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
篇1
这些规程旨在确保锅炉工在作业过程中的人身安全,防止设备损坏,延长锅炉使用寿命,同时保障生产活动的稳定进行。通过规范操作,可以降低事故风险,提高工作效率,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营秩序,体现对员工生命安全和生产环境的尊重与责任。
篇2
本规程旨在规范起重指挥人员的操作行为,降低作业风险,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明确职责、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工作效率,保障工地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备完好。良好的操作规程也有助于维护公司的声誉,减少潜在的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
篇3
循环水岗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旨在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水资源有效利用,降低能耗,防止设备故障及人员伤害。通过规范操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生产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减少环境污染,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此外,规程的执行也有助于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篇4
调焦油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旨在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降低生产风险,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通过规范操作流程,可以预防设备损坏,减少事故的发生,同时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生产。
篇5
1. 保障员工安全:通过严格的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降低工作场所的事故风险,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
2. 提升工作效率:有序、安全的工作环境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减少因事故导致的时间损失。
3. 遵守法规要求:符合国家及行业对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因违规操作引发的法律责任。
4. 维护企业形象:良好的安全管理有助于塑造企业的负责任形象,提升公众信任度。
篇6
本规程旨在保障防水工在施工过程中的生命安全,预防意外伤害,降低事故风险,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程质量。通过规范操作流程,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同时也有利于维护企业声誉,提升客户满意度。
篇7
浮选工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旨在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1. 提升作业效率:通过规范操作,减少因误操作导致的设备停机和生产延误。
2. 保障人身安全:防止因不熟悉操作流程而引发的意外伤害。
3. 保护环境:减少化学药剂的泄露和环境污染。
4. 延长设备寿命:定期维护保养,降低设备故障率。
篇8
手风钻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旨在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的意外伤害。通过规范操作流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设备损坏率,同时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保障企业生产活动的稳定进行。
篇9
本规程旨在规范水泵工的操作行为,提高工作效率,确保设备安全运行,预防事故的发生。通过严格的规程执行,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保障生产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也为员工提供了安全的工作环境,增强了团队的整体安全意识。
篇10
这些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旨在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降低工作场所事故的发生率,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规范操作流程,可以预防因人为错误导致的设备损坏,保护公司的财产。良好的安全环境也有助于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增强团队凝聚力。
篇11
煤气除尘工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目的在于:
1. 防止职业危害:通过规范操作,降低因粉尘、有毒气体等造成的健康损害。
2. 保障生产安全: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设备损坏、火灾等安全事故。
3. 提高工作效率:标准操作流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因错误操作导致的停机时间。
4. 培养安全文化: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篇12
球磨自动化操作员岗位安全技术规程旨在:
- 保障操作员的生命安全,减少因操作不当引发的工伤事故。 - 保护设备,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规范操作避免因设备故障造成的生产中断。 - 维护良好的工作环境,防止环境污染,符合环保法规要求。
篇13
这些规程旨在确保管道工在进行日常作业时能够遵循安全标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保护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减少因安全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通过规范作业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营,保障生产安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篇14
本规程旨在规范碎矿操作室的工作行为,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转。通过明确岗位职责,强调安全规定,细化操作流程,以及设定应急处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篇15
合成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设立旨在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降低财产损失,同时遵守国家相关法规,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通过规范操作,可以有效预防化学反应失控、泄漏、火灾等风险,保障合成作业的稳定运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篇16
制氧站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旨在确保制氧站的正常运行,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因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引发的事故。规程的实施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风险,同时也有利于维护企业的稳定运营和良好社会形象。
篇17
陶瓷过滤机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旨在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设备损耗,保证产品质量,维护企业的稳定运营。
篇18
本规程旨在确保热修瓦工在进行工作时的人身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维修成本,保障生产活动的稳定进行。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和严格的安全标准,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篇19
制定并执行原矿工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旨在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防止工作场所事故的发生,提高矿山生产效率。这些规程不仅有助于降低职业伤害,还能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保障矿山企业的长期稳定运营。遵守规程也有助于满足国家及行业对于安全生产的法规要求。
篇20
操作台主控室岗位安全技术规程的制定与执行旨在保障生产运行的安全与稳定,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通过规范操作流程,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潜在风险,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良好的安全规程也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篇21
推土机司机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旨在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减少设备损坏,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规范操作流程,预防因误操作引发的事故,同时保证推土机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篇22
本规程旨在确保起重机司机在执行任务时的人身安全,防止设备损坏,降低事故风险。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和严格的检查制度,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地的整体安全环境,为项目顺利进行提供坚实基础。
篇23
初冷器岗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旨在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降低设备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同时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通过严格执行规程,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维护企业声誉,实现可持续发展。
篇24
本规程旨在规范调配库岗位的操作行为,降低安全事故风险,保障员工生命安全,维护企业财产安全,提高仓库管理效率,确保供应链的稳定运行。通过明确的安全操作流程和应急处理措施,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预防潜在危险,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损失。
篇25
该规程的制定与执行,旨在: - 提高搅拌工的安全意识,降低工伤事故率。 - 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提升产品质量。 -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 - 通过规范操作,维护良好的工作环境,提升员工满意度。
篇26
起重工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实施旨在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降低作业风险,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规范操作,可以预防因误操作引发的事故,减少设备损坏,维护生产秩序,同时也为企业的安全生产环境打下坚实基础。
篇27
本规程旨在规范新加压泵站的操作行为,保障设备安全运行,预防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延长泵站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供水系统的稳定和可靠。通过严格的执行,能有效降低运营成本,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同时也为公众提供持续、优质的供水服务。
篇28
油库工作人员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旨在确保油库的安全运行,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可以降低因人为失误引发的火灾、爆炸等风险,维护油库周边环境的稳定,同时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石油产品的顺畅流转。
篇29
此规程旨在确保给料机岗位的安全生产,降低设备故障率,防止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规范操作流程,可以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设备损坏和生产中断。定期的维护保养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篇30
本规程旨在保障载重汽车司机的人身安全,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的交通事故,同时也保护货物的安全,降低运输风险。通过规范操作,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减少因人为因素引发的车辆故障,从而提升运输效率,维护公司和客户的利益。
吹塑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
1.岗位任务:
将合格混合料按照工艺指标生产出合格的磷酸包装桶。
2.工艺流程简介
原料来自储料柜冷却水压缩空气
塑料挤出机包含驱动电机、电加热器
挤出料匹须在电加热器完成对料筒的加热,在原料完全塑化的状态下才能进行。模具的开一合由独立的电动合模机构完成,进入料坯型腔的压缩空气电磁阀自动控制供气,排气及保压时间。
3.工艺指标
3.1温度控制:
一区:90±3℃二区:110±3℃三区:130±3℃
四区:150±3℃ 五区:170±3℃六区:180±3℃
七区:175±3℃
3.2吹胀气压:0.4±0.05mpa
3.3吹气-定型-冷却时间:95±5s
3.4冷却水压:≥0.2mpa
3.5挤出转速:40~46转/min
4.管理范围:
4.1管辖区域:6台塑料中空挤出成型机及附属合模机构、模具;
破碎岗位、空压机岗位、水泵岗位及所属的管道、阀门、仪表和建筑。
4.2主要设备
序号 | 名称 | 型号及规格 | 数量 |
1 | 塑料中空成型挤出机 | ¢120×2600㎜ | 4台 |
2 | 塑料中空成型挤出机 | ¢110×2800㎜ | 2台 |
3 | 合模机器(及模具) | 14台 | |
4 | 空压机 | scr25-7 | 1台 |
5 | 清水泵 | is100-80-160 | 1台 |
6 | 破碎机 | sfj506 | 3台 |
5.开停车操作等程序
5.1开车前的准备与检查
5.1.1检查电加热器工作情况,一切正常,按温度工艺要求设置温控参数启动电加热器(约150min)
5.1.2检查减速机润滑油量是否达标。
5.1.3对合模机的活动部件(丝杆、导杆等)润滑,并往返试运行。
5.1.4检查空压机工作情况是否正常,并做好相应的排污工作。
5.1.5检查水泵工作情况是否正常。
5.1.6检查破碎机运行情况是否正常。
5.1.7联系配料岗位,确认原料充足。
5.1.8对环境进行彻底清扫,便于工作。
5.1.9检查各管道、阀门、仪表是否正常使用。
5.1.10按生产要求安装好字板。
5.1.11准备好本岗位工具、记录、防护用品。
5.2开车
5.2.1启动空压机
5.2.2启动水泵、冷却塔,打开模具冷却水阀门。
5.2.3启动主电机,观察料匹挤出是否正常,注意倾听主电机、减速机运行是否正常。
5.2.4正常料匹挤出约45㎝时,操作工站在机头左方、左手握住料匹下方,右手持刀割下料匹,双手提住,放入模具,踩下脚踏开关,模具合拢后,电磁阀自动工作,进入吹气-定型-排气的自动控制。
5.2.5脱模制品修边处理
5.2.6按5.2.4步骤循环操作所配置的各付模具。
5.2.7修边
5.2.8经修边处理好的半成品存入于待验桶存放区。
5.2.9边角料破碎
5.3停车
5.3.1正常停车/停水停车/停气停车
5.3.1.1停主电机
5.3.1.2将模具内制品按序取出修边处理、存放。
5.3.1.3切断加热器电源,若短时间(4小时内奖开机可不必执行此步骤)
5.3.1.4停空压机
上一页12下一页5.3.1.5关闭冷却水阀门、停水泵。
5.3.1.6停破碎机
5.3.2.1停电停车
5.3.2.1.1将所有用电设备(照明除外)的开关料开。
5.3.2.1.2手动将模具打开(操作前须确认模腔内压缩空气已排空)。
5.3.2.1.3对脱模制品修边处理,将未冷却硬化的大块料尽可能地分解成小块。
6.接触有关原料的危险性
6.1聚乙烯粉尘的危险性
6.2静电的危险性
聚乙烯颗粒极易因摩擦而产生静电。静电令人体有酸麻、刺痛“电击“等不适直接感觉外,还可引起人体心率异常、心脏早搏等一系列潜伏性危害。
6.3聚乙烯在110℃左右即可软化,遇明火可燃进而引发火灾。
6.4聚乙烯颗粒泼散,人员行走极易跌滑因此应避免包装破坏。
7.操作要点;
7.1严格执行工艺指标,超过偏差允许范围外,立即停机并汇报
7.2经常巡查电机,减速机等设备的运行情况;
7.3时时对半成品进行自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4每隔2-3小时,对空压机及储气罐进行排污处理;
7.5开模、合模行程开关调整恰当,避免机械碰撞;
7.6修边应光滑;
8.不正常现象及处理方法;
不正常现象 | 原因分析 | 处理方法 |
主电机启动困难 | 螺杆内存料塑化不充分 | 查加热器是否正常工作 |
设置温度过低、做适当调整 | ||
电气故障 | 请电工检修 | |
开模合模电机不能正常工作 | 行程开关失灵 | 请电工修理 |
接触器故障 | ||
挤出料匹厚薄不一致 | 机头内有异物 | 停机清除异物 |
机头外模与芯模间隙调整不当 | 调整外模与芯模之间间隙 | |
脱模制品变形 | 吹气定型冷却时间太短 | 延长定型时间 |
吹胀气压不足 | 检查空压机供气压力及管道 | |
冷却水故障 | 检查冷却系统是否有堵塞物 | |
阀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 ||
螺杆正常运转但无料匹挤出 | 料柜无料 | 加料 |
进料口“架桥” | 清除形成“架桥”的物料保障进料畅通 |
9.安全注意事项
9.1工作前必须穿戴齐全劳保用品
9.2严守厂纪厂规,不擅自离岗。杜绝外来人员进入工作现场
9.3操作开模前,须确认排气已完成。
9.4工作现场严禁动火
9.5离开工作岗位必须停机,关闭冷却水阀门,并按序完成开模,制品修边处理。
9.6合模时,人员肢体应与模具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9.7检修电气部件,须专业电工,须断电作业,并挂“禁止合闸的警示牌,以防事故的发生。
9.8维修时,工作人员不准脱岗。
10.异常现象安全处置措施
序号 | 现象 | 安全处理措施 |
1 | 冷却水管脱落、爆裂 | 1.立即停机,断电,迅速关闭阀门 2.排查电气部件是否受潮 |
2 | 电气着火 | 1.迅速切断电源 2.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3.专业电工排查 |
3 | 气管爆裂、漏气 | 1.立即停机 2.关闭气源阀门。 3.更换破损气管。 |
11.安全设施
名称 | 设施名称 |
1 | 干粉灭火器 |
2 | 劳保用品(手套、口罩、工作服、防滑劳保鞋) |
3 | 岗位工具(扳手、锤、绝缘钳) |
.
.
12.岗位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序号 | 岗位危险因素 | 预防措施 |
1 | 滑跌 | ①保持设备,工作现场干净无油污,②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穿戴劳保用品。 |
2 | 触电 | |
3 | 烫伤 | ①确保保温防护罩的防护功效,②劳保穿戴齐全。 |
4 | 机械伤害 | |
5 | 粉尘 | ①佩戴劳保(口罩)②控制原料的粉尘含量 |
6 | 静电 | ①工作环境加湿②确保设备静电释放设施有效 |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