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管理 > 安全管理

护理安全管理14篇

发布时间:2023-01-17 19:27:07 查看人数:33

护理安全管理

第1篇 护理安全管理组织职责

一、目的: 为了进一步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落实各级护理人员职责和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加强护理安全前馈管理,及时发现护理安全隐患并制定落实整改措施。

二、目标 1.建立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2.加强护理安全制度的建设。 3.及时发现及纠正护理安全隐患 4.杜绝严重差错事故的发生,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三、护理安全小组架构

护理安 全小 组

科护理安全 小 组 (3~4名)

病区护理 安 全 员 (至少1名)

四、护理安全小组主要职能 1.制定临床护理安全考核标准。 2.制定质控计划及考核内容 3.督促指导所在科室护理安全相关制度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适时提出修改建议。 4.及时发现本科室护理安全工作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安全隐患,并针对护理安全的相关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并落实整改措施。 5.协调处理护理制度建设方面的有关工作。 6.定期组织护理缺陷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7.定期修订各项护理应急预案并检查落实情况。

五、工作程序 1.凡护理部下发的护理安全相关的规章制度,由科护长及区护长逐层宣传及落实,护理安全小组协助做好落实工作及落实情况的反馈。 2.凡需要责任追究的事项(护理质量及服务缺陷.意外事故等)由所在科室区、科护长、护理部及相关安全小组成员负责调查核实并提出处理及整改意见, 护理质量管理与 持续改进委员会。 再由护理部病管组及护理部主任会议讨论决定。 3. 安全小组成员根据工作职能开展工作,针对临床护理安全工作实际所收集和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由区—科—护理部逐级提出和汇总讨论,最后交由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委员会和护理部主任会议讨论决定。

六、工作要求 1.安全小组成员随时发现及收集有关护理安全制度及护理工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及时提出相关整改措施。 2.安全小组成员每月按《护理安全隐患检查内容》对所管辖病区进行检查,以发现病区安全隐患,并与相关护理管理人员共同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进行追踪落实。 3.每半年逐级组织安全小组成员进行有关安全工作和研讨和提出护理安全工作的改进措施。 4.每月对护理缺陷进行讨论分析、定性并提出整改意见。

第2篇 护理安全管理给药规范办法格式怎样的

给药法标准规范(口服、含服、粘膜、皮肤、注射给药) 目的:明确规范护理人员给药前需执行“三读”“五对”并向病患说明目的、原因、过程及注意事项等。

提升患者用药正确性,维护患者的用药安全。

三读内容包括: 一查:拿起药瓶看标签(一看);

二查:取药前看标签(二看);

三查:放回药柜前再看标签(三看)。

五对内容包括:(5r) 确认药物的剂量正确, 核对处方确认药物名称正确, 给药时正确执行患者身份的辩识 确认正确的给药途径、 确认正确的用药时间 给药原则:

1、给药人为已注册且经过院内授权的护士方可执行给药操作 2、下列人员必须在具备给药资质的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给药操作

(1)实习生

(2)助理护士

(3)进修生 3、给药时只能发放院内药房提供的药品,给药时应严格执行“三读”“五对”原则及查对药物的有效期。

对于标识不清、已过期的药品严禁发放。

不允许发放病人自带药品,除非医生有医嘱。

4、应用特殊药物时,要详细了解其药物的性能、注意事项及仔细观察相应指标。

5、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必须准备好相应的监测仪器设备以便服药后的随时监测。

6、应用化疗药物时,必须严格遵守防护原则。

给药途径:

(1)给药护士可执行下列给药途径: a. 口服、肠内、肠外、舌下、吸入、皮内、粘膜 b. 注射(静脉、肌肉、皮下)、气管内 c. 窦腔、管腔、瘘腔

(2)下列给药途经护士不能执行: 心内、硬膜外、腹膜、动脉内、心房、关节腔 给药时间:

(1)给药必须在医嘱规定时间内执行,除非因诊断性检查延误。

(2)护士按时给药后需在相应的时间下执行签名。

(3)根据病人病情需要,护士有权通报医生及时调整给药时间。

(4)护士应尽量避免在病人睡眠时给药。

操作步骤: 1.给药前准备:

1)手2)物品:3.)药物:核对医嘱及给药执行单。

4)息核查: a.确认病人身份(核对给药单、核对姓名、核对住院号、核对手腕带、核对床头卡) b.体重(对于有需要时) b.查看有无药物过敏记录以了解可能发生药物反应的潜在危险因素。

c.确保用药“五对”。

5)做好解释:协作患者取恰当体位,向患者或家属解释用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以取得合作,并建立安全感。

2.给药步骤:

(1)给药护士需熟悉药物使用方法、副作用及给药措施,并准确及时告知病人;

询问过敏史了解可能发生药物反应的潜在危险因素,给药过程中注意无菌原则

(2)核对药物:核对医嘱及给药执行单。

(3)信息核查: a.确认病人身份(核对给药单、核对姓名、核对住院号、核对手腕带、核对床头卡),询问患者姓名并进行核对无误 b.体重(对于有需要时) c.查看有无药物过敏记录以了解可能发生药物反应的潜在危险因素。

d.确保用药“五对”原则。

(4)做好解释:协作患者舒适体位,向患者或家属解释用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以取得合作,并建立安全感。

(5)按照操作规范要求给药用药评估:

(1)给药错误 a.当发现给药错误时,应及时报告主管医生、护士长、护理部,并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

b.当发现静脉给药错误时,立即将输液瓶及执行单封存,待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管理委员会处理。

c.怀疑有药物副作用或药物过敏反应时,立即上报主管医生、护士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管理委员会,药房备检,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药物反应症状,在病历中所有过敏信息记录栏上填写过敏药物名称。

注意事项:

(1)在每次给药的操作中,至少要进行3次核对,询问过敏史

(2)处方上未明确书写药品剂量时,必须向医生确认,不易辨认的有疑问的必须与医生核对后用药。

(3)护士给药时应高度专注,其它工作人员不得擅自打搅给药者(特殊情况例外)。

(4).口服药:

①发药时能做到发药到手、服药到口、服后再走。

②一定要做到前一个患者服药后,再按顺序发下一个患者的药;

③患者不在病室应将药物取回保管,并做好交班。

一旦患者回来应及时发药。

④若患者拒绝服药,应了解原因,并及时向主管医生反应。

⑤若患者提出疑问时,应重新核对。

增加或停用某药物,应及时告诉患者。

⑥危重患者、小儿、老人应喂服。

⑦发药后,随时观察服药效果及不良反应,及时和医生联系,酌情处理。

患者自行进行某些服药的管理时,护士必须对患者的服用情况进行确认 ⑧如果一次服用的药物过多,事先与患者商量一次能吃几粒及不违反服药原则的前提下,商定服药的顺序。

⑨需要护士帮助服药时,首先使用少量的水将患者的口腔湿润,将药物放在舌中央,用水送服。

(5)口腔内含服药将药物放在臼齿和脸颊之间,使用唾液将其慢慢溶解,其作用较快,给药后必须严密观察作用和副作用,若将含服药吞服,将导致药效延迟失去使用意义。

(6)通便用的栓剂,使用前先做直肠指检,确认有无大便淤积在直肠内,除了通便使用的栓剂外,直肠给药均在排便后使用。

(7)皮肤给药必须首先注意皮肤的清洁度。

(8)一定注意不要让针头扎了自己的手指,给患者注射以前不要扔掉空瓶,以备查对。

(9)牢记静脉注射iv、皮下注射h、肌肉注射im、皮内注射id

(10)皮下注射确保针头以10~30度的角度刺入皮肤,并注意避开血管和神经,询问患者有无剧痛、麻木,注射后给与局部按摩促进吸收,但是胰岛素注射后禁止按摩,以防作用时间的改变。

(11)肌肉注射必须确保注入肌肉组织,避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12)皮内注射后禁止揉搓,并做好抗休克的准备

(13)静脉注射的核对工作绝对不可忽视丝毫,必须完全确认针头在血管内,确保药物不外渗,按照医嘱和药物种类、患者病情等确定注射速度,静脉注射后禁止按揉注射部位。

(14)输液前必须注射液体有无浑浊沉淀,输液途中加入药物必须注意药物的稀释浓度(尤其是钾等),并注意摇匀,在必要时才使用延长管和三通,以减少感染和意外的危险。

必须保证输液管中无气泡混入,确认针头在血管内,输液中经常检查输液速度是否准确。

第3篇 护理安全管理组织职责范本

一、目的:为了进一步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落实各级护理人员职责和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加强护理安全前馈管理,及时发现护理安全隐患并制定落实整改措施。

二、目标1.建立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2.加强护理安全制度的建设。 3.及时发现及纠正护理安全隐患4.杜绝严重差错事故的发生,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三、护理安全小组架构

护理安 全小 组

科护理安全 小 组 (3~4名)

病区护理安 全 员 (至少1名)

四、护理安全小组主要职能 1.制定临床护理安全考核标准。 2.制定质控计划及考核内容3.督促指导所在科室护理安全相关制度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适时提出修改建议。 4.及时发现本科室护理安全工作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安全隐患,并针对护理安全的相关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并落实整改措施。 5.协调处理护理制度建设方面的有关工作。 6.定期组织护理缺陷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7.定期修订各项护理应急预案并检查落实情况。

五、工作程序1.凡护理部下发的护理安全相关的规章制度,由科护长及区护长逐层宣传及落实,护理安全小组协助做好落实工作及落实情况的反馈。2.凡需要责任追究的事项(护理质量及服务缺陷.意外事故等)由所在科室区、科护长、护理部及相关安全小组成员负责调查核实并提出处理及整改意见, 护理质量管理与 持续改进委员会。 再由护理部病管组及护理部主任会议讨论决定。3. 安全小组成员根据工作职能开展工作,针对临床护理安全工作实际所收集和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由区—科—护理部逐级提出和汇总讨论,最后交由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委员会和护理部主任会议讨论决定。

六、工作要求1.安全小组成员随时发现及收集有关护理安全制度及护理工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及时提出相关整改措施。2.安全小组成员每月按《护理安全隐患检查内容》对所管辖病区进行检查,以发现病区安全隐患,并与相关护理管理人员共同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进行追踪落实。3.每半年逐级组织安全小组成员进行有关安全工作和研讨和提出护理安全工作的改进措施。 4.每月对护理缺陷进行讨论分析、定性并提出整改意见。

第4篇 护理安全管理—给药规范

给药法标准规范(口服、含服、粘膜、皮肤、注射给药)

目的:明确规范护理人员给药前需执行“三读”“五对”并向病患说明目的、原因、过程及注意事项等。提升患者用药正确性,维护患者的用药安全。

三读内容包括:

一查:拿起药瓶看标签(一看);

二查:取药前看标签(二看);

三查:放回药柜前再看标签(三看)。

五对内容包括:(5r)

确认药物的剂量正确,

核对处方确认药物名称正确,

给药时正确执行患者身份的辩识

确认正确的给药途径、

确认正确的用药时间

给药原则:

1、给药人为已注册且经过院内授权的护士方可执行给药操作

2、下列人员必须在具备给药资质的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给药操作(1)实习生(2)助理护士(3)进修生

3、给药时只能发放院内药房提供的药品,给药时应严格执行“三读”“五对”原则及查对药物的有效期。对于标识不清、已过期的药品严禁发放。不允许发放病人自带药品,除非医生有医嘱。

4、应用特殊药物时,要详细了解其药物的性能、注意事项及仔细观察相应指标。

5、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必须准备好相应的监测仪器设备以便服药后的随时监测。

6、应用化疗药物时,必须严格遵守防护原则。

给药途径:

(1)给药护士可执行下列给药途径:

a. 口服、肠内、肠外、舌下、吸入、皮内、粘膜

b. 注射(静脉、肌肉、皮下)、气管内

c. 窦腔、管腔、瘘腔

(2)下列给药途经护士不能执行:

心内、硬膜外、腹膜、动脉内、心房、关节腔

给药时间:

(1)给药必须在医嘱规定时间内执行,除非因诊断性检查延误。

(2)护士按时给药后需在相应的时间下执行签名。

(3)根据病人病情需要,护士有权通报医生及时调整给药时间。(4)护士应尽量避免在病人睡眠时给药。

操作步骤:

1.给药前准备:

1)手

2)物品:

3)药物:核对医嘱及给药执行单。

4)息核查:

a.确认病人身份(核对给药单、核对姓名、核对住院号、核对手腕带、核对床头卡)

b.体重(对于有需要时)

b.查看有无药物过敏记录以了解可能发生药物反应的潜在危险因素。

c.确保用药“五对”。

5)做好解释:协作患者取恰当体位,向患者或家属解释用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以取得合作,并建立安全感。

2.给药步骤:

(1)给药护士需熟悉药物使用方法、副作用及给药措施,并准确及时告知病人;询问过敏史了解可能发生药物反应的潜在危险因素,给药过程中注意无菌原则

(2)核对药物:核对医嘱及给药执行单。

(3)信息核查:

a.确认病人身份(核对给药单、核对姓名、核对住院号、核对手腕带、核对床头卡),询问患者姓名并进行核对无误

b.体重(对于有需要时)

c.查看有无药物过敏记录以了解可能发生药物反应的潜在危险因素。

d.确保用药“五对”原则。

(4)做好解释:协作患者舒适体位,向患者或家属解释用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以取得合作,并建立安全感。

(5)按照操作规范要求给药

第5篇 护理安全管理—给药规范办法

给药法标准规范(口服、含服、粘膜、皮肤、注射给药)

目的:明确规范护理人员给药前需执行“三读”“五对”并向病患说明目的、原因、过程及注意事项等。提升患者用药正确性,维护患者的用药安全。

三读内容包括:

一查:拿起药瓶看标签(一看);

二查:取药前看标签(二看);

三查:放回药柜前再看标签(三看)。

五对内容包括:(5r)

确认药物的剂量正确,

核对处方确认药物名称正确,

给药时正确执行患者身份的辩识

确认正确的给药途径、

确认正确的用药时间

给药原则:

1、给药人为已注册且经过院内授权的护士方可执行给药操作

2、下列人员必须在具备给药资质的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给药操作(1)实习生(2)助理护士(3)进修生

3、给药时只能发放院内药房提供的药品,给药时应严格执行“三读”“五对”原则及查对药物的有效期。对于标识不清、已过期的药品严禁发放。不允许发放病人自带药品,除非医生有医嘱。

4、应用特殊药物时,要详细了解其药物的性能、注意事项及仔细观察相应指标。

5、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必须准备好相应的监测仪器设备以便服药后的随时监测。

6、应用化疗药物时,必须严格遵守防护原则。

给药途径:

(1)给药护士可执行下列给药途径:

a. 口服、肠内、肠外、舌下、吸入、皮内、粘膜

b. 注射(静脉、肌肉、皮下)、气管内

c. 窦腔、管腔、瘘腔

(2)下列给药途经护士不能执行:

心内、硬膜外、腹膜、动脉内、心房、关节腔

给药时间:

(1)给药必须在医嘱规定时间内执行,除非因诊断性检查延误。

(2)护士按时给药后需在相应的时间下执行签名。

(3)根据病人病情需要,护士有权通报医生及时调整给药时间。(4)护士应尽量避免在病人睡眠时给药。

操作步骤:

1.给药前准备:

1)手

2)物品:

3)药物:核对医嘱及给药执行单。

4)息核查:

a.确认病人身份(核对给药单、核对姓名、核对住院号、核对手腕带、核对床头卡)

b.体重(对于有需要时)

b.查看有无药物过敏记录以了解可能发生药物反应的潜在危险因素。

c.确保用药“五对”。

5)做好解释:协作患者取恰当体位,向患者或家属解释用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以取得合作,并建立安全感。

2.给药步骤:

(1)给药护士需熟悉药物使用方法、副作用及给药措施,并准确及时告知病人;询问过敏史了解可能发生药物反应的潜在危险因素,给药过程中注意无菌原则

(2)核对药物:核对医嘱及给药执行单。

(3)信息核查:

a.确认病人身份(核对给药单、核对姓名、核对住院号、核对手腕带、核对床头卡),询问患者姓名并进行核对无误

b.体重(对于有需要时)

c.查看有无药物过敏记录以了解可能发生药物反应的潜在危险因素。

d.确保用药“五对”原则。

(4)做好解释:协作患者舒适体位,向患者或家属解释用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以取得合作,并建立安全感。

(5)按照操作规范要求给药

用药评估:

(1)给药错误

a.当发现给药错误时,应及时报告主管医生、护士长、护理部,并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

b.当发现静脉给药错误时,立即将输液瓶及执行单封存,待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管理委员会处理。

c.怀疑有药物副作用或药物过敏反应时,立即上报主管医生、护士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管理委员会,药房备检,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药物反应症状,在病历中所有过敏信息记录栏上填写过敏药物名称。

注意事项:

(1)在每次给药的操作中,至少要进行3次核对,询问过敏史

(2)处方上未明确书写药品剂量时,必须向医生确认,不易辨认的有疑问的必须与医生核对后用药。

(3)护士给药时应高度专注,其它工作人员不得擅自打搅给药者(特殊情况例外)。

(4).口服药:

①发药时能做到发药到手、服药到口、服后再走。

②一定要做到前一个患者服药后,再按顺序发下一个患者的药;

③患者不在病室应将药物取回保管,并做好交班。一旦患者回来应及时发药。

④若患者拒绝服药,应了解原因,并及时向主管医生反应。

⑤若患者提出疑问时,应重新核对。增加或停用某药物,应及时告诉患者。

⑥危重患者、小儿、老人应喂服。

⑦发药后,随时观察服药效果及不良反应,及时和医生联系,酌情处理。患者自行进行某些服药的管理时,护士必须对患者的服用情况进行确认

⑧如果一次服用的药物过多,事先与患者商量一次能吃几粒及不违反服药原则的前提下,商定服药的顺序。

⑨需要护士帮助服药时,首先使用少量的水将患者的口腔湿润,将药物放在舌中央,用水送服。

(5)口腔内含服药将药物放在臼齿和脸颊之间,使用唾液将其慢慢溶解,其作用较快,给药后必须严密观察作用和副作用,若将含服药吞服,将导致药效延迟失去使用意义。

(6)通便用的栓剂,使用前先做直肠指检,确认有无大便淤积在直肠内,除了通便使用的栓剂外,直肠给药均在排便后使用。

(7)皮肤给药必须首先注意皮肤的清洁度。

(8)一定注意不要让针头扎了自己的手指,给患者注射以前不要扔掉空瓶,以备查对。

(9)牢记静脉注射iv、皮下注射h、肌肉注射im、皮内注射id

(10)皮下注射确保针头以10~30度的角度刺入皮肤,并注意避开血管和神经,询问患者有无剧痛、麻木,注射后给与局部按摩促进吸收,但是胰岛素注射后禁止按摩,以防作用时间的改变。

(11)肌肉注射必须确保注入肌肉组织,避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12)皮内注射后禁止揉搓,并做好抗休克的准备

(13)静脉注射的核对工作绝对不可忽视丝毫,必须完全确认针头在血管内,确保药物不外渗,按照医嘱和药物种类、患者病情等确定注射速度,静脉注射后禁止按揉注射部位。

(14)输液前必须注射液体有无浑浊沉淀,输液途中加入药物必须注意药物的稀释浓度(尤其是钾等),并注意摇匀,在必要时才使用延长管和三通,以减少感染和意外的危险。必须保证输液管中无气泡混入,确认针头在血管内,输液中经常检查输液速度是否准确。

第6篇 护理安全管理给药规范办法

给药法标准规范(口服、含服、粘膜、皮肤、注射给药) 目的:明确规范护理人员给药前需执行“三读”“五对”并向病患说明目的、原因、过程及注意事项等。

提升患者用药正确性,维护患者的用药安全。

三读内容包括: 一查:拿起药瓶看标签(一看);

二查:取药前看标签(二看);

三查:放回药柜前再看标签(三看)。

五对内容包括:(5r) 确认药物的剂量正确, 核对处方确认药物名称正确, 给药时正确执行患者身份的辩识 确认正确的给药途径、 确认正确的用药时间 给药原则:

1、给药人为已注册且经过院内授权的护士方可执行给药操作 2、下列人员必须在具备给药资质的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给药操作

(1)实习生

(2)助理护士

(3)进修生 3、给药时只能发放院内药房提供的药品,给药时应严格执行“三读”“五对”原则及查对药物的有效期。

对于标识不清、已过期的药品严禁发放。

不允许发放病人自带药品,除非医生有医嘱。

4、应用特殊药物时,要详细了解其药物的性能、注意事项及仔细观察相应指标。

5、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必须准备好相应的监测仪器设备以便服药后的随时监测。

6、应用化疗药物时,必须严格遵守防护原则。

给药途径:

(1)给药护士可执行下列给药途径: a. 口服、肠内、肠外、舌下、吸入、皮内、粘膜 b. 注射(静脉、肌肉、皮下)、气管内 c. 窦腔、管腔、瘘腔

(2)下列给药途经护士不能执行: 心内、硬膜外、腹膜、动脉内、心房、关节腔 给药时间:

(1)给药必须在医嘱规定时间内执行,除非因诊断性检查延误。

(2)护士按时给药后需在相应的时间下执行签名。

(3)根据病人病情需要,护士有权通报医生及时调整给药时间。

(4)护士应尽量避免在病人睡眠时给药。

操作步骤: 1.给药前准备:

1)手2)物品:3.)药物:核对医嘱及给药执行单。

4)息核查: a.确认病人身份(核对给药单、核对姓名、核对住院号、核对手腕带、核对床头卡) b.体重(对于有需要时) b.查看有无药物过敏记录以了解可能发生药物反应的潜在危险因素。

c.确保用药“五对”。

5)做好解释:协作患者取恰当体位,向患者或家属解释用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以取得合作,并建立安全感。

2.给药步骤:

(1)给药护士需熟悉药物使用方法、副作用及给药措施,并准确及时告知病人;

询问过敏史了解可能发生药物反应的潜在危险因素,给药过程中注意无菌原则

(2)核对药物:核对医嘱及给药执行单。

(3)信息核查: a.确认病人身份(核对给药单、核对姓名、核对住院号、核对手腕带、核对床头卡),询问患者姓名并进行核对无误 b.体重(对于有需要时) c.查看有无药物过敏记录以了解可能发生药物反应的潜在危险因素。

d.确保用药“五对”原则。

(4)做好解释:协作患者舒适体位,向患者或家属解释用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以取得合作,并建立安全感。

(5)按照操作规范要求给药用药评估:

(1)给药错误 a.当发现给药错误时,应及时报告主管医生、护士长、护理部,并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

b.当发现静脉给药错误时,立即将输液瓶及执行单封存,待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管理委员会处理。

c.怀疑有药物副作用或药物过敏反应时,立即上报主管医生、护士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管理委员会,药房备检,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药物反应症状,在病历中所有过敏信息记录栏上填写过敏药物名称。

注意事项:

(1)在每次给药的操作中,至少要进行3次核对,询问过敏史

(2)处方上未明确书写药品剂量时,必须向医生确认,不易辨认的有疑问的必须与医生核对后用药。

(3)护士给药时应高度专注,其它工作人员不得擅自打搅给药者(特殊情况例外)。

(4).口服药:

①发药时能做到发药到手、服药到口、服后再走。

②一定要做到前一个患者服药后,再按顺序发下一个患者的药;

③患者不在病室应将药物取回保管,并做好交班。

一旦患者回来应及时发药。

④若患者拒绝服药,应了解原因,并及时向主管医生反应。

⑤若患者提出疑问时,应重新核对。

增加或停用某药物,应及时告诉患者。

⑥危重患者、小儿、老人应喂服。

⑦发药后,随时观察服药效果及不良反应,及时和医生联系,酌情处理。

患者自行进行某些服药的管理时,护士必须对患者的服用情况进行确认 ⑧如果一次服用的药物过多,事先与患者商量一次能吃几粒及不违反服药原则的前提下,商定服药的顺序。

⑨需要护士帮助服药时,首先使用少量的水将患者的口腔湿润,将药物放在舌中央,用水送服。

(5)口腔内含服药将药物放在臼齿和脸颊之间,使用唾液将其慢慢溶解,其作用较快,给药后必须严密观察作用和副作用,若将含服药吞服,将导致药效延迟失去使用意义。

(6)通便用的栓剂,使用前先做直肠指检,确认有无大便淤积在直肠内,除了通便使用的栓剂外,直肠给药均在排便后使用。

(7)皮肤给药必须首先注意皮肤的清洁度。

(8)一定注意不要让针头扎了自己的手指,给患者注射以前不要扔掉空瓶,以备查对。

(9)牢记静脉注射iv、皮下注射h、肌肉注射im、皮内注射id

(10)皮下注射确保针头以10~30度的角度刺入皮肤,并注意避开血管和神经,询问患者有无剧痛、麻木,注射后给与局部按摩促进吸收,但是胰岛素注射后禁止按摩,以防作用时间的改变。

(11)肌肉注射必须确保注入肌肉组织,避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12)皮内注射后禁止揉搓,并做好抗休克的准备

(13)静脉注射的核对工作绝对不可忽视丝毫,必须完全确认针头在血管内,确保药物不外渗,按照医嘱和药物种类、患者病情等确定注射速度,静脉注射后禁止按揉注射部位。

(14)输液前必须注射液体有无浑浊沉淀,输液途中加入药物必须注意药物的稀释浓度(尤其是钾等),并注意摇匀,在必要时才使用延长管和三通,以减少感染和意外的危险。

必须保证输液管中无气泡混入,确认针头在血管内,输液中经常检查输液速度是否准确。

第7篇 护理安全管理监控措施

(一)管理制度

1.认真落实各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工作明确分工,团结协作,结合各科室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2.安全管理有专人负责,定期组织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与分级护理制度,按时巡视病房,认真观察病情变化。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5.对危重、昏迷、瘫痪患者及小儿应加强护理,必要时加床档、约束带,以防坠床,定时翻身,防止褥疮。

6.剧毒、麻、贵重药品专人保管,加锁,账物相符。

7.抢救器材做到四定(定物品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人管理)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维修、及时补充),抢救器械做好应急准备,一般不准外借。

8.抢救器材及用物保持性能良好,按时清点交接,严防损坏和遗失。

9.做好安全防盗及消防工作,定期检查消防器材,保持备用状态。

10.对科室水、电加强管理,保证不漏水、漏电,如有损坏及时维修。

11.内服药和外用药标签清楚,分别放置,以免无用。

(二)监控措施

1.氧气管理

①用氧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②告知患者及家属勿在室内抽烟,氧气管道周围禁烟火和易燃品。

③定期检查氧气接口,发现漏气及时维修。

④吸氧设施有“四防”标志(防热、防油、防火、防震)、并系有安全带,氧气筒的氧气不可用尽。

2.对危重患者及小儿防止发生意外措施

①防坠床小儿要使用有床档的小儿床;昏迷及烦躁者有专人守护,必要时加床档。

②防烫伤需要热敷的患者,护士要及时巡视,严格交接班;给婴幼儿、老人、昏迷、肢体瘫痪麻痹患者用热水袋时,温度在50℃以内,热水袋不可直接接触病员的皮肤。

(三) 制度落实

1.执行分级护理,进行健康教育,术后及长期卧床初起活动者,有人扶持,动作要轻慢,以防因体位变化,引起虚脱。

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三查八对”,按时巡视病房,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3.对急危重症患者,做好各项基础护理。

①昏迷患者专人护理,床旁备好压舌板、开口器、舌钳、纱布、吸痰器等,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

②做好皮肤护理,定时翻身、拍背、按摩,防止褥疮的发生。

③烦躁患者给约束带固定,注意松紧适度,观察肢体血运、温度、颜色等变化。

④严格执行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发现隐患及时讨论处理并上报。

消防措施:对全员进行消防知识培训,掌握灭火器的操作规程,灭火器及消防栓保持性能良好,钥匙定位放置。

第8篇 护理安全管理质控小组人员名单及工作职责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1) 按照护理安全质量检查标准,督促指导全院护理安全相关制度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适时提出修改建议。

(2)检查项目包括:护士执业、患者安全十大目标内容。

(3)及时发现护理安全工作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安全隐患,并针对护理安全的相关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并落实整改措施。

(4)协调处理护理制度建设方面的有关工作。

(5)定期组织护理缺陷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6)定期修订各项护理应急预案并检查落实情况。

(6)督查中发现的问题或隐患及时向科室进行反馈并提出改进措施。

(7)检查方法:一季度综合检查1次,实地查看、询问护士、查看科室检查督导资料。

(8)每季度按时完成护理部要求的检查次数与督导任务,并于每季度检查后次月5日内将检查结果以ppt的方式报护理部并在质控会议上进行反馈。

十大安全目标:

1、正确识别身份

2、强化手术安全

3、确保用药安全

4、减少医院相关感染

5、落实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

6、加强医务人员的有效沟通

7、防范与减少意外伤害

8、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

9、主动报告患者安全事件

10、加强医学装备及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第9篇 护理重点环节安全管理措施格式怎样的

一、护士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交接班制度,执行医嘱时医嘱执行制度及口头医嘱执行制度,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制度。

二、凡有疑问的医嘱或药品必须查对清后方可执行或使用,原则上不执行口头医嘱,特殊情况下必须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必须复述一遍医嘱,医生认为无误后方可执行,并保留安瓿备查。

三、各科急救器材要齐全,定位功能完好,急救药品定数、定位、专人保管,随用随补。

每周清点不少于两次。

四、清点药品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五、毒、麻、限、剧、高危药品专人管理,分别编号、定位存放,每日检查,保证随时应用。

六、配制液体、更换液体、发药均执行签字制度。

七、护理人员必须熟记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性能,过敏试验的方法,应用时的注意事项及青霉素过敏的抢救措施,做青霉素皮试的同时要备盐酸肾上腺素1支,以备急救。

八、新分配和调入的护士需由高年资的护师、主管护师带教一个月以上,视其工作能力及时对病区情况和岗位职责基本熟悉后方可单独值班。

九、护士进行输液治疗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按照输液程序进行。

定时巡视,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并保存全套输液物品以备送检。

十、各科建立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管理制度和护理不良事件讨论制度,对新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应定期讨论,总结教训,改进工作,对影响护理质量的各种隐患进行排查,及时杜绝事故苗头。

十一、发生严重差错或医疗事故后在做好抢救工作的同时,及时上报医务科、护理部。

十二、对高热、谵妄、昏迷、躁动及危重病员,严格执行《坠床与跌倒防范制度》,防止意识不清而发生坠床、撞伤、抓伤等意外而加重病情,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应用床档和约束带确保病人安全。

十三、各种安全标识清楚、明晰。

十四、贵重仪器专人管理。

经常保持仪器清洁、干燥、性能完好。

十五、水、火、电、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对不符合安全规定的各种

隐患及时排除,杜绝火灾事故苗头。

楚雄市中医医院护理部2022年10月

第10篇 护理重点环节 安全管理措施

一、护士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交接班制度,执行医嘱时医嘱执行制度及口头医嘱执行制度,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制度。

二、凡有疑问的医嘱或药品必须查对清后方可执行或使用,原则上不执行口头医嘱,特殊情况下必须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必须复述一遍医嘱,医生认为无误后方可执行,并保留安瓿备查。

三、各科急救器材要齐全,定位功能完好,急救药品定数、定位、专人保管,随用随补。每周清点不少于两次。

四、清点药品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五、毒、麻、限、剧、高危药品专人管理,分别编号、定位存放,每日检查,保证随时应用。

六、配制液体、更换液体、发药均执行签字制度。

七、护理人员必须熟记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性能,过敏试验的方法,应用时的注意事项及青霉素过敏的抢救措施,做青霉素皮试的同时要备盐酸肾上腺素1支,以备急救。

八、新分配和调入的护士需由高年资的护师、主管护师带教一个月以上,视其工作能力及时对病区情况和岗位职责基本熟悉后方可单独值班。

九、护士进行输液治疗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按照输液程序进行。定时巡视,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并保存全套输液物品以备送检。

十、各科建立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管理制度和护理不良事件讨论制度,对新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应定期讨论,总结教训,改进工作,对影响护理质量的各种隐患进行排查,及时杜绝事故苗头。

十一、发生严重差错或医疗事故后在做好抢救工作的同时,及时上报医务科、护理部。

十二、对高热、谵妄、昏迷、躁动及危重病员,严格执行《坠床与跌倒防范制度》,防止意识不清而发生坠床、撞伤、抓伤等意外而加重病情,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应用床档和约束带确保病人安全。

十三、各种安全标识清楚、明晰。

十四、贵重仪器专人管理。经常保持仪器清洁、干燥、性能完好。

十五、水、火、电、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对不符合安全规定的各种

隐患及时排除,杜绝火灾事故苗头。

楚雄市中医医院护理部

2022年10月

第11篇 护理重点环节安全管理措施怎么写

一、护士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交接班制度,执行医嘱时医嘱执行制度及口头医嘱执行制度,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制度。

二、凡有疑问的医嘱或药品必须查对清后方可执行或使用,原则上不执行口头医嘱,特殊情况下必须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必须复述一遍医嘱,医生认为无误后方可执行,并保留安瓿备查。

三、各科急救器材要齐全,定位功能完好,急救药品定数、定位、专人保管,随用随补。

每周清点不少于两次。

四、清点药品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五、毒、麻、限、剧、高危药品专人管理,分别编号、定位存放,每日检查,保证随时应用。

六、配制液体、更换液体、发药均执行签字制度。

七、护理人员必须熟记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性能,过敏试验的方法,应用时的注意事项及青霉素过敏的抢救措施,做青霉素皮试的同时要备盐酸肾上腺素1支,以备急救。

八、新分配和调入的护士需由高年资的护师、主管护师带教一个月以上,视其工作能力及时对病区情况和岗位职责基本熟悉后方可单独值班。

九、护士进行输液治疗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按照输液程序进行。

定时巡视,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并保存全套输液物品以备送检。

十、各科建立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管理制度和护理不良事件讨论制度,对新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应定期讨论,总结教训,改进工作,对影响护理质量的各种隐患进行排查,及时杜绝事故苗头。

十一、发生严重差错或医疗事故后在做好抢救工作的同时,及时上报医务科、护理部。

十二、对高热、谵妄、昏迷、躁动及危重病员,严格执行《坠床与跌倒防范制度》,防止意识不清而发生坠床、撞伤、抓伤等意外而加重病情,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应用床档和约束带确保病人安全。

十三、各种安全标识清楚、明晰。

十四、贵重仪器专人管理。

经常保持仪器清洁、干燥、性能完好。

十五、水、火、电、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对不符合安全规定的各种

隐患及时排除,杜绝火灾事故苗头。

楚雄市中医医院护理部2022年10月

第12篇 护理安全管理质控小组人员名单及工作职责范本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1) 按照护理安全质量检查标准,督促指导全院护理安全相关制度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适时提出修改建议。

(2)检查项目包括:护士执业、患者安全十大目标内容。

(3)及时发现护理安全工作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安全隐患,并针对护理安全的相关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并落实整改措施。

(4)协调处理护理制度建设方面的有关工作。

(5)定期组织护理缺陷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6)定期修订各项护理应急预案并检查落实情况。

(6)督查中发现的问题或隐患及时向科室进行反馈并提出改进措施。

(7)检查方法:一季度综合检查1次,实地查看、询问护士、查看科室检查督导资料。

(8)每季度按时完成护理部要求的检查次数与督导任务,并于每季度检查后次月5日内将检查结果以ppt的方式报护理部并在质控会议上进行反馈。

十大安全目标:

1、正确识别身份

2、强化手术安全

3、确保用药安全

4、减少医院相关感染

5、落实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

6、加强医务人员的有效沟通

7、防范与减少意外伤害

8、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

9、主动报告患者安全事件

10、加强医学装备及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第13篇 护理安全管理与监控措施

(一)管理制度

1.认真落实各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工作明确分工,团结协作,结合各科室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2.安全管理有专人负责,定期组织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与分级护理制度,按时巡视病房,认真观察病情变化。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5.对危重、昏迷、瘫痪患者及小儿应加强护理,必要时加床档、约束带,以防坠床,定时翻身,防止褥疮。

6.剧毒、麻、贵重药品专人保管,加锁,账物相符。

7.抢救器材做到四定(定物品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人管理)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维修、及时补充),抢救器械做好应急准备,一般不准外借。

8.抢救器材及用物保持性能良好,按时清点交接,严防损坏和遗失。

9.做好安全防盗及消防工作,定期检查消防器材,保持备用状态。

10.对科室水、电加强管理,保证不漏水、漏电,如有损坏及时维修。

11.内服药和外用药标签清楚,分别放置,以免无用。

(二)监控措施

1.氧气管理

①用氧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②告知患者及家属勿在室内抽烟,氧气管道周围禁烟火和易燃品。

③定期检查氧气接口,发现漏气及时维修。

④吸氧设施有“四防”标志(防热、防油、防火、防震)、并系有安全带,氧气筒的氧气不可用尽。

2.对危重患者及小儿防止发生意外措施

①防坠床 小儿要使用有床档的小儿床;昏迷及烦躁者有专人守护,必要时加床档。

②防烫伤 需要热敷的患者,护士要及时巡视,严格交接班;给婴幼儿、老人、昏迷、肢体瘫痪麻痹患者用热水袋时,温度在50℃以内,热水袋不可直接接触病员的皮肤。

(三) 制度落实

1.执行分级护理,进行健康教育,术后及长期卧床初起活动者,有人扶持,动作要轻慢,以防因体位变化,引起虚脱。

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三查八对”,按时巡视病房,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3.对急危重症患者,做好各项基础护理。

①昏迷患者专人护理,床旁备好压舌板、开口器、舌钳、纱布、吸痰器等,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

②做好皮肤护理,定时翻身、拍背、按摩,防止褥疮的发生。

③烦躁患者给约束带固定,注意松紧适度,观察肢体血运、温度、颜色等变化。

④严格执行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发现隐患及时讨论处理并上报。

消防措施:对全员进行消防知识培训,掌握灭火器的操作规程,灭火器及消防栓保持性能良好,钥匙定位放置。

第14篇 护理安全管理监控措施范本

一、氧气管理

1、用氧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程序。

2、告知病人及家属勿在病室内吸烟,氧气装置周围禁烟火和易燃品。

3、定期检查氧气接口,发现漏气及时维修。

4、备用氧气瓶、氧气袋妥善定位放置,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二、危重病人防止发生意外措施

1、防坠床昏迷及烦躁病人有专人守护,必要时加床档。

2、防烫伤需要热疗的病人,护士要及时巡视,严格交接班;给老人、昏迷、肢体瘫痪麻痹病人用热水袋时,温度在500c以内,热水袋不可直接接触病人的皮肤。

三、制度落实

1、执行分级护理,进行健康教育,术后及长期卧床初起活动病人,有人扶持,动作要轻慢,以防因体位变化,引起虚脱。

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三查七对”,按时巡视病房,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3、对危重症病人,做好各项基础护理。

(1)昏迷病人床旁备好压舌板、开口器、舌钳、纱布、吸痰器等,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

(2)做好皮肤护理,定时翻身、拍背、按摩,防止褥疮的发生。

(3)烦躁病人给约束带固定,注意松紧适度,观察肢体血运、温度、颜色等变化。

(4)严格执行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发现隐患及时讨论处理并上报。

4、消防措施:对全员进行消防知识培训,掌握灭火器的操作规程,灭火装置及报警系统保持性能良好。

护理安全管理14篇

组 长:副组长:组 员:(1)按照护理安全质量检查标准,督促指导全院护理安全相关制度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适时提出修改建议。(2)检查项目包括:护士执业、患者安全十大目标内容。(3)及时发现护理安全工作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安全隐患,并针对护理安全的相关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并落…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护理信息

  • 护理重点安全管理3篇
  • 护理重点安全管理3篇38人关注

    一、护士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交接班制度,执行医嘱时医嘱执行制度及口头医嘱执行制度,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制度。二、凡有疑问的医嘱或药品必须查对清后方 ...[更多]

  • 护理安全管理14篇
  • 护理安全管理14篇33人关注

    组 长:副组长:组 员:(1)按照护理安全质量检查标准,督促指导全院护理安全相关制度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适时提出修改建议。(2)检查项目包括:护士执业、患者安全十 ...[更多]

  • 护理安全管管理11篇
  • 护理安全管管理11篇32人关注

    (一)管理制度1.认真落实各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工作明确分工,团结协作,结合各科室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2.安全管理有专人负责,定期组织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 ...[更多]

相关专题

安全管理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