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写研究报告五年级作文大全怎么写2550字
1.《写研究报告》五年级作文
一、前言
随着社会进步发展,社会中越来越多人使用汉字,但有很多人经常会写错别字,所以,为了别人正确使用汉字,所以我进行了一次调查。
二、研究方法
我用了街头探访、询问别人和上网查找资料等方法。
三、研究内容
(1)写错别字:
在街头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店牌、城市广告、招牌等,就会发现很多的错别字,因为商家为了想夺人眼球,所以经常会把“鸡蛋”写成“鸡旦”又比如会把“补胎充气”写成“补胎冲天”还比如会把“家具”写成“家俱”……
(2)写繁体字:
在很多橱柜,有些商家就会写很多顾客看不懂的字。比如把“针”写成“針”,把“电冰箱”写成“電冰箱”……因为商家会认为这样子很有文化,可以更好的销售商品。
(3)写同音字:
在我们的学生默写以及考试中也会不小心写出一些错别字。比如:把“孟郊”写成“梦郊”把“话梅”写成“画眉”。
四、研究结论
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是我国文化的瑰宝,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把写出错别字的机率减少为0。
2.《写研究报告》五年级作文
一、前言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经常写错别字。为了让大家不再写错别字,我决定探寻一下生活当中人们的书写情况。
二、研究方法
我采用的调查方法是问卷调查,通过这个问卷调查,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同学们对汉字的使用情况。
三、资料整理
同学们的错别字情况千奇百怪,我把它们归纳成了两点内容,具体如下:
1、真的不会写。
在我们平常写作业时,难免会遇到不会写的字,之后就随随便便地填了上去。如把“树荫”写成了“树阴”,把“花园”写成了“花圆”。还有许多同学什么字也不会写,就乱写一通,最后全部都写错。
2、马马虎虎写错字。
有许多同学不是因为不会写,而是马马虎虎地写了错别字。比如老师讲了许多遍的“的”“地”“得”,还有一些容易混淆的字,比如“拔草”写成“拨草”。这么多的字,谁会分得清呢?
四、结语
我认为,我们班同学们的错字问题是很严重的,全班64名同学中就有57个是有3个从别字以上,这说明了同学们对汉字的使用还不够了解。
我建议同学们要认真学习汉字,多写多练,让我们正确地使用规范字!
3.《写研究报告》五年级作文
一、问题的提出
汉字是中华民族相互沟通的语言,我们经常会用到它。可是我发现,在生活中经常会有人用错别字。为此,我展开了调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
我利用课后的时间调查,不但调查了同学们的错别字,还调查了街头广告及招牌的使用情况。
三、资料整理
错别字有很多,往往让人看了捧腹大笑,现归类如下:
1、写其它的字。
有的店为了加深顾客的印象,写了像“食面八方”“食全食美”之类的词。这样不仅改变了词语的意思,还容易误导他人写错别字。曾经我看到一个商标上写着“瑶滚果冻”,当时便惊得一下不敢买了,怕不能吃。
2、写形近字。
在同学的作文本里,我已写不下百次地看到这种把“流水”写成“琉水”之类的词……
3、写同音字。
我有一次写作文,因分不清“再”和“在”的用法,常常闹笑话。更有甚者,即使是老师,也会把“即”和“既”混淆。
四、研究结论
通过调查,我发现使用者错别字的情况严重,比较多的是后两者。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更应该守护好它,特此,我建议大家规范使用汉字,减少错别字的使用率。
4.《写研究报告》五年级作文
调查时间:****年**月**日
调查目的:寻找错别字、词,病句,不规范字体,用错的标点
资料来源:广告牌
问题的提出:希望人们能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
调查、分析与研究:
我和调查小组的成员们到公园里大街上调查广告牌。经过调查街上的一些商店,为了吸引顾客,有个性和赶时尚潮流,就把广告牌上的字乱改写或用谐音字词乱改成语等。
一些店面广告牌上出现了很多这样的现象:把“依依不舍”写成了“衣衣不舍”,“依恋”写成了“衣恋”,“时尚”写成了“时裳”,“真功夫”写成了“蒸功夫”或“针功夫”,“娱乐圈”写成了“鱼乐圈”……这些错误在街上已经是屡见不鲜!
据我们的调查和采访得知,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现在的人们,完全为了追赶时尚潮流,吸引更多的顾客来购物,所以才不管什么字体规不规范呀,用错字没有。还有就是店主故意写错,自作聪明地把偏旁去掉或用错。
改进措施:
1、店主应该在做广告牌的时候,想想每个字的音、形、意,再相比较,就应该会发现字与字之间的意思不同,就不会乱用了。
2、店主该考虑滥用错别字对下一代儿童的教育和影响,对社会的影响,就不会发生这种错误了。
感受:
现在的人们这样疯狂地奔时尚,赶潮流,就连祖先留给我们的字也不要了,亏那么多的老外还兴致勃勃地学中国的“方块字”,但中国人自己都不好好学习,可惜呀。
5.《写研究报告》五年级作文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现在才刚刚上小学。可我发现我们班戴眼镜的同学很多,有的同学的视力甚至低于了4.5,这也许会给他们以后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所以,我想借助这次机会,去研究一下小学生的视力下降主要涉及到了哪几个因素。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视力下降的原因的书籍、报刊、网站等,了解小学生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2、派发“调查问卷”,了解小学生视力下降的自身原因与人数。
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视力下降导致的后果。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电视、网络、书刊等。
涉及的方面:关于近视形成的相关因素。
具体内容:
书籍报刊:近视眼的来源,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网络:第一位治疗近视眼的医生,1985年美国医生,网络:世界上有多少近视眼,占世界人数的33%杂志:世界上近视度数,3000度
四、结论
1、根据研究表明,造成近视或视力下降的原因有:
⑴做作业时的姿势不良。
⑵每天花在上网、看电视上的时间比较多。
⑶做眼保健操时不够认真,时不时要睁开眼睛。
⑷经常躺在床上看书的人数超过八成。所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是保护视力的重点,切勿令心灵的窗户受到损害。
2、下面是针对没有养成良好用眼习惯的同学的建议:
⑴尽量不要在傍晚5点30分以后不开电灯看书或做作业。
⑵做作业时要严格做到“一拳一尺一寸”的目标。
⑶晚上看电视、或者使用电脑,尽量不要关灯,因为这是导致视力下降的一个重点。
⑷不要长时间坐在电视、电脑前,更不要长时间玩游戏。
⑸每天回家自己叫口令,做一遍眼保健操。
⑹不要轻易去戴其它同学的眼镜,这样对自己没有好处,反倒会使自己的视力慢慢下降。
3、目前中国学生近视眼中小学生近视率已达34、6%,高中生近视率已达70%,患者人数超过六千万,因近视致盲人数达三十万人。视力下降直接影响了我们的学习成绩和升学、就业,并对我们的生理、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妨碍。据卫生部、教育部联合调查,目前我国学生近视发生率接近60%,居世界第一位。
精选写报告经验132人觉得有用
写研究报告五年级作文大全怎么写
研究这种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真不简单。尤其是给五年级的孩子们写研究报告,这可不是件小事。不过,既然是研究,就得先把问题弄清楚。比如,你得知道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这个,还有怎么去研究。要是连这些问题都没想明白,那这份报告就很难让人信服了。
开始写之前,得把收集到的信息整理一下。这里头可不能乱来,不然写着写着就跑题了。比如,有些资料看起来挺有意思,但跟你的研究主题没什么关系,这样的东西最好别放进去。当然,有时候也会遇到这种情况,写着写着发现自己找错了方向,这时候就需要调整思路,重新梳理一下材料。要是太执着于一开始的想法,可能会导致整个报告都偏离正轨。
写的时候,最好能用一些具体的例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五年级的学生虽然年纪不大,但要是能把事情说得头头是道,还是挺厉害的。不过,这里有个小地方要注意,就是描述的时候不要太过啰嗦。如果一句话能说清楚的事,非要绕着弯子讲半天,这就显得有点多余了。而且,用词也要讲究点,尽量选择那些能让别人听得懂的词汇。
另外,研究报告不是随便写写就行的,它得有一定的格式。开头部分得简单介绍一下研究背景,中间部分详细说明研究过程,最后还要得出结论。听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很多人就会在这个地方出问题。有些人喜欢把所有的内容一股脑儿地堆在一起,结果整篇报告读起来就像一锅粥,让人摸不着头脑。
还有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引用别人的成果时一定要标明出处。这是最基本的规矩,要是忽略这一点,很容易被人质疑是不是抄袭。当然,也不能光靠别人的东西,自己的分析和见解也很重要。要是只是一味地照搬照抄,那这份报告就没什么价值了。
最后,写完之后别忘了检查一遍。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用错,都会影响整句话的意思。比如,“我今天去了公园,看到了很多花”这句话,如果把逗号的位置改一下,就成了“我今天去了公园看到,了很多花”,这样读起来就很别扭。所以,检查的时候要特别留意这些细节问题。
【第2篇】错别字的研究报告五年级作文400字怎么写2150字
1.错别字的研究报告五年级作文400字
一、提出问题
1、为什么有一些商家在店铺的招牌上写错别字?
2、这些现象对小学生写错别字会有哪些影响?
二、研究调查的渠道
我利用放学时间到校门口调查商铺招牌、广告、牌匾上面的错别字。
三、研究调查资料的整理
我在街上走着,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广告宣传语招牌中,有各种各样的错别字,有的用谐音字把成语或词语改字。如:“没你不行”,改成“莓你不行”,“一见钟情”写成“一剪钟情”,把“一见如故”写成“一面如故”,把“其乐无穷”写成“骑乐无穷”。还有“刻不容缓”,写成“咳不容缓”。我调查了100张广告语或招牌,其中有39家上面都有错别字,率达39%。
一些商家都把自己店铺上的招牌改变了,很有趣味性,但这样有时会给我们小学生带来很多误导。
四、研究结论
1、商家故意写错字来吸引顾客的眼光。
2、写字的人并没有掌握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别。
3、商家没有查证就随意的写字。
4、这些错字会误导我们小学生写错别字。
2.错别字的研究报告五年级作文400字
一、问题的提出
同学们为什么会在写作业时写错别字呢?为什么商店招牌或广告推销中会出现错别字呢?带着这两个问题,我对错别字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上网查询。
2、询问父母或同学。
3、其他方法。
三、整理资料
1、为什么使用错别字?
商家们使用错别字是为了吸引顾客的眼球,让顾客觉得新奇,增加顾客进店购买的机率。有的小朋友们是无意使用;有的纯属娱乐,为了开心一下。
2、谐音成语。
谐音成语是用同音字或谐音字来替换成语中的一个字。大多用于招牌和广告上,让人感到幽默有趣。例如:
(1)服装店:衣衣(依依)不舍
(2)饭店:食(十)全食(十)美
(3)礼品店:百礼(里)挑一
(4)床上用品:有被(备)无患
(5)灭蚊产品:默默无蚊(闻)
(6)水果店:波(菠)萝
四、研究结论。
1、同学们经常使用错别字,会让自己潜意识里记住,写时也会下意识地写错。
2、招牌和广告使用错别字是为了吸引人们前来购买,增加销量。
3、错别字需要重视,这样乱用,正确的汉字就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流传了。
3.错别字的研究报告五年级作文400字
一、问题提出
我观察到现在大街上的店铺招牌上经常都有一些错别字。他们为什么要使用错别字呢?使用错别字有些什么好处和坏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询问父母
2、自行实践
3、翻找资料
三、资料整理
1、为什么使用错别字?
商家们使用错别字,他都是为了让顾客见到后感觉十分好奇、新鲜,这样可以提高店面的辨识度,增加顾客进店购买的几率。但也有商家或其他人纯属是为了娱乐,开心一下。
2、使用错别字的好处。
在店里使用错别字可以大大吸引顾客,让客人来店里做生意;在视频里用错别字,可以很好的刷流量……凡是在某些地方刻意使用错别字的,多数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行事。
3、使用错别字的坏处。
经常使用错字会让自己的潜意识默默记下,写字时也会下意识写错。所以我希望有人能出来管理一下,因为这样放肆乱用,正确的汉字就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流传了。
四、研究结论
1、用错别字是为了吸引眼球或是娱乐。
2、刻意用错别字,在大街上的商人眼里,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3、希望有人能出来管一管,规范使用汉字,让汉字正确流传下去。
4.错别字的研究报告五年级作文400字
一、问题的提出
前几天,弟弟语文考试把默默无闻的闻写成了蚊子的蚊,我和妈妈说她写错了,可他却不相信。我们问他为什么?他带我和妈妈去了旁边的街口,看见了一个老大妈正在卖灭蚊产品,还有一个招牌,上面写了“默默无蚊”。就因为我弟弟的语文考试,我决定要做一次真正的实践,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
二、研究方法
1、阅读书籍
2、借助网络查
3、询问身边的人
4、其他方面
三、资料整理。
简要介绍
谐音成语是用同音字或基因子来换成语中的一个字,让人感觉跟耳熟的成语相似,可意思却完全不同。
谐音成语大多用于招牌或广告上见到让人感到有趣,幽默。
举例
衣服:衣衣不舍(仿依依不舍)
饭店:食全食美(仿十全十美)
礼品:百礼挑一(仿百里挑一)
棉被:有被无患(仿有备无患)
灭蚊产品:默默无蚊(仿默默无闻)
四、研究结论
一、谐音成语会让人觉得十分幽默,还有对人吸引能力。
二、虽然谐音成语十分幽默有趣,但有时会让人谈论,因为让小学生写一些错别字。
三、有时谐音成语会让人的口音混乱,非让人觉得不好,一定要规范使用字词。
5.错别字的研究报告五年级作文400字
一、调查时间:2025年4月5日
二、调查地点:宁乡边郊外
三、调查人员:我和姐姐
四、问题的提出
现在,街头有许多人会使用错别字来加入自己的店名中,有的人是故意的,有的人是不小心的,还有的人用一些谐音字加入成语中,今天我对一些地方进行了一些调查。
五、调查方法
1、去街头找。
2、询问店员。
3、做对比。
六、情况经过
我们来到了街上,店铺十分多,但有错别字的就少之又少了。我们走呀走,看见了一个店铺,他把“快乐兄弟”的快写成了“筷乐兄弟”,接着错别字越来越多,比如“青蛙”写成“清蛙”,“大家”写成“大佳”后面还有许多错别字,我就不一一道来了。
七、结论整理
我们调查了七个大街,其中有三个大街含有错别字,错误率大约达到了百分之三十五点九七,其中大部分是故意用字错误,用来引起客人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让店铺更受欢迎。
八、调查结论
结果得出,如果十个人开店铺,会有三个人用错别字取店名,但我认为中国字是一种汉字,也是一种神圣不可以随意改动,这样对不起我们中国的神圣。所以我希望大家更加去爱我们的祖国。
精选写报告经验28人觉得有用
关于错别字的研究报告,这类题目其实挺常见,特别是给小学生布置的任务。写这种报告时,得先想清楚从哪些角度入手,比如错别字是怎么产生的,有哪些类型,还有就是如何避免这些问题。但这里头有些细节需要注意,不然可能会让读者摸不着头脑。
一开始,可以先把收集到的资料整理一下,看看平时常见的错别字都有哪些。比如,“的”和“地”的用法经常搞混,还有就是形近字,像“己”、“已”、“巳”,很多同学一不留神就写错了。把这些例子罗列出来,能让报告看起来更有说服力。不过有时候会不小心把“形近字”写成“型近字”,这可能是手滑吧。
接着,可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有人是因为粗心大意,也有人是因为对汉字的理解不够深入。这里就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来说了,要是能举几个亲身遇到的例子,就显得特别真实。比如有一次考试,因为没注意到题目里的一个细微差别,结果全军覆没了。当然,这句话有点啰嗦,但这样写可能更能引起共鸣。
然后,可以谈谈解决办法。既然知道问题在哪里,就得想办法克服它。可以建议多练习写字,尤其是那些容易混淆的字;还可以通过查字典来加深记忆。不过这里有个小问题,就是提到“查字典”时,如果只说“可以”,显得太笼统了,应该具体点,比如“通过查阅权威字典,逐步掌握正确的用法”。
最后,记得检查一遍报告有没有遗漏的地方。有时候写了半天,回头一看才发现漏掉了重要的内容,这就不太好。比如刚才说到的解决办法,是不是每个都解释清楚了?要是没交代明白,那就得补上。不过这里可能会出现一点疏忽,就是忘了检查标点符号是否正确,这需要额外留心。
【第3篇】五年级近视的研究报告怎么写350字
一、提出问题
我们班同学虽然戴眼镜的很少,但眼睛近视的却有不少,只要稍微往后坐一点就会看不见老师在黑板上或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的东西。所以我特地调查了一下小学生近视的主要原因。
二、分析问题
大多数同学都是平时不注意保护眼睛才造成近视的,典型的近视原因有:
1、看电视时间过长。
2、长时间玩电脑。
3、在光线太强或太弱的灯光下看书。
4、遗传因素。
5、不合理饮食。
6、不认真做眼保健操。
三、得出结论
近几年来,我们班同学戴眼镜的越来越多,近视的人数也越来越多。
四、措施
1、看书时坐姿要端正,光线要充足。
2、尽可能少上网、少看电视、少玩游戏机。
3、不偏食,少吃辣的食品。
4、不要在坐车或行走时看书,不要躺着看书。
5、定期复查视力、到眼科医院检查。
五年级近视的研究报告
精选写报告经验177人觉得有用
写一份关于五年级学生近视的研究报告,其实跟其他类型的报告差不多,开头得说清背景,中间把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写清楚,最后给出自己的看法。比如开头可以先提一下现在孩子近视的情况挺普遍,接着说为什么选择五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这很重要,要是随便选个年级,后面的数据可能就不准确了。
研究这部分就得多花点心思了。得先确定调查方式,是问卷调查还是实地观察?要是问卷调查,那问卷的设计就要合理,问的问题不能太复杂,也不能太简单,不然收集到的数据就没什么价值。比如说可以问问孩子每天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还有平时看书的距离,这些问题都跟近视有很大关系。不过有时候设计问卷的时候可能会忘记一些重要的问题,像孩子的睡眠时间就很重要,但可能一不小心就漏掉了。
接下来就是整理数据了,这个过程有点麻烦,得把收集到的信息分类,看看哪些是有效数据,哪些是无效的。比如有些孩子填的数字可能是乱写的,这种就得剔除掉。然后就可以开始分析数据了,用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会更直观,像柱状图、饼图之类的,这样别人看起来也方便。
最后就是得出结论了。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总结出五年级学生近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用眼习惯不好,还是遗传因素占主导?这里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说,不能凭空猜测。比如发现很多孩子近视是因为长时间玩手机游戏,那就得建议家长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长。
当然,报告写完后还得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错别字或者语句不通的地方。有时候写着写着,句子就会变得很长,读起来特别绕口,这样的地方最好改短一点,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不过有时候因为赶时间,检查的时候可能会忽略一些小问题,比如某个标点符号放错了位置,这类小细节虽然不影响整体,但还是要注意一下。
【第4篇】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五年级作文450字怎么写2800字
1.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五年级作文450字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有一个同学姓“燕”,我第一次听说有这样的姓。“燕”姓是怎么来的?历有姓“燕”的名人吗?现在的“燕”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姓氏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对“燕”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经过查阅资料,我知道了关于“燕”姓起源主要有三: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通志·氏族略》、《广韵》及《史记·燕召公世家》载,召伯封于北燕,其后以国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载,黄帝之后有南燕国,始封国君伯倏为黄帝之子,后以国为氏;据《后汉书·鲜卑传》所载,晋末鲜卑族慕容氏前后建立了四个以燕为号的国家,国亡后以国为氏。
“燕”姓的历史名人有:宋代礼部郎,计量发明家燕肃,燕太子丹燕丹,宋代画家燕文贵,春秋时有孔子的得意弟子燕及,明代有永乐举人燕善。
现状据统计,“燕”姓在2025年的百家姓里面应该排第303名,不一定很准确,但燕的姓氏是已经有26.4万人,占全国的0.021%。燕姓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山东,为燕姓第一大省,其次分布于山西、青海、四川、河南、河北,以上六省约占全国燕姓总人口的79%。
四、研究结论
1、我国的燕氏家族,是以国为姓氏,而燕国又因燕山而得名。根据历史学家的考据,距今3000多年以前,周天子大封诸侯,把有功于周室的大臣召公奭封在蓟地,召公巡视自己的封地时,被雄伟秀丽的燕山所吸引,就把自己的国家取名为“燕”。燕国一直传到战国末年才被秦始皇所灭,从此,燕国的公族就以故国号为姓,世称燕氏。
2、燕氏的得姓,大约有2200多年的历史。
3、燕氏的源流,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燕氏出自纂姓,是《史记》上记载的召公奭的后代,是周的同姓,被分封于燕国,传国一共四十二世,至王喜这一代为秦国所灭,后世子孙就以国为氏。
4、汉代有功臣宜城侯燕仓,后汉有中郎将燕瑗,望族出于上谷、范阳。故燕姓后人奉召公奭为燕姓的得姓始祖。
2.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五年级作文450字
一、问题的提出
我身为崔姓子孙的一员,对自己的姓氏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总想知道它的历史,于是,我对崔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了解崔姓的来源和人口数量
2.通过中华崔姓网了解崔姓的历史和人口分布情况,并搜集名人故事
三、结论
1.我国的崔姓源远流长。根据多种古籍的记载,崔氏出自姜姓。崔姓出自于西周时期的齐国,曾经长期是山东望族和中国著姓。开国君主是吕尚。吕尚本来姓姜,因为他的先祖被封于吕(今河南省南阳),从其封姓。吕尚的儿子丁公佶,是齐国的第二代国君,他的嫡子叫季子,本来应该继承君位,但却让位给弟弟叔乙,而自己则住到食采地崔邑(今山东省章丘市西北),就是崔氏。而这位丁公佶,相传是姜太公姜子牙的儿子。由此可见,崔氏中国人是源自姜太公的直系后代,追本溯源还是上古时期炎帝神农氏的子孙。崔姓,算起来大约有3000余年的历史了。
2.崔姓人才辈出:有史学家崔鸿魏,唐代大诗人崔颢、崔护,北宋名画家崔白,军马都元帅崔立,元朝名臣崔斌,清代历史学家崔述,书法家崔瑗明代画家崔子忠;当代澳门第三任行政长官崔世安,节目主持人崔永元,娱乐明星崔健、崔智友,央视主持人崔志刚……我真为崔姓人创造的辉煌感到骄傲。
3.中国崔姓分布最多的是辽宁,山东,黑龙江,吉林,河北,天津,山西,北京,河南,甘肃及北方所有省份,而南方诸省较少。
4.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崔姓已是我国的一个人口大姓,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8%。新近统计的数据显示,当前中国崔姓人口约有445万,位列全国姓氏人口第五十四位。
3.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五年级作文450字
一、问题的提出。
我姓冯,这次要写研究报告,我就对冯姓的历史做了一次调查并写出了研究报告。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报刊和上网浏览,了解冯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2、通过上网浏览,搜集冯姓的名人故事。
三、调查情况和整理资料。
信息渠道涉及方面具体内容
书籍与上网浏览冯姓名人冯玉祥、冯南兵、冯安邦、冯胜、冯义。
上网搜索冯姓人口数量据统计,目前冯姓人口大约有800多万人。
四、冯姓的历史。
1、冯姓有两个来源,均出自河南。一支是冯简子的后代——春秋时,郑国有个大夫叫冯简子,其后代以他的名字为姓氏,就是冯氏。今河南新郑市郑韩故里城,即这支冯氏的祖根地。冯氏的另一支为毕公高的后代。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名高,被周文王姬发封于毕,以封国名为姓氏,即毕氏,称为毕公高。毕公高的后裔毕万,因功被封于魏,其子孙有被封为华侯者,华侯之孙名长卿,食采邑于冯城(今河南荥阳市西)其后人也已封邑为姓氏,称冯氏。位于今河南郑州市北古荥镇的荥阳故城,即这支冯氏的祖根地。荥阳故城史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城垣为不规则形,周长7.5公里,以发现有两个南门、一个北门和一个西门,出土有铁器、陶器、货币等。
2、冯氏早期主要是在我国北方繁衍发展,后移居全国各地,并由一些人走出国门,到海外开拓。冯氏支脉繁多,唐代的《元和姓纂》一书列冯氏郡望有颖川、上当、长乐、京兆、弘农、河间等。这说明冯氏曾这些郡都形成望族,人丁兴旺。
五、结论。
我们冯姓的历史悠久,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7。
4.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五年级作文450字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同学的姓氏各有不同,有多有少,我们想要了解自己姓氏的来源和故事,我因此做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书籍
2.了解关于此姓的故事
3.了解此姓的分布情况
4.问自己的长辈、查祖籍
三、调查资料的整理
朱姓的来源:朱姓成于西周,以国名为姓,传周武王封曹挟于邾国,建都于邾。他的遗族以国为姓,称邾姓。后邾国被灭,邾国贵族为了逃亡,为了不忘祖国,去了耳字旁,改姓朱。2025年朱姓人口为1500多万。
四、结论
起源于朱襄氏,以先祖名字为氏。朱襄氏是伏羲氏的大臣,被封于朱,以赤心木为图腾,后来朱襄氏成为“炎帝”,三代炎帝朱襄氏均活动于今河南柘城一带,后代以朱为姓氏。
有诸多姓氏如曹、子、姬、祁姓都因历史原因而改朱姓。
朱姓在历也出了许多名人,如理学大家朱熹,散文家朱自清,革命大将朱德元帅,都在历青史留名。
5.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五年级作文450字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王,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王。历姓王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王”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王”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1、历史名人
有皇帝王莽,有书法家王羲之,又是诗人王维,还有的政治家王安石……
2、现状
据统计,2025年全国户籍人口中,王、李、张、刘,陈五姓氏的数量占据前五名。其中“王”姓和“李”姓的数量均超过一亿,并且“王”姓比“李”姓略多。
四、研究结论
1、历,“王”姓名人辈出。有皇帝王莽,有的书法家王羲之,有诗人王维和王昌龄,歌舞家王昭君还有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他们在各个领域都闪耀着光芒。
2、2025年,我国户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姓。
精选写报告经验192人觉得有用
写这种研究报告其实挺有意思的,特别是针对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这类报告通常得把事情说清楚,还得让人看得明白。比如研究姓氏这个题目,你可以从名字是怎么来的开始讲起,这可是个很有意思的事。古代人取名挺讲究的,有的跟地名有关,有的是从辈分排下来的。要是写的时候,可以多找些资料,像《百家姓》之类的书就很好用。
写报告的时候,记得开头别太复杂,简单点就好,说清楚你想研究什么就行。比如说“我打算研究一下我们班同学的姓氏分布情况”,这样读者就知道你要干嘛了。接下来就可以介绍具体的方法啦,你是怎么收集数据的,是全班调查还是只挑一部分人问?这部分写的时候,要注意条理清晰,不然别人会看不明白。要是你在描述过程中写了“他叫李明,他是我们班的同学,他的姓氏是李”,这样的句子虽然没问题,但显得有点啰嗦,可以稍微改改,比如“李明是我们班姓李的同学之一”。
还有,写到结果部分,别光列数字,最好能加上自己的想法。比如说“我发现我们班姓王的人最多,我觉得可能是因为‘王’这个姓在历史上特别常见”。不过这里有个小地方需要注意,就是当你写“可能是因为”后面的内容时,语气可以稍微坚定一点,不然会让读者觉得你对自己的观点不太自信。
最后收尾的时候,可以简单提一下这次研究给自己带来了什么启发,或者是下一步还想做什么。比如“通过这次研究,我了解到很多关于姓氏的知识,以后还想看看其他年级的情况是不是一样”。这样整个报告就比较完整啦,既讲了过程又说了感受。
【第5篇】五年级下册作文姓氏研究报告400字怎么写700字
1.五年级下册作文姓氏研究报告400字
一、问题的提出
我姓黄,让我来看看我排第几名“赵、钱、孙、李……”黄这个姓氏怎么排在那么后面,哼!我倒要看一看,按什么在排,于是我对姓氏的排名做了一份研究报告。
二、研究方法
1、翻书查看
2、上网寻找
3、询问身边人
三、资料整理
最开始记录,我国汉族姓氏的一本书是《百家姓》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该书每次四字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学习和记忆。
据说百家姓这本书成于北宋初年,是一位姓钱的书生编著的,里面收录的姓氏有中国大部分的姓氏。
百家姓中的姓氏排列顺序并不是依据,当时的人口数量排列的,而是依据当时的政治地位,因为当时的作者生活的地区还是五代十国之一的吴越管辖,而当时的皇帝姓“赵”,“钱”是吴越国国王姓氏,“孙”是吴越国国王正妃的姓氏,而接下来的”周吴正王”四个姓都是开国国王的妻子姓氏。
而现在还有一种百家姓叫新百家姓,新百家姓是按姓氏人口数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名,2025年统计,王姓位居第一人口超过一个亿。
四、研究结论
1、百家姓是按当时的政治地位去排名的地位越高就在越前面。
2、新百家姓就是按姓氏人口去排名的,2025年姓王的最多。
2.五年级下册作文姓氏研究报告400字
一、问题的提出
姓氏是一种文化,很值得研究。我自己就姓张,“张”这个姓氏是怎么来的?历有哪些姓“张”的名人?现在“张”姓有多少人?带着一些疑问,我对“张”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有关的姓氏的书籍,上网浏览,了解“张”姓的来源和“张”姓的历史大名人。
2.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张”姓人口和分布的情况。
3.咨询你身边的人,比如说你的老师、同学、父母、姐姐、哥哥、朋友。
三、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
精选写报告经验32人觉得有用
写这种报告得有点讲究,不然容易被老师觉得敷衍了事。开头,先说说自己为什么想研究这个姓氏,是听爷爷奶奶讲过家族故事,还是觉得某个姓氏特别有意思?这部分不用太长,两三句话就行。比如,“小时候听奶奶讲过一些关于我们家姓氏的故事,觉得挺有意思的,就想多了解下。”
接着就该具体展开啦。你可以去查资料,看看这个姓氏是怎么来的,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历史背景。记得把找到的信息都记下来,这样写的时候不会忘东忘西。比如,“在网上搜到一些关于‘李’这个姓氏的起源,说是跟古代一个叫李耳的人有关,这让我很惊讶。”
然后,就是找找身边有没有人姓这个姓,问问他们知不知道一些关于自己姓氏的小趣事。要是能找到几个有意思的故事,写进去肯定加分。就像我有个同学,他姓张,他说他们村张姓人家都爱吃面食,这算是个意外收获。
不过写的时候要注意,别光堆砌信息,得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有时候照搬书本上的内容,反而显得没诚意。比如“‘李’这个姓氏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这种话虽然没错,但听起来就有点干巴巴。
还有,写完别忘了检查一下错别字什么的。有时候一不小心就会写错字,像“历史”写成“吏治”,或者“起源”写成“起因”。虽然不是大事,但会影响整体印象。
最后,给自己的报告起个好名字也很重要。像“李姓的前世今生”这样的标题就不错,既概括了主要内容,又有点吸引力。要是能再配上几张相关的图片,那就更完美啦。
【第6篇】五年级关于汉字的研究报告怎么写2400字
1.五年级关于汉字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汉字,从古至今,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了,那么汉字的演变过程是什么呢?他们都出生在那个炒蛋,在那个时候是使用的高峰期呢?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搜寻资料。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整理资料
汉字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商)—金文(周)—篆书(秦)—隶书(汉)—楷书(魏晋)—行书,以上的七种字体被称为“汉子七体。”
1、甲骨文商朝时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高峰期在商朝后期。
2、经书是商朝时刻,住客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又称钟鼎文。高峰期在周朝。经 文有粗有细,点画圆浑,比甲骨文更规范.
3、大篆西周晚期,经 文形体轴向线条化,笔画比较整齐、均称。高峰时期在西周晚期。
4、小篆李斯按照秦国文字标准,制定的文字,高峰期在秦朝。
5、隶书:隶书构成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他的笔画简化,书写方便。高峰期在东汉。隶书,构成了汉字发展的分水岭。
6、新书,古代行书四大高峰期是魏初,魏晋,唐代、宋代。行书最早是出此刻东汉末年。
7、楷书:魏晋时期,有了看书。楷规矩的意思,所以楷书字行方阵,笔画规整品质,比例书更便于书写和认读。高峰在南北朝。
四、研究结论
1、汉字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行书,楷书。
2、他们分别出生在商代、周朝,西周、秦朝、战国、魏晋、东汉。
3、高峰时期,分别在商朝、周朝、西周、东汉、魏晋。
2.五年级关于汉字的研究报告
调查原因: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能接触到汉字,可是,许多人都会不注意、不在乎汉字的一些运用,导致了写错别字的后果。
调查目的:为了防止汉字被其他的人乱用,使其他人明白写错别字的危害,对汉字造成了一些什么样的不良影响,让小学生不要在日记本上写错别字。
调查人员:十全十美小组。
调查方法:去大街小巷各个街口,寻找一些错别字,在自我的日记本中、写的文章中找一些容易写错的错字,发现之后立刻改正。
调查结果:
1、此刻有许多厂家为了赚更多的钱,便乱改成语。如:衣服店广告:“衣衣不舍”、“衣”见钟情;摩托车广告:“骑”乐无穷等。
2、还有的人为了写字方便,不费时间,便把“雪糕”写成“雪羔”;把“豆腐”写成“豆付”;
3、有的课外书中能够称得上是错字连篇,错字一个又一个的出此刻我们的眼前,使我们读的时候也很费劲;
4、在我们的日记本中也找到了错字,把“阻”写成“担”、“宝”字下头写成“王”字底;“太”字写成“大”或“头”等。这一个小小的细节都能够破坏我们的好文章。
经过这次调查,我想说:“汉字是自我的祖国创造的,我们应当好好读写和记忆,如果我们不注意和认真,等将来会出现许多笑话的。假如我们连字都能写错,那我们将来还能干什么呢?”所以,我呼吁大家必须要用好汉字!
3.五年级关于汉字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的学校对面有个宠物店,名叫哗众取宠,可这成语的本意和宠物店根本不是一码事。生活中出现这种情景的广告、店名有哪些?这样情景广泛吗?于是,我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看身边的店铺;
2.查找网络资料
三、资料整理
四、调查结论
1.在各行各业都能看到利用谐音成语的广告。有的是读音相同、字不相同,比如:百衣(依)百顺。因为字的变化,所以意思也变了。还有一种情景是字和读音都没变,只是意思变了,如:哗众取宠。
2.这种广告的坏处是对小孩的学习不好。小孩对颜色鲜艳的广告十分感兴趣,如果小孩长期看有错别字的广告,就会对小孩传递错误信息,导致小孩将正确的字和错误的字搞混淆。
五、倡导
请各位商家们,不要滥用成语,尽量不要歪曲成语的意思,不要因为你们的谐音成语广告影响到少年儿童的学习。
4.五年级关于汉字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提出
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我们平时读书、写文章、看报,都离不开汉字。我不禁想到:汉字的演变过程是什么样的?有些什么字体?每种字体都有什么特点?带着这些问题,我做了一些研究报告。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的书籍。
2、上网查找。
3、询问老师。
三、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上网、询问老师
最有名的字: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历史背景: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在龟甲或兽骨的象形字体。金文是商周时期刻在铜器上的字体。小篆是最早统一的字体。楷书一直通用至今。
书法特点:小篆,字体略长而整齐,笔画圆匀秀美。隶书,结体精巧,线条较重顿挫,富有变化。楷书,方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
四、研究结论
1、中国汉字源远流长,书体众多,如小篆、楷书、行书……
2、我国汉字流传悠长,像甲骨文现在还有被研究辨认。
3、我国古代书法家留下了许多书法作品,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苏轼的《赤壁赋》、米芾的《蜀素贴》等。
通过这一次的研究后,我深深地体会到汉字的伟大,它的实用性强,艺术性美,包容性大……
5.五年级关于汉字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汉字多种多样,可以组成各种有趣的东西,我最近在网上知道了一种诗,叫藏字诗,可藏字诗是什么呢?有哪些类型的藏字诗?藏字诗有什么用?带着这些问题我对藏字诗进行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网络查找
三、信息整理
1、什么是藏字诗:藏字诗属于“异体诗”之一种。将组成所要表达的某种意愿的一个词语或某个字,藏在句子一定的位置,并按某种题材,以诗的格式表达出来,即谓之藏字诗。
2、藏字位置的分类:(1)藏头类;(2)藏尾类;(3)藏中类;(4)混合类如藏头藏尾类等。
3、藏字诗举例:
(1)芦花丛中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难逃可无忧。
(2)笑看坎坷风雨年,口出话语注重轻,常翻万卷自信永,开心十分把爱驻。
(3)众人皆醒我独醉,心有灵犀最珍贵,邂逅真情爱不悔,今生只为你相随。
(4)后生可畏牛仔人,知易行难为散民,后涨先伏优质股,觉悟股道做股神。
4、藏字诗的用处:(1)表白;(2)祝贺;(3)传递秘密信息;(4)作为文字游戏。
四、研究结论
藏字诗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暗含其它意义的诗歌,它体现了中国汉字的趣味性、灵活性和含蓄性,可以锻炼人的思维能力,我们应该继续传承创新这一类诗歌,可以让小朋友学习创作。
精选写报告经验124人觉得有用
写一份好的研究报告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针对五年级学生关于汉字的研究报告。这类报告既要体现一定的专业性,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一开始得确定研究的主题,比如可以研究某个偏旁部首的来源、演变过程,或者是某几个常用汉字的历史背景。选定主题后,就得搜集资料了。这个阶段,学生可以从书本、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不过要注意的是,资料来源要尽量权威可靠,不然可能会误导后续的分析。
接着就是整理资料的过程。在这个环节,学生们可以把收集到的信息分类归纳,看看哪些内容可以直接用在报告里,哪些需要进一步核实。这里有个小提醒,有时候资料看起来挺全的,但仔细一看会发现有的地方含糊不清,甚至有些矛盾。这时就需要多查阅几份资料来确认真伪。当然,也不能光顾着查资料而忽略了实际动手,毕竟做个小实验或是观察一下周围事物也能为报告增色不少。
在正式动笔写报告的时候,开头部分最好能简明扼要地介绍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这部分内容不用太复杂,只要能让读者明白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就行。中间部分则是重点,要把搜集到的信息条理清晰地展现出来。这里有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有些学生可能觉得把所有找到的内容一股脑儿堆砌上去就完事了,其实这样不仅显得杂乱无章,还容易让读者摸不着头脑。所以,写的时候要合理安排顺序,比如按照时间线也好,按类别划分也罢,总之要做到层次分明。
最后,别忘了检查一遍报告。这一步很重要,因为哪怕前面写得再好,如果存在明显的错别字或者语法错误,都会大大降低报告的质量。检查的时候,除了看有没有拼写错误,还要留意句子是否通顺,有没有表达不清楚的地方。要是有可能的话,还可以找老师或者其他同学帮忙看看,听听他们的意见。毕竟人多力量大,他们可能会指出一些你自己没注意到的问题。
写研究报告的过程其实也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好机会。只要用心去做,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写出一份让自己满意的报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