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注意事项
篇1
1. 设备熟悉与检查:操作工必须了解所操作设备的性能、结构和操作方法,每次工作前应进行常规检查,确认设备无异常,如润滑、紧固件状态、电气线路等。
2. 安全防护装备:操作工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手套、耳塞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3. 操作前准备:熟悉操作流程,确保设备周围无杂物,开启电源后,进行空载试运行,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
4. 设备启动与运行:严格按照设备操作手册进行,不得超负荷工作,严禁违规操作。
5. 应急处理:遇到设备异常或紧急情况,应立即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并及时报告给上级和维修人员。
6. 设备停机与维护:完成工作后,按照正确程序停机,定期进行设备保养,保持设备清洁,及时报告并修复设备故障。
7. 现场管理:工作结束后,清理工作区域,保持环境卫生,避免杂物积累造成的安全隐患。
请注意,违反以上规程可能导致安全事故,每位操作工都应牢记安全第一,遵守规程,确保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务必理解并执行这些规程,以确保自身和同事的安全。在日常工作中,如有任何疑问或困难,应及时向管理层或安全专员求助。
篇2
1. 操作前务必接受专业培训,了解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安全操作知识。
2. 不得在设备运行时进行调整或清洁,以免发生意外。
3. 在设备运行过程中,禁止将身体任何部位伸入设备活动区域。
4. 若发现设备异常,切勿自行处理,应立即通知专业技术人员。
5. 停机后,需待设备完全停止并释放压力后方可进行维护作业。
6. 注意保持工作环境整洁,避免油脂、污物等引起滑倒或引发火灾。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操作规程,每一位液压设备操作工都能在确保自身安全时,充分发挥设备效能,为企业的生产活动贡献力量。
篇3
1. 操作前准备:
- 检查设备各部件是否完好,尤其关注传动系统、搅拌叶片、加热系统等关键部位。
- 确保电气线路无破损,接地良好,防止触电事故。
- 开机前,确认所有安全防护装置已安装到位。
2. 设备启动与运行:
- 启动设备前,通知现场其他人员远离危险区域。
- 按照操作手册逐步启动,避免突然大功率启动导致设备损坏。
- 运行中,密切关注设备运行状况,如发现异常声音或振动,立即停机检查。
3. 拌合操作:
- 根据设计要求准确投放材料,确保比例准确。
- 拌合过程中,定期检查混合料的质量,如有质量问题,及时调整拌合参数。
- 遵循“先干后湿,先轻后重”的原则,避免对设备造成过大的冲击。
4. 设备维护与清洁:
- 定期清理设备内部残留物,防止堵塞影响下次使用。
- 作业结束后,待设备冷却后再进行清洁和保养,防止烫伤。
- 检查润滑系统,确保各部位润滑良好,减少磨损。
5. 应急处理:
- 遇到紧急情况,立即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并向负责人报告。
- 发生火灾,使用灭火器扑救,同时疏散周围人员。
6. 个人防护:
- 操作时必须穿戴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绝缘鞋等。
-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注意休息,防止中暑。
请注意,操作规程的执行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操作工应具备基本的设备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在操作过程中,务必保持警惕,以确保自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篇4
1. 操作前务必穿戴好防护装备,包括防尘口罩、护目镜、工作服和防滑鞋。
2. 检查设备无异常后,按程序启动,严禁带故障运行。
3. 添加原材料时,避免直接接触高温部位,防止烫伤。
4. 混合过程中,密切关注温度、压力等参数,避免超限引发危险。
5. 发现设备异常,立即停机,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不可强行操作。
6. 成品出料时,注意地面湿滑,防止滑倒。
7. 清洁设备时,切勿用水冲洗电气部件,防止触电。
8. 定期参加安全培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9. 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避免杂物堆积引发安全事故。
10. 作业完毕,关闭电源,做好交接班记录。
以上规程需严格执行,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与高效。操作工应熟悉并理解每一步骤的重要性,将安全意识融入日常工作中,共同构建安全、高效的生产环境。
篇5
1. 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操作设备,确保每位操作工都经过专业训练并理解规程内容。
2. 操作过程中,注意力要集中,避免因分心导致的误操作。
3. 设备运行时,禁止触摸运动部件,防止机械伤害。
4. 遇到设备异常,应立即停止作业,按照应急程序处理,不可强行操作。
5. 不得在设备运转时进行调整或清洁,以防发生意外。
6. 定期检查防护设备的有效性,如防护罩、安全开关等,确保其功能正常。
7. 离开工作岗位或设备长时间不用时,务必关闭电源。
8. 对于高压、高温、旋转、移动等危险设备,要特别谨慎,遵守额外的安全规定。
9. 遵守5s原则(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保持工作区域整洁有序。
10. 定期参加安全培训,更新安全知识,提高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
本规程的实施需要每位操作工的严格遵守,共同营造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任何违反规程的行为都将受到相应的处罚。让我们共同努力,确保生产安全,保障企业持续发展。
压实设备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一、一般规定
(一)经过安全和本工种专业技术培训,通过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持证上岗。
(二)掌握压实设备的工作原理、构造性能、技术特征、零部件的名称和作用。熟悉本岗位设备的检查、维护和一般故障的排除方法。
(三)熟知本岗位设备的操作程序、操作方法和有关安全用电知识。了解相关专业一般知识,熟练应用计算机,熟悉办公软件的使用;
(四)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和其他有关规定。监护好设备的安全运行情况,并做好记录。认真查找设备的不安全隐患,及时向班组汇报。
(五)上岗时,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
二、操作准备
(一) 操作前必须检查压实设备连接件紧固情况(尤其是绞车的钢丝绳、手拉葫芦的导链),连接件是否磨损、是否失去工作能力;
(二) 操作前必须检查压实辊钢结构的安全状态(是否有开焊、螺丝螺栓松动情况);
(三) 操作前必须检查吊辊的高度是否就位;
(四) 操作前必须检查plc配电系统是否正常;
(五) 操作前必须试验压实系统是否能正常工作;
(六) 操作前必须清楚列车车厢型号(按照装车高度表进行压实)。
三、正常操作
(一) 运行
1、运行前观察现场是否有人仍在工作并确认设备正常后,方可启动压实设备;
2、列车进入装车站,压实系统操作员应向装车站操作人员或列车调度员询问列车的销售地(到站情况)注意白市的自备列车则因车体时间 过久而不使用压实设备;
3、在压实过程中,操作员要时刻观察压实后的高度是否达到标准要求的高度,如果没有达到规定要求需及时调整辊的高度。
4、根据列车车厢的型号及时调整辊的高度(车型型号不同,车厢压实的标高不同);压实系统操作员应与装车站操作员、列车调度员、平煤人员和 列车司机达成默契,共同高效率按规定完成工作;
5、压实系统操作员在压实过程中如果设备发生故障,操作员要及时通知列车调度员,和列车司机停车待命;另外压实系统操作员要及时通知段长,段长迅速到达现场,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故障检修排除故障,压实系统操作员要做好相关的检修记录;
6、压实完毕后,做好压实记录,把辊提升到规定位置。
(二) 就地控制
启动:
1、完成送电操作后,将配电柜上绞车a、绞车b的回路控制开关置于“就地”位置,就地柜上的红灯亮;
2、压实系统操作员方可通过手柄按扭操作设备运行。
停车:
1、将配电柜上绞车a、绞车b的回路转换开关置打到“分闸”位置,此时配电柜上绞车a、绞车b指示灯(红色)灭。
(三) 集中控制
启动:
1、完成送电操作后,将配电柜上绞车a、绞车b回路的控制开关置于“集中”位置;
2、压实系统操作员方可通过电脑(plc)系统操作设备运行。
停车:
1、将配电柜上绞车a、绞车b的回路转换开关置于“分闸”位置,此时配电柜上绞车a、绞车b指示灯(红色)灭。
紧急停机:
1、当用“就地”控制压实设备时,将配电柜上进线回路的转换开关置于“分闸”位置;
2、当用“集中”控制压实设备时,用鼠标点桌面上的紧急停机按扭即可。
四、收尾工作
(一) 认真完成当班运行记录;
(二) 交班时说明生产运行情况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