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夯安全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
篇1
制定冲击夯安全操作规程的目的在于保障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设备损坏,以及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这些规程的执行可以减少因操作不当引起的事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维修成本,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形象。
篇2
冲击夯的操作规程旨在:
1. 提高作业效率,减少因操作不当造成的设备损坏和工时浪费。
2. 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止因疏忽或错误操作导致的意外伤害。
3. 维护工地秩序,确保施工过程的有序进行,降低事故风险。
4. 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
篇3
振动冲击夯安全操作规程旨在保障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降低工伤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通过遵守规程,可以确保施工过程的有序进行,避免因设备故障或操作不当导致的延误和损失,同时也有助于维护工地的良好工作环境。
篇4
本规程旨在规范振动冲击夯的操作流程,防止因不当操作导致的设备损坏、人身伤害和工程质量下降。通过严格执行规程,我们可以:
1. 提升作业效率:避免无效或反效果的压实动作,提高工程进度。
2. 保障安全:减少因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保护工人生命安全。
3. 延长设备寿命:正确使用和保养,降低设备故障率,延长使用寿命。
4. 确保工程质量:保证地基的密实度,确保建筑物的稳固性。
振动冲击夯安全操作规程技术交底
1.振动冲击夯应适用于黏性土、砂及砾石等散状物料的压实,不得在水泥路面和其他坚硬地面作业。
2.作业前重点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各部件连接良好,无松动;
2)内燃冲击夯有足够的润滑油,油门控制器转动灵活;
3)电动冲击夯有可靠的接零或接地,电缆线表面绝缘完好。
3.内燃冲击夯起动后,内燃机应怠速运转3~5min,然后逐渐加大油门,待夯机跳动稳定后,方可作业。
4.电动冲击夯在接通电源启动后,应检查电动机旋转方向,有错误时应倒换相线。
5.作业时应正确掌握夯机,不得倾斜,手把不宜握得过紧,能控制夯机前进速度即可。
6.正常作业时,不得使劲往下压手把,影响夯机跳起高度。在较松的填料上作业或上坡时,可将手把稍向下压,并应能增加夯机前进速度。
7.在需要增加密实度的地方,可通过手把控制夯机在原地反复夯实。
8.根据作业要求,内燃冲击夯应通过调整油门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夯机振动频率。
9.内燃冲击夯不宜在高速下连续作业。在内燃机高速运转时不得突然停车。
10.电动冲击夯应装有漏电保护装置,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作业时,电缆线不应拉得过紧,应经常检查线头安装,不得松动及引起漏电。严禁冒雨作业。
11.作业中,当冲击夯有异常的响声,应立即停机检查。
12.当短距离转移时,应先将冲击夯手把稍向上抬起,将运输轮装入冲击夯的挂钩内,再压下手把,使重心后倾,方可推动手把转移冲击夯。
13.作业后,应清除夯板上的泥沙和附着物,保持夯机清洁,并妥善保管。