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

动火安全操作4篇

发布时间:2023-02-09 10:18:08 查看人数:48

动火安全操作

第1篇 带压堵漏及动火安全操作技术

带压堵漏、密封及动火作业,就是在不停产的情况下,对泄漏险情进行及时处置,保障生产的正常运行。但是,由于火灾爆炸危险特性突出,这种不停车带压堵漏、动火作业具有很高的危险性,必须制定严密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笔者根据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及现代最新的研究成果,谈一下石油化工生产中不停产带压堵漏、动火作业安全操作技术。

一、 带压堵漏

石油化工生产中出现的泄漏,最常见的是因腐蚀、介质冲刷造成的管线泄漏。在对管线的带压堵漏中,相对于法兰、阀门、螺纹接头、管道与设备连接部、管道与法兰连接部来说,卡具包裹的管线强度较为薄弱,受力情况也较为特殊,所受外压很大,所以,在对其实施带压堵漏时,操作工艺也相对特殊。很多人在对管线带压堵漏中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常因为堵漏泵注胶压力过高,或管线没有补强而致使被堵漏管线断裂,造成严重事故。对此,安全操作如下:

1.制作合适的夹具

夹具是不停车带压密封技术的重要工具。它紧固在泄漏部位的表面构成密闭空间,其作用是包容注入的密封剂,防止外逸,并能使密封剂保持一定的压力,以保证堵漏的成功和密封的可靠性。夹具制作的合理与否,会直接关系到堵漏的成败,也会影响到密封剂的消耗量和带压堵漏操作的时间。夹具制造应满足如下要求:

(1)夹具应能承受泄漏介质压力和密封的注射力,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度。

(2)夹具与泄漏部位表面之间要留有一定的封闭空间,便于注入密封剂后形成一定厚度的新密封结构层。

(3)为把密封剂注入到空腔的泄漏部位,夹具上应多开几个注入孔,孔的数目要考虑能顺利地注入密封剂并能充满整个密封空间,同时便于在操作时排放泄漏介质。

(4)夹具装在泄漏部位上,一般要做成两等份,也可根据设备尺寸的大小和现场实际情况做成三等份或四等份,以便于安装为宜。

2.科学确定注胶液压油泵工作压力

根据泄漏管线所能够承受的最高外压p管外ma_和介质压力p介质ma_算出注胶泵最高工作压力p注胶泵工作ma_

p注胶泵工作ma_=p介质ma_+p管外ma_

式中:p注胶泵工作ma_——注胶泵最高工作压力,mpa;

p介质ma_——管线内介质最高压力,mpa;

p管外ma_——管线所能承受的最高外压,mpa。

由于石油化工生产装置的管线都较长,因此,一般情况下,被卡具包住管线所能够承受的最大外压强为:

p管外ma_=2.2e (s0/d0)3/m

式中:

s0——被带温带压堵漏圆桶的厚度,mm;

d0——被带温带压堵漏圆桶的外径,mm;

e——被带温带压堵漏管线工作温度下的弹性模数,mpa;

m——稳定系数,类似于强度计算的安全系数。

3.选择合适的密封剂

密封剂是带压堵漏技术中的关键材料。它直接与堵漏介质接触,承受着泄漏介质的温度、压力和化学介质的腐蚀。因此,密封剂的性能直接决定了堵漏技术的应用范围,关系到堵漏的可靠性,甚至成败。由于介质种类、温度、压力条件各不相同,密封剂也有多种型号。堵漏用的密封剂分为热固型和非热固型两大类。对密封剂的性能要求,以固化速度、耐温性能、抗介质侵蚀性和挤出压力为主要物质指标,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

4.带压堵漏的安全操作

(1)方案的确定。堵漏人员必须先到现场详细了解介质的性质,系统的温度和压力,以选择合适的密封剂。观察泄漏部位及现场情况,准确测量有关尺寸,以选择或设计制造夹具及堵漏方案。

(2)夹具安装。在泄漏比较严重,作业空间狭小,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时,夹具的安装是很困难的。操作人员要穿戴好防护用品,站在上风方向,必要时要用鼓风机或压缩空气把泄漏气体吹向一边。

安装时要避免机具的激烈敲击,绝对禁止出现火花。夹具上应预先接好注射接头,以方便密封剂的注射。

(3)密封剂的注入。在注射接头上安装高压注射枪,枪内装上密封剂,把注射枪和手揿油泵连接起来,注射时,先从远离泄漏点开始,如果有两点泄漏,应从中间开始,逐渐向泄漏点移动。一个注射点注射完毕,立即关闭该注射点上的阀门,把注射枪移至下一个注射点,直至泄漏点被消除为止。注射后,应保持一定的压力,对高压系统(4mpa以上)堵漏时,应采用高压注射枪,用油泵升压,使油压大于介质压力,注射完毕后保持15min,即可完成堵漏。

如果环境温度很低,或对于挤出压力较高而难以注射的密封剂,可对注射枪和密封剂进行加热以便于注射,当泄漏介质温度较低时,注完密封剂后采取外加热源,促使密封剂固化,一般加热到150℃,保持30~60min。

二、带压不置换动火

石油化工生产管线、设备中的诸多液体、气体介质所具有的易燃易爆性,决定了带压不置换动火比带压堵漏具有更大的危险性,因此,必须更加严格控制。在实际工作中,应切实掌握以下几点:

1.科学判断是否可用带压不置换动火

(1)首先要查清设备、管道等泄漏的根本原因。如果管道、设备等器壁大面积减薄,就不能采用不置换带压动火。因为这样可能使泄漏扩大,或暂时修复,不久即有泄漏爆炸的可能。如经过检验分析能断定泄漏由于单个的点腐蚀或微小裂纹所致,修复后可恢复原安全性能的,可以试用此法。

(2)分析介质理化特性。泄漏的设备、管道内的可燃物料中,不得含有自动分解的爆炸物质、自聚物质、过氧化物质等或已与氧化剂混合的可燃物。否则不得采用带压不置换动火。

(3)考察使用温度与泄漏面积情况。使用温度很低的设备和泄漏处缺陷过大,不要使用此法。

2.动火环境要符合安全要求

带压不置换动火的环境是已发生可燃气体泄漏的地方。泄漏点周围已经有可燃气,即便在外部管架上也要注意风力风向,不让气体在泄漏点周围积集。如是室内泄漏,更要及时采取强制通风,将可燃气体排除。点燃可燃气体之前不得使用铁质工具,以防碰撞产生火花,引起火灾爆炸,伤害现场人员。作好动火准备后,一定要在环境中作动火安全分析,一旦合格立即动火点燃可燃气体,不得拖延。点火环境的安全控制是带压不置换动火的重要环节。

3.焊接过程中始终保持正压

整个焊接过程中,系统内要始终有不间断气源维持正压。如可燃气体补充数量不足时,可用事先准备的不燃气体补充。要有专人负责维持正压,绝不允许出现负压。其压力宜保持在490~1470pa。压力骤然波动,应即停止动火。

对于原油、成品油介质管道、储罐,可先对泄漏部位做一个带阀门的模具,让阀门保持打开,并接通管线,将管线、设备内的介质转移到远处,再对模具周边用氮气做保护进行焊接,焊接完毕,将阀门关死。

4.动火作业人员安全注意事项

(1)施焊人员必须取得焊工操作资质,持证上岗;

(2)动火作业人员必须严格办理动火作业票,并对相关操作要求清楚明了,并严格执行;

(3)动火施工人员要站在焊接部位的上风向,并佩戴空气呼吸器或长管呼吸器,以防不测;

(4) 对可能出现的险情应做充分的估计,并熟悉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5)监护人员必须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熟悉现场情况及各项安全注意事项,严格监督各项安全措施实施到位,对突发险情能及时正确地处理。

带压堵漏、动火是石油化工生产中的一项危险性大、但应用并不广泛的特殊作业。随着专用设备的研发和安全操作技术的进步,带压堵漏和动火的安全可靠性越来越高。只要能够制定科学详细的操作方案,并保证落实到位,做到带压堵漏和动火的安全可靠是完全可以的。如此,就能用很低的成本,避免、减少生产中断的次数,大大消除在停产、开工过程中因生产大幅波动对安全生产构成的威胁,大大消除因停产造成的损失及巨额开、停工费用,无疑对企业的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是件一举两得的好事,应大力研究和推广应用。

第2篇 带压堵漏及动火安全操作技术措施

带压堵漏、密封及动火作业,就是在不停产的情况下,对泄漏险情进行及时处置,保障生产的正常运行。但是,由于火灾爆炸危险特性突出,这种不停车带压堵漏、动火作业具有很高的危险性,必须制定严密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笔者根据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及现代最新的研究成果,谈一下石油化工生产中不停产带压堵漏、动火作业安全操作技术。

一、 带压堵漏

石油化工生产中出现的泄漏,最常见的是因腐蚀、介质冲刷造成的管线泄漏。在对管线的带压堵漏中,相对于法兰、阀门、螺纹接头、管道与设备连接部、管道与法兰连接部来说,卡具包裹的管线强度较为薄弱,受力情况也较为特殊,所受外压很大,所以,在对其实施带压堵漏时,操作工艺也相对特殊。很多人在对管线带压堵漏中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常因为堵漏泵注胶压力过高,或管线没有补强而致使被堵漏管线断裂,造成严重事故。对此,安全操作如下:

1.制作合适的夹具

夹具是不停车带压密封技术的重要工具。它紧固在泄漏部位的表面构成密闭空间,其作用是包容注入的密封剂,防止外逸,并能使密封剂保持一定的压力,以保证堵漏的成功和密封的可靠性。夹具制作的合理与否,会直接关系到堵漏的成败,也会影响到密封剂的消耗量和带压堵漏操作的时间。夹具制造应满足如下要求:

(1)夹具应能承受泄漏介质压力和密封的注射力,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度。

(2)夹具与泄漏部位表面之间要留有一定的封闭空间,便于注入密封剂后形成一定厚度的新密封结构层。

(3)为把密封剂注入到空腔的泄漏部位,夹具上应多开几个注入孔,孔的数目要考虑能顺利地注入密封剂并能充满整个密封空间,同时便于在操作时排放泄漏介质。

(4)夹具装在泄漏部位上,一般要做成两等份,也可根据设备尺寸的大小和现场实际情况做成三等份或四等份,以便于安装为宜。

2.科学确定注胶液压油泵工作压力

根据泄漏管线所能够承受的最高外压p管外ma_和介质压力p介质ma_算出注胶泵最高工作压力p注胶泵工作ma_

p注胶泵工作ma_=p介质ma_+p管外ma_

式中:p注胶泵工作ma_——注胶泵最高工作压力,mpa;

p介质ma_——管线内介质最高压力,mpa;

p管外ma_——管线所能承受的最高外压,mpa。

由于石油化工生产装置的管线都较长,因此,一般情况下,被卡具包住管线所能够承受的最大外压强为:

p管外ma_=2.2e (s0/d0)3/m

式中:

s0——被带温带压堵漏圆桶的厚度,mm;

d0——被带温带压堵漏圆桶的外径,mm;

e——被带温带压堵漏管线工作温度下的弹性模数,mpa;

m——稳定系数,类似于强度计算的安全系数。

3.选择合适的密封剂

密封剂是带压堵漏技术中的关键材料。它直接与堵漏介质接触,承受着泄漏介质的温度、压力和化学介质的腐蚀。因此,密封剂的性能直接决定了堵漏技术的应用范围,关系到堵漏的可靠性,甚至成败。由于介质种类、温度、压力条件各不相同,密封剂也有多种型号。堵漏用的密封剂分为热固型和非热固型两大类。对密封剂的性能要求,以固化速度、耐温性能、抗介质侵蚀性和挤出压力为主要物质指标,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

4.带压堵漏的安全操作

(1)方案的确定。堵漏人员必须先到现场详细了解介质的性质,系统的温度和压力,以选择合适的密封剂。观察泄漏部位及现场情况,准确测量有关尺寸,以选择或设计制造夹具及堵漏方案。

(2)夹具安装。在泄漏比较严重,作业空间狭小,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时,夹具的安装是很困难的。操作人员要穿戴好防护用品,站在上风方向,必要时要用鼓风机或压缩空气把泄漏气体吹向一边。

安装时要避免机具的激烈敲击,绝对禁止出现火花。夹具上应预先接好注射接头,以方便密封剂的注射。

(3)密封剂的注入。在注射接头上安装高压注射枪,枪内装上密封剂,把注射枪和手揿油泵连接起来,注射时,先从远离泄漏点开始,如果有两点泄漏,应从中间开始,逐渐向泄漏点移动。一个注射点注射完毕,立即关闭该注射点上的阀门,把注射枪移至下一个注射点,直至泄漏点被消除为止。注射后,应保持一定的压力,对高压系统(4mpa以上)堵漏时,应采用高压注射枪,用油泵升压,使油压大于介质压力,注射完毕后保持15min,即可完成堵漏。

如果环境温度很低,或对于挤出压力较高而难以注射的密封剂,可对注射枪和密封剂进行加热以便于注射,当泄漏介质温度较低时,注完密封剂后采取外加热源,促使密封剂固化,一般加热到150℃,保持30~60min。

二、带压不置换动火

石油化工生产管线、设备中的诸多液体、气体介质所具有的易燃易爆性,决定了带压不置换动火比带压堵漏具有更大的危险性,因此,必须更加严格控制。在实际工作中,应切实掌握以下几点:

1.科学判断是否可用带压不置换动火

(1)首先要查清设备、管道等泄漏的根本原因。如果管道、设备等器壁大面积减薄,就不能采用不置换带压动火。因为这样可能使泄漏扩大,或暂时修复,不久即有泄漏爆炸的可能。如经过检验分析能断定泄漏由于单个的点腐蚀或微小裂纹所致,修复后可恢复原安全性能的,可以试用此法。

(2)分析介质理化特性。泄漏的设备、管道内的可燃物料中,不得含有自动分解的爆炸物质、自聚物质、过氧化物质等或已与氧化剂混合的可燃物。否则不得采用带压不置换动火。

(3)考察使用温度与泄漏面积情况。使用温度很低的设备和泄漏处缺陷过大,不要使用此法。

2.动火环境要符合安全要求

带压不置换动火的环境是已发生可燃气体泄漏的地方。泄漏点周围已经有可燃气,即便在外部管架上也要注意风力风向,不让气体在泄漏点周围积集。如是室内泄漏,更要及时采取强制通风,将可燃气体排除。点燃可燃气体之前不得使用铁质工具,以防碰撞产生火花,引起火灾爆炸,伤害现场人员。作好动火准备后,一定要在环境中作动火安全分析,一旦合格立即动火点燃可燃气体,不得拖延。点火环境的安全控制是带压不置换动火的重要环节。

3.焊接过程中始终保持正压

整个焊接过程中,系统内要始终有不间断气源维持正压。如可燃气体补充数量不足时,可用事先准备的不燃气体补充。要有专人负责维持正压,绝不允许出现负压。其压力宜保持在490~1470pa。压力骤然波动,应即停止动火。

对于原油、成品油介质管道、储罐,可先对泄漏部位做一个带阀门的模具,让阀门保持打开,并接通管线,将管线、设备内的介质转移到远处,再对模具周边用氮气做保护进行焊接,焊接完毕,将阀门关死。

4.动火作业人员安全注意事项

(1)施焊人员必须取得焊工操作资质,持证上岗;

(2)动火作业人员必须严格办理动火作业票,并对相关操作要求清楚明了,并严格执行;

(3)动火施工人员要站在焊接部位的上风向,并佩戴空气呼吸器或长管呼吸器,以防不测;

(4) 对可能出现的险情应做充分的估计,并熟悉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5)监护人员必须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熟悉现场情况及各项安全注意事项,严格监督各项安全措施实施到位,对突发险情能及时正确地处理。

带压堵漏、动火是石油化工生产中的一项危险性大、但应用并不广泛的特殊作业。随着专用设备的研发和安全操作技术的进步,带压堵漏和动火的安全可靠性越来越高。只要能够制定科学详细的操作方案,并保证落实到位,做到带压堵漏和动火的安全可靠是完全可以的。如此,就能用很低的成本,避免、减少生产中断的次数,大大消除在停产、开工过程中因生产大幅波动对安全生产构成的威胁,大大消除因停产造成的损失及巨额开、停工费用,无疑对企业的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是件一举两得的好事,应大力研究和推广应用。

第3篇 带压堵漏动火安全操作技术

带压堵漏,密封及动火作业,就是在不停产的情况下,对泄漏险情进行及时处置,保障生产的正常运行。但是,由于火灾爆炸危险特性突出,这种不停车带压堵漏、动火作业具有很高的危险性,必须制定严密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笔者根据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及现代最新的研究成果,谈一下石油化工生产中不停研究成果,谈一下石油化工生产中不停产带压堵漏、动火作业安全操作技术。

一、带压堵漏

石油化工生产中出现的泄漏,最常见的是因腐蚀、介质冲刷造成的管线泄漏。在对管线的带压堵漏中,相对于法兰、阀门、螺纹接头、管道与设备连接部、管道与法兰连接部来说,卡具包裹的管线强度较为薄弱,受力情况也较为特殊,所受外压很大,所以,在对其实施带压堵漏时,操作工艺也相对特殊。很多人在对管线带压堵漏中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常因为堵漏泵注胶压力过高,或管线没有补强而致使被堵漏管线断裂,造成严重事故。对此,安全操作如下:

1.制作合适的夹具

夹具是不停车带压密封技术的重要工具。它紧固在泄漏部位的表面构成密闭空间,其作用是包容注入的密封剂,防止外逸,并能使密封剂保持一定的压力,以保证堵漏的成功和密封的可靠性。夹具制作的合理与否,会直接关系到堵漏的成败,也会影响到密封剂的消耗量和带压堵漏操作的时间。夹具制造应满足如下要求:

(1)夹具应能承受泄漏介质压力和密封的注射力,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度。

(2)夹具与泄漏部位表面之间要留有一定的封闭空间,便于注入密封剂后形成一定厚度的新密封结构层。

(3)为把密封剂注入到空腔的泄漏部位,夹具上应多开几个注入孔,孔的数目要考虑能顺利地注入密封剂并能充满整个密封空间,同时便于在操作时排放泄漏介质。

(4)夹具装在泄漏部位上,一般要做成两等份,也可根据设备尺寸的大小和现场实际情况做成三等份或四等份,以便于安装为宜。

2.科学确定注胶液压油泵工作压力

根据泄漏管线所能够承受的最高外压p管外ma_和介质压力p介质ma_算出注胶泵最高工作压力p注胶泵工作ma_

p注胶泵工作ma_=p介质ma_+p管外ma_

式中:p注胶泵工作ma_——注胶泵最高工作压力,mpa;

p介质ma_——管线内介质最高压力,mpa;

p管外ma_——管线所能承受的最高外压,mpa。

由于石油化工生产装置的管线都较长,因此,一般情况下,被卡具包住管线所能够承受的最大外压强为:

p管外ma_=2.2e(s0/d0)3/m

式中:

s0——被带温带压堵漏圆桶的厚度,mm;

d0——被带温带压堵漏圆桶的外径,mm;

e——被带温带压堵漏管线工作温度下的弹性模数,mpa;

m——稳定系数,类似于强度计算的安全系数。

3.选择合适的密封剂

密封剂是带压堵漏技术中的关键材料。它直接与堵漏介质接触,承受着泄漏介质的温度、压力和化学介质的腐蚀。因此,密封剂的性能直接决定了堵漏技术的应用范围,关系到堵漏的可靠性,甚至成败。由于介质种类、温度、压力条件各不相同,密封剂也有多种型号。堵漏用的密封剂分为热固型和非热固型两大类。对密封剂的性能要求,以固化速度、耐温性能、抗介质侵蚀性和挤出压力为主要物质指标,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

4.带压堵漏的安全操作

(1)方案的确定。堵漏人员必须先到现场详细了解介质的性质,系统的温度和压力,以选择合适的密封剂。观察泄漏部位及现场情况,准确测量有关尺寸,以选择或设计制造夹具及堵漏方案。

(2)夹具安装。在泄漏比较严重,作业空间狭小,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时,夹具的安装是很困难的。操作规程人员要穿戴好防护用品,站在上风方向,必要时要用鼓风机或压缩空气把泄漏气体吹向一边。

安装时要避免机具的激烈敲击,绝对禁止出现火花。夹具上应预先接好注射接头,以方便密封剂的注射。

(3)密封剂的注入。在注射接头上安装高压注射枪,枪内装上密封剂,把注射枪和手揿油泵连接起来,注射时,先从远离泄漏点开始,如果有两点泄漏,应从中间开始,逐渐向泄漏点移动。一个注射点注射完毕,立即关闭该注射点上的阀门,把注射枪移至下一个注射点,直至泄漏点被消除为止。注射后,应保持一定的压力,对高压系统(4mpa以上)堵漏时,应采用高压注射枪,用油泵升压,使油压大于介质的压力,注射完毕后保持15min,即可完成堵漏。

如果环境温度很低,或对于挤出压力较高而难以注射的密封剂,可对注射枪和密封剂进行加热以便于注射,当泄漏介质温度较低时,注完密封剂后采取外加热源,促使密封剂固化,一般加热到150℃,保持30~60min。

二、带压不置换动火

石油化工生产管线、设备中的诸多液体、气体介质所具有的易燃易爆性,决定了带压不置换动火比带压堵漏具有更大的危险性,因此,必须更加严格控制。

1.科学判断是否可用带压不置换动火

(1)首先要查清设备、管道等泄漏的根本原因。如果管道、设备等器壁大面积减薄,就不能采用不置换带压动火。因为这样可能使泄漏扩大,或暂时修复,不久即有泄漏扩大,或暂时修复,不久即有泄漏爆炸的可能。如经过检验分析能断定泄漏由于单位的点腐蚀或微波裂纹所致,修复后可恢复原安全性能的,可以试用此法。

(2)分析介质理化特性,泄漏的设备、管道内的可燃物料中,不得含有自动分解的爆炸物质、自聚物质、过氧化物质等或已与氧化剂混合的可燃物。否则不得采用带压不置换动火。

(3)考察使用温度与泄漏面积情况。使用温度很低度的设备和泄漏处缺陷过大,不要使用此法。

2.动火环境要符合安全要求

带压不置换动火的环境是已发生可燃气体泄漏的地方。泄漏点周围已经有可燃气,即便在外部管架上也要注意风力风向,不让气体在泄漏点周围积集。如是室内泄漏,更要及时采取强制通风,将可燃气体排除。点燃可燃气体之前不得使用铁质工具,以防碰撞产生火花,引起火灾爆炸,伤害现场人员。作好动火准备后,一定要在环境中作动火安全分析,一旦合格立即动火点燃可燃气体,不得拖延。点火环境的安全控制是带压不置换动火的重要环节。

3.焊接过程中始终保持正压

整个焊接过程,系统内要始终有不间断气源维持正压。如可燃气体补充数量不足时,可用事先准备的不燃气体补充。要有专人负责维持正压,绝不允许出现负压。其压力宜保持在490~1470pa。压力骤然波动,应立即停止动火。

对于原油、成品油介质管道、储罐,可先对泄漏部位做一个带阀门的模具,让阀门保持打开,并接通管线,将管线、设备内的介质转移到远处,再对模具周边用氮气做保护进行焊接,焊接完毕,将阀门关死。

4.动火作业人员安全注意事故

(1)施焊人员必须取得焊工操作资质,持证上岗;

(2)动火作业人员必须严格办理动火作业票,并对相关操作要求清楚明了,并严格执行;

(3)动火施工人员要站在焊接部位的上风向,并佩戴空气呼吸器或长管呼吸器,以防不测;

(4)对可能出现的险情应做充分的估计,并熟悉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5)监护人员必须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熟悉现场情况及各项安全注意事项,严格监督各项安全措施实施到位,对突发险情能及时正确地处理。

带压堵漏、动火是石油化工生产中的一项危险性大、但应用并不广泛的特殊作业。随着专用设备的研发和安全操作技术的进步,带压堵漏和动火的安全可靠性越来越高。只要能够制定科学详细的操作方案,并保证落实到位,做到带压堵漏和动火的安全可靠是完全可以的。如此,就能用很低的成本,避免、减少生产中断的次数,大大消除在停产、开工过程中因生产大幅波动对安全生产构成的威胁,大大消除因停产造成的损失及巨额开、停工费用,无疑对企业的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是件一举两得的好事,应大力研究和推广应用。

第4篇 厂区动火安全操作过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化工企业生产区域动火作业分类、安全防火要求、动火分析及合格标准、《动火安全作业证》的管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化工企业生产区域易燃易爆场所的动火作业。

本标准不适用于化工企业生产区域的固定动火电厂区作业和固定用火作业。

2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动火作业

在禁火区进行焊接与切割作业及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赤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

2.2 易燃易爆场所

生产和储存物品的场所符合gbj16—87中火灾危险分类为甲、乙类的区域。

3动火作业分类

动火作业分为特殊危险动火作业、一级动火作业和二级动火作业三类。

3.1 特殊危险动火作业

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物品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上及其他特殊危险场所的动火作业。

3.2 一级动火作业

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

3.3 二级动火作业

除特殊危险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

3.4 凡厂、车间、或单独厂房全部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并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后,可根据其火灾、爆炸危险性大小,经厂安全防火部门批准,动火作业可按二级动火作业管理。

3.5 遇节日、假日或其他特殊情况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4动火作业安全防火要求

4.1 一级和二级动火作业

4.1.1 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

4.1.2 厂区管道上的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按特殊危险动火作业管理。

4.1.3 凡盛有或盛过化学危险物品的容器、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装置,必须在动火作业前进行清洗置换,经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

4.1.4 凡在处于gbj16-87规定的甲、乙类区域的管道、容器、塔罐等生产设施上动火作业时,必须将其与生产系统彻底隔离,并进行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

4.1.5 高空进行动火作业,其下部地面如有可燃物、空洞、阴井、地沟、水封等,应检查分析,并采取措施,以防火花溅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4.1.6 拆除管线的动火作业,必须先查明其内部介质及其走向,并制定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在地面进行动火作业,周围有可燃物,应采取防火措施。动火点附近如有阴井、地沟、水封等应进行检查、分析,并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

4.1.7 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其氧含量不得超过20%。

4.1.8 五级风以上(含五级风)天气,禁止露天动火作业。因生产需要确需动火作业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4.1.9 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

4.1.10 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气焊工具,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病使用。

4.1.11 使用气焊焊割动火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应不小于5m,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均应不小于10m,并不准在烈日下曝晒。

4.1.12 在公路沿线(25m以内)的动火作业,如遇装有化学危险物品的罐车通过或停留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4.1.13 凡在有可燃物或难燃物构件的凉水塔、脱气塔、水洗塔等内部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采取防火隔绝措施,以防火花溅落引起火灾。

4.1.14 动火作业完毕应清理现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4.2 特殊危险动火作业

特殊危险动火作业在符合5.1规定的同时,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4.2.1 在下列情况下不准进行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

4.2.1.1 生产不稳定。

4.2.1.2 设备、管道等腐蚀严重。

4.2.2 必须制定施工安全方案,落实安全防火措施。动火作业时,车间主管领导、动火作业与被动火作业单位的安全员、厂主管安全防火部门人员、主管厂长或总工程师必须到现场,必要时可请专职消防队到现场监护。

4.2.3 动火作业前,生产单位要通知工厂生产调度部门及有关单位,使之在异常情况下能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4.2.4 动火作业过程中,必须设专人负责监视生产系统内压力变化情况,使系统保持不低于980.665pa(100mm水柱)正压。低于980.665pa(100mm水柱)压力应停止动火作业,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动火作业,严禁负压动火作业。

4.2.5 动火作业现场的通排风要良好,以保证泄漏的气体能顺畅排走。

动火安全操作4篇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化工企业生产区域动火作业分类、安全防火要求、动火分析及合格标准、《动火安全作业证》的管理等。本标准适用于化工企业生产区域易燃易爆场所的动火作业…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动火信息

  • 动火安全操作4篇
  • 动火安全操作4篇48人关注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化工企业生产区域动火作业分类、安全防火要求、动火分析及合格标准、《动火安全作业证》的管理等。本标准适用于化工企业生产区域易燃易爆场所 ...[更多]

相关专题

安全操作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