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制操作规程注意事项
篇1
1. 不得在设备运行时进行调整或清洁,以免发生意外。
2. 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更改设备设置或尝试修复设备故障。
3. 遵守交接班制度,清楚了解上一班的工作情况和设备状况。
4. 遇到突发情况,保持冷静,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5. 禁止超负荷工作,避免设备过热或损坏。
6. 学习并理解设备的应急操作程序,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作出反应。
7. 定期接受安全培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8. 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避免杂物堆积引发安全隐患。
9. 严禁在疲劳、饮酒或服用影响注意力的药物后进行操作。
请每位滑轮轧制岗位的操作员严格遵守上述规程,确保自身安全,保证生产流程的顺利进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
篇2
1. 在启动设备前,务必进行细致的设备检查,排除可能存在的故障或隐患。
2. 操作过程中,严禁佩戴可能导致缠绕的首饰或宽松衣物。
3. 不得擅自调整设备参数,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
4. 当设备运行异常时,应立即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并报告给相关人员。
5. 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材料装卸,避免直接接触热轧件,以防烫伤。
6.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7. 工作结束后,关闭电源,清理工作现场,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8. 遵守交接班制度,清楚交接设备状况和未完成的工作事项。
请注意,尽管规程提供了基本指导,但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操作人员应根据具体工作环境灵活应对,确保安全始终是首要任务。在执行规程时,若有任何疑问,应及时向上级或安全管理人员咨询。
篇3
在执行轧制操作规程时,务必注意以下几点:
1. 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不得擅自更改工艺参数。
2. 操作前穿戴好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高温金属和转动部件。
3. 在设备运行中,禁止进行清洁或检修工作。
4. 监控过程中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机器,及时报告并处理。
5. 定期进行技能培训,提升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6. 对于特殊材质或复杂形状的轧制,需制定专门的操作方案。
7. 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避免滑倒或绊倒等安全隐患。
8. 记录操作数据,为后续工艺改进提供依据。
以上规程旨在指导日常生产,但具体操作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每位员工都应理解并遵循这些规程,共同维护生产秩序,确保安全高效地完成轧制任务。
篇4
1. 开机前,检查设备各部件是否正常,润滑系统是否良好,排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2. 轧制过程中,注意观察铝板的平整度和厚度变化,及时调整轧制参数。
3. 遵守一人操作,一人监护的原则,相互提醒,防止意外发生。
4. 禁止在运行中的设备附近逗留或进行无关操作,防止卷入或碰撞。
5. 如遇异常响声或设备发热异常,立即停止操作,报告维修人员。
6. 下班后,关闭电源,清理工作现场,做好交接班记录。
7. 定期参加安全培训,了解最新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巧。
请注意,安全生产无小事,每一位铝轧制工都应视安全为首要任务,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共同营造安全、高效的工作氛围。
滑轮轧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1、工作前的准备
1.1 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检查所用设备、工具是否安全可靠。
1.2 审好图纸,按规定的工艺要求做好工作准备。
2、工作中的事项
2.1 火焰加热的事项
2.1.1 操作者必须掌握气焊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发证后方可进行操作。
2.1.2 检查气压表、减压阀是否完好有效。
2.1.3 干式回火安全器要灵敏可靠,检查瓶嘴不准有漏气现象,不准接触油脂,必须带好防震圈(不少于两个),氧气瓶不准放在有油脂、铁锈的地方,不准放在离火种较近的地方。
2.1.4 开放氧气瓶时严禁烟火,身体不准直冲瓶口或仪表,出气管部位装表前应先吹净砂土,以免堵塞管路。使用液氧时,注意防止液氧泄露,防止冻伤。
2.1.5 丙烷气瓶与氧气瓶应分开放置,距离不少于5米,距火源距离应不少于15米,氧气瓶严禁放在烈日下暴晒,冬季瓶口结冰严禁火烤、锤击。
2.1.6 开启时先开丙烷,关气时先关氧气,关后吹灭枪口火苗。
2.1.7 加热过程不准打手机、交头接耳。
2.1.8 观察进给刻度要准确,报管号要及时,开关火时配合默契,开关气要及时。
2.2 操作台岗位事项
2.2.1 操作者必须熟悉滑轮轧机的结构、性能、原理,掌握气焊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并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发证后方可凭证操作。
2.2.2 及时打开水泵,防止设备过热。
2.2.3 按工艺要求调整进给速度,快工进转换位置、进给指针。
2.2.4 按工艺要求及时控制切刀、成型刀、前进/停止/后退按钮。
3、下机的事项
3.1 下钩要及时、准确,防止烫伤。
3.2 防止砸坏地面,防止热坯接触地面,引起水泥地面爆炸。
4、工作后的清理
4.1 关闭丙烷、氧气,将操作台、轧机清理干净。
4.2 将轧制好的工件分类摆放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