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

氧化安全操作3篇

发布时间:2023-02-05 19:45:05 查看人数:36

氧化安全操作

第1篇 过氧化氢的安全操作及危害

别名:双氧水

分子式:h2o2

分子量:34

cas:7722-84-1

危险类别:第5.1类

化学类别:无机氧化物

一、物化性质

无色透明液体,相对密度1.4067(25℃)。熔点-0.41℃。沸点150.2℃。溶于水、醇、乙醚,不溶于石油醚。极不稳定,遇热、光、粗糙表面、重金属及其他杂质会引起分解,同时放出氧和热。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在有酸存在下较稳定,有腐蚀性。

二、危险性

⒈过氧化氢本身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氧气而引起着火爆炸。过氧化氢在ph值为3.5~4.5时最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分解,在遇强光,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时也能发生分解。当加热到100℃以上时,开始急剧分解。它与许多有机物如糖、淀粉、醇类、石油产品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撞击、受热或电火花作用下能发生爆炸。过氧化氢与许多无机化合物或杂质接触后会迅速分解而导致爆炸,放出大量的热量、氧和水蒸气。大多数重金属(如铁、铜、银、铅、汞、锌、钴、镍、铬、锰等)及其氧化物和盐类都是活性催化剂,尘土、香烟灰、碳粉、铁锈等也能加速分解。浓度超过74%的过氧化氢,在具有适当的点火源或温度的密闭容器中,能产生气相爆炸。

⒉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性。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眼直接接触液体可致不可逆损伤甚至失明。反复接触蒸气引起慢性呼吸道刺激、部分或全部肺萎陷,反复接触蒸气或溶液可引起皮肤和毛发变白、接触性皮炎。口服中毒出现腹痛、胸口痛、呼吸困难、呕吐、暂时性运动和感觉障碍、体温升高等。个别病例出现视力障碍、癫痫样痉挛、轻瘫。

三、工业产品规格

国家标准《过氧化氢》(gb1616—88)规定,过氧化氢主要有27-35%、35-50%和大于50%的3种规格。

四、主要用途

在化学工业方面,用于制造过硼酸钠、过碳酸钠、过氧乙酸、亚氯酸钠、过氧化硫脲等无机或有机过氧化物的;生产金属盐类或其它化合物以除去铁及其它重金属;电镀液中以除去无机杂质,提高镀件质量。

在医药方面,主要用作杀菌剂。近年来,广泛用于纸塑无菌包装材料在包装前杀菌之用。

在其他方面,用于工业污水、污泥处理,是生态业理想的污染控制剂;用作羊毛、生丝、皮毛、羽毛等的漂白剂。

五、安全操作指南

⒈包装

大包装应用塑料桶(罐),容器上部应有减压阀或通气口,容器内至少有10%余量,每桶(罐)净重不超过50公斤。试剂包装应用塑料瓶,再单个装入塑料袋内,合装在钙塑箱内。设计的桶、罐、箱,须包装试验合格,并经铁路局批准。包装容器的桶身上应加贴化学品安全标签,标签的编写应符合国家标准《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259-1999)。

⒉运输

运输时应添加足够的稳定剂。限用全钢棚车,按规定办理运输,试剂包装(含量小于40%)可以按零担办理,含量不低于3%的双氧水,可按普通货物条件运输。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含量不低于40%的双氧水,运输时须经铁路局批准。运输时单独装运,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并车混运。

运输时运输车辆手续证件齐全,符合国家标准或法律法规对安全的要求;运输和押送人员应进行相应的专业技术、安全知识和应急救援的培训,要了解所运载危险品的性质、危害性和发生意外时的应急措施,配备必要的应急处理器材和防护用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车速不宜过快,不得强行超车。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运输车辆装卸前后,均应彻底清扫、洗净,严禁混入有机物、易燃物等杂质。

⒊储存

保持容器密封,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食品容器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预防容器发生物理损害、摩擦或打击,定期检查容器漏洞。

⒋使用

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能力,可将微生物杀灭,消毒后在物品上不留残余毒性。但是,由于化学性质不稳定须现用现配;因其氧化能力强,高浓度时可刺激、损害皮肤黏膜、腐蚀物品。空气消毒可用1%过氧化氢喷雾,20-30ml/m3,喷雾后关闭门窗30分钟。过氧化氢的配兑稀释程序应是先在容器中加注清水,然后加注过氧化氢溶液,配兑现场严禁火种、热、烟和禁忌物,加强通风,以免引起爆炸或快速分解。消毒过程中应注意身体防护:①避免吸入、食入,要戴口罩和护目镜,要戴橡皮胶手套,以免损伤皮肤,穿防护服;②消毒所用衣物应当单独清洗;③消毒过程中禁止饮食和吸烟,工作完毕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六、应急处置

⒈火灾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水、雾状水、干粉、砂土。注意尽量从远处灭火。

⒉泄漏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消除火花、着火源或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如果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进入水体、水源、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泵将泄漏物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⒊急救

食入:禁止催吐,如果患者意识清醒,用大量水清洗口腔和嘴唇,然后立即送医院治疗。饮足量温水。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立即请眼科医生诊治。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所有被污染的衣服(包括鞋子、袜子),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大面积灼伤时,住院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七、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带过滤式放毒面具(全面罩)。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氯丁橡胶手套。

其他: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2篇 二氧化氯的安全操作及危害

分子式:clo2

分子量:67.5

cas:10049-04-4、

危险类别:第8.3类其他腐蚀品

化学类别:无机过氧化物

一、物化性质

黄绿色或黄红色气体。有类似氯气和硝酸的特殊刺激臭味。液体为红褐色,固体为橙红色。熔点-59℃。沸点11℃。气体密度3.09g/l。易溶于水,溶于碱溶液、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其有效氯是氯的2.6倍,与很多物质都能发生剧烈反应。腐蚀性很强。

二、危险性

⒈遇热水则分解成次氯酸、氯气、氧气,受光也分解,其溶液在冷暗处十分稳定。受热或受光照或遇有机物等能促进氧化作用的物质时,能促进分解并易引起爆炸。若用空气、二氧化碳、氮气等惰性气体稀释时,爆炸性降低。

⒉具有强烈刺激性。接触后主要引起眼和呼吸道刺激,引起咳嗽、喷嚏、气急、胸闷以及流涕、流泪等眼、鼻、咽喉部刺激症状及体征。吸入高浓度可发生肺水肿。国外曾报告过2例急性中毒,其中死亡1例,空气中本品的浓度低于51mg/m3。长期接触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皮肤接触高浓度溶液,可引起强烈刺激和腐蚀。

三、主要用途

常用的二氧化氯溶液的浓度为8~10g/l,主要用于纸浆和纸、纤维、小麦面粉、淀粉的漂白,油脂、蜂蜡等的精致和漂白,引用水的消毒杀菌处理。

四、安全操作指南

⒈包装

可用聚氯乙烯桶包装,每桶净重20l或100l。也可用钢瓶包装。包装容器的桶身上应加贴化学品安全标签,标签的编写应符合国家标准《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259-1999)。包装上应明显注明怕热标志。

⒉运输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还原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应使用危险品运输车辆运输。运输时运输车辆手续证件齐全,符合国家标准或法律法规对安全的要求;运输和押送人员应进行相应的专业技术、安全知识和应急救援的培训,要了解所运载危险品的性质、危害性和发生意外时的应急措施。保证运输过程中不因温度、湿度或者压力的变化而发生任何渗(洒)漏。运输车辆装卸前后,均应彻底清扫、洗净,严禁混入有机物、易燃物等杂质。

⒊储存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食品容器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预防容器发生物理损害、摩擦或打击,定期检查容器漏洞。

⒋使用

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能力,可将所有微生物杀灭,消毒后在物品上不留残余毒性。但是,由于化学性质不稳定须现用现配。因其氧化能力强,高浓度时可刺激、损害皮肤黏膜,腐蚀物品。二氧化氯可用于物品表面消毒,浓度为500mg/l,作用时间30min。二氧化氯的配兑稀释程序应是先在容器中加注清水,然后加注二氧化氯溶液,配兑现场严禁火种和禁忌物,以免引起爆炸。消毒过程中应注意身体防护:①避免吸入、食入,要戴口罩和护目镜,要戴橡胶手套,以免损伤皮肤,穿防护服;②消毒所用衣物应当单独清洗;③工作完毕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五、应急处置

⒈火灾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包括泡沫、干粉、二氧化碳。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注意尽量从远处灭火。

⒉泄漏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消除火花、着火源或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如果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进入水体或水源。喷雾状水稀释。发生漏气的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⒊急救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明显中毒者必须卧床休息,密切观察,注意防治肺水肿。

皮肤接触: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帘,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六、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带过滤式放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他:工作现场严禁吸烟,不得进食和饮水。

第3篇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药芯焊丝电弧焊的安全操作技术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药芯焊丝电弧焊除遵守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的有关规定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时,电弧温度约为6000~10000℃,电弧光辐射比手工电弧焊强,因此应加强防护。

(2)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时,飞溅较多,尤其是粗丝焊接(直径大于1.6mm),更产生大颗粒飞溅,焊工应有完善的防护用具,防止人体灼伤。

(3)二氧化碳气体在焊接电弧高温下会分解生成对人体有害的一氧化碳气体,焊接时还排出其他有害气体和烟尘,特别是在容器内施焊,更应加强通风,而且要使用能供给新鲜空气的特殊面罩,容器外应有人监护。

(4)二氧化碳气体预热器所使用的电压不得高于36v,外壳接地可靠。工作结束时,立即切断电源和气源。

(5)装有液态二氧化碳的气瓶,满瓶压力约为0.5~0.7mpa,但当受到外加的热源时,液体便能迅速地蒸发为气体,使瓶内压力升高,受到的热量越大时,压力的增高越大。这样就有造成爆炸的危险。因此,装有二氧化碳的钢瓶,不能接近热源。同时采取防高温等安全措施,避免气瓶爆炸事故发生。因此,二氧化碳气瓶必须遵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

(6)大电流粗丝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时,应防止焊枪水冷系统漏水破坏绝缘并在焊把前加防护挡板,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氧化安全操作3篇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药芯焊丝电弧焊除遵守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的有关规定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时,电弧温度约为6000~10000℃,电弧光辐射比手工电弧焊强,因此应加强防护。(2)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时,飞溅较多,尤其是粗丝焊接(直径大于1.6mm),更产生大颗粒飞溅,焊工应有完善的防护用具,防止人体灼伤。…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氧化信息

  • 氧化安全操作3篇
  • 氧化安全操作3篇36人关注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药芯焊丝电弧焊除遵守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的有关规定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时,电弧温度约为6000~10000℃,电弧光辐射比手 ...[更多]

相关专题

安全操作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