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化学实验报告怎么写400字
化学实验报告范文
1
(1)称取4gnaoh,5.85gnacl
(2)用量筒量取适量蒸馏水
(3)置于烧杯中搅拌溶解冷却
(4)用玻璃棒将液体引流到1l的容量瓶中
(5)再用蒸馏水洗烧杯,再引流到容量瓶中
(6)用胶头滴管定容
(7)盖上容量瓶盖子,上下摇晃,混合均匀即可
2
(1)验漏
(2)用标准液和待测液润洗滴定管
(3)取高锰酸钾溶液于酸式滴定管中,取草酸于酸式滴定管中,并读出初始刻度
(4)将草酸流入锥形瓶中,在锥形瓶下方垫上白纸
(5)用正确方法将高锰酸钾溶液滴入锥形瓶中
(6)直到溶液微呈淡紫色,滴定结束
(7)读出末刻度,计算
3
加入少量naoh固体
生成白色沉淀的是alcl3
加少量ba(oh)2固体,有无色的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的再加入hcl,白色沉淀不溶解的'是(nh4)2so4,沉淀溶解的是(nh4)2co3
4
将新制的氯水分别加入,振荡,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分层
若下层为棕黄色则为nabr,若下层为紫红色则为nai
在分液,取下层液,蒸馏得br2,i2
精选写报告经验14人觉得有用
化学实验报告怎么写
做化学实验后,写报告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个报告得认真对待,不然老师看了可能给不了高分。报告里的内容要能反映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还要体现你的理解。开头部分得把实验的目的说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是为了验证某个理论还是掌握某种技术?这很重要。
在描述实验步骤的时候,要尽量详细,每个操作都要写明顺序和方法。比如称量药品要用天平,记录数值时要注意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要是忘了写这些细节,可能会被认为没按规范操作。不过有时候会不小心漏掉一两个关键步骤,这确实不太好。
实验数据的部分要真实准确,不能随便编造。数据处理也很重要,通常需要计算一些参数,像产率、浓度之类的。如果算错了,后面的结果分析就全乱套了。记得检查单位是否统一,有时候因为单位换算出错,整个结果都会偏差很大。
结果分析这部分得结合理论去讨论。看看实验现象是不是符合预期,如果有差异,要试着找出原因。比如反应速率比预计的快或者慢,这可能是催化剂的影响或者其他外界因素导致的。但有时候会忘记把理论依据写进去,这样会让分析显得单薄。
图表的应用能让报告更有说服力。如果实验中有测量曲线或者绘制图表的需求,一定要认真完成。图注要清晰明了,标明坐标轴含义和单位。要是图做得太潦草,看着就不专业,还会影响评分。
最后别忘了附上参考文献。如果实验中引用了某些资料或者数据来源,必须标注清楚。这不仅是对原作者的尊重,也是对自己工作的负责。不过有时候会遗漏一些重要的文献出处,这就需要仔细核对一下。
【第2篇】初中化学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报告怎么写1900字
初中化学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报告
初中化学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报告1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的操作技能.
2、理解过滤法分离混合物的化学原理.
3、体会过滤的原理在生活生产等社会实际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可溶性杂质如:ca2 ,mg2 ,so42— 等.不溶性杂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三、仪器和用品:
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普通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火柴,蒸发皿。
试剂:粗盐、蒸馏水。
四、实验操作:
1、溶解:
①称取约4g粗盐
②用量筒量取约12ml蒸馏水
③把蒸馏水倒入烧杯中, 用药匙取一匙粗盐放入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时为止.观察溶液是否浑浊.
2、过滤:
将滤纸折叠后用水润湿使其紧贴漏斗内壁并使滤纸上沿低于漏斗口,溶液液面低于滤纸上沿,倾倒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紧靠有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的内壁。慢慢倾倒液体,待滤纸内无水时,仔细观察滤纸上的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滤液仍浑浊时,应该再过滤一次.
3、蒸发
把得到的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 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4、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教师指定的容器。
五、现象和结论:
粗盐溶解时溶液浑浊,蒸发时蒸发皿中随着加热的时间的延长,蒸发皿中逐渐析出晶体。
结论:过滤可以出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
初中化学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报告2
实验准备
1、提纯含有不溶性固体杂质的粗盐,必须经过的主要操作依次是。以上各步骤操作中均需用到玻璃棒,他们的作用依次是,2、在进行过滤操作时,要做到“一贴”“二低”
实验目的
1、练习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的操作技能.2、理解过滤法分离混合物的化学原理.
3、体会过滤的原理在生活生产等社会实际中的`应用.
实验原理
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可溶性杂质等.不溶性杂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实验仪器和药品
粗盐,水, 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胶头滴管, 滤纸,剪刀,火柴,纸片
实验小结
1、怎样组装过滤器
首先,将选好的滤纸对折两次,第二次对折要与第一次对折的折缝不完全重合.当这样的滤纸放入漏斗中,其尖角与漏斗壁间有一定的间隙,但其上部却能完好贴在漏斗壁上.对折时,不要把滤纸顶角的折缝压得过扁,以免削弱尖端的强度,便在湿润后,滤纸的上部能紧密地贴在漏斗壁上.
其次,将叠好的滤纸放入合适的漏斗中,用洗瓶的水湿润滤纸。
2、一贴二低三靠
①“一贴”:滤纸漏斗内壁
②“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溶液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③“三靠”:盛待过滤液体的烧杯的嘴要靠在玻璃棒中下部,
玻璃棒下端轻靠三层滤纸处;漏斗的颈部紧靠接收滤液的烧杯内壁
3、过滤后,滤液仍旧浑浊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初中化学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报告3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的操作技能.
2。理解过滤法分离混合物的化学原理.
3。体会过滤的原理在生活生产等社会实际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可溶性杂质如:ca2 ,mg2 ,
so42— 等.不溶性杂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三、仪器和用品: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普通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火柴,蒸发皿。
试剂:粗盐、蒸馏水。
四、实验操作:
1。溶解:
①称取约4g粗盐
②用量筒量取约12ml蒸馏水
③把蒸馏水倒入烧杯中, 用药匙取一匙粗盐放入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时为止.观察溶液是否浑浊.
2。过滤:
将滤纸折叠后用水润湿使其紧贴漏斗内壁并使滤纸上沿低于漏斗口,溶液液面低于滤纸上沿,倾倒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紧靠有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的内壁。慢慢倾倒液体,待滤纸内无水时,仔细观察滤纸上的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滤液仍浑浊时,应该再过滤一次.
3。蒸发
把得到的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 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4。 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教师指定的容器.
五、现象和结论:
粗盐溶解时溶液浑浊,蒸发时蒸发皿中随着加热的时间的延长,蒸发皿中逐渐析出晶体。
结论:过滤可以出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
初中化学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报告
精选写报告经验21人觉得有用
做化学实验报告的时候,特别是初中阶段那个粗盐提纯实验,这事得好好准备。先说下材料,食盐、水、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这些都得备齐,缺一不可。实验开始前要把粗盐称量好,记得精确点,这样后面计算纯度才有依据。
接着就是溶解步骤了,把粗盐放烧杯里加水,慢慢搅动,让盐充分溶解。这里有个小提醒,水量别太少,少了容易糊锅不说,还可能影响过滤效果。不过有时候会遇到盐块没完全化开的情况,这是正常现象,不用太担心。
过滤环节很关键,滤纸要铺平贴紧漏斗内壁,别留气泡。倒液体的时候动作要轻柔,尽量让固体杂质留在滤纸上。要是发现滤液浑浊,那可能是滤纸破了或者边缘没处理好,需要重新操作一遍。
蒸发浓缩这步也不能马虎,用酒精灯加热时要控制火候,别太猛,不然容易溅出来。等到水分快干时改小火,直到出现晶膜为止。这个过程中玻璃棒也要一直搅拌,防止局部过热导致晶体飞溅。
最后一步是冷却结晶,等溶液温度降下来后就能得到纯净盐了。整个过程结束之后,记得把仪器清洗干净,收拾整齐,养成良好习惯很重要。
当然啦,写报告的时候也得仔细点,记录下每一步的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比如溶解了多少克盐用了多少毫升水,过滤后的滤液颜色状态什么样,蒸发过程中有没有异常情况等等。把这些细节都写清楚,报告的质量才会高。
【第3篇】高中化学实验报告格式怎么写250字
1 (1)称取4gnaoh,5.85gnacl
(2)用量筒量取适量蒸馏水
(3)置于烧杯中搅拌溶解冷却
(4)用玻璃棒将液体引流到1l的容量瓶中
(5)再用蒸馏水洗烧杯,再引流到容量瓶中
(6)用胶头滴管定容
(7)盖上容量瓶盖子,上下摇晃,混合均匀即可
2 (1)验漏
(2)用标准液和待测液润洗滴定管
(3)取高锰酸钾溶液于酸式滴定管中,取草酸于酸式滴定管中,并读出初始刻度
(4)将草酸流入锥形瓶中,在锥形瓶下方垫上白纸
(5)用正确方法将高锰酸钾溶液滴入锥形瓶中
(6)直到溶液微呈淡紫色,滴定结束
(7)读出末刻度,计算
精选写报告经验81人觉得有用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格式怎么写
写好一份化学实验报告并不复杂,但也不是件轻松的事。有些同学觉得只要记录下实验过程就行,其实这远远不够。实验报告不仅要记录实验步骤,还得把观察到的现象、分析的数据和得出的结论都写清楚。如果只是潦草记一下,老师看了可能会不明白你到底做了什么。
开头部分得先把实验目的说清楚。比如实验是为了验证某种化学反应还是测定某种物质的含量。这部分语言要简练,别啰嗦太多。记得把实验用品也列出来,包括仪器名称、型号和试剂规格。这里有个小地方需要注意,有时候列出的仪器可能跟实际用到的不太一样,这是正常的,不用纠结。
接下来就是实验步骤了。这个部分要写得详细一些,最好能让别人根据你的描述就能复现实验。不过有时候会遇到这种情况,写着写着就漏掉一两个关键步骤,这种时候最好回头检查一下,看看是不是遗漏了重要的细节。当然,要是太在意这一点,反而可能让自己陷入纠结。
实验现象这一块也很重要。要仔细观察反应过程中发生的一切变化,颜色变化、气体产生、沉淀生成都要写下来。有些人可能会忽略一些细微的变化,比如溶液变色的深浅程度,其实这些细节可能是判断反应是否完全的关键。
数据分析部分需要好好整理实验数据。计算结果的时候要确保公式用对了,单位也要统一。有时候数字算出来跟预期差距有点大,这时别急着修改,先检查一下是不是计算出了问题。如果确实是误差导致的,那就如实记录下来,毕竟科学允许存在一定的误差范围。
最后的结论部分要把实验结果和预期目标对比一下。要是结果和预期不符,也不要慌,试着从实验设计或者操作上找原因。这一步很关键,因为它能反映出你对实验的整体把握能力。
写完之后,最好再通读一遍全文,看看有没有拼写错误或者语法问题。有时候忙起来,句子结构可能会有点乱,像是“硫酸加入后立即观察到了明显的气泡产生”,这种句子读起来有点拗口,但只要意思表达清楚就好。
【第4篇】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怎么写1550字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一、 实验目的
学习重结晶法提纯固态有机物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抽滤操作方法;
二、 实验原理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它们相互分离;
一般过程:
1、选择适宜的溶剂:
① 不与被提纯物起化学反应;
②温度高时,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室温或低温时溶解度很小;而杂质的溶解度应该非常大或非常小;
③溶剂沸点较低,易挥发,易与被提纯物分离;
④价格便宜,毒性小,回收容易,操作安全;
2、将粗产品溶于适宜的热溶剂中,制成饱和溶液:如溶质过多则会成过饱和溶液,会有结晶出现;如溶剂过多则会成不饱和溶液,会要蒸发掉一部分溶剂;
3、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如溶液颜色深,则应先用活性炭脱色,再进行过滤;
4、冷却溶液或蒸发溶液,使之慢慢析出结晶,而杂质留在母液中或杂质析出,而提纯的化合物则留在溶液中;
5、过滤:分离出结晶和杂质;
6、洗涤:除去附着在晶体表面的母液;
7、干燥结晶:若产品不吸水,可以放在空气中使溶剂自然挥发;不容易挥发的溶剂,可根据产品的性质采用红外灯烘干或真空恒温干燥器干燥,特别是在制备标准样品和分析样品以及产品易吸水时,需将产品放入真空恒温干燥器中干燥;
三、 主要试剂及物理性质
乙酰苯胺(含杂质):灰白色晶体,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
水:无色液体,常用于作为溶剂;
活性炭:黑色粉末,有吸附作用,可用于脱色;
四、 试剂用量规格
含杂质的乙酰苯胺:2.01g;
水:不定量;
活性炭:0.05g;
六、 实验步骤及现象
七、 实验结果
m乙酰苯胺=2.01g
m表面皿=33.30g
m表面皿 晶体=34.35g
△m=34.35-33.30g=1.05g
w%=1.05/2.01*100≈52.24%
八、 实验讨论
1、水不可太多,否则得率偏低;
2、吸滤瓶要洗干净;
3、活性炭吸附能力很强,不用加很多;
4、洗涤过程搅拌不要太用力,否则滤纸会破;
5、冷却要彻底,否则产品损失会很大;
6、热过滤前,布氏漏斗、吸滤瓶要用热水先预热过;
7、当采用有机物来作为溶剂时,不能用烧杯,而要采用锥形瓶,并且要拿到通风橱中进行试验;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2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熔点的意义,掌握测定熔点的操作
2.了解沸点的测定,掌握沸点测定的操作
二、 实验原理
1.熔点:每一个晶体有机化合物都有一定的熔点,利用测定熔点,可以估计出有机化合物纯度。
2.沸点:每一个晶体有机化合物都有一定的.沸点,利用测定沸点,可以估计出有机化合物纯度。
三、 主要试剂及物理性质
1.尿素(熔点132.7℃左右) 苯甲酸(熔点122.4℃左右) 未知固体
2.无水乙醇 (沸点较低72℃左右) 环己醇(沸点较高160℃左右) 未知液体
四、 试剂用量规格
五、 仪器装置
温度计 玻璃管 毛细管 thiele管等
六、 实验步骤及现象
1.测定熔点步骤:
1 装样 2 加热(开始快,低于15摄氏度是慢,1-2度每分钟,快到-熔点时0.2-0.5摄氏度每分钟)3记录
熔点测定现象:1.某温度开始萎缩,蹋落 2.之后有液滴出现 3.全熔
2.沸点测定步骤:
1 装样(0.5cm左右) 2 加热(先快速加热,接近沸点时略慢,当有连续汽泡时停止加热,
冷却) 3 记录(当最后一个气泡不冒出而缩进是为沸点)
沸点测定现象:刚开始有气泡后来又连续气泡冒出,最后一个气泡不冒而缩进。
七、 实验结果数据记录
熔点测定结果数据记录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沸点测定数据记录表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八、 实验讨论
平行试验结果没有出现较大的偏差,实验结果比较准确,试验数据没有较大的偏差。但在测量环乙醇的时候由于温度过高导致橡皮筋脱落,造成试验几次失败,经过重做实验最终获得了较为准确的实验数据。测量未知固体熔点时由于前一个测的是苯甲酸,熔点较高,而未知固体熔点较低,需要冷却30摄氏度以下才可进行实验,由于疏忽温度未下降30℃就进行了测量,使第一次试验失败,之后我们重新做了该实验也获得了比较满意的实验结果。
九、 实验注意事项
1 加热温度计不能用水冲。
2第二次测量要等温度下降30摄氏度。
3 b型管不要洗。
4 不要烫到手
4 沸点管 石蜡油回收。
5 沸点测定是不要加热太快,防止液体蒸发完。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精选写报告经验80人觉得有用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的写作确实是个细致活儿,既得有条理,又得讲究细节。做这类报告前,先得把实验目的弄明白,别一上来就稀里糊涂地记录数据。比如,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某个反应机理还是测定产物的纯度,这都得提前想清楚。实验开始后,记录步骤要详细,但也不能啰嗦到让人读着费劲。要是用了一些特殊的试剂或者仪器,最好标明型号和参数,方便别人复现。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得如实记录下来,尤其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变化,说不定就是关键点。有时候,反应速度突然加快,或者颜色突变,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不过,有些同学可能会忽略一些细节,比如温度计的位置没写清楚,或者是搅拌速度没有注明,这就可能影响报告的质量。还有,数据的单位也要统一,别一会儿用克,一会儿用毫升,这样很容易出错。
分析结果的时候,要结合理论去解释实验现象。如果实验结果和预期偏差较大,得好好想想是不是操作出了问题。比方说,蒸馏时冷凝水没开就加热了,这会导致收集到的产物不纯。遇到这种情况,最好能重新实验一次,看看是不是能重现这个现象。另外,图表的使用也很重要,它可以直观展示数据,但前提是图例和坐标轴的标注得清晰准确。
最后,写报告的时候,语言表达要简洁明了,尽量避免模糊不清的描述。比如,“大概用了半小时”这种说法就不太合适,应该具体到分钟。还有些同学喜欢用一些不必要的修饰词,像是“非常成功”“效果很好”,这些其实没必要。报告的重点在于客观呈现实验过程和结果,而不是过多渲染情绪。当然啦,检查的时候,可能会发现一些小问题,比如拼写错误或者标点符号用错,这些问题虽然不大,但会影响整体印象。
【第5篇】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实验工作报告怎么写3250字
一、前言
现有制造电池、蓄电池的原理是电化学反应。电极是不同种元素、不同种化合物构成,产生电流不需要磁场的参与。
目前有磁性材料作电极的铁镍蓄电池(注1),但铁镍蓄电池放电时没有外加磁场的参与。
通过数次实验证明,在磁场中是可以发生电化学反应的。本实验报告是研究电化学反应发生在磁场中,电极是用同种元素、同种化合物。
《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不同于燃料电池、磁流体发电。
二、实验方法和观察结果
1、所用器材及材料
(1):长方形塑料容器一个。约长100毫米、宽40毫米、高50毫米。
(2):磁体一块,上面有一根棉线,棉线是作为挂在墙上的钉子上用。还有铁氧体磁体30*23毫米二块、稀土磁体12*5毫米二块、稀土磁体18*5毫米一块。
(3):塑料瓶一个,内装硫酸亚铁,分析纯。
(4):铁片两片。(对铁片要进行除锈处理,用砂纸除锈、或用刀片除锈、或用酸清洗。)用的罐头铁皮,长110毫米、宽20毫米。表面用砂纸处理。
2、电流表,0至200微安。
用微安表,由于要让指针能向左右移动,用表头上的调0螺丝将指针向右的方向调节一定位置。即通电前指针在50微安的位置作为0,或者不调节。
3、'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装置是直流电源,本实验由于要使用电流表,一般的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是按照电流流动方向来设计的,(也有随电流流动方向改变,电流表指针可以左右偏转的电流表。本实验报告示意图就是画的随电流流动方向改变,电流表指针可以向左或向右偏转的电流表)。因此本演示所讲的是电流流动方向,电流由'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装置的正极流向'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装置的负极,通过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可以判断出'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装置的正极、负极。
4、手拿磁体,靠近塑料瓶,明显感到有吸引力,这是由于塑料瓶中装了硫酸亚铁,说明硫酸亚铁是铁磁性物质。
5、将塑料瓶中的硫酸亚铁倒一些在纸上,压碎硫酸亚铁晶体,用磁体靠近硫酸亚铁,这时有一部分硫酸亚铁被吸引在磁体上,进一步说明硫酸亚铁是铁磁性物质。
6、将磁体用棉线挂在墙上一个钉子上让磁体悬空垂直不动,用装有硫酸亚铁的塑料瓶靠近磁体,当还未接触到悬空磁体时,可以看到悬空磁体已开始运动,此事更进一步说明硫酸亚铁是铁磁性物质。(注:用另一个塑料瓶装入硫酸亚铁饱和溶液产生的现象同样)
7、通过步骤4、5、6我们得到这样的共识,硫酸亚铁是铁磁性物质。
8、将塑料瓶中的硫酸亚铁适量倒在烧杯中,加入蒸溜水溶解硫酸亚铁。可以用饱和的硫酸亚铁溶液,然后倒入一个长方形的塑料容器中。实验是用的饱和硫酸亚铁溶液。装入长方形容器中的液面高度为40毫米。
9、将铁片分别放在塑料容器中的硫酸亚铁溶液两端中,但要留大部分在溶液之上,以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由于两个电极是用的同种金属铁,没有电流的产生。
10、然后,在塑料容器的外面,将铁氧体磁体放在某一片铁片的附近,让此铁片处在磁埸中。用电流表测量两片铁片之间的电流,可以看到有电流的产生。(如果用单方向移动的电流表,注意电流表的正极应接在放磁体的那一端),测量出电流强度为70微安。为什么同种金属作电极在酸、碱、盐溶液中有电流的产生?电位差是怎样形成的?我是这样看这个问题的:由于某一片铁片处在磁埸中,此铁片也就成为磁体,因此,在此铁片的表面吸引了大量的带正电荷的铁离子,而在另一片铁片的表面的带正电荷的铁离子的数量少于处在磁埸中的铁片的带正电荷的铁离子数量,这两片铁片之间有电位差的存在,当用导线接通时,电流由铁离子多的这一端流向铁离子少的那一端,(电子由铁离子少的那一端铁片即电源的负极流向铁离子多的那一端铁片即电源的正极)这样就有电流产生。可以用化学上氧化-还原反应定律来看这个问题。处在磁埸这一端的铁片的表面由于有大量带正电荷的铁离子聚集在表面,而没有处在磁埸的那一端的铁片的表面的带正电荷的铁离子数量没有处在磁埸中的一端多,当接通电路后,处在磁埸这一端的铁片表面上的铁离子得到电子(还原)变为铁原子沉淀在铁片表面,而没有处在磁埸那一端的铁片失去电子(氧化)变为铁离子进入硫酸亚铁溶液中。因为在外接的电流表显示,有电流的流动,可以证明有电子的转移,而电子流动方向是由电源的负极流向电源的正极,负极铁片上铁原子失去电子后,就变成了铁离子,进入了硫酸亚铁溶液中。下图所示。
11、确定'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的正、负极,确认正极是处在磁体的位置这一端。这是通过电流表指针移动方向来确定的。
12、改变电流表指针移动方向的实验,移动铁氧体磁体实验,将第10步骤中的磁体从某一片上移开(某一片铁片可以退磁处理,如放在交变磁埸中退磁,产生的电流要大一些)然后放到另一片铁片附近,同样有电流的产生,注意这时正极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电流表的指针移动方向产生了变化。
如果用稀土磁体,由于产生的电流强度较大,电流表就没有必要调整0为50毫安处。而用改变接线的方式来让电流表移动。
改变磁体位置:如果用磁体直接吸引铁片电极没有浸在液体中的部份的方式来改变磁体位置,铁片电极不退磁处理也行。
下图所示磁体位置改变,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改变。证明电流流动方向改变,《磁场中电化学反应》成立。电流流动方向说明了磁体在电极的正极位置。
三、实验结果讨论
此演示实验产生的电流是微不足道的,我认为此演示的重点不在于产生电流的强度的大小,而重点是演示出产生电流流动的方向随磁体的位置变动而发生方向性的改变,这就是说此电源的正极是随磁体在电源的那一极而正极就在磁体的那一极。因此,可以证明,'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是成立的,此电化学反应是随磁体位置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可逆的电化学反应。请特别注意'可逆'二字,这是本物理现象的重点所在。
通过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证实:物理学上原电池的定律在恒定磁场中是不适用的(原电池两极是用不同种金属,而本实验两极是用相同的金属)。
通过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证实:物理学上的洛仑兹力(洛伦兹力)定律应修正,洛仑兹力对磁性运动电荷是吸引力,而不是偏转力。并且洛仑兹力要做功。
通过实验证实,产生电流与磁场有关,电流流流动的方向与磁体的位置有关。电极的两极是用的同种金属,当负极消耗后又补充到正极,由于两极是同种金属,所以总体来说,电极没有发生消耗。这是与以往的电池的区别所在。而且,正极与负极可以随磁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这也是与以往的电池区别所在。
《磁场中电化学反应》电源的正极与负极可以循环使用。
产生的电能大小所用的计算公式应是法拉弟电解定律,法拉第电解第一定律指出,在电解过程中,电极上析出产物的质量,和电解中通入电流的量成正比,法拉第电解第二定律指出:各电极上析出产物的量,与各该物质的当量成正比。法拉第常数是1克当量的任何物质产生(或所需)的电量为96493库仑。而移动磁体或移动电极所消耗的功应等于移动磁体或移动电极所用的力乘以移动磁体或移动电极的距离。
四、进一步实验的方向
1、在多大的铁片面积下,产生多大的电流?具体数字还要进一步实验,从目前实验来看,铁片面积及磁场强度大的条件下,产生的电流强度大。如铁片浸入硫酸亚铁溶液20毫米时要比浸入10毫米时的电流强度大。
2、产生电流与磁场有关,还要作进一步的定量实验及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如用稀土磁体比铁氧体磁体的电流强度大,在实验中,最大电流强度为200微安。可以超过200微安,由于电流表有限,没有让实验电流超过200微安。
3、产生的电流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a-t(电流-时间),还要通过进一步实验画出。
4、电解液的浓度及用什么样电解液较好?还需进一步实验。
五、新学科
由于《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在书本及因特网上查不到现成的资料,可以说是一门新学科,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验证。此文起抛砖引玉之用。我希望与有识之士共同进行进一步的实验。
我的观点是,一项新实验,需要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不同的地点重复实验成功才行。
参考文献
注1、《蓄电池的使用和维护》一书中讲到碱性铁镍蓄电池的内容。
1979年北京第2版,统一书号:15045总2031-有514湖南省邮电管理局《蓄电池的使用和维护》编写组,人民邮电出版社
精选写报告经验97人觉得有用
做实验报告的时候,得先把实验目的弄清楚。这次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实验,主要是研究磁场对电化学过程的影响。这一步很重要,要是没搞明白目的,后面写起来就会有点乱。
实验设备和材料也得列清楚,像是磁控管、电解槽这些东西,还有试剂配比什么的。记得把型号和规格都写全了,不然别人想复现你的实验就麻烦了。这里有个小地方要注意,有些仪器可能不止一种型号,最好选常用的那一种写上去,这样大家都熟悉。
实验步骤这部分要详细,但也不是越复杂越好。比如先设置好磁场强度,然后调节电流,接着开始观察现象。写的时候得确保每一步都有依据,不能凭空想象。不过有时候写到后来可能会忘记一些细节,这就得反复检查实验记录本。
数据处理这块挺关键的。用图表展示结果会直观很多,条形图、折线图都可以用。计算部分也要准确,特别是那些误差分析,不能马虎。这里有个地方容易出问题,就是单位换算的时候容易漏掉什么,所以每次做完都要核对一遍。
结论部分不能太笼统,得结合实验数据来说话。比如说磁场确实改变了反应速率,那就具体指出提高了多少百分比。不过有时候可能会觉得数据不太理想,这时候可以试着换个角度解释,比如环境因素影响了结果。
参考文献也很重要,得列出所有引用过的资料。这不仅是对原作者的尊重,也是为了方便别人查找资料。写的时候别忘了格式要统一,有的期刊要求APA格式,有的是MLA格式,得看清楚再写。
最后就是检查整个报告了。语法错误、拼写错误这些东西虽然不起眼,但会影响整体印象。有时候写着写着会忘记检查,尤其是临近截止日期的时候,这种时候就得提醒自己静下心来仔细看看。
【第6篇】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报告标准格式怎么写250字
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报告标准格式
实验一 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目的][原理]
[仪器组成]
[操作与结果]
[结果粘贴]
实验二 酶的特异性
[目的][原理]
[操作与结果]
将以上1、2、3号试管置于37℃水浴箱保温10分钟。然后向各管中加班氏试剂20滴,沸水中煮沸10分钟,取出勿振摇试管,观察结果并记录。
[分析]三管结果及原因。
实验三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
对酶反应的影响
[目的'][原理]
[操作与结果]
(一)温度对酶反应的影响
[分析各管的颜色变化原因]
(二)ph对酶反应的影响
[分析各管的颜色变化原因]
精选写报告经验178人觉得有用
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报告标准格式怎么写
写实验报告这事,得看具体情况。开头部分,要有个题目,这题目的名字得跟实验内容挂钩,别跑偏了。然后就是摘要,摘要是整个实验的简短总结,用不着太长,把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说清楚就行。不过这里边可能会有些小地方容易疏忽,比如有时候只顾着写实验步骤,忘了摘要也得提一下最终的结果。
正文部分是重头戏。先说材料和方法,这部分要详细列出实验用到的所有试剂、仪器,还有具体的操作步骤。比如说配制溶液的时候,浓度是多少,用多少毫升的水,这些都得写清楚。要是写漏了什么关键步骤,后面分析结果时就可能出问题。实验过程中用到的仪器型号、规格也要注明,不然别人没法重复你的实验。
结果部分,主要是展示数据。可以用表格或者图表的形式来呈现,这样直观一些。如果数据比较多,可以分块处理,比如分成几组来比较。但有时候会遇到这种情况,数据量大了之后,排版上容易乱,表格列得太多,看着就费劲。
讨论部分是重点,要结合理论知识来分析实验结果。要是实验结果和预期差距比较大,就得好好想想是不是实验设计有问题,还是操作过程中出了差错。这个部分特别需要注意逻辑性,不然很容易跑题。比如有时候写着写着就偏离主题了,从分析结果变成了抱怨实验条件如何不好。
参考文献也不能少,这是学术诚信的一部分。引用文献的时候要确保准确无误,尤其是页码这类细节,要是搞错了,就会影响报告的整体质量。不过有时会遇到这种情况,查文献的时候找了半天才发现不是最合适的,于是又得重新找,这就费时间了。
最后,检查报告的时候要仔细。格式、标点符号、拼写这些小地方都不能放过。有时候忙起来,就会忽略这些细节,结果返工就很麻烦。还有,打印出来的版本也要核对一遍,有时候屏幕上看没问题,一打出来才发现格式变了。
总之,写实验报告是个细致活儿,每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既要保证内容完整,又要讲究条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