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管理 > 安全技术

液化气安全技术8篇

发布时间:2022-11-19 18:42:05 查看人数:41

液化气安全技术

第1篇 防水施工(液化气):安全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河南大学金明校区专家公寓22号院三标段

交底时间

2022-7-6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

防水工程

生产班组

1、液化气瓶要存放在通风良好、远离热源的地方。储存地和作业面必须配有灭火器。

2、气瓶2年检测一次。未检测的气瓶严禁使用。

3、气瓶压力表、减震橡皮圈、减压阀应齐全,反之不得使用。

4、气瓶不得火烤、开水烫或在阳光下暴晒,作业时气瓶应有遮挡阳光措施。

5、要经常检查液化气瓶阀门和管路接头等处的气密性,要保持不漏气。一般用肥皂水检查漏气情况,严禁用明火试漏。

6、火具点火时,应先点燃引火物,然后开气,不应颠倒这个顺序。作业时严禁火具对人。

7、在使用过程中应有人看守,不要离开,防止他人碰撞气瓶。

8、液化气瓶使用后,必须关紧阀门,防止漏气。

9、液化气瓶内的液化气不能用尽,应留有一定的余压力。余压力一般应大于49.03kpa(即0.5kg/cm2,表压),防止空气进入气瓶中。

10、液化石油气用完后,瓶内所剩的残液也是一种易燃物,不得自行倾倒,防止因残液的流淌和蒸发而引起火灾。

11、液化石油气气瓶是一种受压容器,要很好地加以维护保养和定期检验。

12、在搬运和使用过程中要防止气瓶坠落或撞击,不准用铁器敲击开启瓶阀,要防止日光直射和长期淋雨。

13、如果气瓶着火,应立即关闭阀门,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14、地下室外墙作业前应将作业面上边搭设防护棚,防护棚必须满铺架板,并用密目网或其它材料封闭防护。要求防护棚上面任何落物不能从防护棚穿过落下,反之,不得作业。

15、墙面作业必须搭设操作架子,架子搭设必须安全可靠,操作时应两人以上配合作业,作业人员应相互配合。如有安全险情必须立即告诉其他配合作业人员,之后,消除险情后再进行作业。

交底人

安全员

接受人

第2篇 关于瓶装液化气销售网点安全技术标准的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燃气事业的蓬勃发展,瓶装及到郊区、乡镇和广大农村,并成为我国目前最主要的供气、用气和气化方式。据有关统计,2000年我国液化气消费量为1300万吨,按设市城市用气人口比例计算,已占全国各类城市燃气消费总量的63.8%,部分省市液化气的消费比例高达90%以上;国内液化气生产增长势头强劲,特别是近两年,每年平均以20%的速度递增;进口液化气每年保持在500万吨以上,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的世界第三大液化气进口国。伴随着市场的巨大需求,各种供应瓶装液化气的销售网点如雨后春笋遍布城乡各地。这些销售网点除了为数不多的按照现行规范标准设置的瓶装供应站外,大量的都是设施简陋的代客充气服务点(以下简称充气服务点)。它们没有规范的名称,没有统一的安全技术标准。经营规模、设施条件、管理要求各地均不相同,安全水平也参差不齐。特别是一些非法设立的充气服务点,将带气钢瓶乱摆乱卖、违章存放,严重危及到周边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这些充气服务点在为燃气用户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城镇公共安全带来诸多隐患,并给瓶装燃气市场管理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因此,有必要针对这种供气形式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便对现行规范标准做出相应的补充或修改。

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现行规范标准存在可操作性问题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第6.5章对瓶装液化气的供气形式、供应范围、储存场所、储量规模等方面做出如下规定:

瓶装供应站的供应范围宜为5000至10000户;单层、独立设置,外围2m高的实体围墙;按储量规模大小(总存瓶容积10m3以上和10m3以下),瓶库离明火、散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为30至35m,离民用建筑、重要公建的防火间距为10至25m。

按上述规定,建设一个储量规模10m3的瓶装供应站,建筑红线内的占地面积一般需要为500至600m2,加上防火间距隔离地带,其实际征地面积更大。因此,瓶装供应站难以在人口密集的建成区设置,主要在已作规划预留的开发新区实施。但其开发成本与综合效益也是非一般企业所愿接受的。严格的选址要求、繁琐的建设程序以及今后较大的经营成本,都增加了这种供气形式的实施难度。这里有广东几个城市瓶装供应站数量的调查情况:广州市:5个;佛山市:无;东莞市:无;中山市:无;珠海市:无。

(二)代客充气形式产生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瓶装供应站设置难,老百姓换气不方便,而以用户自备瓶为服务对象的代客充气形式,正好迎合了家庭供气由单位负责转为社会服务的市场需要,以及设置灵活、设施简单、服务方便的企业要求。因而,成为目前大多数城市主要的瓶装液化气供应形式。代客充气形式是由充气服务点每天将用户的自备空瓶收集到一定数量后,送气站充气;实瓶拉回充气服务点后,一部分由用户自取,一部分由送气工送回用户。一般来说,带气实瓶在充气服务点内的停放时间不会很长,数量不会太多,各地对营业场所建筑防火方面的要求,也不会象储存液化气的瓶装供应站那样严格,网点设置相对简单许多,大都利用现有的商铺作营业场所。

但是,由于各地市场发展情况不同,网点之间经营规模、管理水平存在差异,用户对自备瓶的安全使用意识不足,以致带气实瓶的质量、停放时间、停放数量难以统一管理。有的经营企业为了发展自己的周转瓶用户,甚至将带气周转瓶也存放在充气服务点内销售。因而,这类充气服务点钢瓶过期充装、违章存放、超量停放等问题十分突出。为此,管理部门已开始对这种供气形式的安全可靠性进行重新评估,并提出了更为严格的安全要求。如国家技术监督局新修订的《气瓶监察规程》已经对用户自备瓶的使用做出了限制性规定。广东省公安厅于今年5月印发的《广东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也明确禁止在居民楼、商住楼、办公楼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点经营。按该规定,充气服务点的选址基本上只能是平房商铺,而城市内的平房商铺大都是临时的简易建筑,难以达到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防火要求,并且不宜作为位置应相对固定的各户服务网点使用。因此,充气服务点的搬迁问题又已成为不少企业非常棘手的难题。

三、修改规范标准的建议

如何解决现行规范标准中存在的可操作性问题以及代客充气经营形式所面临的选址与新《瓶规》实施后的问题,就此提出修改规范标准的如下建议:

(一)瓶装供应站不应是瓶装气供应的唯一形式,随着燃气市场的不断发展,其他供气形式也将应运而生。为保证规范的完整性,建议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第6.5章节的标题'瓶装供应站'改为'瓶装液化石油气的储存',并相应制定瓶装气储存的安全技术标准。这样,不止对某种经营形式的瓶装气供应,而且对不以经营燃气为目的的工商用户的气瓶储存,都有了相应的安全技术标准。

(二)参照国外相关技术标准,适当降低防火间距要求,并相应增加储量等级分级标准。任何供应形式均应以安全、经济与可操作为前提,过分强调某一方面都将以牺牲另一面为代价。现行规范过高的防火间距要求已经证明在我国大部分城市难以实施,乡镇也由于供气规模小、不经济而难以广泛应用,最终为其他供气形式所替代。《城镇燃气设计规范》气瓶库至周边建筑物的防火间距,是以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甲类化学物品仓库的防火间距为依据制定的,而瓶装液化气不同于一般甲类化学物品,《瓶规》已在保障安全方面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因此,这一依据是否科学值得商榷。与国外同类标准比较,我国防火间距标准不仅明显过高,而且储量等级分级太少,只分为10m3及10m3以下和10m3以上两个等级。现以美国国家防火协会标准nfpa58为例,储量等级分为五级,4540kg储量的瓶装液化气室外储存时,与重要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仅为7.6m;若采用特殊建筑物储存,其防火间距可低至1.5m。后面附有美国国家防火协会标准nfpa58《液化石油气的储存和处理标准》第五章部分内容译文。

(三)制定适应瓶装液化气以物流配送方式供应的技术规范标准。物流配送作为现代市场营销的重要手段,已渗透到经营的各个领域,瓶装液化气这种较为笨重的商品更适合物流配送方式。这种供应形式将以电话、电脑等现代资讯工具为交易平台,由配送中心、配送仓库、分销、代理、流动配送车辆、加油站、煤场等组成配送服务网络。它不仅可以减轻工人繁重的体力劳动,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水平,还将改变现行规范服务半径0.5至1公里、服务范围5000至10000户等技术指标的局限,甚至可以将配送服务的内涵更加丰富。供应站的数量因此可以相应减少,经营规模可以相应增大,场址选择可以更加灵活,并将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为打破行业垄断,消除市场人为分割,促进集约化与跨地域经营,创造有利条件。

另一方面,应根据流动配送车辆的作业特点和安全要求,将它列为不同一般的化学物品运输车辆,并制定出相应的安全技术标准,以便于车辆管理和物流配送方式的开展。

附:《用于使用和销售的移动式lpg钢瓶的储存》(美国国家防火协会标准nfpa58〈液化石油气的储存和处理标准1986〉第五章摘译)

二00一年十月二十五日

附件:

用于使用和销售的移动式lpg容器的储存――

(美国国家防火协会标准nfpa58《液化石油气的储存和处理标准1986》第五章摘译)

5-1范围

5-1.1应用

5-1.1.1本规定适用于移动式的容量不大454kg(均指容器水容积,以下相同)的钢瓶(包括重瓶、未充满瓶及空瓶)在下列地点的储存,如:

a、客户存放点或分配点;

b、用于代理商或分销商转售的储存点。

5-1.1.2本章规定不适用于灌装站内的容器。

5-2总则

5-2.1一般存放位置

5-2.1.1避免放置在高温,易受损伤的地方。

5-2.1.2容量大于1kg的容器,减压阀须直接连通气相。

5-2.1.3存放于建筑物内的钢瓶,须遵照5-3所述,不能存放在出口附近、楼梯口,用气区及其附近,避免及人身安全。

5-2.1.4使用过的空瓶存放在室外。如果存放在室内,须等同于满装钢瓶,其存放量受限于5-3.1.1,5-3.2.1及5-3.3.1节所述。

5-2.1.5钢瓶不能放在屋顶使用。

5-3建筑物内储存

5-3.1存放在人员密集的建筑物内

5-3.1.1容量不大于1kg的,用于完全可控的人工打火或类似应用的容器,可以存放在人员密集建筑物内,存放量最大不得超过91kg(5-3.3不属此限制)。

5-3.2存放在非人员密集建筑物内(如工业建筑物)

5-3.2.1一个存放点最大存放量不得超过334kg(标准为136kg),如果在同一建筑物的同一楼层另设存放点,其间距必须大于300英尺(91m)。如果存放量超出上述限制,应按5-3.3节规定执行。

5-3-2.2车辆所使用的钢瓶,不被当作贮存量计算,例如,载有一个车辆自用的,容量不大于45kg钢瓶器。瓶阀必须关闭。

5-3.3特殊建筑物内的存放

5-3.3.1在特殊建筑物内或房内,液化石油气存放量最大可达到4540kg。

5-3.3.2存放液化石油气钢瓶的特殊建筑物不得临近学校、教堂、医院、运动场所及其他公众聚集场所。

5-3.3.3此类特殊建筑物的结构及其间距,须遵从第七章(buildingsorstructureshousinglp-gasdistributionfacilities)及如下要求:

(a)必须有足够的通风孔,采用双顶双底结构,距离其他建筑物最少5英尺(1.5m);

(b)所在区域必须为符合3-8节(ignitionsourcecontrol)所要求的火源控制区。

5-4室外储存

5-4.1室外存放地点

5-4.1.1用于存放待用或销售的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储存场所,必须满足表5-4.1.1之间的距离要求:

a指与重要建筑物或建筑群的最近距离;

b指与可能的建筑物的距离;

c指与繁忙通道及人行道的距离;

d指与教堂、医院、运动场及其他公众聚集场所的距离;

表5-4.1.1

5-4.2钢瓶保护

5-4.2.1钢瓶必须存放在有适当围栏或屏障保护的地点。

5-4.3存放场所的变更或更替5-4.3.1按5-4.1.1/5-4.2.1提供的场所当其结构、建筑及构造有维修、变动时,是否符合存贮要求,须经相关政府部门认可。

5-5防火

5-5.1灭火装备要求

5-5.1.1存放场所,供应仓及分隔存放点(处理、销售或使用者)必须配备有一个20磅重量的化学干粉灭火器,该灭火器必须是经过检验合格的,其成份配比依照nfpa10标准。

第3篇 液化气体贮运及装备安全技术

液化气体贮罐的安全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备的可靠性。设计和制造液化气体用设备,尤其是要在低温条件下操作的设备,需要有专门技能。许多国家已编制了有关贮罐设计、制造和操作的专门规程。贮量很大的液化气体使用余压不高的平底立式圆形贮罐贮存,常压贮罐的操作压力主要是由液化气体的液柱静压造成的。

贮存液氨广泛使用外有保温层的钢制竖式单壁贮罐和壁间保温的双壁贮罐。贮罐内壁用能耐低温的钢材制成,内外壁间的空间填有保温材料。双壁贮罐外壁的作用是保护保温层不受大气影响,内壁损坏时,贮罐仍能贮存液化气体;贮罐内外壁间的间隔为0.6~0.9m,壁间填装工业用珠光石——焙烧过的火山灰(体积质量约为0.043kg/l)。单壁和双壁贮罐应考虑余压不高(700—1000mmh2o)、贮存液体表面上方的气相空间保持真空(50mmh2o以下)、设计条件要考虑最高和最低的大气压、承受的最大风力、强风时在背风一侧形成真空而产生的补充负荷、雪压负荷和其他负荷等。双壁立式贮罐在外壳上应设有添加干燥氮气用的管接头、取样阀以及当内壁漏气时排出双壁间的气体的管接头。液化气体立式等温贮罐上的注入排出用管接头以及人孑l均应安在贮罐下部仅高于冷却贮罐液体液面处。入孔不少于两个,相对配置。通过立式贮罐两壁间隔区的管接头应设有补偿器,排料管接头应能确保将贮罐内液体完全放空(1mmh2o=9.80665pa)。

就地焊接的容器通常不经过热处理,避免产生应力。这种容器应用特种钢材制造;复杂的部件,例如人孔的筒体,在最后焊接前应经过热处理工序。每个贮罐至少应安装两个安全阀,其中一个备用。安全阀应设有转换装置(联锁装置),保证有一个安全阀一直与贮罐连通。内罐和外罐都要安装安全阀。外罐安全阀的作用是,内罐漏气时可以排出气态物料。安全阀的通过能力应按蒸发物料的最大流量计算。立式贮罐装有真空阀,防止真空度大于50mmh2o。贮罐内高于最高液位处应设有喷雾装置,在贮罐使用前用蒸发气体的方法冷却贮罐。液氨在等温贮罐内的贮存压力一般为0.0014mpa,用压缩机排出的氨蒸气维持。为保证安全生产,安装在仓库里的一台压缩机用电传动,另一台用柴油传动。等温贮罐的液氨人口处和出口处都安装有遥控操纵的截流阀,一旦发生事故迅速将贮罐与其他管道切断。贮罐设有安全阀,一旦发生事故迅速将贮罐与其他管道切断。当压力升高到0.01mpa以上时,安全阀将气体排入本系统的火炬装置。为防止压力下降,贮罐设有通风阀。出现真空时,通风阀开启,贮罐与大气连通。贮罐内氨蒸汽压力下降到低于标准指标时,用截流阀停止往氨压缩机中供气态氨。

贮罐内产生最高压力时,安装在仓库内的压缩机自动启动;出现最低压力时,压缩机自动切断。以柴油传动的氨压缩机是备用的。液化气体用的管道、管件、垫板、填料函和其他材料等,应考虑到贮存物料的特殊物化性能和腐蚀性能。在任何情况下,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氨、氯、天然气等)用的管道和管件都应符合可燃气体、有毒气体和液化气体用管道的安装和安全操作规程,根据规程要求,液化气体不允许使用铸铁管件和铸铁异形管件,所有的管件和接头均应使用钢制品。在氨介质中不允许使用铜制和铜合金制的管件和接头。管道上的法兰接头应尽量减少,最好使用焊接管道。接触氨的镀锌零件应刷上油漆,锌在氨的水溶液中会融化。接触液氨和液氯的垫板材料可用石棉橡胶板,这种材料在操作温度下具有较高的弹性。不宜使用橡胶垫板。

不管用什么方法贮存液化气体,温度恒定是安全使用贮罐的重要因素。当环境温度变化时,高压液化气体贮罐内温度和压力可能剧烈波动,因环境热流所形成的蒸气会在贮槽内部分冷凝,必须保持稳定槽内压力。

液化气体用的容器、贮罐和管道均应安设可靠的保温层,以免受环境的影响。低温液化气体贮罐的保温系统与其他低温物料用贮槽的保温系统,基本上没有区别。液氨在-33.3℃下贮存,在许多方面,与丙烷的贮存条件相似,后者在-45.5—-42.7℃下为液态产品。液化气体贮罐保温层应根据液化气体的操作压力、贮存温度以及周围空气在冬季和夏季的温度等条件进行计算;所有保温表面的保温层质量应当可靠地保证贮罐(特别是等温贮罐)和全部设备的正常操作条件。

贮罐和其他设备的外表面保温层以及管道的保温层均应是不透水、不燃烧,应当安装密闭罩,防止雨水渗入。密闭罩可用皱纹铝板制成,带有顶盖,可防止大气腐蚀作用。立式双壁等温贮罐的罐壁和罐盖可用内壁有一部分衬矿渣棉弹性橡胶板,两壁间空间填充粒状珠光石,贮罐底部用砌在壁间的珠光石砖保温等。使用单壁贮罐时,贮罐露在外面的表面要敷设可靠的防水层,防止水分渗入。泡沫玻璃砖可起防水作用,其连接处应当密闭。采用类似材料时,在保温层和容器间不允许结冰,即保温层的外保护层必须可靠密闭。为减少外部传热,防止太阳辐射,液化气体设备应漆成浅色色调,或者包一层反射力很强的抛光铝板。贮罐底座和管道支架的材料和结构应按液化气体大量流出或泄出时冷却及因贮存的液化气体冷却而使基础结冰的情况选择。底座的敷设厚度和对土壤的负荷应避免出现液化气体流出或泄出时,土壤冻结膨胀而出现不允许的下降、倾斜和损坏。

球形贮罐可使用钢柱支架或不用支架安放在底座上。不用支架时,其底座应是空心结构,内部有通道,整个支撑是环状的。在可压缩性强的土壤上设计和建设立式或其他大型贮罐,应仔细测定贮罐附近是否会下沉,采取相应措施。设置在地面上的液化气体常压贮罐应加以防护,在充水和冻结时受土壤膨胀作用的影响。在充水地区,贮罐基础和土壤之间应敷设保温层和加热元件,克服土壤发生膨胀的现象。贮罐必须控制加热和调节温度。美国约有25%左右的液氨等温贮罐都设置有这种加热系统。使用固定在桩子上的贮罐时,下部钢筋混凝土板和土壤之间应设有供空气循环的空间,可以防止土壤结冰。桩子埋人深度应超过冻土层深度。也可使用整体浇注混凝土底座,这种底座有必要的强度,不怕冻结。

液化气体贮槽,尤其是接近常压的贮罐,不能排除形成真空的可能。系统中形成真空装置不能防止罐壁免受挤压作用。当贮罐迅速而不均匀冷却时,罐壁金属中会产生很大的应力。贮罐在加料前应该用氮气吹扫,用将要贮存的气态物料将氮气置换出来,贮罐应冷却到操作温度再注入液化气体。液化气体通过专用喷雾装置喷人贮罐,使贮罐冷却。设备中的气体量和气体分布情况应确保气体全部蒸发,确保贮罐金属筒体的温度均匀下降。喷射的气体量应逐渐增加,严格调节气体的流量,控制容器中的压力。当出现液位时,贮罐的冷却过程即告终止。在冷凝过程中严格控制局部过冷现象,液化气体不能以气流形式送人罐内,应在贮罐内喷成雾状。有时当贮罐冷却时,为了防止罐壁受液化气体的作用,罐内安有钢板。接近常压的大型贮罐(贮存10000~20000t液化气体)的冷却过程一般需要好几天。在加料开始阶段,通过冷却系统开车,检查冷却系统的效率,在冷却系统正常起作用的情况下,方可将液化气体加入贮罐直到安全的液位。在常压液氨贮罐中不能喷水吸收气态氨,在这种情况下会造成负压,真空阀也来不及动作,贮罐就在大气压作用下被压坏。

液化气体贮罐的安全运转,应注意控制贮罐内的液位和压力。每个贮罐都应装设两个独立的液位计(精确度不低于0.25%)和两个压力计(精确度0.25%—0.5%)。装卸液化气体用的管道上安装快速自动关闭装置(断流器)。

可用浮标(用软线与指示器连接)测定等温贮罐内液体的液位。但液位计的零件受机械作用容易损坏,记录装置可采用差动发送器。差动发送器和二次仪表配套可以测量液柱的静压。液氨贮罐和容器均装有各种液位计——浮标液位计、放射性液位计等。一般不使用计量玻璃管测量液化气体的液位。常压液化烃类气体贮罐中安装最高液位和事故液位信号的继电器。液位发送器是防爆式的。温度发送器的敏感元件是在液体中浮动的部分——包括一系列测量各层液体温度的温度计。温度发送器的线路和出口都是防爆式的。安装在贮罐上部和下部器外支柱上的气动浮标液位计,分别反映贮罐上部和下部液位的信号。当贮罐内液位下降到距底部标高500mm和300mm时,下部液位计发出信号。当贮罐内液位上升到距上部按计算规定的加料液位500mm时,上部液位计发出信号。贮罐内不同高度的物料温度和罐壁温度可根据安装在贮罐侧面的电阻温度计的读数来测定。控制室内安装遥控和调节装置,贮罐压力计和液位计(附读数记录),液化气体进出量的测定仪表以及蒸气冷却站、联锁保护装置和遥控装置的主要参数极限值的信号仪表等。中压等温贮罐和中压贮罐的蒸气冷凝用压缩机装置实现自动控制。当贮罐内的压力达到最高极限或最低极限时,压缩机应自动启动和关闭。为提高控制和供电的可靠程度,液化气体装有用于控制和调节仪表线路用的蓄电池,使等温贮罐中气体冷凝及加压的设备(如液化气体冷凝用压缩机站)有两个供电电源。也可以使用柴油电动机发电的事故备用发电装置。

用泵输送液化烃类气体、液氨和液氯时可能发生以下危险:

填料函失效液化气体经填料函泄人大气,发生燃烧和爆炸;泵内输送的物料过热,使不稳定的液化气体发生分解和爆炸;泵和管道内形成气塞,管道因液体冲击使压力上升而发生破裂;系统中吸入空气,或者在停车后或检修后重新开车前,没有全部排出系统中的空气。

由于输送不稳定的液化不饱和烃类气体所选用的泵不符合要求,泵控制系统缺陷,曾多次发生事故。由于在泵操作过程中多次调节,使液体丙烯管线内的压力上升,导致管道破裂,丙烯预热炉的火焰控制计量仪表室或配电站内发生的火花都会成为丙烯—空气混合物着火的原因。泵内的丙烯过热使丙烯蒸发,形成气塞,使管道内压力上升。没有配置控制压力和控制切断泵运转的联锁装置用的记录仪表,在液体丙烯的接受器和贮罐上也没有安装丙烯液位的仪表,使系统压力达到危险极限。输送易爆和有毒液化气体的泵压出管线上装有压力调节仪和超限切断的联锁装置;输送液化气体的泵在设计和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蒸气并有经填料函泄出的可能性。为防止在泵内生成蒸气,输送的液化气体在压人段应具有最大压力。泵安装的标高应低于贮罐中液化气体的液位。如果压入段难于保证必要的液位差,则应安装在压人段增压不高的条件下进行操作的专用泵,对液体进行补充冷却处理。为保持液位差,管线应当尽量短,有足够的管径和可靠的隔热,整个系统配备专用贮罐,以便将生成的蒸气送入贮罐。泵启动时,整个系统应进行冷却,并注入液化气体。应设有专用装置,将冷液化气体送往泵的压入和压出管线。输送液化气体通常采用无填函式密闭泵、竖式或卧式潜孔泵以及竖式或卧式油泵。输送液氨和液氯应该使用专用泵,输送液化气体不应使用填函式泵。如果必须使用这种泵,泵端应补加密封。

气动输送液化烃类气体、液氨和其他易爆液体物料,一般都用惰性气体,输送液氯和其他无爆炸危险的气体则使用压缩空气。用气动方法输送液化气体,可以避免用泵输送液体时物料可能经填料函泄出的现象,但是,用气动方法输送不能排除形成易爆混合物的危险。

用于输送液化烃类气体的惰性气体中氧含量增加发生过爆炸事故。工艺设备中的乙炔和其他烃类化合物进入丁输送液氯用的压缩氮气系统。当这种氮气送入液氨贮槽,氯和乙炔作用,贮罐温度上升,压力随之升高。爆炸破坏了两台液氯贮罐,贮存有液氯100t左右。大量水分随空气和液氯进入液氯容器,容器腐蚀发生破裂事故。为避免输送物料与惰性气体中杂质生成危险的混合物,液化气体可采用提高蒸气温度和相应增加蒸气压力的方法输送,可以采用铁路槽车和公路槽车,蒸气压力的提高是压缩机的运转达到的。活塞式压缩机的压人管线与贮罐的蒸气空间相连接。液化气体在压差作用下由槽车输入贮罐,当全部液化气体从槽车输出后,压差减少。压人和压出管线互相换向,使蒸气由槽车返回贮罐。当槽车中的压力下降到0.02—0.04mpa,压缩机停止运行。液氯管线用惰性气体吹扫。液氨和液化烃类气体都可用这种方法输送。

贮存易爆液化气体的贮罐卸空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液位下降时空气进入贮罐。采用各种不同的流程,在这些流程中氮气既用于输送,也用于“氮气呼吸”,当贮罐卸空时将氮气注入贮罐。液化气体在装入铁路槽车或其他容器前,必须弄清槽车或容器中确实没有其他气体或液体。新槽车及经洗涤和检修后的槽车,在装入易爆的液化气体前应该用氮气吹扫到氧含量合格。从用户处返回的空槽车或其他容器,器内应保持输送气体的余压。槽车内剩有液化气体,装料前应对这种气体进行分析。如果内装物料的质量符合现行标准和技术条件,槽车就不必卸空,即可装料至规定量。反之,槽车内装的物料应排入专用容器。输送过其他物料的槽车、容器、钢瓶等不得再用来装液化气体。不相容的物料混合而作用,导致容器升温、升压,甚至破坏等。用铁路槽车和运输容器装液氨和液氯时常常发生这种事故。装过乙醛的槽车装液氨时发生过槽车破裂,蒸气—空气混合物爆炸的事故。

液氯用铁路槽车和其他容器装料时也发生过类似事故。液化烃类气体、液氨和液氯是用铁路槽车、公路槽车或钢瓶在压力下输送。装料和卸料时输送容器应该用软管或可卸式金属管与固定贮罐连接。软管、可卸式金属管及其连接方式都应使整个系统保持必要的密闭性和可靠性,装卸过程可能有大量易爆和有毒气体泄出。

1973年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座加料站,当从铁路槽车(容积76m3)卸液体丙烷时泄漏出大量丙烷。它是因卸料管不合格和卸料管与槽车的连接质量不好而发生的。当时曾试图压紧连接头(用扳手敲打),以排除泄漏,由于撞击火花丙烷—空气混合物着火燃烧。消防队迅速赶到现场,用水冷却发热的丙烷槽车,十分钟后仍然发生爆炸,碎片抛出365m远。地面火球直径达45—60m。上升至数百米高的蘑菇云有300m宽。在灭火过程中,离爆炸槽车45m处的20名消防队员死亡,离槽车300m处有95人受到不同程度的烧伤。

大量液氯突然泄出是非常危险的。1978年2月的一个夜晚,美国佛罗里达州扬斯顿市附近某编组列车中有一辆液氯槽车损坏。有毒气体迅速扩散至附近地区。8个居民死亡,约有70人送医院抢救。大约有40t液氯泄人大气。形成的气雾顺着风向在厂区内外扩散达2km。事故原因是由于槽车加料结束后活门尚未关闭,工人就开始拆卸作业,在法兰松动的情况下液氯经接头泄出。橡胶垫圈受氯气作用已遭损坏。液氯管道法兰接头使用橡胶垫圈是错误的。为防止液化气体经过连接管道和软管泄出,对所用材料是否符合运输介质的要求、管道接点、仓库贮罐和运输容器的制造质量是否可靠应当特别注意。液化烃气体和液氯装卸时应该使用能在加压条件下操作的钢管(选用适合的钢材)和增强的橡皮软管。输送液氨时,槽车与管道连接可使用耐压20mpa的橡胶织物套管。新安装的软管套管以及与其连接的管接头都应进行水压试验。直径接近50mm的软管在40mpa压力下试验;直径50mm以上的软管试验压力为2.5mpa。水压试验应当每年进行一次。在每次水压试验后软管均应钉上铝薄片,薄片上铸有试验压力和试验日期(年、月、日)。每次加料前,都应该用压力的方法检查软管和槽车是否密闭。输送液化烃类气体和液氨用的橡胶软管应该使用在低温下能保持弹性的丁基橡胶特种橡胶。橡胶软管老化后容易损坏,许多重大事故就是由于软管损坏而引起的。因此,应该限制使用橡胶软管。

将液氯从贮罐输入固定容器,应该使用无缝焊接管道。可拆卸的接头数目应当尽量少,以保证必要的密闭性,法兰接头应当做成凸~凹型,衬垫材料应使用石棉橡胶板,不应使用橡皮。曾发生铁路槽车装料时因进行机车调度作业将液氯管道扯断,贮罐中液氯和铁路槽车中的液氯经扯断的管道泄出氯气的事故,大面积扩散。横跨铁路和公路的所有液化气体和其他物料的管道的栈桥均应有足够的高度。

液化气体和可燃液体遇到静电火花会引起燃烧,贮罐和运输容器在装卸物料过程中会出现危险。固定贮罐和运输容器,接地应该可靠,导走可能使空气—蒸气混合物起火燃烧的电荷。一座容积为2000m3的贮罐,在加入液化烃类气体时,贮罐内蒸气—空气混合物因静电火花发生燃烧。贮罐上部管道与底部不相通,液体进入贮罐,使电荷积累,贮罐只有外部接地,不能保证贮罐各部分的电荷都引出。

1974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有一辆装有40t液化丙烷—丁烷混合物的公路槽车因类似原因发生爆炸。在30kg远处都能看到巨大的火球。在装料桶加入甲苯时曾发生爆炸。甲苯加料速度为18.9kg/min。由于装料桶没有接地,装料桶的内表面有一层厚0.13mm不导电的环氧树脂清漆涂层。易爆的液化气体和易燃液体在装卸操作过程中应当采取可靠的接地措施,导致放电引爆。液体装入容器应该通过虹吸管在液流不停的情况下进行。引出设备中的静电有许多方法,利用电子显示装置,通过信号显示设备与接地线路是否符合安全要求。设计装置在无接地措施时使设备不能装卸的措施。装卸装置应该配置在远离其他操作位置、通风良好的室外地区。贮罐应设在室外,遥控操纵。单独的装卸站与其他生产设施应该保持规定距离。贮罐和装卸站应配置固定的消防事故救援系统——灭火系统、信号系统、语音报警系统。装备水幕的喷水系统,可以阻止蒸汽—气体雾扩散,当发生火灾时能使贮罐冷却。为限制气体泄出,安装液化气体或易燃液体切断系统、泵的停车系统、管件遥控切断(以阻止贮罐中的气体泄出)和报警信号系统。

第4篇 防水施工液化气安全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河南大学金明校区专家公寓22号院三标段

交底时间

2022-7-6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

防水工程

生产班组

1、液化气瓶要存放在通风良好、远离热源的地方。储存地和作业面必须配有灭火器。

2、气瓶2年检测一次。未检测的气瓶严禁使用。

3、气瓶压力表、减震橡皮圈、减压阀应齐全,反之不得使用。

4、气瓶不得火烤、开水烫或在阳光下暴晒,作业时气瓶应有遮挡阳光措施。

5、要经常检查液化气瓶阀门和管路接头等处的气密性,要保持不漏气。一般用肥皂水检查漏气情况,严禁用明火试漏。

6、火具点火时,应先点燃引火物,然后开气,不应颠倒这个顺序。作业时严禁火具对人。

7、在使用过程中应有人看守,不要离开,防止他人碰撞气瓶。

8、液化气瓶使用后,必须关紧阀门,防止漏气。

9、液化气瓶内的液化气不能用尽,应留有一定的余压力。余压力一般应大于49.03kpa(即0.5kg/cm2,表压),防止空气进入气瓶中。

10、液化石油气用完后,瓶内所剩的残液也是一种易燃物,不得自行倾倒,防止因残液的流淌和蒸发而引起火灾。

11、液化石油气气瓶是一种受压容器,要很好地加以维护保养和定期检验。

12、在搬运和使用过程中要防止气瓶坠落或撞击,不准用铁器敲击开启瓶阀,要防止日光直射和长期淋雨。

13、如果气瓶着火,应立即关闭阀门,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14、地下室外墙作业前应将作业面上边搭设防护棚,防护棚必须满铺架板,并用密目网或其它材料封闭防护。要求防护棚上面任何落物不能从防护棚穿过落下,反之,不得作业。

15、墙面作业必须搭设操作架子,架子搭设必须安全可靠,操作时应两人以上配合作业,作业人员应相互配合。如有安全险情必须立即告诉其他配合作业人员,之后,消除险情后再进行作业。

交底人

安全员

接受人

第5篇 液化气站设备安全技术及措施

1、引言。在城市内建设的液化石油气站(如小区气化站、混气站和加气站等)应安全使用。保证安全有二种途径,一是主要通过比较大的安全间距来减少事故的危害,二是主要通过技术措施保证运行的安全。为减少事故而需设置的安全间距是很大的。为了防止较大事故(如发生连续液体泄漏,泄漏时间30min)的安全距离:静风为36m,风速≤1.om/s时下风向为80m;为防止重大事故(如爆发性液体泄漏)的安全距离:静风为65m,风速≤1.0m/s时下风向为150m。这对一般液化石油气站难以实现。城市用地十分紧张,很难找到一片空地专用于液化石油气站建设。这就要求液化石油气站的建设应以安全技术为主,即应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可靠的防止燃气泄漏措施,满足液化石油气站的建设的发展的需要。

2、主要安全技术措施。液化石油气储存系统发生重大泄漏事故的主要部位是:储罐、储罐外接管的第一道接口和阀门、汽车槽车的卸液处。其他部位若发生泄漏,只要操作人员能迅速切断相关阀门的采取控制火源等措施后,基本不会引发爆炸等大事故。

2.1预防储罐部位事故的技术措施

(1)储罐的设计、制造、安装、检查和验收应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其中城市液化石油气站储罐的设计压力为1.77mpa。

(2)储罐的接管除出液管端口随选择的加气泵要求外,要求将其他管道端口设置在罐顶,优点是:一旦管口接头发生泄漏主要是气相,便于处理。

(3)为防止储罐超装可能纺发的事故的隐患,要求设置液位上、下限报警装置.并宜设置液位上限报警装置。压力温度、液位3个计量仪表,除现场指示外,并远传至中央控制窒,以便操作人员随时监视。

(4)在液化石油气站内设置比较完善的燃气泄漏报警装置的紧急切断液化石油气泵、压缩机的电源。

(5)为防止地下储罐的腐蚀,应采用特加强级防腐;为防止储罐生发点为腐蚀和局部的腐蚀,应采用牺牲阳极保护措施。

(6)应重视对储罐基础沉降的限制,防止储罐接管严重受力,形成事故隐患。

2.2预防储罐外接管部位事故的技术措施

(1)若储罐外接管的第一道法兰及阀门发生泄漏,处理较为困难,尤其地下储罐无法处理空间。第一道貌岸然法兰接口的连接,应遵照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产于加强液化石油气站安全监督与管理的通知)(质技监局国发[1999]143号)规定,应采用高颈对焊法兰、金属缠绕片(带外环)和高强度螺栓紧固的组合。阀门及附件应按系统设计压力提高一级配置,并应采用液化石油气介质专用阀门的附件。

(2)强调储罐首级关闭控制系统的重要性,对进液管、气相回流管上宜选用内置式止回阀;出液管上应选择内置式过流阀或外置式紧急切断阀。罐外第一道阀门的进口侧应对着储罐,即在阀杆发生脱扣等事故时,可采用装卡堵漏,此时的阀体上腔处于卸压区。按此要求,可避免由储罐的第一道法兰接口和阀门发生泄漏。

(3)因储罐的排污管接口和阀门冻裂而引发泄漏,国内已发生多起重大贡献事故,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极为重要。各液化石油气站应制定事故防范和处理措施,如倒膜、装卡箍等。排污管在运行中应防止积水和采取防止结冻的措施。

2.3防止槽车卸液时发生事故的技术措施。为防止槽车卸液是雪生事故的技术措施,与槽车连接的液相管道上宜设置拉断阀的紧急切断。气相管道上宜设置接断阀。在卸液运行中应有专人负责,遵守操作规程。

2.4合建站的运营安全。为保障液化石油气站和油气合建站的运营安全。要求:

①液化石油气和各类油品在装卸、充装过程中都应设法控制和减少泄漏,并严格控制泄漏和放散时的相互影响;严格控制气相液化石油气窜入到汽、柴油储罐内;应严格消除静电影响;

②消除事故发生后的相互影响,即一个储罐若发生泄漏、着火、爆炸等事故时,不得影响相邻储罐。

在市区内所建的液化石油气站宜采用地下罐,采用地下、半地下储罐一般不会发生爆炸事故。罐外的火灾也不会对其产生影响,安全性较高。地下储罐的主要接管设置在储罐的气相空间,一旦发生泄漏也仅是气相,易于处理。泄漏到大气中的液化石油气,只要站区工作人员处理得当,不会酿成爆燃。

3、事故防范措施

(1)从技术上限制液化石油气站发生

重大泄漏事故,主要事故防范措施见表1。

(2)液化石油工业气站泄漏事故的治理措施见表2

有些部位泄漏事故难以短时完成堵漏,且倒罐困难,如罐体发生点蚀孔泄漏,可采取人工引燃从混凝土盖板外窜的液化石油工业气。采用该法的前提必须是:在泄漏点周围的液化石油气的体积分数低于爆炸极限下限的确20%,且应不存在其他非引燃泄漏。同时,应时刻做好灭火准备和进行倒液、堵漏的措施。

重大泄漏事故技术防范措施。储罐的爆裂泄漏①提高储罐的设计压力,相当于提高储罐的耐压能力和腐蚀裕量;②防范超装和安全放散的措施;防范储罐腐蚀的措施;③采用地下、半地下储罐,避免了外来火灾的影响。

罐外第一道接口、阀门的大跑气①第一道法兰的设计、安装应符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有关规定;②内置式阀门的使用;③排污管的防冻裂等措施;④设置法兰卡箍、阀门卡箍的紧急堵漏;⑤防止储罐基础下沉造成管道等受力变形。

槽车卸液连接管大跑气①设置了拉断阀,防止槽车误启动事故;②设置了紧急切断阀,事故萌芽期亦获得处理;③槽车和卸车点间距离达不到行车宽度;④卸车专人管理,卸车期间禁止加油加气。

泄漏内容治理措施。入孔法兰处的泄漏堵漏堵漏:拧匀螺丝、装卡堵漏等约耗时20min,并应使用多功能消防水枪驱散泄漏的液化石油气。此后储罐卸空,经置换后换垫检查。

罐体点蚀孔泄漏堵漏、倒液等,并应使用多功能消防水枪驱散泄漏的液化石油气。此后储罐卸空,经置换后换垫检查。

仪表接管泄漏缠绕垫绳装卡等方法堵漏,卸空置换检查确认可否使用。

槽车卸液连接管泄漏0.5min内关闭紧急切断阀,并应使用多功能消防水枪。罐外阀后泄漏(泵、加气机等)关紧急切断阀等,确认无危险后修复。

充装汽车上单向阀卡住暂用加气枪堵漏后,关车用阀门。

第6篇 铁道部液化气体铁路罐车押运员安全技术培训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等有关规定,为加强对押运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的管理工作,增强押运员的安全意识和实际安全操作技能,促进安全运输,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铁路运营线上使用液化气体铁路罐车(以下简称罐车)的一切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社会团体(以下简称单位)。

第三条 为保证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及时消除运输途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减少铁路站场及沿线的损害,办理运输时,每辆罐车必须配有经过培训考核合格,持有押运证的押运员方可办理运输,并从事押运工作。

第四条 押运员职责

(一)在执行押运任务时,应坚守岗位,不得中途离岗、漏乘,必须进行全程押运。如中途停车时间较长,应进行监护。

(二)押运员在执行任务时,必须携带足够的防护用品、检修工具及备品。

(三)罐车停站时,押运员应对罐车及附件进行检查,并认真记录温度、压力变化情况,及时填写《罐车运行记录》。

(四)罐车在运输中途发生泄漏时,应积极主动予以处理。如处理不了,应立即会同车站向各级锅炉压力容器监察机构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并请罐车的检验、修理、储运单位前来处理和抢救。

第二章 培训

第五条 押运员在上岗前,必须进行技术培训。

第六条 押运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应实行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技能训练相结合,重点是提高其安全操作技能和事故预防的能力。

第七条 罐车的押运员培训工作,由铁道部和各铁路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统一进行。押运员所在单位负责填写《液化气体铁路罐车押运员培训、考核申请表》,向所在铁路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申报,由各铁路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或铁道部主管部门委托有关单位负责实施。

第八条 押运员培训教材及实际操作技术考核内容由铁道部统一制定。

第三章 考核与发证

第九条 押运员安全技术考核与发证工作,由铁路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实施。

第十条 押运员技术考核包括安全技术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以实际操作技能为主。安全技术考核工作应在培训过程中进行。

第十一条 经考核合格者,发给《液化气体铁路罐车押运员证》;不合格者,允许补考一次,补考仍不合格者,须重新培训。

第十二条 《液化气体铁路罐车押运员证》由铁道部统一印制,各铁路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或经铁道部同意的单位负责签发,签发单位应加盖液化气体铁路罐车押运员证专用章。

第四章 复审

第十三条 取得《液化气体铁路罐车押运员证》者,每两年复审验证一次。未按期复审或复审不合格者,其押运员证自行失效。

第十四条 复审内容

(一)检查违章作业记录和事故责任。

(二)检查押运员填写《液化气体铁路罐车运行记录》情况。

(三)进行事故案例教育。

第十五条 押运员证复审,由所在单位提出申请,签发单位负责审验。

第五章 安全技术管理

第十六条 押运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押运。各级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负责监督检查。在办理运输时,经办人应检查押运员证与持证人是否相符。

第十七条 押运员所在单位应加强对押运员的管理,做好日常安全技术教育。

(一)押运员变动工作单位,由所在单位凭其原证件,到发证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二)使用罐车的单位应保持押运员的稳定,如确需变动工作时缴回押运员证。

第十八条 离开押运岗位1年以上的押运员,须重新进行安全技术考核,合格者方可从事押运工作。

第十九条 押运员变动押运液化气体种类时,应重新进行培训考核。

第7篇 液化气使用安全技术要求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地下车库外墙防水卷材为sbs改性沥青,要求热熔法满粘施工。施工时拟采用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用喷枪火焰对卷材加热至熔化后,卷材之间及卷材与基层之间进行无缝粘接,达到防水渗透的要求。而液化气的使用应作为施工中重大危险源来控制,特别是现在正值夏天高温季节,液化气钢瓶在高温下易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故正确使用液化气钢瓶,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是防水卷材施工中的重点。

二、安全组织机构

组长:王永明

副组长:程家华

专职安全员:于振海、张明江

施工员:白小全

班组长:王富成

三、安全控制措施

1、进场液化气钢瓶必须是经过技术监督部门检验合格,未经检验合格的一律不得使用(钢瓶5kg、15kg每4年检测一次;50kg每3年检测一次,严重损伤者,应提前检测)。

2、液化气钢瓶要远离明火和高温。本工程属于露天作业,为防止阳光照射,故应对钢瓶进行遮挡或用湿麻袋覆盖,。

3、钢瓶使用时应直立,严禁倒置倒卧。

4、连接钢瓶与喷枪的胶管两端应用喉箍箍紧,胶管长度不得超过2米,钢瓶与喷枪距离不得小于1.0~1.5米。

5、液化气钢瓶内因瓶内液体减少,压力减小,火不旺时,严禁用火或用热水对瓶体加热。当液化气压力不足时不能正常燃烧时,应将钢瓶送回供气单位进行残液处理,操作人员不得将残夜倒出,避免引起火灾。

6、经常检查钢瓶、角阀、胶管、喷枪开关等是否漏气。当发现瓶体缺陷或零部件损坏时,应及时送钢瓶检验单位检测修复,不得私自拆卸。

7、当嗅到液化气味道时,说明有漏气的地方,应立即关闭角阀及喷枪开关,断绝一切明火,送供气单位保修。

8、点燃喷枪时,先全部打开钢瓶角阀;使用完毕后应关闭喷枪开关和钢瓶角阀。

9、遇到钢瓶与调压器连接处着火时,或者不小心将钢瓶碰倒而扩大火势时,要立即抓住钢瓶的护栏将钢瓶扶起,用湿毛巾盖住护栏,关闭角阀,火即灭。或者用干粉灭火器投撒着火处,待火灭后关闭角阀,将钢瓶送供气单位检修。

10、当外界火源威胁到钢瓶时,应关闭钢瓶角阀,摘掉调压器,将钢瓶置于安全处。

11、当钢瓶开关失灵,关闭不严时,火焰不能熄火时,要立即停止继续旋转角阀,以免加重损坏角阀,造成火灾事故,可直接关闭喷枪开关,送供气单位检修。

四、安全注意事项

1、进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

2、严禁酒后作业,赤裸作业,严禁穿拖鞋。

3、严格遵守液化气钢瓶使用操作规定。

4、高登上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5、注意防暑降温,调整作业时间,避开高温作业,多喝盐开水及藿香正气液。

6.六级以上大风、大雨天气停止作业。

五、安全技术交底及安全检查监督

工人进场前进行三级教育,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班组长应随时检查钢瓶、胶管、开关等是否漏气,并纠正工人不当操作行为。施工员、安全员应随时进行复查,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落实。

第8篇 液化气站储罐部位安全技术

(1)储罐的设计、制造、安装、检查和验收应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其中城市液化石油气站储罐的设计压力为1.77mpa。

(2)储罐的接管除出液管端口随选择的加气泵要求外,要求将其他管道端口设置在罐顶,优点是:一旦管口接头发生泄漏主要是气相,便于处理。

(3)为防止储罐超装可能纺发的事故的隐患,要求设置液位上、下限报警装置.并宜设置液位上限报警装置。压力温度、液位3个计量仪表,除现场指示外,并远传至中央控制窒,以便操作人员随时监视。

(4)在液化石油气站内设置比较完善的燃气可燃气体泄漏报警装置(可燃气体报警器、可燃气体泄漏报警器、气体检测仪)的紧急切断液化石油气泵、压缩机的电源。

(5)为防止地下储罐的腐蚀,应采用特加强级防腐;为防止储罐生发点为腐蚀和局部的腐蚀,应采用牺牲阳极保护措施。

(6)应重视对储罐基础沉降的限制,防止储罐接管严重受力,形成事故隐患。

液化气安全技术8篇

液化石油气用完后,瓶内所剩的残液也是一种易燃物,不得自行倾倒,防止因残液的流淌和蒸发而引起火灾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液化气信息

  • 液化气安全技术8篇
  • 液化气安全技术8篇41人关注

    液化石油气用完后,瓶内所剩的残液也是一种易燃物,不得自行倾倒,防止因残液的流淌和蒸发而引起火灾 ...[更多]

相关专题

安全技术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