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管理 > 安全管理

密集场所安全管理3篇

发布时间:2022-11-23 18:09:07 查看人数:36

密集场所安全管理

第1篇 宾馆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管理知识-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6分)

1、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

2、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和。

3、锅炉的三大安全附件是: 、、

4、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责任维护消防设施,其中”三不准”是指 不准损坏和擅自挪用消防设备、器材;不准埋压和圈占消防水源;、。

5、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完善,确保安全生产。

6、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三种。

7、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发生一般事故时,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将处以的罚款。

8、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四不放过”原则是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a、主要负责人 b、总工程师 c、安全主管 d、现场施工管理人员

2、《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

a、安全宣传标语 b、安全宣教挂图 c、安全警示标志

3、宾馆、歌舞厅、洗浴等公共场所在进行室内装修时应采用的装修材料是:()。

a、可燃材料 b、难燃材料和不燃材料c、易燃材料 d、钢筋混凝土

4、公安消防队扑救火灾, ()向发生火灾的单位、个人收取费用。

a、不得b、可以 c、按照一定标准

5、灭火器气压表的指针指在 () 范围是可使用的。

a、红 区b、绿 区c、黄 区

6、在公共娱乐场所,手提式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是( )。

a、20米 b、25米 c、30米 d、35米

7、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疏散门()设置门槛,1.4米内不应设踏步。

a、宜b、不宜c、应 d、不应

8、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将不会格的生产经营项目、场所或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或者个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他人损害的,与承包方、承租方承担()责任。

a、同等补偿b、连带赔偿 c、按份补偿 d、等额赔偿

9、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负责人应当于()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半小时b、1小时c、2小时

10、锅炉运行时水位应控制在中心线().

a、±30mmb、±40mmc、±50mm

11、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该协议无效;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的罚款。

a、 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b、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c、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d、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12、()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a、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

c、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

d、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部门

13、《消防法》规定,举办大型_、焰火晚会、灯会等群众性活动,具有火灾危险的,主办单位应当制定(),落实消防安全措施,并向公安消防机构申报,经公安消防机构对活动现场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举办。

a、应急疏散计划b、安全保卫计划c、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14、火灾扑灭后,为隐瞒、掩饰起火原因、推卸责任,故意破坏或伪造现场,尚不构成犯罪的,处警告、罚款或者()日以下拘留。

a、5 b、10c、15d、20

15、火灾中引起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是( )。

a、相互挤压致死b、吸入烟气窒息死亡c、被火烧死

16、《消防法》规定,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安装、使用和线路、管路的设计、敷设、维护保养、检测,必须符合()。

a、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b、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

c、国家有关消防安全规范

17、公共娱乐场所内应当设置火灾事故应急照明灯,照明供电时间不得少于()分钟。a.、10 b、15c、20d、30

18、依照《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保证上岗的从业人员都经过(),否则,生产经营单位要承担法律责任。

a、安全生产教育 b、安全技术培训c、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19、下列有关使用漏电保护器的说法,哪种正 确( )

a、漏电保护器既可用来保护人身安全,还可用来对低压系统或设备的对地绝缘状况起到监督作用。

b、漏电保护器安装点以后的线路不可对地 绝缘。

c、漏电保护器在日常使用中不可在通电状 态下按动实验按钮来检验其是否灵敏可靠。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第135条规定:'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a、 3 b.、5 c.、7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2、有人低压触电时,应该立即将他拉开。( )

3、在火灾现场扑救时,火场总指挥有权使用各种水源,截断电力、可燃气的输送,截断电力,实施局部交通管制。()

4、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拒不承担或者其负责人逃匿的,由公安部门依法强制执行。()

5、生产经营单位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6、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安全电压的最大值是36伏。()|

7、当单位的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占用、堆放物品影响疏散通道畅通时,单位负责人应当责令有关人员当场改正并督促落实。()

8、《安全生产法》规定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照《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9、灭火器材设置点附近不能堆放物品 , 以免影响灭火器的取用 。()

10、装修房间时 , 把电气及线路敷设于装饰墙面和吊顶内 , 没有任何隔热防火措施 , 与可燃易燃材料直接接触 , 电气设备长时间工作很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四、问答题(每题6分,共12分)

1、《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承担什么职责

2、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的种类有哪些

五、论述题(12分)

1、结合自己的工作职责实际,谈谈如何做好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

宾馆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管理知识试题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安全第一 , 预防为主 、 综合治理 2、安全生产知识管理能力

3、安全阀、水位计、压力表 4、不准占用防火间距堵塞消防通道

5、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条件 6、刑事责任 7、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8、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 、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

二、单项选择题

1—5acbab6—10 adbbb11—15 bbccb16—20 bccaa

三、判断题

1—5√×√×√ 6—10×√×√√

四、问答题

1、《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承担什么职责

答:(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四)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2、结合自己的工作职责实际,谈谈如何做好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

1、答:(1)警告;(2)罚款;(3)责令改正、责令限期改正、责令停止违法行为;(4)没收违法所得;(5)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停止建设、责令停止施工;(6)暂扣或者吊销有关许可证,暂停或者撤销有关执业资格、岗位证书; (7)关闭;(8) 拘留;(9)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第2篇 _景区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管理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踩踏等造成人员群死群伤的事故屡见不鲜,由于人员密集场所发生事故存在伤亡大、损失大、影响大的特点,所以防止和控制人员密集场所的事故,是节假日景区服务接待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高度重视并做好相应的防护、准备工作。■■景区现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订以下游客密集场所火灾的防控对策措施。

一、严把安全隐患排查关,从源头上消灭事故隐患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增强景区从业人员对人员密集场所火灾危险性的认识。加强对景区人员密集场所的定期安全检查和节前安全检查,从源头上把好关,尽可能杜绝景区硬件和人员管理中存在的事故隐患。

二、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确保畅通

安全出口缺少、疏散通道堵塞是公共场所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保障人员密集场所在营业期间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始终保持畅通,满足安全疏散要求,绝不麻痹大意。另外,根据景区实际,设置比较安全开阔的室外疏散缓冲区,用于紧急情况下引导、疏散游客临时避险,避免密集的疏散人流阻塞园路交通之用。■■公园主要设置a、b以及c等3处。

三、确保消防、安全设施完整好用

消防设施是保证景区、建筑物消防安全和人员疏散安全的重要设施,景区节前对消防设施、消防器材、应急照明以及安全疏散指示标志等进行检查维修保养,保证其完好有效,确保发生火灾险情后,消防设施能够进行有效的扑救,疏散指示标志能够正确引导游客疏散避险。

四、景区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

要在制度和措施上扼制安全隐患的形成。节前,景区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消防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员密集场所的自防自救能力。我景区于20■■年■月组织了面向全体职工和景区服务从业单位、租赁经营单位的一次消防安全培训,以及一次消防演练。学习和掌握基本的防火灭火常识,定期开展自查,消除安全隐患,从业人员要做到“三懂、四会”、“三懂”即懂得本部门的火灾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自查整改一些的火灾隐患;“四会”即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组织人员疏散,会扑救初起火灾。节日期间,人员密集场所要根据场所情况,建立健全值班、巡查以及人员流量监控制度,重点关注售检票口、主要景点、文保建筑、租赁饭店、桥梁、狭窄路段、码头和游船等。出现人员过多或有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临时关闭景区、疏散游人等措施,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五、普及公众的消防安全常识教育,提高应急能力

尽力承担社会义务,加强公民自我防护意识与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和逃生技能。利用景区内外悬挂安全横幅、张贴宣传画等形式,唤起广大公民的消防意识,切实提高公众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扑救初起火灾、引导人员疏散的能力。

六、加强对景区服务从业单位和租赁经营单位的监管

景区对景区服务从业单位和租赁经营单位的监管毫不松懈,定期开展以餐饮娱乐等人员密集场所为重点的安全检查,主要包括消防设施、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用火用电、油气仓库、员工培训等方面,协助相关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公园管理处

二〇■■年■月■日

第3篇 景区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管理措施格式怎样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踩踏等造成人员群死群伤的事故屡见不鲜,由于人员密集场所发生事故存在伤亡大、损失大、影响大的特点,所以防止和控制人员密集场所的事故,是节假日景区服务接待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高度重视并做好相应的防护、准备工作。景区现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订以下游客密集场所火灾的防控对策措施。

一、严把安全隐患排查关,从源头上消灭事故隐患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增强景区从业人员对人员密集场所火灾危险性的认识。加强对景区人员密集场所的定期安全检查和节前安全检查,从源头上把好关,尽可能杜绝景区硬件和人员管理中存在的事故隐患。

二、 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确保畅通

安全出口缺少、疏散通道堵塞是公共场所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保障人员密集场所在营业期间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始终保持畅通,满足安全疏散要求,绝不麻痹大意。另外,根据景区实际,设置比较安全开阔的室外疏散缓冲区,用于紧急情况下引导、疏散游客临时避险,避免密集的疏散人流阻塞园路交通之用。公园主要设置a、b以及c等3处。

三、 确保消防、安全设施完整好用

消防设施是保证景区、建筑物消防安全和人员疏散安全的重要设施,景区节前对消防设施、消防器材、应急照明以及安全疏散指示标志等进行检查维修保养,保证其完好有效,确保发生火灾险情后,消防设施能够进行有效的扑救,疏散指示标志能够正确引导游客疏散避险。

四、 景区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

要在制度和措施上扼制安全隐患的形成。节前,景区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消防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员密集场所的自防自救能力。我景区于20 组织了面向全体职工和景区服务从业单位、租赁经营单位的一次消防安全培训,以及一次消防演练。学习和掌握基本的防火灭火常识,定期开展自查,消除安全隐患,从业人员要做到“三懂、四会”、“三懂”即懂得本部门的火灾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自查整改一些的火灾隐患;“四会”即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组织人员疏散,会扑救初起火灾。节日期间,人员密集场所要根据场所情况,建立健全值班、巡查以及人员流量监控制度,重点关注售检票口、主要景点、文保建筑、租赁饭店、桥梁、狭窄路段、码头和游船等。出现人员过多或有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临时 景区、疏散游人等措施,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五、 普及公众的消防安全常识教育,提高应急能力

尽力承担社会义务,加强公民自我防护意识与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和逃生技能。利用景区内外悬挂安全横幅、张贴宣传画等形式,唤起广大公民的消防意识,切实提高公众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扑救初起火灾、引导人员疏散的能力。

六、 加强对景区服务从业单位和租赁经营单位的监管

景区对景区服务从业单位和租赁经营单位的监管毫不松懈,定期开展以餐饮娱乐等人员密集场所为重点的安全检查,主要包括消防设施、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用火用电、油气仓库、员工培训等方面,协助相关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公园管理处

二〇 日

密集场所安全管理3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踩踏等造成人员群死群伤的事故屡见不鲜,由于人员密集场所发生事故存在伤亡大、损失大、影响大的特点,所以防止和控制人员密集场所的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密集场所信息

  • 密集场所安全管理3篇
  • 密集场所安全管理3篇36人关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踩踏等造成人员群死群伤的事故屡见不鲜,由于人员密集场所发生事故存在伤亡大、损失大、影响大的特点,所以防止和控制人员密集场 ...[更多]

相关专题

安全管理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