缩机的进排气管较长时,应加以固定,管路不得有急弯。

2.4.3 贮气罐和输气管路每三年应作水压试验一次。试验压力应为额定压力的150%。压力表和安全阀应每年至少校验一次。

2.4.4 作业前重点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2.4.4.1 各连接部位紧固,各运动机构、阀门开闭灵活。

2.4.4.2 各防护装置齐全良好,贮气罐内无存水。

2.4.4.3 空气压缩机的电动机及启动器外壳接地良好,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2.4.5 空气压缩机应在无载状态下启动,启动后低速空运转,检视各仪表指示值符合要求、运转正常后,逐步进入载荷运转。

2.4.6 发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机检查,找出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作业:

2.4.6.1 压力表指示值超过产品说明书规定。

2.4.6.2 排气压力突然升高,排气阀、安全阀失效。

2.4.6.3 机械有异响或电动机电刷发生强烈火花。

2.4.7 当电动空气压缩机运转中突然停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等来电后重新在无载荷状态下起动。

2.5 小型发电机

2.5.1 发电机使用前应测量定子和励磁回路的绝缘电阻以及吸收比,定子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上次所测值的30%,励磁回路的绝缘电阻测量应选用500v兆欧表,测量值不得低于0.5mω。吸收比不得小于1.3,并做好测量记录。

2.5.2 启动前检查内燃机与发电机传动部分,应连接可靠,输出线路的导线绝缘良好,各仪表齐全、有效。

2.5.3 启动后检查发电机在升速中应无异响,滑环及整流子上电刷接触良好,无跳动及冒火花现象。待运转稳定,频率、电压达到额定值后,方可向外供电。

2.5.4 发电机开始运转后,即认为全部电气设备均已带电。运行中发电机不得有其他覆盖物。

2.5.5 发电机连续运行的最高和最低允许电压值不得超过额定值的±10%。

2.5.6 发电机在额定频率值运行时,其变动范围不得超过±2.5hz,不准超载运行。

2.5.7 停机前应先切断负荷再停发电机。

2.6 切割机

2.6.1 启动前,应检查并确认砂轮片干燥、无裂纹,砂轮片螺栓紧固,防护罩牢靠。

2.6.2 启动后,应先空运转,确定电机运转方向正确,检查各传动部分及轴承运转正常后方可作业。

2.6.3 操作者应站在切割机操作手柄侧,当被切割物放入切割槽内固定好再按下手柄进行切割。操作时严禁戴手套。

2.6.4 不得剪切直径及强度超过机械铭牌规定的切割物。

2.6.5 切断短料时,手和砂轮片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150mm以上。

2.6.6 运转中,严禁用手直接清除砂轮片附近的断头和杂物。

2.6.7 当发现机械运转不正常时,应立即停机检修。

2.6.8 作业后工作人员离开时,应切断电源。

2.7 弯曲(管、排)机

2.7.1 工作台和弯曲(管、排)机台面应保持水平,作业前应准备好各种芯轴及工具。

2.7.2 应按加工材料的直径、厚度和弯曲半径的要求,装好相应规格的芯轴和成型轴、挡铁轴。芯轴直径应为材料直径的2.5倍。挡铁轴应有轴套。

2.7.3 挡铁轴的直径和强度不得小于被弯曲材料的直径和强度。

2.7.4 应检查并确认芯轴、挡铁轴、转盘等无裂纹和损伤,防护罩坚固可靠,空载运转正常后,方可作业。

2.7.5 作业时,应将材料需弯曲的一端插入在转盘固定销的间隙内,另一端紧靠机身固定销,并用手压紧;应检查机身固定销并确认安放在挡住材料的一侧,方可开动弯曲机。

2.7.6 作业中,严禁更换轴芯、销子和变换角度以及调速,不得进行清扫和加油。

2.7.7 对超过机械铭牌规定直径、厚度的材料严禁进行弯曲。在弯曲未经冷拉或带有锈皮的材料时,应戴防护镜。

2.7.8 弯曲高强度或低合金钢材料时,应按机械铭牌规定换算最大允许直径并应调换相应的芯轴。

2.7.9 在所弯曲材料的作业半径内和机身未设固定销的一侧严禁站人。弯曲好的半成品,应堆放整齐,弯钩不得朝上。

2.7.10 转盘换向时,应在停机后进行。

2.7.11 作业后,应及时清除转盘及插座孔内的铁锈、杂物等。

2.8 小型钻床(台钻)

2.8.1 小型钻床(台钻)应放置平稳。

2.8.2 小型钻床(台钻)电源开关应装设漏电保护器。

2.8.3 小型钻床(台钻)电源线应使用绝缘良好的软导线,不得任意接长或拆换。如需接头时,应连接牢固,并包有可靠的绝缘。

2.8.4 启动后,应先空运转,确定电机运转方向正确,检查各传动部分运转正常。

2.8.5 所加工物品应放置固定槽内固定后,方可按下手柄进行钻孔作业,作业时禁止戴手套。

2.8.6 更换钻头应停电进行。

2.8.7 作业后,应及时清除铁锈、杂物等。

2.9 滤油机

2.9.1 滤油机电源线应使用绝缘软导线,如有接头时,应连接牢固,并包有可靠的绝缘。

2.9.2 应使用空气开关或带保险的闸刀。

2.9.3 启动前应将进出油管绑扎牢固,另一端应放置在存储油的容器中,应检查滤油纸安放正确并压紧(真空滤油机此项不需检查)。

2.9.4 启动后,应先空运转,确定电机运转方向正确。

2.9.5 更换滤油纸前应将进油管的进油端提起,待油管内的绝缘油输出后停机进行(真空滤油机无此项工作)。

2.9.6 所使用的滤油纸型号应符合该滤油机使用,滤油纸两孔应与滤油机压板两孔一致。

2.9.7 烘烤滤油纸的烘箱内应有盛油盘和灵敏可靠的温控装置,避免火灾事故。

2.9.8 工作结束时应将油管内的油全部输出方可停机。

2.9.9 工作人员离开现场时应拉开电源闸刀。

2.10 真空泵

2.10.1 真空泵使用的电源线应使用绝缘皮线,外壳应有良好的接地。

2.10.2 使用前应检查电机运转方向正确。

2.10.3 使用前应检查开闭阀无异常,导管无异物,压力表正常。

2.10.4 抽气接口应与设备接口相吻合并安装牢固。

2.10.5 抽真空时应严密监视压力表,防止过抽损坏设备。

3 起重作业

3.1 严格按照有关规程、规定,定期对起重机械进行检查、维护、保养、试验,并提供合格报告。

3.2 对重大的起重、吊装项目必须制定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经安全交底后方准施工。

3.3 起重机械应备有灭火器材,操作室内应铺设绝缘垫,严禁积存易燃物。

3.4 在变电站起起重作业时起重机械应可靠接地。应有专责监护,起吊机械、起吊物与带电设备安全距离符合规定。

3.5 起重机工作应有统一的指挥和信号,指挥应用旗和口哨配合进行,不宜单独使用对讲机指挥联络。指挥人员应由有经验的起重工担任。

3.6 起重机在开动及起吊中的每个动作前,司机均应发出信号,无关人员应离开作业区。起吊重物时,任何人不得站在被起吊的重物或吊臂上,吊臂下严禁站人。

3.7 吊臂未收缩固定时严禁移动吊车。

3.8 起重机严禁同时进行三个动作。当重物接近额定负荷时,每次只许进行一个动作。悬臂式起重机满负荷时,严禁降低起重臂。

3.9 遇有大雪、大雾、雷雨或六级及以上大风时,不得露天进行起重工作。当场地照明不足时,应停止起重作业。

3.10 起吊大件时,必须绑扎牢固,严禁腰吊。吊钩的悬挂点应与吊件的重心在同一铅垂线上。吊钩钢丝绳应保持垂直,严禁在偏位斜吊。落钩时应防止吊件局部着地引起吊绳偏斜,起重物未固定好严禁松钩。

3.11 爆炸品、危险品(压缩气瓶、酸、碱、可燃油类等)一般不得起吊;必须起吊时,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经分管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

3.12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起重机司机不得进行操作:

(1)指挥信号不明不吊;

(2)超载不吊;

(3)物件捆绑不牢不吊;

(4)吊物上有人不吊;

(5)安全装置不灵不吊;

(6)吊物埋在地下,情况不明时不吊;

(7)光线不足,看不清不吊;

(8)歪拉斜拽不吊;

(9)边缘锋利物件无防护措施不吊;

(10)液态金属盛放过满不吊。

第10篇 管系试验安全管理规定

1 目的

为规范船舶及海工(以下统称船舶)建造管系试验安全管理,提高作业安全性,特制定本规定。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企业船舶建造管系试验的安全管理。

本规定中所指的管系试验是指管系装船后进行的磅压、串油和蒸汽吹除试验。船下其它场所进行的管系试验由企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要求进行管理。

3 管理职责

3.1 企业技术部门负责编制管系试验工艺,明确试验条件、试验步骤、试验介质和技术安全要求。

3.2 企业船舶建造组(项目组)负责合理组织安排管系试验项目,做好试验作业的整体协调工作,避免不相容作业同时进行。

3.3 企业施工部门负责根据试验工艺要求,做好试验前的准备和试验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3.4 企业安监部负责管系试验过程中的安全监督检查。

4 管理内容

4.1 管系试验前的组织和准备

4.1.1作业人员安全要求

a.进行管系试验的作业人员应经过技能培训,掌握施工安全要点和应急处置常识,作业前进行专项安全交底。

b.按规定要求穿戴劳动保护用具。

4.1.2试验管系状态确认

a.试验管系应按试验工艺要求安装到位(包括管系上安装的安全阀、泄压阀、压力表等),经检查符合试验要求。

b.对需要隔离的设备、阀件、仪表等进行有效隔离。

c.试验管系所在区域内无不相容作业。

d.试验用盲板、法兰和垫片应与管系试验压力相匹配;管系两端的封堵应有效,系统中连接处无松动现象,保证充填磅压及串油介质后不会发生泄漏。

e.按照试验工艺要求准备性能完好的试验设备、工具以及试验介质。

f.使用氮气磅压试验时,管系应经压缩风找漏结束,且压缩风磅压管件已拆除,严禁氮气与压缩风同时进行磅压。氮气瓶与管系间应采用软质白钢管连接,管子封堵必须采用氩弧焊进行焊接牢固。

4.1.3安全策划、通报和审批

a.管系试验应进行安全策划和分析,落实施工中的安全措施,制定试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b.液压管系磅压、使用柴油进行串油、蒸汽吹除试验应进行审批,并在单船vscc会议上通报试验内容,对管系试验所经过的舱室、路线进行说明,协调停止与其不相容的作业。

c.蒸汽吹除试验应安排在午间或晚间工人休息时进行。

4.1.4安全措施

a.落实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负责人和安全监护人,悬挂必要的警示标志。

b.根据试验项目设置试验禁区。蒸汽释放区域内禁止有人,液压管磅压试验和使用柴油进行串油试验,管系周围3m范围内禁止进行热工作业。

c.根据试验项目准备必需的消防器材和应急用品,包括:灭火器、木屑、抹布、吸油毡、接油槽等。

d.舷边进行油类介质的磅压和串油试验时,应提前对可能发生的漏点进行包扎保护,防止油类喷到海里或坞里。

e.蒸汽吹除试验时,蒸汽出口方向内的机器和电器应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f.密闭舱室进行氮气磅压试验时必须做好通风工作。

4.1.5串油单元(含串油泵)及油柜上船

a.油柜上船应进行危险品上船申请。

b.串油单元及油柜应妥善放置在安全的区域内,并设置接油槽、灭火器,悬挂“禁止烟火”标志,周围5m范围内不得有热工作业。

4.1.6氮气瓶上船

a.氮气瓶上船应进行危险品上船申请。

b.氮气瓶应储存在通风良好的施工区域内,并远离火种、热源,并进行有效固定。

c.大于10立方米低温液体储槽不能放在室内。

4.2 管系试验过程中

4.2.1磅压试验

a.管系磅压试验总体安全要求

l 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工艺和操作规程要求,逐步进行操作。

l 磅压时要缓慢匀速增加试验压力,中间要做停顿,不得一次性升到试验压力。

l 磅压的试验压力应在规定的范围内,不得私自提高试验压力。

l 结合试验项目,指派专人做好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待处理结束后方可继续磅压。

b.压载、货油、消防、加温等管系磅压试验

l 原则上只可用水作为磅压试验介质,不可用气作为介质。

l 双层底、高边柜等有限狭小空间内进行磅压试验时,所有人应撤离舱室,防止试验产生泄漏危及相关人员。

l 冬季磅压试验时,磅压水中应添加防冻液,以防结冰对管子强度造成影响,每天试验结束后应将管系内水放空。

c.液压管系磅压试验

l 当试验管系发生泄漏时,应及时降压并进行清污,清污后的垃圾要倒入指定的油垃圾斗内。

l 处理漏点时,要在系统液压泵站的电源箱上挂好“禁止启动”的警示牌,防止发生误操作,直到交验或处理完毕方可撤牌。

l 磅压管系所经区域3m范围内进行热工作业时,应按照二级热工作业进行审批,在采取停止作业(停泵)或其它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后方可进行作业。热工作业结束应进行检查确认,符合安全要求后,恢复磅压作业。

d.二氧化碳、消防管系、制冷管系、液控管系等系统氮气磅压试验

l 当试验管系发生泄漏时,应立即停止作业,采取措施进行处理,进入舱室前须先测氧,合格后才可进入,待问题解决后方可继续试验。

l 氮气瓶充装结束需换瓶再次充装时,要先关闭磅压阀,再拆除气瓶连接部分,进行换瓶充气。

l 氮气吹通系统工程应指派专人进行监控,重点控制系统经过的密闭舱室部分,做好通风工作;人员进入舱室前须先测氧,合格后才可进入。

4.2.2串油试验

a.当串油管系发生泄漏时,应及时停泵并进行清污,清污后的垃圾要倒入指定的油垃圾斗,处理结束满足施工要求后方可继续作业。

b.处理漏点时,要在系统液压泵站的电源箱上挂好“禁止启动”的警示牌,防止发生误操作,直到交验或处理完毕方可撤牌。

c.串柴油管系所经区域3m范围内进行热工作业时,应按照二级热工作业进行审批,在采取停止作业(停泵)或其它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后方可进行作业。热工作业结束应进行检查确认,符合安全要求后,恢复串油作业。

d.串油管系及临时油柜需用电热器具进行加温时,必须征得项目负责人及安全主管同意,采取必要的隔离、防护措施、落实监护人轮值后方可进行加温。

4.2.3蒸汽吹除试验

a.先开启机舱风机,再慢慢开启试验阀门,如无异常方可全部打开。

b.作业过程中应指派专人检查通气是否有泄漏,如不能连续通气时要停止作业,进行修复。修复过程中应指定专人负责监护,禁止启动试验阀门。

4.3 试验结束后

4.3.1根据试验工艺要求,安全释放管系内试验介质。

a.氮气释放必须由系统一端处进行释放,严禁采取多点释放,严禁向舱室内排放,应使用风管将系统内的氮气排放至空气流通处,释放点区域内严禁人员进入。

b.油水类介质应释放到指定的容器内。

4.3.2施工用设备、工具、容器等应及时拆除和清理下船。

4.3.3清理作业现场的垃圾,试验用油及含油废弃物应妥善处理。

4.3.4对使用过的试验设备和工具进行维护保养,妥善保管以备下次使用。

第11篇 舱室密性试验安全管理规定

1 目的

为加强船舶及海工(以下统称船舶)建造舱室密性试验作业的安全管理,防止发生事故,特制订本规定。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企业船舶建造舱室密性试验作业安全管理。

3 管理职责

3.1 企业船舶建造组(项目组)负责合理安排舱室密性试验作业项目,做好施工协调,禁止不相容作业同时进行。

3.2 企业施工部门负责制定舱室密性试验作业指导书,明确施工步骤和安全要求;负责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4 管理要求

4.1 作业审批要求

舱室密性试验过程中涉及到开/关舱室出入孔盖作业,属于一般危险作业,各企业应结合船舶建造舱室密性试验作业特点,细化本企业开/关舱室出入孔盖作业审批要求,合理设定审批时限,明确施工安全要求和安全措施。

4.2 舱室密性试验作业安全要求

4.2.1企业相关部门应制定船舶建造舱室密性试验工艺文件(试验大纲),明确试验方法、步骤及安全技术要求,确保试验安全可靠。

4.2.2舱室密性试验作业前,施工部门作业长/工程主管应在单船vscc会议上进行通报,确定施工时间。

4.2.3舱室密性试验作业前应对相关作业人员进行专项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岗位和职责,提出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技术要求。

4.2.4作业人员应熟知所操作设备性能和施工应急措施,正确穿戴劳保用品,遵守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工艺要求进行操作,做到分工明确、密切配合,服从指挥,坚守岗位,做好各种试验记录,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积极排除故障。

4.2.5舱室密性试验使用的工器具(水泵、压力表等)必须功能适宜并完好,符合试验工艺要求。施工用脚手架和试验舱室内外作业环境应满足施工安全要求。

4.2.6封舱前必须在舱室入口处(临时性工作孔、舱口盖、人孔)设立封舱警示标志。

4.2.7封舱作业开始后,除预留一个进出口进行舱室检查外,其它临时工作孔、舱口盖、人孔应封闭。

4.2.8舱室检查人员应熟悉舱室结构,进入舱室进行检查前应携带手电筒和哨子,指定专人负责监护。监护人员应掌握进舱检查人员情况,禁止其他无关人员进入舱室和乱动试验用设备、阀门,监护期间不得擅自脱岗。

4.2.9舱室检查人员查舱过程中应相互配合,采取“拉网”的方式进行检查,不留死角,同时应吹响哨子,发出“封舱”的呼喊信号,提示、告知舱内无关人员及时撤出舱外。

4.2.10舱室检查结束后,检查人员应依次撤出舱外,监护人员负责清点检查人员数量和无关作业人员数量,经检查核对后,向舱内充气大约十分钟才能进行封舱。

4.2.11拆除舱口临时性安全防护工装,作业结束及时恢复。拆除舱内临时照明,最后封闭人孔盖板和舱口盖。

4.2.12临时密封的闷头、木塞等应连接牢固并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弹出伤人。

4.2.13试验过程中,严禁撞击带有压力的试验舱室;禁止在试验舱室的外壁进行焊接等明火作业。

4.2.14对海底阀箱及结构类似的舱室进行密性试验时,应采用与结构等厚的钢板临时封闭开口,防止因封板强度不足,在受压过程中过度变形而弹出造成事故。

4.2.15在给舱室加压过程中,气压表要有专人监控,压力表与胶管水柱压力指示同时使用,防止过度升压。

4.2.16进行气密或水密试验时,应严格按照工艺规程进行,为防止结构变形,应视实际情况增设临时支撑或临时加强。需用煤油进行密性试验时,应采取严格的防火措施,并准备好消防器材。

4.2.17接/拆风管必须先关闭阀门,禁止拿运行中的风管朝人脸上喷。

4.2.18密性试验过程中,试验压力不得超过工艺规定要求,监护和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并应随时检查受试舱室周围情况及压力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停止作业及时上报,排除异常,待确认异常排除后,方可继续工作。

4.2.19检查焊缝过程中,如发现焊缝泄露时,应将舱室内压力排放掉,并经检查确认后,方可进行修补。

4.2.20工作完毕后,应将水源或风源关闭,将水管或风管脱离水源或风源,并将水管或风管从受试舱室内抽出,然后将压力放出。对于采取的封堵措施应及时进行拆除和确认,对于原有拆除的配件应及时恢复,并做好施工现场的清理工作。

4.2.21在打开人孔盖时,应用扳手均匀逐渐地将螺栓松开,并应至少留下两个以上保险螺帽,待确认压力完全放空后,才能将人孔盖打开,防止压力冲击伤人。

第12篇 煤矿远方漏电试验安全管理办法规定

依据《煤矿井下检漏器安装、维护与检修细则》第十八条、十九条规定,为使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中馈电开关检漏继电器使用正常,动作灵敏可靠,保证供电安全,每月至少对检漏继电器进行一次远方人工漏电试验。为保证试验安全,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试验周期:

所有检漏继电器必须在新安装后进行一次远方漏电试验,以后每月试验一次,具体实施日期由责任区队确定,但保证试验周期不超过一个月。

二、试验人员组织:

试验区队机电副队长负责试验现场的安全和现场指挥、通风队安排一名瓦检员负责试验现场瓦斯浓度检测。具体参与试验的人员包括被试验馈电开关的区队机电副队长一人、区队维修电工两人、瓦斯检查员一人。

三、试验方法和操作顺序:

1、在试验前首先观察被试验开关的绝缘欧姆表指示或者开关液晶屏上绝缘阻值显示是否正常。没有两者阻值显示的试验开关可以查看试验线路上移变的绝缘阻值显示是否正常。保证电网绝缘阻值正常避免自动跳闸。

若设备或者线路存在漏电现象,必须首先处理漏电故障,待线路绝缘恢复正常后方可进行试验。

2、检查绝缘正常后,应对被试验开关的做一次漏电试验,保证检漏装置可靠动作,并做记录。若不能正常动作,必须查找原因,处理故障以保证被试验开关漏电试验可靠动作。

3、试验点及所属范围内通风必须正常,并经瓦斯检查员测量瓦斯浓度,其浓度不得超过1%,否则不得试验。

4、在试验地点,必须有备用的灭火器材(至少一台8kg干粉灭火器)。

5、将试验结果报矿机电科,并做详细记录,见附表《煤矿井下馈电开关人工远方漏电试验记录样表》

6、实验具体操作:

(1)、在试验区准备一台开关,甩掉其自保点和漏电闭锁功能,并加装控制按钮将控制方式改为远控;

(2)、将试验用开关的负荷侧任意一相串电阻后接在其内部接地端子上,串接电阻符合以下要求:

127v:2kω、10w电阻;

380v:3.5kω、10w电阻;

660v:11kω、10w电阻;

1140v:20kω、10w电阻。

(3)、试验用开关应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设置合格的局部接地极。

(4)、待试验开关改动完毕后要检查其防爆性能,确保完好防爆。

(5)、试验前检查试验点及所属范围内通风必须正常,并经瓦斯检查 员测量瓦斯浓度,其浓度不得超过1%,否则不得试验。

(6)、试验:从所试验馈电或启动器负荷侧引出三相电源接至试验用开关电源侧。按下试验用开关的远控启动按钮(短时释放,按压时间不超过1s),此时如馈电开关立即跳闸或者显示漏电闭锁,说明检漏器动作可靠。若不能跳闸,先查找排除试验方式是否存在问题,然后可再做一次试验。若依然不能跳闸,说明检漏器存在问题。

第13篇 机械性能试验安全管理制度

1.0目的

加强材料机械性能试验工作的安全管理,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0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计量室试验设备的安全管理和使用。

3.0内容

3.1试验人员应熟悉设备的性能,掌握其操作方法,不得超负荷使用。

3.2操作前应先检查设备各部是否正常,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才能启动设备。

3.3试验机上不准放置工具杂物等试验完成后应把试件取下。

3.4脆性材料的硬度、弯曲、压缩及疲劳试验须加防护装置,防止材料崩裂伤人。

3.5高温拉伸或其它升温试验,需电炉加热时,应控制电流均匀上升。在装卸试样时,必须断电,必要时需戴上石棉手套。易燃易爆物必须远离电炉。

3.6室内应配备适用的消防器材。

3.7试验员工作时要集中精力,不得离开工作岗位,如须离开,应停机或向代管人作交待。

3.8进行试验时必须注意:

①根据试样形状、规格及性能,选择好测量范围、夹具、加相应砝码及安装必要的附件;

②试验前开始前,先作几次瞬时启动(开、停),便于润滑和检查试验机运转部件状况;

③工作完毕后,应各部归位,并关闭油阀、电源。

3.9试验机每年由计量部门校验一次。每季度用测力计自行校验一次。测力计每年校验一次。

3.10长期不用的机器、设备应上油密封加罩并定期检验、保养。升降丝杆及上下夹头要经常加油润滑,光亮部分应涂上防锈油。

试验安全管理制度汇编(13篇)

包括哪些试验安全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实验室内的所有操作都遵循安全准则,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室设备的定期检查与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2.实验人员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试验安全信息

  • 试验安全管理制度3篇
  • 试验安全管理制度3篇50人关注

    包括哪些试验安全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实验室内的所有操作都遵循安全准则,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室设备的定期检查与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2. ...[更多]

  • 试验安全管理制度汇编(13篇)
  • 试验安全管理制度汇编(13篇)46人关注

    包括哪些试验安全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实验室内的所有操作都遵循安全准则,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室设备的定期检查与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2. ...[更多]

  • 试验安全管理制度4篇
  • 试验安全管理制度4篇44人关注

    包括哪些试验安全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实验室内的所有操作都遵循安全准则,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室设备的定期检查与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2. ...[更多]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